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长沙市路牌社会语言学研究

合集下载

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地铁站名称——以西安市为例

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地铁站名称——以西安市为例

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地铁站名称——以西安市为例
李燚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社会语境中语言使用的一门学科,地铁站名的选取命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及社会心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西安市地铁站名称,具有简洁明了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西安市的历史文化,反映出人们淳朴务实的生活方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总页数】2页(P199-200)
【作者】李燚
【作者单位】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陕西宝鸡7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街道名称研究——以昆明市五华区为例 [J], 罗娜
2.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地铁站名称——以昆明市为例 [J], 杨洋
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浅析当代男女话语差异——以西南官话成渝片为例 [J], 黄铁
4.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地铁站名称——以西安市为例 [J], 李燚
5.城市公交地铁站名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 [J], 王春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综述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综述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综述长沙方言,是指使用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及周边地区的语言。

长沙方言属于江淮官话的荆楚片,受普通话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了湖南地方土语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方言特色。

长沙方言的音系研究一直是方言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将对长沙方言音系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该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长沙方言的音系特点长沙方言的音系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

1. 声母长沙方言的声母数量较多,包括清辅音、浊辅音和鼻音等。

清辅音包括/p, t, k, f, s, θ, x/等,浊辅音包括/b, d, g, v, z, ð, ɣ/等,鼻音包括/m, n, ŋ/等。

这些声母的丰富变化使得长沙方言在语音上显得多姿多彩,具有一定的韵味。

2. 韵母3. 声调长沙方言的声调是其特色之一,长沙方言共有7个声调,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上去和入去。

这些声调的变化使得长沙方言在语音上显得更加独特。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自20世纪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者们通过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系统地总结了长沙方言的音系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学术成果。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长沙方言的声母在各地区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声母比较饱满,有的地方声母比较清晰,这与长沙地区的语音环境、地形地势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者们通过对声母的调查和分析,揭示了长沙方言声母的变异规律,为长沙方言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长沙方言的韵母变化较为丰富,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韵母特点。

研究者们通过对长沙方言韵母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长沙方言韵母的共性和特殊性,发现了长沙方言韵母的变异规律,为长沙方言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长沙方言音系研究在当前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长沙方言音系研究的前景十分广阔。

1.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长沙方言的语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长沙方言的音系特点,为长沙方言音系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证数据。

长沙地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规范化研究

长沙地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规范化研究

长沙地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规范化研究作者:贺娟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0期摘要:公示语作为对外宣传的媒介,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以长沙橘子洲公园、地铁站的公示语英译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翻译不简明地道、无统一标准。

并从翻译标准、译者翻译资质、监管修正机制对公示语的翻译做了规范化研究,以期规范公示语翻译,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长沙公示语翻译规范化研究一、公示语概述(一)定义。

公示语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1](吕和发,2005)。

公示语被广泛运用于公共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旅游设施、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残疾人服务、治安监督,以及街头标语、口号等地方。

公示语涵盖范围很广,包括标牌、路标、指南、公告,等等,即在公共场所张贴的旨在为一般公众或特殊群体提供提示、警示、告示等帮助的服务性语言标志,都属于公示语研究范畴。

(二)功能。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看,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功能。

公示语的指示性在于给公众传递有效信息,帮助公众了解周围环境。

如“ENTRANCE,EXIT”等词表示入口和出口的信息;公示语的提示性在于帮助公众在公共场合有序地活动,大部分语言是一些温馨提示或危险提示,如“CAUTION,WET FLOOR”表示小心地滑,提示公众注意安全;公示语的限制性在于限制公众的某些行动,语言直接明了,如长沙地铁站的“NO BALLOONS”表示请勿携带气球;公示语的强制性在于强行制止公众行为,如“NO SMOKING”表示禁止吸烟,“STAFF ONLY,CUSTOMS STOP”表示“员工通道,顾客止步”。

