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发生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信号发生器》课件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总结词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概述
详细描述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振荡器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然后通过波 形合成技术生成其他波形。振荡器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通过改变电感或电容 的参数,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总结词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概述
详细描述
信号发生器有多种分类方式。按波形分类,可分为正弦波信号发生器、方波信号发生器和脉冲信号发生器等;按 频率分类,可分为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和微波信号发生器等;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测量用信号发生 器和测试用信号发生器等。
《信号发生器》PPT课件
目 录
• 信号发生器概述 • 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 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维护 • 信号发生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信号发生器概述
信号发生器的定义与用途
总结词
信号发生器的定义与用途概述
详细描述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电信号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控制 等领域。它可以产生各种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用于测试、模拟 和控制系统。
干燥、通风良好、无尘的环境中,避免强烈振动和磁场干扰。
05
信号发生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信号发生器的发展历程
信号发生器的起源
信号发生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当时它被用于电信和广
播领域。
模拟信号发生器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模拟信 号发生器占据主导地位,它通过连 续的电压或电流输出信号。
数字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信号发生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
首先,确保电源连接正确,避免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其次,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出信号类型和参 数,如波形、频率、幅度等;再次,确保输出连接正确,避免连接短路或开路;最后,遵循安全操作 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ch6信号发生器

f
i
正反馈一般表达式的分母项变成负号,而且振荡电路的输入信号 X
所以 X i 0。也有 X 。维持输出信号 X 所需的完全由反馈信号 o o 无需外加输入信号 。 由图6-1 (b)可得 又因为
i
X i 提供,
X f,
Xi
X o F X i
,
Xf F Xo
1 f f0 2π RC
时,幅频值最大为1/3,相
(2)RC桥式振荡电路
如图6-4 将RC串并联选频网络和放大器结合起来即可构成RC振荡电路。
图6-4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a)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b)桥式画法
AF 件,
组成。
RC 桥 式 振 荡 电 路 如 图 6-4 ( a ) 所 示 。 根 据 自 激 振 荡 的 条
A 表示输出信号 X o 与放大电路净输入信号 X i 之间的相位 式中,
,即反馈信号 2 nπ 相位相同。 X i
放大电路的相移与反馈网络的相移之和等于 与输入信号
要 X
f
(2) 振荡的起振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式(6-1)(6-2)是指振荡电路已经进入稳态振荡而 言的。如果一个波形发生电路仅仅满足幅值平衡条件 ,那么,
F 1 A
该式说明,放大器A和反馈网络F组成的闭合环路中,环路的总传输 系数等于1,即反馈信号 X f 幅值与净输入信号 幅值相等。 X
② 相位平衡条件 由
F 1得 A
i
AF A F 2nπ
(n=1,2,3,…)
(6-2)
电子测量_第四章_信号源ppt课件

频率稳定度的表征
2〕长期频率稳定度的表征 长期稳定度是指石英谐振器老化而引起的振荡
频率在其平均值上的缓慢变化,即频率的老 化漂移。 多数高稳定的石英振荡器,经过足够时间的预 热后,其频率的老化漂移往往呈现良好的线 性(添加或减少)。如以下图。
图中表示了实践频率 随时间的变化,由图Kf2f 0f1f2 f0f0f1 f0f0 ff0 2 ff0 1 可得频率稳定度K:
R0
R6 R5
