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土作业指导书
11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06

#############标段堆载预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有限公司##################部二○一七年三月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项目简介二、材料要求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5%,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85%,材料要求符合表2.1规定。
2、水泥:采用强度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宜小于3h,終凝时间不宜小于6h(要注意控制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施工时间,使这个过程不大于4小时),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严禁使用受潮变质水泥。
三、改良土施工技术标准(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土工技术规程》(TB10102)。
(2)需改良的土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3)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kg,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4)混合料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行检查,每5000立方为一批。
检验方法:现场抽样筛分试验。
(5)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4.1、4.2、4.3的规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度成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压实系数检验宜用环刀法。
为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研究各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路基改良土用四个指标控制:压实度、强度、颗粒粒径、含灰率。
检测主要内容为: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静态变形模量Ev2、颗粒粒径、含灰率,检验频数: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改良土细粒土)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1m 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增加1个检测点。
改良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改良土(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黄土、膨胀(土)岩路堑基床底层范围内土质或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石灰就地改良换填。
一.施工工艺化学改良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化学改良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二.化学改良土路拌法施工要求⒈化学改良土路拌法施工,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洒灰和搅拌作业。
⒉运输及摊铺将运到路基上的土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标准厚度摊铺均匀,再用改良剂撒布车按规定的掺量将石灰或水泥均匀地撒布在土层上。
⒊拌合及洒水晾晒(1)采用路拌机将改良土干拌一遍,用快速法测定初拌后混合料的含水率。
(2)改良土的含水率如小于最优含水率2%,则采用喷管式洒水车将水均匀地喷洒在混合料上;如含水率高于最优含水率2%时,则应翻耕晾晒。
(3)将含水率合适的混合料,再用路拌机拌合二遍,使混合料充分拌合均匀。
拌合深度应直到改良土底部,严禁在拌合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拌合时应略破坏下承层的表面(约1cm左右,不应过多),以加强上下层粘结,设专人跟随拌合机械,检查拌合深度及均匀性并随时调整。
(4)在洒水拌合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均匀程度和含水率。
拌合均匀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团,灰条,且水分合适均匀。
⒋整形(1)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
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用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并碾压一遍。
(2)整形过程中及时消除坑洼现象。
对于局部坑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面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整形,最后用平地机再整形一次。
(3)每次整形都要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要注意接缝处的整平,以保证接缝平顺。
(4)在整形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⒌碾压(1)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应立即进行碾压。
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
(2)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工艺进行碾压,碾压时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3.0m。
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路基工程编号: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路基工程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在进行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前,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进行水泥改良、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4.1.1施工准备按照审核无误的断面设计尺寸及时做好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及时下发技术交底,并对取土场料源进行取样检测,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测。
