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学习资料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学习资料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学习资料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

作者:周洪学

地名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地名的考察实在是令人神往的语言学研究工作之一,因为地名本身就是词汇的组成部分,并且地名往往能提供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并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点。”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囊括人类群体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特征。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在历史的发展中会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它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长沙同样也不例外。纵观今天长沙的许多地名,它们几乎都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东邻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5区,和长沙、望城、宁乡3县及浏阳市。长沙市城区、乡村的名称包罗万象,名目繁多。这些地名反映了长沙昔日的历史文化,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了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历史上的战乱、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很多的侵害,民众不堪其苦,普遍产生求天下太平、安定的心态。人们希望过上和和顺顺、安居乐业的日子,期望社会安定和平,期望本地百业兴隆、生活富裕,没有兵战、械斗,没有饥荒、瘟疫,于是将这些美好愿望的词语命为地名,以表达人们的理想与愿望。例如“吉祥巷、如意街、长寿里、和平巷、丰盈里、兴隆巷、太平街、幸福里”等名称,不仅有祈求和平、安定的愿望,也有祈求福寿、吉利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追求。

二、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吉祥物的崇拜

在古人眼里,强大的自然、神秘的自然力如风雨雷电等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因此人们对它们顶礼膜拜。例如:“龙”,本是无确定概念的动物,据说是我们远祖在原始部落时的图腾,因而我们素称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深蕴着古老悠久的人文积淀,在漫长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其象征性的传统形象逐渐形成并被老百姓所认同,于是出现了许多以“龙”命名的地名,如“龙柏路”“龙王阁”“龙王港路”等。除此之外,“凤”是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历来是祥瑞的象征。带“凤”的地名也不少,如有“凤凰台”“凤栖园”等。

三、反映了人们的宗教生活

在长沙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地名,有的以寺庙名称命名,如“开福寺”“多佛寺”。有的与佛教相关,如“阿弥岭”“百善台”“观音井”“千佛林”“铁佛东街”。还

有许多与道教相关的地名,如“白鹤观”“太乙寺”。以祠堂名命名的地方,如“范祠巷”“青山祠”“清泰祠”“徐祠巷”简直就是当地宗教生活的一个缩影。

四、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

经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地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这种经济情况可以从地名中反映出来。地名反映行业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都以本地的行业为地区命名的依据。在长沙,现在还有很多地名叫“X 巷”,如香铺巷、线铺巷、书铺巷、衣铺巷、当铺巷、肉铺巷、钟表巷、扇子巷、鞋铺巷、面馆巷、茶馆巷、铜铺巷、草药铺巷。此外还有“X街”,如油铺街、灯笼街。此外还有些地名反映当时的生活环境,如鸭公嘴、麻雀坡、马驹塘、豹子岭、白鹤巷、喜鹊桥、黑狗园、猴王庙、鱼塘街、燕子岭、蜈蚣山、螃蟹桥、猫公岭、虾子坪,不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野趣盎然,字字传神;黄泥坑、糟坊巷、席草田、草墙湾、茅棚街、枯饼巷、芭茅洲,名虽不雅,却真实地反映了市民居住环境的狭小、简陋、恶劣,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五、反映了当地文化中的宗法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族社会,人们的宗族观念很强。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是宗法制度的体现。姓的产生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些,这是由于同一母系血缘的氏族子

孙繁衍,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区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他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地名冠以姓氏正是宗法制度影响人们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长沙的很多地名是以“姓氏+家”构成的,例如:上胡家花园、下黎家坡、大王家巷、马家巷、王家坪、毛家坪、尹家巷、允家巷、冯家湾、左家井、古家巷、四家井、史家巷、江家巷、伍家井、向家湾、危家铺、孙家坡、沙家巷、苏家巷、杨西塘、吴家坪、何家巷、邱家湾、佘家塘、纽家巷、张家巷、陈家井、茅家嘴、和家坪、金家码头、洪家井、赵家坪、杨家洲、侯家塘、姚家巷、涂家冲、高家巷、郭家巷、唐家湾、袁家岭、夏家冲、晏家塘、谢家塘、彭家井、蒋家码头、喻家冲、傅家巷、雷家园、廖家湾、潭家里、潘家坪、肇家坪、魏家冲??这些云集了百家之姓的大街小巷,一方面反映了居住的环境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姓氏宗法制度的重要性。

