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害防治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共174张ppt)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共174张ppt)

通过防治玉米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 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有助于保障农 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和品质 。
02
玉米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及其防治方法
症状识别
玉米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淡黄 色或淡绿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黄褐色或锈褐色长条形或圆形病斑,表面 有灰黄色或黄褐色粉末。
物理防治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物理防治技术
利用物理因子(如温度、湿度、 光照等)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防治
的技术。
发展趋势
物理防治技术具有环保、安全、可 持续等优点,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 应用。
展望
未来将进一步研发高效、实用的物 理防治设备和技术,提高物理防治 技术的效率和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玉米蚜虫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蚜虫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玉米叶片、茎秆和果穗的汁液,导致叶片卷缩、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带虫玉米植株。在蚜虫发生初期,可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
玉米蓟马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蓟马
以成虫和若虫锉吸玉米叶片、花丝和果穗,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或白色条纹,严重影响玉 米产量。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带虫玉米植株。在蓟马发生初期,可使用吡虫啉等药剂 进行喷雾防治。
其他玉米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象
以成虫和幼虫蛀食玉米种子、茎秆和果穗,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加强种子检疫,使用磷化铝等 药剂熏蒸种子,及时清除带虫玉米植株。

玉米病虫害防治课件

玉米病虫害防治课件

玉米病虫害防治
32
玉米病虫害防治
33
玉米病虫害防治
34
玉米病虫害防治
35
玉米病虫害防治
36
玉米病虫害防治
37
玉米病虫害防治
38
玉米病虫害防治
39
玉米病虫害防治
40
玉米病虫害防治
41
玉米病虫害防治
42
玉米病虫害防治
43
玉米病虫害防治
44
玉米病虫害防治
45
玉米病虫害防治
46
玉米病虫害防治
62
玉米病虫害防治
63
玉米病虫害防治
64
玉米病虫害防治
65
玉米病虫害防治
66
玉米病虫害防治
67
玉米病虫害防治
68
玉米病虫害防治
69
玉米病虫害防治
70
玉米病虫害防治
71
玉米病虫害防治
72
玉米病虫害防治
73
玉米病虫害防治
74
玉米病虫害防治
75
玉米病虫害防治
76
玉米病虫害防治
1
玉米病虫害防治
2
玉米病虫害防治
3玉Leabharlann 病虫害防治4玉米病虫害防治
5
玉米病虫害防治
6
玉米病虫害防治
7
玉米病虫害防治
8
玉米病虫害防治
9
玉米病虫害防治
10
玉米病虫害防治
11
玉米病虫害防治
12
玉米病虫害防治
13
玉米病虫害防治
14
玉米病虫害防治
15
玉米病虫害防治
16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的病害及防治》PPT课件

《玉米的病害及防治》PPT课件

玉米大斑病危害的图片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 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
埋病原。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注意排灌,降低 田间湿度,促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份剂500倍液, 或50%退菌特可湿性份剂800倍液,或80%代 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 湿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 次,每隔10~15天喷1次。
玉米丝黑穗病危害的图片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这是最有效的措施。 及时摘除病瘤或拔除病株,收获后清洁田园,减少初浸
染源,重病区避免连作, 安排2-4年轮作,因为丝黑 穗病具专化性,不侵染其他作物。
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覆土不要太深,促进早苗 壮苗,提高幼苗抵抗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清毁病株残体,随时清除病果穗,发病田在秋后及时 秋翻秋灌,消灭病源。
药剂防治,用种子量0.5%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 剂,0.8%的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 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量0.3%的12.5%烯唑醇(速保利) 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
玉米病毒病有三种
玉米矮化花叶病 玉米条纹矮缩病 玉米粗缩病
玉米青枯病的发病症状
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青枯病的显症高峰期, 多数叶片由下而上表现青枯症状,少数为黄枯 症状,也有在乳熟期整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 枯萎的早死现象为急性症状。植株茎基部先发 黄变褐,后变软,根系发育不良,根少而短,根 和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果穗常下垂。茎基髓 部因病原不同可见红色粉状霉(镰刀菌)或白色 绒毛状霉(腐霉菌)。
玉米瘤黑粉病的危害原因
种植感病品种 田间高温多湿易于结露,以及暴风雨过后,造成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
玉米病害
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初期症状
玉米大斑病后期症状
2
玉米大斑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 叶片染病后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沿 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青灰色大斑。后 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 变黄枯死。
3
玉米大斑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 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由初侵染源侵染 所致病斑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病害流行与玉米品种的感病程度和环境条件关系 密切。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 速,易大流行。 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 易发病。
31
玉米穗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镰刀菌侵染果穗引致穗腐。干旱、温暖的气候 有利于玉米镰刀菌穗腐病的扩展和流行,玉米 穗上有伤口时易发病。 青霉菌一般腐生于各种有机物上,产生分生孢 子,借气流传播,通过伤口侵入危害,也可通 过病健果穗接触传染。
32
玉米穗腐病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或健康无病种子。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合 理轮作。玉米拔节和孕穗期增施钾肥。 药剂防治:控制玉米螟危害。必要时喷洒 70% 甲 基 托 布 津 可 湿 性 粉 剂 1000 倍 液 , 或 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5
玉米粗缩病毒病
粗缩病病株 粗缩病病株 典型病叶
粗缩病病株
26
玉米粗缩病毒病
症状
病株严重矮化,仅为健株的1/2-1/3。 叶色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 面侧脉上有蜡白色突起物,粗糙明显。 有时叶鞘和苞叶上有蜡白色条斑。 病株分蘖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 轻病株雌雄穗发育不良,结实少。重病 株多数提早枯死或绝产。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PPT课件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PPT课件

