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现代汉语复习资料有参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现代汉语》(上)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最新整理《现代汉语》(上)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一)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和,我们这里讲述的是。

2.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以为,以为,以为的。

3.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5.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2)(3)(4);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1)(2)(3)(4)。

6.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语、语、语、语和语。

7.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主要是为了消除,以利社会交际。

8.语音具有、、三方面性质,其中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9.汉语有多种方言,一般分为北方方言、方言、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等七个分区。

10.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类,发音时气流经过口腔和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经过口腔和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

11.音节是由音素构成语音片断,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

12.从成阻与除阻的方式看,普通话声母可分为塞音、塞擦音、、、边音等五类。

13.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是。

14.舌根、送气、清、塞音是。

15.舌面单元音e的发音条件是:。

16.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是:。

17.舌面、后、高、圆唇元音是:______。

18.“四呼”分别是指: _______韵母、______ 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

19.《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包括五个部分,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_______ 、________ 。

20.舌尖中、不送气、清、塞擦音是______。

唇齿音、清擦音是_______。

21.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是:______。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______。

22.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声母:①双唇、送气、清、塞音:;②舌根、不送气、清、塞音:;23.写出下列单元音发音条件:① ü:② o:24.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可以把韵母分为四种,即“四呼”:开口呼韵母、合口呼韵母、、。

现代汉语大一上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大一上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上期末复习资料现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1.什么是现代汉语?⼴义:汉语是汉民族的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的语⾔。

狭义:现代汉语包括多种⽅⾔和民族共同语。

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语⾳为标准⾳,以北⽅话为基础⽅⾔,以典型的现代⽩话⽂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在⼀种⽅⾔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就叫做基础⽅⾔。

3.现代汉语⽅⾔汉语⽅⾔俗称地⽅话,只通⾏于⼀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的语⾔。

4.七⼤主要⽅⾔区的分布情况(1)北⽅⽅⾔(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使⽤⼈⼝约占汉族总⼈⼝的73%。

可分为四个次⽅⾔:(1)华北——东北⽅⾔,(2)西北⽅⾔,(3)西南⽅⾔,(4)江淮⽅⾔。

(2)吴⽅⾔典型的吴⽅⾔以苏州话为代表,从现在的影响来看,上海话为吴⽅⾔的代表。

(3)湘⽅⾔以长沙话为代表,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湘语以湘乡、双峰话为代表。

(4)赣⽅⾔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以⼴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以厦门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区域跨越六省。

福建、海南⼤部、⼴东东部潮汕地区等。

(7)粤⽅⾔以⼴州话为代表,当地⼈叫“⽩话”。

5.现代汉语的特点⼀、语⾳⽅⾯:⾳节界限分明,乐⾳较多,噪⾳少,加上声调的⾼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具有⾳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

⾳节内辅⾳不连⽤,例如没有str、sp等,因⽽噪⾳少。

(2)元⾳占优势,汉语⾳节中复元⾳⽐例⾼。

因元⾳是乐⾳,所以汉语语⾳乐⾳成分⽐较⼤。

(3)⾳节整齐简洁。

多数⾳节⼀个辅⾳在前,⼀个单元⾳或复元⾳在后,辅⾳在后头的很少,⾳节结构整齐⽽简洁,⾳节数⽬较少。

(4)有声调。

每个⾳节都有⼏个固定⾳⾼形式的声调,表⽰不同的意义。

声调还可以是⾳节之间界限分明,使语⾔富有⾼低升降的变化,所以⾳乐性强。

⼆、词汇⽅⾯(1)单⾳节语素多,双⾳节词占优势。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上)一.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分为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语言特点:1.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功能上,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的为社会成员服务。

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3.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口语是人们2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特点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也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4.文学语言和书面语的区别: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和演进为先决条件。

文学语言比一般的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文学语言不限于书面语,文学语言既有书面语形式,又有口语形式。

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正是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和口语。

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有些方言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方言仍可以以共同语同时在很长的时间里存在。

6.方言形成的因素:1.社会历史地理因素: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格局,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2.语言本身的因素:语言的发展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

7.方言都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8.地方方言和共同语的联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次之,语法最小。

9.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噪音少,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语法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

2.语法的含义:①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3.语法学:语法学分词法(研究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句法(研究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4.语法体系的含义:①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律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