六、蕴涵了丰富的历史典故

长沙地名中有不少典故,蕴涵着历史故事或传说逸事,从那些古老的地名中,我们可清晰地寻找到长沙古城发展的历史轨迹。长沙一名本身就有其渊远流长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属于楚国的版图,有源出湘乡、流经岳麓山注入湘江的靳江水作证。传说战国时期楚大夫靳尚曾封于宁乡,死后葬于靳江口,靳江之名即由此而来。汉代贾谊谪宦长沙,定王刘发筑台望母,于是便有了太傅里、定王台千古之地。东汉末年,三国纷争,长沙兵来将往,数度易帜。至今在民间传说中仍把跳马涧、惊马桥、马栏山、捞刀河这些古地名与关公战长沙紧密相连。在长沙城南有一条小巷叫南倒脱靴,城西有一条小巷口叫

西倒脱靴,其地名的由来更具传奇色彩。传说关公战长沙时,镇守长沙的太守韩玄命守将黄忠与其应战,黄忠久战不胜,韩玄十分不满,诬其有反叛之心,下令处斩黄忠。素与黄交谊甚好的魏延大怒,拔刀相助,要刺杀韩玄。韩玄见势不妙,窜下城楼,意欲从城南向北跑。为骗过魏延,跑过小古道巷一小巷时,有意将一靴子脱下,靴尖朝南放着,以示南遁时靴子脱落掉地,此巷后来即被人们称为“南倒脱靴”。魏延识破了韩玄的欺诈,朝北追去。韩玄经过城西臬后街的一条小巷时,又脱掉另一只靴,仍将靴尖朝南放着,自己朝北门奔去。此巷后来即彼人们称为“西倒脱靴”。韩玄最终未能逃过魏延的追杀,死在其刀下。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其义虽属穿凿,但却反映了一种历史的遐思。

参考文献:

[1]帕尔默.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侯友兰.绍兴地名语言符号特点及文化内涵[J].绍兴: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1).

[3]陈先枢金豫北.长沙地名古迹揽胜[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现代语文》2007.06

长沙简史

作为地名,长沙最早记录在西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作为城市,长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2400年。长沙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未改变城址,是中国历史上保持城址不变最长时间的城市之一。长沙位于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据长沙博物馆介绍,距今7000多年的长沙南托大唐遗址,出土了大量研究价值极高的石器、陶器,成为湘中地区同大溪新石器文化相近的代表。 石器时代:距今约15—20万年以前,长沙有人类的活动,经过15—20万年的发展,长沙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前5000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前30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前25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 传说时代:传说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最终也葬在长沙茶乡(现株洲炎陵)之尾。 夏商周时期:长沙,夏属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 古越文化与中原文化:商、周时期中原文化的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1938年宁乡县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 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东周以后,进入春秋时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也由此进入了封建社会。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800多年。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 作者:季丽莉 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 地理、历史、心理、民族、社会等文化内涵。地名属于语言学中的专有名词,它是地名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民俗历史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地名的研究,可以再现特定地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深层次了解一定社会的物质和意识形态。正如冯骥才先生在《地名的意义》中所说的,“地名决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地名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俗心态的典型反映,是民族文化的璀璨结晶。 山东是中国东部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素有“齐鲁之邦”、“礼仪之 邦”、“孔孟之乡”的美誉,也是文化资源大省。山东省下辖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共有8万多个行政村,地名文化资源十分丰富[1]。在对山东地名文化的考察中,使人深刻地感受到:地名之于文化,是尘封的记忆,是文化的代言,是历史的引领。地名使我们看到了山

东文化的多元、变迁与凝固,强化了对齐鲁文化内涵的理解,激发起作为山东人、作为中国人的强烈自豪感和爱国情。 一、山东地名与齐鲁地理文化 山东人把齐鲁文化概括为“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泰山、黄河和孔子,这个概括道出了山水自然因素对齐鲁文化的基础作用。山东中部,地形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多元性的地形、地貌在山东各地地名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1.来源于“山”的地名 “山东”这个名字本身就与山有不解之缘,因处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除了鲁西北平原区外, 鲁中南丘陵区和山东半岛地区带“山”字的地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崂山、博山、兰山、泰山、苍山、福山、莱山、梁山、乳山等。其他带“山”字旁的字在地名中也较为常见。如:崖(陡立的山边):西河崖、大沟崖;岭(山道山坡):凤凰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word无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word 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下面的图形是用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 (★) 2 . 在同一副扑克牌中抽取2张“方块”,3张“梅花”,1张“红桃”.将这6张牌背面朝上,从 中任意抽取1张,是“红桃”的概率为() A.B.C.D. (★) 3 . 关于 x的方程 x 2﹣3 x+ k=0的一个根是2,则常数 k的值为() A.1B.2C.﹣1D.﹣2 (★★) 4 . 如图,△ ∽△ ,若,,,则的长是() A.2B.3C.4D.5 (★★) 5 . 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x 2﹣8x﹣9化为y=a(x﹣h)2+k的形式为() A.y=(x﹣4)2+7B.y=(x+4)2+7C.y=(x﹣4)2﹣25D.y=(x+4)2﹣25 (★) 6 . 已知点 A(2, y 1)、 B(4, y 2)都在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上,则 y 1、 y 2的大小关系为()

