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国俚语探析

合集下载

当代美国俚语浅析

当代美国俚语浅析

性强,变化较快的特点,但作为整体的俚语不仅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而日.具有生动形象,表达直露,感透力强 的特点。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整个时代英晤
在某些场合中人们需要用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以便避免普通词汇使用得过于直露,而委婉的俚语词的
的发展,理解美围变化的实质,了解美国乃至其他英语
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俚语不仅能反映出创造者和使用者的个件和内心世
界,而且能折射出社会和文化现象,能反映人们的价值 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美同人具有较强的个性, 小怕犯错误,勇于探索,允满好奇心,追求和偏爱新奇 的东西,因此他们力图寻找新颖有力,绚丽多彩,寓有
三、俚语的语意功能
(下转152页) 2009年03期151
使用恰好能处理这一关系,美语中关于怀孕的俚语就有
不少,如:to
be in the
family way,to be in An
interesting/certain condition,to be expecting.
等等,另如对身体胖者,英语町用portliness。
(二)比喻
在口语或文学作品中适当使用一些有比喻意义的
科技信息
当代美国俚语浅析
周峰 (洛阳理1=学院外语系471000) [摘要】俚语是语言的一种变体.’文章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论述了美同俚语和其反映的美国文化,同时也论述了美利坚民族性格特征及美国主流文化之 问的关系.研究美国俚语,可以加深我们对美国文化以及两方文化的理解.极富文化涵义的词if=,文章通过探讨美国俚语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构成形 式以及语意功能j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美陶俚语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美国俚语;民族性格;文化特征
俚语词能丰富语言,活跃气氛,避免冈为使用普通词

从美国俚语看美国文化

从美国俚语看美国文化

从美国俚语看美国文化□赵丽华史凯摘要:俚语是语言的一种形式,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去探讨美国俚语的起源、功能、特征。

进而分析美国俚语所反映出的美国文化独特的一面。

研究美国俚语,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西方文化理解,并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现代美国俚语是一种非书面性语言的创新,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俚语是客观存在的被许多人经常使用的语言,是词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交际工具。

但它常常留给人粗俗、不雅的印象。

实际上,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语言,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美国俚语发展迅速,它作为美国文化一种特殊的载体,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正如同中国的成语、谚语或者歇后语那样包含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美国俚语也同样生动地体现了西方文化与西方哲学。

所以美国俚语对于我们来说正像一扇窗户,一扇透过它去了解西方文化的窗户。

但是似乎很多人擅长运用俚语却不真正理解俚语的定义。

甚至很多人认为准确到位地定义俚语有些不太可能。

在此我们可以给出一些语言学家对俚语所下的定义,其中一些定义非常生动准确地表达了俚语的内涵与外延。

卡尔·桑德堡曾经风趣地说:“俚语,就是脱下上衣、吐一口唾沫在掌上、跟着就着手工作的语言。

”安布罗斯也曾经把俚语幽默地形容为:“使用者在扔掉语言垃圾的过程中,又不断捡起的垃圾语言。

”但是《简明牛津字典》的解释是:“在非正式用法中常用的、但通常被认为不属于标准英语部分的,经常故意用来收到形象、生动或新颖、不落俗套效果的词或短语,或者这些词或短语的某些特定意义。

”而《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是:“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它所用的单词都是赋予了崭新含义的新单词或者是赋予了崭新含义的时下流行的语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形式,它更加口语化,更随意,更具比喻的内涵。

俚语具有特定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出自普通的市民阶层,跳出了规范语言的束缚,使人们能不拘一格,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美国俚语的产生及功能的分析

美国俚语的产生及功能的分析

美国俚语的产生及功能的分析本科毕业论文美国俚语的产生及功能的分析On the Origins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merican Slangs Table of ContentsIntroduction (1)Chapter 1 The Definition of American Slangs (3)Chapter 2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Slangs (5)2.1 Background (5)2.2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slangs (5)2.2.1 Foreign Language Slangs and American Native Slang (5)2.3Language Itself (6)2.3.1 The Angle of Linguistic Analysis (6)2.3.2The Viewpoint of Semantic (7)2.4History (7)2.5Culture (7)2.5.1 A Variety of Sub-cultural Groups Exist (7)2.5.2 The Infiltration from Asian Cultural to Dominant Culture (8)2.6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8)2.6.1 American Culture and the Diversity of National Character (8)2.6.2New Things and New Concepts (9)Chapter 3 The Function of American Slangs (9)3.1Social Function (9)3.1.1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hesion (9)3.1.2Adjus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3.1.3 Maintain a Balance of Human Psychology (10)3.1.4Reflect the Speaker's Position (11)3.1.5 Meet People's Sense of Renewal, Reflect Personality (11)3.1.6 Overcome the Communicational Barrier (12)3.2Refraction Function (13)3.2.1Refract the Trend of Oral English (13)3.2.2Refract the Ordinary Life (14)3.2.3Refract the Attitude to the Reality (14)Conclusion (15)Acknowledgements (16)Bibliography (17)美国俚语的产生及功能的分析专业班级:08级学生姓名:王彦峰指导教师:李国云职称:讲师摘要现代美国俚语是一种非书面性语言的创新,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美国俚语的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探究