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存在 差异。
栽培管理
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会加重 病虫害的发生。
危害程度
玉米病虫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 量和品质,降低农民收益。
6
02
常见玉米病害识别与防治
2024/1/26
7
玉米大斑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 叶。病斑呈黄褐色或灰褐色,长梭形 ,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 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 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 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 ,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 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 病重。
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秸秆,减少虫源;在玉 米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丢 心防治;成虫发生期使用灯光诱
杀或性诱剂诱杀。
2024/1/26
13
黏虫
识别特征
防治方法
黏虫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 将叶片吃光,仅剩叶脉。成虫体型较 大,灰褐色,前翅中央有一个明显的 白色斑点。
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在幼虫低 龄期使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 剂喷雾防治;成虫发生期使用灯光诱 杀或糖醋液诱杀。
2024/1/26
8
玉米小斑病
症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 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 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 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 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 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 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2024/1/26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 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 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 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 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 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 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 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 发病。

2024版玉米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2024版玉米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构建玉米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提高农民病虫害防治意识与能力
宣传培训
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防治 意识和能力。
技术指导与服务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现场技 术指导和服务。
农民互助组织建设
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互助组织,共同应对玉米病虫害 防治问题。
化学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
使用杀菌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预防种传病害。
喷雾防治
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控制病害蔓 延。
土壤处理
对发病严重的田块,可使用土壤消毒剂进行土壤处理,降低病原 物数量。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 控制害虫数量。
生物农药
THANKS
感谢观看
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3
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玉米病虫害防治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防
治效率。
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政策支持
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集成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形成综合防治方案。
政策引导与支持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成虫, 降低虫害交配率。
微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防 治虫害,如白僵菌等。
04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害调查与识别 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准确识别玉米病虫害种类和 发生程度。
制定防治策略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 策略。
3
明确防治目标 以降低病虫害损失、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为目标。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共174张PPT)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共174张PPT)