A.y1>y2B.y1<y2C.y1=y2D.无法确定 (★) 7 . 如图,. 分别与相切于. 两点,点为上一点,连接. ,若,则的度数为(). A.;B.;C.;D.. (★) 8 . 把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变换以后,可以得到函数的图象() A.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 B.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 (★★) 9 . 在同一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与二次函数 y= kx 2+ k( k≠0)的图象可能为( ) A.B. C.D. (★) 10 .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很多贫困人口走向了致富的道路.某地区2016年底有贫困人口9万人,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2018年底贫困人口减少至1万人.设2016年底至2018年底该地区贫困人口的年平均下降率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文档2篇

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文档2篇Document of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place names o f Changsha City 编订:JinTai College

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文档2篇 前言: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本文档 根据办法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 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全文文档 2、篇章2:地名的含义是什么 地名是人们赋予的,而不是本身自有或天然的,这种赋 予从历史发展看,经历了从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从赋予语言到文字再到数字代码,从约定俗称到标准化、法定化。下文是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篇章1: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全文文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名管理,实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 围的地理实体名称,包括: (一)山、河、湖、岛、泉、洞、洲、湿地、水道、滩涂、地形区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二)区县(市)、乡镇、街道等行政区划名称; (三)村、社区、矿区、农林牧渔场等名称; (四)小区、大厦、大楼、公寓、商厦、别墅等住宅区、建筑物名称; (五)公路、港口、车站、机场、水库、闸坝、电站等 专业设施名称; (六)城市道路(含桥梁、隧道)等市政交通设施名称; (七)广场、公园、纪念地、游览地、风景名胜、文物 古迹、自然保护区、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设施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模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模)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理量的数值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 B..把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为1J C.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Pa D.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2.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敲锣时用力越大,音调越高 D.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5.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使用的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汽车观后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汽车轮胎较宽大,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6.人们在使用机械时,有时为了省力,有时为了省距离.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 7.下列有关力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汽车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8.如图所示,洒水车匀速直线行驶,将水不停地洒在地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洒水车所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洒水车洒水的过程中,洒水车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C.洒水车洒水过程中,动能始终保持不变 D.以洒水车为参照物,路两旁的树是运动的 9.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A.增大压力 B.减小速度 C.增大接触面积 D.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10.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11.如图所示,R是用镍铬合金线做成的变阻器,当导线夹向A端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将 A.不变B.变亮 C.变暗 D.无法判定 12.关于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二维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C.超导体材料可用来制作电烙铁的发热体 D.铜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 13.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 民地标〔2006〕1号 关于印发《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地名办公室: 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后,根据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总体部署,从2005年开始,民政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县乡镇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名标志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为进一步加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管理,以维护地名标志作为国家法定标志物的严肃性,民政部全国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地名标志管理办法》,请各地参照执行。 附:《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二00六年十二月七日

