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设计
300KHZ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院(部、中心)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班同组人员课程名称通信电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名称 300KHZ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设计起止时间 2011.10.30——2011.12.25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摘要:我们知道,无线通信接收设备的接收天线接收从空间传来的电磁波并感应出的高频信号的电压幅度是(μV)到几毫伏(mV),而接收电路中的检波器(或鉴频器)的输入电压的幅值要求较高,最好在1V左右。
这就需要在检波前进行高频放大和中频放大。
为此,我们就需要设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完成对天线所接受的微弱信号进行选择并放大,即从众多的无线电波信号中,选出需要的频率信号并加以放大,而对其它无用信号、干扰与噪声进行抑制,以提高信号的幅度与质量。
在此,首先引入应用广泛的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关键字:谐振选频放大 300KHzABSTRACT:we know,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ceiving equipment receiving antenna receive from space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came out of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voltage amplitude is (μ V) to several millivolt (mV), and the detectors receiving circuit (or frequency of an ancient) input voltage amplitude of the demand is higher, had better be in 1 V or so.This needs in the detection of high frequency amplifier and before the medium frequency amplifier. for this, we need to design high frequency small signal amplifiers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antenna to choose a weak signal and amplified, that is, from many of the radio signal, elected as the frequency of the signal to need and amplification, and for other useless signal, interference and noise suppression 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mplitude of a signal and quality.Here ,we introduces application extensive high frequency small signal harmonic oscillator amplifier at first .Key words: resonance frequency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300KHz一、课题要求 (4)二、试验目的 (4)三、实验原理及电路图 (4)3.1设计原理介绍 (4)3.1.1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分类 (5)3.1.2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6)3.2 主要性能指标 (6)3.2.1 谐振频率 (6)3.2.2 电压增益 (6)3.2.3 选择性 (7)3.2.4 通频带 (7)3.2.5 矩形系数 (8)3.3 实验电路仿真图 (9)四、相关元件的选择 (9)4.1、确定R E (9)4.2、确定R1,R3 (9)4.3、三极管的选择 (10)五、实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10)5.1输入电压检测 (10)5.2输出电压检测 (10)5.3波形检测 (11)5.4效率测试 (12)六小结: (12)七.附录: (13)7.1 实验器材: (13)7.2参考文献: (13)一、课题要求设计300KHz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要求:工作频率300KHz;输出信号有效值3V;总效率>0.5;输入信号有效值30mV;Q值为50;电源电压+12V。
小信号放大电路图详解

小信号放大电路图详解小 信号放大一直是电子设计竞赛经久不衰的题目,也是工程师们设计电路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作者历经小信号放大的血泪史,介绍了小信号放大中的集成芯片放大电 路、滤波器电路和分立元件放大器,有详细的电路图讲解哦!其中LC无源滤波器的软件设计、仿真以及硬件制作流程也合适很多其他电路设计。
第一部分:集成芯片放大器电路图讲解不知有多少童鞋知道TI公司的LHM6624。
这个芯片对于作者来说那是福星一枚。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Single/Dual Ultra Low Noise Wideband Operational Amplifier(单/双电源低噪声宽带小信号放大器);其增益带宽积在单电源供电时可达1.5GHz,双电源供电时可达1.3GHz;供电电压双电源 (± 2.5V to ± 6V)单电源(+5V to +12V);摆率(Slew rate) 350V/μs增益为10dB(AV = 10)时摆率400V/μs;输入噪声0.92nV/;输入失调电压典型值700uV 。
应用电路图如下:其中双电源供电±5V,C12,C13作用是电源滤波,即稳压;输入阻抗为50W;输出信号峰峰值可至8V(最好不要超过3V,因为大信号会出现非线性放 大)。
这是一个典型的同相放大器,放大倍数计算公式为AV=R14/R12,图中参数放大倍数20倍,即26dB。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电阻R16的作用:调 节零漂~如果对低频放大没什么特别需要的话,此处电阻R13,R16以及C11都可省略,但是如果想要放大直流信号的话,此处调节电路就十分有必要了。
模拟放大电路的电源滤波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目的是防止高频模拟信号影响污染整个电源系统。
图中C12,C13在pcb中的位置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入 口。
另外也可选择把磁珠(要求严格时可用电感,要求不高时可用100W电阻)和两个电容组成p形滤波电路, 这样可以把电源中的噪音滤得干干净净~2:滤波器滤波器分为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两种,区别在于有没有外接电源。
(完整版)低频小信号功率放大_毕业设计_好!

