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述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一、引言
柴油机是一种内燃机,它的燃料供给系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包括燃油箱、进油管路、燃油泵、喷油器等各个方面。
二、燃油箱
燃油箱是储存柴油的地方,通常位于车辆后部或侧面。
其主要构成部分有箱体、进气口、排气管和浮子式液位计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液位计,保证柴油充足,并清洁过滤网。
三、进油管路
进油管路是将储存于燃油箱中的柴油输送到发动机内部的重要通道。
它主要由进气口、输送管道和滤清器等组成。
其中滤清器可以过滤掉杂质和水分,以保证柴油质量纯净。
四、高压泵
高压泵是将柴油加压并输送至喷嘴的关键设备。
它主要由凸轮轴驱动装置和泵体两部分组成。
在工作时,凸轮轴带动柱塞运动,使泵体内的柴油加压并输送至喷嘴。
五、喷嘴
喷嘴是将高压柴油雾化并喷入气缸内的装置。
它主要由针阀、喷孔和
电磁铁等组成。
在工作时,电磁铁控制针阀的开启和关闭,使高压柴
油经过喷孔雾化成细小颗粒,并进入气缸内进行燃烧。
六、调速器
调速器是控制发动机转速和功率输出的装置。
它主要由手柄、连杆和
调节机构等组成。
在工作时,通过手柄控制连杆运动,从而改变高压
泵中柱塞的行程长度,进而控制发动机转速和功率输出。
七、结论
综上所述,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燃油箱、进油管路、高压泵、喷嘴和调速器等各个方面。
只有
各部分协同工作,才能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并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是指将燃料从燃料箱输送到发动机内部,经过一系列处理、过滤、增压、雾化等操作,最终将燃料喷射到气缸内与空气混合,完成燃烧过程的系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一、燃料箱及输送系统:燃料箱存储汽车需要的柴油,通过燃油管路输送到发动机。
油箱内通常内置油位传感器,当油位过低时,会发出警报。
燃油管路由燃油泵、滤清器等组成,其中燃油泵一般选用柴油机高压油泵,用来将燃料从油箱中抽出,并将其送往滤清器。
二、滤清器:柴油机燃油的滤清器一般采用纸质过滤芯,可以过滤掉杂质和水分,避免对高压油泵和燃油喷嘴等部件造成损伤。
同时,滤清器还可以筛选分离空气和燃油之间的气体,使燃油在高压油泵中的流体性能更加稳定。
在保持过滤器的有效过滤能力的同时,还需根据使用环境、使用地点、传动形式等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滤清器,并定期更换。
三、高压油泵:高压油泵是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高压油泵将由滤清器过滤后的燃料送到喷嘴前的高压燃油系统中,并对燃油进行增压,以确保燃油以适当的压力流入套管中,最终通过喷嘴进入气缸内。
高压油泵的压力可以达到几百兆帕(Pa),因此需要进行高精度、高强度的设计。
四、燃油喷嘴:燃油喷嘴是柴油机燃油喷射的关键部件,它起到将高压油泵喷出的燃油喷射到气缸中并实现喷雾的作用。
燃油喷嘴通过掌控油嘴和针阀的喷油压力、流量、喷雾角度和喷射时机,可有效控制燃油的喷洒量和喷洒效果。
在选择燃油喷嘴时,需根据气门和气缸间距、机油温度、电功率以及燃咳泵的最高压力等参数综合考虑。
五、进气管:进气管内空气流速随着柴油机的转速变化而变化。
发动机的加速速度越快,产生的气流就越强。
为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燃油喷洒需求,需要根据柴油机不同的工况(如负荷大小、转速、环境温度等)设置不同的进气管。
同时,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和保护燃油系统,进气管上还装有一个空气滤清器。
到此为止,我们完成了对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介绍。
柴油机燃油系统综述

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综述摘要:柴油机因其独有的优越性,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应用广泛。
燃油喷射系统作为柴油机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柴油机技术水平和换代升级,被誉为柴油机的心脏。