02
玉米病害识别与防治
玉米叶部病害
1 2
叶斑病
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扩展为边缘褐色 、中心灰白色或浅褐色的坏死斑,甚至形成褐 色坏死条纹。
锈病
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黄色小疱斑,之后突起 破裂散出锈色粉状物。
3
炭疽病
叶片病斑呈半圆形或圆形,红褐色至灰褐色, 边缘颜色较深且具轮纹。
玉米茎部病害
茎腐病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中国玉米病虫害防治现状 • 玉米病害识别与防治 • 玉米虫害识别与防治 •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玉米病虫害防治实践与展望
01
中国玉米病虫害防治现状
玉米病虫害的分布与影响
玉米病虫害分布
中国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北 、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其中 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 和西南山地玉米区是玉米病虫害 发生较为严重的区域。
主要病虫害种类
锈病、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 、灰斑病、南方锈病、茎腐病、 玉米螟、黏虫、草地螟等。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病虫害的发生往往导致玉米减产 和质量下降,经济损失巨大。
防治策略与措施
基于生态调控的防治策 略
采取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 措施,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手段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天敌资源, 提高防治效果。
统防统治的组织与实施
通过组织专业化的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实现了玉米病虫害的统一防治,提高了防治效率和 效果。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01
抗药性问题
玉米螟、玉米蚜等病虫害对化学农药产生了抗药性,需要加强科学用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ppt课件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ppt课件
三、做好田间四周保护带封锁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统一田间四周封锁, 切断其进一步向玉米地扩散的源头。
.
四、人工点片防治。加强调查,及早发现,插标记,对中心株进行彻底防 治,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叶螨进入玉米地后,其初期在植株基部的第1~2个叶片上活动,根 据它的这一习性,可以在苗期从玉米基部第1~2叶片中,取下有螨叶 片,拿出田外集中烧毁。或使用专性低毒、低残留制剂和生物制剂进 行防治,如阿维菌素、螨危等,加一可佳,可延长药效期。切记禁止 使用广谱高毒杀虫剂,因为玉米秸杆要粉碎做饲料用,以免发生牲畜 食物中毒,影响畜牧业发展。
.
.
.
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法: 1、处理越冬秸秆. 2、积极选育和引进抗螟高产优质玉米品种. 3、采用机械收割,可完全杀死在茎杆和穗轴内越冬的幼虫。 4、使用杀虫灯对成虫进行诱杀 (二)化学防治法:心叶末期幼虫都集中于喇叭口内,此时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
时期。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使用特杀螟掺沙进行灌心(禁止撒施),防治玉米
.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我区多年来未大面积种植玉米,只种植玉米诱集带, 玉米诱集带只起诱集作用不追求产量,对玉米诱集带上的叶螨也不是 很注意,一旦大面积种植,对叶螨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低估叶螨对产 量造成的巨大损失,化学防治不及时,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而造成严 重危害。
二、加强综合防治:我区为老植棉区,叶螨为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普遍发 生,虫源基数大。秋翻冬灌,清除田间、田埂、沟渠旁的杂草,减少 越冬量。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
三、化学防治措施 抓好卵高峰的防治。在卵高峰使用BT进行防治,防治后及时
调查,由于受温度的影响,棉铃虫的羽化历期延长,因此当玉 米上的幼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可继续采用NPV+一可佳进行防 治。玉米上棉铃虫的防治关键是做好一代棉铃虫的防治,此时 的玉米植株矮小,还能使用机车进行防治,二代、三代棉铃虫 发生时玉米植株已比较高大,机车无法进地了,因此做好玉米 一代棉铃虫的防治是防治棉铃虫的关键,一代防治好了,二代、 三代棉铃虫防治的压力就小。严禁使用广普高毒杀虫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如何提高粮食品质是今后大家 关注的重点,如何贯彻“绿色植保”理念,搞好病 虫害的绿色防控,开展专业化防治,减少农药残留, 减轻农药的副作用是今后植保工作发展的方向。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玉米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发生情况
• 目前我省玉米病虫草害的种类有150多种。生产上造 成危害的主要有二点委夜蛾、玉米螟、蓟马、蚜虫、 粗缩病、叶斑病类、苗枯病、青枯病、锈病、瘤黑粉 病、纹枯病、地下害虫及杂草等。
• 玉米种子质量差发病重,自交系发病重于杂交种。
苗枯病
2.玉米粗缩病
• 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以6叶期以前最易感病,病株 叶色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 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叶片背面沿叶脉上产生蜡白色 隆起条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节间粗缩,顶 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键株的1/2,病株根系少而 短,易从土中拔出,多数不能抽穗结实。
