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做人的36张底牌_第二十八张底牌 有备无患一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智慧做人的36张底牌_第二十五张底牌 三省吾身——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

孟子云:吾日三省吾身。
这是圣贤的修身功夫,凡人不易做到。
但是,时时提醒自己,检视一下自己的言行却不是太难的事。
一个人有了错误的意念,或做了错误的事情之后,也许能瞒过别人,但绝对骗不了自己。
一个常常自我反省的人,不仅能增强自己的理智,而且必定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
身居高位更要自省人一旦出头了,发达了,就容易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被人品评,被人臧否。
因此,越是位居显要处,就越是要经常反躬自省,越是要讲究低调做人,融人大众之中。
唯此,才能做到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有时候大凡做官的人,尤其是做高官的人,没有不想要有一个好的结局的。
然而很多时候却往往事与愿违。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自己有一个好收场呢?曾国藩以他身居高位的亲身体验,具体开出了三个药方,以防居官之败。
曾国藩说,身居高位的规律,大约有三端,一是不参与,就像是与自己没有丝毫的交涉;二是没有结局,古人所说的“一天比一天谨慎,唯恐高位不长久”,身居高位、行走危险之地,而能够善终的人太少了;三是不胜任,唯恐自己不能胜任。
《周易?鼎》上说:“鼎折断足,鼎中的食物便倾倒出来,这种情形很可怕。
”说的就是不胜其任。
方苞说汉文帝做皇帝,时时谦让,像有不能居其位的意思,难道不是在不胜任这方面有体会吗?孟子说周公有与自己不合的人,仰天而思虑事情的原委,以致夜以继日,难道不是在唯恐没有结局的道理上有体会吗?曾国藩说: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结局就越多。
因为“高处不胜寒”啊!那么,每升迁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心理来处理各种事务。
他借用烈马驾车,绳索已朽,形容随时有翻车的可能。
他详细阐述:国君把生杀予夺之权授给督抚将帅,如东家把银钱货物授给店中众位伙计。
如果保举太滥,对国君的名器不甚爱惜,好比低价出售浪费财物,对东家的货财不甚爱惜一样。
进而推说:“偷人家的钱财,还说成是盗;何况是贪天之功以为是自己的力量。
”曾国藩认为利用职权牟取私利,这就是违背了不干预之道,是注定要自食恶果的。
聪明做事的36张底牌_第三张底牌 有备无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
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多花一点心血,也许可以省去更多汗。
水。
此外,我们做事情还要有远见,因为能不能做到放眼长。
远,预见未来,对于一个要想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无疑是重。
要的。
高明的人远见卓识,有不一般的眼光,能够做到有备。
无患。
做事前要做好规划。
古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做事之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就像一本蓝图,指导着事情的发展步骤。
做事之前没有计划,匆忙上阵,很容易手忙脚乱,把事情搞砸。
有心计的人做事之前都会把事情发展的轮廓梳理一下,找出该准备的东西,设想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应对。
只有这样才可做到“胸有成竹”。
一位太太为了熬出一锅好汤,于是邀请邻居的太太来家里指导。
她买齐了材料,准备生火烧水,邻居太太却说:“这个不锈钢锅不适合熬汤,你还是再去买一个陶锅,熬出来的汤会美味一些。
”然后,她匆匆忙忙地卸下了围裙,跑去买陶锅。
陶锅很快就买来了,这位太太正要烧水,邻居太太却说:“我想起来了,我有一组餐具很配这个陶锅,等我一下,我回家找找去。
”然后,她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满身大汗地把餐具拿过来。
正当烧水之际,邻居太太又看了看准备入锅的材料,摇了摇头说:“不行,这肉片切得太大了,不容易人味,我得把它切小一点才行。
”好不容易拿出了菜刀,才切没两三下,邻居太太又说了:“这菜刀不利了,得赶紧磨一磨才好。
”于是,她丢下菜刀,回家去把磨刀石拿过来。
等到磨刀石拿来以后,她又发现,要磨利刀子,必须用木棍固定一下才方便,所以她又连忙出外寻找木棍,找了好半天都不见踪影。
在家里等待的这位太太只好先把材料下锅,一边煮一边等。
直到邻居太太气喘如牛,手里拿着木棍跑回来时,锅里的材料早已熟透,可以开始大快朵颐了。
看完这则故事之后,你_定在偷笑,天底下怎么会有像邻居太太这么愚笨的人啊!事实上,我们虽然不至于像邻居太太做出这么多愚蠢的事,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也犯了和邻居太太一样的毛病,事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待需要的时候却临时急抓,不只多费力气,而且也并不见得能讨好,更多的只会延误时间,误事误人。
