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腐蚀与防护第四章腐蚀控制方法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4章第3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基础知识讲义

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金属的腐蚀(一)定义: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二)特征:金属被腐蚀后,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方面会发生变化(三)本质:金属失电子变成阳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M-ne-=M n+(四)类型: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1、化学腐蚀(1)定义:金属与其表面接触的一些物质(如O2、Cl2、SO2等)直接反应而引起的腐蚀(2)本质:金属失电子被氧化。
(3)举例:铁与氯气直接反应而腐蚀;输油、输气的钢管被原油、天然气中的含硫化合物腐蚀(4)特点:无电流产生,化学腐蚀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例如:钢材在高温下容易被氧化,表面生成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一层氧化物。
2、电化学腐蚀(1)定义: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2)本质: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3)举例: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的锈蚀就是电化学腐蚀(4)特点:有微弱的电流产生注: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联系: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学腐蚀更普遍,危害更大,腐蚀速率更快3、钢铁的电化学腐蚀(1)原电池的组成:负极:铁正极:碳电解质:潮湿空气(2)种类:根据钢铁表面水膜的酸性强弱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①析氢腐蚀:在酸性环境中,由于在腐蚀过程中不断有H2放出,所以叫做析氢腐蚀。
水膜酸性较强:负极:Fe—2e-=Fe2+正极:2H++2e-=H2↑总反应:Fe+2H+=Fe2++H2↑②吸氧腐蚀: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但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此时就会发生吸氧腐蚀水膜中溶有O2,呈弱酸性、中性或碱性:负极:Fe—2e-=Fe2+ 正极:O2+4e-+2H2O=4OH-总反应: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 =Fe2O3·xH2O(铁锈)+(3-x)H2O注:I、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氢后的金属不能发生II、氢前和氢后的金属都可发生吸氧腐蚀III、吸氧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水膜一般不显强酸性;第二:多数金属都可发生二、金属的防护(一)改变金属材料的组成1、方法:在金属中添加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成性能优异的合金。
高中物理实验说课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说课稿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说课稿教学分析内容选择:本次实验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是继电化学原理知识系统学习后,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的发展与应用。
另一方面,学生发现教室清洁使用的钢丝球,半天旧生锈明显,而家用的钢丝球很少生锈,对该现象的原因很好奇。
查阅《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该部分的“内容要求”、“学习活动建议”和“学业要求”做出了相关要求。
同时新高考试题越来越体现情境化、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于是本课以钢丝球为载体,展开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探究性学习。
学情分析:该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知识及电化学原理知识,具备独立分析出析氢腐蚀原理的能力,但对吸氧腐蚀较陌生,需完善学习。
教学目标设计的初衷是提高宏微结合、证据推理、探究与创新、态度与责任四大核心素养,落到知识角度,得到具体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发生吸氧腐蚀的原理,构建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分析模型;2.探究金属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的腐蚀类型,感受金属腐蚀的普遍性及危害,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掌握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体会化学知识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4.重难点:金属吸氧腐蚀的原理及过程;金属在弱酸性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类型;金属防腐措施的自主设计。
二、内容创新教材中安排四个实验来突破两个难点,即:吸氧腐蚀的判断和牺牲阳极法;本课对教材进行整合改进后,设计三个实验突破三个重点,即:1.创新演示实验,探究钢丝球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情况,理解吸氧腐蚀的全过程;2.创新合作探究实验,探究不同pH下钢铁的腐蚀类型;3.创新课外自主实验,探究金属防腐措施的效果,从三个角度设计金属防腐措施。
三、教学过程情境素材一:学生发现教室清洁使用的一款钢丝球,才半天就生锈了,而家里使用的钢丝球却很少生锈。
由此引导学生从钢丝球本身以及接触的环境两个方面来寻找易生锈和不易生锈的的原因。
易锈钢丝球的产品参数材料显示为“钢丝”,主要含Fe和C,不锈钢丝球的材料为“不锈钢”,主要含Fe、C、Cr、Ni等。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_课件

实验1.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分析)
将金属置于不同条件下(例如电解池、原电池,或直接与氧化 剂接触......),你能否判断其腐蚀的快慢?
