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横机的基本结构与编织原理
针织电脑横机的基本结构

2、编织工作原理
电脑橫机能使织针在一个横列内达到编织、集圈和不编织三种工作状态。这三 种工作状态是根据每枚织针对应的推片所处的位置与不织压片、接圈压片、集 圈压片的运动位置配合实现的。
下面以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为例,说明各编织状态的原理
⑴、成圈、集圈和不编织原 理
成圈编织时:选针片在第一选针 区被选上,选针片的下片踵沿选 针三角的F1面上升,上片踵沿 三角15上升→推动中间片下片踵 上升到三角10的上方并沿其上表 面通过,中间片的上片踵在压条 8的上方通过,相应的挺针片片 踵一直沿三角1的上表面运行→ 退圈→成圈。
双向移圈原理:
定义:双向移圈是指一个针床 上的一部分织针的线圈移到另 一个针床相应的织针上,同时 另一部分织针接受另一个针床 上相应织针转移过来的线圈, 这种移圈、接圈方法称之为双 向移圈。
这时各三角的状态与前面所述 的针织接圈时的状态一样,仅 在第一次选针(预选针)被选 上的选针片沿预选针三角上升 推动相应的推片到H位,其上的 挺针片推动织针上升到接圈高 度进行接圈;在第二次选针也 被选上的选针片沿推针三角上 升,推动相应的推片A位,其上 的挺针片带动织针沿移圈三角 上升完成移圈。
三功位编织:在编织过 程中,有些选针片在第 一选针区被选上,有些 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 选上,有些选针片在两 个选针区都不被选上, 则会形成三条走针轨迹, 分别为成圈、集圈和不 编织。
3、移圈和接圈原理:
移圈是将一个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上的过程。从织针上给出线圈的 称为移圈。从其它织针上接受线圈的称为接圈。
(3)超行程保护装置:当机头由于意外情况超出预定行 程时向系统发出信号,并对机头的撞击进行缓冲保护,避 免因编织系统,最多8个系统。 机头可以分成两个(如一个4系统机头可分为两个2系统机头) 当两个机头分开时,可同时编织两片独立的衣片。
第二章 横机成型编织

12
1.收针
收针是将要退出工作的针上的线圈转移到相 邻针上并使其退出工作,从而达到减少参加 工作的针数,缩减织物宽度的目的。 根据移圈针数的多少,收针分为明收针和暗 收针两种。
2013-7-12
13
(1)明收针
移圈的针数等于要减 去的针数,从而在织 物边缘形成由退出工 作的针1上的线圈2和 原来针上的线圈重叠 的效果。这种重叠的 线圈使织物边缘变厚, 不利于缝合,也影响 缝合处的美观。
2013-7-12
起头空转
8
2+2罗纹下摆的编织
1、前后针床针槽相错(针 对齿)编织; 2、在空针上起头时,如果 采用这种排针容易形成大 线圈,即相邻两枚针形成 一个线圈,为此,一般先 将后针床(或前针床)向 左(或向右)移动一个针 距; 3、然后再进行正常编织, 就可以避免形成大线圈。
2013-7-12
2&织时,经常采用双面的罗纹组织编 织下摆,而用单面组织编织大身,此时,当编织完 下摆之后,通常要将一个针床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 一个针床的针上。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翻针。 在手动横机中,翻针是用专门的移圈器或翻针器, 用手工的方式将线圈进行转移。 在电脑横机上可以通过程序控制,用带有扩圈片的 移圈针,在两个针床针处于移圈对位的情况下,将 一个针床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床上。
2013-7-12
37
2013-7-12
22
1、明放针
直接使需要增加 的织针1进入工 作,从空针上 开始编织新线 圈2,以使织物 宽度增加。
2013-7-12
23
2、暗放针
在使所增加的针1进 入工作后,将织物 边缘的若干纵行线 圈依次向外转移, 使空针在编织之前 就含有线圈2,形 成较为光滑的织物 布边。此时中间的 一棵针3成为空针。
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