智慧做人的36张底牌

第十六张底牌 善假于物——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
第十七张底牌 刚柔相济——学一点“太极推手”
第十八张底牌 宁缺毋滥——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第十九张底牌 成竹成胸——将人生规划进行到底
第二十张底牌 兼听则明——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
第二十一张底牌 标新立异——在创新中求发展
第一张底牌 娓娓动听——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
第二张底牌 以德服人——依靠仁德扫千军
第三张底牌 形豹双全——打造自己的完美形象 第四张底牌 源自思熟虑——思想有多远,人就走多远
第五张底牌 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
第六张底牌 屈伸自如——大丈夫能屈能伸
第七张底牌 避短扬长——正视缺陷,发挥特长
第二十八张底牌 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二十九张底牌 惜时如金——我的时间我做主
第三十张底牌 锲而不舍——坚持下去,必能成功
第三十一张底牌 孤掌难鸣——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第三十二张底牌 和而不同——做人始终坚持自我
第三十三张底牌 雷厉风行——立刻行动起来
第三十四张底牌 明察秋毫——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细节
第八张底牌 虚怀若谷——谦虚是一种美德
第九张底牌 降低自我——自嘲是做人的智慧
第十张底牌 难得糊涂——做一个糊涂的聪明人
第十一张底牌 中道而行——把握好做人的分寸
第十二张底牌 随机应变——做人贵在灵活机智
第十三张底牌 因势利导——做人要顺势而为
第十四张底牌 高瞻远瞩——用远大志向引导自己
第三十五张底牌 速战速决——做人要果断干练
第三十六张底牌 把握分寸——给自己留几退路
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伟业者,无不深谙做人之道,这些成功人士知道做人何时应该进,何时应该退,何时应该发脾气,何时应该深藏不露,他们方圆通达,在关键时刻总能把做人的机智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成功者的伟业固然使世人顿生羡慕之情,而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智慧做人的36张底牌_第二张底牌 以德服人——依靠仁德横扫千军

当今时代,我们对于“仁德”这个词似乎越来越陌生了,真正讲究仁德之人更是乏善可陈。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人们忽略了人性中最根本的一些特质,比如品质、诚信、宽容等等。
做人以德征天下不难想像,一个品行不端、德行恶劣的人怎么能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得事业的成功呢?因此,一个人要走向成功,就必须确立自己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以德立身,以德服人。
有人认为,在现在这个讲究实效的社会里,“仁德”会让自己吃亏。
其实,这是一种短视之见,真正有眼光、会办事的人,总会把温良、谦恭等美德作为自己的处世之道。
《三国演义》中刘备被描写成一个大好人,评价与曹操完全相反。
但是,若从个人能力而论,刘备是一个无能之辈。
曹操顺利地扩充势力,而刘备却时沉时浮,举兵二十多年仍毫无建树。
既然如此,曹操为什么会将能力远不如自己的刘备视为最强的对手呢?根本原因在于刘备拥有一种足以弥补个人能力不足的秘密武器,就是“仁德”。
譬如有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了聘请诸葛亮为军师,不惜三次亲自到诸葛亮的茅屋躬身等候。
当时两个人地位相差悬殊,刘备虽然在争霸的过程中不太顺利,但是也颇有名望,而且刘备当时已年近五十,而孔明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无名小辈。
刘备竟然会特地三次造访孔明,以崇敬的态度请求孔明做他的军师,在孔明应允之后,又马上将全部作战计划等国家大事都委任于他,这实在是最彻底的谦虚态度和深切的信赖。
除此以外,刘备对其他部下也是令人敬佩。
比如,当赵云从敌人重围中冒着性命危险救出太子阿斗之后,刘备不是欣喜若狂,而是生气地将阿斗扔到地下,感叹地说:“几乎因为你折损了一员大将。
”这种举动,又怎能不使部下感动而誓死效忠呢?与刘备相比,曹操则谈不上仁义,反而有些大逆不道。
曹操在逃避董卓的追捕时,曾经到一个朋友家去避难,他把朋友为他杀猪接风的话误解为要把他捆缚交出去,于是一气之下将朋友夫妻一起杀死了。
曹操是一个毫无德行的刚愎自用之人,他自己也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
做人必须保留的7张底牌_为人处世