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标志,是指为社会公众使用所设立标示地理实体名称的标志,包括 (一)行政区域名称标志。 (二)居民地、街(路、巷)名称标志。 (三)门(楼)编码名称标志。 (四)山、河、湖、岛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标志。 (五)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和台、站、港、场名称标志。 (六)其他起导向作用的辅助地名标志。 第三条国家对地名标志实行分级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地名标志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 地名标志产品由民政部门监制。 第四条地名标志是社会公益设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认真做好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界交流交往服务。 第五条地名标志是国家法定标志物,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强宣传,增强公民依法保护地名标志的意识。 第六条地名标志设置的具体方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 第七条门(楼)编码可采用序数编码或量化编码(也称距离编码)进行。 采用序数编码的,从街(路、巷)起点起,每户一号,按照左单右双的原则编号。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学习资料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 作者:周洪学 地名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地名的考察实在是令人神往的语言学研究工作之一,因为地名本身就是词汇的组成部分,并且地名往往能提供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并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点。”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囊括人类群体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特征。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在历史的发展中会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它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长沙同样也不例外。纵观今天长沙的许多地名,它们几乎都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东邻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5区,和长沙、望城、宁乡3县及浏阳市。长沙市城区、乡村的名称包罗万象,名目繁多。这些地名反映了长沙昔日的历史文化,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了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历史上的战乱、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很多的侵害,民众不堪其苦,普遍产生求天下太平、安定的心态。人们希望过上和和顺顺、安居乐业的日子,期望社会安定和平,期望本地百业兴隆、生活富裕,没有兵战、械斗,没有饥荒、瘟疫,于是将这些美好愿望的词语命为地名,以表达人们的理想与愿望。例如“吉祥巷、如意街、长寿里、和平巷、丰盈里、兴隆巷、太平街、幸福里”等名称,不仅有祈求和平、安定的愿望,也有祈求福寿、吉利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追求。 二、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吉祥物的崇拜 在古人眼里,强大的自然、神秘的自然力如风雨雷电等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因此人们对它们顶礼膜拜。例如:“龙”,本是无确定概念的动物,据说是我们远祖在原始部落时的图腾,因而我们素称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深蕴着古老悠久的人文积淀,在漫长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其象征性的传统形象逐渐形成并被老百姓所认同,于是出现了许多以“龙”命名的地名,如“龙柏路”“龙王阁”“龙王港路”等。除此之外,“凤”是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历来是祥瑞的象征。带“凤”的地名也不少,如有“凤凰台”“凤栖园”等。 三、反映了人们的宗教生活 在长沙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地名,有的以寺庙名称命名,如“开福寺”“多佛寺”。有的与佛教相关,如“阿弥岭”“百善台”“观音井”“千佛林”“铁佛东街”。还

中西地名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第12卷第2期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 ol.12 No.2 2003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Jun.2003 中西地名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康路,吕爱晶 (湖南科技大学外语系,湖南湘潭 411201) 摘要:地名蕴含丰富的自然与社会人文信息.为使译文符合“信、达、雅”标准,地名翻译应尽可能采用意译.同时还应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当对源语名称的所指述行重新命名. 关键词:地名文化;写意地名;意译 中图分类号:H3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08(2003)02–0064–03 研究地名是件十分有趣的工作.人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无时无刻不与居住地、工作地、旅游出差地的地名打交道.随着改革开放,对外经济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出国探亲、旅游、洽谈生意等都不可避免地与异地的地名打交道.当土著民向你谈及其所居地的来源及意义时,你会情不自禁为地名的文化内涵所深深吸引. 一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地名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是人们在相互交流中为了识别周围环境对位于地表特定位置上的地方所赋予的名称,是由一定的词和词组构成.它既有最直接的意义,又有其词源的意义.地名的命名都有其原因,或依据自然地貌特征,或依据某社会人文特点.如“海参葳”,其指称意义是指前苏联与中国、朝鲜接壤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其词源意义是“盛产海参的港湾城市”.又如Europe,其指称意义是欧洲大陆,而其词源意义来自希腊神话中的美女“欧罗巴”的芳名.可见,地名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或社会文化内涵,它还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及其某一历史阶段的地貌特征、物产、经济、历史史实(事件或人物)、生存范围、历史变迁以及宗教信仰等.地名的来源,形式多样,中西方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一)与神话故事,历代传说有关 中西方有许多地名源自神话故事,历代传说.如Saine River(塞纳河).这个美丽的名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塞纳河源流的小溪上,有一个小洞,洞里有一尊女神雕像.她白衣素裹,半躺半卧,手里捧着水瓶,嘴里挂着微笑,神色安祥,姿态优美,以泉水为源的塞纳河源头小溪,就从这位女神的背后悄悄地流出.据当地的高卢人传说,这尊大神于公元前五世纪降临人间,名叫塞纳,是一位降水女神,塞纳河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又如爱琴诲(Aegeansea).这是希腊半岛与土耳其之间的一个美丽的海湾,它是根据雅典国王爱琴的名字命名.据说,雅典国王的儿子秀提斯自告奋勇去诺萨斯王国杀死迷宫的怪物,救出了公主阿里阿德尼,但按神喻,公主不能与他成婚,他只好悲伤返乡.在他离家之前,曾与父亲约定,如能生还,返航时把黑帆换成白帆,但秀提斯因悲伤而忘记了与父亲的约定.焦急等待着的父亲在山头上远远望见归船上仍是黑帆,以为儿子已经丧生,悲痛欲绝,纵身跳入大海.从此,这片海洋就叫爱琴海.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历史文化渊远流长.许多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都十分优美动听,这也不时影射到我国的五湖四海、山川河流、田地村庄、城郊城外,如:“珠穆朗玛峰”,据传说,此山为后妃神女所变.珠穆朗玛系藏语“久穆拉面”的转音,意即后妃天女.类似的还有“羊城”、“神女峰”等. (二)与拓荒者、冒险家、政治家等名人有关 以名人的名字而得名的地名可谓是“荣誉地名”.这种取名的方式似乎在中西方司空见惯,比比皆是.如:“白令海”(Bering Sea)、“白令海峡”(Bering Strait)和“白令岛”(Bering Island)它们都是以丹麦航海家维图斯?白令(1681- 收稿日期:2003-02-11 作者简介:康路(1962-),女,贵州金沙人,讲师,主要从事英国文学及英语教学研究.