随着和谐社会构建,强制性公示语应该向更礼貌、更温和的语言转变。

二、长沙地区公示语的英译现状调查笔者在各专家研究基础上,对长沙橘子洲公园、地铁站的公示语翻译及一些道路指示牌翻译做了调查研究。

沈阳市商业牌匾用语的社会语言学考察的开题报告

沈阳市商业牌匾用语的社会语言学考察的开题报告

沈阳市商业牌匾用语的社会语言学考察的开题报告尊敬的指导老师:我拟在社会语言学方向进行研究,选题为《沈阳市商业牌匾用语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现将研究内容、计划及方法等初步设想说明如下。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商业牌匾是商家宣传品牌、展示经营特色的重要手段,贴有商业牌匾的商店、超市、加油站等商业门店在城市中无处不在,牌匾语言的使用直接关系到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影响力。

沈阳市地处东北,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处于中等水平,但是近几年随着重点产业的推进、政府政策的扶持和经济市场的逐步开放,沈阳市商业门店越来越多,商业牌匾的用语也逐渐丰富多彩。

了解和分析商业牌匾用语的语言特征,不仅能够反映出商家对产品品质、服务质量的态度和宣传方式,也可展示出地域文化特色,对于认识和传播东北地区的商业文化,提高东北地区商业语言的实用化,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沈阳市商业牌匾用语的收集和分析,探究商业牌匾用语的社会语言学特点,研究商业牌匾用语中的宣传手段和文化特色,了解公众对商业牌匾用语的认知和评价。

具体内容包括:1.对沈阳市商业牌匾用语进行调查和搜集,包括主要商业街区和购物中心的商业牌匾,以及部分小店面和市场的牌匾等,获取足够的牌匾语料。

2.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剖析商业牌匾用语的语法、词汇、语篇等语言特点,分析各种语言策略,探究商家宣传产品和服务的手法。

3.分析商业牌匾用语中所呈现的地域文化特色,探究当地商业文化和语言差异。

4.针对商业牌匾用语在公众中的认知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解反馈,进一步分析商业牌匾用语的语言效果和社会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流程1.文献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阅读相关经典著作、学术论文,梳理相关理论知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语料收集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搜索等方式搜集足够的商业牌匾用语样本,构建商业牌匾用语语料库。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和描述分析。

城市中店名、广告牌的语言学文化

城市中店名、广告牌的语言学文化

城市中店名、广告牌的语言学文化作者:潘佳凝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8期摘要:语言是人们要的交际工具,店名、街路牌凝聚着这个城市的文化、心理、经济等特点。

我国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说:“语言属于社会现象之列,这意义就是它为整个社会服务。

” 现基于锦州市世园会语言文字的调研活动,分析了语言文字的结构功能、文化与艺术和外译文的特点,充分地展示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的极大作用,和自身的价值。

让更多的人了解语言、学会规范的应用语言文字。

关键词:语言;店名;世园会;功能;文化;规范作者简介:潘佳凝,女(1991-),辽宁省铁岭市人,学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8--02语言,在我们身边就上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语言就已在我们骨子里深深地扎根了,伴着我们不断地成长着。

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语言无论是在人文科学还是在自然科学上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如:夏传才的《诗经语言艺术新编》对诗经的语言、诗体等艺术方面做了很好的分析,还有《民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等。

一种语言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俗与文化特点。

当今国家在不断地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和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但与此同时仍保留着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这七大方言仍受大家的尊敬。

经常说的语言,我们往往会忽略她得规范性。

基于锦州世园会将于2013年6月举行。

与国内已经举办过的沈阳、西安等地的世园会相比较,锦州世园是很值得期待的,它创造了“三个第一次”。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举办的世园会都是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一家批准的,而锦州世园会是由世界园林和园艺界两大巨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和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两大组织共同批准并联合举办的,这在世园会历史上是“第一次”。

长沙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英译问题调查——以橘子洲景区为例

长沙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英译问题调查——以橘子洲景区为例

文化学研究长沙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英译问题调查——以橘子洲景区为例郭定芹何莹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旅游景区语+景观,是传递景区信息的服务系统,是景区使用功能、服务功能及游览信息的载体,也是城市文明开放的体现。

通过对长沙橘子洲景区语言景观考察,发现:橘洲标识的语言类型,主要有汉语、英语、日语和韩语四种;官方标识占主体地位,以多语为主,n人标识以汉语单语为主;英译标识整体较好,但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长沙国际化建设的软实力。

关键词:旅游景区语+景观现状近年来"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已成为社会语言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根据Landry&Bourhis(1997)的定义,“语言景观”是指“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

