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国酒茅台的故事
“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国酒茅台的故事

“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国酒茅台的故事1915年的春天,茅台酒的醇醇酱香飘出了国门,飘到了遥远的美利坚,飘醉了全世界的人们。
那枚如今早已成为古董却仍闪耀着傲人光芒的奖牌,无声的宣告着茅台的光荣与梦想,铭刻着90年前的世纪震撼。
“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的传奇应从一个世纪前说起……举国振奋的赛事巴拿马运河地处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运河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要塞通道。
1880年1月1日,法国“全球巴拿马洋际公司”宣布正式开工挖掘巴拿马运河,后因流行病发生,加上财困难,工程于1889年停顿,1901年美国获得开凿、经营、管理巴拿马运河的特权,运河于1914年竣工,1915年通航。
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建成通航,美国国会在1912年初通过决议,1915年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国际博览会。
1912年3月,北洋收到了当时美国总统塔夫托发来的参加博览会的邀请书,接着,美国又特派了专员来到中国“劝导中国商赴赛”,在一系列的宣传和广泛传播下,中国方和间对巴拿马博览会都有了强烈的反响,都纷纷认为这是中国各界进行观摩、学习、与世界交流的好机会。
在全国上下的这种共识和一片呼声中,北洋在1913年5月的时候,作出了参展决定。
于是,为了中华族的形象与荣誉,举国上下奔走忙碌,这即将举行的博览会仿佛在当时混乱的时局里注入了一股凝聚人心的力量。
当时中华国的大总统袁世凯批示,由工商部、农林部、教育部、财部负责筹备博览会的有关事项,并成立了“巴拿马赛会事务局”,编订有关的办事章程和中国赴赛展品的分类方法,以及联络并动员各省筹办参展产品;而各省也先后成立了“赴赛出品协会”,负责征集本地的优质产品。
筹赛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展开,关心中国实业的各界人士纷纷对此献计献策。
当时的报纸、杂志也把筹赛的事情作为新闻的热点,争相报道。
筛选展品方面,本着凡是能体现中国国格,增添中国荣光的产品,要大力倡导参赛;凡是粗劣、陋俗以及带有国耻的商品,一律不准许参展的原则,来自全国19个省,由各机关团体出品或著名出品家出品的10余万种参赛物品,陆续通过审查。
茅台酒一摔成名的故事

茅台酒一摔成名的故事
茅台酒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酒之一。
茅台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是贵州省茅台镇出产的一种高度浓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文化内涵在中
国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在茅台酒成为名酒之前,它曾经有过一段惊险的经历。
说起茅台酒一摔成名的
故事,需要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意外事件开始讲起。
当时,茅台酒收购站的工人们正在进行装运茅台酒的工作。
一个工人在搬运酒坛时不
慎滑倒,手中的酒坛瞬间掉落在地,酒坛破裂,泥土和酒液混合在一起,弥漫着香气。
工人们看到酒坛破了,赶紧跑去汇报。
此时,工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用竹筒从泥土
中取出混合着酒液的泥沙,将其捏成团,晾干后燃烧,就可以得到纯净的酒。
他们这样做了,结果很出乎意料,这种酒居然比平常的茅台酒更加浓郁,香气更加迷人,口感更加独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经过专家的评鉴,这种酒被确定为“一坨泥出倾国”的茅台酒。
茅台酒这个品牌也因
此一举成名,成为走向国际市场的代表。
让茅台酒一摔成名的故事更加传奇的是,这个故事没有局限于中国,它还走向了国外。
当时,一位外交官在集市上看到一瓶崭新的茅台酒瓶,心想这瓶酒一定不如故事中的“一
坨泥出倾国”好喝,于是他购买了一些泥和茅台酒,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尝试着复制这种
神奇的茅台酒。
结果,他成功了,他用这种方法生产出了一款味道非常好的酒,后来成为
了英国王室的御用酒。
茅台酒的一摔成名,不仅证明了中国工人的智慧和勤劳,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度和
广度。
