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检测方法的改进
膨化食品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膨化食品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作者:雷蕾靳苛苛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1年第07期摘要:本文闡述了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对膨化食品中防腐剂超标、甜味剂超标、着色剂超标、膨松剂超标、重金属超标、酸价、过氧化值超标以及微生物超标现象进行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膨化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膨化食品;质量;食品安全膨化食品以谷物、薯类、豆类或蔬菜为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食品添加剂或其他辅料,采用焙烤、油炸、微波或挤压等膨化工艺而加工制成的食品。
膨化食品品种多、口感好、易携带、易消化,备受消费者的喜爱,风靡世界[1]。
虽然膨化食品在我国历史悠久,但现代化的生产时间并不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由于生活水平的逐年提升,消费者对食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膨化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为提高膨化食品质量,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本文通过分析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并对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对膨化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 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1.1 防腐剂超标目前市场上的防腐剂种类繁多,其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因成本低廉,防腐效果明显,受到厂家的青睐。
厂家通过延长食品保质期得到更大利益。
有些厂家滥用防腐剂,对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膨化食品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和山梨酸。
人体长期摄入防腐剂,会减弱肝脏的代谢功能和肠胃的消化功能,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平衡[2]。
1.2 甜味剂超标膨化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加入糖来提升产品的口感。
为了降低成本,有些不良厂家使用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等甜味剂。
糖精钠价格便宜,甜度大,常被超量、超范围使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膨化食品中不得使用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
人体长期摄入甜味剂,扰乱肠胃消化酶的分泌,降低肠胃的消化能力,影响肝脏功能。
食品工程在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应用研究

食品工程在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应用研究导语: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食品色素作为食品质量和品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提升食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食品工程在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应用研究,从技术、安全性和市场需求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色素的重要性及应用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色素作为食品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人们选择食品的影响越来越大。
色素可以提升食品的外观吸引力,增加食品的诱惑力,并引发消费者的食欲。
不同的色彩还可以传递特定的食品口感信息,如鲜艳的红色代表着甜美,金黄色代表着酥脆,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因此,食品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常常会加入合适的色素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人工合成色素的发展及技术要点人工合成色素的应用在食品工程领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和改进,人工合成色素的研发和制造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人工合成色素可以根据食品的特性定制,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颜色的需求。
在合成色素的研发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原材料非常关键。
科学家们通过合成和修饰分子结构,调整颜料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在不同食品中保持持久的颜色,并能够耐受热处理、酸碱度和光照等外界环境。
此外,人工合成色素的应用还需要考虑成本、生产效率和符合法规要求。
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和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可以降低人工合成色素的生产成本。
三、人工合成色素的安全性评估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应用人工合成色素之前,对其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至关重要。
各国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食品色素安全性的规定和监管标准。
在色素的安全性评估中,科学家们通过严格的化学和毒理学试验,以及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等手段,研究其对人体的毒性和风险。
这些评估结果对于决定色素是否合适用于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人工合成色素在各国食品安全标准中有着明确规定。
在合成色素的使用过程中,食品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色素的使用量和合理性。
食品中色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中色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梁可;倪巍巍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09(0)13
【摘要】合成食用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但它也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由于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我目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它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做出了规定,但个别企业没有认真执行,特别是小企业,小作坊合成色素使用不规范琨象屡晃不鲜.这就要求质捡部门,在日常的苴督检验和监督抽查中加强对该项目的检测.但国家标准检测方法需要用梯度洗脱装置,时间长并且基线不容易稳定,在实际工作中不方便开展.特别在基层检测机构,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的检测比较常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比例恒漉的方法.可对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进行快速测定.且准确、快速,简便、高效.【总页数】1页(P232-232)