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哎呀,说起电脑横机,这玩意儿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你知道吗,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简直就像看到了外星科技一样。
不过别急,我这就给你慢慢道来。
首先,电脑横机,这个名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它就是一台用来编织毛衣的机器。
对,你没听错,就是那种冬天穿在身上暖和和的毛衣。
不过,这机器可比手工编织快多了,而且花样还多。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朋友的工厂里,看到一台电脑横机正在工作。
那机器上密密麻麻的针头,就像一排排的小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机器一启动,这些小士兵就开始动起来了,左摇右摆,上上下下,看得我眼花缭乱。
机器的工作原理其实挺简单的,就是通过电脑控制来编织。
电脑里储存着各种编织的图案和花样,只要输入相应的指令,机器就能自动编织出你想要的图案。
这就像是你用手机点外卖,选好想吃的菜,然后下单,外卖小哥就会把菜送到你手上一样。
但是,别看它简单,细节上可是大有讲究。
比如,电脑横机的针头,那可是有讲究的。
有的针头是用来编织平针的,有的是用来编织螺纹的,还有的是用来编织复杂的图案的。
每种针头都有它独特的作用,缺一不可。
而且,电脑横机的编织速度也是可以调节的。
你可以根据需要,让机器快一点或者慢一点。
这就像是开车,你可以根据路况来调整车速一样。
我记得那天,我看着那台电脑横机,它就在那儿不停地编织,一针一针地,织出了一件又一件的毛衣。
我看着那些毛衣,心里想,这机器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它不仅能织出漂亮的毛衣,还能织出温暖和幸福。
最后,我离开工厂的时候,心里还想着那台电脑横机。
它就像是个勤劳的工人,不停地工作,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和舒适。
这就是电脑横机,一个简单而又神奇的存在。
横机工作原理

全自动电脑横机机械工作原理2011-03-02 12:06:15| 分类:电脑横机|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编制程序→控制器→执行元件编制程序——将编织有关的动作,如机头的往复横移与变速变动程、选针、三角变换、密度调节、导纱器变换、针床横移、牵拉速度调整等预先编制。
控制器——控制各执行元件,向执行元件发出信号。
执行元件——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电子选针器、电磁铁等。
2、花型变换快3、成圈系统多(8系统)。
4、针床宽,可同时编织几幅衣片(最宽2500mm)。
(一)成圈与选针机件1、舌针:为移圈针2、挺针片:与织针镶嵌在一起,挺针片受压,片踵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动。
3、中间片:位于挺针片之上,具有A、B、C三个位置A: 挺针片片踵被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编织;B: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加编织(织针集圈或接圈)C: 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加编织(织针成圈或移圈)4.选针片——受电磁选针器9作用。
5.沉降片:配置:配置在两枚织针中间,位于针床的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
排列:两个针床上的沉降片相对排列,由三角控制沉降片片踵使沉降片前后摆动。
当织针上升退圈时,前后针床中的沉降片闭合。
当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前后沉降片打开。