R4
R3
R2
R1
Vi Vo
R7 R6
R5
R4
R3
R2 R1
+E A
A D6
AD5
AD4
AD3
DA2
A D1
-E
DA6
DA5
DA4 DA3
AD2
AD1
R7 BR6 BR5
BR4 BR3
BR2
RB1
B
B 分段B逼近波形B综合电路B
B
B
⑶ 锯齿波构成电路
锯齿波可以经过方波与三角波而获得,将以下图中〔a〕 所示三角波与图〔b〕所示方波直接叠加就可得到图〔c〕 所示的交错锯齿波,再经过全波整流,就得到了图〔d〕 所示的锯齿波。
2. 输出特性
〔1〕输出电平范围。
〔2〕输出电平的频响〔输出电平的平坦度〕
〔3〕输出电平准确度
〔4〕输出阻抗
〔5〕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系数〔<1%〕和 3.频调谱制纯特度性。 调制特性的恒量目的主要包括调制频率,调幅 系数,最大频偏,调制线性等。
4.2 正弦、脉冲及函数发生器
4.2.1 正弦信号发生器
那么或不规那么波形的信号发生器。 信号源的用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 鼓励源。 ☆ 信号仿真。 ☆ 规范信号源。
《常用仪器使用》PPT课件精选全文

精选PPT
3
U/v
正 弦0 波
U/v
正 弦A
0
波
准备知识 峰值
Vp+
峰-峰值
T t/ms Vp-p uBsin t
T/2
Vp-
高电平 A-直流分量
B-幅值
Bsint-交流分量
Vp+ T t/ms
直流电平
Vp-p uABsint
T/2
Vp-
低电平
精选PPT
4
上升段 准备知识
U/v
三 角
0
波 下降段
►双踪示波器:
➢ 有两个信号通道,可同时观察两路不同 的信号波形,测量两者之间的相位差。
精选PPT
6
示波器的简单原理
►阴极射线管(CRT)
电子 枪筒
电子束
精选PPT
屏幕
7
显示待测波形
►电子束行进过程受到电压作用会发生偏移
►待测信号作为偏移电压,加在电子束行进垂 直方向
Y 1Y 2
被测 信号
屏幕
仅反映信号幅值信息
10
波形显示原理(续)
Y 1Y 2
被测 信号
屏幕 信号
Y信号作用下向下 偏移到最大位置 X信号作用下 (X=0)不偏移
X 1X 2
扫描 信号
精选PPT
波形不稳定
11
波形稳定的条件
►X与Y周期相同(或为整数倍) 称为“同步”
►X与Y起始时刻相同
触发区相应旋钮按钮实现
精选PPT
12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 作为信号源,提供某一种标准信号
►我们所使用的信号发生器功能:
➢ 产生多种信号,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信号幅值, 频率,改变信号对称性,调节信号所含的直 流分量。
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_AFG310型使用方法PPT教学课件

2
2、按 FREQ 键,光标移到频率值最末位
SINE 0.000
100.0000K 1.000 CONT OFF 0
可直接按数字输入需要的频率值。 3、使用 Hz/S/V 、KHz/mS/mV 、MHz/uS 三个键,
设置所需频率的单位。
4、按ENTER 确认,完成设置。 5、按CH1至灯亮,输出口输出所设置的波形。
2020/12/10
1
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一) TEKTRONIX AFG310型使用方法
一、设置输出频率
1、打开电源,函数发生器输出默认频率为100K, 幅度1V峰-峰值的正弦波。屏幕上显示:
SINE 0.000
100.0000K 1.000 CONT OFF 0
2020/12/10
SINE 0.000
100.0000K 1.000 CONT OFF 0
2、按下 FUNC ,光标在SINE的首字母下,按 两个键,选择所需的波形:
SQUA——方波
TRIA ——三角波
RAMP——斜波
PULS ——脉冲
2020/12/10
6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7ຫໍສະໝຸດ 2020/12/103
二、设置输出幅度
1、打开电源,函数发生器输出默认频率为100K, 幅度1V峰-峰值的正弦波。屏幕上显示:
SINE 0.000
100.0000K 1.000 CONT OFF 0
2、按AMPL 键,光标移到幅度值最末位 SINE 100.0000K 1.000 0.000 CONT OFF 0
直接输入需要的幅度值。
2020/12/10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件==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
二、面板介绍
频率显示器 1/10,1/1 外/内
频
直
率
流
波 形
调 脉制 调 频 宽度 制 率
电粗 源调
细 衰 输 幅同 幅 调 减 出 度步 度
AC/150V/MAX
F2 输 出
对 称 度
频 率
信号发生器
三、使用举例
产生一个f=3.2kHz,Vpp=2V的正弦波
1)按下电源按钮 3)按下10KHz键 5)调节幅度
2)选择波形为正弦波 4)调节频率,先粗调,后细调 6)连接示波器1647型信号发生器有两个独立的函数发 生器和一个数字频率计组成。主发生器频 率范围为0.1Hz--6.5MHz,从发生器频率范 围为0.01Hz--10KHz, 它们可以独立工作, 分别输出正弦、三角、方波等常用信号, 也可以相互配合,产生调频、调幅等调制 波形。数字频率计可显示本机发生器输出 信号频率,也可检测 0.1Hz--20MHz外接信 号的频率。
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PPT课件

码组变换电路:
方案1:译码器+门电路 方案2:存储器
步进电 机所要 求的八 状态转 换图
即多路 序列信 号输出,
5
八状态转换产生电路设计
(1)采用集成计数器设计:可采用熟悉的74LS161产生连 续的八个状态:0000-0111。