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象征功能(symbolic function)o城市语言景观是对外联系的窗口和纽带,一个城市需要正确规范的双语或多语语言景观,以提升国际化品位。

景区语言景观不仅为游客提供信息、方便游览,而且代表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形象、文明和开放程度,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软实力的体现。

湖南省会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多年历史。

长沙被誉为山水洲城,,有5A景区1个、4A景区16个、3A景区12个%景区语言景观要包括指示牌、景牌、标牌、化牌、提牌,是景区信息的系,是的一个要%要以橘子洲景区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从语种、语言、景观设语言景观现,对双语、多语语言景观,语言中在的,以化景区语言,提升城市象,多的中外%一、橘子洲景区语言景观调查为长沙5A景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被誉为“中国一”,毛泽东的一《)》是•的与韵味%景要围绕“生态、化、旅游、休闲”这一,总规划为“一轴四区”,一轴为贯穿北的轴线,四区分别为核心景区、旅游配套区、滩公园、水上运动区,每年吸引大量国外游客。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困境-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困境-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困境-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引言在过去十几年中,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成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符号学、应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也日益引起重视。

语言景观研究关注公共空间和场所中的语言使用问题,不仅考察现实环境中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探究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政策取向、权势、身份等问题。

据粗略统计,自1997年至今,国际规模的语言景观专题研讨会已举办过五届,以语言景观为主题发表的论著达十部以上,期刊论文及硕博士学位论文则不下百篇。

由于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式新颖而独特,Gorter(2006)将其看作是研究多语现象(multilingualism)的新路径,Spolsky(2009)认为语言景观研究是考察一个城市社会语言生态的好方法。

世界各地的语言景观研究发展势头迅猛,相比之下,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则关注不够。

那么,语言景观研究指的是什么?语言景观应如何研究?有哪些理论视角?研究中面临怎样的挑战?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介绍语言景观研究的背景,包括其概念界定、功能、研究内容等,接着阐述语言景观研究的方法,然后探讨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之后提出语言景观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认为,了解这些方面对我国的语言景观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语言景观的概念、功能及研究内容2.1 语言景观的界定现实环境中用以陈列展示语言文字的物质载体称作语言标牌(linguisticsigns),如路牌、街牌、广告牌、警示牌、店铺招牌等。

在社会语言学中,对公共语言标牌上语言使用的研究称作语言景观研究。

Landry Bourhis(1997:25)最先提出并使用语言景观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

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长沙市地铁站名

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长沙市地铁站名

《长江丛刊》2019.0351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长沙市地铁站名■向红艳/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摘 要:以长沙目前开通的1号线和2号线的42个站名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站名进行社会语言学分析,并认为:长沙市地铁站的命名以道路标实、老地名、知名高校、交通枢纽站、商业圈为主要依据,其中三、四、五字音节居多,有着指向性强、简洁明了和易识易记的特点。

长沙市地铁站名的语言文化研究对于理解长沙地铁站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长沙市 地铁站名 社会语言学广义的社会语言学,“也可以称为宏观社会语言学,它兼括‘社会语言学’和‘言语社会学’,语言与社会的研究是双向的。

它具有跨学科或边缘学科的性质。

所谓‘社会语言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语言,‘语言社会学’是从语言的角度研究社会。

”①我们可以从这个定义中看到语言和其所存在的社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铁站的命名也是一种语言的运用,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且反映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信仰等各个方面。

目前,还没有用社会语言学理论探讨长沙地铁站的研究。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试图探索长沙市地铁站名的命名特点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因素,并对完全依照商业因素命名的部分地铁站名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长沙市地铁及其站名的研究现状长沙市拟定建造12条地铁线,目前共建成并开通的有2条地铁线路,分别是1号线和2号线。

地铁1号线串联起伍家岭、五一广场、步行街、侯家塘等商圈,方便市民日常购物娱乐需求。

地铁2号线作为长沙轨道交通线网中东西向骨干线路,对应于长沙市东西向客流量最大、公交压力最大的交通走廊,极大的方便了市民及游客的外出,能有效缓解沿橘子洲大桥和五一大道的公交客流压力。