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摘要本课题介绍制作具有小信号放大能力的低频功率放大器,主要介绍其基本原理、内容、技术线路等。
本系统是基于(IC)NE5532,(IC)LM1875设计而成的一种低频小信号功率放大器,由直流稳压电源,电压放大级电路,功率放大级电路,带阻滤波电路及数据采集显示模块五部分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将10Hz----50KHz的低频小信号放大,当输出功率大于5W时波形无明显失真,并将系统的输出功率,直流电源的供给功率和整机效率实时地显示出来。
本设计具有低功耗,性价比高,稳定性好,应用广泛等优点。
关键词:功率放大集成块NE5532 集成块LM1875 集成块AD736单片机AT89S52AbstractThis task introduce how to make one of bass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which can blow up puny signal, and the amplifier’s basic principle, content and the technology.This bass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is based upon the Integrated block NE5532 and the Integrated block LM1875. It contains five segments such as the voltage-stabilized source, the voltage_ blowup circuit, the power-blowup circuit, the BEF circuit, the data_ collection and data-disposal circuit and so on.This bass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s mostly function is blow up the bass frequency puny signal, which has from 50Hz to 50KHz channel. The wave has no evident distortion, when the output-power has overed 5W. This design require display the system’s output-power, the DC’s purvey power and the whole enginery ’s efficiency momentarily .This design has a large number of advantages, such as lowness power, the good capability and the right price, the upstanding stability, the far-ranging application and so on.Keywords: Power Blowup (IC) NE5532 (IC)LM1875 (IC)AD736 MCU AT89S52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II前言 (1)1、设计分析及技术指针 (2)1.1设计分析 (2)1.2设计技术指标 (2)2.系统设计方案 (3)2.1方案一 (3)2.2方案二 (4)3.方案设计 (5)3.1低频小信号功率放大器电路的框图 (5)3.2低频小信号功率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5)3.3电路内部各框图的工作原理 (6)3.3.1 ±15V +5V稳压电源电路各框图的工作原理 (6)3.3.2 波形变换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 (7)3.3.3 前置运放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 (8)3.3.4 功放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 (8)3.3.5 滤波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 (9)3.3.6 数据采集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 (9)3.3.7 保护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 (10)4.