(2)采用移位寄存器设计:移位寄存器可构成两种类型的 计数器:环形和扭环形计数器。这里只介绍扭环形计数器:
上述转换关系很容易实现,这里只介绍如何用存 储器实现上述转换关系: 实际电路中采用E2 PROM 2817(2k)或2864 (8k) ,仿真时用EPROM 2764( 2817 /2864不 能仿真)。
8
存储器的用法
(1)如何确定存储器的地址和写入数据: 将码组变换电路的输入数据作为存储器的地址数据(低四位);
三、设计思路:
(1)步进电机介绍
步进电机接收步进脉冲而一步一步地转动,并带动机械装置 实现精密的角位移和直线位移。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和 计算机系统中如:数控机床、机器人绕制了A、B、C三 个线圈构成三个不同的 绕组。
不同绕组上所加脉冲的 不同,形成不同的步距 和转速。
全0
1
1
8个状态 四相四拍/反转
由此决定四种不同工作方式对应的存储器地址数据
16
❖步进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如在“四相八拍工作方式”的集成计数器方案中,把 原接地的A4改接1。此时存储器地址变化范围为 0010H~0017H(连续), 在此范围内添加反序的数据 即可: 09、 08、 0C、 04、 06、 02、 03、01 。
9
(2)如何生成数据文件: 用VC软件或编程器本身附带的软件SUPERPRO进行数 据的编辑,即点击“数据缓冲区”,在HEX栏键入对应的 16进制数据,完成后将文件存为如下类型:BIN或Hex。
QF1480C信号发生器4 通用仪表PPT课件

调幅键:
特殊键:
当输出的射频信号为调幅信号时,按下此间后,
特殊键配合数字一起执行可一以定结的合特面殊板中的数字按键和“%”按键,确定调幅
功能。例如按下特殊键和0键信、号3的键调后幅,度,其调幅度范围是0~99%。
仪表将对前面板进行自检。
面板介绍
第二章 面板及性能介绍
步进键: 用步进键[↑]向上步进或 [↓]向下步进来改变调制参数。
第三章 操作使用方法
2、输出内调幅信号的方法:
第一步:按下内调幅键,此时内调幅指示灯亮,然后选择内调制信号 的频率为1000Hz;
第二步:按下频率键; 第三步:通过数字键盘,即可设置载波信号的频率,然后选取对应的 频率单位; 第四步:按下调幅键; 第五步:通过数字键盘,即可设置调幅信号的调幅度,然后选取“%” 按键。 第六步:按下幅度键;通过数字键盘,即可设置所需调幅度信号的幅 度,然后选取对应的电平单位。
状态键: 按下并保持住这个键,则调制、频率和幅度等
显示区里便会显示不校准和拒绝输入的状态码。 通/断键:
按下通/断键则可启动或断开信号源的RF输出。
面板介绍
第二章 面板及性能介绍
存储键: 存储键与数据键配合使用,
将信号源的状态存储在某个单元里, 共有1~50共五十个存储单元供使用。 与调用键成对使用。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概述 面板及性能介绍 操作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第三章 操作使用方法
1、输出纯载波信号的方法:
第一步:按下频率键; 第二步:通过数字键盘,即可设置所需信号的频率,然后选取 对应的频率单位; 第三步:按下幅度键; 第四步:通过数字键盘,即可设置所需信号的幅度,然后选取 对应的电平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电路
A
反馈网络
F
Uo A U i
图 8.1.2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方框图
如果反馈电压 uf 与原输入信号 ui 完全相等,则即使 无外输入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端也有一个正弦波信号—
—自激振荡。(电路要引入正反馈)
4
由此知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即:
U f U i
U f FU o FA U i U i
8
一、RC 串并联选频网络
R2
F
U f U
2
1 jR2C2
1 2
R1
1
jC1
1
1
jR2C2
Z1
1
Z2
(1
R1 R2
C2 C1
)
j(R1C2
1
R2C1
)
取 R1 = R2 = R , C1 = C2 = C ,令
0
1 RC
F
3
j(
1
所以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A F 1
A F 1
——幅度平衡条件
arg A F A F 2nπ
n 0,1,2,
——相位平衡条件
电路起振的条件: A F 1 5
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分类
组成: 放大电路:集成运放 选频网络:确定电路的振荡频率 反馈网络:引入正反馈 稳幅环节:非线性环节,使输出信号幅值稳定
分类: RC正弦波振荡电路,频率较低,在1MHz以下。
LC正弦波振荡电路,频率较高,在1MHz以上。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频率较高,振荡频率非常稳定。
6
三、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和步骤
1. 检查电路是否具备正弦波振荡的组成部分; 2. 检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否能保证放大电路正 常工作; 3. 分析电路是否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反馈系数
F R RF R
改变 RF,可改变反馈深度。 增加负反馈深度,并且满足
A 3
图 8.1.7
则电路可以起振,并产生比较稳定而失真较小的正
弦波信号。
反馈电阻 RF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R采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均可实现自动稳幅。 12