判断依据: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 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 同一金属在不同物质中腐蚀的快慢: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练习 1.下列情况下,海水中铁腐蚀最快的是( B )
实验1.铁的吸氧腐蚀(步骤与现象) 把铁钉置于具支试管中,胶塞塞好,导管伸入水面下。
实验1.铁的吸氧腐蚀(步骤与现象) 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管处倒吸的水柱越来越高。
实验1.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分析)
为什么导管处会有倒吸的水柱? 铁钉发生电化学腐蚀,消耗了具支试管中的氧气,气压 减小,大气压将试管中的水压入导管中。
金属腐蚀的类型
化学腐蚀
条件
金属跟氧化性 物质直接接触
现象
无电流产生
电化学腐蚀 不纯金属或合金跟电解 质溶液及氧化剂接触
有微弱的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较活泼的金属 被氧化的过程
相互关系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
实验1.铁的吸氧腐蚀(步骤与现象)
钢铁为什么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除了潮湿空气还需要什 么条件?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实验~
蚀下去,最终整个铁制品都被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一般既有析氢腐蚀又有吸氧腐蚀,以后者为主。
实验1.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分析)
了解了电化学腐蚀后,请你想想下面的问题: ①为什么说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危害程度更大? 金属制品往往有杂质,表面形成许多原电池,因此电化学腐 蚀现象就比较普遍;且电化学腐蚀(原电池反应)速度更快 。
金属的腐蚀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参考教案

第4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腐蚀带来的危害,了解金属腐蚀的两种类型(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2)理解钢铁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发生的条件及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3)认识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能解释两种电化学防护方法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对比实验的探究,学会设计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以及对实验设计进行评价;(2)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金属腐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切实感受金属及合金在国家建设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爱护资源,科学利用资源的正确思想,感受化学对人类进步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金属的电化学防护原理。
【教学难点】金属发生析氢和吸氧腐蚀的原理。
◆教学方法从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说起,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金属腐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切实感受金属及合金在国家建设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以及金属腐蚀的分类,并由此联想到金属的防护。
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认识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并且可以解释两种电化学防护方法的原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知识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思考一下两个问题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原电池哪一极金属易被腐蚀?【学生思考回答】活泼性不同的两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易被氧化而腐蚀。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铺垫新内容。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1)生活中常见金属腐蚀的图片;(2)金属腐蚀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讲述】在生产和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