②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5.语法的性质:抽象性(概括性)、稳固性(相对于语音和词汇来说)、民族性。

★6.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可由短语或词组成,句子前后有隔离性顿顿。

7.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法成分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

八种基本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动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二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八种基本句法成分相互依存,即配对存在:①主语+谓语——陈述关系(主谓关系)②动语+宾语——支配或涉及关系(动宾关系)③定语+中心语——修饰限制关系(定中关系)④状语+中心语——修饰限制(状中关系)⑤中心语+补语——补充说明关系(中补关系)第二节词类(实词)1.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定量、定形、定音、定序是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的主要内容。

答案:对“隶变”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答案:对许慎《说文解字》是分析甲骨文写成的。

答案:错汉字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是汉字编码。

答案:对“丁、七、且”的部首都是“一”。

答案:对“漢——汉”“體——体”都是繁简字。

答案:对“方”“井”“分”都是四画。

答案:对会意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答案:错“笔画——笔划”“倒霉——倒楣”都是异形词。

答案:对能分析出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就是合体字。

答案:错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所以说汉字是音节文字。

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答案:对“他身残志不残”所用辞格是拈连。

答案:错诗广告、书信体小说等形式属于事务语体的范畴。

答案:错口头语体就是口头语言。

答案:错“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她的眼泪像瀑布般直泻下来。

”是“比喻兼夸张”的套用。

答案:错“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阿里山瓜子的广告词)”所用辞格是双关。

答案:错“暮色来得很快,只一忽儿,原来七彩缤纷的天幕便像错放了染料一样,幽幽地黑了下来,像我那颗出其不意地黯淡下来的心……”所用辞格是对比。

答案:对“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伙儿都很佩服他。

”所用辞格是比喻。

答案:错移觉是将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

答案:错“南昆仑山上的水……绿得那么鲜艳,带着一股子甜意。

”所用辞格是“移觉”。

“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脾气急点。

”所用辞格是警策。

答案:对“这小家伙人小心不小,竟这样神态自若。

”所用辞格是对比。

答案:错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名,而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答案:错“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所用辞格是对偶。

答案:对“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所用辞格是借喻。

答案:错“一切的希望又重新发芽了”所用辞格是比喻。

答案:错“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所用的辞格是对偶中的正对。

答案:错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B.联合/偏正学生家长、党员干部/哑巴媳妇
C.同位/偏正
D.主谓/偏正上级指示(动名兼类词)领导题词
写好(补充主谓)
语义关系例:母亲的回忆“母亲”为对象,“回忆”为对母亲施事的动作
“母亲”为施事者,“回忆”为母亲发出的动作
层次不同普通中学教师
22.句子和短语的区别:
句子有语调和语气词,短语没有例:(句子)出太阳了。小张去北京了。
多义词例:他走了一个钟头了a.行走b.离开
同义词(口头歧义)例:a.致癌b.治癌(a.导致b.治疗)
向前看b.向钱看
多音字(同形异音词)干的真快(1.4)
结构关系A.动宾/偏正例:A..上午学习文件,下午分组讨论(动宾)
每人发一分学习文件(偏正)
B.出租汽车——倾向性不明显——歧义程度高
叫一辆出租汽车——倾向性明显——歧义程度低[只出租自行车,不出租汽车。(设想特定环境)]
2、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答: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质,淘汰旧质。为了使语言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重视规范化工作。现代汉语规范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规范明确;二是使规范普及。规范的标准就是普通话定义中规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总的规范确定以后,还有许多具体的规范问题需要逐步明确并推广。对规范化要有正确的认识:1)规范本身也是在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2)不规范的不等于是错误的,典范的作家作品中也有特殊用例存在。3)对于新的说法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取舍。
⑵结构变换
我知道我很罪恶(罪恶很大)
太农民意识了(农民意识太重)
这话太专业了(专业性太强了)
⑶词义偏移真傻瓜=真傻太笨蛋=太笨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上)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上)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2、词汇方面(1)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第三章文字一、文字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在语言之后产生的,是社会进化、语言成熟的产物。

它突破了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扩大或延伸了语言的功能。

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有了书面语,人类的文明始得以延续和传播。

因此,文字是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作用:①保证了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②维系了国家与民族的统一;③促进了汉文化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二、字体1、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以牛骨和鹿骨为主)上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年。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1、语法:是词、短语、句⼦等语⾔单位的结构规律。