做人必须保留的7张底牌第1张底牌:忍——有容方为大,忍者无敌1、忍是一种的大智慧2、忍耐并非软弱3、负重忍辱,厚积而薄发4、骨气不能无,傲气不能有5、“利”字面前,三忍而后行6、遇强示弱,消灾避难7、好汉不吃眼前亏,惹不起躲得起8、争狠斗恶匹夫勇,理让三分也无妨9、与小人相处要讲究策略10、小不忍则乱大谋11、在人屋檐下,该低头时要低头12、经得起“寒冰床”,练得成真功夫13、表面上吃亏,暗地里得利第2张底牌:藏——藏锋藏巧,胜者总是笑到最后1、真人不露相,做人不能太单纯2、抱头藏尾,待机而动3、锋芒毕露,必会四处碰壁4、隐而不发,让对手捉摸不透深浅5、任何时候都别把软肋露出来6、将大智寓于“大愚”之中7、外敛内修,不当出头时莫出头8、藏与露,关键在于“度”9、紧要关头用好障眼法10、关系再好,也不可全抛一片心第3张底牌:防——强者都是“漏洞”最少的人1、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难知心2、明枪易躲,暗箭难防3、凡事多长两个“心眼儿”4、任何时候都不要掉以轻心5、鲜艳玫瑰刺更多6、最放心的地方最易失防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8、小心踩着老虎尾巴9、温柔之乡常常是英雄冢10、未雨绸缪,贵在早第4张底牌:稳——稳扎稳打,不走弯路便是捷径1、沉得住气方能干大事2、心急吃不了热豆腐3、做人最忌在顺境中倒下4、慌乱只会自乱阵脚5、姜太公钓鱼的智慧6、要有兵临城下稳坐中军帐的心智7、急躁冒进会把局势弄得更糟8、把握住一时,赢得了一世9、临危不惧,方能泰然处之10、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11、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有条不紊12、沉稳源于13、有实力才能心神合一14、远离浮躁第5张底牌:变——变则通,通则久,求变就是赢1、世事多变,人亦应灵活多变2、因势利导,择势而为3、被动与主动常常近在咫尺之间4、只要功夫到,阻力也能变为助力5、化敌为友是“变”的最高境界6、变压力为动力是必修课7、识时务贵在适时而变8、灵活变通方显大智大勇9、最要紧的是把握住火候10、“一根筋”只会撞得头破血流11、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12、通的智慧莫过于善于“慎独”13、及时调整,才能抢得先机14、打破常规便是1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第6张底牌:牵——暗中牵制胜过明面的强制1、迎合对方的心,牵制对方的身2、孙悟空跑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3、让对方进入你设的局4、牵鼻子胜过拽胳膊5、做一只智勇双全的头狼6、欲取之,先造势7、抓住关键点,牵制其全身8、掌握对方的把柄再做文章9、锁定对方的弱点用力10、因势利导,让对方顺着你的思路走11、学点八卦推手,在顺势中反戈12、善借力,蚍蜉也能撼大树13、投其所好,请君入瓮第7张底牌:退——胜败无常,给自己留后路就是留希望1、不要轻易拿出看家的本领2、像猫一样防备老虎3、做人做事不可做得太绝4、啥时候都不可把话说死5、不要争论,说话切莫太硬6、世事多变,该回头时且回头7、退路上照样能满载而归8、做人最忌太势利9、得理且饶人,让人三分又何妨10、山大王也有虎落平阳时11、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12、兔子急了也咬人,不要把对手逼上绝路13、进攻时切记先预留退路14、培养几个死心塌地的挡箭牌。
聪明做事的36张底牌_第二十六张底牌 隔岸观火

——作壁上观,收渔翁利行事之时,如果自己不宜出头、无力出头或者不便出头,均可以采取“隔岸观火”的策略。
做一个非帮非派者在混乱中寻找自己的时机火中取栗怎样才能不烫手为防渔人得益,手足切莫相煎。
鹬蚌相争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鹬向蚌说:“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而蚌也对鹬说:“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这是何等的针锋相对!可结果呢,到头来双方都葬送了性命,让第三者得了便宜。
佛经《百喻经》也有一个相似的故事:。
古代有两个癫狂鬼,为争一只小箱子、一根拄杖、一双鞋子而闹得不可开交。
正在这时,边上过来一人,问道:“这小箱子、拄杖、鞋子有何希罕,值得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吗?”两个癫狂鬼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别小看了这只小箱子,你要什么,就可以从箱子里拿出什么。
你要吃的穿的,小箱子里就可拿出吃的穿的;你要用的,小箱子里就可拿出用的;你要钞票,小箱子里就可拿出钞票。
又如这杖,再厉害的敌人过来,也能打得他服服贴贴,乖乖叫饶;又如这鞋,一穿上去,就能够飞到天上,要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
”那人在边上听了,灵机一动,说道:“你俩稍许避开一会,让我来给你们平分。
”两鬼听说有人为他们平分,就暂时躲了出去。
哪知这人见鬼避开,马上穿上鞋子,抱起箱子,提起拄杖,转眼就飞到了半空当中,对鬼说:“你俩要抢的,现在已经被我拿到。
你们今后再也没有东西可抢,这下可太平了。
”隔岸观火计可引申为:不卷人其中而是静观其变。
