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空气》第1课时感受空气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并且存在于我们周围。

2.学生通过传递游戏,认识空气具有易泄漏、轻、能被压缩等特征。

3.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借助生活中和空气相关的各种物品,并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特征。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汇报。

3.学生通过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学会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2.学生通过研讨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三、教学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盒、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班级记录表、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大号透明塑料袋、气球、哨子、实验记录单五、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黑盒游戏,请学生来摸一摸。

提问:摸到了什么?(预设:什么都没有)2.打开盒子展示,强调盒子里面的确是放了东西。

提问: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预设:空气)3.揭示课题:感受空气(板书)提问:我们了解的空气有什么特点?(预设:摸不到、看不见、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等)提问:在你们的脑海中,空气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呼吸,植物营养——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等)4.小结: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二)探索:空气特征(预设25分钟)游戏一:感受空气1.出示:一个大的透明袋子、1个哨子、1个气球,你们分别会怎么玩?2.学生说玩的方法,明晰各物品的游戏方法,尤其是透明袋子的,学生示范装空气的方法(打开袋子轻轻的一兜,用手抓紧袋口,再拧一圈,观察结束前都不能松开袋口)。

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3.(人教,九上P33图2-11改编)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考点3 氧气的制取
1.氧气的工业制取:分离液态空气 (1) 原理:利用液氮和液氧的___沸__点___不同制得,属于____物__理__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
③ 硫燃烧
微弱的淡蓝 明亮的蓝紫
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④ 木炭燃烧
白光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 c.注意事项:夹木炭的坩埚钳___由__瓶__口__向__下___缓__慢__插入。
⑤ 红磷燃烧
白烟
⑥ 氢气燃烧
淡蓝 检验氢气纯度
液滴
【归纳总结】 (1)描述物质燃烧现象的格式: 是否剧烈燃烧+发出火焰、光的颜色(或火星)+是否放热+生成物的色、 味、态。 (2)描述实验现象的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1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1.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________)
主要用途(性质)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氧气(________)
主要用途(性质)
01
续表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主要用途(性质)
续表

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拉瓦锡
氧气
氧气
(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详见教材实验一遍过) 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2.[人教,九上P36T3(3)改编]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2)植树造林 (3)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4)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5)发展民用煤气生产,少烧煤。 (6)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28
基本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
+1 +1 -1 +1 +1
K Na Cl H Ag
三铝四硅五氮磷
+3 +4 +5 +5
Al Si N P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2-1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集 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而 不产生新的气体,使瓶中 气体减少,形成瓶内外 压强差,在大气压的作 用下,水流入瓶中,流入 水的体积就为消耗氧气 的体积。
6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原理: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逸出
(2)实验时没有夹紧弹簧夹
结果会偏大,因气体受热会从导气 管逸出
11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组成
实验成功的关键: (1)红磷应过量 (2)装置不能漏气 (3)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 塞紧塞子 (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CO2
SO2
CO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23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工厂排放的废气
SO2 二氧化硫 有毒气体 形成酸雨危害
二氧化氮 NO2
24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3、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CO NO、NO2等氮氧化物 导致光化学烟雾
25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4、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26
三、保护空气
实验结论: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知识要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知识要点

第二单元空气单元知识要点一、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用塑料袋套空气塑料袋鼓起来证明塑料袋里有空气把注射器向水槽里推水槽里有气泡产生证明注射器里有空气把气球套在塑料瓶的瓶口,气球吹不起来证明塑料瓶里有空气用力吹气球把纸固定在玻璃杯的底部,纸没有湿证明玻璃杯里有空气倒扣在水槽中二、空气占据空间1、在塑料杯底粘一个纸团,把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在水中,纸团没有被浸湿,这是因为塑料杯内有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接触到纸团。

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纸团被浸湿,这是因为杯中的空气被从小孔中挤出。

3、用打气筒连着气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

三、空气能被压缩和扩张在注射器里装满空气和水,推动活塞,发现空气很容易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拉动活塞,发现空气很容易被扩张。

