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调整夜班模式对肿瘤专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情志护理”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医疗护理人员在护理肿瘤患者中对中医“情志护理”的应用体会。
方法:2022.04至2023.04,纳入肿瘤科患者,共为90例。
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各为45例。
参照组:常规护理。
试验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情志护理模式。
评价2组护理结果。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舒适度评分提高,P<0.05。
结论:常规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对改善肿瘤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抑郁、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关键词】肿瘤:情志护理:护理情志泛指人类在面对各种事物的内心情绪反应,情志护理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新型护思关系在提倡护士给予患者情志护理的同时,应关注护士对肿瘤患者情志关怀的需求[1]。
作为专门收治肿瘤病人的肿瘤科的护士,每天面对的是肿瘤病人,工作场所是压抑、沉闷环境,情志护理更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我科从2013年建科开始就结合中医理论实行对每位肿瘤患者落实情志护理,对其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患者情绪变化,根据中医症型及24节气对应人体五脏六腑,制定出个案化针对性情志护理[2]。
研究发现,情志护理的运用,使得肿瘤科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提高,并且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抑郁、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3]。
本研究评析“情志护理”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入肿瘤科病人,时间选择2022.04至2023.04。
共有90例病人。
分组方案为随机数字表法。
两组各录入45例病人。
参照组:男性、女性各为24例、21例。
年龄区间为27~63岁,平均(45.03±5.52)岁。
疾病类型:肺癌、胃癌、乳腺癌各为14例、16例、15例。
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医 院的生存和发展 与医务人员密切相关 , 医务人员 的业务素
率( 包括异 常指标 ) 高达 7 4 . 0 %, 高于教 师、 民警等行业 , 也高于
同类人群其他研 究结果 。
质、 业务 水平直接 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 而 医务 人员 的身心 健康则是 医院生 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当前医务人员工作压力
6
退休人员患病 比例最高 ; 在职人员 中, 患病 比例最 高的是行职 ( 行
——
——
当代 医学
2 0 1 5 年 7月第 2 l 卷第 2 1 期总第 3 9 2 期
C o n t e mp o r a r y Me d i c i n e ,J u 1 . 2 0 1 5 , Vo 1 . 2 1 N o . 2 1 I s s u e N o . 3 9 2
视 。 为全 面了解 医务 人员 的身 体健 康状 况 以及相 关影响 因素 ,
对近几年有关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状 况的文献进行检索并综述 , 以 期引起卫生管理部门对此问题 的高度 关注 , 从而为早期发现医务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这与 吴 思英 等 的 报道 一致 。 某 医 院对 2 3 0 0 名 医务人 员的体检 结果进 行分析 , 男性患病 率为 6 9 . 9 %, 女 性患病率 为 7 6 . 4 %( P = O. 0 3 9 ) ; 高 脂血症 、 脂 肪肝 、 高血压 男
常率为 6 0 . 6 %, 2 组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另 1项对 1 4 4 5名医院 的离退休 人员及在职职工 的体检发现 , 妇科疾病 发病率 6 9 . 5 %,
岁年龄 组疾 病检 出率为 7 9 . 5 %, 5 0 ~5 9 岁 年龄组疾 病检 出率 为
国内外肿瘤专科护士发展现状与进展

国内外肿瘤专科护士发展现状与进展
顼丽娟;王珺
【期刊名称】《上海护理》
【年(卷),期】2015(15)1
【摘要】随着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迅速增高,预计2020年每年新发肿瘤患者将达1500万例,在发展中国家癌症总数将每年增加73%,发达国家为29%[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专业化、个体化和整体化的要求,专科护士培训成为目前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2]。
因此随着肿瘤学科不断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出现,促进了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中心”的肿瘤护理向着专科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护理学科中重要分支的肿瘤护理迅速发展,肿瘤专科护士(oncology nurse specialist,ONS)随之应运而生[3]。
【总页数】5页(P61-65)
【作者】顼丽娟;王珺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国内外二噁英检测标准制修订现状与进展
2.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现状与进展
3.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现代应急救援食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5.国内外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型式的发展现状与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内科护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肿瘤内科护理论文题目一、最新肿瘤内科护理论文选题参考1、基层医院肿瘤内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2、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3、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4、肿瘤内科护理教学试用1:1实习带教方法5、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肿瘤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6、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7、浅析肿瘤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及其应用8、心情脸谱图在肿瘤内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9、肿瘤内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应对探讨10、品管圈对提高肿瘤内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11、团体心理辅导对肿瘤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12、浅议肿瘤内科护士的化疗防护措施13、弹性排班模式在血液肿瘤内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应用分析14、医护协同查房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判定15、肿瘤内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分析及对策16、浅谈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要求及护患沟通17、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18、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9、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20、对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研究与分析二、肿瘤内科护理论文题目大全1、关于肿瘤内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