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中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 绿豆芽黄豆芽
绿豆芽实验报告

绿豆芽实验报告绿豆芽实验报告引言:绿豆芽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蛋白质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
为了深入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我们进行了一次绿豆芽实验。
实验目的:1.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2. 测量绿豆芽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速度;3. 分析绿豆芽的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1. 绿豆种子;2. 培养皿;3. 水;4. 纸巾;5. 显微镜;6. 紫外线灯。
实验步骤:1. 将绿豆种子用水浸泡6小时,使其充分吸水;2. 在培养皿中铺一层湿纸巾,将浸泡后的绿豆种子均匀撒在纸巾上;3. 用另一张湿纸巾覆盖种子,保持湿润环境;4. 将培养皿放置在室温下,避免阳光直射;5. 每天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6. 在第三天开始,将其中一组培养皿放置在紫外线灯下,作为光照组;7. 持续观察和记录绿豆芽的生长情况,直到芽叶完全展开。
实验结果:在室温下,经过三天的生长,绿豆芽开始出现。
第一天,绿豆芽呈现微小的白色嫩芽,第二天,嫩芽逐渐变长,呈现出淡绿色。
第三天,绿豆芽的叶片扩展并呈现出鲜绿色。
在光照组中,绿豆芽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第三天,光照组的绿豆芽已经展开,叶片更加饱满且颜色更加鲜艳,与对照组相比,光照组的绿豆芽更加健壮。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绿豆芽的根部逐渐延伸,茎部逐渐变粗,叶片逐渐展开。
这表明绿豆芽的生长是由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茎部传输到叶片,最终完成生长过程的。
实验讨论:1. 光照对绿豆芽的生长速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光照能够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增加绿豆芽的生长速度和叶片的饱满度。
2. 湿润环境对绿豆芽的生长也起到重要作用。
湿润的环境能够提供充足的水分,保持绿豆芽的水分平衡,有利于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
3. 绿豆芽的生长过程中,根部的延伸和茎部的生长是关键步骤。
根部的延伸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茎部的生长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营养供给。
黄豆芽与绿豆芽的生化成分分析资料

黄豆芽和绿豆芽生化指标的检测与分析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7摘要:本文以绿豆芽和黄豆芽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者所含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低以及对两者的过氧化物酶进行分析。
实验数据表明:黄豆芽营养价值较高。
其中黄豆芽的还原糖、总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比绿豆芽高,尤其是蛋白质是绿豆芽的1. 94 倍。
但在维生素C含量上绿豆芽是黄豆芽的1.87倍。
黄豆芽的过氧化物酶酶活性是绿豆芽过氧化物酶的4.4倍。
总体而言,黄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芽高。
关键词: 黄豆芽绿豆芽营养成分过氧化物酶分析比较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bean sprouts and mung bean sproutsand biochemical indexesWen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Wenzhou 325027,ZhejiangAbstract: In this paper,bean sprouts and bean sprouts for the study,compared the content of both high and low concentrations of the major nutrients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both the peroxidas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bean sprouts