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讲解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讲解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讲解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

1.邱老师好,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请问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我当然认同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仅仅是从一个侧面触及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面貌。从大学生诗歌这个角度,仅仅是一个侧度,通过这一侧度回到80年代。那个时候,我在西南师范学院读书。说到80年代校园大学生的诗歌情结,我只要举一个小例子就可以知道:我们在校园里一个上午卖出的《五月》诗刊创刊号,就达到500本。那个时候的青春和诗歌,基本不分彼此,大学生和诗歌不分彼此,谈到大学生和青春就谈到了诗歌。因为大家都以诗歌为荣,谈到诗歌就充满了激情。另外还让我回忆起一件事情,发生在西师街的黄葛树下。一位校园诗人的女朋友要同他分手,女孩子邀约诗人在黄葛树下见面,而即将被拒绝的校园诗人姗姗来迟。借着校园的灯光,穿过密集的黄葛树林,诗人直截了当:“我们两个人怎么样无所谓,但是你不应该这样轻慢文学,这样轻慢诗歌。”说完扭头就走,扬长而去。而那个闹着要分手的女孩这时却紧紧地跟了上去。

2.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积极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革命生涯”,例如大学期间创作、发表、获奖及其他情况。

答:说到80年代,说到我和诗歌的关系,客观上来讲,我和诗歌的关系在自身而言没有任何准备,是一种自然的触动。最开始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来源于学校的一次征文活动。学校宣传部当时的征文题目是“我的祖国”。当时我写了一首,然后投去。那首诗的语言,现在想起来,实际上和诗歌没有关系,基本上是宏大的标语口号。那首诗比较长,每一句都是“我的祖国……”这样的句式,还有“乘上2000年诗歌的宇宙飞船”这样的内容。我的表达方式是革命性的,整个语句都是带有革命性的。现在想起来,那首诗和诗歌的本体、和诗歌内在情绪没有多少内在联系,但是那种显现的方式、激情的方式却将我引进了诗歌。宣传部觉得很好,就要求五月诗社接纳我当了理事。这就为我以后接任社长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因为《我的祖国》这首诗,我加入了五月诗社,并成为五月诗社的第四任社长。从那以后,诗歌与我的关系,借用王朔小说的名字——“一半

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正是这样一种情结,诗歌对我来讲:成也诗歌,败也诗歌;好也诗歌,坏也诗歌。诗歌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有诗歌就能触动我,不管在哪一种情绪状态的背景下都能够触动我。90年代曾经有段时间,我一度想要主动切断与诗歌的联系,但依然无法真正从本质上断绝。不是我在找它,就是它在找我,成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形。在积极参加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过程中,每个诗人的表现都是狂热的。这种狂热性,是不知不觉就被点燃的。那个时代谈诗歌、谈诗人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我们当时听说北岛到重庆来、到大学校园来,其他任何意义上的诱惑都无法超越诗歌带给我们的诱惑。那种狂热是无法描述的。比如诗人周伦佑曾说过:我要冒雨到桥头看水。今天很多人在涨大水、涨洪水的时候也会有这种冲动,但是当时校园中诗歌的激情和写诗的风潮,就会让人感受到:这句诗似乎不是文学,是当时生活现状的直接呈现。

3.作为您在80年代创作的诗歌《南方少年》曾经很受读者喜欢,能否谈谈这首诗的创作、发表过程?

答:这组《南方少年》,是让我走向诗歌之路的很关键的一组诗歌。回想起这组诗,现在仍然感觉很欣喜。1985年,我住在桃园二舍的512房间,当时的校园诗歌朋友贺庆来找我说,最近大学生诗歌非常活跃、非常流行。在当时我们并不十分知晓大学生诗歌,只知道朦胧诗,知道北岛、知道杨炼、知道顾城,对“大学生诗歌”还缺乏一个基本的概念,从诗歌刊物上了解到的校园诗人有许德民、潘洗尘,以及我们西师的胡万俊、程宝林等,感觉他们的诗歌带有一种纯粹抒情化的口语诗歌倾向。于是我也写作了《南方少年》组诗。在创作完成之初,压根儿没有想到要投稿给《诗刊》,而贺庆来到寝室说:“我觉得这首诗不错,可以投给《诗刊》。”按贺庆的建议,我在信封上将诗刊的地址写好,然后直接寄给李晓雨。李晓雨是李瑛的女儿,是《诗刊》的编辑。她不久回复了一封信说:你的诗歌我们已经收到,请放心,我已经转给相应的主编。我记得好像是邹狄帆。这一首诗歌接下来还是有故事的,大概过了一个月,在1985年年底过春节的时候,贺庆来找我。现在贺庆是重庆《眼镜》杂志社的社长,当时也写诗,而且还写得不错,写法属于现实主义手法,写得情真意切。因为是西师的家属,所以贺庆经常在校园内活动。他当时跑来跟我说:走,你的诗歌已经发表了。我还在诧异怎么可能。而他讲:在《光明日报》中这一期《诗刊》的要目栏已经公示出来

了。当时已经很晚了,我们打着手电筒到西师街的广告栏,发现《诗刊》将我的地址弄错了,误成云南师范学院。这一期的《诗刊》正好推出大学生诗作全国选,收录了七个人。那一本样刊,寄往云南师范学院后查无此人,千转万转才邮寄到西南师范学院,终于抵达我的手中。正是这组诗歌,很纯粹,引发了很多幻想。当然,就我整体的诗歌写作来说它算不上代表作,但是,它是一组有故事的诗歌,而且应该是我真正的处女作。诗歌发表之后,收到过很多封因为诗歌而动心的信件,其中我记忆较深的是三个地方邮寄来的,一封来自河南,另一封来自浙江的宁波,还有一封来自东北。来自浙江的那封,在整个信件之中,没有逗号、没有句号,连绵不绝,大概是弗洛伊德式的精神意识流写作。信里说,墨水以及眼泪和在一起,写着写着直到烛光开始模糊。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彼此没有任何音讯。还有一位来信的女读者来自东北的渤海湾,说要采摘一片白桦叶一直飘呀飘,乘着这片白桦叶,从长江口一直回溯到重庆的嘉陵江再到朝天门。而且说,她是东北唯一的一双大眼睛。看这些意象,又是渤海湾,又是白桦叶,又是长江口,又是唯一的一双大眼睛,充满着唯美主义的抒情色彩。当然,至今我也没有看到这一双大眼睛。这是当时这一组诗歌留下来的故事。

4.在大学期间,您参加或者创办过诗歌社团或文学社团吗?在社团中您曾经担任过什么角色?参加或举办过哪些诗歌活动?

答:可以说,我从一开始写诗,就与诗歌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首先我加入了五月诗社,后来成为了五月诗社的社长;接着,我们一起创建了重庆大学生联合诗社,在后来我担任了联合诗社的社长。当时,重庆还属于四川,没有直辖,我们还筹划了四川省大学生联合诗社活动。当时,我曾积极编辑《五月》诗刊,《五月》第二辑是在我任期间刊行的,接着又编辑了“校园之春”大学生诗报,后来又做了二十世纪诗歌总集特辑,这一名称起得很大。这些都是在学校组办的诗歌活动,而且刊印诗歌刊物。一做诗歌,就办诗歌刊物,做成铅字印刷的刊物,需要我们自己跑到印刷厂和检字工人一起,一颗字一颗字地编排模板。所以后来我们一度拒绝用电脑写作,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写诗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在印刷厂里排字工人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从铜模中搜索、捡出来。当时,如果一首诗的错别字很多,检字工人的工作量就很大。

举办或参加了这些诗歌活动,在一方面,诗人不是写一首诗就单纯放在那里,

一旦写作一首诗,向其他人表达的欲望就很强。我印象中比较深的一次诗歌活动,是吕进老师主持的校园诗歌朗诵音乐会。吕进老师,当时是校园诗歌活动的风向标,通过吕老师来发起并举办的诗歌活动极其多。学校主办的这次诗歌音乐晚会,来了很多诗人。这些诗人里,我记得清楚的,有一个东北的诗人,姓谢。这个活动里,诗人都是亲自朗诵诗歌,只有一些诗歌是请了中文系、音乐系的同学来朗诵。那种情景记得很清楚,朗诵中诗人都上台去,各种乡音、土音,汇成了诗歌声音的交响曲。音乐系的李丹阳,和我一样都是82级的,唱了《月之故乡》。这首歌的词作者的是彭邦桢。他是著名诗人,后来去了美国。诗歌音乐晚会上,人山人海,在现在的东方红行政楼那个位置举行。诗歌活动里,我也朗诵了杨牧的一首诗《我是青年》。那个时候我的普通话比较差,基本上是“h”“f”不分,一句话里面都有几个字读错音,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所谓乡音未改,但是激情呀勇气呀高涨,朗诵的时候,台下的人都大笑不止。

5.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人们最热衷的一件事是诗歌大串联,您去过哪些高校参加诗歌活动?和哪些高校的大学生诗人来往比较密切最后成为好兄弟?