茅台酒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自豪的重要标志。
茅台供应链的分析与反思

挑戓二:白酒香型,是坚持历叱还是跟上时代
茅台是我国最著名癿酱香型白酒生产厂家。而现在白酒市场 按照香型划分,酱香型只占1%癿市场份额,浓香型才是主 流。如果说坚持酱香型是对历叱癿延续,那就对剩下来癿 99%癿市场份额视而丌见举?假使开发新香型,如果是跟 茅台一样定位癿高端白酒,让国人以上千元癿价格接受一个 新品牌谈何容易。如果是中端酒型,又如何逃出茅台主品牌 光环癿笼罩,一方面丌会因为茅台主品牌癿存在而给人新产 品以低端商品癿感觉,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新品牌癿相对低价 会丌会给消费者造成错误印象,降低茅台主品牌高端市场形 象。相比而言亐粮液这方面就做癿很好,一方面开发全国性 子品牌亐粮春,亐粮醇等,一方面配吅商家开发地方性品牌, 京酒,浏阳河等,实现了品牌跟产品癿多样化,而又丌影响 主品牌销售
发展历程
宋明清以来,茅台酒一直为酒中佳酿,享誉相邻各省。1915年,在旧金山巳拿马 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怒掷酒瓶振国威”,一丼夺得巳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丐界癿代表。
之后在各种重要重大历叱性事件中,茅台酒都成为融化历叱坚冰癿特殊媒仃。 由亍政店政策扶持和自身癿丌懈努力,取得了傲人癿成绩。
挑戓四:无暇顾及癿终端市场
商品癿最终归宿还是在亍终端市场,简单说只有被卖了,被 喝了,商品才能产生它癿效益。就目前实际情冴看,同为高 档白酒,茅台在餐饮饭庖癿上柜率偏低,除非是星级酒庖, 否则鲜有茅台上架。而亐粮液却很畅销,中小饭庖也会看到 亐粮液癿身影。这是为何,还是要说到茅台癿供应链。他癿 供应链中处亍终端位置癿是一些糖酒公司,这些老国有公司 只管销售,很少自发迚行促销,广告这样癿市场行为。而茅 台自己癿销售人员势单力薄,也丌可能深入到全国各地癿终 端市场。要想持续发展下去,丌兲注终端市场是丌行癿。
茅台酒的由来

茅台酒的由来(一)千年间,赤水河畔的茅台村,才十几户人家。
一家富人,三间大瓦房,座落在河畔的高处,特显眼;其余都是穷人,住的是茅草棚棚,分布在河边。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有酿酒的习惯。
可那时,不管富人也好,穷人也好,酿酒的技术都很平常。
有一年的腊月,四季气候温和的茅台村,破例地下了一场大雪。
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从晚上下到天明,从早晨下到黄昏,还没有一点停住的意思。
这时,在风雪中,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姑娘蓬头赤足,手里拄着一根木棍,从山上下来,跌跌撞撞向茅台村走来。
她走到富人家门口,见几个帮工忙忙碌碌,正在酒房烤酒,便停住了脚步;"烤酒大哥,我周身发冷,要口酒喝,暖暖身子御御寒。
"帮工们见她冷得像筛糠,牙齿嗑牙齿的,忙停下手中活计,用怜悯的目光注视着她。
一个帮工顺手拿起个土碗中国好酒招商网文章转自,从缸里满满地舀了一碗酒,递到她面前:"快喝了走吧,等会主人就要来了。
"说来也巧。
姑娘刚接过碗,主人从房里出来了。
他板起面孔,连忙夺过姑娘手中的土碗,就势将碗里的酒往缸里一倒,气势汹汹地说:"快给我滚,少在这里罗嗦!"姑娘不屑地瞪了他一眼,一声不吭,扭头就走了。
她沿着从山腰伸向河边的石板路,径自向那片茅屋走去。
在一间茅屋檐下,她停住了。
屋里一个白胡子老头正在用篾条箍酒甄,灶门前,有个老婆婆在生火。
姑娘便迎了上去:"老人家,行行好。
"老头抬起头来,见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姑娘立在门口,怪可怜的,便说:"外面风雪大,快进屋里来!"姑娘走进屋里,老头将她带到灶门前,吩咐老伴将火再生大一点,让姑娘在火边坐下,自己便进房间里,把剩下的一点酒倒出来,盛在碗里递给姑娘:"先喝口酒暖和暖和吧!"姑娘也不推辞,接过酒一饮而尽,连声赞叹;"好酒!好酒!"老婆婆刷锅弄碗,打算炒饭给她吃。
姑娘站起身来,连忙制止,做出要走的样子。
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分子的热运动(thermal motion),就是物体都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组成(水由分子组成,铁由原子组成,盐由离子组成),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一分子的热运动课题 7.2 分子的热运动第 3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
这是课堂上的难点。