金属生产设备的腐蚀经常导致工厂停产,金属腐蚀还会使桥梁、建筑物等损坏甚至坍塌,许多场所的金属腐蚀还会导致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金属腐蚀的防护与控制方法

缓蚀剂 的选用原则
• • • • 缓蚀剂的浓度及协同作用 金属材料 介质条件 环境保护
电化学保护
• 阴极保护
金属在外加阴极电流的作用下,发生阴极极化使金属的阳 极溶解速度降低,甚至极化到非腐蚀区使金属完全不腐蚀 ,这种方法称为阴极保护。
• 阴极保护参数
保护电位:指通过阴极极化使金属结构达到完全保护(最小 保护电位)或有效保护所需达到的电位值(合理保护电位 ) 保护电流密度:使被保护结构达到最小保护电位所需的阴极 电流密度称为最小保护电流密度。
• 除了耐蚀性要满足工程所需,材料的物理 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也要满足服役 条件的要求, • 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 在保证其它性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 对环境污染小且便于回收的材料
正确选材与合理结构设计
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 设计时要考虑腐蚀裕量 • 合理设计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 避免电偶腐蚀 • 避免构件局部应力集中
缓蚀剂的保护效果与使用的金属材料、适用的环境介质种 类及工况条件(温度、流速等)密切有关,在应用中有严 格的选择性。
同一配方有时可以同时防止多种金属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
缓蚀剂的分类与作用机理
• 分类
(1)按缓蚀剂的化学组成分类: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 (2)按缓蚀剂对电极过程的影响: • 阳极型缓蚀剂:抑制阳极 过程,增大阳极极化,使腐蚀 电位正移,从而使腐蚀电流下降。 • 阴极型缓蚀剂:抑制阴极 过程,增大阴极极化,使腐蚀 电位负移,从而使腐蚀电流下降。 • 混合型缓蚀剂:对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同时具有抑制作用 ,腐蚀电位的变化不大,但可以使腐蚀电流显著下降。
• 阳极保护参数
致钝电流密度、钝化区电位范围、维钝电流密度
金属涂镀层保护
• 金属镀层保护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属是一种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材料。
从我们的家居设备到车辆和基础设施,金属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金属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腐蚀。
本文将探讨金属的腐蚀原因以及常见的防护方法。
一、腐蚀的原因腐蚀是金属与周围环境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质量的损失。
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化学反应: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形成腐蚀产物。
例如,铁的腐蚀是由于氧气和水的存在形成的氧化铁。
2. 电化学反应: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与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形成电极体系。
其中,金属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溶解为阳极离子。
3. 环境因素:金属腐蚀还与环境的酸碱度、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酸性环境、高湿度和高温都会加速金属的腐蚀过程。
二、常见的金属腐蚀防护方法为了保护金属免受腐蚀的损害,一系列的腐蚀防护方法被开发出来。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金属腐蚀防护方法:1. 表面涂层: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防腐涂料或涂层是常见的防护方法之一。
这可以阻止环境中对金属的直接接触,并减少氧气和水分的接触,从而降低腐蚀的速度。
2. 阴极保护:通过将一种更容易被腐蚀的金属(如锌)与需要保护的金属(如铁)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阴阳极体系。
这样,腐蚀过程会移动到更容易被腐蚀的金属上,保护主要金属不受腐蚀。
3. 合金化处理:通过添加其他元素或合金成分来改变金属的结构,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例如,不锈钢是通过在铁中添加铬和镍来制成的,以增加其抗腐蚀性能。
4. 电镀:将要保护的金属浸入带有活性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性的金属沉积层。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个屏障,阻止环境中的腐蚀物质接触到金属表面。
5. 降低环境因素:通过控制周围环境的酸碱度、湿度和温度等因素,可以减缓腐蚀速度。
例如,在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金属表面添加干燥剂可以降低湿度,减少腐蚀的风险。
三、结语金属的腐蚀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挑战。
第四章腐蚀控制方法.ppt