答:我当五月诗社和联合诗社社长时,诗歌的交流活动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在这期间,重庆高校的诗歌势力地图是怎样呢?我们西南师范学院影响力比较大,我们有个五月诗社。此外,位于主城区沙坪坝的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学院也很有影响力。主城区沙坪坝高校密集,包括当时的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学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四川外语学院、西南政法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这些高校都位于沙坪坝区,所以做起诗歌活动来就具有了相当的优势。这样呢,就形成了两大诗歌势力辐射区。第一辐射区,肯定是沙坪坝。重师张建明、燕晓冬,(燕晓冬还没毕业,张建明就要马上毕业了)他们联合重庆大学的王琪博一起到西南师范学院来成立联合诗社。当时我们西南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诗歌创作成就相对高些,尤其是五月诗社的第三届社长胡万俊,可以说在全国大学生当中,诗歌发表量算得上是最大的。那个时候,选社长的标准是看谁的诗歌发表量大。因此,第一届的联合诗社社长是胡万俊。我们成立了重庆大学生联合诗社之后,诗歌大串联这方面的活动就相对较多了。西南师范学院相对于主城来说较为偏僻,但人文学科是我们的优势,写诗的比较多,诗歌的爱好者也比较多。当时重庆师范学院、重庆大学、还有四川外国语学院等,张枣就是在川外,这几所学校相互之间的诗

歌串联活动比较多。高校大学生诗人中间,成为好朋友的还有刘太亨、燕晓冬、尚仲敏等,后来都成了好朋友,还有李元胜。李元胜比我们年级要高,他是81级。还有我们现在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的虞吉,我们一起做五月诗社的活动。

6.当年的大学生诗人们最喜欢书信往来,形成一种很深的“信关系”,您和哪些诗人书信比较频繁啊?在收到的读者来信中有情书吗?有没有发生过浪漫的故事吗?

答:关于和读者之间书信的往来,刚刚在《南方少年》这组诗的故事中有提到过一些。来自东北的读者,名字叫王冷舒,名字读起来感觉特别好听;浙江宁波的来信,作者好像叫毛玉梅。相反,自己觉得后来诗歌写得好了,收到的来信却少了。因为处于大学生时代的抒情背景逐渐消失,逐渐远去。

另外,和诗人之间的通信也比较多,当时联系最多的应该是周伦佑。和周伦佑的交往是我加入“非非”的一个基本原因。我在担任五月诗社社长的时候请杨黎、万夏、蓝马等来作过很多文学及诗歌讲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周伦佐、周伦佑。伦佐、伦佑这一对双胞胎太厉害了,可以拿着喇叭筒从早上八点钟一直讲到晚上八点钟,到处宣传,他们的演讲口才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他们的表达方式,都是“考你的博士去吧”这种,很厉害。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和“非非”建立起联系的。

7.在您印象中,您认为当年影响比较大、成就比较突出的大学生诗人有哪些?哪些诗人的诗歌给您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答:许德民的诗歌,在当时大学生诗歌创作比较有代表性,明显受到当时朦胧诗人梁小斌的影响。他的诗歌比较有社会责任感,有批判意识,有社会担当感,我们现在不是在提倡社会担当么,但是我们当时大学生的社会担当感是和理想主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还比如当时曾担任五月诗社社长的胡万俊,他发表的诗歌比较多,基本上每一周都能收到用稿通知。所以,当时他在我们大学生诗人中间地位是很高的。而且诗歌写得好的人,日常学习生活中朋友交往、男女恋爱的机会也多得多,就像现在社会中有房子、有票子、有车子的人,他们受到的待遇会比较好。再有程宝林的《雨季来临》,我们大家都知道他的诗句,那种青春洋溢,

那种热情的感觉的表达。当然,这一时期大学生诗歌的创作也有很多青涩的成分存在,有很多稚嫩的成分,但是,这也是诗歌中很纯粹的成分,饱含着蕴藏着青春气息。青春就是和雨季和春天密切联系起来的,不是一种汹涌澎湃的激情,是第一次潮涌,初潮的感觉,是雨横山间的感觉。那种激昂的青春气息,溢于言表。重新回忆当时那种写作的表达方式,可能现在看来,似乎和诗歌没有多少关系,尤其是和先锋写作、观念写作关系不是很密切,但是当时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我们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动向,那种理想主义、那种热情。

8.当年,大学生诗人们喜欢交换各种学生诗歌刊物、诗歌报纸、油印诗集,对此,您还有印象吗?

答:那当然有印象,而且记忆深刻。这里可以谈到燕晓冬,他的一首诗歌的题目就叫做《第101首》,很有意思:第101首诗发表在自己的油印物上,第101首诗遭到50次退稿。燕晓冬的这首诗,可以算作是一种革命性的话语。这种写法是在朝口语化发展,很调侃,很机智。我觉得当时的这种大学生诗歌写作,和小说写作中例如王朔等人的风格相比,是一种暗合。写作语言机制中的无意识,有一种背景。那个时候的诗歌油印刊物像搞地下刊物似的,和当年的地下党似乎没有两样,而且好像潜意识中就有这样一种感受,是一种革命。这种诗歌创作和做诗歌事业的方式,当时真的和革命没有两样,因为在80年代理想主义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非常值得留恋的一件事情。尽管这个时间段不长,但是我生活在那样一个时间里,感觉自己是非常幸运的。现在回忆起来,依然鼓舞我、激发我,内心无法平静。我们所做的诗歌刊物,刊物质量算是比较好一点儿的。我们做了油印刊物,而且是更高端的铅字印刷。我主持发行五月诗刊第二期《校园之春》和校园诗报时,重庆大学生运动会恰好在我们学校举行。在那个大操场上,诗报一天之内卖了上千份。而印刷呢,我们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检字,把诗作转化成铅字。我们考察诗歌写作水平,就是看你的作品转化成铅字没有。我当五月诗社社长期间,还做了“新古典主义”专辑。“新古典主义”大概做了三、四辑,从宣言到诗歌作品,很全面。

9.您如何看待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答:这个意义和价值,那就太大了。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处于理想主义时期。现在流行江南style,我觉得我作为回忆者,80年代可以称作80 style。那是一个极端重要的时代,人性充满着觉醒,文学觉醒,美学觉醒;文学热、美学热、思想热、诗歌热、美术热,都是在那么一个时代。归根结底是思想热。那个时候的思想,基本上是不休眠的,是一座火山,那是理想主义最具有激情的时代。我们今天很多人回忆说,那是一个充满乌托邦色彩的时代。也许是吧,但我觉得我们现在所缺少的就是这种乌托邦思想,我们太现实了。我们怎么变得那么现实了?而在80年代,我们不那么现实,我们那么具有情怀,有那种乌托邦的气质,所以我们生活得很空灵、生活得很充实,一点儿也不空洞。我们那种血管的膨胀,都是和那个时代密切相关的,感觉每一天都很鼓舞。写出了哪怕写一个意象,一个词汇,一个句子,上升到一首诗,都让自己很鼓舞,那种幸福就不是用今天的指数来衡量的,不是一般的指标能抵达的,那是一种无边无际。我觉得:今天为了多收了那么三五斗,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们付出了自己的心性,我们付出了自己赖以追求的激情和动力。我们变得实在是太现实了,现实到没有任何想象力,没有任何其他冲动,我们一直拿着尺子在丈量今天又收入了多少金钱。我们就变成这样了,这真是变得太没有意思了。而在那时候,为一个词语,为一种表达,甚至为一种声音,都可以受到鼓舞、受到触动。我觉得这才是最珍贵的,情义无价,文学无价,语言无价,激情无价,理想无价。我觉得这才是人的最根本的属性。