4.1.2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控制点后用经纬仪每10m设一加密点根据中桩及摊铺宽度每侧加50cm定出填层边线标示桩,把层厚或高程在标示桩上标出来作为施工控制标准。
4.1.3改良土场拌改良土拌合料在拌制场集中进行拌制,用输送机把粉碎土运至搅拌设备的料舱内,用泵把石灰泵入粉料仓内,进行配料拌制。
拌制后含灰量均匀,并定时在出料口检测掺灰比,含灰量偏差控制在-0.5%~1%内,否则应做适当调整。
改良土拌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如土的天然含水率距离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正在厂拌设备拌制时,将水程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制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率距离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灌水焖土。
如土料的天然含水率过大,事先进行适度的晾晒或者加入适量的磨细生石灰对降低含水量效果较好。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该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哈齐客专4标DK191+222.93~DK218+000段内所有改良土施工。
本标段部分填料,由于是采用路堑挖方及隧道弃碴这两种材料,不能直接用来填筑路基,必须对其进行物理改良。
改良土是在粘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增加填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石质填料则进行物理改良,使其符合A、B组填料标准。
本标段改良土主要用在路基本体部分,改良土施工采用场拌法,分别由混合料拌合站集中拌制改良土、由自卸汽车运到现场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摊铺。
该作业指导适用于我项目队管段内改良土的施工。
二、该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有关规范、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三、改良土施工人员设备配置为了确保路基完工后有足够的沉降时间,路堤基床表层以下路基施工时间为12个月,本标段内设一座混合料拌和站,每座拌和站两台300T稳定土拌和机,每台产量为300t/h。
改良土填料在拌和站拌和,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
备用75KW发电机组2套;工程技术人员2人,测量班随时服务;一个施工工班有15~25名施工人员。
四、施工工艺路堤填筑在计划安排的区段内沿纵向递推或分段施工,施工区域内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采用拌合站拌合灰土、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细平、压路机碾压的机械化作业方式。
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摊铺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含下承层处理)→分层填筑→翻晒→摊铺整平→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每个区段或流程内只允许进行该区段或该流程的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3.1 目的明确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项目经理部各工区改良土填筑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改良土拌合及填筑施工。
3.2 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图及设计文件》《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实施细则》站前工程施工细则之二《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实施细则》站前工程施工细则之七3.3 适用范围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项目经理部各工区路基改良土施工。
3.4 作业内容1.基底处理;2.填料拌制;3.改良土摊铺;4.碾压3.5 改良土填料要求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进行自有膨胀率、液塑限、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试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石灰应选用消解石灰或钙质生石灰,消石灰有效钙镁含量≥60%,钙质生石灰有效钙镁含量≥80%,未消化残渣含量≤15%,石灰在使用前4~7天充分消解,且能够不间断的连续供应,每吨石灰消解需用水量为500~800公斤,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干飞扬,消解后的石灰过10毫米的筛,并尽快使用,存放时间不得大于一个月。
用石灰改良时,素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有机质含量小于10%;用水泥改良时,素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25%,掺入水泥时,其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
(要注意控制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施工时间,一般不宜大于4个小时)对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施工用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路基改良土(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改良土(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路基改良土方案及施工工艺1、改良方案改良方案采用黏性土掺合生石灰改良填筑,生石灰掺入比5%(重量比)。
采用路拌法施工。
填料来源尽量选取集中取土场、深长路堑。
