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

器欲阶段);病态时可能退行.
ppt课件完整
5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 成;以此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有本我、自我和 超我构成;
❖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 则”活动;
❖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 虑的能力,该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 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 联想混乱,行为愚蠢,性轻浮.
❖ 偏执型、----系统妄想,未婚女多. (个案音乐女)
❖ 紧张型、----抑制,木僵.
ppt课件完整
4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⑴ 该理论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⑵ 按上述基本命题,佛洛伊德推演出5个判断: ❖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名
为“力比多”; ❖ ②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
生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3
2.简述思维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P263)
❖ ⑴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 障碍。常见症状(13种思维形式障碍)如下: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 加快的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的抑制性的思维联 想障碍。
❖ ②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 ③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内的经历不
ppt课件完整
5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 成;以此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有本我、自我和 超我构成;
❖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 则”活动;
❖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 虑的能力,该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 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 联想混乱,行为愚蠢,性轻浮.
❖ 偏执型、----系统妄想,未婚女多. (个案音乐女)
❖ 紧张型、----抑制,木僵.
ppt课件完整
4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⑴ 该理论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⑵ 按上述基本命题,佛洛伊德推演出5个判断: ❖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名
为“力比多”; ❖ ②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
生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3
2.简述思维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P263)
❖ ⑴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 障碍。常见症状(13种思维形式障碍)如下: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 加快的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的抑制性的思维联 想障碍。
❖ ②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 ③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内的经历不
变态心理学ppt演示课件

有两种主要的临床形式
• 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障碍)
• 惊恐障碍(急性焦虑发作)
45
四、神经症
3、焦虑症
(1)广泛性焦虑
• 持续性的紧张不安 • 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无固定内容 • 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46
四、神经症
3、焦虑症
(2)惊恐障碍
• 反复出现惊恐发作
• 痛苦感、恐惧感、失控感、窒息感、濒死感
37
三、抑郁症
3、诊断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 • • • • • • • •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减退
可伴有躯体症状
胸闷 心慌 乏力 头昏 尿频 头痛 胸痛 58.1% 54.8% 45.4% 38.7% 38.7% 35.5% 32.3%
36
三、抑郁症
可发生自伤自杀
抑郁——“三无”——自杀
某些抑郁症患者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症状就是
自杀 “扩大性”自杀
5
二、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 理解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 认为每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 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相关,但三者在不同疾 病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
生物学因素指遗传基因、免疫缺陷、代谢障碍等
社会因素指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等
心理因素指个性、认知、情感、行为等
6
三、症状学
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活动的异常。
精神活动的异常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
、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分为: 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 注意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 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障碍)
• 惊恐障碍(急性焦虑发作)
45
四、神经症
3、焦虑症
(1)广泛性焦虑
• 持续性的紧张不安 • 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无固定内容 • 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46
四、神经症
3、焦虑症
(2)惊恐障碍
• 反复出现惊恐发作
• 痛苦感、恐惧感、失控感、窒息感、濒死感
37
三、抑郁症
3、诊断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 • • • • • • • •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减退
可伴有躯体症状
胸闷 心慌 乏力 头昏 尿频 头痛 胸痛 58.1% 54.8% 45.4% 38.7% 38.7% 35.5% 32.3%
36
三、抑郁症
可发生自伤自杀
抑郁——“三无”——自杀
某些抑郁症患者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症状就是
自杀 “扩大性”自杀
5
二、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 理解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 认为每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 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相关,但三者在不同疾 病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
生物学因素指遗传基因、免疫缺陷、代谢障碍等
社会因素指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等
心理因素指个性、认知、情感、行为等
6
三、症状学
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活动的异常。
精神活动的异常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
、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分为: 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 注意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西游记的故事
中国人的成长
2021/7/23
16
(3)克服冲动的心理过程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
异常心理与 行为
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压抑力量不足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破防线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不破防线
潜意识
2021/7/23
意识不到的痛苦隐藏到 潜意识
扭曲的形式变相表 达自己
显形梦、隐性梦、口误、 失误、遗忘、神经症症状 (焦虑、紧张、强迫、转 换和分离性癔症、疑病、
14
•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
•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条 件;
心理刺激太多 心理刺激太少
性心理“退化”
性心理发展受 到挫折
性心理“固着”
未来人格的变 态异常
2021/7/23
15
• (2)“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 与“超我”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时常体验焦虑与紧张。
2021/7/23
20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人
2021/7/23
2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 象,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 “心理冲突”的机制。
•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个人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1/7/23
41
Thank your very much!