问题的探讨2、肿瘤内科护理实习带教经验的总结3、浅谈肿瘤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处理策略4、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5、临床肿瘤内科护理工作浅谈6、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7、肿瘤内科护理临床实践带教的探讨8、肿瘤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9、临床路径在肿瘤内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与评价10、肿瘤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经验的总结11、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12、浅谈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与对策13、肿瘤内科护理安全管理14、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应对15、药品说明书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作用16、试论肿瘤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17、肿瘤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经验的总结18、浅谈肿瘤内科护理人员如何用爱心呵护患者19、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20、肿瘤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处理策略研究三、热门肿瘤内科护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肿瘤内科护理教学实施探讨2、肿瘤内科护士化疗知识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评价3、弹性排班模式在血液肿瘤内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应用4、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5、肿瘤内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与对策6、肿瘤内科护理管理的探索和实践7、肿瘤内科护士核心能力要求8、肿瘤内科护士安全用药操作指南9、浅谈肿瘤内科护士的自我防护10、肿瘤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分析及对策探析11、肿瘤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分析及对策探析12、肿瘤内科护士心理压力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13、肿瘤内科护士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14、浅谈肿瘤内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1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的应用研究16、循证护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17、肿瘤内科化疗实习护士带教的实践与体会18、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住院病房的应用19、肿瘤内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20、肿瘤内科病房护理教学的实施和体会四、关于肿瘤内科护理毕业论文题目1、肿瘤内科护理2、肿瘤内科护理手册3、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4、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5、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6、两种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比较7、循证护理在肿瘤内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8、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9、对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研究与分析10、护理学组专职护士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11、360°反馈在肿瘤内科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与效果12、电子体温单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13、知信行教育模式对肿瘤内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能力的效果研究14、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15、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16、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研究与分析17、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18、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19、糖尿病学组联络员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20、一对一带教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五、比较好写的肿瘤内科护理论文题目1、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住院病房的应用效果研究2、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3、优质护理对提高肿瘤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4、肿瘤内科新进护理人员带教探索与体会5、肿瘤内科住院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研究6、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肿瘤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7、创建肿瘤内科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实践与成效8、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应用的探析9、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10、肿瘤内科病房护士的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11、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12、护理风险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3、规范化护理对内科肿瘤治疗的影响14、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的实践15、肿瘤内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16、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17、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提高肿瘤内科临床护理质效18、浅谈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的实践与成效19、专科护士在肿瘤化疗内科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20、《肿瘤内科新护士工作宝典》的使用。
肿瘤科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肿瘤科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护士的技术及各项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对肿瘤科护士的要求更高。
每天面对正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癌症患者,肿瘤科护士应该具备一流的技术(Skill),高度的责任心(Responsibility)和极大的耐心(Patience)。