两个含义:语法结构规律本⾝和语法学(分为词法和句法)。

性质: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2、语法体系两个含义:语法系统和语法学体系。

⼀个民族语⾔的语法系统只有⼀个,⼀个民族语⾔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个。

⼆、1、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

1、语素是语⾔中最⼩的⾳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2、词是最⼩的能够独⽴运⽤的语⾔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的备⽤单位。

⼀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没有句调的⼀组词,是造句的备⽤单位。

(备⽤单位:静态;使⽤单位:动态。

)⼤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

4、句⼦是具有⼀个句调、能够表达⼀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单位。

三、句法成分(⼋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动语、中⼼语。

句法结构(五种):1、主谓,如他(主语)做(谓语)了。

2、动宾,如做(动语)作业(宾语)。

3、定中,如语法(定语)作业(中⼼语)。

4、状中,如都(状语)做(中⼼语)了。

5、中补,如做(中⼼语)完(补语)了。

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5、中补,如做(中⼼语)完(补)了。

四、1、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主要依据)、形态和意义(参考的依据)。

2、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1)词在语句⾥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即词的职务。

(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

词的形态分两种:(1)构形形态;(2)构词形态。

语法遵循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

五、实词:1、名词:表⽰⼈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

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不能作补语。

(2)名词前⾯⼀般能够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般不能加副词。

(3)名词不能⽤重叠式表⽰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汉语名词单、复数同形。

2、动词:表⽰动作、⾏为、⼼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上)复习提纲编辑手打by徐会祥第一、二章绪论和语音填空1.语音的三大属性是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2.音高取决于发音物体振动的快慢,音强取决于发音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3.汉语一个音节最少有 1 个音素,最多有 4 个音素。

4.辅音中可以充当声母和韵尾的是 n ,只能当韵尾但是不能作声母的是 ng 。

5.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语音的物理属性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名词解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元音辅音1.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3.辅音,也叫子音,辅音依元音而存在,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简述题。

1.说说元音和辅音重要的区别。

A.受阻与否(最主要):辅音,气流通过咽头、口腔受某个部位阻碍,元音不。

B.紧张度: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紧张状态。

C.气流强弱:发辅音气流较强,发元音气流较弱。

D.想亮度:发辅音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声带振动,声音比较响亮。

2.什么是语音?它同自然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语音室特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和目的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它与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都具有物理属性,不同的是,语音具有生理属性(人发音器官发出的)和社会属性(表达意义人为约定俗成的)。

论述题。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么形成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在全国普遍推行的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它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唐代,北京属幽州,是北方军事重镇,辽代,北京是五京之一。

金元以来,北京作为各朝代都城,它更是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促使北京话在全国被广泛传播,同时白话文学作品也深受北京话影响;五四运动后“白话文运动”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便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基础方言需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使用这个方言的方言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上在全国几乎都是处于领先和领导地位的。

如我国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七大方言,而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成为了我们的共同民族语,这便是北方方言区尤其是北京在这几百年间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我国的领先地位使然。

第三章汉字填空题1.现代世界各国所用的文字可分为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字,汉字属于_表意_性质的文字。

2.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

3.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分为两级,分别是笔画和部件。

4.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5.五类笔形是指横、竖、撇、点、折。

6.八类笔形是指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7.笔画的组合有相离、相接、相交三种方式。

8.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相声。

9.汉字的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简述题1.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是朝着简化易写的方向发展?A.汉字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简化是一种趋势,因为简单易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交际学习。

从发展的历史看,也是这样,汉字从最早的甲骨文,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多.到金文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篆书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笔画均匀,异体字大大减少.还有后来的隶书,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字形规整.到楷书,字形方正,书写方便,B.以前古文非常繁杂,现代汉字则简单多了;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字减少了。

论述题2.说“汉字是意音文字”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不完全正确。

汉字基本是一种表意文字,汉字绝大多数是从音义入手的,兼用表音和表意的方法。

这个说法只能对汉字中的部分形声字而言,约百分之八十的形声字字可以被认为是意音字,如柑、饵、聆、珥等。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等都是从意义入手创造出来的,都属于表意文字,而形声字的义符和音符合起来表示语素之意。

第四章词汇填空题1.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语素可以分为成语语素和不成语语素两种。