2021/7/23
42
步骤
1、通过动物实验,由此判断高 级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功能的 病理生理机制,比如兴奋、抑制、 兴奋与抑制的集中与扩散过程、 互相正负诱导过程等;
《变态心理学》课件

结语
未来变态心理学的应用前景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在家庭和社会中需要的正确认知
正确认知变态心理现象,促进社会对变态行为的更好理解和关怀。
物理治疗
研究物理治疗手段对特定变 态行为的引导和干预效果。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认知心理学的应用
将认知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变态 行为的理解和治疗,提供新思 路和方法。
脑功能研究的贡献
通过脑功能研究,揭示变态行 为与大脑结构、功能之间的关 系。
未来变态行为预测技 术的发展
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 技术,开发变态行为的预测工 具和方法。
暴力变态心理学
1 神经质暴力
研究神经质人群的暴力倾向,寻找背后的心理原因和治疗方法。
2 精神疾病暴力
探讨精神疾病与暴力行为之间的关联,改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关怀。
3 犯罪心理暴力
研究罪犯心理,了解其背后的心理驱动力,为犯罪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行为变态心理学
1 文创领域的变态
研究奇特、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探索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影响。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
进阶期
2
二战后,人们开始关注暴力和行为方面
的变态心理,研究逐渐深入。
3
早期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开创了对性心理 学的研究,为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现代期
现代变态心理学涉及文化、社会和先进 的科技,推动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变态行为的分类
性别方面
如异性装扮偏好、肛门取乐、 性虐待等。
暴力方面
如神经质暴力、精神疾病暴力、 犯罪心理暴力等。
行为方面
如文创变态、网络世界内的变 态、恋物癖等。
变态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清、部位不具体 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如: 牵拉、挤压、撕扯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
.
27
(二)知觉障碍:
❖ 错觉:歪曲的知觉。 精神疾病的错觉以错视和错听多见 病理性错觉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较常见
变态心理学
.
1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
❖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 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
2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 是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 ❖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
的对象。
.
3
❖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 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 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
16
(三)存在—人本主义:
“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
17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
18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 心理的正面——正常心理活动 功能:
1、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地肩负
责任,使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的、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
.
14
(二)行为主义理论
❖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 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试验神 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 机制。
❖ 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 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
15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学诊断标准。
➢统计学标准:在心理测验中常常采用。 ➢内省经验标准:其一是人的主观体验。
其二是他人的观察
➢社会适应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郭念锋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还包括了自知力判断 现实检验能力)
•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009年11月
• 正常的心理活动(多选)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维持生理机能
•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 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 公元前5-4世纪,古
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 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
Exorcism(驱魔疗法)
1、烙铁灼灸皮肤 2、长针穿舌头 3、可怕的酷刑处 罚躲在体内的魔鬼 4、火刑等
• 1861年国医生Broca发现了语言运动中枢 • 帕斯德对身体提出“细菌理论”。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 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 动作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 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 的。 第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 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 所没有认识到的。
与生俱来地自我实现 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心 理异常不过是自我完 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 扭曲的外在表现.
•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 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 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 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2010年5月(三级)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统计学标准:在心理测验中常常采用。 ➢内省经验标准:其一是人的主观体验。
其二是他人的观察
➢社会适应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郭念锋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还包括了自知力判断 现实检验能力)
•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009年11月
• 正常的心理活动(多选)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维持生理机能
•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 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 公元前5-4世纪,古
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 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
Exorcism(驱魔疗法)
1、烙铁灼灸皮肤 2、长针穿舌头 3、可怕的酷刑处 罚躲在体内的魔鬼 4、火刑等
• 1861年国医生Broca发现了语言运动中枢 • 帕斯德对身体提出“细菌理论”。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 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 动作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 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 的。 第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 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 所没有认识到的。
与生俱来地自我实现 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心 理异常不过是自我完 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 扭曲的外在表现.