美国俚语的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探究

美国俚语的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探究摘要:美国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

本文从形态、语义和修辞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俚语的语言特征并且探讨了其社会价值,以求进一步揭示美国俚语这种非规范性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认识不断变化的美国语言文化。

关键词:美国俚语构词语义修辞社会功能1 俚语的界定俚语是相当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既有别于语法不规范的用语,又不同于“乡下土话”,更称不上亵渎的言语;传统意义上的俚语是指粗糙的或通行面极窄的方言词,也有人认为俚语介于“口头语”和“行话”之间,它是词汇中最不稳定的成分。

美国俚语虽然属于非标准英语,但却十分流行,不仅充斥于日常交谈,还大量地渗入文学作品。

俚语的来源极其广泛,如何确切地定义俚语,并没有单一的准绳。

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对俚语做了如下解释:俚语是非正式的用语,是口语式的表达方法,是对标准语言的一种补充;俚语可以体现在语音、重读和语调上,但更多地是表现在词汇和语义上。

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则这样形象地阐述俚语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如果把语言比作君临天下的帝王,那么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居然出来一位莎士比亚笔下的小丑式人物登堂入座,甚至跻身最庄严的盛典,这就是俚语。

它出自大众之口,跳出了规范语言的框框,使人们不拘一格,畅所欲言。

”2 美国俚语的语言特点精力旺盛、开朗活跃,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这些都是美国人常引以为自豪的民族特征。

其中俚语的使用极能说明这一点。

因为许多美国俚语从语体方面考虑具有立意新奇、幽默生动、易于表达情感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可以从形态特征、语义特征及修辞特征等方面找到原因。

2.1 美国俚语的形态特征2.1.1单音节词(monosyllabic words)美国俚语偏好短词,特别是单音节词。

例如,kip(sleep),duck(dollar),wet(fond of drinking alcohol)等。

get low俚语

get low俚语

get low俚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Get Low这个俚语来源于美国流行文化,可以翻译为“低调”或“低调行事”。

它通常用于形容一种低调、低调的行为方式,或者表示一个人对某些事物采取了低姿态。

在音乐界,Get Low也是一首由美国饶舌歌手Lil Jon演唱的歌曲的名称,该曲风格如出一辙,直白简单。

在歌曲中,Lil Jon反复呼喊着“Get Low”,呼吁人们跟着他的节奏一起低调狂欢。

Get Low这个词语最初出现在美国南部地区,主要用于形容一些人或者事物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低调行事的特点。

在这个词语所代表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窥见一种不愿意过于张扬的态度。

在这个喧嚣四起的社会中,常常有一些人愿意保持低调,不愿意引起过多的关注。

Get Low往往被用来形容那些低调行事或者表达愿意保持低调的人们。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人或者事物会选择低调处理,他们不希望过多的注意,也不愿意成为众人的焦点。

这其中可能是出于个人性格原因,也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或者防止不必要的麻烦。

无论何种原因,Get Low这种低调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选择。

在社交圈中,Get Low的态度也经常会出现。

有些人喜欢低调处理自己的社交关系,他们喜欢任凭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低调地展现在别人面前,而不会刻意强调自己的存在感。

这种低调的社交方式,可以让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沉着,不被外部的压力所左右,也免除了过多的纷争和矛盾。

Get Low不仅是一种个人情绪的表现,也是一种社交方式的选择。

除了在生活中,Get Low这种态度也在音乐、文化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音乐界,Get Low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节奏低沉、音乐简洁明了的歌曲。

这些音乐往往会让人感觉低调而有力量,不被复杂的编曲所掩盖,让人心有所动。

在文化领域,Get Low也被用来形容一些文化产品或者活动,它们在表达自己的内涵和精神时往往采取了一种低调的方式。

浅析美国俚语的社会功能和翻译技巧

浅析美国俚语的社会功能和翻译技巧

浅析美国俚语的社会功能和翻译技巧作者:宁思洁施莹莹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10期摘要:语言不仅是一个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一个民族背后文化的象征。