nutritional value. Where the bean sprouts reducing sugars,total sugar content and high protein content than green bean sprouts,especially protein is 1.94 times the green sprouts. But in the vitamin C content is 1.87 times the bean sprouts bean sprouts. Bean sprouts peroxidase activity was 4.4 times green sprouts peroxidase. Overall,the nutritional value is higher than the green bean sprouts bean sprout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Bean sprouts mung bean sprouts nutrien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peroxidase豆芽,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一种传统优质蔬菜。
豆芽的作用与功效

豆芽的作用与功效豆芽是指豆类种子发芽后的幼苗,常见的有黄豆芽、绿豆芽、芸豆芽等。
豆芽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口感鲜美,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
在传统的中药养生和食疗中,豆芽也被广泛应用。
一、营养成分豆芽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还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豆芽所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K和矿物质锌、铁、钾、钙等元素的含量较高。
此外,豆芽还富含核酸、酶、激素和多种活性物质。
1.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豆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蛋白质的组成比例合理,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正常的机体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2.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豆芽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族等维生素。
其中,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护血管的弹性和健康;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维生素B族对神经和血液系统发育与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3. 富含矿物质:豆芽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锌、钾等。
这些矿物质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能够维持骨骼的生长和发育;铁对于合成血红蛋白、供给氧气也十分必要;锌则是人体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对于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十分重要。
二、保护心脑血管豆芽富含大豆异黄酮,具有调节血压、降低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对预防和改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 降低血压:大豆异黄酮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
一些研究还发现,豆芽中的大豆异黄酮具有镇静和降糖作用,对降低患者的血压有一定好处。
2. 降低血脂:大豆异黄酮能够调节脂肪代谢与组成,降低体内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
大豆异黄酮中的天然植物雌激素类化合物,可以与胆固醇竞争,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
3. 保护心脑血管:豆芽中的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形成,减少血管壁的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关于豆芽的营养知识点总结