本文重点介绍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还介绍了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的电子控制。
关键词: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电控1 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概述柴油机相比于蒸汽机热效率高,经济性好,机动性好,因而对传播有很大的适应性,自问世以后就很快被作为船舶的推进动力。
起初,柴油机用空气喷射燃料,燃料的雾化质量无法的得到保证,并且附属装置庞大笨重,只能用于固定作业。
上世纪初,开始用于船舶。
1905年,制成第一台二冲程船用柴油机。
1922年,德国工程师Robert Bosh 发明了许波泵,使柴油机的用途扩大到汽车、拖拉机等移动机械,许波泵的成功对提高和改善柴油机的性能及各项指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中期增压及增压中冷技术的研发成功,使柴油机性能获得新的飞跃。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引入柴油机控制系统,又是柴油机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把柴油机的性能指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柴油机是在气缸内部形成混合气,即在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将燃料以高压、在极短的时间内喷入气缸,实现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
因此,对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无论是在制造与调整精度,还是在与整机的参数匹配方面均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压燃式内燃机在动力性、经济性、排放与噪声等方面达到优良的性能,对其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提出的要求有:(1)能产生足够高的喷油压力,确保雾化、混合气形成和燃烧;(2)对每一个内燃机运转工况,精确控制每循环喷入气缸的燃油量,且喷油量能随工况变化而自动变化。
在工况不变时,各循环之间的喷油且应当一致。
对多缸内燃机而言,各缸的喷油量应当相等;(3)在内燃机所运转的工况范围内,尽可能保持最佳的喷油时刻、喷油持续时间与喷油规律,以保证良好的燃烧并取得优良的综合性能;(4)保证柴油机安全可靠的工作,防止飞车现象发生。
第七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第七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1、教学目的:了解柴油机混合器形成、燃烧室结构特点;掌握喷油器的作用机理,喷油泵柱塞副、出油阀副的结构;掌握调速器的作用原理及分类。
2、教学内容:(1)概述(2)燃烧室(3)喷油器(4)喷油泵(5)调速器3、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作业练习、课后答疑4、教学过程:一、柴油机燃油系统组成及燃料1、作用柴油机供给系根据柴油机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将一定量的燃油(柴油)压力适当提高,并按规定时间以一定的规律喷入气缸,使之与空气混合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在高温下自行燃烧、作功,而后将废气排出。
2、组成与工作原理柴油机燃料系由供油装置、进排气装置和燃烧室等部分组成。
供油装置由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和回油管等组成,如图7-1所示。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
输油泵通过进油管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并提高到一定的压力送往柴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流进喷油泵的低压油腔。