长沙村庄规划标准

长沙市2007年度 村镇规划成果整合及信息系统创建 工作说明 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长沙市城乡规划编制中心 2007 年9 月

2007年村镇规划成果整合及信息系统创建工作 情况说明 2006年,在市规划局的组织领导下,长沙市共完成了200多个村庄(社区)、40个乡镇的规划编制。随后完成了对上述村镇的规划成果整合入库,现已进入了信息查询系统。 2007年,按照年初计划,全市又将有35个镇(乡)、214个村(社区)完成规划编制,而进入成果整合环节。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借此机会、结合上一轮整合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谈谈对本次整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认识整合工作的必要性 1、是村镇规划查询系统创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查询系统的基础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本次整合,数据入库的质量决定着系统信息的准确与否。通过上一轮成果整合与目前对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看,要真正发挥规划成果在今后的作用,发挥系统的分析统计功能,它首先要求我们设计单位要认真设计、标准化制图,其次要求我们整合单位必须高度认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 2、是由基本的“一村一图”或“一镇一图”到“全市一张图”管理目标的重要步骤。 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市域村镇规划与信息全覆盖,既能方便存档管理,也能实现对资料的有效调用,所以说“全市一张图”管理是一个规划编制与成果整合的持续,是城市规划管理向乡村规划管理的延伸,这也是村镇规划整合及其信息查询系统创建的共同目标。 二、了解整合工作的主要内容 整合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广大设计单位所要提交的成果资料,主要分为小城镇规划整合与村庄规划成果整合两个方面的内容。 1、小城镇规划整合 小城镇规划整合以镇区规划为重点,要求所有文档均提交入库,主要标准化资料为以下的“五图+文字”: (1)文字资料(下画线部分文件必为“doc”格式),如:基础资料、规划文本、说明书、会议纪要等。 (2)现状与规划的主要图纸(下画线部分文件必为“dwg”格式),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公共设施规划图(管线规划图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图)。

长沙名胜古迹对联

长沙名胜古迹对联 长沙名胜古迹对联 曲阜 长沙 上下联分为鲁、湘地名 鸡丝火 鸦片烟 相传为曾任国名党国府主席、行政院长等要职的谭延阎所对长沙赋鵩 太白骑鲸 沈葆桢挽福建福州杨仲愈 天高地迥 心旷神怡 叶圣陶题湖北长沙天心阁

紫微栖凤 碧波潜龙 长沙:韩葑题开福寺,在湘春街外 精孔孟国学 腾墨海龙蛇 一亭雄楚望 百里见潇湘 吴恭亨题长沙望湘亭 |中华励誌網|恭祝您年年如意春,岁岁平安节| 长沙名胜古迹对联 其味非羊能易 此间有鸡更佳 田汉题长沙李合盛牛肉店 世界是我们的 做事要大家来