•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 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 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 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2010年5月(三级)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住医院、服药或 其他医疗
行为治疗
个人或小组的动力学 心理治疗
目的 贡献
治疗精神疾病象 治疗躯体疾病一 样
造成一个健康公 正的社会
消除无用或变态的 解除患者的压抑,使 行为 其潜在能力获得发展
诊断术语、药物 治疗
了解社会应激、 住院和社会价值 的作用
了解行为如何学习 认识动机和潜意识; 获得,行为治疗 动力学心理治疗
56
57
分裂型(schizoid-)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淡 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表现退缩、孤独、沉默、不喜交往、对人 冷漠、缺少知心人、爱好不多、过分敏感、 胆怯、怪癖、缺乏进取心、言语结构松散、 好幻想。易发生精神分裂症。 男性多于女性。
58
59
强迫型(obsessivecompulsive-)
13
ICD-10 (1/2)
F00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 为障碍 F20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 障碍 F30 心境(情感障碍) F40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 障碍
14
ICD-10 (2/2)
F50 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 征 F60 成人人格及行为障碍 F70 精神发育迟滞 F80 心理发育障碍 F90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 绪障碍 F99 精神障碍,未在他处标明
2
与精神病学(Psychiatry)的关系
研究范围不同 从属于不同的学科 任务不同 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3
一、异常行为的判断与类别
4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环境统一性原则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变态心理学-2 ppt课件

奔逸、迟缓、贫乏、病理性赘述、中断、插 入、破裂、倒错,象征——思维形式障碍
• 案例2:男,20岁
一进入诊室马上兴高采烈地说,我叫**。医 生说:看样子你很高兴,他马上回答,我 当然很高兴,我有使不完的劲。等等。
• 案例3:男,50
当医生问为何跛行时。回答说:我在湖北山 区,那个地方解放前可苦了。后来我去四 川打工,刚去的时候还不会唱歌。后来修 公路,很多人加入到工程队里,有山西人、 河北人。河北的经济条件比江西好多了。 后来我摔了一下,腿就成这样子了。
9 .001
140.00 135.00 168.00 180.00 122.00 137.00 162.00 144.00 102.00 194.00
135.00 129.00 160.00 175.00 120.00 131.00 158.00 140.00 100.00 180.00
前实验设计
• 案例4:男,26岁
3年来病人认为有一组人通过电波,人造卫 星,培养他做第三代接班人。他想的事情 别人都知道,因为电波把脑子里的思维告 诉了别人。“我想吃饭,别人就敲碗。我 一想**是坏人,他马上用眼睛看我,好像在 说:我不坏”。
• 案例5:男,30岁
我从小就爱转牛角尖。对一些问题花了很多 时间,但也觉得没必要。拿起茶杯,在想 这个东西为什么叫茶杯,不叫别的。刚想 出很多理由解决它,又想到茶杯这个词什 么时候开始有的。反反复复。
注意障碍
• 注意增强 • 注意涣散 • 注意减弱 • 注意衰退 • 注意转移
• 案例6:24岁,男性
某日早晨5时起床后上厕所,突遇一只猫, 感到惊恐,旋即走出校门,向农村走去。 见到一个老大娘,称之为亲娘,并在老大 娘家吃饭,将粮票送与大娘即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6
第一节
一、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步骤
对个案或系列案例的临床观察 假设主要来源: 人类心理或行为的理论
以往的研究结果
ppt课件.
7
第一节 研究步骤
二、确定研究对象和变量
观察研究的对象 :人或动物的行为或心理变化 变量(variable):与研究有关的,可以评测的可变 因素或条件
ppt课件.
ppt课件.
16
这一研究只是针对性评估患者的心境状态和IBS症状,对其他可能的影 响因素不加控制,通过在现实的治疗过程中自然地观察两种症状的动态变化, 从而探讨情绪和IBS症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ppt课件.
17
第二节 观察法
二、控制观察法(controlled observation)
定义:指研究者对研究的情境施加一定程度的控制, 对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推断 其行为变化的规律的一种研究。
8
第一节
三、选择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思考:研究的问题的最佳方法 参考:前人的解决方法 比较:不同方法优点和缺点 决定:综合多种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ppt课件.
9
第一节 研究步骤
四、假设检验
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有( P<0.05 ) 吗?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无( P>0.05 )
的原因,还是由IBS所导致的结果。Crane等人对一例同时患有双相障碍和IBS
病人进行前瞻性的动态观察研究。他们认为此病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机
会以确定心境障碍和IBS表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向。这位患者存在显著的腹泻,
处于双相障碍的抑郁阶段。研究者要求患者在近12个月的时间内自己评估自
己每天的抑郁情绪和IBS症状的严重程度。在研究期间,患者确实体验到显著
ppt课件.
15
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自然观察研究
Crane等人对肠易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患者 的研究是运用自然观察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Crane et al., 2003)。IBS
常常被认为与心境障碍有关。然而,在临床上却很法
一、自然观察法 二、控制观察法 三、案例研究 四、评价
ppt课件.
14
第二节 观察法
一、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定义:在自然情景或者现实生活中,对人或者动物的 行为进行直接的观察与记录,然后分析与解释,从而推断 研究对象的行为变化的规律。
ppt课件.