它往往与社会发展、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生活习惯、政治改革和价值观密切相关。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的。

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是一种文化,而每一种文化也影响着一种语言。

美国俚语就是英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代表着西方文化。

关键词:俚语;社会功能;翻译技巧一、美国俚语的定义与起源《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词典》将俚语解释为一定程度的习语,通常用于朋友和同事之间,但不用于书面语或正式用语。

《简明牛津词典》将俚语解释为下层社会普遍使用的一种语言。

它的语言是粗糙和低级的。

受过教育的阶级不使用的官方语言是低于受过教育的人所使用的普通语言的口语。

它是某个阶级在某个时期使用的一个特殊词汇。

美国俚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事物的蓬勃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新的俚语词汇和短语不断产生。

例如,娱乐产业、IT产业、新闻、体育产业等文化产业占据了全产业的很大一部分,文化产业的工人和领导者大多受过文化的教育和教育。

因此,由它创造和衍生出来的俚语现在已经成为美国俚语的一半。

近年来,随着电视产业的兴起,许多美剧继续走红,许多新创造的俚语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

例如:短语don't have a cow(别大惊小怪); spill the beans(泄漏秘密); kill in line (管束); come clean(全盘托出,招供)等等。

二、美国俚语的社会功能1、活跃谈话气氛由于美国俚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分支,美国俚语具有英语语言的一般特征——社会功能。

不同群体对不同类型俚语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特定的美国文化。

人们利用俚语的这些特点,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俚语,可以迅速缩短说话人之间的距离,提高双方对话的有效性,活跃对话的气氛,帮助双方迅速建立良好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美国现代俚语特征新探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美国现代俚语特征新探

○引进与诠释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美国现代俚语特征新探*成汹涌(河南工业大学,郑州450001)提要: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尤其在美国,俚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炙手可热的交际工具。

但是,许多人对俚语存在偏见,认为俚语是一种粗俗的语言变体,不宜登大雅之堂。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任何语言形式均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别。

所以,只要是语言,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切不可盲目排斥或否定。

本文以美国俚语形成的“共聚量”、“自我”解脱及弥补规范语言空缺等功能分析入手,对美国俚语这一特殊语体的修辞、语言、语用和社会心理等特征分别作具体的论述和解读,并最终得出结论:美国俚语的作用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加强,继续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美国英语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美国俚语;特点;共聚量;自我中图分类号:H3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15)03-0066-4DOI 编码:10.16263/j.cnki.23-1071/h.2015.03.013A Novel Prob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merican Sla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 FunctionsCheng Xiong-yong(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China )As one of the unique forms of language ,slang is playing its indispensable role in American people ’s everyday communica-tion.Nevertheless ,slang is always perceived as an undesirable and vulgar speech variety due to its informal nature.From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all languages are equal in nature.In order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lang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hetorical ,linguistic ,pragmatic and 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slang in terms of the functions of “solidarity ”,“self-ego ”relief and the fill-in of the gap of the regular language.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paper attempts to draw a conclusion :the functions of American slang do not diminish but rather become reinforced ,which would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English.Key words :American slang ;characteristic ;solidarity ;self-ego1引言美国俚语原本是美国人在茶余饭后用来减轻、释放工作压力的调侃语,但如今它已经进入正式传媒工具中,无论是电视、电影还是报刊杂志都在大量地使用或转载俚语,人们随处可以听见美国人用五花八门的俚语进行别有一番风趣的交流和调侃。

现代美国俚语探析

现代美国俚语探析

*收稿日期:200727作者简介:赵靖岩(1969100第20卷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词语任意搭配,组成新的俚语短词语,使俚语的意义与原字面词义没有任何联系。

这种词义连接的随意性也反映出美国人的个性——不拘常规,敢于求新求异。

如“full of hot air”(一派胡言)。

美国俚语的另一语义特征是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一看(听)即明。

表示某人大脑愚笨的俚语有“cab-bage head”,“flat head”,“meat head,”“fathead”等;消防队员是“smoke-eater”,既形象,又别致;心情郁闷者则是一只“sad apple”;贪杯者在喝醉后一定觉得“comfortable”,“happy”或者“feel good”,或者变得“bent”或“loaded”,这种人当然是“bottle baby”或者“in one's cups”;有人认为婚姻是枷锁,婚后失去了许多自由,因而有被“locked”之感;受绞刑而死则有一个非常轻松幽默的俚语“dance on air”;也许有人觉得电视看得太多大脑会变迟钝,不善思考,成为“idiot”,不然电视机怎会用一贬义俚语“idiot box”来表示。

