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对策探析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对策探析

2、针对人际关系问题: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处理人 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学生自身也要学会沟通、理解他人,以改善人 际关系。
3、针对就业压力:学校可以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趋 势,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学生自身也要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和拓宽人 脉,以增加就业机会。
谢谢观看
1、学业压力:大学课程复杂,学习任务繁重,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困难、 考试失败等原因而产生挫折心理。
2、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与成年期的交接,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多 的社交问题,如与同学、老师、家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就业压力:随着竞争的加剧,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也会导 致他们产生挫折心理。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对策探 析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当代大学生挫折 教育的现状
03
三、当代大学生挫折 的原因
04
四、当代大学生挫折 教育的对策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他们需 要面对就业难、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问题。这些压力可能导致大学生 产生挫折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演示将探讨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 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提高心理素质。
五、总结
我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注重学生的 全面发展,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活动开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营造良 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素质教育应与时俱进,不 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培养大学生的应对挫折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应对挫折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应对挫折的能力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一种困境,尤其是在大学生活中,他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应对挫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大学生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

一、认识挫折首先,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挫折。

挫折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经验,它指的是遭受到打击、失败或困境的状况。

大学生要认识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是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失败和痛苦。

只有正确认识挫折,才能更好地应对并从中获得收获。

二、树立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应对挫折的基础。

大学生面对挫折时,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相信挫折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同时,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也需要多接触正能量的人和事物,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和支持,与团队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三、制定明确目标和计划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对于应对挫折至关重要。

大学生在面临困难时,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通过目标和计划,可以有条不紊地化解挫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目标和计划也能给予大学生明确的方向和动力,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四、发展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是应对挫折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大学生活中,他们面对各种课业、社交压力和人际关系的挑战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这包括情绪管理、压力释放和情绪转化等方面。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释放压力,同时也要学会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对挫折的核心能力。

大学生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对挫折时,他们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寻求专业意见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六、提升自信心自信心是应对挫折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应该积极培养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在面对挫折时,他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受到关注。

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很多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弱,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感到沮丧和失落,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取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加强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字数:240】1.2 问题意义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感到无助和消极,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而抗挫折能力的不足也会给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影响其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和就业前景。

加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更需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战胜困难,提高逆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也符合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和要求。

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2012字】2. 正文2.1 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学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挫折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挫折和压力时所表现出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是一个人在挫折面前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并积极应对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问题及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问题及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问题及教育探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成为一个规模庞大、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许多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问题,呈现出消极、退缩、压抑等心理和行为表现。

如何强化大学生心理扭转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挫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大学生抗挫折问题的原因1.家庭教育因素:有的家长存在过分关注子女的倾向,为了保护子女而对孩子进行过度呵护,不给孩子适当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社会环境因素: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各行业都面临激烈的竞争。

大学生在求职和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而许多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转专业、补考、恋爱等挫折,导致自卑或情绪波动。

3.个体心理因素:大学生身处青春期,身心发展不稳定,会受到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的影响,如人际关系、人格等方面。

而由于情感等因素对个体心理状况的影响,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沉淀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

1.培养独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独立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

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他们需要的是如何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教育者应该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实践交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扩大社会实践经验将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做事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接触社会,去实践自己的知识。

例如实习、志愿者、培训等,帮助学生在更广泛的学习和实践基础上,形成更深广的人生阅历,不会因一点挫败就影响未来的发展。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大学生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大学往往是心理障碍最容易出现的地方,因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在转变时期,他们的心理极易受到外界环境、自身困难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如何应对挫折与困难

大学生如何应对挫折与困难

大学生如何应对挫折与困难挫折与困难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对于大学生而言,面对新环境、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他们常常面临着挑战和逆境。

因此,学会应对挫折与困难是大学生必备的生存技能。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应对挫折与困难的几种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面对挫折和困难,大学生首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挫折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只有积极面对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因此,大学生应该学会接受现实,正视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寻求支持与帮助在面对困难时,大学生不应该孤立无助。

他们可以寻求身边的朋友、家人或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有时候,只是与他人倾诉一下或听听他们的建议,就能找到新的解决思路。

同时,学校通常还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三、制定明确目标和计划在应对困难时,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非常重要。

大学生可以先仔细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然后设立可行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大学生可以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增加解决问题的成功率。