关于豆芽的营养知识点总结关于豆芽的营养知识点总结豆芽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极其便宜的价格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关于豆芽的营养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利用这个美味的食材。
1. 豆芽的营养成分丰富多样豆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 等多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豆芽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硒等,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是十分关键的。
2. 豆芽的营养价值与品种有关不同种类的豆芽营养价值也有所差异。
常见的豆芽有黄豆芽、绿豆芽、花生豆芽、红豆芽等。
黄豆芽富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群;绿豆芽则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钾;花生豆芽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红豆芽富含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等。
因此,在选择食用豆芽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口味喜好选择不同品种。
3. 豆芽的烹调方式对营养价值有影响豆芽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后食用。
不同的烹调方式对豆芽中的营养有一定的影响。
生吃豆芽可以保留更多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但因为豆芽表面常常沾有细菌和寄生虫的卵,需经过充分洗净处理才能食用。
煮熟后的豆芽虽然会失去一部分维生素C,但能更好地消除细菌和寄生虫,更加安全健康。
此外,烹调时的时间和方法也会影响营养的流失程度,所以使用合适的烹调方式和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4. 豆芽对健康的益处豆芽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首先,豆芽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其次,豆芽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此外,豆芽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预防和延缓衰老过程,促进皮肤健康。
还有豆芽中的维生素K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健康。
总之,食用适量的豆芽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5. 豆芽的适宜人群和注意事项豆芽可以供大部分人群食用,但对于某些特定人群需要注意。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排行榜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排行榜1. 酸枣(900 毫克)2. 猕猴桃(420 毫克)3. 掐不齐(270 毫克)4. 决明子(264 毫克)5. 枣(鲜)(243 毫克)5. 沙棘(204 毫克)6. 野苋菜(153 毫克)7. 辣椒(红、尖)(144 毫克)8. 柿子椒(130 毫克)9. 苜蓿(118 毫克)10. 歪头菜(118 毫克)11. 竹叶菜(87 毫克)12. 浓缩橘汁(80 毫克)13. 芥蓝(76 毫克)14. 青椒(72 毫克)15. 芥菜(大叶)(72 毫克)16. 鱼腥草(70 毫克)17. 豌豆苗(67 毫克)18. 油菜薹(65 毫克)19. 野葱(64 毫克)20. 辣椒(青、尖)(62 毫克)22. 菜花(61 毫克)23. 紫菜薹(57 毫克)24. 苦瓜(56 毫克)25. 番薯叶(56 毫克)26. 蜜枣(55 毫克)27. 山楂(53 毫克)28. 豆瓣菜(52 毫克)29. 西兰花(51 毫克)30. 芥菜(小叶)(51 毫克)31. 麦瓶草(49 毫克)32. 香菜(48 毫克)33. 枸杞子(48 毫克)34. 柑杞(48 毫克)35. 大白菜(白梗)(47 毫克)36. 草莓(47 毫克)37. 苋菜(绿)(47 毫克)38. 蒲公英(47 毫克)39. 芦笋(45 毫克)40. 乌菜(45 毫克)41.(45 毫克)42. 白菜薹(44 毫克)43. 莲藕(44 毫克)44. 木瓜(43 毫克)45. 荠菜(43 毫克)46. 桂圆(43 毫克)47. 苤蓝(41 毫克)48. 荔枝(41 毫克)49. 孢子甘蓝(40 毫克)50. 香椿(40 毫克)51. 圆白菜(40 毫克)52. 节瓜(39 毫克)53. 葡萄柚(38 毫克)54.(36 毫克)55. 油菜心(36 毫克)56. 车前草(36 毫克)57. 栗子(熟)(36 毫克)58. 油菜(36 毫克)59.(35 毫克)60. 金橘(35 毫克)61. 木薯(35 毫克)62.(34 毫克)63. 木耳菜(34 毫克)64. 苣荬菜(尖叶)(33 毫克)65. 