(二)三角系统机头内可安装1至多个编织系统,最多8个系统。
机头可以分成两个(如一个4系统机头可分为两个2系统机头)当两个机头分开时,可同时编织两片独立的衣片。
1、三角系统结构(1)挺针片起针三角(使织针上升做成集圈、成圈)(2)接圈三角2和起针三角1同属一个整体,将织针推到接圈高度。
(3)压针三角3除压针作用外,还有移圈功能。
(4)挺针片导向三角4起导向和收针作用。
(5)上、下护针三角5、6起护针作用。
移圈时,上护针三角5还起压针作用。
(6)集圈压条7和接圈压条8是作为一体的活动件,可上、下移动。
(7)选针器9由永久磁铁M和选针点C1、C2组成。
第四章_电脑横机结构

(二)选梭装置
换色顶杆有两个位置: 当电磁铁铁芯伸出时, 跷跷板将换色顶杆抬 起,换色顶杆不能带 动纱嘴座 当电磁铁铁芯回缩时, 压簧将换色顶杆压下, 换色顶杆能够带动纱 嘴座
1-换梭顶杆 2-导槽板 3-跷跷板 4-跷跷板转轴 5-压板 6-安装板 7-压簧 8-换色基座 9-电磁铁安装座 10-电磁铁
二、电脑横机的结构特征
21、机头桥臂(天 桥) 22、换梭系统 23、沉降片(信克 片)床 24、剪刀系统 25、针床基座 26、显示器护罩
27、触摸笔
28、上送纱控制装 置(电子天线台)
机器的控制机构
机器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控箱、显示器、键盘以及各种监控和检 测元件,它主要进行程序的输入、程序的储存和控制,程序的 显示以及信号的反馈。 程序的输入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键盘输入、软盘输入、U盘 输入、联网输入等。 电控箱里的存储器和控制CPU分别储存已输入的程序和根据输 入的程序对机器进行控制,以及对各种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它 是控制部分的核心。 机器的监视系统一般由彩色或黑白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方式, 对程序的输入、修改、检查以及机器的编织过程进行监视。 信号反馈系统是通过光敏管、霍尔元件等各种光的、磁的检测 元件提供机器所处状态或位置的各种信息,如读针脉冲,牵拉 张力大小,机头运行动程等信息。
一、 针床横移机构
1、针板 2、连接板 3、滚珠丝杠组件 4、伺服电机 5、同步带 6、原点感应器 7、原点感应板 8、右超行程微动 开关 9、超行程触头 10、右超行程微 动开关
二、 给纱和换梭机构
(一)导纱器轨道和导纱 器 一般电脑横机配备4根与针 床长度相适应的导轨,每根 导轨对面有两条走梭轨道, 共有8条走梭轨道,根据编 织需要,每条走梭轨道上 可安装一把或几把导纱器。 一般情况下每条走梭轨道 左右各放置1把导纱器。
横机工作原理

全自动电脑横机机械工作原理2011-03-02 12:06:15| 分类:电脑横机|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编制程序→控制器→执行元件编制程序——将编织有关的动作,如机头的往复横移与变速变动程、选针、三角变换、密度调节、导纱器变换、针床横移、牵拉速度调整等预先编制。
控制器——控制各执行元件,向执行元件发出信号。
执行元件——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电子选针器、电磁铁等。
2、花型变换快3、成圈系统多(8系统)。
4、针床宽,可同时编织几幅衣片(最宽2500mm)。
(一)成圈与选针机件1、舌针:为移圈针2、挺针片:与织针镶嵌在一起,挺针片受压,片踵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动。
3、中间片:位于挺针片之上,具有A、B、C三个位置A: 挺针片片踵被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编织;B: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加编织(织针集圈或接圈)C: 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加编织(织针成圈或移圈)4.选针片——受电磁选针器9作用。