四、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对于应对挫折和困难非常重要。

大学生应该学会转变消极的想法,培养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自我鼓励、反思成长经历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五、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大学生应该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咨询专业人士或参加培训课程等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此外,积累实践经验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实习或志愿服务等活动,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保持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基础。

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健康。

此外,运动、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也能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增强身心的抵抗力。

总结起来,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寻求支持和帮助,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保持身心健康。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一、引言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往往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困难,这些挫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业成绩,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人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1. 大学生挫折的表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都可能面临各种挫折。

在学习方面,一些学生因为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学习模式和学科难度,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考试失利等问题;在生活方面,有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差异、家庭关系问题或者社交困难而感到挫折;在情感方面,一些学生可能面临着爱情失利、友情破裂等问题。

大学生面对挫折时,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和行为,比如情绪低落、自我放弃、逃避现实等。

长期以往,这些消极情绪和行为可能会导致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健康问题等。

甚至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生可能会养成消极的人生态度,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影响到整个人生发展。

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识和力度相对较弱。

一方面,一些高校在挫折教育方面的引导和帮助力度不够,学生面对挫折时往往感到无助;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挫折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还存在欠缺,对于学生的挫折很难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挫折问题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2. 建立师生和校园服务人员的有效沟通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园服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鼓励学生在面临挫折时及时寻求帮助。

教师和校园服务人员可以通过面对面、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挫折问题。

3. 加强家校协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协作,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大学生活中,面对学业、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常常会遇到挫折感。

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存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体制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

教育过程中,大多数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挫折的处理和应对能力缺乏教育。

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也是大学生面临挫折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还要面对就业压力和社会期望,这使得他们容易感到挫败。

面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有以下几点对策可供参考。

学校应该重视挫折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比如心理调适、人际沟通、情绪管理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挫折。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和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不同人群的接触,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员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挫折问题。

除了学校的努力,个人在面对挫折时也应该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大学生应该要有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

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不应该过于焦虑和消沉。

应该看到挫折背后的成长机会,从中学习和成长。

大学生应该发展一些应对挫折的能力。

学会寻求帮助,无论是向身边的朋友、家人寻求支持,还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挫折。

大学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培养一些放松和调剂自己情绪的方法,比如运动、音乐、读书等。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存在不少问题,但同时也有相应的对策可供采取。

学校应该加强挫折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员团队。

而个人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有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发展应对挫折的能力。

只有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面对挫折,健康成长。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问题及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问题及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问题及教育探析在大学生活中,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有些大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应对而感到沮丧和失望。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抗挫折问题,并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当代大学生抗挫折问题1. 挫折容忍度下降当代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过度呵护和学校教育的过分保护,往往缺乏面对挫折的能力。

一旦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甚至出现逃避现实、自暴自弃的行为。

2. 自我认知不足一些大学生在面临挫折时,缺乏对自己实际能力和情况的客观认知,导致对挫折的处理方式出现偏差。

他们可能过分估计自己的能力,导致过度自信或骄傲;也可能低估自己的能力,导致自卑和消极情绪。

3. 求助能力不足在挫折面前,一些大学生缺乏适当的求助和支持,无法有效地寻求帮助和咨询,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进一步加重了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

1.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理解挫折的本质和必然性,培养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