有学者说80年代受到“文革”时代激情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抽离出来作价值判断。尤其是不能够将80年代的理想和激情,判断为“文革”的遗风,这是一种要命的划界。为什么呢?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们不能够简单地以一个“好”来了事,一个“坏”来了事。那么从“文革”时代留下来的某种理想主义,也有着其特殊的价值,我们不能说:只要是“文革”就是坏的,只要是发展就是好的。像战争,战争留下创伤,但是也留下来一种战争本身体现出来的英雄精神。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遗产。我们不能够将“文革”这一时间段整个抽掉不要,不能这样。我们不能够贴一个标签,只要是与“文革”有关的任何东西都是坏的,不能够这样。因为,人性太复杂的。这个问题的探讨很重要。我们当然不希望我们的时代再回到“文革”时期,“文革”时期的激情中我们的主体是

抽空的,但是“文革”结束之后,思想解放带来的对“文革”的反思,理想主义的复兴,理想主义的再次来临,这就是积极的,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正能量没有什么二致,它们是吻合的。

10.回顾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

答:我最大的收获是80年代点燃了我生命中本身就有的文学之火、诗性之火,就根本上来说,就是点燃了我的理想主义之火。当然,后来自己也一度变得很现实,为了生存,我当了很多年的经济记者。但是我内心里面始终意识到如果我一直那样走下去,那会是很危险的,是走向了悬崖。当经济记者时期,见识了很多有地位的人,最低级别的都是总经理什么的,见面先是大量旁敲侧击的叙事,最后才说让他们上版面。这运用了文学功底呀,是曲径通幽,曲线救国。当时,一个A4纸大的版面给的稿费很高,8000元,算是收入高了。现在的稿费当然更高了,但是现在叫我再去做,我绝对不去了。因为做那种工作会让情怀变坏,变得只盯别人的荷包,而不再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态。欲望是无限的,会把人带向消费,带向刺激。但我们的内心精神空间也是无限的,所以庄子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所乐,乐什么呢,乐于道。而80年代正是这样乐于道的时代,也恰好是我的大学时期,两者是融汇在一起的。能够经历那个时代,是人生无悔的一个标志。

11.目前,诗坛上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是继朦胧诗运动之后、第三代诗歌运动之前的一场重要的诗歌运动,您认为呢?

答:我赞同这一个观点。它恰好是一个衔接点,是一根焊条。而且从精神角度上来说,它也是一个无缝焊接的时期。如果展开来讲,怎么讲呢?它承前是怎么承的?中国恢复高考之后,还原了大学校园文化知识氛围。客观来讲,这不单单是文化知识的氛围,更重要的是,恢复了人的自由心性。大学生活,真正让人打开了心性,打开了思想之门,才真正获得了自由。而诗歌恰好是抵达自由的最好方式。因为什么呢,它是语言的艺术,是带有本源性的艺术。大学生诗歌运动

焊接了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运动。朦胧诗呢,它有着抗争的姿态。我们常说,愤怒出诗人。朦胧派诗歌是有愤怒的,但是这种愤怒是渗透在语言中的,是反叛意识形态的控制。大学生诗歌则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念与语言有了对接。它又向下带动了第三代诗歌。口语化写作也可以说是大学生诗歌带来的。第三代诗歌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实际上,它吸收了朦胧诗和大学生诗歌的营养,虽然这种吸收常常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大学生诗歌和第三代诗歌后来有一种融合,它也就成了口语化写作的主力军。第三代诗人里面,比如李亚伟、万夏、韩东、于坚等,其实都属于大学生诗歌阵营里的主将。为什么大学生诗歌能够承上启下,以口语化写作去触及时代的语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大学生诗歌由于写作主体阅读面广,由于思想比较自由活跃,由于其表达正好是走出校园的,带有一种反叛基质。然后,大学生的浪漫情怀与对现实的介入意识又恰当地结合了起来,有着处于发散状态的思考锋芒。这种思考是发散状态的,不是线型的。教学往往是线型的,把一篇课文归纳成体现着中心思想的什么什么。而真正的写作,用符号学理论来说,是对语言的重新编码。这种编码不是科学编码,是人文编码,是无意识推动的,带有爆炸性。它是写作语言的核爆炸,会呈现蘑菇云的状态。大学生诗歌运动不仅仅承上启下,并不只是起了连接两头的功能。我觉得,它不单纯是连接,我刚才用的是“焊接”。焊接就有融为一体的意思。后来的新派小说都从大学生诗歌中吸收了营养。大学生由于恰好经历青春,会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短暂阶段。但当他们和现实一接触,他们的青春浪漫就能够和现实结合起来,使得他们的诗歌既然唯美的基质又有切实的刺痛感。譬如燕晓冬的《第101首诗》里面有这样的句子——“第101首诗发表在自己的油印物上 /第101首诗遭到50次退稿”,“顺便说一句 /为了扩大我的影响 /凡寄给你的刊物 /邮费、包装费、手续费一律免收”,它们就有一种机趣和调侃的口吻。大学生诗歌尽管带有学生腔,但它也有青春带来的激情与机趣。

12.大学生诗歌具体继承了朦胧派诗歌的那些艺术遗产?

答:首先是语言。朦胧派的诗歌被章明他们认为是朦胧的。他们其实是把

朦胧和晦涩等同了。朦胧和晦涩有差别,朦胧是一种审美效果,晦涩是一种认识和理解的受阻。大学生诗歌从朦胧诗那里继承了通过翻译西方现代派作品而转化成的现代汉语表达手段。这种表达手段指向现实。文言文有着为文而言的倾向。古代的日常交往语言依然是口语,比如说评书、话本等等体现出来的那种语言。而现代主义就是要让语言口语化。第二,大学生诗歌也继承了朦胧诗的批判意识。当然大学生诗歌的批判与朦胧诗的批判有区别。朦胧诗的批判是到美刺为止,而大学生诗歌则有一种反讽。这种反讽建基于深刻的认识。反讽与讽刺不同。讽刺是为讽刺为讽刺,为挖苦而挖苦,为愤怒而愤怒;反讽则可以自嘲,可以幽默,有着王朔的“我是流氓我怕惟”所表达的意味。就是说,我没有那么高尚,我做不了英雄,只能做一个普通人。我做不了一个完美的人,因为我本身就有缺陷。第三,大学生诗歌也继承了朦胧派的意象艺术。大学生诗歌和后来的口语化写作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意象艺术,但我并不认为它们颠覆了意象本身。我们汉语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意象性。意象显现是我们生命存在状态的一个投射。汉语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有着强烈的逻辑性。因此,我们翻译过来的意象派的诗歌,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意象派的诗歌通过词语的对撞,通过反逻辑来构成诗性表达。汉语就不同,它本身就有形象性。“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唯人参与,方得形象”,如果只有象,是死亡的。所以我们要把人的情怀、意志、思想注入象。西方的拼音文字有逻辑性,但却与人的生命状态分离了。汉语则没有,它不但象形,还会意。

13.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您的得失是什么?有什么感想吗?

答:我一般不太愿意讲得和失。周易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好:事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在80年代,诗歌融入到了我的生活,成也诗歌,败也诗歌,我无法割舍它。如果非要说得失,那我觉得,得到的更多,失去的在当时觉得很多,但现在则觉得无足挂齿。诗歌提示给我一种生命方式。这种生命方式的力量越来越大。我之所以没有生活得那么局促,那么狭隘,很大程度上利益于诗歌的无限性。现在我甚至觉得失去的也是一种得到。比如说,你经历

一段危险的时期,你很紧张,想着怎样逃生,但当危险过后,你跟朋友们叙述这过程,它就是你生命的细节,就是你所珍惜的生命的一部分。

14.当年您拥有大量的诗歌读者,时隔多年后,大家都很关心您的近况,能否请您谈谈?