可见,现代美国俚语通俗、诙谐,富于色彩,这也是俚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原因之一。

三、美国俚语的来源大多数美国俚语来自行话和黑话。

俚语常常被当作一种语言代码,用力强化某个集团的内部凝聚力,使该集团成员能将之作为自己所特有的手段在集团的内部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密切个人与集体的利益。

同时,俚语在吸毒者、黑社会成员、流浪汉、黑人、青少年、大学生、军人等各亚文化成员中特别流行,这些人成为美国俚语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

有些被罪犯使用的俚语,即黑话或切口,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小偷们可以当着受害人的面谈论偷盗行动从何处下手,而受害人对此一无所知。

此外,美国俚语从黑人英语中也吸收了不少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27作者简介:赵靖岩(1969100第20卷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词语任意搭配,组成新的俚语短词语,使俚语的意义与原字面词义没有任何联系。

这种词义连接的随意性也反映出美国人的个性——不拘常规,敢于求新求异。

如“full of hot air”(一派胡言)。

美国俚语的另一语义特征是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一看(听)即明。

表示某人大脑愚笨的俚语有“cab-bage head”,“flat head”,“meat head,”“fathead”等;消防队员是“smoke-eater”,既形象,又别致;心情郁闷者则是一只“sad apple”;贪杯者在喝醉后一定觉得“comfortable”,“happy”或者“feel good”,或者变得“bent”或“loaded”,这种人当然是“bottle baby”或者“in one's cups”;有人认为婚姻是枷锁,婚后失去了许多自由,因而有被“locked”之感;受绞刑而死则有一个非常轻松幽默的俚语“dance on air”;也许有人觉得电视看得太多大脑会变迟钝,不善思考,成为“idiot”,不然电视机怎会用一贬义俚语“idiot box”来表示。

可见,现代美国俚语通俗、诙谐,富于色彩,这也是俚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原因之一。

三、美国俚语的来源大多数美国俚语来自行话和黑话。

俚语常常被当作一种语言代码,用力强化某个集团的内部凝聚力,使该集团成员能将之作为自己所特有的手段在集团的内部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密切个人与集体的利益。

同时,俚语在吸毒者、黑社会成员、流浪汉、黑人、青少年、大学生、军人等各亚文化成员中特别流行,这些人成为美国俚语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

有些被罪犯使用的俚语,即黑话或切口,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小偷们可以当着受害人的面谈论偷盗行动从何处下手,而受害人对此一无所知。

此外,美国俚语从黑人英语中也吸收了不少的词语。

如“Uncle Tom”,“head-rollers”(警察)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北方的经济形势吸引了大批黑人离开南方,迁入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同时也把黑人文化带入了北方人的生活。

后来黑人爵士乐及其舞蹈在全球盛行,黑人创造了大量俚语,其中一部分已成为标准英语而被大家接受。

如“jazz”(爵士乐),“blues”(布鲁斯),“break dancing”(霹雳舞)。

到了八九十年代,像“bre-ad”(钱),“brood”(兄弟),“man”(伙计),“cool”,“hot”(好极了)已被看成是标准英语而得到肯定。

年轻人,特别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和大学生对俚语似乎情有独钟,成为美国俚语创造和使用的主要力量。

俚语本身具有某种逆传统、猎新奇、赶时髦的特征。

青年人充满激情,而俚语有助于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激情,使他们的言辞增色、生辉,极富韵味。

那些对歌星、影星或是体育明星崇拜得五体投地,以致衣着打扮、行动举止都处处模仿他们的青年在现代俚语中被称为“wannabe”,该词显然由“want to be”而来。

它可以是名词,用在被崇拜对象之后,如“Madonna wannabes”(玛当娜迷),也可作形容词用,如“wnnabe life style”(追星族的生活方式)。

再如“wicked”一词在口语中作“顶呱呱的,极好的”解,可以说“we have a wickedtime”,也可以在它们的前面用副词修饰,如“well wicked”。