在竞争已经很激烈的情况下,自己还要不识时务地参与进去,未必是明智的选择。
这时候,不如相机行事,另辟蹊径,当竞争双方因矛盾激化而秩序混乱时,自己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做好准备,以期坐收渔人之利。
这一招在商场上经常被人使用。
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人创造了“魔方”。
当香港人从报刊上看到欧洲人玩魔方的消息后,许多厂家都抓住仿制魔方填补东方市场空白的机遇,纷纷行动,派人去欧洲考察,了解魔方的生产情况。
民生化学有限公司的老板敏锐地发现为生产魔方创造条件也是一个机遇。
聪明做事的36张底牌_第二十张底牌 以智取胜

——力戒靠蛮力与人较高低。
有些人,贪图一时的风光体面,有机会就铆足了劲往前钻;而有些人则善于大隐于市,在暗中谋划一切,操纵指挥棒。
前者疏于盘算,常常会自寻绝路;后者总能想人之未想,见人之未见,胜算颇多。
我们做事前,要多想一些路数,多思考一些方案,多一些机智和灵敏,避免用蛮力逞能,学会以心力制胜。
用“心力”和对手过招。
“善胜者不争,善争者不战。
”在对手的势力很大,自己的力量不足时,就不要正面与他斗争,而要暗中下手。
与对手硬碰硬,和对手的优势一比高低,不是智者所为。
真正的智者会躲开对方的锋芒,巧施隐蔽策动术,致使其“缝隙”增大。
这样就会不争即胜,不战而赢。
公元前260年,秦军大举北进,攻打赵国。
老将廉颇率赵兵迎敌,秦、赵两军相持于长平。
秦兵虽然勇武善战,怎奈廉颇行军持重,坚筑营垒,等待时机与变化,迟迟不与秦兵决战。
这样一来,两军相持近两年,仍难分胜负。
秦国君臣将士个个焦躁万分,却又束手无策。
范雎作为出色的谋略家,早已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快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他对赵国文臣武将的优劣了如指掌,深知秦军若想速战速决,必须设计除掉廉颇。
于是,他沉吟片刻,向昭王献了一条奇妙的反间计。
范雎遣一心腹门客,从便道进入赵国都城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左右亲近的人,散布流言道:“秦军最惧怕的是赵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有为且精通兵法,如若为将,恐难胜之。
廉颇老而怯,屡战屡败,现已不敢出战,又为秦兵所迫,不日即降。
”赵王闻之,将信将疑。
派人催战,廉颇仍行“坚壁”之谋,不肯出战。
赵王对廉颇先前损兵折将本已不满,今派人催战,却又固守不战。
于是轻信流言,顿时疑心大起,竟不辨真伪,匆忙拜赵括为上将,增调20万精兵,前往代替廉颇。
赵括虽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确也精通兵法。
但徒读经文书传,不知变通,只会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且骄傲自大。
赵括来到长平前线,尽改廉颇往日约束,易置将校,调换防位,一时弄得全军上下人心浮动,紊乱不堪。
范雎探知赵国已人圈套,便与昭王奏议,暗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火速驰往长平。
智慧做人的36张底牌_第二十六张底牌 恩威并重——要分限严繁,又要宽厚

包容做人要有威严,否则就会成为“人见人捏的软柿子”。
然而,威严固然重要,若不懂施恩,在施威之后不去善后,就往往民心大失,得不偿失,因此,恩威并重是为人处世中最基本的策略,是一个,人_建立和利用自己的“人情账户”最稳妥的手段。
施威不忘善后人人都有欲望,都有积极向上的想法,贤能的人希望自己更贤能,尊贵的人向往自己更尊贵,富裕的人渴望自己更富裕。
因此,一个精明之人,就得善于利用他人的这个特点,在施威之后懂得善后,采取适度激励的办法鼓舞别人,以获取他人的信任和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中国人眼里,在“施之以恩,动之以情”之后再“委之以重任”是智者的做法。
我们来看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燕太子丹为了谋杀秦王,四处寻找杀手。
后来有人推荐荆轲,说他是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人,十分神勇,而且喜怒不行于色,是一位很好的人选。
燕太子丹听了这个消息后,立刻到酒市里去找荆轲,想方设法地笼络他,给他修筑了一座住宅,名为“荆馆”,一切设施在当时都是最先进、最气派的,平日锦衣玉食,精骑美女。
有一次,荆轲与太子丹一块游东宫,看见水池旁边有一只大龟,荆轲一时高兴就拣起一块瓦片掷了过去,太子丹看见后,就赶快让人捧来金丸代替瓦片,让荆轲投掷取乐。
还有一次,荆轲与太子丹一起骑马,太子丹的马是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驹,平日十分宠爱。
荆轲说马肝的味道不错,没过多久,厨师就给荆轲送来一盘炒马肝,荆轲一问,原来太子丹已经把他的宝马杀了,特地取出马肝为他下酒。
尽管荆轲最终没有完成太子丹的宏愿,但是太子丹笼络人心的做法仍旧为后人所称道。
关于这一点,拿破仑的做法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拿破仑25岁时,新任法国将军。
在他统帅的军队中,有很多是破衣褴衫的意大利士兵。
于是,拿破仑开始刺激他们衣食的欲望,暗示自己能满足他们衣食的需要。