毛泽东题湖北长沙第一师范附小礼堂 八角亭高栖喜鹊 四方塘阔集天鹅 嵌八角亭、四方塘、喜鹊桥、天鹅塘四处湖 百甓勤劳博茅土 八州都督剩松楸 湘潭陶侃衣冠墓,在湖南湘潭市沿江西路湘 百万工农齐踊跃 六亿神州尽舜尧 郭沫若题毛泽东诗词 长沙不久留才子 宣室求贤访逐臣 长沙:杨瀚题贾谊故居,在长沙福胜街三条 |中华励誌網|恭祝您年年如意春,岁岁平安节| 长沙名胜古迹对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长沙:白沙古井,在长沙天心阁下的白沙街大翼垂天九万里 长松拔地五千年 ——长沙岳麓山亭 翻经留作将来眼 问法能空现在身 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 匪盗项藏水道巷 京腔刘改清香留 这副湖北长沙地名联是在说明街名形成原传经纶满腹佞臣妒 忧郁长沙湘水怜 钟华一先生题贾谊

句里乾坤随指顾 斗南钟鼓闹清秋 长沙:张栻题城南书院 客来能解相如渴 火候闲评坡老诗 [民国]谭延岂撰长沙‘天然居’茶馆 |中华励誌網|恭祝您年年如意春,岁岁平安节| 长沙名胜古迹对联 六月天兵征腐恶 无限风光在险峰 郭沫若集毛泽东诗词 男子须顶天立地 古人懔后乐先忧 长沙鱼塘街天乐居联 青石白沙红墙巷

地名文化意蕴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5240542.html, 地名文化意蕴研究 作者:王琥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5期 摘要: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地名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地名的审美文化意蕴、历史文化意蕴、民族心理文化意蕴和地域文化意蕴四方面探究地名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地名文化现象文化意蕴 地名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但地名不仅仅代表某一特定区域的代号,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文化的镜像,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因为地名记录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记录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不同风貌,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地名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遗产。 一、地名的概念及起源 (一)地名的概念 “地名”一词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现在关于地名的研究很多,对地名的定义、说法较多,李如龙先生给出的定义为:“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各种类别、各种层次的地名形成一定的社会生活的特点。地名有命名时的初始意义,也有命名后随着地域的驰名而获得的特征意义,但地名最重要的基本含义还是在于指明一定地域的方位、范围和所属的地理类别。”[1] (二)地名的起源 地名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起源非常古老。研究表明,地名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了。地名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活动密切相关。在上古时代,原始人类外出从事生产活动时,对自己生活的地域必须有一定认识,以便在外出劳动后能够准确返回,这就需要对某些地理实体取代号,以便识别,于是就有了地名。“人类为了认识、了解、利用和改造周围的地理环境,需要命名一定的名称,使组成地理环境的个别因素,个别特定地域得以区分,于是便产生了地名”[2]。 二、地名作为文化现象内涵及特点 (一)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

地名标志管理规定

地名标志管理规定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地名标志管理规定如下第一条为规范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标志,是指为社会公众使用所设立标示地理实体名称的标志,包括 (一)行政区域名称标志。 (二)居民地、街(路、巷)名称标志。 (三)门(楼)编码名称标志。 (四)山、河、湖、岛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标志。 (五)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和台、站、港、场名称标志。 (六)其他起导向作用的辅助地名标志。 第三条国家对地名标志实行分级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地名标志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 地名标志产品由民政部门监制。 第四条地名标志是社会公益设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认真做好地名标志设置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界交流交往服务。 第五条地名标志是国家法定标志物,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强宣传,增强公民依法保护地名标志的意识。 第六条地名标志设置的具体方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 第七条门(楼)编码可采用序数编码或量化编码(也称距离编码)进行。 采用序数编码的,从街(路、巷)起点起,每户一号,按照左单右双的原则编号。 采用量化编码的,以街(路、巷)起点到门户中心线距离量算,每2米为一个号,按照左单右双的原则编号。 第八条地名标志设置一般应与城乡建设同步,做到统一规划,布局合理,位置明显,导向准确,坚固耐用,美观协调。