5.沉降片:配置:配置在两枚织针中间,位于针床的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
排列:两个针床上的沉降片相对排列,由三角控制沉降片片踵使沉降片前后摆动。
当织针上升退圈时,前后针床中的沉降片闭合。
当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前后沉降片打开。
(二)三角系统机头内可安装1至多个编织系统,最多8个系统。
机头可以分成两个(如一个4系统机头可分为两个2系统机头)当两个机头分开时,可同时编织两片独立的衣片。
1、三角系统结构(1)挺针片起针三角(使织针上升做成集圈、成圈)(2)接圈三角2和起针三角1同属一个整体,将织针推到接圈高度。
(3)压针三角3除压针作用外,还有移圈功能。
(4)挺针片导向三角4起导向和收针作用。
(5)上、下护针三角5、6起护针作用。
移圈时,上护针三角5还起压针作用。
(6)集圈压条7和接圈压条8是作为一体的活动件,可上、下移动。
(7)选针器9由永久磁铁M和选针点C1、C2组成。
横机出针原理说明

电脑横机出针原理针织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1,成圈过程横机的织针将纱线编织成织物的过程称为成圈过程,成圈过程可分为退圈,垫纱,带纱,闭口,套圈,脱圈,成圈和牵拉等8个阶段.(1)退圈退圈就是将处于针勾中的旧线圈移动到针杆上,为垫放新的纱线作好准备.在退圈过程中,织针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织针处于退圈阶段,退圈后针舌被线圈刮开.(2)垫纱垫纱就是将纱线放到针舌上,完成退圈后,织针开始下降,由于给纱机构的配合动作,纱线便在导纱器的引导下,通过纱嘴被垫放到针勾的下面,针舌的上面,以便织针继续下降时,针勾能可靠地勾住纱线.(3)带纱带纱就是将垫放到针勾下面的纱线引到针勾内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依靠织物下降来完成.(4)闭口闭口即封闭针口,使新垫放的纱线旧线圈为针舌所隔开.不带纱过程结束后,纱线正确地被针勾勾住,织针继续下降,落到针杆上的旧线圈沿针杆向针头滑动,移到针舌的下面,针舌由于旧线圈的作用,开始绕针舌轴旋转,当织针再下降时,针舌旋转盖住针勾封闭针口.(5)套圈套圈过程是从旧线圈套到关闭了的针舌上开始,而后沿关闭了针舌移到针勾处而结束.(6)脱圈脱圈就是线圈从针头上脱落下来的过程.当完成套圈后,织针沿三角工作面下降,勾住新垫放的纱线穿过旧线圈,而旧线圈同时由于牵拉力的作用,由针头处脱出.(7)成圈成圈阶段的工作是在旧线圈脱出针头后,针勾带住新垫放的纱线穿过旧线圈,织针再下降将纱线拉弯成新的线圈.(8)牵拉牵拉就是为了使成圈后的新线圈得以张紧,不得脱出针勾,以进行下一横列编织的成圈工作.牵拉是利用牵拉机构将旧线圈拉向针背,达到紧张的目的,同时将已成形的织物引出成圈区域.2,集圈过程集圈是针织物组织的基本线圈结构之一,它是将旧线圈不予退圈或脱圈,而织针继续成圈,新旧线圈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在横机上采用两种手段来制取集圈组织,一种是无脱圈法,一种是无退圈法.(1)无脱圈法集圈无脱圈法集圈是将横机的一个或前后对角的两个压针三角推上一定高度.当要头带动三角运行时,织针上升到最高点,然后下降到闭口阶段即不再下降,线圈关闭针舌后挂在针杆上,此时针勾勾住了新垫放的纱线.当机头反向运行编织下一横列的织物时,织针在三角的作用下可上升到顶点,或下降到最低点,新纱线形成悬弧退圈后与挂在针杆上的旧线圈合并在一起共同脱圈后形成集圈.(2)无退圈法集圈无退圈法形成的集圈又称为胖花组织,只能在胖花横机上织成.二级胖花横机形成平行集圈,三级胖花横机可形成交错集圈.平行集圈:二级胖花横机有一个活动的挺针三角,针板上排列高脚针和低脚针.当机头运行编织时,挺针三角退出低脚针高度,高脚针可被挺针,继续上升至退圈,而低脚针只能升起到起针三角的顶尖处,尚横档三角上平面行进,然后下降,线圈打开针舌后挂在针舌上不退圈,针勾同时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当机头编织下一横列的织物时,退出的挺针三角回复原位,低脚针针舌上挂着的旧线圈与新形成的纱线悬弧共同退圈,脱圈形成集圈.