拿破仑对他们说:“兄弟们,目前大家已是半饥饿、半赤裸了,我要带领你们到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去,你们在那里可以找到繁华的城市、美味的食品和漂亮的衣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心人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无准备之事,他们在做事之前都会做好准备,所以他们很少陷入困境;而仓促行事的人会时常出现差错,或者让人有机可乘。
因此,我们不要等到面临困难时再运用理智,而是运用理智来预测尚未发生的困难。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说话要考虑清楚,提前准备就不会方寸大乱;做事提前有准备就不会头绪不清、慌里慌张;道路选定以前有目标就不会踌躇不前、举棋不定。
可见,成功不会偏爱无准备之人,一个人的功底越扎实,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自然机会就越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三国演义》中写到刘备“毁书发愤”,使刘璋的使者逃回了成都,为避免“前情尽弃”,庞统献计三条。
刘备问他:“哪三条计?”庞统说:“挑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之,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
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
”刘备听后想一『一会后说:“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如果不预先有准备,很难成功;尤其是做重大决策时,如果没有缜密而充分的准备,那么就非常危险了。
任何一位成功者,不是成功于功成名就的时候,而是成功于距离成功很久以前以及他为了取得成功所做的各种努力上。
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俾斯麦无论做任何事情,经常是在很长时间前就做好了准备,甚至在几年前就有所考虑。
他在估计到一切事件的价值、变化情况后,便小心谨慎地做出多方面的预计,思考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再制定适当的路线,在计划决定以后,就选择适当的时机全力以赴地去做,以致他取得了巨大成功。
有人评论墨索里尼在进军罗马以前早就夺取了意大利的政权,因为他在自己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就在做准备了,给后来的大小决策提供了充足的计划方案,他自己也承认说:“我们的发展,在于平时对军事、政治方面都有周密的计划和强大的实力准备,所以才有以后进军罗马与夺取政权的成果。
”可见,自身功底深厚、准备充足,机遇才会不断的来临,否则没有准备,机遇来了也不会被抓住。
一个人能否抓住每一个有可能成功的机会,就要看他是否在做准备,是否已经储存了足够成功的力量。
正如一位作家说过的那样:“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能够贮藏着可供一生应用的充足的力量,力量贮藏得越多越能应付变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冷庙烧香”,做足人情一个人要想成功处世,必须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拥有好人缘。
人缘好的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形象就好,社会评价也高,因而容易得到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所以,一个人要有长远的目光,学会‘冷庙烧香”,把人情做足,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忙而不计回报,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留下来的都是好人缘,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情是我们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
朋友之间如果没有感情往来,友谊就会淡漠,甚至消失。
因此,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对方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朋友一个人情,这么做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荀巨伯的人,有一天收到一封信,说一位朋友得了重病。
于是,荀巨伯赶了几天的路程到了朋友所住的郡地,却发现这里被胡人包围了,他只得潜入城里看望朋友。
朋友看到荀巨伯时非常高兴地说:“谢谢你在这个时候还来看望我。
但是,现在城已被胡人包围了,不日之内就会被攻破。