这个难点要从开始分析显微镜下看不到分子运动这个问题逐渐分散解疑。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点拨加工润色 1.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C.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解析树叶、灰尘、黑烟(颗粒)都是由若干分子组成的固体微粒,它们的运动都不是分子运动,A、C、D错,B对.答案 B2.在下列给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B.海绵吸水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D.将大米与玉米混合在一起,大米与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析扩散现象指不同的物质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很明显A、B、D不是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C属于扩散现象.答案 C3.在房间的一端打开一瓶香水,如果没有空气对流,在房间的另一端的人并不能马上闻到香味,这是由分子运动速率不大造成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解析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实际上是很大的,常温下在105 m/s 左右,之所以不能马上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运动无规则,与空气分子不断的碰撞,运动方向不断改变,不能向某一方向一直运动,大量的分子扩散到另一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人要闻到香味必须香味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行.知识点二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4.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光束中用眼睛直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的运动是( ).A.布朗运动B.分子的热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引起的运动解析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对其中的悬浮颗粒的不断撞击,因作用力不平衡而引起的颗粒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只能在显微下才能看到.本题中悬浮在空气中被眼睛直接看到的尘埃颗粒,其体积太大,空气分子在各方向的冲击力平均效果相互平衡,实质上这些微粒的运动是由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所做的复杂运动.故D项正确.答案 D5.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B.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的热运动激烈程度相同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比液体分子激烈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解析布朗运动是指固体小颗粒的运动,A错.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与物体的种类无关,B错、C对.物体的微观分子热运动与宏观运动速度大小无关,D错,故选C.答案 C6.A、B两杯水,水中均有微粒在做布朗运动,经显微镜观察后,发现A杯中微粒的布朗运动比B杯中微粒的布朗运动激烈,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杯中的水温高于B杯中的水温B.A杯中的水温等于B杯中的水温C.A杯中的水温低于B杯中的水温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两杯水温的高低解析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液体的温度和微粒的大小两个因素都有关,因此根据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不能判断哪杯水的温度高,故D对.答案 D知识点三分子热运动7.下列所举的现象,哪些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 ).A.将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B.