樱桃番茄(33 毫克)66. 橙子(33 毫克)67. 菠菜(32 毫克)68. 白菜(31 毫克)69. 芥菜(31 毫克)70. 大蓟(31 毫克)71. 苋菜(紫)(30 毫克)72. 甜菜叶(30 毫克)73. 柿子(30 毫克)74. 大白菜(青口)(28 毫克)75. 柑橘(28 毫克)76. 小白菜(28 毫克)77. 橘子(28 毫克)78. 清明菜(28 毫克)79. 小蒜(28 毫克)80. .(27 毫克)81. 毛豆(27 毫克)82. 杏仁(26 毫克)83.(26 毫克)84. 马兰头(26 毫克)85. 花茶(26 毫克)86. 马兰(26 毫克)87. 茴香(26 毫克)88. 甜杏仁(26 毫克)89. 葡萄(25 毫克)90. 牛蒡叶(25 毫克)91. 青葱(24 毫克)92. 栗子(鲜)(24 毫克)93. 芒果(23 毫克)94. 蕨菜(23 毫克)95. 柚子(23 毫克)96. 牛皮菜(23 毫克)97. 车前子(23 毫克)98. 心里美萝卜(23 毫克)99. 马齿苋(23 毫克)100. 芹菜叶(22 毫克)101. 白萝卜(21 毫克)102. 野韭菜(21 毫克)103. 小葱(21 毫克)104. 萝卜(21 毫克)105. 海棠果(20 毫克)106.(20 毫克)107.(20 毫克)108. 生菜(团叶)(20 毫克)109. 柠檬(20 毫克)110. 蜜橘(19 毫克)111. 大白菜(小白口)(19 毫克)112. 豇豆(19 毫克)113. 绿茶(19 毫克)114. 柑(芦柑)(19 毫克)115. 蒜黄(18 毫克)116. 茼蒿(18 毫克)117. 百合(18 毫克)118. 菠萝(18 毫克)119. 鸭肝(18 毫克)120.(17 毫克)121. 葱白(17 毫克)122. 蚕豆(16 毫克)123. 李子杏(16 毫克)124. 青蒜(16 毫克)125. 冬瓜(16 毫克)126. 玉米(鲜)(16 毫克)127. 荷兰豆(16 毫克)128. 刀豆(15 毫克)129. 韭黄(15 毫克)130. 甜瓜(15 毫克)131. 花生(14 毫克)132. 枣(干)(14 毫克)133. 小枣(干)(14 毫克)134. 土豆(黄皮)(14 毫克)135. 白兰瓜(14 毫克)136. 青萝卜(14 毫克)137. 豌豆(14 毫克)138. 番茄(14 毫克)139. 胡萝卜(13 毫克)140. 牛肺(13 毫克)141. 菱角(13 毫克)142. 扁豆(13 毫克)143. 芹菜(12 毫克)144. 哈密瓜(12 毫克)145. 菜瓜(12 毫克)146.(11 毫克)147. 葫芦(11 毫克)148. 巴梨(11 毫克)150.(11 毫克)151. 瓠瓜(11 毫克)152. 榆钱(11 毫克)153. 樱桃(10 毫克)154. 黄花菜(干)(10 毫克)155. 瓢儿白(10 毫克)156. 黄花菜(10 毫克)157.(9 毫克)158. 鸭胰(9 毫克)159. 菠萝蜜(9 毫克)160. 芸豆(9 毫克)161. 石榴(9 毫克)162. 杨梅(9 毫克)163. 黄瓜(9 毫克)164. 甘薯片(9 毫克)165. 佛手瓜(8 毫克)166. 洋葱(白皮)(8 毫克)167. 香蕉(8 毫克)168. 红茶(8 毫克)169. 番茄沙司(8 毫克)170. 枇杷(8 毫克)171. 南瓜(8 毫克)172. 黄豆芽(8 毫克)173.(8 毫克)174. 桃(7 毫克)175. 杨桃(7 毫克)176. 地笋(7 毫克)177. 陈皮(7 毫克)178. 茄子(绿皮)(7 毫克)179. 荸荠(7 毫克)180. 沙枣(7 毫克)181. 大蒜(白皮)(7 毫克)182. 茄子(紫皮、长)(7 毫克)183. 乳黄瓜(7 毫克)184. 山楂脯(毫克)185. 发菜(干)(6 毫克)186. 芋头(6 毫克)188. 杏脯(6 毫克)189. 薄荷(6 毫克)190. 西瓜(6 毫克)191. 四季豆(6 毫克)192. 黑枣(有核)(6 毫克)193. 椰子(6 毫克)194. 蒲菜(6 毫克)195. 芡实米(鲜)(6 毫克)196. 西葫芦(6 毫克)197. 茄子(5 毫克)198. 李子(5 毫克)199. 春笋(5 毫克)200. 葡萄干(5 毫克)201. 丝瓜(5 毫克)202. 茭白(5 毫克)203. 山药(5 毫克)204. 罗汉果(5 毫克)205. 莲子(5 毫克)206. 刺梨(5 毫克)207. 洋姜(5 毫克)208. 水芹菜(5 毫克)209. 香菇(干)(5 毫克)210. 空心菜(5 毫克)211. 牛心(5 毫克)212. 竹笋(5 毫克)213. 蘑菇(干)(5 毫克)214. 荞菜(5 毫克)215. 人乳(5 毫克)216. 玫瑰香葡萄(4 毫克)217.(4 毫克)218. 蛇瓜(4 毫克)219. 腌雪里蕻(4 毫克)220. 梅脯(4 毫克)221. 金糕(4 毫克)222. 杏(4 毫克)223. 西芹(4 毫克)224. 苹果(4 毫克)226. 莴笋(4 毫克)227. 猪心(4 毫克)228. 秋葵(4 毫克)229. 蜜桃(4 毫克)230.(4 毫克)231. 鸭梨(4 毫克)232. 绿豆芽(4 毫克)233. 全脂牛奶粉(4 毫克)234. 慈姑(4 毫克)235. 姜(4 毫克)236. 四棱豆(3 毫克)237. 红萝卜(3 毫克)238.(3 毫克)239. 京白梨(3 毫克)240. 沙果(3 毫克)241. 大葱(3 毫克)242.(3 毫克)243. 蜂蜜(3 毫克)244. 饼干(3 毫克)245. 橄榄(3 毫克)246.(3 毫克)247. 榴莲(毫克)248. 鳙鱼(毫克)249. 