目前,还没有对长沙市地铁站名系统全面的研究。

本文就长沙市开通的2条线路的42个地铁站名为研究对象,以语言学中的定量分析法、调查访问法对上述站名的语言特点、命名方式和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力图补充长沙地铁站名研究的空白,为以后长沙或其它城市还未开通的地铁站提供命名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路牌社会语言学研究
'长沙市路牌
学研究
城市地名和道路交通标牌是现代城市的重要设施之一,其语言文字的使用是城市语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标牌的用语用字及其书写形式也与国家相关法规密切相关,反映了一座城市的规范意识、
水平和文明程度。

本文拟运用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对长沙城区主要道路上交通标志牌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作一考察,并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道路交通标志牌用语用字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长沙市路牌语言文字使用现状的考察
本调查以长沙市区二环线以内的30余条交通主干道及其周边街道为调查范围,真实地记录了道路上所能见到的带有拼音和文字的交通指示牌使用状况。

以实地考察的记录为实例,现对长沙市道路交通标牌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进行如下归纳。

1.长沙市道路交通指示牌拼音语言文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字
现状整理归类
就调查整理结果分析,长沙市交通标志牌的汉字书写形式符合国家规范,地名汉语拼音字母的拼写规则基本符合规范,部分违反规则和有争议的现象将在后文讨论。

经过归类整理,长沙市交通标志牌的书写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汉字加汉语拼音的书写形式,如“城南西路(CHENGNAN XILU)”、“枫林一路(FENGLIN YILU)”。

(2)汉字加英文译义,如“火车站(RAILWAY STATION)”、“西二环(WEST SECOND RING)”。

(3)汉字加汉语拼音和部分英文译义,如“韶山北路(SHAOSHAN RD.N.)”、“五一大道(WUYI AVE)”、“溁湾镇(YINGWAN TOWN)”、“三汊矶大桥(SANCHAJI BRIDGE)”。

(4)采用纯汉字书写形式,路牌中没有任何拼音和英文。

如“湖南
学院(湖南省艺术学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艺术中学(长沙市第十九中学)”。

2.长沙市道路交通标牌语言文字拼音出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相关法规对城乡地名、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计、设置和制作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根据我国现有关于地名(包括交通指示牌地名)的政策文件:1996年,民政部为更好地贯彻落实1986年国务院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又颁发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第十九条中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统一规范;汉语地名按《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以下简称《规则》)拼写。

2000年三月颁布的《关于在全国城市设置标准地名标志的通知》要求地名标志的内容、规格和材料按照1999年颁布的《地名标牌城乡》强制性标准执行,对地名规范做出进一步规定。

故依照上述规则,对各种路牌拼音文字应用违规现象进行如下分类。

(1)拼音拼写错误。

此类往往在制作路牌的过程中粗心大意失误造成,是最简单、最无争议,也最容易解决的。

如:“湖南师大附中(HUNAN SHIDA FUZHO)”、“牌楼路(PAI LUO LU)”。

(2)分写与连写混乱,不符合规则。

《规则》中有详细规定汉语地名“分写与连写”的内容。

结合长沙路牌现状,分写与连写方面的不规范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

第一,由专名和通名直接构成的地名,专名与通名应该分写。

如:“潇湘路(XIAOXIANGLU)”应改为“XIAOXIANG LU”;“丹桂巷(DANGUIXIANG)”应写为“DANGUI XIANG”。

第二,专名或通名中的修饰、限定成分,单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连写,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应与其相关部分分写。

如:“潇湘中路(XIAO XIANG ZHONG LU或XIAOXIANG ZHONG LU),“潇湘”为专名,“中”与“XX东路”、“XX西路”、“XX南路”一样,修饰的都是路段,所以“中路”应该连写,即“XIAOXIANG ZHONGLU”;“永湘新街(YONGXIANGXINJIE)”中的“新”修饰的是“街”而非修饰“永湘”,故应与“街”连写,即“YONGXIANG XINJIE”。

第三,自然村镇名称不区分专名和通名,各音节连写。

比如:“溁湾镇(YINGWAN ZHEN)”是根据历史上“溁湾水”命名,是自然村镇,理论上可以不分写。

但由于“自然村镇”一概念比较模糊,故笔者认为遵照以上两条分写与连写的规则,也应该算是符合规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