各单元电路的设计 (11)4.1前置运放电路的设计 (12)4.1.1方案一:采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 (12)4.1.2方案二:采用专用前置放大器IC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 (14)4.2 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15)4.2.1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16)4.2.2采用集成功放构成的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20)4.3 波形变换电路的设计 (22)4.4 滤波电路的设计 (24)4.5 数据采集中AC真有效值采集处理电路的设计 (26)4.6 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 (29)4.6.1 220交流电源的变压电路的设计 (29)4.6.2 整流电路的设计 (30)4.6.3 滤波电路的设计 (31)4.7 显示电路的设计 (33)5.软件设计 (34)6.测试结果分析 (34)结论 (35)致谢 (35)参考文献 (36)附件 (37)前言低频功率放大器不仅仅是消费产品(音响)中不可缺少的设备,还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中。
小信号放大器设计

单向化最大增益设计
最大单向化功率增益:
如果|S11|<1、 |S22|<1,且输入、输出端口都匹配, 即有:
S , S s i n 1 1 L o u t 2 2
2
G S TU max 21 2 2 1 S 1 S 11 22
G
L m ax
2 2 2
C1
C1 C2
=0.3∠-18o =0.12∠69o
( 1 ) ( 1 ) S21 S 2 1 M L M s 2 G G (k k 1) T m a x 2 T max ( 1 S ) ( 1 S ) S S 1 1 M S 2 2 M L 2 11 2 M L M S S12
双向最大增益设计
设实际信号源及负载阻抗都等于传输线特性 阻抗,Z Z Z 即 0 双共轭匹配要求输入网络使Γs’变换到Γs,输 出网络使ΓL’变换到ΓL,且同时满足以下联立 方程:
S L 0
S
L
S S S 21 12L 11 L S s in 11 1 S 1 S 22L 22L
根据上面求出的 ΓMS 和ΓML,最佳匹配条件可以 表示为:
S MS 11 1 S22 ML
S21 S 12 ML
S22 ML
S21 S 12 MS 1 S 11 MS
由此可见,忽略了输入、输出耦合效应的单向 化设计法是双共轭匹配设计法的一部分。
双向最大增益设计
晶体管是否为绝对稳定? 最大增益对应的源反射系数和负载反射系数
低频放大器的设计

目录1引言 (2)2方案设计 (2)2.1设计思路 (2)2.2 方案比较与选择 (2)2.3硬件模块设计 (3)2.3.1 前置放大电路 (3)2.3.2通频带选择网络 (4)2.3.3中间级放大模块: (4)2.3.4输出级模块: (5)2.3.5信号源模块 (5)2.3.6电源模块 (5)2.4软件模块设计 (5)2.4.1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的频率显示模块 (6)3设计实现 (7)4系统测试 (8)4.1测试条件和测试仪器设备 (8)4.2 各类指标的测试 (8)5结论 (8)6参考文献 (9)附录一:低通、高通滤波器频率曲线 (10)附录二:带通滤波器频率曲线 (10)附录三:信号源原理图 (11)附录四:电源模块原理图 (11)附录五:低频放大器总体电路图 (12)附录六:频率显示模块程序代码: (12)低频放大器的设计摘要基于以运算放大器(OP07、OP37)为主要芯片,设计并制作一个低频放大器。
通过三级耦合放大,基本达到2000倍的增益。
电路利用仪用放大电路作为输入级抑制噪声,增大输入电阻。
在二级电路利用四阶有源带通滤波器实现了3KHz到5KHz的通频带,抑制干扰信号。
由各单个元器件的漂移特性,巧妙采用放大级正向、反向输入端,有效的抑制了零漂。
另外以电压跟随器作为末级输出,减小了输出电阻。
各级间以阻容耦合的方式,有效地抑制了直流信号。
关键字:低频放大器滤波器零点漂移增益步进1引言在很多电子线路中,对于一个非常微弱的低频电压信号,需要放到很大的倍数来使用和使其他的仪器识别、测量。
本次设计一个低频放大器来实现对低频信号的放大。
本次设计的低频放大器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电压放大倍数200-2000倍,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不小于10V。
放大倍数可预置(步进≯200倍);(2).通频带3kHz-5kHz;(3).放大倍数为2000倍时,测得输出噪声电压峰—峰值等效到输入端小于1mV;(4).输入电阻不小于100kΩ,输出电阻不大于50Ω。
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

图3.2.4 静态工作点
2.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影响非常大。 若把图 3.2.4 中的 Rb 除掉,电路如图 3.2.5 所示,则 IBQ=0,当输入端加正弦信号电压 v i 时,在信号正半周, 发射结正偏而导通,输入电流 i b 随v i 变化。在信号负半周, 发射结反偏而截止,输入电流 i b 等于零。即波形产生了失 真。
解 从电路可知,晶体管是NPN型,按照约定视为硅管,则
V 07 V BEQ
V V 12 V 0 7 V G BEQ I 51 μA BQ R 220 k Ω b
I I 60 50 A 3 mA CQ B Q
V V I R 12 V 3 m 2 k A 6 V CEQ G CQ c
1.电路组成