2. 建立完善的求助体系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学生求助体系,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也可以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 发展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挑战,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4. 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不仅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也要关心学生的成长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 .3969 /j .issn .1672 - 187X .2014 .01 .036 - 0089 - 03 【中图分类号】 R 395 .6 【文献标识码】 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anti‐frustration abili‐
tion 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rain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diathesis and provide basis for their healthy grow th .
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 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 一个健康的 、独立的 、“摔了 跤”能自己站起来的孩子 ,才能稳稳地立足于社会[3] 。 挫折 教育是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 ,培养人们正确 认识 、驾驭挫折的能力的教育活动[4] 。 一个人发展的过程就 是不断与挫折斗争的过程 ,通过挫折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产生 “抗体” ,有效应对和战胜未来可能面对的挫折 。 对于孩子独 自面对挫折和战胜自己 ,父母的物质帮助和书本知识往往很 难解决实际问题 ,而通过挫折教育形成的抗挫折能力是最主 要的依靠力量 ,这种抗挫折能力必须从小有目的的培养和发 展 。 因此 ,挫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技能教育 以外重要的必修课程 。
大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不同 ,遇到挫折时的行为表现也存 在较大的差异 。 不少大学生对挫折持有错误的认识 ,主要体 现在以下 3 个方面 :(1)认为挫折不应该出现在自己身上 ,不 能看到挫折的普遍性 ,抗挫折能力相对低下 ,容易受到挫折 的影响 。 (2)以一种挫折否定整个自我 ,出现较为强烈的行 为反应 。 (3)盲目夸大挫折的强度 ,变得束手无策[9] 。 大学 生抗挫折能力普遍低下 ,当他们遭受挫折时往往不能采取正 确的应对方式 ,采取较为消极的应对方式 ,其中相当比例的 受挫者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或采取一些极端的应对方式 如自杀和反社会等 。 3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 .1 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大学生的抗挫折 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10] 。 过分溺爱使孩子抗挫折能力低 下 。 惧怕困难 、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垂头丧气 、情绪大起大落 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而孩子抗挫折能力低下的主要 原因就是家长大包大揽的教养方式[3] 。 父母的教养方式中缺少挫折教育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在主观上 ,很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质量意识 ,总是逃避孩 子应该接受的教育 、考验和锻炼 ,其中包括孩子以后独立生 活所需要的各种障碍和困难 ,甚至是必要的挫折 。 这种教养 方式引起了抗挫折能力的长期缺乏 。 有研究显示[11] ,父母 消极的教养方式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积极的教养方 式可以提高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2 )在客观上 ,由于物 质条件的改善 ,很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不少家长过早给孩 子提供了较为安逸的不需要努力的生活方式 ,破坏了孩子成 长环境的和谐 ,同时也剥夺了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权力 。 这 样的教育不但影响以后的学习过程 ,对未来适应环境造成很 严重的破坏 。 3 .2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观念 (1 )家庭方面 :① 对知识的过 分强调 ,忽视了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 ② 家长的过高要求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frustration ;anti‐frustration ability ;frustr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strategy ;
mental health
挫折是个体适应环境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应地抗挫折 能力成为个体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 挫折教育是提高个体 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而挫折教育也成为当代大学生重 要的必修课程 。 从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看 ,急需通过 挫折教育提高其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的能力 。 认真分析大 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 ,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挫折教 育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 1 挫折 、抗挫折能力及挫折教育
ty and training strategy
作者简介 :阿拉坦巴根 , A latanbagen ,L iu Y anhua 男 ,41 岁 ,蒙古族 ,在读 ( First‐author’s address Colle ge o f Education Science , Inner Mongolia Universi‐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心 ty f or N ationalities , Tongliao 028043 , Inner Mongolia ,China) 理健康研究所所长 。 主 【Abstract】 Frustration is a problem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to face ,anti‐frus‐
已有研究显示 ,挫折感是当代大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 , 挫折已成为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如 ,一项研究发现 , 有 21 .8% 的大学生遇到较多的挫折 ,有 40 .2% 的大学生经 常遇到过挫折 ;有 19 .5% 的大学生体验到较强或很强的挫 折感 ,42 .8% 的大学生有中等程度的挫折感 。 大一新生挫折 感主要源于人际交往和学习方法 ,毕业生挫折感主要来源于 就业和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5] 。 另有研究显示 ,高年级大学 生在就业 、感情 、升学等方面的压力超过低年级[6] 。 可见 ,挫 折是大学生要面对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4 年 1 月第 20 卷第 1 期 J Clin Psychosom D is , Jan .2014 ,V ol20 ,N o畅 1