汽车开过后,马路上尘土飞扬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干了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的运动解析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香水的扩散,水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以及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运动都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A、C、D均正确,而尘土不是单个分子,是颗粒,尘土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答案ACD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二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中的热现象,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生生活中的现象做出解释。
国酒茅台赋

国酒茅台赋渺渺苍穹,朗朗乾坤。
八万里华夏之邦,物华天宝;五千年文明古国,人杰地灵。
夫贵州茅台酒者,产出于黔岭之北,脱颖于赤水之滨。
昔有鳛地善醇,濮人尚饮。
唐蒙拓夷道而取枸酱,汉帝“甘美之”而成贡品。
公元一九一五,风云际会,巴拿马问鼎,美利坚夺金,万国博览力敌万国,千人品尝服膺千人。
乃有国酒之誉哉!证诸四海而无出其右,名闻遐迩而世有定评。
惜乎时乖命蹇,战事频仍,国贫民弱,酒业凋零。
幸有长征万里,拯救民于水火;赤水四渡,扬胜帜于黔境。
赤河饮马,茅酒洗尘。
酒史与军史同辉,佳醇与佳话共存。
继有重庆谈判,润之把盏,铁肩担道义,诗酒寓经纶;京华立国,周公吐哺,觥筹论国是,儒雅会群伦。
每逢国之华诞,茅台盈樽以宴升平;每迎国之佳宾,茅台酬酢而传友声。
奇哉旨酒,担国筵之纲而独得风流,见证共和国光辉历程;幸哉旨酒,结万邦之好而不辱使命,辉映共和国外交风云!斯酒也,八十年不坠青云之志,八十年不负国酒之名。
看今日大娄山下,花园式工厂;赤水河畔,现代化酒城。
锦鳞哺糟醨而追樯橹,苍鹭闻酒香而逐白云。
滔滔盐津绕百丈之麓,巨型酒瓶高矗云天,览众山之小而凌绝顶;巍巍雄关拥十里之城,酒史文化展演辉煌,起汉唐之际以迄当今。
览百代曲法、千年酿艺;荟佳宾雅士、尊长贤英。
登斯城也,能不把酒临风,开怀畅饮,举杯邀月而仿太白,衔觞赋诗而效渊明,对酒当歌不逊魏武,曲水流觞直追书圣。
慕苏东坡之风采,载酒时作凌云游;承欧阳修之雅兴,何处不是醉翁亭!嗟夫!国祚之昌而有酒业之兴,仓廪之实而有酿事之盛。
革新鼎故,俾能出类拔萃;开放引进,乃使技臻上乘。
聚山川之灵气,荟日月之精华,开酱香之先河,集醪酿之大成。
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三载陈酿,五年乃成。
神奇微生物塑之以品,科学勾兑术赋之以形。
工艺独特,质优雅而空杯留香;天然发酵,利健康而醇和宜饮。
历史酿成盖世琼浆,文化铸就液体长城。
蝉联金奖,功归四千国酒健儿;倍加关爱,情系三代领导核心。
含英咀华,流光溢馨,内销九州万户尝,外运五洋亿众饮。
茅台酒案例分析

茅台案例分析一、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公元前135年—1915年茅台酒起源于公元前135年的西汉. 唐宋明清以来,茅台酒一直为酒中佳酿,享誉相邻各省。
1915年,在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怒掷酒瓶振国威”,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
第二阶段:1915年—1951年.茅台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建国之后在各种重要重大历史性事件中,茅台酒都成为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媒介。
第三阶段:1951年—1998年茅台在曲折中发展,期间经历了很多的风浪。
由于政府政策扶持和自身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公司连年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
茅台在国酒事业上仍然不懈的发展.贵州省在2010年提出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效应,支持茅台酒厂进一步做强做大,提出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看品牌,品牌文化影响力,效益影响力,科技开发力。
历史悠久、优良品质,国际见证,但老品牌如何跟上新市场。
20实际末期,21世纪初的茅台接受品牌挑战。
二、发展现状1.茅台集团成员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糖业烟酒公司、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共同组建。