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往往让患者从意识上将癌症和死亡等同起来[1]因此同时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业务精通,技术娴熟,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肿瘤科护士其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具有较大压力,如果其压力得不到有效调适,不仅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服务质量,还会导致护理人员离职来逃避问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2]。
1 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分析1.1 工作性质紧张、工作量繁重: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尤其是肿瘤科护士每天面对各种癌症患者,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反复无常的情绪变化、对病情的了解程度,这些都可能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护士心理存在着极大的压力。
护士每日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经常面临突发多变情况,如病人病情变化多端,不确定因素多,既要抢救和护理各种病人,精神紧张和高度集中,又要处理生离死别的关系,工作难度大;护理人员还要面对面处理各种性格的病人及家属的问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加之,其特殊的“三班倒”排班制度不符合正常的生活节奏, 破坏了人体“生物钟”。
特别是夜班护士, 既要独立完成繁重的护理工作, 又要处理突发病情变化,。
平时没有规律的周末及节假日休息,护士多以女性为主,成家后的护士面临怀孕、生育及繁杂家务的困扰,许多护士因为工作负荷过重,生活上操劳过多,导致身心疲劳,这些种种因素都极易产生对护理工作的厌倦情绪。
1.2 不良的环境因素:医院是患者高度聚集的场所,随着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形成了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因素并存的护理环境;同时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又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心理高度应激状态[3]。
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_肿瘤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_肿瘤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肿瘤科护理论文1700字(一):精细护理联合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对肿瘤科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摘要:目的:临床上在对肿瘤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诊的90例肿瘤科患者为临床觀察对象,护理对照组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模式。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度更高。
结论:临床上在护理肿瘤科患者的过程中,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模式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依从度。
关键词:精细护理;责任制护理小组;肿瘤科患者;依从性;影响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增高的趋势,恶性肿瘤不仅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很多患者还会因此而失去生命。
为了使临床的治疗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文章就主要探讨了责任制护理小组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依从性产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45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7±6.3)岁。
观察组45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8.9±6.1)岁。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方式,护理人员一方面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要督促患者按时用药,提醒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1]。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方式,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规范,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每项操作都能有依有据。
其次,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不仅要控制好病房内部的湿度及温度,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在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多给予患者一些理解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对待生活以及对待治疗的信心,充分体现护理工作开展的人性化特征。
肿瘤专科护士个案护理报告

肿瘤专科护士个案护理报告背景介绍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肿瘤专科护士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关怀和耐心。
本报告将具体介绍一位肿瘤患者的个案护理情况,以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患者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50岁•诊断:肺癌诊疗过程张三是一位患有晚期肺癌的患者,入院时已经转移到晚期,需要接受放疗和化疗治疗。
肿瘤专科护士在接待张三时发现其情绪低落,食欲下降,身体虚弱。
因此,护士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定期测量生命体征、提供营养支持、心理抚慰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护理方案1.生命体征:护士每4小时测量一次张三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中。
2.营养支持:根据营养师的建议,护士为张三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定期监测其体重变化和营养状况。
3.心理抚慰:护士与张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其内心的痛苦和困惑,给予鼓励和支持。
效果评估经过几周的综合护理,张三的情绪逐渐好转,食欲得到提升,身体状况逐渐稳定。
医生也对其治疗效果表示满意,认为护理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与展望肿瘤专科护士的个案护理在肿瘤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治疗效果,希望未来肿瘤专科护理工作能够不断优化和完善,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以上是本次肿瘤专科护士个案护理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朴您对其能起到参考作用。
2024年肿瘤专科护士工作总结(四篇)

2024年肿瘤专科护士工作总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伴随着忙碌的步伐,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在此,我针对____年度的个人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轮岗两个科室,结识了许多新同事。
虽然仍属肿瘤科范畴,但在不同岗位上的锻炼让我受益匪浅。
年初,我所在的肿五病区使我感到有些忐忑不安,担心难以适应新环境。
正值春节期间,科室手术和化疗工作量激增,使得工作压力倍增。
记得第一周,我负责的八位患者中有一位刚做完手术,其余七位都在接受化疗。
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我曾感到手忙脚乱,生怕不能在下班前完成所有治疗任务。
但我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收获了小小的成就感。
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即在忙碌工作中,我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或许是因为担心加快速度会导致错误吧。
