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经济学视角的旅游景区价值评估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引言: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如何准确评估旅游景区的价值,对于景区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旅游景区价值评估的方法和评估资料清单,帮助景区管理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旅游景区的价值。
一、景区自然环境价值评估1.1 生态环境评估- 调查景区的自然资源情况,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
- 评估景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
- 分析景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如保护水源、调节气候等。
1.2 生物多样性评估- 调查景区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
- 评估景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稳定性等。
- 分析景区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价值。
1.3 地质地貌评估- 调查景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如山脉、峡谷、湖泊等。
- 评估景区的地质地貌景观独特性和美观度。
- 分析景区的地质地貌对于地质科学研究和旅游吸引力的影响。
二、景区文化价值评估2.1 历史文化评估- 调查景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建筑物。
- 评估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状况。
- 分析景区的历史文化对于地方文化传承和旅游吸引力的影响。
2.2 民俗文化评估- 调查景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
- 评估景区的民俗文化特色和传承状况。
- 分析景区的民俗文化对于地方文化传播和旅游体验的影响。
2.3 艺术文化评估- 调查景区的艺术文化表演和展览活动。
- 评估景区的艺术文化品质和影响力。
- 分析景区的艺术文化对于旅游吸引力和文化交流的作用。
三、景区经济价值评估3.1 旅游收入评估- 统计景区的游客数量和消费情况。
- 评估景区的旅游收入和经济贡献。
- 分析景区的旅游收入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影响。
3.2 就业机会评估- 调查景区的员工数量和就业岗位。
- 评估景区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力需求。
- 分析景区的就业机会对于地方居民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3.3 产业链带动评估- 调查景区周边的相关产业,如酒店、餐饮等。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一、任务背景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旅游景区的价值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任务的目的是评估旅游景区的价值,并编制相应的评估资料清单,以提供给相关决策者和投资者参考。
二、评估方法1. 经济价值评估:通过对旅游景区的经济收入、就业创造、税收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程度。
2. 社会价值评估:通过对旅游景区的社会影响、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程度。
3. 生态价值评估:通过对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物种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程度。
三、评估内容1. 经济价值评估内容:a. 旅游景区的年度游客数量统计数据;b. 旅游景区的年度收入统计数据,包括门票收入、餐饮收入、住宿收入等;c. 旅游景区的就业创造数据,包括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人数;d. 旅游景区的税收贡献数据,包括地方税收和国家税收;e. 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评估,包括投资回报率、经济增长率等。
2. 社会价值评估内容:a. 旅游景区的社会影响评估,包括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b. 旅游景区的文化传承评估,包括对当地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程度;c. 旅游景区的社会公益活动评估,包括对当地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参与程度;d.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评估,包括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程度。
3. 生态价值评估内容:a. 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评估,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质量等方面的评估;b. 旅游景区的生物多样性评估,包括物种数量、物种分布等方面的评估;c. 旅游景区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方面的评估;d. 旅游景区的环境可持续性评估,包括对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评估。
四、评估资料清单1. 经济价值评估资料清单:a. 旅游景区的年度游客数量统计表;b. 旅游景区的年度收入统计表;c. 旅游景区的就业创造数据报告;d. 旅游景区的税收贡献数据报告;e. 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评估报告。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一、介绍旅游景区价值评估是对旅游景区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在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并提供评估资料清单以支持评估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旅游景区价值评估的标准格式文本及相关数据。
二、背景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的价值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价值评估,可以科学地了解旅游景区的现状和潜力,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三、价值评估的内容1. 经济价值评估经济价值评估主要关注旅游景区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评估指标包括旅游收入、就业机会、税收贡献等。