2、路堤填筑施工参考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轮式稳定土拌和机(WBL21-IJ)、自行式振动碾(YZ18GD-2)、拖式振动碾(YZT16B)、三铧犁及常规挖掘装载设备。
3、填料粉碎方法及工艺路拌法3.1轮式拌和机粉碎应选择一个足够大的凉晒场地对取自取土场填料摊铺凉晒来调节含水量,并用三铧梨、旋耕机将过大尺寸的土块破碎。
然后用倾缷车运输至路基面堆放。
填料的堆放间距可按下列方法估算。
首先按下列公式估算分段层摊铺土的数量:Q=L*B*H*Pd式中:Q-分段层干燥土的总数量(kg)L-分段长度(m)H-分层压毕厚度(m)Pd-分层压毕预定干密度(kg/m2)再根据料场土的天然含水量和所选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在施工作业面上的堆放作业面上的堆放距离。
将土均匀的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
摊铺完成后用WBL21-IJ型稳定土轮式拌和机粉碎。
粉碎深度以大于摊铺厚度1厘米为准。
3.2填料粉碎质量检验及评判标准轮式拌和机粉碎2000m2/1组(6个样);取样时6个点均匀分布,缩样用四分法。
填料粉碎标准:大于15mm颗粒比例小于30%,最大粒径控制在80mm以内。
4、改良填料拌和方法及工艺改良填料拌和是改良土路堤填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改良剂与粘性土拌和的均匀性,直接影响改良土的实际改良效果。
4.1 路拌法是将摊铺在路基面上的填料用稳定土拌和机粉碎合格后,用平地机整平,按设计要求布撒改良剂,再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
摊铺改良剂时,首先按设计掺入比计算出单位面积改良剂重量,据此在路基面上划分网格,方格网面积的大小以每格放置1袋(每袋改良剂重50kg)改良剂为宜。
摆放改良剂经确认无误后用刮板均匀摊开,然后用轮式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过程中应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验混后料含水量和拌和深度,含水量检验可用核子密度仪。
10改良土填筑作业指导书

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路基工程编号:HSHLZ-005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5年04月01日发布 2015年05月1日实施目录1.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5.施工要求 (3)6.劳动力组织 (5)7.材料要求 (5)8.设备机具配置 (6)9.质量控制及检验 (6)10.安全及环护要求 (8)新建怀邵衡铁路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路基改良土填筑。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改良土的拌和全部在拌和厂集中厂拌。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3.3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改良土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定。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养生→检验验收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石灰或水泥)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改良土作业指导书

改良土作业指导书基床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艺概述改良土分物理改良土和化学改良土。
原土料经过破碎、筛分或掺入砂、砾石等材料并拌和均匀,以改变填料的颗粒级配、改善工程性能的混合土料为物理改良土。
通过在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矿物掺和料等材料改变填料的化学成分,以改善其工程性能的混合料为化学改良土。
改良土填筑是将在填料制备场拌和好的改良土运至路基上填筑。
本工艺适用于化学改良土场拌法施工。
二、作业内容1.基底处理;2.填料拌制;3.填料运输;4. 填料摊铺;5.填料碾压;6.填料养护。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每 20XXt检验 1 组。
JC/ 水泥等胶材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GB/T1346; GB/T17671 粉煤灰等同类外掺料细度、烧失量、三氧化硫和矿物成分GB/T1596 189 2表表- 3 改良土混合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顶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化学改良土混合料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填筑前同一土源检验 1 组;当原土料和外掺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填筑施工中每 5000 m 3 混合料做1组击实试验,每20XX m 3 抽样检验 1 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TB 10102 物理改良土混合料颗粒密度(或相对密度)、颗粒级配填筑前同一土源每 10000 m 3 混合料检验 1 组,检验颗粒密度(或相对密度)和颗粒级配;在拌合生产过程中每 10000m 3 检验 1 组颗粒级配。
二、填筑施工控制化学改良土填筑过程控制按表的规定。
表表 -4 4 化学改良土填筑过程控制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规定标准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1 掺入比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 -%~+%。
每层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检查 3 处。
滴定法或仪器法 2同一种填料压实总厚度不宜小于 50cm。
每层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检查 6 处。
观察3 路拌深度不得留有“素土”层。
挖坑检查 4每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 30c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1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床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艺概述改良土分物理改良土和化学改良土。
原土料经过破碎、筛分或掺入砂、砾(碎)石等材料并拌和均匀,以改变填料的颗粒级配、改善工程性能的混合土料为物理改良土。