我认为,工作效率并非唯一评判标准,更重要的是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细致程度。
毕竟,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谨细致,不能有丝毫差错。
刘护士长也曾教导我们,动作慢不要紧,但必须认真仔细,这关乎我们的责任心。
我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例如加快走路速度等。
不同科室的工作习性略有差异。
在肿五病区,血压测量和会阴擦洗等任务由责任护士承担,若负责的患者较多,我则会提前到达科室,确保及时完成治疗任务。
护长非常重视我们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每日布置学习任务,次日晨会提问以巩固基础知识。
虽然有时疲惫不堪,但想到所学知识将成为自己的财富,便觉得一切心酸皆可忘却。
在肿六病区,我得到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得益于护长对工作细节的高度重视,我在巡回、查对、宣教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深知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尚需巩固等。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断进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024年肿瘤专科护士工作总结(二)在____月____日,我圆满完成了在省医院草堂病区内三的实习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调整夜班模式对肿瘤专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6-12T14:05:57.54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作者:刘瑾朱娓杜新香(通讯作者)[导读] 改善了护士的心理承受力,使夜班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得到了保证,促进了护士职业道德修养、责任心的提高。
刘瑾朱娓杜新香(通讯作者)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夜班模式对肿瘤专科护士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肿瘤内科32名护士,先期阶段采用常规夜班模式,后期阶段采用改良式夜班模式,对两种夜班模式下护士的倦怠感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改良式夜班模式下的护士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和职业倦怠感与常规夜班模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合理的夜班制度能够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工作予以借鉴。
【关键词】夜班模式;护士身心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388-01 医院夜班的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高强度、超负荷运转的特点,是最具压力性的卫生服务行业。
肿瘤专科护士在这方面承受着比其他科室更大的压力,对临床护士的护理质量和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所以,需要探索出一种高效且能提高护士生活质量的夜班模式。
本人选取了32名肿瘤内科临床护士,对其采用两种不同的夜班模式,效果满意。
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肿瘤内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在岗和倒夜班护士32名,将妊娠期、哺乳期和患病护士予以排除。
全部都为女性,年龄21-36岁,平均(25.4±5.3)岁,工作时间1.5-19年,平均(11.9±3.1)年,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13名,护士12名。
1.2方法
先期阶段采用常规夜班模式,由2名护士在17:30-0:30负责小夜班,2名护士在0:30-次日10:00负责大夜班。
在实施1个月与2个月时,采用改良式夜班模式:19:00-23:00由2名护士负责,23:00-凌晨3:00由1名护士负责,凌晨3:00-7:00由1名护士负责,7:00-11:00由2名护士负责,班次比较弹性。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2]和职业倦怠感问卷调查护士的生存质量和倦怠感。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夜班模式下护士生活质量对比
改良式夜班护士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夜班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种夜班模式下护士职业倦怠感对比
改良式夜班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显著较常规夜班模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不同夜班模式下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比较(分)
3讨论
夜班在护士的日常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人体的生物节律[3]、睡眠质量和内分泌等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根据护士的精神状态、心理、工作倦怠感及状态等,调整了常规夜班模式,并制定出改良式夜班模式,使护士的夜班时间得到了有效缩短,保证了护士的睡眠质量,从而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夜班前的睡眠质量和夜班的工作效率、觉醒状态有关[4],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夜班模式的总得分、护士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坚强人格、倦怠感和临床工作等方面,总结出改良式夜班模式较常规夜班模式对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影响小,能够使护士适应夜间工作,极大地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改善了护士的心理承受力,使夜班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得到了保证,促进了护士职业道德修养、责任心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32名护士在改良式夜班模式下的护士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和职业倦怠感与常规夜班模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王玫[5]等人的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夜班模式的调整可以对护士产生不同的影响。
与患者相贴近的优质护理有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也能调动起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使护士工作的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能够做到始终贯彻并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所以,合理的夜班制度能够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工作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顾琼,聂莉霞.对两种不同护理夜班排班模式的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8):1520-1522.
[2]郭培琴,吴淑惠,郑淑娟,等.间歇夜班模式对夜班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65-566.
[3]项彩芬,何丽红,倪燕红,等.两种夜班制模式在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比较[J].护理与康复,2013,12(2):169-170.
[4]李潞裹,李慧玲,马如扼.采用不同排班方式对夜班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15 (36):3849-3851.
[5]王玫,刘青青,何华英,等.连续夜班排班模式在老年干部病房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1,26(5):77-78.
课题名称:改变夜班时数对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生存质量和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XJC20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