2.201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3.茅台产品组合目前,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年生产量已突破一万吨;43°、38°、33°茅台酒拓展了茅台酒家族低度酒的发展空间;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满足了中低档消费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陈年茅台酒填补了我国极品酒、年份酒、陈年老窖的空白;在国内独创年代梯级式的产品开发模式。
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档、极品三大系列70多个规格品种。
三、新茅台的整合营销1.茅台面临的挑战(老品牌如何跟上新市场)目标客户减少:原茅台忠实消费者渐渐老去,长期饮用浓香型白酒长大的新消费者对酱香型茅台不再垂青,茅台失去相当一部分客户;终端渠道落伍:茅台70%的酒通过糖酒公司来经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今仅仅是做买酒卖酒的事,并不经营终端;广告诉求模糊:茅台终于在90年代中后期在电视上露了相,但广告缺乏核心诉求,仅仅处于广告初期阶段。
茅台酒得过巴拿马金奖吗

茅台酒得过巴拿马金奖吗?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直被视为中国国货走出国门,赢得世界声誉的开端。
众多国货名品,都以曾获“巴拿马金奖”为荣。
茅台酒获“巴拿马金奖”的真相是怎样的?1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10年代,美国人为了庆祝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竣工,准备在旧金山举办一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他们游说了33个国家参加这次盛会,其中包括时由袁世凯主政的中国。
自1861年到1915年,中国已参加过在伦敦、维也纳、比利时、费城、圣路易斯、米兰举办的六次“世博会”,但每次都是以猎奇对象的形象出现在西方人眼里。
展品由组织者(通常是西方人把控的海关)自行采选,不仅品质差,而且大都是西方人脑海中的“中华民俗”形象,如吸食鸦片的男子、裹脚妇女的泥塑像之类。
而丝、茶等优势产品则因采集面过窄并没有显示出竞争力。
1911年以后,新的民国政府渴望成为世界游戏规则的平等参与者,并期望借此获得外交、贸易上的突破,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成为展示中国产品与经济实力的最佳舞台。
袁世凯执政的民国政府拨了近30万美元的巨款,任命国会议员陈琪专理参会事宜。
为了一扫旧貌,陈琪以工商部名义下文各省,着其择本地物产中的精华产品赴旧金山参展。
于是,来自贵州仁怀县茅台镇的荣和、成裕两家烧坊(也就是酒坊)的烧酒作为贵州省署的推荐产品,被呈送巴拿马参赛(注意:是选送了一个地方两个酒坊的两种白酒。
)。
它只是十多万种参赛国货中的两种。
而整个巴拿马博览会,共有全球150多万种产品参赛。
今天谈及中国食品(饮品)在巴拿马赛会,必是溢美之词铺天盖地。
然而当年赴旧金山中国代表团成员亲眼所见则不尽如此:“食饮为众展厅陈列最乱,包装粗制,亦无说明”(《巴拿马赛会直隶省观会丛编》)。
足见食品饮料工业无论包装、品牌,中国与欧美都有很大距离。
巴拿马博览会共设奖六等,分别是:Grand Prize(大奖章)、Medal of Honor(荣誉奖章)、Gold Medal(金奖)、Silver Medal(银奖)、Bronze Medal (铜奖)、Honorable Mention(荣誉奖),每个奖项都对应一个分阶,银奖对应的是85到9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国酒茅台的故事1915年的春天,茅台酒的醇醇酱香飘出了国门,飘到了遥远的美利坚,飘醉了全世界的人们。
那枚如今早已成为古董却仍闪耀着傲人光芒的奖牌,无声的宣告着茅台的光荣与梦想,铭刻着90年前的世纪震撼。
“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的传奇应从一个世纪前说起……举国振奋的赛事巴拿马运河地处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运河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要塞通道。
1880年1月1日,法国“全球巴拿马洋际公司”宣布正式开工挖掘巴拿马运河,后因流行病发生,加上财困难,工程于1889年停顿,1901年美国获得开凿、经营、管理巴拿马运河的特权,运河于1914年竣工,1915年通航。
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建成通航,美国国会在1912年初通过决议,1915年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国际博览会。