(3)混合型缓蚀剂 它们对用、用极过程 都起抑制作用,腐蚀电位可能变化不大,但 腐蚀电流显著降低(图4-l(c))。
2021/7/16
西南石油学院储运研究所
21
图4-1 不同类型缓蚀剂的极化图 (a)阳极型缓蚀剂;(b)阴极型缓蚀剂;(c)混合型缓蚀剂
少量的缓蚀物质所以能有效地抑制金属腐蚀首选它必须在金属表面或表面膜的薄弱处吸附研究表明即便是等曲型的氧化型缓蚀剂也是首先吸附于金属表面氧化膜上或其破损处然后再把低价的铁氧化为更加稳定的高价铁氧化物yfe2011224西南石油学院储运研究所53有机理蚀剂除了一开始吸附于金属表面外往往还需通过进一步的二次化学作用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膜
2021/7/16
西南石油学院储运研究所
22
3.按经蚀剂形成的保护膜特征分类
(l)氧化(皮)型经蚀剂 这类经蚀剂能 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而附着力好的氧化物膜, 从而抑制牟属的腐蚀。这类经蚀剂有钝化作 用,故又称为钝化型经蚀剂,或者直接称为 钝化剂(Passivator)。钢在中性介质中污用 的经蚀剂如Na2CrO4、NaNO2、NamOO4等都局于 此类。
2021/7/16
西南石油学院储运研究所
24
(3)吸附型缓蚀剂 这类缓蚀剂能吸附 在金属价质界面上形成致密的吸附层,阻 挡水分和侵蚀性物质接近金属,或者抑制 金属腐蚀过程,起到缓蚀作用。这类经蚀 剂大多含有O、N、S、P的极性基团或不饱 和馊的有机化合物。如钢在酸中常用缀蚀 剂硫原、白时、炔醇等类的衍生物,铜在 中性介质中常用的缓蚀剂来并三氮陛及其
缓蚀效率能达到90%以上的为良好的缓 蚀剂;若达到100%,则意味着达到了完全 保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第四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 分类:表观极化曲线和理想极化曲线。 • *理想极化曲线----以单电极反应的平衡电位作为起始 电位的极化曲线。 • *表观极化曲线或实测极化曲线---- 由实验测得的腐蚀 电位与外加电流之间关系曲线。 • • 注意:表观极化曲线的起始电位只能是腐蚀电位而不 是平衡电极电位。
在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中,测定金属电极表观极化曲线是 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本章主要内容 极化现象 极化 去极化 腐蚀极化图
第一节 极化
• 问题:因为具有很大腐蚀倾向的金属不一定必然对应着高 的腐蚀速度。 如:Al的平衡电极电位很负,从热力学上看它的腐蚀倾向很 大,但在某些介质中铝却比一些腐蚀倾向小的金属更耐蚀 。 • 因此,认识电化学腐蚀动力学规律及其影响,在工程上具 有更现实的意义。
2.2 去极化的方法: • 在溶液中增加去极剂(H+、O2-等)的浓度、升温、搅拌 以及其他降低活化过电压的措施,都将增强阴极去极化作 用; • 在溶液中加入络合物或者沉淀剂,它们会与金属离子形成 难溶的络合物或沉淀物,不仅可以使金属表面附近溶液中 的金属离子浓度降低,并能一定程度地减弱阳极极化作用 。 • 在溶液中升温、搅拌等均会加快金属离子进入溶液的速度 ,从而减弱阳极极化作用。 • 如果在溶液中加入某些活性阴离子,就有可能使已经钝化 的金属重新处于活化状态。
2)确定金属的腐蚀速度 • 利用极化曲线外延法求自腐蚀电流Icorr ,一种电化学技术 确定金属腐蚀速度的方法之一。
3.3 腐蚀速度计算及耐蚀评价
• 1)腐蚀速度计算 • 用腐蚀电池的腐蚀电流表征 • 电化学腐蚀过程严格遵守电当量关系。即一个一价的金属 离子在阳极区进入溶液,必定有一个一价的阴离子在阴极 获得一个电子;一个二价的金属的金属离子在阳极区进入 溶液,也必然有一个二价或两个一价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 在阴极取走两个电子,如此类推。 • 金属溶解的数量与电量的关系遵循法拉第定律,即电极上 溶解(或析出)1mol的物质所需的电量为96500c,因此, 已知腐蚀电流或电流密度就能计算出所溶解(或析出)物 质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少用吸水性强的材料 • 避免应力腐蚀 • 避免不同金属相互接触;
处理结合面 • 防止零部件应力集中局
部受热,控制材料最大 允许使用应力
CONTENT
• 4.1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和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 4.2 缓蚀剂 • 4.3 电化学保护 • 4.4 表面保护覆盖层
4.2 缓蚀剂
4.2.1 概述 4.2.2 缓蚀剂的分类 4.2.3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4.2.4 缓释剂的选择和应用
(2) 沉淀型缓蚀剂
能和金属表面阳极部分溶解的金属离子生成难溶性化合物, 沉淀在极的表面或者修补氧化膜的破损处,抑制阳极反应
本身是非氧化性物质。要有O2等去极剂存在时才起作用
缓蚀效率计算
介质中加缓蚀剂后的腐蚀速度
0 010% 0Ic0In cooIr10% 0
介质中未加缓蚀剂时金属腐蚀电流 未加缓蚀剂时金属腐蚀速度
加入量:0.1%~1%。 缓蚀剂保护有强烈地选择性。
覆盖、负催化
4.2.1 缓蚀剂概述
优点:用量少、见效快、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缺点:只适用于腐蚀介质的体积量有限的情况下,例如
电镀和喷漆前金属的酸洗除锈、锅炉内壁的化学清洗、 油气井的酸化、内燃机及工业冷却水的防腐蚀处理和金 属产品的工序间防锈和产品包装等;但对于钻井平台、 码头、桥梁等敞开体系,则不适用。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电子、能源等许多部门。 例如酸洗过程中.硫酸和盐酸除去钢铁表面氧化皮的同 时,也会使金属本身溶解;若加入适当的缓蚀剂,则可 抑制金属本身过分的腐蚀