2.合成词有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种构词方式。

3.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复合式合成词为联合型、偏正型、中补型、动宾型、主谓型五种类型。

4.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5.词汇意义分为概念义和色彩义。

6.词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7.反义义场主要分为互补反义义场和极性反义义场两类。

8.基本词汇有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三个特点。

9.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包含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

10.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

11.歇后语可以分为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两类。

名词解释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次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语素:最小的语音(语法意义)和语义(词汇意义)的结合体词:由语素构成,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词根:指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成语语素和不成语语素词缀:指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的不成语语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词的概念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概念义,又叫理性义或主要意义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义素: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它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语义场:是语义的类聚。

既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在一起,称为一个语义场同义义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义义场反义义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反义义场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属于一般词汇。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个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简述题1.词的概念义和色彩义有什么区别?理性义是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那部分内容。

色彩义着重反映了人们的主观认识,也是构词的重要成分。

有的色彩义有自己独立的词义内涵,有的则表现出很强的依附性,依附概念义之上。

两者区别:1、在指明词所表示的事物的范围时候,理性义起主要作用,是实词词义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意义,在人们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语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有关,不是词义的必备要素。

一个词可以没有色彩义不能没有理性义。

2.什么是同音词?什么是多义词?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

同音词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多义词指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都是一个语音形式对应多个不同的意义.多义词一个词(或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多个意义,这几个意义间有密切的联系.同音词则是多个词,多个意义偶然有一个语音形式承担,而几个意义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锁”的多义词形式:“一把锁”和”锁门“。

如“刻”的同音词形式:“一刻钟”和“雕刻”。

3.基本词汇的特点。

(需略加以解释说明)A.稳固性,基本词汇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基本不改变其意义。

因其所标志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极其稳定的,如:牛、马、左、右。

B.能产性,用基本词作为语素创造出新词。

因古汉字多是单音节字,且多从意义入手造字,所以汉字所指代事物相关的事物很容易从前者身上引申借用过来,这易于让人们理解接受,也便于流行。

如:从天产出天空、晴天、阴天、几天。

C.全民常用性,为全民族全体成员经常使用。

4.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随着社会发展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一般词汇逐渐具有了稳固性和全民常用性,就可以转化为基本词,进入到基本词汇中去。

例如“电子”本来是一般词,现在已经被普遍使用并具有了稳固性,并以此为语素创造了大量新词语“电子词典、电子商务、电子邮件”等等,因此“电子”就转化为基本词,进入到基本词汇中。

而基本词汇中的个别词,也可能因为丧失了普遍性和稳固性而转化为一般词,例如“天子”、“臣民”自封建社会以来一直是汉语的基本词,现在则因为社会制度的变化退出基本词汇,进入到一般词汇中。

5.成语的特征。

(需略加以解释说明)A.意义整体性,它的意义是在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B.结构凝固性,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C.风格典雅性,它的语体风格庄重、典雅,与惯用语、歇后语通俗平易的风格不同6.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

A.词义扩大,如“江河”古时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河流;“睡”古时指坐着打瞌睡,现在指一切睡眠形式。

B.词义缩小,如“金”古时指所有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宫”古时指房屋,现在仅指宫殿。

C.词义转移,如“涕”古时指眼泪,现在指鼻涕;“行李”古时指外交使者,现在指出行携带的东西。

论述题1.词义的性质词义即词的意义。

词义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

A.概括性,词义一般是指整类事物或现象,在反映这些事物或现象的过程中它要舍弃同类客观对象中不同个体的具体特征,而抽象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即使是专有名词也不例外。

如“猫”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猫:小猫、大猫、老猫、花猫、黑猫等各种猫。

“清朝”是一个专有名词,他也概括了不同时间段(乾隆、康熙、慈禧)的清朝,强大与没落的清朝。

B.模糊性,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词义所指事物边界不明确。

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之年并没有确定的年龄界限。

“高”“矮”“长”“短”。

但是这个界限并不是人们特别在乎的,它的核心部分才是人们注意的重心,所以它并不影响交际。

C.民族性,不同的民族用什么词表示相同事物可以不一样。

如汉语分别用“伯伯”和“叔叔”表示父亲的哥哥和弟弟,而英语都是用uncle表示。

同时在色彩义上也存在民族性,如中国的“龙”是吉祥物,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权力,而在西方“龙”则是魔鬼的化身,象征邪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