通过在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矿物掺和料等材料改变填料的化学成分,以改善其工程性能的混合料为化学改良土。
改良土填筑是将在填料制备场拌和好的改良土运至路基上填筑。
本工艺适用于化学改良土场拌法施工。
二、作业内容1.基底处理;2.填料拌制;3.填料运输;4. 填料摊铺;5.填料碾压;6.填料养护。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一)、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1、表 2、表 3 的规定。
表表 6.2.3 - 1 原土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项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细粒土液限、塑限同一土源每 5000 m3 检验 1 组。
TB 10102细粒土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和硫酸盐含量同一土源每 50000 m3 检验 1 组。
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土矿物成分分析、自由膨胀率试验、湿化试验表表 6.2 .3 - 2 外掺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项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石灰细度、有效钙、氧化镁、未消化残渣含量同一厂家、同品种、同规格的外掺料,在材料进场时袋装料每 200t、散装料每 500t检验 1组;进场时间超过三个月或明显受潮湿时重新复检;粉煤灰等同类外掺料的三氧化硫和矿物成分(SiO 2 +Al 2 O 3 +Fe 2 O 3含量)每 2000t检验 1组。
JC/T478.2水泥等胶材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GB/T1346;GB/T17671粉煤灰等同类外掺料细度、烧失量、三氧化硫和矿物成分(SiO 2 +Al 2 O 3 +Fe 2 O 3含量)GB/T15961892表表 6.2.3 - 3 改良土混合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顶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化学改良土混合料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填筑前同一土源(室内按配合比制样)检验 1 组;当原土料和外掺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填筑施工中每 5000 m3 混合料做1组击实试验,每2000 m3 抽样检验 1 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TB 10102物理改良土混合料颗粒密度(或相对密度)、颗粒级配(配合比)填筑前同一土源每 10000 m3 混合料(室内按配合比制样)检验1 组,检验颗粒密度(或相对密度)和颗粒级配;在拌合生产过程中每 10000m3 检验 1 组颗粒级配(配合比)。
二、填筑施工控制化学改良土填筑过程控制按表 6.2.3-4 的规定。
表表 6.2.3- -4 4 化学改良土填筑过程控制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规定标准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掺入比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0.5%~+1.0%。
每层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检查 3 处(左、中、右各 1处)。
滴定法或仪器法2同一种填料压实总厚度不宜小于 50cm。
每层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检查 6 处(左、中、右各 2处)。
观察3 路拌深度不得留有“素土”层。
挖坑检查4每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 30c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10cm。
尺量5 最大粒径≯15mm。
尺量或过筛6重叠压实要求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3.0m。
每层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检查 6 处(左、中、右各 2处),每个接头检查 3 处(左、中、右各 1处)。
尺量1903三、路堤的压实标准路堤的压实标准应根据填料类别按表 6.2.3-5、6 的规定采用多指标控制表表 6 6. .2 2. .3 3- -5 5 速度≤h 160km/h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Ⅰ级Ⅱ级Ⅰ级Ⅱ级Ⅰ级Ⅰ级Ⅱ级Ⅰ级Ⅱ级压实系数 K (0.93) 0.91 ————————地基系数K 30 (MPa/m)(100) 90 100 100 120 120 130 130 150 150相对密度D r —— 0.75 0.75 ——————孔隙率 n(%)———— 31 31 31 31 ——注:细粒土、粉砂、改良土一栏中,有括号的仅为改良土的压实标准,无括号的为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的压实标准。
表表 6 6. .2 2. .3 3- -6 6 时速 250 ~h 350 km/h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指标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地基系数 K 30 (MPa/m) ——≥130 ≥150动态变形模量 E vd (MPa)——≥40 ≥40压实系数 K ≥0.95 ≥0.95 ≥0.95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 u(kPa)≥350(550)————注:1 无砟轨道可采用K 30 或E v2 。
当采用E v2 时,其控制标准为E v2 ≥80MPa且E v2 /E v1 ≤2.5。
2 括号内数字为寒冷地区化学改良土考虑冻融循环作用所需强度值。
四、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6.2.3-7、8 的舰定。
表表 6.2.3 — 7 时速 h 200km/h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1 高程±20mm2 中线至边缘距离不小于设计值3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平整度 15mm填料类别铁路等级压实指标1914表表 6 6. .2 2. .3 3- -8 8 时速 250 ~h 350 km/h 基床底层厚度、顶面宽度、顶面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厚度±30mm 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抽样检验 3 点测量仪器测量2 顶面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个断面尺量3 顶面横坡±0.3%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个断面坡度尺量五、沉降观测质量标准:沉降观测资料经评估后,满足设计工后沉降的要求。