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可以计算出旅游景区的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
2. 环境价值评估环境价值评估旨在评估旅游景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情况。
评估指标包括景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水资源利用情况、能源消耗情况等。
通过对景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可以确定景区的环境价值。
3. 社会价值评估社会价值评估主要关注旅游景区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评估指标包括景区的社会效益、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社区发展等。
通过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可以评估景区的社会价值。
四、评估资料清单1. 经济价值评估资料清单- 景区年度旅游收入报告- 景区就业情况统计表- 景区税收贡献报告- 景区投资计划和资金使用情况报告2. 环境价值评估资料清单- 景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景区水资源利用情况统计表- 景区能源消耗情况报告- 景区生态环境监测报告3. 社会价值评估资料清单- 景区社会效益评估报告- 景区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报告- 景区社区发展计划和实施情况报告- 景区社会影响评估问卷调查结果五、数据编写示例1. 经济价值评估数据示例:- 景区年度旅游收入报告显示,该景区在去年实现旅游收入5000万元人民币。
- 景区就业情况统计表显示,该景区提供就业机会500个,其中包括导游、酒店服务人员等。
- 景区税收贡献报告显示,该景区去年为当地政府贡献税收300万元人民币。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引言概述:旅游景区价值评估是对景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旨在确定景区的价值和潜力,为景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旅游景区价值评估的重要性以及评估资料清单的构成。
一、景区经济价值评估1.1 景区旅游收入评估:通过统计和分析景区的游客数量和消费情况,计算景区的旅游收入。
这包括门票收入、餐饮和住宿收入等。
1.2 景区就业和创收评估:评估景区对当地就业的贡献和创收能力,包括景区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1.3 景区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评估:评估景区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包括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和对地方税收的贡献。
二、景区社会价值评估2.1 景区文化传承评估:评估景区对当地文化传承的贡献,包括景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当地传统工艺和民俗的保护等。
2.2 景区社会影响评估:评估景区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对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等。
2.3 景区社会责任评估:评估景区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包括对当地社区的支持和公益活动的开展等。
三、景区环境价值评估3.1 景区生态保护评估:评估景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情况,包括对水源、植被和野生动物的保护等。
3.2 景区环境影响评估:评估景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空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的影响。
3.3 景区可持续发展评估:评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包括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对当地社区的长期影响等。
四、评估资料清单4.1 景区基本信息资料:包括景区的地理位置、面积、开放时间等基本信息。
4.2 景区游客统计资料:包括游客数量、来源地、游客满意度等统计数据。
4.3 景区财务报表和经济数据:包括景区的收入、支出、利润等财务数据。
4.4 景区社会影响评估报告:包括景区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估报告。
4.5 景区环境评估报告:包括景区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保护情况的评估报告。
五、结论旅游景区价值评估是对景区综合价值的评估过程,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一、背景介绍旅游景区价值评估是对景区的综合价值进行客观评估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通过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景区的自然、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价值,为景区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资料清单是指在进行旅游景区价值评估时所需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资料清单,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内容1. 自然价值评估自然价值评估主要包括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方面的评估。
具体内容包括:- 地理位置: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
- 自然环境:景区的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等。
- 生态系统:景区的生态系统类型、生物群落结构、生态保护状况等。
- 地质地貌:景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地质遗迹等。
2. 文化价值评估文化价值评估主要包括景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传统习俗等方面的评估。
具体内容包括:- 历史文化:景区的历史沿革、历史遗迹、历史事件等。
- 人文景观:景区的建筑风格、雕塑艺术、园林景观等。
- 传统习俗:景区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民间艺术等。
3. 经济价值评估经济价值评估主要包括景区的旅游收入、就业机会、经济贡献等方面的评估。
具体内容包括:- 旅游收入:景区的年度旅游收入、游客消费结构、旅游产品开发等。
- 就业机会:景区提供的就业机会数量、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等。