图3.2.1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元件作用 GB——基极电源。通过偏置电阻Rb,保证发射结正偏。 GC——集电极电源。通过集电极电阻RC,保证集电结反偏。 Rb——偏置电阻。保证由基极电源GB向基极提供一个合适 的基极电流。 Rc——集电极电阻。将三极管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换为集 电极电压的变化。 C1、C2——耦合电容。防止信号源以及负载对放器直 流状态的影响;同时保证交流信号顺利地传输。即“隔直通 交”。
图3.2.4 静态工作点
图3.2.5 除去Rb时放大器工作不正常
2.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如果 R b 阻值适当,则 I BQ 不为零且有合适的数值。当输入端 有交流信号 v i 通过C1加到晶体管的发射结时,基极电流在直流 电流 I BQ的基础上随 v i 变化,即交流 i b 叠加在直流 I BQ 上,如图 3.2.6所示。如果I BQ 的值大于 i b 的幅值,那么基极的总电流 IBQ ib 始终是单方向的电直流,即它只有大小的变化,没有 正负极性的变化,这样就不会使发射结反偏而截止,从而避免 了输入电流 i b 的波形失真。
小信号放大器设计

输出阻抗
放大器输出端对负载的阻抗, 影响信号的传输标,影响放大器的信噪比 性能。
02
小信号放大器基本原理
放大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中间级
放大输入信号,提 供足够的电压增益。
偏置电路
为各级提供合适的 静态工作点。
输入级
接收微弱信号,提 供适当的输入阻抗 以匹配信号源。
失真度
衡量放大器输出信号 波形的失真程度,影 响信号的保真度。
03
设计方法与步骤
需求分析
明确放大器的性能指 标,如增益、带宽、 噪声系数等。
分析应用场景,了解 对放大器的特殊需求, 如低功耗、高线性度 等。
确定输入信号的特性 和范围,如频率、幅 度等。
拓扑结构选择
根据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放大器 类型,如低噪声放大器、宽带放
低噪声
减小放大器自身产生的噪声对信号的 影响。
关键性能指标
增益
衡量放大器放大信号 的能力,通常用电压 放大倍数表示。
输入/输出阻抗
衡量放大器与信号源 或负载的匹配程度, 影响信号的传输效率。
带宽
衡量放大器对不同频 率信号的放大能力, 通常用频率响应曲线 表示。
噪声系数
衡量放大器自身产生 的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程度,影响信号的信 噪比。
带响应(>1MHz)。
06
测试与评估方法
测试方案制定
明确测试目的
确定小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增益、带宽、噪声系数等。
选择合适的测试信号
根据放大器特性和测试需求,选择适当的输入信号,如正弦波、方 波等。
制定测试步骤
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过程中的操作顺序和数据记录等。
测试环境搭建及仪器配置
测试环境选择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毕业设计起讫时间:2摘要介绍了一种具有小信号放大能力的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制作,论述了系统的设计原理、理论依据、工作流程、程序设计、测试方法和实验数据等。
系统主要由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级电路、带阻滤波器和显示电路等组成,电路结构简捷,技术合理、器件成本低、省电节能、性价比高。
实验结果表明,该功率放大器在功率、通频带、失真度和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指标、较高的实用性和节能性,并很好地实现了对低频信号的功率放大作用,符合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低频;功率放大器;频率;失真;效率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small-signal amplification with the ability to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low-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discusses the system design principles, theoretical basis, workflow, programming, testing methods and experimental data. System is mainly from the voltage amplifier circuit, the output stage circuit, band-reject filters and display circuit etc., the circuit structure is simple, sound technology, device, low