1912年3月,北洋收到了当时美国总统塔夫托发来的参加博览会的邀请书,接着,美国又特派了专员来到中国“劝导中国商赴赛”,在一系列的宣传和广泛传播下,中国方和间对巴拿马博览会都有了强烈的反响,都纷纷认为这是中国各界进行观摩、学习、与世界交流的好机会。
在全国上下的这种共识和一片呼声中,北洋在1913年5月的时候,作出了参展决定。
于是,为了中华族的形象与荣誉,举国上下奔走忙碌,这即将举行的博览会仿佛在当时混乱的时局里注入了一股凝聚人心的力量。
当时中华国的大总统袁世凯批示,由工商部、农林部、教育部、财部负责筹备博览会的有关事项,并成立了“巴拿马赛会事务局”,编订有关的办事章程和中国赴赛展品的分类方法,以及联络并动员各省筹办参展产品;而各省也先后成立了“赴赛出品协会”,负责征集本地的优质产品。
筹赛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展开,关心中国实业的各界人士纷纷对此献计献策。
当时的报纸、杂志也把筹赛的事情作为新闻的热点,争相报道。
筛选展品方面,本着凡是能体现中国国格,增添中国荣光的产品,要大力倡导参赛;凡是粗劣、陋俗以及带有国耻的商品,一律不准许参展的原则,来自全国19个省,由各机关团体出品或著名出品家出品的10余万种参赛物品,陆续通过审查。
贵州省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推荐了“成义”、“荣和”两家作坊的茅台酒样酒参展,殊不知,这一步创造了一个“东方神话”。
金牌传奇的辉煌1915年3月9日,中国馆正式开幕后,巴拿马博览会逐步进入高潮。
当时,以农业产品为主力的中国展品,一开始是没有多少特别吸引力的,每日参观者不是很多。
茅台酒更是装在一种深褐色的陶罐中,包装本身就较为简陋土气,几乎无人问津,展台前门可罗雀,我爱国代表急中生智,拿起一瓶茅台酒佯装失手,酒瓶嘭的破在地上,陶罐一破,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优雅细腻的酱香弥漫了整个会场。
中国赴赛监督陈琪等人在南洋劝业会评奖时就品尝过茅台酒,在旧金山中华会馆的宴请中喝的也是茅台酒,知道茅台酒具有酱香馥郁、空杯留香的特点。
于是灵机一动,建议把一瓶茅台酒分置于几个空酒瓶中,并去掉盖子,敞开酒瓶口,旁边再放上几只酒杯,任茅台酒挥洒香气,供专业人士品尝。
敞开的茅台酒因酒及其香充分暴露,更为浓郁。
此举果然非常有效,博览会会场里的参观者们纷纷寻香而来,更有好奇者顺手拿起酒杯,争相倒酒品尝,一致“咂咂”交口叫绝。
展馆内一时人头攒涌,热非凡,很快产生了轰动效应。
中国展品以农产品为重头,故大部分陈列于农业馆中。
茅台酒以酒香为媒,产生了轰动,吸引了大量看客,不仅自身为公众所认识,成了众多展品中的明星,而且为中国整个农业展品招徕了众多的参观者,大大增强了人们对中国展品的认识和了解的机会。
时至五月,博览会开始酝酿并成立展品高级评审委员会。
美国是大会东道主,按国际惯例,由美国派人出任高级评审委员会的会长和副会长。
秘书长经公推,分别由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荷兰、日本、古巴、乌拉圭、中国代表出任。
经高级评审委员会协商提名,又组织成立了展品评审团。
展品评审团由来自世界各国科学、艺术、工商界代表500余人组成,并根据其专长,以展品门类为范畴,分成若干评审组。
中国共有16人参加展品评审团,涉及参展的大部分展品门类。
根据此次博览会参展产品的实际情况,经与会各国代表的充分讨论,高级评审委员会决定,展品评比共设立六个奖项,包括没有奖牌的鼓励奖分为四个等级。
即:(甲)大奖章(Grand Prize)、(乙)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丁)金质奖章(Gold Medal),以上三个奖项均为一等奖;(戊)银质奖章(Silver Medal),为二等奖;(己)铜质奖章(Bronze Medal),为三等奖;(丙)鼓励奖(Honorable Medal)。
到了8月份,展品评审团评审工作接近尾声,评选结果报高级评审委员会通过并陆续公布获奖展品名录。
在整个巴拿马博览会期间,共评出25,527个获奖产品,其中实发奖章20,344块,奖状25,527张。
中国展品获奖章1,218枚,其中大奖章62枚,荣誉勋章54枚,金质奖章250枚,为各国获奖之冠。
在博览会所设的6个奖项4个等级中,酒类金奖仅为5项。
由于茅台酒在农业馆展出的过程中,已经通过“酒香为媒”的轰动效应,成为博览会上的明星,因此就不需再由评审团进行评比,而直接由高级评审委员会授予荣誉勋章金奖。
因此,在所有荣获金奖的中国名酒中,也只有茅台酒才能独享“世界名酒”(World Famous Liquor)的美誉。
在这次1915年世博会稍后的1916年,同样是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美国南加州又在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圣迭戈召开了一次“巴拿马加州万国博览会”。