答:我有多少读者,我无法测算。我不会乐观得以为很多人在读我的诗歌,当然,也不会悲观得以为阅读我的诗歌的人少得可怜。我没有把诗歌写作当作我的职业,但诗歌和我的关系一直很亲密。它让我保持着不断追求的状态。今天,当别人谈到我是一个诗人的时候,我还是很自豪。我也会在内心里面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我不会假作谦虚说,我算什么诗人。我会感谢他们还记得我。现在呢,我已经进入了孔子所说的“五十知天命”的状态。我开始读《周易》。我读它不是为了以学问来装饰自己,而是说它回答的问题正是我们生命存在状态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可以说是咱们中国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基因宝库。孔子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当你到达这个人生阶段,该经历的风雨都经历过了,该经历的磨难也经历过了,你对事物的判断就不会像年轻时那样偏激。我现在的生命状态应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段落。我没有因为这个段落而消极,没有变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过去如果别人瞎判断我,我会有情绪。现在谁怎样评价我,我也没有什么情绪。我会想他是从哪个角度,那个侧面来评价我的。至于他或她了不了解我的内心,我觉得别人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我不可能强求别人能够了解。现在我可以比较有信心地说,了解我的,还是只有邱正伦。我经常会抽身出来反省自己,没有像别人所说的很张狂,我觉得我不是这样子的。我不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包装自己。如果别人说对了我的缺点,我会毫无戒备地接受。如果没有说对,我则淡然一笑,而不会与其争论。我有着自己都感到可怕的安静。我内心里的容量要比表现出来的大得多。当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缺点,我对自己的批判不会打折扣,尽管它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很细微的问题。由于这种类似于精神洁癖的心理,在做艺术理论的过程中,我会很慎重地选择学习和交流的对象,不会因为是西方的大家就选择,也不会因为是中国的就不选择。我选择的,我会反复地阅读与认识他的作品,与其作品所提供的见识作探讨与交流。

20年代新诗

第四章新诗(一)(8学时) 教学要点: 1、“五四”新诗运动 2、前期新月派 3、早期象征派诗歌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早期白话诗(2学时)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梁启超设计了“诗界革命”。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所谓“新语句”,即是不仅要吸收新名词,而且要引入新句式,在语法结构以至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根本的变革,还要打破传统诗词格律,这些与保留古风格的要求显然是背离的。而在梁启超看来,打破传统的诗的格律与文言语法结构,就不存在“诗人之诗”,后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诗界革命”始终限制在传统诗歌的范围内。 2、黄遵宪提出了“我手写我口”,包含有一种个性主义主张。诗应是写我想写的,我想说的,我内心的感受。他就做过转向古风、乐府,“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等多种实验,而向“散文化”方向的努力,则又显示了背离占主流地位的“唐诗”传统,向“宋诗”靠拢的倾向。这也构成了“诗界革命”的一个极限:晚清诗界最终止步于宋诗派的模仿风气中。 3、胡适提出了“做诗如作文”。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胡适在提倡“诗体的解放”的同时,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就是他所说的“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有我就是要表现著作人的性情见解,有人就是要与一般的人发生交涉”。(胡适:《五十年之中国文学》)前者突出了写作者(知识分子)主体的性情与见解,后者强调了与“一般的人”即平民百姓的沟通与交流,这正是“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这种诗歌观重视的是“精神、观念”的表达,所谓“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要求,诗的口语化、明白易懂的要求,自是“题”

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和散文

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 一教学目的:了解新时期诗歌创作的概况。 二教学重点:掌握归来派诗歌、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的创作特征。 三教学难点:理解归来派诗歌、朦胧诗、第三代诗歌对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授 五教学步骤: 第一节归来者的诗(1课时) 一教学目的:了解归来派诗人的创作情况及其代表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 二教学重点:理解归来派诗人的概念内涵,了解他们的创作概况。 三教学难点:理解归来派诗人对八十年代诗歌的贡献。 四教学方法:讲授 五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诗歌在八十年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出于探索的先锋位置。文革之后主要的诗人群体有两类:1是复出诗人的诗歌创作,又称为归来者的诗;2是以写朦胧诗为主的青年诗群。这一节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归来派诗人的诗歌创作。 (二)归来诗人概念

1 背景:1980年,艾青发表了一本诗集,名为《归来的歌》,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诗歌《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由此,“归来”不仅成为这一期间老诗人复出的现象,而且成了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这批复出作家也被成为归来诗人。 2 归来诗人的群体构成:(1)50年代反右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昌耀、公刘等;(2)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3)因政治原因而在50年代相继退出诗坛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等。 (三)归来诗人的诗歌创作 1 艾青:1978年到1982年艾青创作进入了新的高峰期。这期间他出版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3部诗集和1部诗论集《艾青谈诗》,从而显示了他的创作活力。 (1)诗歌主题:从时代特征、民族命运和对人类未来关怀的角度观察生活、处理题材是艾青艺术个性的基本出发点,倾吐忧郁与追求光明是他的作品并行互补的两大基本主题。如《光的赞歌》从宇宙——历史——社会人生的广阔宏大视野来赞颂光,光既是自然现象,给世界带来色彩、声音和生命,又是精神现象象征人类的智慧、理想和勇毅,并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政治命题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道路和所从事的伟大斗争的背景上来展开,在宏大的理性化的结构中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宇宙观和美学观。但同时也由于强大的哲理挤压了情感的渗入使诗出现了理念化的倾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开发变化流变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 20年代诗体诗风流变 1、风行一时的小诗创作 1923年1月,冰心《繁星》由商务社出版;5月,《春水》由新潮社出版 1923年12月,宗白华《流云》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1925年3月,梁宗岱《晚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20年代中期起出现的新月诗派和象征诗派。 3、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渐次兴盛及其对早期新诗的影响。 蒋光慈《新梦》,1925年1月上海书店 掌握早期白话诗、郭沫若《女神》、湖畔诗派、、小诗体、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的特点及代表性诗人与诗作 学习现代诗歌作品鉴赏方法 一、新诗的诞生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三、浪漫主义诗歌 四、湖畔诗派 五、小诗 六、诗的“规范化”———新月派 七、纯诗概念的提出——早期象征诗派 一、早期白话诗

1、胡适与《尝试集》 1920年3月,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现代白话诗最早的一批婴儿。 诗歌理论:说话要明白清楚,材料要剪裁、意境要平实、最扼要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来。 评价: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 理论主张: 作诗如作文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音节 白话诗歌 2、其他白话诗人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等。 早期白话新诗的艺术特点: 重实感,少想象,偏于理; 大多不用韵,表现出随感情起伏自然变换节奏和句式的散文化倾向。 二、浪漫主义新诗 创造社——浪漫诗派 1、问题意识: 针对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想象、激情等展开批判,开始构建新诗。 2、理论主张: 郭沫若:诗的本质专在抒情 诗=(直觉+想象+情调)+(适当的文字) 3、郭沫若与《女神》(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别号鼎堂,曾用笔名沫若等,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人。

20世纪中国诗歌的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国诗歌的三个发展阶 段 王光明 一 20世纪中国诗歌是一个重新创造它的作者与读者的历史过程、一 串迂回探寻的脚印、一个在实践中寻求认同和修改的梦想。 寻找现代诗歌之梦的第一个阶段,是起自晚清的“诗界革命”, 至“五四”前后的“新诗”运动,可以称之为古典诗歌体制的破坏阶 段,或者说是诗歌语言与体式的解放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把诗歌纳 入了世界现代化的视野,把诗歌变革当做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有机组 成部分。先是经由黄遵宪、梁启超等先行者把诗引入“人境”,呈现 了“新意境”、“新词语”与古典诗歌符号、形式的矛盾紧张关系, 后是胡适在与朋友的讨论和美国的意象派宣言中得到了启示,找到了 从语言形式下手的革新方案。从“白话诗”到“新诗”的运动彻底动 摇了古典诗歌赖以延续的两个根基,改变了中国诗歌近千年在封闭的 语言形式里自我循环的格局,使长期淡忘的口语资源和陌生的西方语 言形式资源融入诗歌写作。但第一,“白话”作为一种现代的语言体 系还不成熟,它本身如何发展和如何用它去写诗是一个需要漫长的实 践才能明了的问题。第二,胡适的革新方案是一个直取要塞的破坏方 案,但破坏者往往很难同时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建设者,他那种深受 宋诗影响的“作诗如作文”的方案,虽然推进了白话文运动,但由于 混淆了诗歌与散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文类界限,绝对谈不上是一个完善 的诗歌建设方案。第三,“时代精神”的强力牵引,急切的“求解放” 和社会现代转型的要求,不仅让许多人忽略了中国诗歌传统中诸多可 以转化与再生的资源,普遍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而且对西方文化精神、 形式的理解也非常情绪化和简单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它们浪漫化 了,其中“自我表现”的精神和“自由诗”的形式,在不断把“五四”