因这种集圈只在低脚针上形成,织出的集圈组织在衣片上互相平行排列,故称为平行集圈或二级胖花.交错集圈:三级胖花横机的活动挺针三角有两个,针板上排列高脚针,低脚针和高脚长舌针.当上,下挺针三角共同退出低脚针高度时,织出平行集圈组织.当上挺针三角单独退出工作位置时,织针上升到下挺针三角位置,因长舌针针舌较长,线圈打开针舌后挂在针舌上不退圈,垫纱后,新旧线圈集合在一起形成集圈.因此种集圈在低脚针和长舌针上形成,织出的集圈组织在衣片上交错排列,故称为交错集圈,又称为交点网眼胖花和三级胖花.。
电脑横机编织原理叙述

电脑横机编织原理叙述编织工作原理1、不织三角状态:常规状态选针状态:不选弹簧针停留 B 位针组名称:选针片、弹簧针,长针加舌针称为编织针组工作原理:选针复位三角推起选针片,选针片针脚露出针板,选针器闭合直压,选针片针脚被原位压入针槽,选针片原地停留,弹簧针针脚停留在B 位,并被不织压片连带长针针脚压入针槽,编织针组不出针,因此针组不进入编织工作。
2、编织三角状态:中山导块进入工作,翻针导块退出工作,吊目、接针压片进入工作选针状态:预选弹簧针被推致H 位,二次选弹簧针被推致A 位针组名称:选针片、弹簧针,长针加舌针称为编织针组工作原理:(1)予选;选针复位三角推起选针片,选针片针脚露出针板,选针器打开(斜向抬起),选出选针片。
选出选针片针脚露出针板,针脚被选针导针三角推升,选针片推动弹簧针致H 位,予选完成。
(2)予选出选针片再次经选针器选出,选针片针脚再被选针推针三角推升,选针片推动弹簧针致A 位,编织针组下针脚在蝶山斜面作用下编织针组沿走针轨迹上升到中山导块顶点,此时舌针升致3/4 高,旧线圈滑过针舌致针杆,编织针组沿走针轨迹向下运动,纱线垫入,线圈推动针舌使其关闭,旧线圈经针舌上方滑针头,在度目三角斜面走针轨迹推压下,编织针组下针脚致度目三角下向压针面,旧线圈翻转脱落新线圈完成,编织完成。
3、吊目三角状态:中山导块进入工作,吊目压片进入工作,翻针导块退出工作,接针压片退出工作选针状态:弹簧针被推致H 位针组名称:选针片、弹簧针,长针加舌针称为编织针组工作原理:予选;选针复位三角推起选针片,选针片针脚露出针板,选针器打开(斜向抬起),选出选针片。
选出选针片针脚露出针板,针脚被选针导针三角推升,选针片推动弹簧针致H 位。
编织针组下针脚在蝶山斜面作用下,编织针组沿走针轨迹上升到中山导块水平导向槽,经过吊目压片弹簧针针脚连带长针针脚压入针槽,长针针脚脱离导向作平行运动。
吊目压片结束对弹簧针针脚的控制,针脚弹出,长针针脚落入中山导块水平导向槽,在度目三角斜面走针轨迹推压下,纱线垫入,编织针组下针脚致度目三角下向压针面,吊目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视系统为一面彩色液晶显示器,特殊机型采用彩色台式显示器。 用于来对程序的输入、修改、检测以及机器的编织过程进行实时监视。 信号反馈系统通过光敏管、霍尔元件等各种光、磁场、电场传感器提 供机器所处状态或位置的各种信息(如机头计数、压针状态、摇床状 态等)由控制盘运算.系统进行处理。 二、 各三角装配示意如下图
10 移圈上栏针 23 压针三角 R 36
小压板 R 49 活动起针三角 R
11 压针三角 R 24 上栏针 R
37 活动起针三角 R 50
选针器
12 回针三角中 25 筒口调节三角 38
选针器
51
下栏针 R
13 筒口调节三 26 回针三角 R 39
下栏针中 52 提花针上栏针 R
角
零件简图
1 上栏针 L
程序的输入途径为磁盘和 USB 输入。但各类磁盘都易受外界磁 场、紫外线、潮湿、温度等因素的破坏,所以存放环境一定要符合其 说明书的要求,现已基本不用。U 盘输入方式有存储量大、输入速度 快、操作方便等优点。
控制部分的主体是电控箱,由开关电源、信号转换及控制电路、 工控计算机四类部件组成。工控计算机储存着已输入的程序,并根据 输入的程序对机器进行控制和对各种反馈信号进行处理,是控制的核 心部分。信号转换及控制电路是用于数字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并 解析指令控制其他电器元件的电源,具体作用详见后面电路原理部 分。
29
小压板 l
42 提花针上栏针中 1
30 活动起针三角 L 43
小压板 L
31
下栏针 L 44