【作者】梁可;倪巍巍
【作者单位】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洛阳,471000;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洛阳,4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
【相关文献】
1.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方法初探 [J], 孙琛;魏昭;靳雅楠;李培然;王权
2.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方法初探 [J], 孙琛;魏昭;靳雅楠;李培然;王权;
3.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朱永红;赵博;吴彦蕾;;;
4.食品中合成色素检测方法的改进 [J], SHAN Rui;GAO Yan;DU Lan-
wei;ZHANG Hong
5.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中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食品中添加剂的研究现状摘要: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物,超标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其中许多属于化学制品,有些本身带有毒性,有些含有残留有害物,所以需要严格检验及限量要求,否则会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
本文联系实际,对一些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分析,让读者更了解这些日常饮食中的隐形杀手。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色谱Research situation of food additivesZhangLingling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Packaging engineering Class Two 0835209Abstract: Food additive is to improve food quality and color, flavor, taste and preserv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join the food in the chemical synthetic or natural materi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od industry. But at present the use of food additives are mostly synthetic, exceed mark to use on the human body caused by different degrees of harm. Many of them belong to the chemical products, some itself with toxicity, some contain residues of harmful substances, so the need for strict inspection and limits, otherwise it will give consumers the health hazards. In this paper, connection is actual, on some of the more common food additives were analyzed, to give reader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aily diet of invisible killer.Key words:food additives,detection method, Chromatographic1.绪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尤其在当今社会 ,我们所接触的食物几乎都与食品添加剂息息相关 ,平均每人每天可能摄入几十种的食品添加剂。
同时检测肉制品中6种人工合成色素

( 南京市 产 品质量 监督检 验所 , 江苏 南京 20 2 ) 10 8
摘 要 借 鉴 国标 中 规定 的对 饮 料 等 类 产 品 的 部 分 处 理 方 法 , 用 石 油 醚 对 肉 制 品 进 行 去 油 脂 处 理 , 肉制 品 中 的 采 对
人 工合 成 色 素 ( 脂 红 、 菜 红 、 檬 黄 、 胭 苋 柠 日落 黄 、 惑 红 、 蓝 ) 行 同时 分 析 , 法 不 仅 减 少 因 油 脂 堵 塞 G 诱 亮 进 此 3漏 斗 而 影 响 抽 滤 时 间 , 减 少 了色 素 的损 失 , 到较 为 满 意 的 结 果 。 也 得 关 键 词 人 工 合 成 色 素 肉制 品 石 油 醚
维普资讯
第 01卷 第 1期 227年 1月 0
化 工时 刊
Ch emia nd s r i e c lI u ty Tm s
Vo . I21, No. 1 J n. 2 0 a 1. 0 7
同 时检 测 肉制 品 中 6种 人 工合 成 色素
De e m i a i n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ca g e tf o e tPr d c s t r n t f Ar i i lPi m n r m M a o u t o i
Qa ig X u S nJ ioLn uH a u i e
( 蛐j gIstt o uev i n e igo r ut ulyJ nuN j g 0 8 N i tue f pr s adT sn nPo c Q at, as a i 1 2 ) n ni S in t d i i n n 20
A s at T ea ic i eti l ePneu4 A r t ,a r i ,ust e o , l r R d Bii t l ) bt c h rf i pg n( c d oca R, ma h T ra n S ne yl w A l a e , rl a bu r t a il m nu n tz e l u ln e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与拓展

參彳?你各2----------------实验教学2020年第10期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与拓展重庆市育才中学校(400050)陈静波** 赵红摘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改进“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提取方法,引导学生半独立设计“定量测定光合色素含量”的相关拓展实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以达到提高实 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目的。
关键词光合色素;定量;实验设计;改进与拓展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0)10-0052 -03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重要概念进而建立生物学观念,教师一方面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零散的生物学事实的层面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实验设计应该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要求,本教学设计是在教材原有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 离”的基础上,对提取方法进行改进,并以分光光度分析法为基本手段,围绕“定量测定光合色素含量和吸收光谱的绘制”,结合光合色素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科学事实,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 案、操作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等,以培养 3456[3]徐志飞.水体中藻类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优化[J].江苏预防医学,2019,30(5) :580 -581.[4]贾福怀,戴飞,吴贝贝,等.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蛋白饮料中蛋白质含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7) :4725 -4728.[5]黎瑞珍,黄在辉,梁如妍,等.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鱼干中蛋白质含量[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 12) :254 - 255.[6]苏宏鑫.高中生物奥赛讲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83 -84.影响以及光合色素的吸光范围,培养学生尊重事实 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 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葡萄酒中合成着色剂检测方法的探讨