20世纪80年代诗歌精品

【关键字】历史、政治、方法、模式、传统、矛盾、难点、现代、发展、发现、了解、特点、关键、情绪、意识、信念、理想、思想、精神、基础、倾向、重点、方式、特色、结构、主体、力度、营造、形成、崛起、不妥协、忧患意识、新境界、内心、核心 第九章 20世纪80年代诗歌【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以来诗歌发展的概况、各流派的代表诗人、审美特征、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各流派的特征;朦胧诗的命名、特征及代表诗人的风格特征。 【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20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繁荣期。诗歌从大悲大喜的歌颂和控诉,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走向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和体察。 一.归来者的诗 (一)指称与成员 指由于政治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终止创作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1980年,艾青出版诗集《归来的歌》,流沙河、梁南也分别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归来”的诗人包括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的被划为右派的诗人(艾青、公木、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昌耀、梁南等),因“胡风集团”事件遭难的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冀汸、鲁藜、彭燕郊等),60年代因政治原因从诗坛消失的诗人(蔡其矫、辛笛、陈敬容等)。 (二)归来的诗歌的特征: 1.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性质。艾青《鱼化石》。 2.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公刘《沉思》。 (三)归来诗人的代表诗歌: 艾青《鱼化石》《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曾卓《悬崖边的树》 公刘《沉思》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 熊召政《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 二.朦胧诗 朦胧诗是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命名——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1980·8《诗刊》)(以“看不懂”为由,宣判其为“非诗”从而取消其“合法性”)。 朦胧诗讨论中有关“崛起”的三篇文论: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一)朦胧诗的主题: 1.思想内容上: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重新确定人的自我价值,追求自由人格,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 2.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舒婷《致

八十年代以来《红楼梦》诗词曲赋研究综述

八十年代以来《红楼梦》诗词曲赋研究综述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杨升 【摘要】《红楼梦》的诗词曲赋是整个全书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曹雪芹原书中的章法规律,也是全书的哲学和美学观念。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红楼梦》诗词研究曲赋专著,它们分别探讨了《红楼梦》诗词的渊源、特点、作用、优劣及所体现的文艺思想等,并形成了专题研究,对文艺创造的发展和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八十年代红楼梦诗词曲赋 我国古典小说传统风格之一,就是在小说中间掺入韵文(诗词曲赋),把韵文作为点缀、清品或“攀附”风雅的配角。曹雪芹《红楼梦》突破了这个传统,《红楼梦》韵文,已成为全书艺术构思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对小说故事发展、人物刻画、主题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曹雪芹世界观复杂,知识丰富,写作时又经常故意将“真事隐去”,用了一些“假语村言”;另一方面《红楼梦》中的韵文多是紧密联系小说而作;此外由于小说早期稿本流传中的有意涂改和无心讹错;还有小说后40 回续书的真伪优劣问题等,都导致《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等存在着颇多阅读障碍,因此《红楼梦》自问世起,其中的诗词曲赋便已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理解。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红楼梦》诗词曲赋研究专著,它们分别探讨了《红楼梦》诗词的渊源、特点、作用、优劣及所体现的文艺思想等,并形成了专题研究。 《红楼梦》诗词的渊源 曹雪芹的诗词成就被很多学者所称道。我们知道,一方面,任何一个文学家都继承了前辈所创造的优秀文学传统,另一方面,我国清代诗歌有十分讲究用典的特点:这两个方面导致许多学者为探究曹雪芹的诗歌才能,专门去探究他的诗词曲赋等韵文究竟是接受了前代哪些人及哪些诗词的影响。 薛洪勣《“冷月葬花魂”还有更早的渊源》(《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1期)认为“冷月葬花魂”,并非源于明清之际著名的才女叶小鸾的两句禅语“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似乎还有更早的渊源,这就是北宋王山的《笔奁录·盈盈传》。此传还收在李宪民《方斋广录》和洪迈《夷坚志》等书中。《红楼梦》中有“痴男怨女”的话,盈盈就是一个在中国小说史上较早出现的林黛玉型的怨女。在其本传中引录盈盈诗词多首,有《伤春曲》一阕,颇值得注意:“芳菲时节,花压枝折。蜂蝶撩乱,栏槛光发。一旦碎花魂,葬花骨,蜂兮蝶兮何不来,空余栏槛对寒月。”这首词抒写了盈盈的哀愁、不平和觉醒,也是她一生遭际和为人的绝妙写照。其人其诗与林黛玉确有某些相似之处。特别是,一眼即可看出,“碎花魂,葬花骨”、“空余栏槛对寒月”等句,与“冷月葬花魂”不仅在字面上类似,意境也较贴近。因此,薛洪勣以为这是林句的更早的渊源。 雷广平的《论唐寅诗风对〈红楼梦〉诗词创作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96 年第2 期) 也认为唐寅诗风的主旋律对曹雪芹悲剧之作有着深刻影响,两人的诗词创作“同样是伤感惆怅的基调”。《红楼梦》诗词的许多诗句,“是承唐寅诗风的余绪,有的简直如出一辙,采用了转借、翻新等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斑斑墨迹”,其一,《葬花吟》与唐寅《花下酌酒歌》、《一年歌》、《沈石田落花诗》有很多相同之处;其二,《好了歌》与唐寅《一世歌》有颇多相似之处;其三,《桃花行》与《桃花庵歌》有诸多相似之处。 姜志军在《古雅:<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气脉》(《红楼梦学刊》1996年01期)中说:“中国的孔孟文化、老庄文化、楚骚文化、唐宋文化、元明清文化等,甚至海外的印度佛教文化,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讲解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 1.邱老师好,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请问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我当然认同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仅仅是从一个侧面触及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面貌。从大学生诗歌这个角度,仅仅是一个侧度,通过这一侧度回到80年代。那个时候,我在西南师范学院读书。说到80年代校园大学生的诗歌情结,我只要举一个小例子就可以知道:我们在校园里一个上午卖出的《五月》诗刊创刊号,就达到500本。那个时候的青春和诗歌,基本不分彼此,大学生和诗歌不分彼此,谈到大学生和青春就谈到了诗歌。因为大家都以诗歌为荣,谈到诗歌就充满了激情。另外还让我回忆起一件事情,发生在西师街的黄葛树下。一位校园诗人的女朋友要同他分手,女孩子邀约诗人在黄葛树下见面,而即将被拒绝的校园诗人姗姗来迟。借着校园的灯光,穿过密集的黄葛树林,诗人直截了当:“我们两个人怎么样无所谓,但是你不应该这样轻慢文学,这样轻慢诗歌。”说完扭头就走,扬长而去。而那个闹着要分手的女孩这时却紧紧地跟了上去。 2.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积极投身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革命生涯”,例如大学期间创作、发表、获奖及其他情况。 答:说到80年代,说到我和诗歌的关系,客观上来讲,我和诗歌的关系在自身而言没有任何准备,是一种自然的触动。最开始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来源于学校的一次征文活动。学校宣传部当时的征文题目是“我的祖国”。当时我写了一首,然后投去。那首诗的语言,现在想起来,实际上和诗歌没有关系,基本上是宏大的标语口号。那首诗比较长,每一句都是“我的祖国……”这样的句式,还有“乘上2000年诗歌的宇宙飞船”这样的内容。我的表达方式是革命性的,整个语句都是带有革命性的。现在想起来,那首诗和诗歌的本体、和诗歌内在情绪没有多少内在联系,但是那种显现的方式、激情的方式却将我引进了诗歌。宣传部觉得很好,就要求五月诗社接纳我当了理事。这就为我以后接任社长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因为《我的祖国》这首诗,我加入了五月诗社,并成为五月诗社的第四任社长。从那以后,诗歌与我的关系,借用王朔小说的名字——“一半

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苏晖溪云: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伽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71 学效用十分明显。如对当代诗人PhilipLarkin的五行诗典范作品“HomeisSoSad”的押韵格式分析以及有关释义,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英语诗歌形式导论》一书最具创新价值和特色的几个方面,当然,该书的创新之处远远不止这些。这里仅举譬一斑,借此说明这一艰难的学术工程所具有的学术水准和理论价值,以期引发学术同道新的发现。最后要说明的是,尽管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由于本书的主要任务所限,作者对本书未涉及英语诗歌的技巧和批评理论的研究而留有遗憾,但它已为作者自己或者后来者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英语诗歌形式导论》作为一部研究英语诗歌基础理论的力作,对我国英语诗歌研究界的贡献是巨大的,它是我国英语诗歌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必将产生深广的影响,深受广大诗歌爱好者、研究者的欢迎。 引用作品【WordsCited】 聂珍钊:《英语诗歌形式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NieZhenzhao.AnIntroductiontOEnglishVerseRhythm.Beijing:ChinaSocialSciencesPress,2007.].(襄樊学院中文系李定清)(责任编辑I西流)  美国诗歌百年回顾与反思 _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7年7月21—23日,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代写作中心、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外语学院、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联合举办,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承办。 本次大会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玛乔瑞?帕洛夫教授担任大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聂珍钊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查尔斯?伯恩斯坦教授,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先生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助理罗良功教授担任秘书长。来自美洲、欧洲、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的200余位学者和诗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聂珍钊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玛乔瑞?帕洛夫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查尔斯?伯恩斯坦教授,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兰斯顿?休斯协会现任主席、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德丽塔?马丁一奥根索拉教授,中国教育部社科司期刊处田敬诚处长,华中