由于“中国名酒风味独特,又以冰晶而显其长,受到西方各界人士的青睐”,茅台酒又再次荣获“金奖”,并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
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的奖状和奖章是统一格式。
奖状上标明了参展产品所在展馆的馆名,获奖奖项和等级,获奖展品和出品公司名称。
茅台酒在农业馆展出,获的是荣誉勋章,所领取的奖状证书上印有“农业”(Agricuture),“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茅台造酒公司”(Moutai -Distillery Co.),“中国贵州”(Kweichow China)和“茅台酒”(Moutai)的字样。
在此次巴拿马博览会上,中国展品获奖的数量不仅超过历届,也超过所有参展国。
尤其是茅台酒以毫无争议的姿态冠压群芳,步入世界名酒之林。
为此,郑祝三在《欢迎巴拿马观会诸君》一文中欣然吟诗曰:“赛会巴拿马,支那实业家。
山川兴地宝,云汉绚天葩。
霹雳开河面,平和祝海牙。
标归夺得,宏我大中华。
”茅台归属之争茅台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秀的品质,在旧金山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和圣迭戈的加州博览会上连续获得了两次大奖,被誉为世界名酒,特别是后来又以“怒掷酒瓶”的轶事,被旅美华人引为中华族自强、崛起的象征,从而深受海外华人的钟爱,名扬天下。
当时,这都是在全国内引起议论的热点话题,在偏僻的贵州,就更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了。
消息传来,茅台酒一时身价百倍,于是很快就成为了贵州及全国各地商贩争相抢购的对象,也成为了资本家和僚争相投资的对象。
就因为这样,茅台酒获奖这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引发了一桩不愉快的事情。
茅台镇“成义烧房”和“荣和烧房”两家生产茅台酒的作坊,几乎同时亮出茅台酒的品牌,将自己的产品冠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字样。
然而金牌究竟应该归谁,两家酒作坊却互不相让。
仁怀县商会出面调停,但两家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在调停无效的情况下,两家只好到县打司。
当时的仁怀县知事覃光鉴收到状纸后,也感到十分为难。
当时,茅台酒获奖的消息虽然已经通过报刊传遍了全国,间更是传得沸沸扬扬。
但是毕竟奖牌奖状县里都还没有收到,不知大奖最终应落在谁家。
“成义烧房”和“荣和烧房”双方过去的确一直都以茅台为品牌,所酿的酒也都统称茅台酒。
当时那样的情况,名称还真成了大问题,并且两家也都有样酒送到巴拿马博览会参展,似乎均有理由宣称自己获奖。
于是覃光鉴知事难而退,直接向省署呈文,于是将奖牌归属司打到了贵州省公署,当时的省长刘显世收到呈文后,派专人前往南国调查了一番,终于弄清了获奖的来龙去脉。
原来,当初为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农商部向全国各地征集产品前往参展。
茅台酒大概因为曾经有在1905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奖的记录,早已列入农商部征集产品的名录。
贵州省长公署自然派人按农商部名录要求选送。
“华茅”和“王茅”两家于是各自送去了自己的茅台酒。
农商部员收到贵州展品后,发现这两种茅台酒都产于一个地方,都用黄褐色土陶罐为酒瓶。
除了“王”、“华”两字不同外,名称相同,包装相同,而且两家都冠有“茅台烧房出品”字样,这与国际上其他各个国家的商品名称极不协调。
于是就将两家茅台酒作为一个产品,按国际惯例操作,以“茅台造酒公司”为生产厂家,以“贵州公署”名义送去参展。
农商部向贵州公署使者说明情况后,于是就委托使者将茅台酒分别于两个国际博览会所获得的大奖金牌和证书带回贵州。
贵州省公署收到奖牌和奖证后十分高兴,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了获奖单位和会上有功的人员,向获奖者颁发了奖章奖证,并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庆祝。
为了平息事端,也出于事实公平原则,对两家茅台酒作坊之争,省长刘显世在表彰会上以折衷的方式下达了裁定:“巴拿马赛会茅台酒系荣和、成义两户选呈,获奖一份,难予分给,……勿庸发给造酒之户,以免争执,省署留作纪念”(也有一说是交由仁怀县商会保存)。
同时宣布,两家都可以继续使用茅台品牌,标明“荣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金奖”字样,而茅台镇的其它造酒“烧房”不能擅用。
仁怀县覃光鉴知事、商会和成义、荣和两家“茅台烧房”听到省长指令后,均表示不再争执,于是皆大欢喜。
于是茅台酒的传奇,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