红菇(2 毫克)250. 紫菜(干)(2 毫克)251. 炼乳(甜,罐头)(2 毫克)252. 无花果(2 毫克)253. 冬虫夏草(2 毫克)254. 榨菜(2 毫克)255. 花生仁(生)(2 毫克)256. 山楂(干)(2 毫克)257.(2 毫克)258. 韭菜(2 毫克)259. 咖喱(2 毫克)260. 蘑菇(鲜蘑)(2 毫克)261. 甘蔗汁(2 毫克)262. 子姜(2 毫克)263. 金针菇(2 毫克)264. 山竹(毫克)265.(1 毫克)266. 白芷(1 毫克)267. 牛奶(1 毫克)268. 木耳(水发)(1 毫克)269. 冬笋(1 毫克)270. 蒌蒿(1 毫克)271. 蒜苔(1 毫克)272. 杏酱(1 毫克)273. 藿香(1 毫克)274. 香菇(鲜)(1 毫克)275. 酸奶(1 毫克)276. 茄子(圆)(1 毫克)277. 玉兰片(1 毫克)278. 韭苔(1 毫克)279.(1 毫克)280. 菊花(1 毫克)281. 虎杖(1 毫克)282. 核桃(1 毫克)283. 甘草(1 毫克)。
豆芽检验报告

豆芽检验报告
客户名称:XXX
检验时间:2021年X月X日
检验地点:XXX
一、检测项目
本次检测项目为豆芽。
检测结果如下:
二、外观检查结果
1. 豆芽颜色:自然呈白色,无明显异色。
2. 豆芽形态:成芽完整,无折折角角,无明显疏松,表面平整,整体形态符合豆芽特征。
三、质量指标检测
1. 外观检查:符合豆芽特征,合格。
2. 水分含量:5%。
3. 营养成分(每100克)
蛋白质:4.5克
脂肪:0.4克
碳水化合物:0.6克
能量:27.6千卡
4. 农药残留检测:未检出任何农药类残留。
5. 微生物检测:未检出任何病原微生物。
四、检验结论
经过检测,本次豆芽检验合格,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检验机构:XXX检测有限公司
备注:本检测报告仅针对所检样品,不得用于其它目的。
若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检测机构。
黄豆芽和绿豆芽的区别

黄豆芽和绿豆芽的区别黄豆芽和绿豆芽的区别1、外形不同黄豆芽是黄豆泡发发芽长到一定长度的芽菜,根粗壮,豆瓣较大呈黄色;绿豆芽的原料为绿豆,根较纤细,豆瓣也较小呈绿色。
2、营养不同每100黄豆芽含蛋白质4.5g、热量44千卡、膳食纤维1.5g、脂肪1.6g、碳水化合物3g等,而每100g绿豆芽含蛋白质2.1g、热量18千卡、膳食纤维0.8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9克等。
绿豆芽和黄豆芽的营养成分差不多,但是黄豆芽营养素含量高于绿豆芽,营养价值略高于绿豆芽。
3、食疗功效不同黄豆芽具有祛斑润肤、明目消肿等功效,经常吃黄豆芽能让保持头发乌黑润泽,消除疲劳,软化血管及降低胆固醇,尤其适合便秘、血脂高、皮肤长痘、脾胃湿热等人群食用。
绿豆芽营养价值高于绿豆本身,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消暑除烦等功效,尤适合小便不利、目赤肿痛、口腔溃疡等人群食用。
4、烹饪方式不同黄豆芽的吃法很多,炒、煲汤都可以,涮火锅、水煮肉片、水煮牛肉、水煮鱼等菜式中都是用黄豆芽,烹饪时间要比绿豆芽长。
绿豆芽一般用来炒或者凉拌,比较嫩熟得快,炒的时候无需加水,烹炒的时间不宜过长;绿豆芽更适合夏季食用。
黄豆芽的功效与作用1、补充营养:黄豆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蔬菜,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铁等微量元素,平时适量吃一些,能够为机体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比较适用于机体,有营养不良的人群食用。
2、缓解饥饿:而且黄豆芽里面含有一定的蛋白质成分,所以适量吃一些可以补充能量,起到缓解饥饿的效果,因此对于饥饿的人群可以适当吃一些。
3、辅助预防便秘:其中黄豆芽里面含有膳食纤维成分,所以日常吃一些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消化,起到预防便秘的效果,适用于大便干结的人群。
除以上功效与作用以外,还有辅助预防贫血等,但是任何食物患者都需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不可以一次性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到自身的健康。
平时除了吃黄豆芽以外,也可以适当摄入其他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菠菜、黄瓜、猕猴桃、苹果等,可以为机体补充营养,同时,还能维持机体营养均衡。
黄豆芽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黄豆芽的营养价值及功效黄豆芽是黄豆经过泡发后生长而成的,黄豆芽与绿豆芽不同,绿豆芽比较细,黄豆芽相对绿豆芽粗一些,最大的区别就是黄豆芽上面带着黄豆,而绿豆芽没有,所以就食用方法上也要一些区别,绿豆芽适宜清炒,凉拌,而黄豆芽除了炒食之外,还可以用来煮汤,尤其是川菜中水煮活鱼,酸菜鱼中一般都是选择黄豆芽,因为黄豆芽相对而言,高温泡久了之后,还有一定的脆度,而绿豆芽则容易变的软烂。