结合作家作品谈一谈你对八十年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作家作品谈一谈你对八十年代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时过境迁回头看,再不怀旧的人大概都会认可,八十年代是一个诗的黄金年代,也许是新诗有史以来最好的年代。这么说和诗歌在其时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关系不大,更配得上“黄金”意象的是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语境中厉行自身变革所焕发出的那种勃勃生机,所呈现的那种发展势头,所贡献出的一大批重要作品和诗人。 1976年“文革”的结束,使诗歌创作以及诗歌“想象”逐渐真实起来。然而,如果只是考察此后一段时间内的诗歌创作和诗歌发表,可以看到的是,对于历史记忆的清理仍然是一个过程。这不但为“复出的诗人”、“归来者”之类的诗歌史称谓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同样的,也为年轻一代诗人浮出历史的地表,获得了历史的机遇。艾青正是其中的代表。 重返试探的艾青,为了解决诗歌创作中出现的政治激情澎湃而诗情淡薄、生硬和缺乏形象性的不足,选择了宏观抒情这一磅礴大气的艺术形式。艾青总是从艺术辩证法出发去观察体验生活,又从这些艺术地再现的生活中探求到了宇宙、社会以及生活的辩证规律,以意象的如实的微观,层层推演到象征的宏观甚至是无限,最终完成一个巨型的艺术构思。如《光的赞歌》通过回顾人类历史长河中光明与黑暗的搏斗,艾青以他全部的感情,气势磅礴地讴歌了“只知放射,不求报偿”的光明,着力地鞭挞了黑暗。始终坦露出来的诗人对政治和人生的见解,体现了诗人的宇宙观、历史观和美学理想。其中,爱情成功的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光这个具体可感同时又凝聚着哲理的亮丽的形象,诗话的反应了是人对人生的广播深思,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细致观察,岁现实社会的富有胆识的剖析,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的前途、理想的确信,并借对光的赞颂而肯定和颂扬了一切美好的事物,极有感染力又有启迪意义。无论从诗歌艺术的演变,还是从历史经验的角度上,“朦胧诗”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既可以视为是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在“沉默”近四十余载之后的一次复苏,同时,也是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年诗人在不断反思苦难经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和较早接受外来诗歌潮流影响的必然结果。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顾城追求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他尊重生命,尊重自我,所以他的诗歌意象多取自具有生命内蕴的自然物象,尤其是蓝色的、开阔的"海"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占有特殊的分量。顾城的诗歌想象独特,常常出人意料,在"无理"的情感逻辑中体现出艺术上的妙处,比如:"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柳枝编成的船/还悬绕着夏蝉的长鸣/拉紧桅绳/风,吹起晨雾的帆/我开航了"(《生命幻想曲》),意象丰富而奇持,想象开阔,以生命为核心,建构了梦幻般的诗意境界。顾城的诗歌注重表达内在的生命感受,注重艺术上的创新,和其他一些出现于80年代的"朦胧诗"诗人一样,放弃高吼和说教,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探索赋予了新诗以鲜活的艺术生命。 与“朦胧诗”的整体意识和反思相比,“第三代诗歌”则更多体现了一种“现代”意识,而且,如果只是从其追求“平面模式”,讲求代“本我”立言的非英雄意识、反崇高,以及专注语词的表现来看,“第三代诗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体现为提前进入“后现代”的种种表征。 海子的诗歌写作,正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当中,但在一种常见描述中,他被当成是一个横空出世的诗歌天才、一个本质意义上的抒情诗人。对于“身体”,海子是有特殊敏感的,而且

80年代诗歌

80年代诗歌 1.归来诗人“归来者”也称作“复出的诗人”,指的是50年代中期以后因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一 些相关原因而被迫中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70年代末即粉碎“四人帮”后才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 他们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在承受苦难蒙受冤屈后,其灵魂的深度和人格的力度。 开始阶段,在主题和情感基调有许多共同点,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难以保持创作活力和创新精神。主要包括三个群体:1、“右派”诗人(艾青、公刘、邵燕祥、昌耀、流沙河等) 2、胡风案的受害者,大部分是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鲁藜等) 3、五六十年代从诗界消失的“九叶”诗人(郑敏、辛笛、蔡其矫等) 朦胧诗人:在文革中成长,性格有反叛性,更有成就。无论在内容、形式上都与复出诗人有很大不同。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还有江河、芒克、方含、扬炼、严力、林莽、徐敬亚等。 朦胧诗概念 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朦胧诗”指称的是以食指、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 梁小斌等一批青年诗人创作的探索性新诗为主体的新诗潮。其思想核心是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侧重表达对“文革”政治神话的抗争和反思,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 特征:诗歌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来隐示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明的特征,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地下诗坛”(白洋淀诗群)从兴起于70年代初的北京地下文化沙龙到白洋淀诗歌群落,这一文化的潜流为十年后席卷全国的朦胧诗浪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朦胧诗生成谱系:食指——白洋淀诗群(芒克、多多、根子、林莽)——民刊《今天》 特点:由分散走向集中;由各自探索趋向风格一致;由艺术上的幼稚逐渐达到创作上的成熟。 朦胧诗的美学特征:(一)思想内容上的特征:核心精神是对人的反思,人的自我价值的现代确认,对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心灵自由与解放的追求。1.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2、重新确定人的自我价值,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 北岛198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北岛诗选》 主要作品:《陌生的海滩》(1978)《波动》及英译本(小说1984)《北岛诗选》(1986)《归来的陌 生人》(小说1987)《在天涯》(1993)《午夜歌手》(1995)《零度以上的风景线》(1996)《开锁》(1999)《蓝房子》(散文1999)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等。代表作有《回答》《一切》《宣告》《走吧》等。 《回答》、《宣告》思想内容:在“朦胧诗运动”中,北岛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诗,最突出的是 表达一种怀疑和否定精神,在理想世界的争取中,对虚幻的期许,选择的犹豫和对缺乏人性内容的苟且生活的坚决拒绝。往往以十年动乱这段历史作为凝聚点,进行反思,充满深沉的哲学意识,表现了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深藏着一代人曾经备尝的迷惘和痛苦,但还洋溢着对时代、祖国和人民命运最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 第七章八十年代文学概述 第一节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 (一):政治环境——思想上自由解放,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变化。 (二):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的确立-文学价值的重新确立。 (三):外来影响——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四):作家因素——作家的构成和创作意识。 1:八十年代作家构成。 (1):复出作家(归来派作家) (2):知青作家(和知青文学区分)。 (3):中年作家。 (4):从性别角度看,可以分出一个特定的群体“女性作家”。 (5):新派作家。有莫言、刘索拉、徐星、马原、余华、苏童、叶兆言、方方等。 2:八十年代作家意识。 (1):时代、历史的忧患意识。 (2):创新意识(现代意识) 第二节80年代文学意识和文学创作 (一):八十年代文学意识 80年代文学环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民族民主国家。这样的文学环境造就了新的文学意识——现代性文学意识,即在现代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思想意识,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现代性意识很复杂,包括:启蒙意识(五四文学),民族国家意识(左翼、解放区文学),现代主义意识(海派)等。在中国现代,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现代意识表现为两种,17年和文革可以看作是民族国家意识的极端发展。八十年代现代性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 1:启蒙意识 2:现代意识 (二):80年代文学创作 80年代文学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85年为界,之前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之后,文学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小说创作,85年之前在创作手法上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主题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先后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它们有相同的思想基点——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前者破,后者立。