喷油泵工作时,燃油从低压油腔进入高压泵腔内并提高压力,打开出油阀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以一定的压力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而燃烧作功。
整个供油系统可分为两条油路。
一条是从柴油箱到喷油泵入口,这段油路中的油压一般为 0.15 ~0.3MPa,称为低压油路。
低压油路用以向喷油泵提供清洁的柴油。
为保证喷油泵有充分的燃料供应,要求输油泵的供油量大于喷油泵供油量,所以始终有多余的燃油从喷油泵回油管流回油箱。
另一条是从喷油泵到喷油器,其油压一般在 10MPa以上(现在有的柴油机喷油压力高到 20MPa以上),这段油路称为高压油路。
其作用是增大柴油压力,使柴油通过喷油器呈雾状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由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缝隙渗漏的燃油经回油管流回油箱。
为了在发动机起动时排除整个油路中的空气,将柴油充满喷油泵的低压油腔,在输油泵上装有手动输油泵(有的柴油机还装有电动燃油泵)。
发动机的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底面的空间构成燃烧室。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述.pptx

{ 二、燃烧室
{ { 1.ω型燃烧室
ω型 直喷式燃烧室
球型 涡流室式 分隔式燃烧室 预燃式
优点:采用螺旋进气或切 向进气道,空间雾化方式 。形状简单,结构紧凑, 燃烧室与水套接触面积小 ,散热少,可减少热损失 ,热效率高,经济性较好 。
多孔喷油器
缺点:工作粗暴,喷射压 力高17~22MPa,制造
2.球形燃烧室
偏心轮 滚轮 挺杆 推杆
喷油泵凸轮轴 手柄
泵体 手油泵
出油口
B
出油阀 A
活塞
进油阀
弹簧 活塞 进油口
(2)准备压油行程
:偏心轮推动滚轮
、挺杆和活塞向下
运动,下泵腔油压
增高,进油阀关闭
,出油阀开启,柴
油从下腔流入上腔
(。3)输油量自动调 节
输油泵供油量大于 喷油泵需要量时,上 泵腔油压增高,与活 塞弹簧弹力相平衡时 ,活塞便停止泵油。
优点:所以工作柔和,空气 利用率较高,喷射压力也 较低。
缺点:热损失大,经济性差 ,起动困难。
单孔喷油器
电热塞
涡流室式燃烧室
§6.3 柴油滤清器
一、作用:
除去柴油中的尘土、水分或其他机械杂质和温度变 化及空气的接触过程从柴油中析出少量的石蜡,以降 低对精密偶件的磨损,从而提高功率,降低油耗。
二、分类
偏心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滚轮 挺杆 推杆
出油口 出油阀
活塞 弹簧
喷油泵凸轮轴 手柄
泵体 手油泵
B
A 进油阀
活塞 进油口
输油泵工作情况示意图
§6.5 喷 油 泵
一、功用: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 时、定量、定压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 二、要求:
第5章-柴油机燃油供给系

工作原理: (油压) 承压锥面 密封锥面
注意两点:
针阀与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应恰 当(0.002~0.003mm)(过大,则漏油 使油压下降;过小则不能自由滑动)
喷油器进油管接头处 防止细小杂物阻塞喷孔
(2) 轴针式喷油器
用于对喷雾要求不
高的分隔式燃烧室
工作原理与孔式的 高
相同,只是结构不同。 压
轴针伸出喷孔外,
油 腔
使喷孔称为圆环状的
狭缝,喷柱呈空心的
柱形或锥形。
★喷油的多少由轴
针的升程和形状决定。
承压锥面
轴针
密封锥面
特点:
1.在针阀密封锥面以下有一段轴针,穿过阀 体上的喷孔稍突出阀体之外,使喷孔成圆 环形,喷出空心油柱;
2.只有一个喷孔,喷孔孔径大(1~3mm), 易加工;
3.喷油特性好,喷油量前后期少,中期多
出油阀体—密封锥面、十字截 面、减压环带
出油阀座—内密封锥面、内圆 柱面
出油阀弹簧
出油阀锥面 (轴向密封锥面)
减压环带 (径向密封锥面)
出油阀座
尾端铣有四个直槽, 作为出油通道
出油阀工况:
出油阀上升:减压环离座孔前,油管内 减容增压,减压环离座孔,达喷油压 力,迅速喷油。
出油阀下落:减压环入座孔,切断油 路,防止燃油倒流,保证下次供油迅 速。减压环落座,管内增容减压,停 油干脆,防止二次喷射和滴漏现象。
3. 喷油泵(高压油泵)
一、功用: (柴油机的心脏)
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 以一定规律定压、定时、定量的向喷油器输 送高压燃油。
二、要求:
1)各缸供油量相等