- 经济贡献:景区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等。
三、评估资料清单1. 地理位置资料- 景区所处地理位置的经纬度、海拔高度等数据。
- 景区周边交通情况、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分布情况。
2. 自然环境资料- 景区的气候数据,包括年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
- 景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包括PM2.5、PM10等指标。
- 景区的水质监测数据,包括水源地水质、河流湖泊水质等。
- 景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包括植物、动物等物种分布和数量。
3. 生态系统资料- 景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湿地、草原等。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一、引言旅游景区价值评估是对特定景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价值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旅游景区价值评估的标准格式文本,以便对景区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评估资料清单,以辅助评估工作的进行。
二、评估目的旅游景区价值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景区的综合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以及评估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评估的结果可以为景区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政府、投资者和游客提供决策参考。
三、评估内容1. 经济价值评估- 景区的旅游收入:通过统计景区的游客人数、门票价格和其他旅游收入渠道,计算景区的旅游收入。
- 就业和收入:评估景区对当地就业和收入的贡献,包括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
- 经济波及效应:评估景区对当地经济的波及效应,包括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和对当地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
2. 社会价值评估- 社会效益:评估景区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提供社会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效益。
- 文化传承:评估景区对当地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贡献,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 教育和培训:评估景区对当地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包括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以及开展相关培训项目。
3. 文化价值评估- 历史和文化遗产:评估景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包括历史建造、文物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评估。
- 文化活动和节庆:评估景区的文化活动和节庆对当地文化传承和旅游吸引力的影响。
4. 环境价值评估- 生态保护:评估景区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对当地生态系统的贡献,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评估。
- 环境影响:评估景区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资源、空气质量和噪音等方面的评估。
四、评估资料清单1. 经济价值评估资料- 景区的年度游客人数和门票价格统计数据。
- 景区的旅游收入数据,包括门票收入、餐饮收入、住宿收入等。
- 当地就业和收入数据,包括景区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数据。
景区价值评估方案

景区价值评估方案随着人们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景区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度假的重要场所。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评估景区的价值,对于景区经营者和游客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景区价值评估方案,帮助景区经营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景区,进一步提升景区的价值。
一、目标明确评估景区的价值,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和范围。
具体来说,评估目标包括景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估范围包括景区的景点、配套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
二、数据收集评估景区价值的第二步是数据收集。
数据的来源可以包括景区内部资料、相关组织发布的数据、采访景区游客的问卷调查等方式。
以下是一些可能收集的数据:1. 经济效益方面•景区年收入、支出、净利润等数据。
•景区客流量、平均消费水平等数据。
•景区的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情况等数据。
2. 社会效益方面•景区服务质量评价、游客满意度等数据。
•景区在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等数据。
•景区产生的社会效益,如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推广环保理念等数据。
3. 环境效益方面•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旅游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等数据。
•景区对于本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保意识的普及程度等数据。
三、价值评估模型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一个科学的景区价值评估模型。
本文提供一种简单和实用的模型,可供参考。
1. 经济效益评估模型•景区年收入、支出、净利润等数据权重分别为40%、30%、30%。
•景区客流量、平均消费水平等数据权重分别为50%、50%。
•景区的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情况等数据权重分别为30%、30%。
2. 社会效益评估模型•景区服务质量评价、游客满意度等数据权重分别为50%、50%。