第9章:20世纪80年代诗歌

第九章 20世纪80年代诗歌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以来诗歌发展的概况、各流派的代表诗人、审美特征、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各流派的特征;朦胧诗的命名、特征及代表诗人的风格特征。 【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20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繁荣期。诗歌从大悲大喜的歌颂和控诉,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走向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和体察。 一.归来者的诗 (一)指称与成员 指由于政治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终止创作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1980年,艾青出版诗集《归来的歌》,流沙河、梁南也分别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归来”的诗人包括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的被划为右派的诗人(艾青、公木、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昌耀、梁南等),因“胡风集团”事件遭难的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冀汸、鲁藜、彭燕郊等),60年代因政治原因从诗坛消失的诗人(蔡其矫、辛笛、陈敬容等)。 (二)归来的诗歌的特征: 1.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性质。艾青《鱼化石》。 2.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公刘《沉思》。 (三)归来诗人的代表诗歌: 艾青《鱼化石》《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曾卓《悬崖边的树》 公刘《沉思》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 熊召政《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 二.朦胧诗 朦胧诗是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命名——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1980·8《诗刊》)(以“看不懂”为由,宣判其为“非诗”从而取消其“合法性”)。 朦胧诗讨论中有关“崛起”的三篇文论: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孙 1

1945年至1990年的美国诗歌

1945年至1990年的美国诗歌:反传统潮流 2008.05.03 伊丽莎白?毕肖普(美联社图片) (此为《美国文学纲要》(Outli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修订本第七章,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翻译。) 作者:凯瑟琳?文斯潘克仁(Kathryn VanSpanckeren) 对于20世纪下半叶的许多美国诗人而言,传统的形式与思想似乎不再具有意义。二战结束后的事件使许多作家萌生出历史断裂感:每个动作、每种情感和每一时刻都被视作独一无二。风格和形式似乎普遍具有随机性,反映了创作过程和作者的自我意识。熟悉的表达类型受到怀疑;独创性成为新的传统。 1957年,法院在涉及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的诗歌《嚎叫》(Howl)的案件中裁定该作品并不属于淫秽出版物,使反传统趋势的影响迅速扩大。该案件的起因是《嚎叫》被旧金山海关扣押,出版商劳伦斯?弗林盖蒂(Lawrence Ferlinghetti)的城市之光书店(City Lights)提起诉讼。在那起臭名昭著的诉讼案件中,知名评论家以《嚎叫》具有救赎的文学价值为理由捍卫它对社会提出的激烈批判。最后海关败诉,叛逆的“垮掉的一代”(Beat)诗人一举成名,尤其是金斯伯格及其友人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及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rroughs)。 形成美国这种离析感的历史缘由并不难找。二战本身、现代大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和大肆消费、20世纪60年代的抗议运动、延续10年的越南战争、冷战、环境威胁等各类冲击都对美国文化产生了影响。然而,对美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要属大众媒体和大众文化的兴起。首先是广播,后来是电影,再后是威力巨大、无处不在的电视机,都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过去,美国文化是小范围的知识精英文化,其基本形式是书本和阅读,现在则转变为以广播、音乐磁带和光盘、电影及电视荧屏画面为主要形式的媒体文化。 大众媒体和电子科技对美国诗歌产生了直接影响。人们可以获得诗歌朗诵和诗人访谈的影片、录像及磁带,新的廉价印刷方法也鼓舞年轻诗人自行出版作品,青年编辑开办文学杂志——到1990年,已有2000多种文学杂志。 与此同时,美国人也不无忧虑地意识到,技术既是有用的工具,也可以用来操纵文化。对于寻求替代生活方式的美国人而言,诗歌似乎比以前更有关联性,它为人们提供了表达主观生活、诉说新技术和大众社会对个人的影响的渠道。 各种各样的风格,或有地域色彩,或出自著名流派或诗人之手,竞相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二战后的美国诗歌分散而富于变化,难以概括。然而,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可将其排成一个频谱,其中三大谱系重叠——一端为传统派,一端为实验派,中间是特异派。传统派诗人保持或振兴了传统诗歌。特异派诗人综合运用传统和创新技巧发出独特的声音。实验派诗人则追求新式的文化风格。 传统派

九十年代诗歌

?一、90年代诗歌总体概况 1、个人化写作取代了作为运动的新诗潮。 2、80年代的先锋诗歌阵营产生了分化。 诗人到书商坚持民间立场知识分子写作 3、民间刊物、诗歌网站兴起。 4、诗歌的社会功能日益减弱,诗歌本身美感被凸现出来。 发展脉络:1990-1995-1999 ?二、90年代诗歌的几个概念 ●叙事问题:不否定抒情,主张有感而发,反对过分的、绝对的、空泛的抒情。其目的是修复与现实的传统性关系。《不及物/及物》 ●知识分子写作 80年代后期由西川和陈东东提出,针对80年代诗歌的反传统和非崇高化和90年代“泛滥成灾的平民诗歌”和“与正统意识形态关系暧昧的朦胧诗”提出。 一种精神:理想、使命感、责任感西方文化资源 ●民间立场 趋向“复杂”和“综合” ?《在硬卧车厢里》(西渡)《父母来看我们的新家》(孙文波) ?三、90年代诗歌事件 ?前期平静如水,后期波涛汹涌 ?诗人之死 ?世纪末诗歌论争——“盘峰论剑” ?缘起:权力话语之争 ?两部诗歌选本程光炜《岁月的遗照——90年代诗歌》 ?杨克《1998年中国新诗年鉴》 ?民间写作群体:于坚、伊沙、沈浩波、杨克、韩东朱文、徐江、周伦佑、沈奇、谢有顺等 ?知识分子写作群体:西川、王家新、臧棣、孙文波、程光炜、唐晓渡等 ?过程:两次会议盘峰会议、诗坛英排行榜、龙脉会议 ?四、90年代的诗歌和诗人 ?西川海子的挚友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博尔赫斯、庞德等诗人影响较大。 早期诗歌对形而上的内容多有描述(纯诗),后来创作有所转向,趋向于综合和智性。 诗集:《中国的玫瑰》、《隐秘的汇合》、《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 散文集《让蒙面人说话》 翻译米沃什、博尔赫斯作品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一个人老了》。 王家新中国当代诗坛的常青树 ?早期迷恋“山水写意”的诗歌,后来转入对诗歌语词关系和技巧的探索,艺术创作进入自觉阶段。其1986-1992年年间创作的诗歌影响甚大。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开始思考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内,一个人如何继续对生活进行独立思考,包括对民族历史命运的“承担”,而且开始了更艰难的对精神生活的探索和追求。 ?代表作:《帕斯捷尔纳克》《卡夫卡》《日记》《词语》《瓦雷金诺叙事曲》等,他试图通过与众多亡灵的对话,编写一部罕见的诗歌写作史。

3 20年代的白话新诗

20年代的诗歌 第一节.初期白话新诗 (一)胡适的历史功绩 新诗实践和理论建构:《希望》 1.胡适《谈新诗》 “以文入诗”,“作诗如作文” 《一颗星儿》 2、胡适的新诗实践 ?《尝试集》 ?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集 ?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蝴蝶》 3、体裁特点 (1)以白话入诗。 (2)句式不限长短。 (3)声调不拘平仄。 (4)用韵自由。 4、《尝》中诗歌的内容 (1)反封建——《礼》、《威权》 (2)反军阀——《你莫忘记》 (3)倡自由——《鸽子》、《老鸦》 (4)尚进取——《上山》 (5)人道精神——《人力车夫》 《鸽子》、《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 5、《尝》的文学史意义 (1)展示了白话新诗从传统中蜕变和新生的艰难历程。 (2)既提供了白话新诗的最初形态,也表达了相应的诗歌观念。 多是即事感兴、即景生情之作,说理性强,缺乏诗情和想象力,诗味不足。 (二)早期新诗运动 1、刘半农,江苏江阴人。 ?《相隔一层纸》 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现象 ?《学徒苦》 反映学徒难言的辛酸 《教我如何不想他》 2、刘大白(1880---1932) 浙江绍兴人,前清举人。诗集《旧梦》最好的诗作是歌谣体的白话诗《卖布谣》:歌谣形式,浅显通俗。《是谁把?》 3、俞平伯(1900—1990) ?《冬夜》 ?杂糅着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旧诗词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最能反映早期新诗的“过渡”性 4、康白情(1896——1958) ?新潮社成员,四川安岳人。