4.2.1 缓蚀剂的分类
水 溶 性 缓 蚀 剂 按 物 理 性 质 分油 类溶 性 缓 蚀 剂
气 相 缓 蚀 剂
冷 却 水 缓 蚀 剂
锅
炉
缓
蚀
剂
按用途分类
酸 洗 缓 蚀 剂
油 气 井 缓 蚀 剂
石 油 化 工 缓 蚀 剂
工 序 间 防 锈 缓 蚀 剂
4.2 缓蚀剂
4.2.1 概述 4.2.2 缓蚀剂的分类 4.2.3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4.2.4 缓蚀剂的选择和应用
4.1.1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和加工工艺
• 选材时不单纯追求强度指标,而根据情况综合考虑,包括耐蚀 性和经济性
• 对初选材料应查明其腐蚀类型敏感性;在选用部位发生腐蚀的 类型和可能性;与接触的材料是否相同,是否可能发生接触腐 蚀;承受应力的类型、大小和方向等
• 在容易产生腐蚀和不易维护的部位应选择高耐蚀性的材料 • 选择腐蚀倾向小的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 选用杂志含量低的材料
4.1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和 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4.1.1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和加工工艺 4.1.2 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金属腐蚀与防护第四章腐蚀控制方法
4.1.2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 设计合理性 • 腐蚀敏感性
• (应力、接触、均匀、缝隙和微生物)
4.1.2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 外形力求简单 • 采用密闭结构 • 能积水地方设置排水孔 • 布置合适的通风孔 • 避免尖角、凹槽、缝隙 • 连接结合面有隔离层
4.2 缓蚀剂
4.2.1 概述 4.2.2 缓蚀剂的分类 4.2.3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4.2.4 缓释剂的选择和应用
金属腐蚀与防护第四章腐蚀控制方法
4.2.1 缓蚀剂的分类
按
化
学
成无 分机 分缓 类 与 钝 蚀金 化剂 属 膜
表 的
面促 发使 生金 反属 应盐 ,或 形极 成溶 ,解 阻过 止程 阳。
金属腐蚀与防护第四章腐蚀控制方法
4.2.1 缓蚀剂概述
是一些用于腐蚀环境中抑制金属腐蚀的添加剂。
缓蚀剂是一些少量加入腐蚀介质中就能显著减缓或阻止 金属腐蚀的物质,也叫腐蚀抑制剂(Corrosion Inhibitor)。
原理:缓蚀物质在金属与溶液介面上产生了某种作用, 阻滞了腐蚀过程,而并非使腐蚀体系的本质发生改变。
金属腐蚀与防护第四章腐蚀控制方法
1 阳极型缓蚀剂作用机理
(1) 氧化型缓蚀剂
促使金属阳极钝化,可使腐蚀金属的电位正移进入钝化曲线 的钝化区。
本身是氧化剂。添加量必须超过某临界值;若不足,易加速 腐蚀or造成局部腐蚀
(2) 沉淀型缓蚀剂
能和金属表面阳极部分溶解的金属离子生成难溶性化合物, 沉淀在阳极的表面或者修补氧化膜的破损处,抑制阳极反应
缓蚀效率能达到90%以上的为良好的缓蚀剂;
若达到100%(v = 0),则意味着达到了完全保护。
4.2 缓蚀剂
4.2.1 概述 4.2.2 缓蚀剂的分类 4.2.3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4.2.4 缓蚀剂的选择和应用
金属腐蚀与防护第四章腐蚀控制方法
4.2.4 缓蚀剂选用原则及评价方法 1、选用原则
4 腐蚀控 制方法
金属腐蚀与防护第四章腐蚀控制方法
CONTENT
• 4.1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和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 4.2 缓蚀剂 • 4.3 电化学保护 • 4.4 表面保护覆盖层
4.1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和 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4.1.1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和加工工艺 4.1.2 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金属腐蚀与防护第四章腐蚀控制方法
有
机
缓在 蚀金剂 属 腐 蚀 性
表 物
面化 发学 生吸 物附 理, 或阻 止 质面 接, 近或 金者 属阻 表 过 滞程 阴
4.2.1 缓蚀剂的分类
4.2.1 缓蚀剂的分类
氧
化
型
缓钝 使 蚀化 金剂型 属缓 表蚀 面
形 成 附致 着密 力而 好 的 氧 剂 , (P钝 as化 s iv剂 a) tor
化
膜
按 保
缓 护
蚀 膜
剂 特
征 形 沉分 成淀类 的型
缓本 蚀身剂无 氧 反 应 的 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物
性 形
, 金但 属能 的与 腐 成 修沉 补淀 金, 属
蚀 氧
产 化
物 阴或 极 膜 。的
吸
附
型
缓阻 吸 蚀挡 附剂 腐 在蚀 金性 属物 / 介 上 质 属质 , 接 或界 形 近 抑面 成 金 制致 金密 属的 , 腐 。吸 蚀附
本身是非氧化性物质。要有O2等去极剂存在时才起作用
2 阴极型缓蚀剂作用机理
在金属表面形成沉淀膜,覆盖阴极表面,阻碍氧的扩散或提 高氧化H+还原反应的过电位,使腐蚀速度降低。
(1)氧化型缓蚀剂
缓蚀剂的阳离子向腐蚀微电池的阴极迁移,与阴极产生的 OH-反应,形成OH化物或碳酸盐沉淀膜,阻碍氧向阴极扩散, 提高阴极过电位,降低腐蚀(ZnSO4,Ca(HCO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