•景区在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等数据权重分别为30%、20%。
•景区产生的社会效益,如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推广环保理念等数据权重分别为20%、30%。
3. 环境效益评估模型•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旅游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等数据权重分别为50%、50%。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及评估资料清单一、引言旅游景区价值评估是对景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景区的吸引力、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为景区的规划、管理和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旅游景区价值评估的方法和评估资料清单。
二、旅游景区价值评估的方法1. 综合评估法综合评估法是一种综合考虑景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游客数量、游客满意度、景区收入、景区就业等。
2. 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通过对类似景区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来评估景区的价值。
可以通过调查其他景区的门票价格、酒店价格、餐饮价格等,与目标景区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景区的价值。
3. 成本法成本法是通过计算建设、维护和管理景区所需要的成本,来评估景区的价值。
可以考虑景区的土地成本、建设费用、运营费用等,通过对这些成本进行估算,得出景区的价值。
三、旅游景区价值评估资料清单1. 景区基本信息- 景区名称:XXX景区- 所在地:XX省XX市- 面积:XXX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每天XX:XX-XX:XX- 游客接待量:每年约XXX万人次2. 经济价值资料- 景区收入:每年约XXX万元- 景区支出:每年约XXX万元- 利润:每年约XXX万元- 景区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提供就业岗位XXX个,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年税收贡献XXX万元3. 社会价值资料- 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达到XX%- 游客评价: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增进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 社会影响: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形象,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4. 环境价值资料- 生态保护措施:建立了生态保护区,保护了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对景区开发和运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监测数据: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指标监测结果,保证了景区的环境质量5. 市场比较资料- 同类景区门票价格对比:A景区门票价格为XX元,B景区门票价格为XX元,与目标景区进行比较- 酒店价格对比:周边酒店价格范围为XX元-XX元,提供了不同档次的住宿选择- 餐饮价格对比:周边餐馆平均消费为XX元/人,提供了丰富的餐饮选择四、结论通过综合评估法、市场比较法和成本法等方法,对XXX景区的价值进行了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osenberger & Loomis,2001:北美游憩活动价值评估 游憩活动类型 评估例数(N) 游憩价值均值 (美元/人· 天) 野营 野炊 游泳 观光 越野驾车游 40 12 12 20 4 30.36 35.26 21.08 35.88 17.43 游憩价值范围 (美元/人· 天) 1.69 – 187.11 7.45 – 118.95 1.83 – 49.08 0.54 – 174.81 4.37 – 33.64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主要研究领域 (1)环境经济帐户研究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研究
(3)旅游价值评估研究
(1)环境经济帐户研究
现存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西方国家的 国民经济帐户(SNA)和东方国家的国 民经济平衡表体系(MPS)都建立在“ 资源无限、任意取用”的指导思想上, 对自然资源既不标价,也不核算,更无 折旧。
机动船划船
非机动船划船 远足 自行车游 山坡滑雪 垂钓 野生动物观赏 骑马 攀岩
14
19 29 5 5 122 157 1 4
34.75
61.57 36.63 45.15 27.91 35.89 30.67 15.10 52.96
4.40 – 169.68
15.04 – 263.68 1.56 – 218.37 17.61 – 62.88 12.54 – 52.59 1.73 – 210.94 2.36 – 161.59 15.10 – 15.10 29.82 – 85.74
国内游憩价值评估进展
1990s’以后,我国开始出现旅游资源价值 的定量化研究。
评估内容以自然类游憩资源最为丰富, 人文类游憩资源也有一定关注。 评估方法上,目前以TCM的实际应用偏 多。且多为方法的案例套用,仅有少数 学者对评估结果进行信度或效度检验。
3
CVM评估方法简介
CVM方法 1963年 首次实践 1989年 深入讨论
旅游和游憩 调节功能 文化多元性
生态系统
支持生境功能
精神与宗教
服务功能
供给服务
社会关系 文化服务功能 地方感 灵感
美学 科学和教育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MA,2005)
文化遗产
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
总经济价值(total economic value)(D. Pearce & C. Pearce, 2001):某种环境资源被转作它用 或严重毁损时所损失的价值,可通过将使用价值 和非使用价值相加,或将二者直接作为一个整体 评估而得到。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研究
1981年,Ehrlich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 1997年,Daily出版书籍《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社会对自 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自然 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所需 的条件和过程; 同年,Constanza在《Nature》上发表文章《全球生态系 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价值估算》,认为生态系统产品和服 务是人类直接或者间接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益处,并 将生态系统服务具体分为17 种类型,包括游憩价值和文 化价值。