?自由吐出心里的东西,我不是诗人。 ——康白情 ?《草儿》集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新诗集,在大自然中发现了新诗的材料。 ?1921年1月,中国新诗社创办《诗》月刊,为我国第一个新诗刊物。 (三)早期新诗的特点 1、以白话作诗,将诗歌从文言中解放出来,重实感,少想象,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白描,来表现社会人生。 2、大多不用韵,表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 3、大多未脱尽旧诗词的痕迹,是“女人放大的小脚”。 第二节、小诗创作与“湖畔诗人” (一)小诗创作 小诗的特点 1、作家们广泛地思索着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个性等时代性的命题,引发了诸种“零碎的思想”。 2、外来诗歌的影响 小诗的代表诗人和诗作 1.冰心的《繁星》与《春水》 ?侧重于歌吟童心、母爱、自然,借对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歌吟表现作者爱和美的 哲学。 ?纯静、细腻、柔和、含蓄。 2、宗白华 《流云》收诗40余首 擅长表现诗人的心灵与自然宇宙以及社会人生的律动之间的契合 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诗本身的诗 (二)湖畔诗群 “湖畔诗人” ?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 ?情诗,构成创作的主线索。 ?湖畔派情诗充满生气,清纯天真 ?拓宽了现代新诗的题材范围 ?以对爱情的大胆咏唱和展示爱情的非理性力量体现了较明显的现代性。 ?汪静之诗集《蕙的风》 第三节、冯至的诗(1905——1993)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处处表现出艺术的节制。 2、着意追求诗情的哲理化,具有“沉思”的调子。 3、诗形朴素 4、个性鲜明 (1)诗的意象——全都抹着凄清、孤苦的色彩。 (2)诗的情调——充满感伤与苦闷。 (3)诗的节奏——舒缓、幽婉、柔美。 第四节、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波特莱尔(1821—1867),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先驱,现代主义创始人之一 主张把社会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来表现。诗集取名《恶之花》,正说明诗人可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

我看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的发展 摘要:20世纪四十年代的诗坛能综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三股诗潮,怀着现实主义精神而对时代、社会与生命作抒唱,从而达到这时期新诗创作制高点且具有整合性意义的,诗人是艾青,诗派是九叶诗派。 关键词:四十年代;诗歌的发展;整合 1937年—1949年的中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生存境遇,也使包括文学生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的景观。一方面,抗日救亡的现实之间推动了时代文化发展中民族意识的强化,想成了民族意识的凸显化、普泛化、共性化合现实化为而正的抗日战争文化;另一方面,民族矛盾的突出于深化,于是加重了四十年代的文化的复杂性。今天主要讲的是诗歌。 三十年代的诗歌是在思想启蒙的高潮中产生,在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合流中发展,这时期的诗歌正如卞之琳所说,这时期的诗人,“面对着狰狞的现实,投入积极的斗争,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功夫作艺术上的考虑;而回避现实,使他们中其余人在讲求艺术中找到了出现。”三十年代的诗人还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注重反映中国社会的想吐人生,又能注重吸收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四十年代的诗歌与以往的诗歌是不同的。四十年代的诗歌突破了很多,这与这个时代的背景是离不开的。思考人生的抒情之作是三十年代诗坛的主流,而四十年代的诗歌讴歌战争,呼唤解放,表现崇高,歌吟自然,礼赞光明,具有坦诚与悲壮的美。 四十年代的诗歌以艾青的《复活的土地》拉开序幕,艾青也是这一时期的带包人物,他的诗歌咏叹民族命运,呈现出以忧郁、感伤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在诗学上具有朴素凝练、想想丰富、意象特殊、讲究这里的艺术特点。他的诗歌以情动人,坦率真诚,情深诗切,无雕琢感,欧风与民族特色的统一,独特的也奠定了他在诗坛的位置,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扬名海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写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痛苦生活。这首诗歌通篇用的是描述意象。对于这首诗我的解读是: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所属阶级阵营的背叛和被对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因为诗中也提到诗人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所以是与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的农民的儿子。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吧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这首诗也是的艾青的才能得到了文坛的一致肯定。 四十年的诗歌还有一个重要的流派—九叶诗派。九叶诗派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伪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力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因此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中国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九叶诗派,九颗爱国炽热之心,怀着不安定的灵魂所赋予的寻梦者的心态,对人生、对时代或多或少抱有超然的地态度,满腔激情投身到大时代的洪流之中,他们迈向诗坛的前期,唱得较多的是一些带一定社会烙印的迷失的歌,抒发自己的轻灵、婉约的自我内心。在探索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生活,这使得他们意识到诗歌创作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在迷失的过程中,他们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痛彻心扉的无奈,感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巨大落差,如果要是让诗歌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 一、新诗的岀现: 新诗的初期:是指1917年文学革命之后到郭沫若诗歌岀现之前三四年间的诗歌创作。 (一)原因或背景: 1、近代诗界革命的影响及问题: 影响:1899年梁启超在他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岀“诗界革命”口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发岀质疑与改造的声音,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注意; 局限:“诗界革命”的主体梁启超等人士大夫的局限决定了“诗界革命”的局限,即不可能触动古典诗歌载道的根本要求,同时更无法超越格律形式的限制,他提岀的“以新意境入旧风格”是 他这一代人局限性的重要表现,也为五四新诗的变革留下了突破口。 2、胡适的开创性贡献: 胡适在留美期间开始讨论文学变革问题,从“形式”入手是一大突破,新诗的变革由此展开。同时,胡适最先进行新诗创作实践,他开始新诗实践的时候是大学教授,并且是《新青年》的编委, 这样的身份对推进新诗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新青年》与《新潮》的呼应当与此有关。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 3、同人响应:《新青年》社中的沈尹默,新潮社中的俞平伯、康白情、傅斯年等积极呼应。 (二)主要作品: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康白情等人都有新诗作品。特别是胡适的《尝 试集》(1920年3月岀版)具有历史性影响。 (三)评价: ①初期新诗的象征意义大于自身的审美价值,它昭示中国诗歌新的时代即将到来;②由于新诗作 者深受传统影响,他们的创作在形式、内容存在的局限也就成为必然;③重要的是新诗作者们面 对历史与传统时突破与超越的勇气与精神。 二、新诗的发展: 新诗在1919郭沫若的诗歌岀现之后,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 ①新诗岀现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由此,关于新诗的理论不断丰富, 对新诗创作具有积极的 引导作用;②郭沫若的重要贡献:郭沫若《女神》从内容到形式,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对初期新诗的巨大突破,是一个质的变化,为新诗注入了全新的情感、内容、思想、想象,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新诗才开始被人们认同和接受;③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冰心的小诗、冯至等人的抒情诗,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新诗表现的形式、情感、想象。 三、新诗的自觉规范: 1、新诗规范化岀现的原因: 新诗发展受五四精神影响,追求自由。但在发展过程中岀现了散文化倾向,模糊了诗与散文的界 限,诗歌创作也就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岀现了对新诗创作过度自由化倾向规范化的要求,这就是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提出的诗歌主张,出现了“新格律诗”。 2、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留美期间创作《红烛》(1923年),回国后创作的《死水》(1928年) 徐志摩:《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 )、《云游》(1932)。 3、闻一多的理论贡献: 三美诗歌主张: 音乐美:指音节与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用语要美,富有色彩,讲求视觉形象与直观性;建筑美:指诗歌整体上,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给人整齐感。 四、象征派诗歌: 1926年前后,受法国等象征派诗歌影响,穆木天提出“纯诗”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创作的暗示、 朦胧、象征、晦涩。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食客与凶年》、《微雨》、《为幸福而歌》等。 五、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蒋光慈:《新梦》、《哀中国》等。 1. 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 旧世界的叛逆精神。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 义的影响。如《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历史小说在郭沫若的小 说创作中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他们帮助读者明善恶之分,知兴亡之理。 2. 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①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鞭挞卖国求荣的民 族罪人。《棠棣之花》叙述的是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聂政是重义气的侠客,但他 刺侠累的行为超岀了士为知己者死”而升华为雪家国公仇”而舍身报国的崇高行为。《屈原》中的屈原代表的是爱国的政治路线,以郑袖等为代表的卖国路线。剧中的屈原受尽迫害而始终坚持 斗争。②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鞭挞了暴君的黑暗暴政。《虎符》写的是姬夫人舍身窃符,窃符后为不辱信陵君名声而自戕身亡。整个剧本贯穿着把人当成人”的主题思想。《高渐离》歌颂义士高渐离为刺暴君秦王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的英雄气概,宣扬了除掉暴君”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