我是一个将死之人,城破不破,对我来说无所谓,可你没有必要留在这里,还是趁现在赶快走吧!”荀巨伯听后责备朋友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大难临头,你却要我扔下你不管,自己去逃命,我怎么能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呢?”胡人攻破城池后,见到正在朋友家里安坐的苟巨伯,说:“我们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你是何人,竟敢不望风而逃,难道想阻挡大军不成?”荀巨伯说:“你们误会了,我并不是这个城里的人,到这里来只是看望一个朋友。
现在我的朋友病得很严重,我不能因为你们来,就丢下朋友不管。
你们如果要杀的话就杀我,不要杀我的朋友。
”胡人听了这样的话非常惊奇,半晌无语。
最终,二人都得以保全性命。
且不说荀巨伯对待朋友的义气感化了胡人,保全了朋友的安危,单就苟巨伯对待朋友的真诚本身而言,就足以令人感动了,像这样以真诚的言行对待朋友的人,天下还有谁不愿意与其结交呢?我们再来看一个事例。
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为手下的一个将领煎药,在吹风鼓火时,烧着了胡须,当侍从们赶来时,他莞尔一笑说:“但愿他喝了这药病就好了,胡须有什么可惜的呢?”一个皇帝为他的手下亲自煎药,烧了自己的胡子都无所谓,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属下怎么会不以死相报呢?众所周知,我们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先学会帮助别人。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如果平时一炷香都不烧,临时抱“佛脚”,“菩萨”即使有灵,也不会前来相助,因为你平时眼中根本就没有“菩萨”。
因此,要想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就必须在平时注意“冷庙烧香”,人隋做足。
扎实的基础是成功的前提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是:“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跑是不行的,肯定会摔跟头。
”要想建成高楼大厦,必须夯实地基,因此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好的成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就是最好的证明。
达·芬奇所画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被视为世界艺术瑰宝。
达·芬奇之所以能在绘画上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的刻苦练习基本功是分不开的。
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他的父亲是当时城镇中的画吏。
在父亲的熏陶下,达·芬奇从小就喜欢绘画。
14岁那年,他到了佛罗伦萨,拜著名的艺术家弗罗基俄为老师,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
弗罗基俄是一位非常严格的老师。
有一次,他拿着一个鸡蛋对达·芬奇说:“孩子,学绘画要打好基础,你今天就从画这个鸡蛋开始吧!”这一整天,达·芬奇就照着老师的要求开始画起鸡蛋来。
第二天,达·芬奇带着期待的心情等老师给上新的一课。
可是没有想到,老师还是拿着一个鸡蛋走到他身边,还是让他画这个鸡蛋。
第三天、第四天过去了,老师还是让他画蛋。
达·芬奇也不再去问老师了,而是一心一意地画起鸡蛋来。
两年过去了,老师还没有提出新的课题。
达·芬奇想:一个小小的鸡蛋,一个简单的椭圆,画了两年,总算可以了吧?他再也忍耐不下去了。
一天,老师走过来,他站起来问道:“老师,我画这个鸡蛋已经两年了,什么时候才算画完呢?”老师看出了达·芬奇不耐烦的心情,便对他说:“你不要认为画鸡蛋很简单,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
要知道,在一千只鸡蛋当中,从来没有两只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只鸡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来看它,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所以要想在纸上准确地把它表现出来,必须得下一番苦功不可。
我让你多画蛋,是为了训练你观察形象的能力,使你能够得心应手地表现事物。
等到你的手眼一致了,那时你对任何事物的形象就都能应付自如了,这个基础是必须要打好的。
”达·芬奇听了老师这番话后,又专心地画起了鸡蛋。
后来,达·芬奇的艺术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终于成为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家。
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在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下一番苦功夫打好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人如果一味地追求远大目标,丧失了眼前可以成功的机会,就会成为高远目标的牺牲品。