这是因为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间的间隙很大,所以很容易被压缩或扩张。

四、空气有质量在简易天平两端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空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发现天平向皮球一端倾斜。

这说明空气有质量。

打入的空气越多,里面的空气微粒就越多,质量就越大。

五、空气的流动1、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向上流动,所以加热孔明灯和热气球中的空气后,孔明灯和热气球会在热空气的升力作用下升上天空。

2、由于不同位置的空气的冷热不同,使空气流动开成风(1)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2)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3)冷空气补充到暧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六、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

1、我们需要空气维持呼吸。

2、我们需要空气来助燃。

3、我们需要利用压缩空气所作充气床垫、轮胎、气钉枪、喷水壶、充气拱门等。

4、我们利用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来发电。

作者留言: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 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冒出白烟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2P 2O 5 5、注意事项:A 、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 、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 、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答:不能用木炭或硫(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6、实际实验中,如果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B 装置气密性差;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二单元《空气》复习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二单元《空气》复习
2.小明把打入30筒空气后的皮球放入简易天平的左边 小桶中,再在右边小桶中放入録豆,直到平衠;然后取出 皮球,放掉空气,再把皮球放入左边小桶。这时小明发 现简易天平( ) A.左边的小桶往下沉 B.右边的小桶往下沉 C.仍保持平有
六、我们来做“热气球”
我们的“热气球” “热气球”的热源
思考:怎样防止“热气球”被熔化? 一端带有孔的纸筒
2.松开手指,观察变化
打气观察实验步骤:
1.按住杯子,球针入孔 2.慢慢打气,观察变化
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
三、压缩空气
刻度
活塞
针筒
注射器
猜测:往两个相同的注射器中,抽取10ml空气和水,然
后堵住管口,将活塞向下压,会发生什么变化?
观察1:记下初始刻度,堵住管口,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
手不放开
向下压活塞 且手不放开
原来,空气
微粒之间的距 离是很容易改 变的,因此很容
开始时
向下压
向上拉
易被压缩。在 压缩过程中,微 粒的大小和数 量保持不变。
1.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是可以改変的,这是因
为(C )
A.空气是看不见的 B.空气是抓不住的 C.空气容易被压缩
2.空被气压占缩据后一体定积的会空__变间__小,_但__可但以不被能压压缩缩。到空0,气被 压縮的空气具有_弹___性___,例如:轮胎、篮球、
回顾旧知:如何称量20筒空气的质量?
2.打入20筒空气
+20筒空气
天平向左倾斜, 因为多了20筒 空气的质量。
用打气筒往皮球内打入20筒空气,注意尽量不加绿豆,使天平再次平衡。
+20筒空气
20筒空气的质量=3颗绿豆的质量 往右盘外慢慢地、一粒一粒地放绿豆,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

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三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关于空气的知识,包括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等内容。

一、空气的组成1.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2.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水蒸气的含量随着地点、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 除氮气、氧气和水蒸气外,空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其他气体。

二、空气的性质1. 空气具有质量和重量,虽然它是无色无味的,但是它对我们的生活却至关重要。

2. 空气是可压缩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空气会被压缩变密。

3.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的气体成分可以分别提取和使用。

三、空气的作用1. 维持生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通过呼吸,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废气能够排出,使细胞和组织获得充足的氧气供给。

2. 空气能够形成风,通过风的作用,对大气运动、气温分布和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3. 空气还能够传播声音和光线,这也是我们能够听到声音和看到事物的原因之一。

四、关于空气的实验1. 利用气压实验说明空气的重量。

可以将气压计放在水中,然后打开水封,水会顶起气压计,说明空气有重量。

2. 利用点燃蜡烛实验说明空气中的氧气。

点燃蜡烛后,再将玻璃罩覆盖在蜡烛上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会熄灭,证明氧气在燃烧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利用电石实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将电石放入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瓶中会冒出气泡,放火能够使火苗变暗,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五、生活中的空气利用1. 空气能够被用来制取氧气、氮气、氩气等工业气体。