美国在1993年建立了反映环境信息的资源环境 经济核算体系(SEEA)
日本于1998年提出了广义的资源环境帐户体系 的理论框架(CSEEA) 欧盟在挪威和芬兰开展相关研究,并制定出欧 盟统一环境经济核算模式NAMEA
此外,加拿大、菲律宾、巴西、印尼等国家也 都提出了建立国民经济绿色帐户的计划。
1947年 理论提出
1979年 1986年 列入法规
方法原理
环境资源产品或服务质量改善
最大支付意愿 (WTP) 最小赔偿意愿 (WTA)
环境资源产品或服务质量恶化
CVM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消费者剩余理论 公共物品理论:个人效用之和为公共物品的总效用
福利经济学理论:价值=效用=支付意愿=偏好
CVM的应用流程
构 建 假 想 市 场 和确 引定 导支 技付 术媒 介 调 查 问 卷 设 计 预 调 查 修 正 正 式 调 查 数 据 处 理 计 算 估 算 价 值 量 总 值 WTP/WTA
假想市场 •针对景区出现的核心游憩或环境问题,构建假想市场。 支付媒介 •门票;会费;项目捐款;时间成本(愿意参加义务工作的时间)等 引导技术 •支付卡法 ·开放式问卷法·封闭式问卷法·投标博弈法·离散选择法等
非使用价值:选择价值是为将来保留游 憩机会的价值;遗赠价值是为后代保留 游憩机会的价值;存在价值是从自然资 源和野生动植物的存在本身获得的价值 。
旅游价值评估方法
旅游资源
准公共物品
无法完全依托市场进行生产和分配 费者剩余占有很大比重
消费者剩余
游憩价值的细化
游憩价值
旅游收入
消费者剩余
门 票
假想市场法
TCM和CVM于20世纪50~60年代得以初 步应用。
在1980s’以后日益盛行,广泛应用于各 种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评估。 1979年和1983年,两次被美国水资源委 员会推荐给美国联邦政府,作为旅游价 值评估的两种标准方法。 1986年美国内政部将TCM和CVM确定为 自然资源损耗评价的两种优选方法
实地面访调查
云南石林
丽江古城
发放回收479份,有效问卷465份
发放回收491份,有效问卷474份
有效数据样本
有效数据样本
数据库建立
价值评估
WTP均值计算
迭代算法
非参数法 参数法 Spike校正
下标值 175 175 177 180 185 190 195 200 205 210 215 220 225 上标值 175 177 180 185 190 195 200 205 210 215 220 225 235 条件概率 3.23% 0.00% 0.23% 1.85% 1.15% 0.69% 6.85% 8.38% 8.26% 0.87% 3.01% 0.86% 24.35%
假设条件: 1. 理性消费;2.消费行为充分显示偏好
M1
B
WTA
M0 M2 A C
WTP
U
S1
S0
S2
CVM的适用性
优点:适用范围广;方法灵活,适用于 评估各种环境资源的质量变化;能够且
为目前唯一能够评估非使用价值。
局限:依托假想市场,易产生多种偏差
常见偏差:策略性偏差、信息偏差、假想偏差等。
基于环境经济学视角的 旅游景区价值评估
张 茵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 旅游管理系
1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 2 旅游价值评估 3 CVM评估方法简介 4 TCM评估方法简介
1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
1960s’~1970s’,环境主义者逐渐认识到环境资源的重要 性,并寻找各种科学证据来证明。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 及其对人类福利的重要影响就是经济学方面的“证据” 之一,环境价值评估处于早期的萌芽阶段; 1980s’,人们确认环境资源是人类福利的源泉。同时, 随着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技术的发展,它们被愈来愈多地 用于评价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福利损益; 1990s’以来,环境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益 发重视通过价值评估来证明环境资源的重要性。环境价 值评估技术日益成熟、丰富,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 展中国家,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CBA(成本-效益 分析)或CEA(成本-效率分析)等经济分析程序,并 辅助相关部门的决策或政策制定过程。
旅 游 商 品 及 服 务
特 许 经 营 费
其 它
对于众多旅游资源,消 费者剩余在总效用中占 很大比重。如果只看到 市场支出,将严重 旅游资源的价值。
核心: 如何计算消费者剩余?
替代市场法
旅行费用法 (Travel Cost Method, TCM) 条件估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
McNeely, 1990
根据环境资源提供的服务是否具有 实物性将生物资源的价值分为直接 价值和间接价值,然后又根据服务 是否经过市场贸易和是否被消耗将 这两类价值进一步分为消耗性使用 价值、生产性使用价值、非消耗性 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1993
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划分为五大类 ,即有明显实物性的直接用途、无 明显实物性的直接用途、间接用途 、选择用途和存在价值。
条件接受概率
下标值 235 245 250 255 265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75 上标值 245 250 255 265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75 >475 条件概率 2.61% 2.37% 11.82% 6.29% 1.64% 10.48% 2.11% 0.49% 0.49% 0.96% 0.26% 0.03% 0.6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1972~1992年 环境状况报告《拯救我们的地球》中明确要求 ,到2000年“所有各国都应采用环境和自然资 源核算,并将之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系统”。
联合国统计局(UNSD)于1993年发布了综合 环境经济帐户SEEA(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 Economic Accounts),并于2000 年进行了修订。传统经济核算体系采用国内生 产总值(GDP)或净国内生产总值(NDP)指 标,而SEEA采用的是EDP(也称绿色GDP) ,是将自然资产枯竭和退化的成本作为市场成 本从NDP中扣除而得到的环境调整指标。
国外游憩价值评估进展
评估类型方面,仍以自然类景观为主,且以单项 旅游资源的评估居多,尤其是沙滩、海岸、湖泊 (Blackwell et al.,2003)。 评估技术方面,不局限于单个评估技术的发展, 开始探讨评估技术的结合应用(Bateman, 2002), 并注重评估方法的效度与信度的检验。 近年来,理论和方法发展逐渐完备,涉及评估模 型的开发与实证、评估技术改进、方法对比等内 容(Christopher M F,2008;Luke B et al.,2011 ;John R M,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