6.2.4 工艺流程图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流程见图 6.2.4。
图图 6.2.4 改良土场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6.2.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1. 施工场地(1) 原地面及路堤下地基已按设计进行了处理,并经检验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后才能开始填筑。
填筑高度大于 2.5m 的普通路堤基底,先清理基底表层的植被,挖除树根,再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原地面陡于 1 : 5 时,要自下而上挖台阶,平台的宽度不小于 2m,或高度为 0.6m 左右;对清表后的普通路堤基底应进行碾压,必要时进行翻挖、晾晒或洒水润湿,并经拌匀处理后再碾压。
处理后的路堤基底压实质量与路堤相应部位的要求相同。
2.材料准备对改良土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经审查合格方可使用。
备用适当所用填料,保证施工连准备阶段整修验收阶段施工阶段改良土填筑施工工艺流程上料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碾压夯实洒水晾晒摊铺精平分层填筑填料拌和运输检验签证整修养护1925续。
3.机械设备准备(1)根据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型号、规格,按总工程量和工期确定需要配置的各种机械的总数量,按照作业班组制度和现场管理的需要确定适宜的机械组合。
按照“区段流程法”原理,组织作业班组、配置机械设备、划分作业区段。
(2)机械设备进场、检修、维护、试运转,并购置备件、耗材。
4.技术准备(1)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施工图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工程的技术标准、技术条件和要求,对施工图进行核查,并做好记录。
(2)做好施工调查,了解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气象和当地可利用的资源、设施等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开工前应对全线路基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核查。
(3)交桩工作应在现场进行,并按有关规定办理书面交接手续;线路控制桩和路基中线、高程测量误差应符合现行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的有关规定。
(4)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实际工程数量、工期要求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落实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报批后执行。
(5) 应按路基工程试验及检测要求设置工地试验室。
试验室必须经认证合格,检测设备应满足质量检测项目的要求。
(6) 为了取得良好的压实、拌制效果,达到质量验收标准,在进行大规模改良土填筑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最佳松铺厚度和相应的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试验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长度不宜小于 10Om。
工艺试验应使用与工程相同的原材料,采用正式施工中实际使用的机械设备,由具体承担施工的班组完成。
二、测量放样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做到熟悉设计提供的各种资料,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放出路堤填筑区域的控制桩。
2. 每一填层都应进行施工放线,放出填层中线和填筑边线。
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效果,一般填层比路基结构适当加宽(每边宜加宽 50cm),填筑后按结构宽度刷坡。
进人正式作业循环后,为便于平行作业,测量放线工序在静压收面结束前即可开始,与压实检测同时进行。
三、改良土运输制备完成的改良土填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场。
化学改良土应在规定时间内运至摊铺现场按断面所需数量均匀堆放,如运距远、天气不好,混合料应覆盖以防雨淋、水分过分损失,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
改良土运输宜覆盖棚布或其他覆盖物,避免运输过程中含水量散失过快,并防止洒漏和扬尘污染道路和环境。
雨天不宜运输改良土。
改良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其对大气、水及当地建筑物等环境的污染。
四、分层填筑1.路堤填筑压实按照“区段流程”法横向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填筑的虚铺厚度由工艺试验确定,保证压实厚度不大于 30cm 且不小于l0cm。
作业区段划分:底层准备区段,拌制摊铺区段,碾压整形区段,检测报验区段。
2.采用自卸车运输卸料时,首先根据摊铺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平整度,按车容量和虚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再根据卸料、摊平方式确定卸料点位间距,以便均匀控制厚度。
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应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
19363.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质量,填筑时宜将两侧路基各加宽50cm。
4.当下层土为细粒土时,应先进行拉毛处理,再摊铺混合料。
5.横向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施工区段的层间横向接缝应在上下层间错开 3m 以上。
下一区段填筑时,应将接头处上区段的端部松土清除,挖至碾压合格处为止,且接茬面为垂直。
挖出的化学改良的渣土不得回收直接使用。
因故中断施工超过 2h 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
不得出现纵向的层面接缝。
五、摊铺平整1.采用平地机平整,做出 4%的路拱,且纵向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