2. 空气能够被用来驱动气动工具,例如气动钻、气动锤等。

3. 空气还能被用来携带气动运输工具,例如气囊、气垫船等。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空气的知识,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能够认识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掌握空气的知识,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化学中考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化学中考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图解: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为红热, 无烟、 无焰, 放出热量; 在氧气 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发出白光。
物质 木炭
空气中
持续红热、 无烟无焰
氧气中
剧烈燃烧、 发 出 白光、 放出 热 量、 生成使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思维导图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的性质
物质 磷 硫
木炭
铁丝
空气中
氧气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产生大量白烟
火光明亮, 产生大量白烟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 发出蓝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有 热量并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刺激性气味的体。
氧气的性质
图解: 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放出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出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物质 硫
空气中
发出微弱的淡 蓝色火焰, 放 出热量并成有 刺激性气味气 体
氧气中
发出蓝紫色火 焰、 放出热量、 生成有刺激性气 味的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
瓶内气体减少, 压强降低。 打开弹簧夹后, 大气压将烧杯里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拓展: 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燃烧, 水面不会继续上升, 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物质 空气中
氧气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火光明亮, 产生大量白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空气
1.感受空气
要求会默写气泡图。

1.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等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

2.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实验现象及解释:
第一次,杯底的纸团没变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导致水无法进入杯内。

第二次,杯底的纸团被完全浸湿了,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第三次,打气筒把空气重新灌入杯子,刚才被水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空气占据。

3.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3.压缩空气
1.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2.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大;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被扩张的空气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

3.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在压缩过程中,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不变。

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小了;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4.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5.生活中的压缩空气:皮球、篮球、足球、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给家具喷漆上色等。

6.看起来很鼓的篮球,还能继续打气,是因为空气容易被压缩;拍打篮球时,篮球能蹦得很高,是因为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具有弹性。

4.空气有质量吗
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但是很轻。

2.简易天平可以用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1)天平一端放上充气的皮球,另一端放上绿豆,如果平衡了,说明充气的皮球和放上去的豆子的质量是相等的。

(2)给皮球继续充气,天平会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增加了空气,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就大于豆子的总质量了。

(3)给充气的皮球打入 10 筒空气,天平另一端继续增加绿豆,天平恢复平衡的时候,打入的 10 筒空气的质量等于增加的绿豆的质量。

(4)把皮球里的空气放出,天平会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把空气放出,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就小于豆子的总质量了。

3.把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石头>水>空气。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1.可以用回形针、红豆、泡沫块等小而轻的物体放在天平上与空气的质量进行比较。

2.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天平、电子称等工具称出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体的质量,也可以称出空气的质量。

6.我们来做“热气球”
1.制作“热气球”时,加热后的袋子慢慢膨胀起来,表面温度升高,手拿袋子的力度变小,袋子表面变紧,放手后袋子会上升,过一会儿又会掉下来。

2.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为什么会上升?过一会儿为什么又会慢慢落下来?
袋子里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袋子里空气体积缩小变重又下降。

(空气受热会上升,受冷会下降)3.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制作的。

(跟热气球同样的原理)
7.风的成因
1.风的形成模拟实验怎么做的?
2.观察到的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雾流动方向是向上的,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雾从纸盒圆洞横向流入纸盒中,再从纸盒上面圆洞向上垂直流出,纸盒上面圆洞处的纸条会飘动(纸盒上面圆洞处的小风扇转动)。

(实验中上下圆洞可以放置不同的物体观察到空气流动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点燃蜡烛会使空气受热,空气就会流动。

3.模拟实验中的风如何形成: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盒子,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风。

4.大自然中的蜡烛是太阳。

太阳的热量使空气冷热发生变化,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5.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