cost, power-efficient, cost-effectiv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wer amplifier in the power, pass-band, distortion and efficiency indicators has a better, higher utility and energy efficiency, and well realized the power of the low-frequency signal amplification,Meet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low-frequency;power;amplifier;frequency;distortion;efficiency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 前言 (3)1.1功率放大器的发展史 (3)1.2本课题的意义 (4)2 系统设计 (5)2.1总体设计方案 (5)2.1.1设计思路 (5)2.1.2方案论证与比较 (5)2.3理论分析与计算 (7)3 系统电路的设计 (8)3.1 弱信号前置放大级 (8)3.1.1工作原理 (8)3.1.2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 (9)3.2功率放大级 (10)3.2.1复合管的特点 (10)3.2.2工作原理 (11)3.2.3元件的作用 (11)4 制作与调试 (12)4.1整体电路调试 (12)4.1.1主要测试仪器 (12)4.1.2产品的调试 (12)4.2主要技术指标测试 (12)4.3测试结果分析 (13)4.4注意事项 (13)6 总结 (14)致谢 (16)参考文献 (17)附录A (18)附录B (19)1 前言1.1功率放大器的发展史功率放大器是一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领域,几十年来,人们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无论从线路技术还是元器件方面,乃至于思想认识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设计任务及要求
1.1 设计任务:
运用放大器原理等知识,设计一个低频小信号放大器。
1.2 设计要求:
1)放大倍数≥1000(60db);
2)共模抑制比K
CMR
≥60db;
3)输入阻抗R
i
≥10M;
4)频带范围0~100HZ;
5)信噪比SNR≥40db;
2. 方案设计
2.1.1同相放大电路
输入电压u i接至同相输入端,输出电压u o通过电阻R F仍接到反相输入端。
R 2的阻值应为R
2
=R
1
//R
F
.
根据虚短和虚断的特点,可知I
-
=I
+
=0,
则有
o
F
u
R
R
R
u⋅
+
=
-
1
1
且 u
-
=u
+
=u
i
,可得:
i
o
F
u
u
R
R
R
=
⋅
+
1
1
1
F
i
o
uf R
R
1
u
u
A+
=
=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入电阻为:∞
=
=
i
i
if i
u
R
输出电阻: R
of
=0
因此选择同相放大电路满足输入阻抗足够大
2.1.2 差分放大电路
差动输入比例运算(即减法运算)
在差动放大电路中,有两个输入端,当在这两个端子上分别输入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这是有用的信号)放大器能产生很大的放大倍数,我们把这种信号叫做差模信号,这时的放大倍数叫做差模放大倍数。
如果在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信号,(这实际是上一级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信号,是一种有害的东西),我们把这种信号叫做共模信号,这时的放大倍数叫做共模放大倍数。
由差模放大倍数和共模放大倍数可求差模增益A
vd 和共模增益A
cd
,共模抑制
比K
CMR =20log(A
vd
/A
cd
)
2.1.3 仪表放大器
图5是仪用放大器的结构,是分离和集成仪表放大器最常选的结构。
整个增益的传输函数很复杂,当R1=R2=R3=R4时,传输函数可以简化为
R5和R6设置为相同值(通常在10~50kΩ)。
简单地调节RG的值,电路的整个增益可由单位值调至任意高的值。
因此选择三运放仪用放大器满足电路的增益要求。
2.2 方案确定
2.2.1 主要器件选择
芯片:OP07
供电电压:+12V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滤波电路:0.1uF,10u电容
反馈电路电阻:10K,1K
调节增益电阻:1M滑动变阻器
安捷伦示波器
数字万用表
信号发生器
2.2.1 最终电路选择
使用两个运放同相输入组成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使用第三个运放组成第
二级差分放大电路,即两级共同构成了仪用放大器,在第二级接入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总增益。
3. 工作原理
3.1 工作原理简介