小压板中
32
小压板中 45
复位三角
33 提花针上栏针中 46
不织压板
2
8 接圈三角 21 移圈上栏针 34
复位三角 47 提花针上栏针中 2
9 移圈上栏针 22 移圈三角 R
35
不织(2) 成圈针:如图机头左行,花型片被选至 H 位,片踵处于不织 压板和小压板之间,机头运行时,压针三角在上零位,导脚针下针踵从压 针三角导针槽进入,随着机头运动针踵沿起成圈三角向上起针作退圈动 作,受眉毛三角的作用,导脚针往下回针导纱器给织针添纱,最后被压针 三角下拉,形成线圈长度,完成成圈编织轨迹。
移圈高针轨迹
(3) 移圈高针:花型片被选在 H 位,处于不织压板和小压板之间, 压针三角下压到下零位,机头运行时,导脚针的下针踵沿着压针三角的外 缘向上运动,同时导脚针的上针踵被移圈三角接住沿移圈栏针运行。当下 针踵到达眉毛三角的外缘平台位置,此时也是移圈高针的最高点。由于导 脚针有弹性变形能力,受眉毛三角顶部斜面的挤压下针踵沉入针槽。上针 踵受移圈栏针突点作用,挤压导脚针下行,下针踵从眉毛三角内弹出迎眉 毛三角内侧向下运动,最后被压针三角压下,退出起成圈轨道,完成移圈 高针轨迹。
角机构和选针机构组成。各机构在电脑的控制下协调动作,使织 针完成成圈编织、集圈编织、翻针动作和不编织四种状态。其中 在做翻针动作时必需要在两块针床之间配合进行,如图,由于两 枚针出针的时间和高度都不一样从而必需要有两种不同的走针方 法完成翻针动作。
翻针动作示意 图
图中 1、移圈高针 2、接圈针 3、 需翻针的线圈
1. 不织针 即不编织的针参见前面不选针方式内容。此针始终停留在原始位
置。 2. 成圈针
完成钩纱,脱圈(原有留在针上的线圈随针舌退出的过程)行成新的 织物的过程称为成圈.这根针叫成圈针;此针出针高度能让原有线圈随 针舌下滑到针舌下方。 3. 移圈针
俗称高针;把织针推到最高线圈下滑到扩圈片处,使线圈扩张. 接 圈针穿过扩圈片勾住线圈抽回高针把线圈留在接圈针上的过成叫移 圈(翻针);把织针推到扩圈片处的针叫移圈针。 4.接圈针
1、操纵杆 2、急停按钮 3、键盘 4、显示器 5、储纱气 6、信 号灯 7、毛纱 8、机头 9、梭杆 10、导纱器 11、电子挑线架 12、 边线架 13、前护罩 14、起底板 15、侧柜 一、 机器的控制机构
机器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控箱、键盘、显示器、以及各种电器执行
元件和信号传感器等。它的作用主要是进行程序(花型、压针等控制 程序)的输入.计算、控制、显示以及信号的反馈。
2 筒口调节三角
3、26 回针三角
4、11、15、23 压针三角
5、10、18、22 移圈三角 7、16 起成圈三角 9、21 移圈上栏针 11 压针三角 R 14 上栏针中 26 回针三角 R
6、19 眉毛三角 8、20 接圈三角 12 回针三角中 24 上栏针 R 33、47 提花针上栏针中 2 29、36、43、48 小压板
50、40、38、28 选针器
31、51 下栏针 L、R
30、37、41、49 活动起针三角 L、R
33、47 提花针上栏针中 2
32、44 小压板中 34、45 复位三角
35、46 不织压板 28 提花针上栏针中 1
27 下栏针中
30 提花针上栏针 R
三、 选针和编织机构 TY 系列天元电脑横机的编织机构主要由组合织针、三
从移圈针上勾走线圈的那根针叫接圈针;它出针高度较低不足以 使线圈滑过针舌脱圈;俗称矮针。
5.集圈针 出针高度不能使线圈滑到针舌下脱圈使之连续勾纱行成新花型的
编织方法叫集圈;这重针叫集圈针。 五种走针轨迹
不出针轨迹
(1) 不出针的原理:如图当花型片北选在 B 位时,其片踵处于不织 压板的位置,机头运行时,花型片被不织压板压入针槽,导脚针下针踵受 花型片作用也沉入针槽,三角装置与导脚针不能发生作用,所以导脚针停 留在原来位置,形成不出针。
序
名称 序
名称
号
号
1 上栏针 L 14 上栏针中
2 筒口调节三 15 压针三角 L
角
3 回针三角 16 起成圈三角
4 压针三角 L 17
5 移圈三角 L 18 移圈三角 L
6 眉毛三角 19 眉毛三角
7 起成圈三角 20 接圈三角
序
名称
序
名称
号
号
27 提花针上栏针 L 40
选针器
28
选针器
41 活动起针三角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