黄豆芽的营养丰富,因为带有黄豆,所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00克黄豆芽的营养成分如下:碳水化合物:7.1克蛋白质:11.5克脂肪:1.6克膳食纤维:1.5克维生素A:5微克维生素C:20毫克维生素B1:0.17毫克维生素B2:0.11毫克维生素E:0.8毫克胡萝卜素:0.03毫克视黄醇:88.8微克烟酸:0.8毫克钾:160毫克磷:102毫克钙:68毫克镁:21毫克钠:7.2毫克铁:1.8毫克锰:0.34毫克锌:0.54毫克铜:0.14毫克硒:0.96微克热量:44千卡黄豆芽的功效1.明目黄豆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有维生素A,胡萝卜,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这些维生素都对于眼睛有益处,可以预防眼睛干燥,结膜充血等眼部不适,所以食用黄豆芽有明目的功效。
2.降血压降血脂黄豆芽中含有维生素E,而维生素E能够帮助人体保护皮肤和毛细血管,黄豆芽可以帮助降低人体中的血脂,并且阻隔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所以食用黄豆芽有着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
3.补血益气黄豆芽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例如铁元素,补充铁元素能够促进人体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所以一直有补铁就等于补血的说法,不过补铁只对缺铁性贫血有效,所以食用黄豆芽可以补血益气。
4.清热降火黄豆芽性凉,能够清热降火,所以如果上火了,可以食用黄豆芽,黄豆芽能够清热利湿,所以对于上火性的便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5.养颜美容黄豆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含量最高的就是维生素C,而维生素C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人体的自由基,还可以美白,抗衰老,所以食用黄豆芽有养颜美容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中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绿豆芽、黄豆芽)12生科本实验内容及结果:一、果蔬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还原型维生素C 可被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下面简称染料)所氧化,成为氧化型维生素C 。
氧化型染料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成为还原型后为无色。
用氧化型染料来滴定还原型维生素C ,当滴至全部还原型维生素C 被氧化后,在稍滴一点呈微红色为终点。
滴定用去染料量与样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 量成正比。
器材:微量滴定管及架、台秤、50mL 量筒、1mL 、10mL 吸管、100mL 锥形瓶、剪刀、滤纸操作:1、制备新鲜果蔬液:如洗净新鲜橘子,擦干表面水分,剥去外皮,称20.0g 橘子放入50mL 量筒中,加2%草酸液至40mL 刻度处(即稀释1倍)。
用玻璃棒搅拌,静置10分钟,过滤,滤液即是(若样品中含大量铁,可用8%醋酸溶液提取,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Fe 2+ 还原染料)。
2、染料液装入滴定管中:应驱除滴定管中的气泡,调整好零点。
3、滴定维生素C 标准液:吸取1.0mL 维生素C 标准液放入锥形瓶中,加9mL1%草酸溶液,摇匀,用染料液滴定至微红色保持15秒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下所用去染料液数量,可算出1mL 染料相当于多少mg 维生素C 。
4、滴定样品液:吸取10.0mL 样品液放入锥形瓶中,同上操作进行滴定。
可做两份,求平均值。
实验结果:计算:M 绿豆=100⨯⨯W C V =2.3mgM 黄豆=100⨯⨯WC V =1.2mg 每100g 黄豆芽中维生素c 含量2.3mg ,每100g 绿豆芽中维生素c 含量1.2mg 结果讨论:资料显示,100g 绿豆芽VC 含量为6.0mg ,100g 黄豆芽VC 含量为8.0mg 。
与测出的数据有出入。
原因有以下这些:①、绿豆芽和黄豆芽不新鲜,导致水分流失,从而使VC 流失,使数据偏小 ②、豆中含有部分VC 使因没有碾磨完全导致残留渣中含有VC ,使数据偏小 ③、草酸于碾磨之后才加,碾磨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使VC 流失数据偏小 ④、碾钵中有残留的VC 使测出的数据偏小。
二、果蔬中总糖及还原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原理:蒽酮比色法是一个快速而简便的定糖方法。
其原理: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被硫酸脱水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再与蒽酮缩合成蓝色化合物,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