许多年轻人不满意现实的工作,羡慕那些功成名就者,不安心本职工作,总是想跳槽。
我们还是应该多向成功人士学习,脚踏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成功之途。
坚守信念,培养成功心态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是我们必须拥有能够实现梦想的信念,成功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的信念程度。
信念支撑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没有了信念,精神大厦就会坍塌。
信念是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基石。
下面这个故事是对这一点最充分的证明。
一支探险队在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中,负重跋涉。
紫外线强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探险队员们没有水了。
众所周知,水是队员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
这时候,探险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在穿越沙漠之前,谁也不能喝。
”这个水壶从探险队员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队员们仿佛看到了生机和希望。
最终,这支探险队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
当队员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一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支撑的水。
于是,他们拧开壶盖,汩汩流出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
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冽的水,只要人们的心里拥有信念。
正如著名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立的话。
”最近,美国社会学家做了一项深入的研究,调查了从《美国名人录》中随机选出的1000名有突出成就的人的态度和特性。
《名人录》收录的主要标准和条件不是财富,也不是社会地位,而是目前在某一领域中的成就。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最成功的人都表现出许多相同的特性,信念就是其中五项影响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最富有成就的人就是依靠他们自己的自信、智慧和能力取得成功。
对于这点,被调查者的77%给他们自己的评价是A级。
一个人的信念不在于自己的感觉怎样,也不在于自己是如何优秀的人,而在于是否有采取明确的行动来使生活中的问题得到解决的才智,它包括独立的意志力和制定目标的能力。
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有明确的生活和工作目标。
在被采访的人当中,有一半人认为自己的意志力可得A级。
意志力包括创立新项目的能力和创立后保持一个项目的能力。
一位在西北社区创建了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公共会计师说:“我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我所从事的工作给我带来的骄傲,它还在于达到既定目标所必需的不懈努力的勇气和精力。
”高高举起信念大旗的人,对一切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相反,信念之旗倒下了,人的精神也就垮了下来,而从来就不曾拥有过信念的人对一切都会畏首畏尾,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抬不起头,挺不起胸,迈不开步,整天浑浑噩噩,糊里糊涂,看不到光明,因而也感受不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总而言之,一个人心存疑惑,就会失败;相信胜利,必定成功;坚信自己有作为的人,会成就事业;认为自己无能的人,必定一事无成。
要征服世界,先战胜自己一个人的命运是由自我意识决定的,我们最强大的敌人并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我们自己,正如哲人罗兰所说:“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征服世界之前,先得战胜自己。
”对于这句话,被人们称为“黑珍珠”的世界球王贝利深有体会。
贝利自幼酷爱足球运动,很早就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华。
有一次,贝利参加了一场足球赛,中场休息时,贝利向朋友要了一支烟吸起来,恰巧被父亲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