2)各缸供油提前角相等,持续角一致 3)供油次序与发火顺序一致 4)能迅速停止供油,防止发生滴漏现象。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由于混合气先在辅助燃烧室燃烧后主燃
烧室再燃烧,发动机工作柔和,排气污染小。
但分隔式燃烧室散热损失和节流损失较大,启
动性和经济性较差,必须用更高的压缩比而且 要在辅助燃烧室中安装启动电热塞。涡流室和 预燃室多用于小型高速柴油机上,缸径一般在 l00mm以下。
5.3 喷油器
5.3.1 喷油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13 轴针式喷油器
1-针阀 2-针阀体 3-密封锥面 4-轴针
图5-14 轴针式喷油器的喷油
轴针式喷油器喷孔直径一般在1~3mm 范围内,喷油压力为10~14Mpa。喷孔直 径大,加工方便。工作时由于轴针在喷孔 内往复运动,能清除喷孔中的积炭和杂物, 工作可靠。它适用于涡流室式燃烧室和预 燃室式燃烧室。
图5-37 柴油机喷油泵连接器
1-连接盘 2、5、8、11、13-螺钉 3、6、9、12、14-垫圈 4、10-钢片组 7-十字架
安装时要求驱动端与喷油泵凸 轮轴端中心线同心度不大于0.3mm, 摆角不大于0.5°,伸长或压缩误差 不大于±0.5mm。
5.7.1 输油泵
输油泵的作用是将燃油从油箱内把 燃油吸出,经燃油滤清器滤清后输送至喷 油泵足够数量及一定压力的燃油。输油泵 有活塞式、膜片式、齿轮式和叶片式等几 种。活塞式输油泵由于工作可靠,目前广 泛应用,CA6110型柴油机均采用该输油 泵,如图5-41所示。
4.第四阶段为后燃期在此期间,压力和温 度均降低。 由于柴油的蒸发性和流动性较差,且柴油 机混合气形成时间极短,使得柴油难以在燃烧 前彻底雾化蒸发并同空气均匀混合,即柴油机 可燃混合气的品质较差。因此,柴油机采用较 大的过量空气系数,使喷入气缸的柴油能够燃 烧得比较完全。
为改善混合气形成条件,不致出现太长的 备燃期,保证柴油机工作柔和,除了选用十六 烷值较高的柴油,采用较高的压缩比(15~ 22),以提高气缸内空气温度,促进柴油蒸发 等,还要求喷油器必须有足够的压力,一般在 10MPa以上,以利于柴油的雾化。此外,在燃 烧室内形成强烈的空气运动,促进柴油与空气 的均匀混合。
发动机组成部分-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组成介绍

•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完成燃料的储 存、滤清和输送工作,按柴油机各种不同工 况的要求,定时、定量、定压并以一定的喷 油质量喷入燃烧室,使其与空气迅速而良好 地混合和燃烧,最后使废气排入大气。
二、柴油机燃料供给 系的组成与工作过程
1. 组成
• 由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滤清器、喷油泵、高 压油管和喷油器及回油管等组成。 回油
第7-6 调速器
一、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 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指供油拉杆位置 不变时,喷油泵每一个循环供油量(Δg) 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产生喷油泵速度特性的原因:
• 1、柱塞运动速度增加时,柱塞套筒上的 进回油孔的节流作用,产生早喷晚停, 因此,即使供油拉杆位置不变,随着转 速的升高,每一循环的供油量Δg也在逐 渐增加。
柴油箱
输油泵 滤清器滤清器 喷油泵
喷油器
2. 工作过程
• 3.回油回路:
• 由于输油泵的供油量比 喷油泵的最大喷油量大 3~4倍,为了保持进入喷 油泵进油室内的油压稳定, 喷油泵进油室的一端装有 限压阀(又称溢流阀), 大量多余的燃油经限压阀 和回油管流回输油泵的进 口或直接流回柴油箱。喷 油器工作间隙漏泄的极少 数柴油也经回油管流回柴 油箱。
4 .涡流室式燃烧室
• 1)结构特点: • 缸盖上布置有涡流室,
涡流室占燃烧室总容积的 50-80%,活塞上凹形成主 燃烧室,涡流室与主燃烧 室间有一个或几个小孔径 相通。此小孔与涡流室相 切。
5.球形油膜燃烧室
• 1)结构特点: • 缸盖下平面是平
的,活塞顶部下凹 呈球形。
第5-3 喷油器
一、作用:
四)分泵驱动机构
1 .分泵驱动机构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
3.混合气形成装置:燃烧室。
4.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消音器。
回油管 高压油管 燃油滤清器 喷油器
燃油箱
限压阀 调速器
油水分离器
低压油管 喷油泵
输油泵 喷油提前器