多糖为非还原糖,可用酸将没有还原性的多糖和寡糖彻底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再利用还原糖的性质进行测定,这样就可分别求出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电炉,试管10支,电子天平,研钵,100ml 容量瓶,量筒和三角烧瓶若干,过滤仪器操作: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取洁净试管6支,按表1进行操作:表1 蒽酮比色法定糖——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标准液浓度(mg/mL )为横坐标做图得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和测定称取1g 实验材料,加水约3mL ,在研钵中磨成匀浆,转入三角烧瓶中,并用约30mL 蒸馏水冲洗研钵2~3次,洗出液也转入三角烧瓶中。
于50℃水浴中保温约0.5h (使还原糖浸出),取出,冷却后定容至100mL 。
过滤后冰箱保存。
不同果蔬需进行不同程度稀释。
葡萄:取滤液0.5mL →100mL ;梨:取滤液1mL →100mL ;盘菜、萝卜取滤液10mL →100mL 。
取1mL 最终稀释液置于试管中,浸于冰浴中冷却,再加入4mL 蒽酮试剂,沸水浴中煮沸10min ,取出冷却后比色,其他条件与做标准曲线相同。
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查算出样品液的糖含量。
3、样品中总糖的提取、水解和测定称取1g 实验材料,加水约3mL ,在研钵中磨成匀浆,转入三角烧瓶中,并用约12mL 蒸馏水冲洗研钵2~3次,洗出液也转入三角烧瓶中。
再向三角烧瓶中加入6mol/L 盐酸10mL ,搅拌均匀后在沸水浴中水解0.5h ,冷却后用20%NaOH 溶液中和至pH 呈中性。
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过滤后冰箱保存。
不同果蔬需进行不同程度稀释。
葡萄:取滤液0.5mL →200mL ;梨:取滤液5mL →100mL ;盘菜、萝卜:取滤液10mL →100mL 。
取1mL 总糖的最终稀释液同上法进行还原糖测定。
数据记录:绿豆芽还原糖比色值:0.184 黄豆芽还原糖比色值:0.081绿豆芽总糖比色值:0.371 黄豆芽总糖比色值:0.283 计算:A nm 620 0 0.177 0.242 0.371 0.509 0.624绿豆芽W(还原糖)=m VC ⨯=8.246% 黄豆芽W(还原糖)=m VC ⨯=2.233%绿豆芽W(总糖)=m VC ⨯= 9.063% 黄豆芽W(总糖)=m VC ⨯=3.574%结果讨论:实验测量出的数据与理论值有些偏差,存在偏差原因:①、豆芽的豆研磨不完全,豆内含糖量较高,导致结果偏小 ②、水浴之前反应物未摇匀,导致反应不完全,使得比色法结果不准确。
三、果蔬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
考马斯亮蓝G-250在酸性游离状态下呈棕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65nm ,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最大光吸收在595nm 。
在一定的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在波长为595nm 处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595nm 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器材: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旋涡混合器、试管16支操作:1、标准曲线绘制取6支试管,按下表加入各试剂。
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试剂后,摇匀,放置2min 后,在595nm 波长下比色测定,记录A 595。
以各管相应标准蛋白质含量(μg )为横坐标、A 595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制备称取1g 待测植物鲜样置于冰浴上的研钵内,加入1mLH 2O 或0.05mol/L Tris -HCl缓冲液(pH6.8)研成匀浆,转入离心管,再用2mL 水或缓冲液将附着在研钵壁上的研磨样品洗下并全部转入离心管,3500rpm 离心15~20min ,其上清液即为蛋白质的提取液,供分析用。
3、样品测定试管中加自制蛋白质样品1.0mL ,再加入5.0mL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摇匀,放置5min后,在595nm波长下比色,记录A595。
根据所测A595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蛋白质含量。