89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
阿拉坦巴根 刘艳华
【摘要】 挫折是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抗挫折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挫折教育也成 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 。 本文简述了挫折的概念及挫折教育的意义 ,重点分析了大学生 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旨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 依据 。 【关键词】 大学生 ;挫折 ;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 ;培养策略 ;心理健康
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受到的障碍或干扰 ,致 使其动机不能实现 、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体验[1] 。 大学生 的挫折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适应环境变化 、学业 成绩 、人际关系 、个人情感 、家庭经济水平 、就业压力等[2] 。 抗挫折能力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由于目前大 多数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 ,普遍缺乏挫折教育 ,面对就业压 力较大的劳动力市场时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因此抗挫折能力
要研究成果 :发表专业 tration ability one of diatheses that ones must have ,and frustration education has
论文近 20 篇 。 研究方 become an important required course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T his paper
大学生挫折感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专业 、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不同 。 有研究表明[7] ,职业 院校大学生总体抗挫折能力较低 ,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 异 ,整体上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抗挫折能力好于女生 。 另一 项研究则证实[8] ,上大学后最大的挫折依次是学习成绩不理 想(32 .5% ) 、不适应宿舍生活 (35 .5% ) 、经济困难 (29 .6% ) 和就业压力大(24% ) ,其中有 10% 的大学生在情感 、情绪方 面处于低落状态 ,形成负性生活方式 。
挫折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格培养过程 ,是大学教育不能 缺少的部分 。 挫折教育往往被简单地认为是克服困难教育 、 生存能力拓展训练 、给学生提供各种难题或者批评教育等 。 虽然抗挫折意味着克服各种困难 ,但是挫折教育的根本目的 并非只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通过挫折教育还可以培 养学生克服困难 ,创造条件 ,自我发展 ,完善自我 ,服务社会 的意识和能力 。 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帮助他们完善 人格的过程 。 对每个大学生来讲 ,完善的人格就是未来工 作 、生存和发展 、创造的最重要的基础 。 挫折来自生存环境 的方方面面 ,即有心理障碍也有环境压力 。 由挫折引起的挫 折感的大小取决于挫折的大小和强度 ,也取决于个体抗挫折
向 :教 育 心 理 、教 育 管 briefly describes frustration’s concep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frustration education
理 、民族教育 。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 anti‐frustra‐
90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4 年 1 月第 20 卷第 1 期 J Clin Psychosom D is , J an .2014 ,V ol20 ,N o畅 1
能力的大小 ,在无法避免外部环境造成的挫折的情况下可以 通过提高抗挫折能力来降低挫折感 ,以保证个体的心理健 康。 2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分析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12BM Z083 ) ;国 家民委教改研究项目(编号 13083) ;内蒙古民族大学与通辽 市合作项目(编号 SXYB2012131) 作者单位 :028043(内蒙古 · 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 学院(阿拉坦巴根) ;028043(内蒙古 · 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艳华) ;028043(内蒙古 · 通辽 )内蒙古民 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刘艳华 )
相对降低了大学生的心ຫໍສະໝຸດ 素质和能力 ,即降低了抗挫折能 力 。 ③ 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本身对抗挫折能力的忽视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形成 。 (2)学校方面 :① 目 前的高校培养体制 正 在 从 “ 重 知 识 轻 能 力 ” 向 “知 识 能 力 并 重”转变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逐渐被众多高校所重视 ,但 是大学生抗挫折教育还有待加强 ,效果亟待提高 。 ② 过多的 正面教育人为地减少了学生接触适当挫折的机会 。 目前 ,很 少有高校鼓励学生去冒险和尝试错误 ,更多的则是批评 、限 制和禁止大学生带有冒险倾向的行为 ,遏制了大学生尝试错 误的冲动 ,剥夺了大学生接触挫折的机会 。 ③ 由于我国心理 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稳定的体 系 ,不少高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或 用制度管理替代心理健康教育 。 3 .3 市场经济的冲击 (1 )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享乐主义 、 拜金主义和大学生群体中的实用主义行为相对提高了经济 条件的冲击作用 。 (2)学生相对落后的家庭经济条件 ,增加 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从而加剧了大学生的挫折感 。 (3 )就业 压力加剧了学生的挫折感 。 就业门槛的提高 、考研压力的增 加及就业 、成家和继续学习所需要的经济成本的提高均使学 生感到未来充满挫折 。 3 .4 个体因素 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 、个人的抱负水平 、学 习方法 、对专业的认识 、归因方式等均影响挫折感的大小 。 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有一定相关性[12] 。 尽管造成挫折的主 客观原因很多 ,挫折感实质上是个体对干扰 、障碍性刺激的 一种主观感受 ,它与个人需要的迫切感和动机的强烈度 、自 我期望值 、自我归因状况 、心理平衡状态 、个人抱负水平的高 低等因素有关[13] 。 显然 ,很多客观原因是无法改变和避免 的 ,分析影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客观因素的目的不在于改 变这些因素 ,而是从这些因素的作用入手改变受挫者的主观 认知和感受 。 4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