第九条地名标志设置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区域名称标志应设在位于主要交通道路的行政区域界线上。 (二)居民地名称标志应设在居民地的主要出、入口处。 (三)街(路、巷)名称标志应设在街(路、巷、胡同、里弄)的起止点、交叉口处。起止点之间设置地名标志的数量要适度、合理。 (四)楼、门编码名称标志应设在该建筑物面向主要交通通道的明显位置。 (五)山、河、湖、岛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标志,应设在所处的主要交通道路旁或该自然地理实体显著位置。 (六)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标志,设在该建筑物面向主要交通道路的明显位置。 (七)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名称标志,设在该台、站、港、场面向主要交通道路的明显位置。 (八)其他具有导向作用的辅助地名标志,要按照方便、实用、清晰的原则设置。 第十条地名标志上的地名,必须使用标准名称和规范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和简化字。地名标志的汉字书写使用等线体。 第十一条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译写,以国家公布的《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作为统一规范。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地名,应执行国家规定的规范写法。 第十二条地名标志上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和国际标准,按国务院民政、语言文字部门制定的拼写规则执行。禁止用外文和“威妥玛式”等旧式拼法拼写中国地名。 第十三条地名标志的材质、规格、形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附设的图形文字,不得影响地名标志的使用功能。 第十四条地名标志的采购根据地方政府招标的有关规定进行。参与竞标的企业,应当提供其产品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授权的专门检测地名标牌产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第十五条国家对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实行定期检查制度。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对所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

古今地名对照表

古今地名对照表 二画 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⑧秦汉郡。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畫 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春秋时名州来。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黄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大仪镇——今江苏仪征东北,韩世忠破金兵处。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贵等在此为吐蕃所败。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1936年置靖化县,1953年改大金县,1960年改金川县。 大沫崮——山名,今山东费县西南。 大泽乡—一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知识参考)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 作者:周洪学 地名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地名的考察实在是令人神往的语言学研究工作之一,因为地名本身就是词汇的组成部分,并且地名往往能提供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并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点。”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囊括人类群体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特征。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在历史的发展中会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它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长沙同样也不例外。纵观今天长沙的许多地名,它们几乎都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东邻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5区,和长沙、望城、宁乡3县及浏阳市。长沙市城区、乡村的名称包罗万象,名目繁多。这些地名反映了长沙昔日的历史文化,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了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历史上的战乱、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很多的侵害,民众不堪其苦,普遍产生求天下太平、安定的心态。人们希望过上和和顺顺、安居乐业的日子,期望社会安定和平,期望本地百业兴隆、生活富裕,没有兵战、械斗,没有饥荒、瘟疫,于是将这些美好愿望的词语命为地名,以表达人们的理想与愿望。例如“吉祥巷、

如意街、长寿里、和平巷、丰盈里、兴隆巷、太平街、幸福里”等名称,不仅有祈求和平、安定的愿望,也有祈求福寿、吉利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追求。 二、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吉祥物的崇拜 在古人眼里,强大的自然、神秘的自然力如风雨雷电等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因此人们对它们顶礼膜拜。例如:“龙”,本是无确定概念的动物,据说是我们远祖在原始部落时的图腾,因而我们素称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深蕴着古老悠久的人文积淀,在漫长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其象征性的传统形象逐渐形成并被老百姓所认同,于是出现了许多以“龙”命名的地名,如“龙柏路”“龙王阁”“龙王港路”等。除此之外,“凤”是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历来是祥瑞的象征。带“凤”的地名也不少,如有“凤凰台”“凤栖园”等。 三、反映了人们的宗教生活 在长沙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地名,有的以寺庙名称命名,如“开福寺”“多佛寺”。有的与佛教相关,如“阿弥岭”“百善台”“观音井”“千佛林”“铁佛东街”。还有许多与道教相关的地名,如“白鹤观”“太乙寺”。以祠堂名命名的地方,如“范祠巷”“青山祠”“清泰祠”“徐祠巷”简直就是当地宗教生活的一个缩影。 四、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 经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地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这种经济情况可以从地名中反映出来。地名反映行业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都以本地的行业为地区命名的依据。在长沙,现在还有很多地名叫“X巷”,如香铺巷、线铺巷、书铺巷、衣铺巷、当铺巷、肉铺巷、钟表巷、扇子巷、鞋铺巷、面馆巷、茶馆巷、铜铺巷、草药铺巷。此外还有“X街”,如油铺街、灯笼