实验数据:Anm5950 0.161 0.207 0.294 0.395 0.412 绿豆芽黄豆芽样品/ml 1.0 1.0考马斯亮蓝/ml 5.0 5.0OD值0.445 1.036计算:100g绿豆芽含蛋白质0.45g(理论值为2.1g)100g黄豆芽含蛋白质1.1g(理论值为11.5g)结果讨论:实验证明,绿豆芽的蛋白质质量小于黄豆芽蛋白质含量,但测量值远远小于理论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豆芽在发芽前几天蛋白质含量最高,在发芽过程中部分蛋白质会分解为各种氨基酸,所以含量偏小。
操作误差:①、研磨成匀浆时转液未彻底,研钵中有剩余②、离心过程中由于仪器的问题未完全离心,所以离心了两次,但最终蛋白质分布依然不均匀。
四、果蔬中过氧化物酶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鉴定蛋白质,主要依赖于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再与标准样品对照即可确定各区带的成分。
实验仪器:垂直板电泳槽及其附件,电泳仪,高速离心机,250ml烧杯4个,100ml,10ml,5ml量筒各若干,玻璃棒,培养皿等操作1.贮液配制2. 电泳槽的安装3. 制胶(1)配制分离胶(2)配制浓缩胶 4.样品的制备5.点样6.电泳7.剥胶8.染色、记录结果实验结果:浓缩胶到前沿指示剂的距离:6.7cm分离胶到前沿指示剂的距离:8.9cm黄豆芽到分离胶上沿距离:2.8cm绿豆芽到分离胶上沿距离:2.4cm 3.0cmRf黄豆芽= 2.8cm/8.9cm=0.314Rf绿豆芽1= 2.4cm/8.9cm=0.270 Rf绿豆芽2= 3.0cm/8.9cm=0.337 结果讨论:封胶时一定要等琼脂完全凝固后再上分离胶;为防止酶失活,制作的果蔬不使用时及时放入冰箱。
染色的时候放入黑暗中不及时,导致了染色较浅,点样时注射器将样品液注射入样品槽内,部分样品液滴入电容缓冲液中不利于观察酶带的位置五、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实验原理 :在有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该物质在470nm 处有最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470nm 的吸光度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研钵,恒温水浴锅,100mL 容量瓶,吸管,离心机。
实验步骤1. 取上述的样品提取液2.5mL ,定容至50mL 刻度,备用。
2. 取光径1cm 比色杯2只,于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mL 和磷酸缓冲液1mL ,作为对照,另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mL 和上述酶液1mL (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之),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nm 下吸光度值,每隔1min 读数一次。
数据记录:过氧化物酶活力=D OD ⨯⨯t01.0min 5值的差内,其中D=1,t=5min ; 绿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活力=2.6; 黄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活力=27过氧化物酶比活力=D OD ⨯⨯⨯Wt 01.0min 5值的差内,其中W=1g ; 绿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比活力为 2.7u/(g*min); 黄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比活力为28u/(g*min);结果讨论:黄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比绿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大。
存在误差原因:黄豆芽材料比绿豆芽新鲜;在低温中保存不及时,导致活性降低;离心仪器的问题导致离心结果不佳,分布不均匀,黄豆芽和绿豆芽之间离心结果也有偏差,导致了酶活性的偏差;整个实验时间较长,导致过氧化物酶被氧化变质。
果蔬成分分析实验总结:做好一个实验,在每一步都需要谨慎仔细,这样实验测出来的数据才更科学更实际。
在这次的果蔬成分分析实验中,首先要选好材料,选择新鲜的材料很关键,在果蔬的生长代谢过程中其含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要选好材料。
称量少量果蔬时果蔬的选择部位也很关键,必须要符合实验要求,取材均匀,拿黄豆芽来说,我们测量黄豆芽的成分含量,若取材完全取豆或者完全取芽部分都是不当的,豆中的含量和芽中的成分含量相差甚远,这些都会使实验数据失去科学性。
称量完之后应快速实验,防止各成分含量缺失。
研磨的时候注意不能用力过猛,导致汁液飞溅,碾磨时必须彻底,尤其是豆部分比较坚硬,必须研磨成糊状或液状,转移之后应润洗碾钵,将残留物完全转入样品中。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应规范操作,测量、滴定、移液、过滤等都需谨慎。
比色的时候若样品比色结果远远超出标准曲线范围,因增加稀释度重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