2
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杨女士的不适愈发严重,胸闷和心慌使得她 不时地按摩并拍打自己胸部、肩部和背部,却无济于事,腹胀微痛,手脚沉 重,食欲减退,口干、大量喝水、频繁小便,睡眠差,早醒等,且情绪低落, 以早晨最为难熬,对未来失去希望,甚至想到自杀。家人看到的她总是愁眉 苦脸,唉声叹气,不断诉说浑身的不适。
ppt课件.
18
婴儿急腹痛患者的控制观察研究
婴儿急腹痛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行为综合征,其核心症状是越来越强的哭 叫,持续时间长。出生后的第二个月是发作的高峰期。急腹痛的婴儿一旦开 始哭泣,便不会像无急腹痛的婴儿一样容易安静下来。研究表明,尝到蔗糖 味有助于调节婴儿的哭叫行为。为调查急腹痛婴儿和无急腹痛婴儿调节哭叫 行为的能力的差异和蔗糖的干预效果,Barr等人(1999)观察了两组婴儿在 尝到蔗糖水后哭叫反应的变化。他们对19名急腹痛婴儿和19名年龄和性别匹 配的无腹痛的正常婴儿,利用控制观察法进行研究,运用录像记录婴儿对口 腔内蔗糖水和蒸馏水刺激的反应,观察这两种刺激对哭叫行为的安抚效果。 研究者在同一天的两次喂养前后,分别利用蔗糖水和蒸馏水刺激婴儿的口腔, 录像记录对哭叫行为的安抚效果并进行分析。
ppt课件.
3
医生对杨女士的诊断正确吗?完全吗? 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对她的诊断、评估和治 疗的准确和有效?
ppt课件.
4
第一节 研究步骤
第二节 观察法
第三节 流行病学研究
第四节 相关研究
第五节 实验研究
第六节 单被试研究
第七节 研究与理论
ppt课件.
5
第一节 研究步骤
一、提出研究假设 二、确定研究对象和变量 三、选择研究方法 四、假设检验 五、结果解释和推论 六、发表论文和报告
杨女士病前是一位非常开朗和活泼的教师,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都很强, 平时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种社会活动,也非常顾家,夫妻和睦,感情深厚。周 围人的印象不仅是一位能干的好老师,也是一位贤妻良母。在身体方面,虽 然有多年的高血压,但一直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医生诊断为抑郁症。经过一段时间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治疗,杨女士的 症状有所缓解。
研究步骤
发表论文是共享研究成果,而不是目的。 发表论文可为应用提供方法或途径。
ppt课件.
12
第二节 观察法
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是由研究者直 接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进而分析变量之 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的一种方法。
观察者
参与观察者(participant observer) 非参与观察者(non-participant observer)
ppt课件.
1
莫名的恐怖
自从发现丈夫患晚期肺癌6个月以来,杨女士已经是第5次来省城这所大 学附属医院就诊了。她几乎无法平静地享受退休生活,由于担心丈夫随时可 能离去,她的心情很沮丧,浑身不适、腹痛、腹胀、胸闷、心慌、口干和失 眠等症状一直在纠缠着她。
杨女士在6个月前刚刚知道其丈夫确诊为晚期肺癌时,首先想到的是不 能让亲戚朋友们知道。于是夫妇俩对外声称去省城看望儿子,以便到那里的 大医院看病。可是,在到达省城的第二天,杨女士就接到其弟弟的电话,说 因出差在省城,要来看望她们。杨女士顿时感觉异常紧张,如同被电击似的, 浑身发紧,大汗淋漓,连拿电话的手也在颤抖。她好不容易杜撰了“理由” 阻止弟弟的看望,挂上了电话,此时感到胸闷、难受、口干,先以为是高血 压病复发,服了一点降压药后,不久感觉似乎好了一些。
的和规律的情绪改变和IBS症状的波动。研究产生了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在同 一天内,患者的抑郁情绪较重时,其体验到的IBS症状反而较轻。而纵向的时
间序列的分析却表明,抑郁情绪的程度与IBS症状的严重程度之间没有显著的
联系。这一研究提示抑郁情绪并不一定加重IBS的症状。至少对于双相障碍的
患者来说,其抑郁情绪反而有可能减轻IBS症状的严重程度。
差异判断
研究结果有临床价值 有 吗? (clinical significance) 无
赋予差异意义
ppt课件.
10
第一节 研究步骤
五、结果解释和推论
本研究取得了什么结果 该结果能解释什么问题 对提出的问题是否解答 研究具有怎样的代表性 研究结果的推广与应用
ppt课件.
11
第一节
六、发表论文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