葡萄酒中合成着色剂检测方法的探讨作者:赵烨来源:《中外食品工业》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提高葡萄酒中合成着色剂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方法:改进试样前处理过程中的提取步骤。
结果: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91.5%-107.2%,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2%。
结论:改进后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关键词:精密度准确度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2-0030-02色素(着色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前者一般较为安全。
人工合成色素是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本身无营养价值,但由于其成本低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配色方便,可以增加食品的感官美和提高人们的食欲,在食品生产加工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过量摄入人工合成色素,将会在体内畜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的伤害。
偶氮化合物在体内代谢,可形成具有潜在致突变的化合物。
因此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着色剂的使用范围及限量有明确的规定,葡萄酒中禁止使用。
1 原理试样中的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2 溶剂与材料(1)甲醇:色谱纯。
(2)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目筛。
(3)甲醇+甲酸溶液:6+4。
(4)乙醇+氨水+水溶液:7+2+1。
(5)柠檬酸溶液:200g/L。
(6)pH6、pH4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调pH值。
(7)乙酸铵溶液:0.02mo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定容至1000ml 溶解,调pH=4经0.45μm滤膜过滤。
(8)合成着色剂标准溶液:采用国家标物中心的有证标准溶液。
3 仪器和测定条件(1)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岛津SPD-10Avp配有紫外检测器。
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 快速准确地测定辣椒粉中苏丹红含量

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地测定辣椒粉中苏丹红含量作者:侯冰来源:《中国食品》2020年第18期苏丹红又名苏丹,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工染料,主要用于油彩、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
苏丹红是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有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四种物质。
毒理学研究表明,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我国已经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由于使用苏丹红染色的食品颜色非常鲜艳且不易褪色,一些不法食品生产者把苏丹红添加到食品中,常见的可能非法添加苏丹红的食品有辣椒粉、辣椒油、红心禽蛋等。
现阶段,食品中苏丹红含量的测定主要使用GB/T?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但由于其使用的中性氧化铝需要进行复杂的活度调节和活性测试,使得实验过程繁琐且耗费时间长,对检验人员自身的实操经验有一定要求。
本文旨在使用一种苏丹红专用的固相萃取小柱,開发辣椒粉中苏丹红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样品经正己烷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专用的苏丹红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乙腈定容后上机分析。
C18色谱柱,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78nm、520nm。
实验证明,四种苏丹红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一、实验部分1.仪器、试剂和耗材。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e2695):配PDA检测器,梅特勒电子天平(ME403),昆山超声波清洗器(KQ-500DE),步琦旋转蒸发仪(R-300),IKA涡旋混匀器(天才3);苏丹红Ⅰ(100μg/mL)、苏丹红Ⅱ(1000μg/ mL)、苏丹红Ⅲ(100μg/mL)、苏丹红Ⅳ(1000μg/mL)标准溶液均购自坛墨质检;乙腈、正己烷、二氯甲烷均为色谱纯试剂;实验用水为GB/ T?6682-2008规定的一级水;安谱苏丹红专用固相萃取小柱:500mg/6mL(活化方法:依次用5mL二氯甲烷和5mL正己烷活化小柱)。
2.色谱条件。
液相色谱柱:TechMate?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和水梯度洗脱(0-2min:乙腈85%+水15%;2-6min:乙腈95%+水5%;6-15min:乙腈95%+水5%;15-17min:乙腈85%+水15%;17-25min:乙腈85%+水15%);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478nm、520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食用色素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有效的改善食品色泽,针对近年来市场上滥用人工合成色素的现象,本文对目前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及在前处理、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等方面的改进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人工合成色素检测进展
1.前言
食用色素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有效的改善食品色泽,从而增加人们的食欲,因此,食用色素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不同,食用色素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种,天然色素是直接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如红曲、叶绿素、姜黄素、胡萝卜素、苋菜和糖色等[1]。
天然色素使用起来比较安全,一般来说对人体无害,其来源比较丰富、色调色彩自然,且对环境无污染,但是天然色素的稳定性差是其最大缺点。
合成色素经有机反应合成制得,因此稳定性较好,能够弥补天然色素稳定性差的缺陷。
除此之外,合成色素还具有成本低廉、着色力强等优点,故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合成色素往往是以化工有毒物质如苯、甲苯、萘、蒽等为原料,经硝化、酰化、磺化、偶氮化、还原、重氮化等有机反应合成制得,如合成苋菜红、胭脂红及柠檬黄等等[2]。