三、柴油
1、使用性能指标 发火性—指柴油的自燃能力;16烷值越高,发火性越好
优点:所以工作柔和,空气 利用率较高,喷射压力也 较低。
缺点:热损失大,经济性差 ,起动困难。
单孔喷油器
电热塞
涡流室式燃烧室
§6.3 柴油滤清器
一、作用:
除去柴油中的尘土、水分或其他机械杂质和温度变 化及空气的接触过程从柴油中析出少量的石蜡,以降 低对精密偶件的磨损,从而提高功率,降低油耗。
二、分类
采用螺旋进气道,油膜 蒸发方式混合 优点:工作柔和,噪音 小,又叫轻声发动机。 缺点:起动困难,螺旋 形进气道,结构复杂, 制造困难。
3.预燃室式燃烧室
盖上有预燃室,预燃室与主 燃室有通道,活塞为平顶。
单孔喷油器
油束大部分射在预燃室的出
口处,只有少部分与空气混 电热塞
合(出口处较浓,而上部较
稀),上部着火后,产生高
c.从柱塞头部
露出径向油
孔到运行下
a
止点。
b
c
(3)分泵工作原理
A.进油过程:
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 ,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柱塞向 下运动,柱塞上部空间(称为 泵油室)产生真空度,当柱塞 上端面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 开后,充满在油泵上体油道内 的柴油经油孔进入泵油室,柱 塞运动到下止点,进油结束。
{ 二、燃烧室
{ { 1.ω型燃烧室
ω型 直喷式燃烧室
球型 涡流室式 分隔式燃烧室 预燃式
优点:采用螺旋进气或切 向进气道,空间雾化方式 。形状简单,结构紧凑, 燃烧室与水套接触面积小 ,散热少,可减少热损失 ,热效率高,经济性较好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孔喷油器
缺点:工作粗暴,喷射压 力高17~22MPa,制造
2.球形燃烧室
(2)喷孔直径较大,便于加工且不易堵塞 。
(3)针阀在油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开启,供 油停止时,又在弹簧作用下立即关闭, 因此,喷油开始和停止都干脆利落,没 有滴油现象。
(4)不能满足对喷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燃 烧室的需要
柱塞偶件精密配合偶件,配合间 隙为0.002~0.003mm。 要求:成对使用,不能互换。
拆装维修时要作好记号。
径向油孔 直槽
45°斜槽
2. 出油阀偶件
作用:防止燃油倒流,保证 供油迅速,停油干脆。
出油阀体—密封锥面、十 字截面、减压环带
出油阀座—内密封锥面、 内圆柱面
出油阀弹簧
减容体 出油阀弹簧
(2)分泵工作过程
1.柱塞上行
a.从下止点到柱 塞头部封闭径 向油孔之前。
b.从柱塞头部封 闭径向油孔到柱 塞斜槽露出径 向孔之前。
c.从柱塞斜槽露
出径向油孔到柱
a
塞上行至上止点
。
b
c
2.柱塞下行
a.从上止点到 柱塞斜槽封 闭径向油孔 之前。
b.从柱塞斜槽封 闭径向孔到柱 塞头部露出径 向油孔之前。
滚轮 架
调整螺 钉
h h
滚 轮 调整垫片式
调整螺钉式
§6.6 喷 油 器
一、功用与型式
1、功用:将喷油泵供给的高压柴油,以一定的压 力,呈雾状喷入燃烧室。
2、型式:目前采用的喷油器都是闭式喷油器,有 孔式和轴针式两种。
3、要求: ①雾化均匀; ②喷射干脆利落; ③无后滴现象; ④油束形状与方向,适应燃烧室。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概述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与燃烧室 柴油滤清器 输油泵 直列柱塞喷油泵 转子分配式喷油泵
调速器 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喷油器 PT燃油供给系统 废气涡轮增压器 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 喷射系统
§6.1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 述
一、 功用:储存、滤清、输送,依柴油机工况定时、 定量、定压、向气缸供给雾化柴油,完成空气供给以 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燃烧和废气的排出任务。 二、 组成:
偏心轮 滚轮 挺杆 推杆
出油口 出油阀
活塞 弹簧
喷油泵凸轮轴 手柄
泵体 手油泵
B
A 进油阀
活塞 进油口
输油泵工作情况示意图
§6.5 喷 油 泵
一、功用: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 时、定量、定压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 二、要求:
(1)泵油压力要保证喷射压力和雾化质量的要求。
(2)供油量应符合柴油机工作所需的精确数量。
出油阀
出油阀座
出油阀工作过程:
出油阀上升:减压环离座孔前,油 管内减容增压,减压环离座孔,达 喷油压力,迅速喷油。
出油阀下落:减压环入座孔,切断 油路,防止燃油倒流,保证下次供 油迅速。减压环落座,管内增容减 压,停油干脆,防止二次喷射和滴 漏现象。
3.减容器:
作用:减小高压腔的容积,限制出油阀升程。
输油量约为柴油机全负荷最大耗油量的3~4倍。 二、结构型式:
活塞式、转子式、滑片式、齿轮式等
三、活塞式输油泵的组成:
出油管接头 出油阀
活塞 手柄 手油泵活塞 手油泵体 进油阀
进油管接头 螺塞
滚轮 挺杆弹簧
推杆
泵体 活塞弹簧
四、活塞式输油泵工作原理
(1)吸油和压油 行程:
偏心轮转过, 活塞上行,下腔容 积增大,产生真空 ,进油阀开启,柴 油经进油口进入下 泵腔。同时,上泵 腔容积缩小,压力 增大,出油阀关闭 ,上泵腔中的柴油 经出油口压出。
旋转衬套、凸块 。 拨叉式组成 :油量调节 拉杆、拨叉 、调节臂。
(四)传动机构——驱动柱塞往复运动
滚轮传动部件:滚轮、长槽、(垫块
) 凸轮轴(按作功顺序排列凸轮)
滚轮式挺杆
凸轮轴
改变挺杆高度,可以改变供油提前角。(P193)
传动机构由凸轮轴和滚轮体总成组成。 喷油泵凸轮轴是曲轴通过齿轮驱动的,曲轴转两 圈,各缸喷油一次,凸轮轴只需转一圈就喷油一 次,二者速比为2﹕1。
柴油粗滤器
柴油细滤器
三、柴油滤清器结构 出油口
限压阀
放油螺塞
盖 进油口
壳体 滤芯
中心杆
四、两级柴油滤清器
第一级粗 滤器(航 空毛毡及 纺绸滤芯
第二级细 滤器(纸 质滤芯)
§6.4 输 油 泵(P216)
一、作用:保证低压油路中柴油的正常流动,克服柴 油滤清器和管路中的阻力,并以一定的压力向喷油泵 输送足够量的柴油。
A型喷油泵的构造
(一)组成
泵体部分 泵油机构 供油量调节机构 驱动机构
(二)分泵的构造 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高压油管接头、出油阀弹簧 、柱塞弹簧及座、挺杆。
出油阀偶件 柱塞偶件
油量调节 机构
驱动机构
1. 柱塞偶件
(1)结构
柱塞—有直槽、45°斜槽,改变其 与径向孔位置可改变循环供油量。
柱塞套—有径向油孔(与低压油 腔相通),应用定位螺钉定位。
(3)保证按柴油机工作顺序,在规定时间内准确供油。
(4)供油量和供油时间可调正,并保证各缸供油均匀。
(5)供油规律应保证柴油燃烧完全。
(6)供油开始和结束,动作敏捷,断油干脆,避免滴油 。
三、分类: ①柱塞式喷油泵 ②喷油泵- 喷油器 ③转子分配式喷油泵(VE) 四、A型喷油泵
分泵
驱动轴
调速器 泵体 输油泵
孔
锁紧螺帽
式 喷
喷油器体
油 器
结
顶杆
构
针阀
针 阀
偶
针阀体
件
工作过程:
A、喷油:当喷油泵开始供油时,高压柴 油从进油口进入喷油器体内,沿油道进入 喷油咀阀体环形槽内,再经斜油道进入针 阀体下面的高压油腔内,高压柴油作用在 针阀锥面上,并产生向上抬起针阀的作用 力,当此力克服了调压弹簧的予紧力后, 针阀就向上升起,打开喷油孔,柴油经喷 油孔喷入燃烧室。 B、停油:当喷油泵停止供油时,(出油 阀在弹簧作用下落座,由于减压环带的减 压作用),高压油腔内油压骤然下降,作 用在喷油器针阀的锥形承压面上的推力迅 速下降,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针阀迅速关 闭喷孔,停止喷油。
压,已燃的和出口处较浓的
混合气一同高速喷入主燃烧
室,在主燃烧室内产生强烈
的燃烧扰流运动,使大部分
燃料在主燃烧室内混合和燃
烧
预热室式燃烧室
涡流室式燃烧室
涡流室有切向通道与主燃 烧室相通。压缩空气进入 涡流室高速旋转,冲散柴 油。部分混合气在涡流室 中着火燃烧,已然与未然 的混合气高速喷入主燃烧 室,借活塞顶部的双涡流 凹坑,产生第二次涡流。
D.油量调节
供油有效行程:柱塞顶面封闭
柱塞套径向油孔至柱塞斜槽露
出径向油孔前柱塞上移的行程
,用hg表示。 hg决定了喷油泵
每循环供油量(Δg)。
hg
调节供油量方法:
转动柱塞—改变hg—改变循环
供油量Δg。
停油:直槽对准油孔。
(三)油量调节机构
种类:拨叉式、齿杆式。 齿杆式组成:
油量调节齿杆、
调节齿圈、
”,工作粗暴。
b.过迟:混合气在活塞
下行时才开始形成和燃烧,燃烧空间增大,气缸壁传热量
增加,造成发动机过热,燃烧压力降低(P↓), 活塞作功
效果减小,甚至有可能使部分混合气来不及燃烧而随废气
排出去,使Ne↓。
③ 喷油质量与燃烧室形状相适应
喷射压力
、喷油规律、喷射锥角应与燃烧室相适应。燃烧室的形状
应使空气产生相应流动来促进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