中国地名的文化内涵

中国地名的文化内涵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也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可见地名不是纯粹的地理现象,而是典型的社会现象和文现象,也是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地名中民俗文化的印记 地名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与历史社会文化的联系时千丝万缕的,从地名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历史长河的踪迹。 1.神话特色的地名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膜拜与理解,是对自然之谜的假想,因而这些假设便会渗透到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地名文化中。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初民就对天地山河的形成以及人类起源等问题进行过思考,产生了创世神话传说。现今河南桐柏县有盘古山,当地传说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该县群众每逢三月三还上山祭祀盘古爷。盘古山以南约三十里,有座“八子山”,八个山峰,传说是盘古八个儿子灵魂的栖息地。另外,在中国神话中,西王母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女神仙,玉皇大帝的信仰兴起后,人们便将其称为王母娘娘。有关她的神话传说地名很多。新疆的天山天池,古籍中称为“瑶池”,传说是西王母宫殿。山东有王母池、王母泉;甘肃的回中山,相传是王母娘娘宴请穆王的地方,故又得名为“王母宫山”。这些地名是古人对天神崇之情的体现,包含了初民祈求天神保护和赐福的愿望。 2.祈福文化特色的地名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有求福寿,昌盛的心态,常用许多美好的 言词来祝人们长寿。如: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福寿无疆等。这种喜好也反映在地名中,“寿”“吉”“福”等吉祥词语也频繁出现在地名中,借以寄予福寿、昌盛、吉利的良好愿望。如:寿宁县、寿安山、万寿桥以“寿”为名,祈求多寿,昌盛街、昌乐县、昌瑞山等以“昌”为名,希冀安康繁华,这些遍及各地的地名中,充满了吉祥的词语,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的社会反映。 同时,历史上的中国,朝代更迭,战乱不断,致使民生凋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重要参考。 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对关键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3) 一、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三、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 (3) 四、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山西省地名管理办法

山西省地名管理办法 (1997年7月2日省人民政府令第86号公布,1997年7月2日施行,2011年1月28日修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地名管理,适应社会交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 (一)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包括山、峰、沟、河、湖、泉、关隘、瀑布及地形区等名称; (二)行政区划名称,包括省、设区的市、设区的市辖区、县(市、区)、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等名称; (三)居民地名称,包括城镇、居民区、区片、开发区、街巷、楼群(含楼、门号码)、建筑物、自然村、片村、农林牧点等名称; (四)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包括台、站、港、场、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企业事业单位等名称。 第三条地名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制。省民政部门是本省地名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地名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指导监督和协调本省地名管理工作,制定本省地名工作规划; (三)负责地名的命名、更名审核和标准化处理与使用; (四)指导地名标志的设置; (五)健全和管理地名档案; (六)审核、编纂本省的地名工具图书; (七)完成国家其他地名工作任务。 各设区的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地名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地名管理工作。 第二章地名的命名和更名 第四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从本省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必须命名和更名时,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和“尊重历史、照顾习惯、体现规划、好找易记”的原则,按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 第五条地名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

费县的“费”——文字里的文化

费县的“费”——文字里的文化 费县的“费”——文字里的文化 山东省费县的“费”旧读bì,特指作为地名的费和姓氏“费”。今天费县城北十二公里处有一古代城址,即春秋时期之费故城,鲁国执政大臣季孙氏的私邑,其附近的几个村庄,尚叫做“毕城”村,当是“费”城旧音的残留。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季氏将伐颛臾》里的“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费即指此古城,近年的考古成果也证明,费故城确是当时的一个政治经济重地。“费”字,是今天费县文明发展史的浓缩,取“龙”之形,取“凤”之声,聚“贝”之财富,携东夷人用弓箭之豪气,和费县的历史一样久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蛇崇拜——“费”字里的龙文化

很多费县人早就知道“费”旧读作 bì,但“费”是什么意思,却很少有人去作考证。其实,甲骨文中的“费”字和现在并不一样,而是“弗”字,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念作bì的“费”字,在古代竟是蛇的意思,这是一般资料查不到的,甲骨文与篆体“费”字字形都费和蛇有什么关系? 甲骨文、金文篆体 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天的费县一带属东夷部落。东夷部落包括太昊、少昊、九黎诸氏族部落,从费县上冶镇、薜庄镇、方城镇、新桥镇等地发现的那个时代的墓葬看,规格还不低,遗址面积也很广大,其政治经济发达程度应该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 太昊即伏羲,是已知东夷族最早的部落首领,风姓。《季氏将伐颛臾》说的“颛臾”即在今平邑县固城村北文泗公路一侧,便是由太昊后人所建,过去在费县疆域内。传说记载,太昊和女娲都是人面蛇身,可见,蛇可能就是他们的图腾。古代费县的“弗”是蛇的意思,和这个部落的图腾不无关系。 据学者分析,“费”读bì音,作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