OP07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具有极低的输入失调电压,极低的失调电压温漂,非常低的输入噪声电压幅度及长期稳定等特点。
可广泛应用于稳定积分、精密绝对值电路、比较器及微弱信号的精确放大。
3.2 系统框图
从工作原理,设计出来的电路框图如图3.1所示。
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电路工作电压,经过发光二极管可知电路是否通路;OP07作为一个主控芯片,实现输入信号放大功能;输入信号经过芯片会被放大,第一级差放电路的反馈网络形成了虚断,使输入阻抗R i →∞;输入信号进入第二级差分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可改变整个电路的增益;信号输出到示波器。
系统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小信号放大器系统框
4.硬件设计
4.1 直流电源输入端设计
直流电源输入三个OP07芯片使芯片正常工作,在输入前先通过二极管可直观显示电路是否通路。
直流源输入端设计如下图:
4.2 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前已提及,输入信号分别从两个OP07同相输入,电路出现虚断现象,因而
→∞。
具体电路见下图:
输入电路等于0,所以输入阻抗R
i
图4.2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4.2 第二级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采用的是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改变电路增益,电路图如图4.3所示:
图4.3 第二级差分放大电路
4.3电流输出端率杂波电路设计
OP07输入电源接地部分加入电容可滤去杂波,电路设计图见图4.4。
图4.4 电源接地滤波电路
5.调试方法与步骤
1.连接好电路
2.双端输入+12V电压,信号源输入10mv,1000HZ的小信号
3.调节电阻R6改变输出电压大小,即可改变输出电压放大倍数
4.测量输出不失真电压U
o ,则差模增益A
vd
=20lg(U
o
/10)
5.输入输出信号端共地测输出电压大小v
o ,则共模增益A
vc
=20lg(v
o
/10),共模
抑制比K
CMR =20log(A
vd
/A
cd
)
6.差模信号输入下,保持输入信号电压幅度不变,改变输入频率,测量输出电压等于0.707U
o
时不失真频率范围,可得频带
7.输入端对地短路,测出输出噪声电压u
n
8.差模信号输入下,改变输入信号电压幅度到最大不失真,测量输出电压U
n
,
则信噪比S/N=20lg(U
n /u
n
)
9.断开输入电源,用万用表测输入阻抗6,结论
1.数据记录
U
o
=12.2V
v o =12mv,A
vd
=U
o
/10=1.2
u n =14mv,U
n
=20.2V
2.数据处理
总增益A
vc =v
o
/10=1220
K CMR =A
vd
/A
cd
=1220/1.2=1000
频带范围 0.23HZ~9557HZ
S/N=20lg(U
n /u
n
)=63.2db
输入阻抗R
i
→∞
3.结论
该电路板主要应用了仪用放大电路设计,应用了OP07芯片的放大信号功能,在制作设计工程中不断地修改了电路图,最初时的电路与现在制成的实际的电路大有不同,第一次采用了串联反馈放大电路,第二次改为差分式放大电路,可使电路具有稳定的偏置和很强的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后来改为在步了四块PCB后制成了成板。
调试过程遇到的挫折也不少,电路调试方面与错误排除:从输入一部分一部分测试排错,出错了,观察重复n次,估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从电路整体来看、分析可能是什么错误,再缩小范围,发现了几个虚焊的节点。
原来设计的输入滤波对电路测量有负面影响,去掉之后稍微有所好转,对照原理图和PCB图之后发现在生成PCB和布线时有几个错误,滑动变阻器接错了,在割了几条线和焊接几条跳线后,经过多次调节滑动电阻器,才使电路板能正常工作了,在验收前太紧张以至于把直流源正负极接反了导致芯片被烧坏,幸好同学借给好的芯片才让我课设验收顺利完成。
课程设计这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十天的课程设计,我感受最大的就是耐心,与其说是做设计,不如说是在锻炼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受益非浅。
想要完成这项任务,要是没有顽强的毅力,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结果的。
7.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课程组编
康华光主编
2./icstock/528/OP-07.html
附录
附录一电路原理图1.布线生成PCB的原理图
2.修改后实际的原理图
附录二电路PCB
附录三元器件清单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专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