• 近年大面积推广的浚单20、郑单958、浚单 22、先玉335、先玉804,周单15号及甜玉 米等品种,对黑粉病、丝黑穗病抗性较差, 农大108、豫玉22、滑丰9号等品种,虽较抗 病,但面积小。
• 部分田块施氮肥较多,通风透光不良,玉米 组织柔嫩,有利于黑粉病菌侵染发病。
• 市场上虽多为包衣种子,但对黑穗病等不能 起到好的防治效果。
玉米病虫草害发生规律 与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省植保植检站 于思勤研究员 二0一二年五月
•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以占全国1/16 的土地,生产出占全国1/10以上的粮食,每年为国 家贡献商品粮200亿公斤,连续9年丰收后,再创高 产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病虫草的发生危害呈 加重趋势,已经得到控制的老病虫正在回升,新的 病虫不断出现,一些次要病虫正在上升为主要病虫,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 “镶金边”。是发病最轻的一种症状,上部新抽 生的叶片除了叶边缘出现褪绿黄化现象外,叶片 基本正常。
• 靠近叶片边缘的局部组织变薄、近似透明似“丝 绸状”或“薄膜状”,叶片中部叶脉附近仍保持 绿色。
• 长鞭型。受害最严重的一种症状,主要原因是玉 米内部新叶不能抽出,尚未抽出的心叶抱紧而成 直立“长鞭状”,叶尖部分细长、打卷、褐色。
• 发生特点:新的病虫不断出现,危害加重;已经得到 控制的病虫呈现回升趋势,杂草成为玉米生产上一个 重要问题,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有害生物防治成为 影响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
(一)玉米病害
1.苗枯病
• 玉米6叶期以前发病,病苗地上部生长受抑制,植 株瘦小,下部叶片先出现黄化症状,然后从叶尖 逐渐至整个叶片变褐枯死,严重的整株枯死;地 下部主根变褐坏死,严重时主根全部变褐坏死腐 烂,引起幼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发病轻的可 以长出侧根,逐渐恢复生长。
4.玉米黑穗病
• 玉米黑穗病类包括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等,由于玉米 种子的大量频繁调运,种衣剂质量差,造成玉米黑穗 病呈现回升趋势,尤其在豫北、豫西等地为害严重, 并在局部突发成灾,造成了玉米大量减产,农民往往 怀疑是种子质量问题,经常出现群体性种子纠纷,成 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 丝黑穗病是一个从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病害,通常玉 米抽穗后显现症状。瘤黑粉病在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中 陆续发病,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加。
• 另外,棉花、蔬菜、烟草、豆类、水稻苗期均受 到不同程度的蓟马 危害。
3、玉米蚜虫
• 玉米蚜虫可为害玉米、小麦、高梁、水稻及 多种禾本科杂草。玉米蚜虫以成、若蚜刺吸 植物组织汁液,喜欢群集在幼嫩的心叶区和 雄穗部,主要危害雄花和上部l~5片叶,使 雄穗难以开花散粉,叶片变黄枯死,严重影 响玉米的结实性和降低粒重妨碍生长。还排 泄蜜露在叶面,招致煤污病发生。还能传播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 我省夏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危害,多雨年份发病重。
• 郑单958、奥玉18,锐步1号,先玉系列等抗病性较好。
青枯病
大田抗作感青物枯病的玉疾米品病种比防较治——玉米病害
6.玉米顶腐病症状
• 玉米顶腐病多从顶部叶片或心叶开始发病,一般 在第9-10片叶上开始表现症状,受害最重的是第 11~13片叶。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玉米褐斑病
• 褐斑病苗期即可发病,12-14片叶时达到 高峰。成株期仍可继续危害,但较轻。
• 其他叶斑病一般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 腊熟期达到高峰。
• 大斑病在我省主要危害豫西冷凉地区的 春播玉米,严重时发病达到7-9级。夏播 玉米基本不发病。
• 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在豫南、豫东、 豫中地区危害严重。
(二)、玉米害虫
1.玉米螟
• 在河南每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秸秆或穗 轴内越冬。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 3龄后蛀入茎秆危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 玉米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
• 以第二代危害严重,玉米大喇叭口期是防治的 最佳期。
2、蓟马
• 玉米蓟马 玉米蓟马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玉 米黄蓟马、禾蓟马、稻管蓟马,个体小(只有 0.9-1.3毫米),会飞善跳。危害叶背致叶背面呈 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污点,这是与其 它异常症状区别的主要特征。叶正面与银白色相 对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发生危害严重时叶片粘连, 扭曲成牛尾巴状。苗期干旱有利于玉米蓟马 危害。 2009年全国发生面积2600多万亩,山东、河南、 河北发生较重。
玉米丝黑穗病
瘤黑粉病
5.玉米茎基腐病(青枯病)
• 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 症高峰。病株叶片初期呈水浸状,很快失水萎焉,变 青灰色枯死,无光泽,从上而下叶片先后枯死。茎基 部初期也表现水浸状,后变软腐烂,失水溢缩,无光 泽易破碎和倒折,茎内干缩中空。重病株果穗下垂, 不易掰掉。根系变浅褐色发软腐烂,皮层易剥离,内 部呈紫褐色。
• 全省发生普遍,以豫东、豫中地区受害重。春玉米和 早播夏玉米发病严重,麦田套种玉米发病也重。
• 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在 5叶期前应当喷药防治传毒昆虫。目前玉米品种对该 病抗性普遍较差
3.叶斑病类病害
• 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褐斑病等。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叶斑病类病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