稳幅的其它措施
在RF回路中串联二个并联的二极管
二、振荡频率与起振条件
1. 振荡频率 2. 起振条件
f0
1 2RC
f = f0 时,
F 1 3
由振荡条件知:
A F 1
所以起振条件为:
A 3
同相比例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Auf
1
RF R
即要求:
RF 2R
11
三、振荡电路中的负反馈(稳幅环节)
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改善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提高带负载能力。
位平衡条件。
如果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足够大,同时满足振幅平 衡条件,即可产生正弦波振荡。
16
* 三种 RC 振荡电路的比较
名称 RC 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 移相式振荡电路 双 T 网络选频振荡电路
电路 形式
振荡 频率
f0
1 2RC
f0 2
1 3RC
f0
1 5RC
起振 条件
A 3
RF 12R
0
)
0
图 8.1.4
则:
9
得 RC 串并联电路的幅 频特性为:
F
1
32 ( 0 )2
0
相频特性为:
0 F arctg 0 3
当
0
1 RC
时,
F 1 3
F
1/3
0
F
0
+90º
0 0-9Βιβλιοθήκη º最大,F = 0。
图 8..1.5 10
电流增大时,二极管动态电 阻减小。电流减小时,动态 电阻增大,加大非线性环节, 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
R r
A 1 F d
u
R
13
四、振荡频率可调的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RC串、并联网络中, 如何调节频率?
1 f0 2RC
用双层波段开关接不同电容, 作为振荡频率f0的粗调;
用同轴电位器实现f0的微调。
振荡频率为:
f0 2
1 3RC
起振条件:RF > 12 R
15
*二、双 T 选频网络振荡电路 振荡频率约为:
1 f0 5RC
起振条件
R3 R2 , A F 1
当 f = f0 时,双 T 网络的相移为 F = 180º;反相比 例运放的相移 A = 180º,因此满足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
3.为什么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必须有选频网络?选频网络由 哪些元件组成?
4.为什么说矩形波发生电路是产生非正弦波信号的基础? 为什么非正弦波发生电路中几乎都有电压比较器?
3
8.1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
8.1.1正弦自激振荡的基本原理
一、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U i 2Ui sint
UUfi ~FU O
当频率变化时,并联电路阻抗
的大小和性质都发生变化。
并联电路的导纳:
Y j C 1 R j L
问题:如何提高频率?
14
* 其他形式的 RC 振荡电路
一、移相式振荡电路
270º
180º
集成运放产生的相位移 A 90º
= 180º,如果反馈网络再相移 0
f0
f
180º, 即 可 满 足 产 生 正 弦 波 振
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当 f = f0 时,相移 180º, 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
第八章 信号发生器
8.1 正弦信号发生器 8.2 非正弦信号发生器器
1
本章重点和考点:
1.重点掌握RC正弦波振荡 工作原理。
3.掌握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原理。
本章教学时数: 4学时
2
本章讨论的问题:
1.在模拟电子电路中需要哪些波形的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和 控制信号?
2.正弦波振荡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和负反馈放大电路中 所产生的自激振荡有什么区别?
判断相位平衡条件的方法是: 瞬时极性法。 4.判断是否满足振幅平衡条件。
5.估算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
7
8.1.2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也称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或称文氏振荡电路(Wien)
电路组成:
放大电路 —— 集成运放 A ;
选频与正反馈网络 —— R、C 串并联电路;
稳幅环节 —— RF 与 R 组成的负反馈电路。
R3 R2 , A F 1
电路特 点及应 用场合
可方便地连续调节振荡 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电 路,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 形。
电路简单,经济 方便,适用于波形要 求不高的轻便测试设 备中。
选频特性好,适用于 产生单一频率的振荡波形。
17
8.1.3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一、LC 谐振回路的频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