牛津英语辞典的编者指出,它的这一用法很可能来自广告用语“so good it’s wicked”(大致相当于“好得邪了门了”)。

四、美国俚语的地位与作用俚语在美国现代社会中正履行着越来越重要的交际功能。

各亚文化集团成员在使用规范语言表达集团所特有的机智观念、思想感情、技术、态度等时,都受到较大限制,而俚语却能满足不同文化群体的不同语言要求。

美国人口的频繁流动,亚文化集团与主导文化的接触,事业大军中的流浪者以及黑社会成员的地下非法活动,导致了俚语的广泛传播,使俚语这一由个人创造,最初只在集团内部流行并履行交际功能的语言现象,突破集团的地理区域的界限,逐渐向社会渗透、弥散,成为大众性的语言形式。

美国文化根基较浅,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束缚较少,加之美国人富于创新,好奇心强,崇尚冒险精神,是一个活跃而富于激情的民族,俚语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拘清规戒律的美国人对新奇事物的渴求。

人们可以用规范语言来谈论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但只有俚语才能使人们的感情以语言的形式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

在社会生活迅猛变革、发展的同时,各亚文化集团自发生成的俚语可以填补规范语言中的空缺。

俚语在美国社会中特别盛行,同时也反映该社会的开发与自由程度。

俚语也具体反映出现代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围绕两次世界大战种族歧视、民族运动、性解放、吸毒、酗酒等社会问题,大量俚语产生。

语言学家Stuard Berg Flexner注意到,在美国,主要是男性在创造俚语,因为男性较之女性更为频繁地参与集体活动。

在这种场合,俚语是通俗的大众语言,给谈话双方带来一种熟悉、随便的气氛。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社会集体活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虽然,汉语给俚语下的定义是“粗俗或同性面极窄的方言词”,但美国俚语新颖时髦、鲜明生动、通俗第6期101赵靖岩:现代美国俚语探析诙谐的特点被各社会阶层充分利用。

美国政界官员为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附势社会潮流,有时也选用平俗的口语或俚语。

大众传媒为迎合平民大众的口味,经常创造和使用俚语,对俚语的流行与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在阅读小说报刊、观看电视电影、收听广播时会发现美国俚语比比皆是,已渗透到美国文化的各个角落。

对俚语的正确使用,不仅能生动形象地表达使用者的感情与意图,还能极大地丰富语言的表达力。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俚语在不断地产生、流行、消亡或被融入标准英语。

俚语已成为当代美国英语的一大特色,并引起语言学家以及整个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1]郑立信,顾嘉祖.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M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梁实秋.最新美国俚语词典[S ].香港新光出版社,1986.[3]陈原.社会语言学[M ].学林出版社,2000.Study of American SlangsZhao Jingyan(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2)Abstract:For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vividness and brevity ,American slang has great value to explore .This thesis explores causes ,origin and semantic connotations of American slangs and makes a study of what role slangs play in American society.Key words:slangs ;semantic connotation ;origin ;position(上接第98页)其次,为了追求“本色”译文,翻译中还要善于使用多种翻译技巧。

如音译、音义兼译、直译加注等等。

音译,众所周知的“可口可乐”(Coca Cola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黑客”(haker )等。

音义兼译,像“ge-nebank ”,译成“基因库”,“internet ”译成“因特网”等等,真是再恰当不过。

当然,在翻译中遇到一些难译的词语时,最好的方法首推“归化”法。

总之,在翻译中追求“本色”,力求“忠实”,达到原汁原味是最理想的,但也是不容易的。

翻译的本质是一个隐喻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文作者既要忠实于人际关系(译者与作者、译文读者),更要忠实于一种文际关系(原文与译文),译者在主观上要绝对服从原文,但在客观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隐喻转换过程中,一部分信息可能会被丢掉。

但译者应该把追求“本色”,力求“忠实”作为宗旨,在翻译中尽可能突显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承认和了解各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让不同文化因素和平共处。

这样,翻译工作者才能起到使不同文化相交融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1]孙毅兵.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交融——翻译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 ].外语教学,2003(1).[2]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 ].中国翻译,2003(3).[3]毛荣贵,廖晟.译心译意[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4]王东风.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J ].中国翻译,2004(6).Being Faithful To Source Text Is The Root Of TranslationWang Yanq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Abstract:I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today ,there is quite some criticism on the theory of Being Faithful to Source Text.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no matter how advanced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develops ,being faithful to source text is the root of translation.Putting thisprinciple aside ,the translator does the translation at will ,which should not belong to translation.Based on source text ,translators do th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recreation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responsible not only for the literate convey of the source text ,but also for the cultural pass-on ,this should always b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raslation.Key words :translation ;faithful principle ;source textcul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