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

合集下载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一、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大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包括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和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2. 第二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包括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

3. 第三课时: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第四课时: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5.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反思大河流域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第六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成就与贡献教学内容:深入探讨大河流域文明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具体成就和贡献。

初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件北师大

初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件北师大

•三、“种姓•——佛音缭绕的古印度 ”的国度
•印 •度
•河
•恒
•河
※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的地理 范围不同,包括今天的巴基斯 坦、孟加拉等地。
※公元前2500年出现早期的奴 隶制小国。
,造就了埃及的著名建筑——金字塔
•一切都怕时间 •而时间却怕金字塔
• 迄今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7座。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 • 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都认为是依靠奴 • 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 近年来,有位叫戴维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得到5块从胡夫 •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他把每块化石都进行了化验,结果证 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 • 因为在这之前的考古活动曾证明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 握混凝土制作技术,所以戴维杜维斯推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 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还在石块中 •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 •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 •烂智慧的见证。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材料阅读:•《汉谟拉比法典》节选
•第6条 自由民窃取神庙或宫廷之财产者应 处死;而收受其赃 物者亦处死刑。
•第21条,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 并掩埋之。
•第22条,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议一议: • 《汉谟拉比法典》对社会秩序和发展起 •了什么作用?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占据了巴比伦
• 城在此建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

1894-前1595年)。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mó)拉比(约公元前
•1792-前1750年)先后征服其他城邦,
•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一个强大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国防建设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公开课教案_11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国防建设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公开课教案_11

《筑起钢铁长城》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史实,记住中国人民空军建立初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的史实。

知道重要的兵种和军种。

了解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记住1998年,人民解放军在抗洪抢险中的英雄事迹。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理解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概述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救灾中体现出的英雄本色。

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贯穿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为国家的强盛而刻苦钻研、奋发学习。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的内容,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史实,记住中国人民空军建立初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的史实。

知道重要的兵种和军种。

了解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史实,记住中国人民空军建立初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的史实,知道重要的兵种和军种。

2.了解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3.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为国家的强盛而刻苦钻研、奋发学习;3.通过了解军民共同抗震救灾、森林灭火,抗洪抢险的史实,歌颂军民鱼水情义,歌颂人民子弟兵一心为民的革命风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特点和成就;2.了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明发源地;3.把握大河流域文明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和成就;2.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3.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4.大河流域文明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有关黄河和长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大河流域的兴趣,并提问:“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大河流域有何关系?”2.概念理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单解释“中国古代文明是指地处中国境内或与中国有密切交往的地区,在古代历史时期,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成就的地方。

”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文明?”3.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3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的特点和成就。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4.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3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包括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等时期的特点和成就。

同样,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订正。

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以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总结大河流域文明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当时没有大河流域的发展,中国古代文明会有何不同?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解答练习题等,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通过学生的练习题答案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订正。

五、板书设计: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隋唐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资源的使用,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了基本的了解。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题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填空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1、筹建大会:1949年9月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隆重举行。

2、大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为国家主席。

新中国的名称为;确定为国旗;确定《》为代国歌;北平改名为作为新中国首都;采用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

二、开国大典1、1949年10月1日下午两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为施政方针,任命为总理兼外交部长;为解放军总司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年月日;标志是的举行。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标志着;中国人民;中国历史。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和平解放,标志着获得基本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稳定物价之战二、土地改革运动1、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到年底,。

2、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制度,消灭了阶级;农民成为的主人,解放了农村,促进了农村。

三、抗美援朝1、年美国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至我国边境,同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海峡;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2、应朝鲜的请求,中国政府作出的战略决策。

年10月,中国人民在总司令员率领下,跨过江,开赴朝鲜战场。

3、“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视纪律重与生命,体现了高度的精神和精神。

4结果: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抗美援朝胜利。

5、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维护了,提高了,为新中国赢得了。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

宪法内容:坚持;坚持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和,确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大会选举为主席,决定为总理。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应挖掉奴隶甲的眼睛。
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在三千年前,能有这样一部或多或少体现 一些法制精神的法典,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 进步了。)
"种姓"的国度
古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各等级界限十分森严,不同种姓的 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各有区别,甚至连婚姻也 受到严格限制 。 雅利安入侵,“瓦尔纳”的使用。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古埃及最高统治者) 的陵墓,埃及境内大概有70多座金字塔,其 中最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用于安放 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代 法老胡夫的遗体,建 于约公元前2670年, 是埃及全国规模最大 的法老的金字塔,原 高146.5米,全 部 石块总重量为 684.8 万吨 。
《汉谟拉比法典》
如果首陀罗敢以无礼的态度评 论前三个种姓的人,则须以十指 长的烧红的铁钉插入他的口 中……
由于种姓制度制造了极不平 等的社会等级,因而引起了许 多人的不满,特别是对婆罗门 特权的反对和批判。
佛教就是当时反对种姓制度 的众多思潮中的一个派别.
01
02
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佛教产生的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 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案例一: 奴隶主甲与奴隶主乙发生争执,打落了奴隶主乙的牙 齿,奴隶主甲应受到怎样的处罚?
案例二: 在非自然灾难下,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筑这 房屋的人应受到怎样的处罚?
1应击落奴隶主甲的牙齿!
2建筑这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偿命!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中什么特点 呢 ——同态复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01
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导学提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世界古代史》导学提纲