因中间体和有害物质的存在,人工合成色素具有一定的毒性,易诱发中毒、泻泄甚至癌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不能多用或尽量不用。
食品中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及其使用范围在我国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其使用范围限于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和青梅等食品,禁止用于鱼类、乳类、水果、肉类及其制品(红肠肠衣除外)[3]。
然而,为了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为食品增色,仍有许多不法分子滥用合成色素,如肉禽制品制作过程中为了追求色泽添加人工合成色素等,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危害。
目前,对于食品中禁用、限用合成色素的检测研究,化学方法主要有:聚酰胺吸附法、碱液直接提取法、碱性醇液直接提取法、饱和硼砂沸水浴提取法、海砂研磨法等[4];仪器法有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为主。
2 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检测方法的改进
2.1 建立同时检测多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方法
国家标准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梯度洗脱来分离不同种类的合成色素[4]。
但此法容易引起基线漂移,从而造成数据误差,且国标及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多是针对人工合成色素中的一种或几种;许多研究者对这一缺点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可以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方法。
胡汉高[5]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测定熟肉制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5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将熟肉制品经石油醚脱脂、用体积比为7:2:1的乙醇-氨-水超声波振荡提取,聚酰胺粉过滤;采用eclipsexdb-c18色谱柱,以0.02mol/l乙酸铵和甲醇梯度洗脱。
此法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
潘旭[6]等人通过优化提取剂的组成和液相色谱的分离条件,建立了虾制品中柠檬黄、日落黄、偶氮玉红、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红色2g和诱惑红等8种合成色素的同时检测方法。
具体方法是:在常用合成色素提取剂甲醇中加入尿素溶液,对提取剂的组成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流动相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甲醇和乙腈的不同比例,并在流动相中加入无极电解质以改善离子化组分的分离效果,从而缩短了分析时间,8种合成色素在17min 内实现了成功分离。
2.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
刘瑜[7]等人对果汁饮料中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
果汁饮料是较为复杂的基质,前处理方法的选择对检测准确性影响较大,此研究考察了吸附解吸装
置、洗脱剂中氨水比例、聚酰胺粉用量、旋转蒸发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对吸附解吸装置的考察研究中发现,国标中所用的吸附解吸装置g3垂融漏斗抽滤实验回收率差距较大,平行性较差,改用过柱方法后平行性有显著改善,回收率也有所提高。
在对聚酰胺粉的最佳用量研究中发现,聚酰胺粉的用量为1.0g时,平行性和回收率均为最好,最终确定聚酰胺粉用量为1.0g。
在考察洗脱剂中氨水比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时,发现用乙醇-氨水-水(5:4:1)混合溶液为洗脱液,提高氨水比例,回收率明显提高。
旋转蒸发温度通过比对试验确定为70℃。
此方法适用于复杂基质中多种合成色素类物质的同时检测。
吕东明[8]等对常见淀粉制品中合成色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对色素提取时的前处理方法,如不同固液比、水浴温度、酸解时间等对回收率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前处理方法:固液比1:7,用20%硫酸溶液在100℃的沸水浴中,酸解10~15min。
与酶解法相比,酸解法消除了因酶的活性变化而造成实际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过大的状况,因而更具推广价值。
赵贞[9]等针对人工合成色素检测国标中的前处理方法复杂、费时、成本高等缺点,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用聚酰胺小柱吸附法提取色素,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色素提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以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c18反相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245nm检测。
建立了同时检测冷饮中柠檬黄、日落黄、芥菜红、胭脂红、诱惑红、靛蓝和亮蓝这7种常用色素含量的方法,分离效果好,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2.3 对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的改进
由于国标方法中采用单一波长254nm进行检测,所以相对应的前处理方法就比较繁琐。
欧阳燕玲[10]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葡萄酒中5种人工合成色素,以甲醇-醋酸铵缓冲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检测过程中将检测波长变换为每种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此法简化了前处理步骤,具有灵敏度高,受杂质峰干扰小的优点。
常规检测方法由于多数都需要配合仪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且操作繁琐、复杂,耗时较长,因而不适合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陈素萍[12]等人研发出的苏丹红、孔雀石绿、碱性橙ⅱ3种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中配有提取液和检测液,检测时,用提取液提取色素,色素与检测液发生化学反应显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初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色素及其大致浓度。
红葡萄酒中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其在ph>11的碱性环境中显蓝色,且易与pb (ch3coo)2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而合成色素不具有上述性质,潘维莹[13]等人根据这一特点,对快速定性检测红葡萄酒中合成色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备了na2co3试纸、naoh试纸和pb(ch3coo)2试纸,用于红葡萄酒中合成色素的检测,此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检测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但是快速检测方法对合成色素只能进行定性检测,无法进行定量检测。
3 结束语
合成色素的滥用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存在巨大的潜在危害,开发快速、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检测方法将是合成色素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