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1、人类的始祖是约500万——1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

距今年前的,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2、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种。

种族的形成主要是人类生活在不同的中形成的。

3、是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

主要原因是人类生活在时代,妇女的更稳定。

传说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情况。

4、随着的发展,氏族社会开始向氏族社会过渡。

传说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情况。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世界最早的奴隶制文明产生在发达的流域,我们称之为文明。

3、最大的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是《》;、、、构成了古代印度的制度。

其中的、是奴隶主阶级,是平民,是奴隶。

佛教产生于(时间),地点:,创始人:,又称,主张,时传入中国。

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1、希腊的对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是,经过改革,在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他认为“是全希腊的学校”。

2、年,罗门共和国建立。

罗马与商业强国爆发了战争。

年,建立了罗马帝国。

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1、“日出之国”指的是,“新月之乡”指的是信仰教的地区。

2、善于模仿的民族指的是,年,模仿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著名的,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开始向社会过渡,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主要内容:意义:3、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基础是、和。

年,穆罕默德在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历纪元的开始。

八世纪,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现代西亚国家国旗上有月牙标志的是信仰的国家。

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明1、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王国的宫相进行了改革,分封土地给贵族,从而产生了西欧的。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各等级分别是、、、、和。

2、基督教产生于世纪的地区,创始人,经典《》,其教义的核心是。

3、欧洲的精神领袖指的是基督教部教会——。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虹桥学校焦宇〖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2、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4、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5、了解佛教的兴起。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2、利用地图,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认识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了的历史见证。

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2、分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认识到它们都是奴录主奴役和统治人了的工具。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述法、探究法、归纳法〖重点难点〗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佛教,如佛教是如何反对婆罗门教,又为什么会广为流传,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板书〗神奇的金字塔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汉谟拉比法典》“种姓”的国度〖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那么你知道它们分布于现在的什么地方吗?你想了解古埃及的金字塔吗?通过学生回答,进而引入本课: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二、新课:(一)、神奇的金字塔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利用地图,让学生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尼罗河的流向。

思考:河流和国家繁荣有什么样的关系?老师讲述古代埃及劳动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的有利条件,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出古代埃及文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小李叔叔暑假到四川旅游,看到了这尊世界最高的 ( 种宗教的造像。
)造像,它是在(
)产生的一
①佛教 ②道教 ③犹太教 ④中国 ⑤印度 ⑥埃及 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①④ 8. 它矗立在茫茫大漠之中,留下了千古的迷团,无数人写下动人的诗篇,公元前2700年 就已经存在,见证了民族的盛衰。它的作用是:( ) A.观测天象 B.轮回的地方 C.法老的陵墓 D.拍电影
自读课本: 找到佛教教义的核心
自主评价:
1.希罗多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是肯定 因素对埃及文化的影响。( ) A.地理环境 B.宗教信仰 C.死而复活的思想 D.金字塔工程 2.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 ) A.长江 B.尼罗河 C.两河流域 D.亚马逊河 3.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四个同学争论最著名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他们所说的 是正确的。( ) A.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木乃伊 D.国王谷 4.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 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最早的文明出现在:( )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西亚 6.每一个人一出生便隶属于其家庭的种姓,其社会地位终身难以改变。一般来说,种姓 的职业世袭不变,不同种姓交往乃至通婚都严格受限。它描述的是 的制度。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西亚
《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 石 柱
1901年法国考古 队在伊朗南部发现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碑 文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 完备的法典。
序言 正文
宣扬汉谟拉比受命于神
结语Βιβλιοθήκη 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正文共282条,把当时已形成的阶级 关系、租赁雇佣关系、高利贷关系、家庭 婚姻关系用法律条文明确的固定下来。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掌有宗教大权的贵族;
第三等级吠舍是指那些从事农、牧、工商业 的普通雅利安人;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他们绝大多数是非雅利安人,世代从事各种 低贱的职业,有的甚至沦落为更低贱的“不 可接触者”——贱民。
印度社会 怎样看待当时的 种姓制度?
乔 达 摩 悉 达 多 正 在 给 弟 子 讲 学
胡 夫 金 字 塔
狮 身 人 面 像
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 遗产是金字塔。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最早的一座金字塔至少在公元前 2700年就已存在了。金字塔是当 时人们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独特审 美情趣的体现。
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来自叙利亚 草原的阿摩利人占据了巴比伦城,在两 河流域建立起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 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 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 典》。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导入新课:
你知道人类最早的文明都有哪些?、 人类最早的文明曙光为什么出现在土地肥沃, 水利资源充沛的大河流域?
神奇的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的国度
埃及是尼罗河 的赠赐。 ——希罗多德
感知历史: 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 代埃及文明是尼罗河孕育的成果。 尼罗河不仅为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 充沛的水利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滥, 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 罗河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
感知历史:
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原是 释迦部落的一位王子,29岁时出 家修行,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 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的主张:
“众生平 等”。
佛教
印度的 种姓制度
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的种姓制 度,认为,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 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 于不同的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 是天生如此。
这部法典限制高利贷利率和保护商业 贸易;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同态复仇法; 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 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法典比较 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普鲁沙
神 话 传 说
种 姓 制 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吠 舍 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为掌管宗教的祭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