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关键词: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以下简称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编制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3基本要求3.1压风自救系统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
3.2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113的规定。
3.3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时,面罩用材料应符合GB2626的规定。
3.4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3.5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3.6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3.7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3.8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3.9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
3.10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dB(A)。
3.11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0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50mm。
4安装要求4.1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在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压风自救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在矿井发生事故时为被困人员提供生存空间和生存条件,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
为了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以下是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
一、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
1.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择离工作面较近、通风条件好、易于疏散的位置进行安装。
2. 安装位置应远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源,确保自救系统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二、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安装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安装资质和经验,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
2.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所有管路、阀门、仪表等设备安装牢固、连接密封,不得出现漏气现象。
3. 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的压力测试和漏气检查,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三、配套设备的安装。
1. 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配套设备如氧气瓶、氧气面罩、压力表等安装完好,使用方便。
2. 配套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合理,便于矿工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取用,提高自救效率。
四、安装后的检测和验收。
1. 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的全面检测,包括压力测试、漏气检查、配套设备功能测试等。
2. 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五、定期维护和检修。
1. 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定期的检修和演练,提高矿工对自救系统的熟悉程度和应急反应能力。
六、安全使用和管理。
1. 对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自救系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建立健全的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使用。
七、紧急应对措施。
1. 制定压风自救系统的紧急应对预案,包括系统故障、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2. 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提高矿工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应对能力。
总结,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装、检测和管理,才能确保自救系统在事故发生时发挥最大的作用,为矿工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压风自救系统标准

压风自救系统标准1. 基本要求(1)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压风三通阀门装置,回风巷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置;进风巷在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置。
(2)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置一压风三通阀门装置,然后每500m设置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置;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100m安装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置;迎头向外每隔500m和放炮警戒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置。
(3)采区巷道每500米要安设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置,并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突出区域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设置压风自救装置。
(5)压风供应泵站必须设置在地面,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在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放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距底板1.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2.技术要求(1)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变径、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2)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零、部件的连接要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3)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不少于100~150 L/min范围内。
(4)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不得大于85 dB(A)。
(5)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不小于: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75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50mm。
六大系统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安装要求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指南》中关于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的设置标准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一般由地面空气压缩机系统、输气管路和终端用气装置组成。
空气压缩机站配置主要包括供电设施、空气压缩机、冷却循环系统、监测监控及各种保护、管路、管路附件及储气装置等。
输气管路组成包括:主管、主干、支管、连接法兰、快速接头、弯头、管路三通(多通)、管道阀门、压力表、汽水(油)分离装置。
终端用气装置包括:永久避难硐室、移动救生舱及掘进工作面临时呼吸自救系统(面罩式、防护袋式)。
1、压风自救系统的建设原则煤矿企业压风自救系统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自救系统的基础上,满足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建设完善的压风自救系统。
1.空气压缩机(1)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
对于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排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地位置安装,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但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2)空气压缩机在满足要求的同时,至少要有1台备用。
(3)空气压缩机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的要求,应配备压力表、安全阀等,对水冷空气压缩机必须装设断油、断水、超温等安全保护装置。
(4)空气压缩机宜采取顺序控制,实习自动化运行,并具有联网通讯和远程监控功能。
(5)空气压缩机应装备在线监控检测系统,以便有关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空气压缩机的运行情况。
(6)空气压缩机站宜设置储气罐,并应在储气罐的出口管道上加装释压阀。
释压阀的口径不得小于出风管的直径。
储气罐应设在室外阴凉处,储气罐内的温度保持在120℃以下,并装有超温保护装置,在超温时可自动切断电源盒报警。
2.压风自救管道(1)所有矿区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道,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m。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应在各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高处敷设压风管道,并设置供气阀门。
告成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及管~

郑煤集团告成煤矿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矿井建立压风自救系统依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第一百零六条: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工作面避难所或压风自救系统。
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中之一或混合设置,但掘进距离超过500m的巷道内必须设置工作面避难所。
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爆破工操纵放炮的地点。
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避难所的数量及其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
工作面避难所应当能够满足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时的避难要求,其他要求与采区避难所相同。
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一)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二)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
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三)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
根据国家对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但不得使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1、告成煤矿成立压风自救系统领导小组组长:王世贤副组长:石玉波王志军高国栋韩荣军成员:李光喜龙广洲李卫峰钟训红郜志国杨青合王道华各施工单位负责人等2、领导小组职责制定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组织系统安装和验收,对压风自救系统日常管理维护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全年一次压风自救系统演练工作。
3、职责分工:机运部负责:空气压缩机和压风主管路相关参数核算、选型、安装、调试,确保压风系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绘制矿井压风管网布置图,并负责压风管网的日常检查、维护和管理。
☆6-4-AQ2034-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标准[详]
![☆6-4-AQ2034-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e9c0b75579563c1ec5da71df.png)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ssed-air self-help system in metal and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目次前言 (1)1 围 (2)2 规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建设要求 (2)5 维护与管理 (3)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用于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煤科工集团研究院、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马矿山研究院、中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延松、文贵、朱丕凯、祁保明、周玉新、王云海、旭阳、牟声远、王者鹏、王东武、梅国栋、坤。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1 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要求。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压风自救系统compressed-air self-help system在矿山发生灾变时,为井下提供新鲜风流的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三通及阀门、油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等。
3.2压风自救装置compressed-air self-help equipment安装在压风管道上,通过防护袋或面罩向使用人员提供新鲜空气的装置,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功能。
3.3油水分离器oil mist separator分离压缩空气中油滴和水分的装置。
4 建设要求4.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根据安全避险的实际需要,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AQ2034-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

AQ203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
1 建设要求
4.1安装在地面,10min内启动。
风源质量不受生产作业区域影响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的井下。
4.2钢管或同等强度的阻燃材料。
4.3压风管道敷设到采掘作业场所、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主要地点。
4.4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200~300m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4.5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m处,向外每隔200~3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的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m处的压风管道上应安设压风自救装置。
4.6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的压风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4.7压风管道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内,并设置供气阀门,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出口压力0.1~0.3MPa,每人0.3m3/min
4.8主压风管道中应安装油水分离器。
4.9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4.10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维护与管理
5.1应指定人员负责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
5.2图应标明压风自救装置、三通及阀门的位置,以及压风管道的走向等。
5.3纳入应急预案中,并对入井人员进行培训。
5.4相关图纸、技术资料应归档保存。
1。
压风供水自救装置 标准

压风供水自救装置标准在灾害或紧急情况下,供水是人类生存与救援的基本需求之一。
为了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中提供可靠的水源,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研究压风供水自救装置标准的制定,以及这些标准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一、压风供水自救装置的基本原理压风系统:压风供水自救装置采用压风系统,通过手动或电动泵将外部大气中的空气压缩,并推送水源进入供水管道。
自救设计:装置设计为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工具,用户可以在缺乏外部供水的情况下通过这一系统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二、压风供水自救装置标准的制定流量与压力标准:制定压风供水自救装置的流量和压力标准,确保其在不同紧急情况下能够满足基本的供水需求。
耐用性标准:制定耐用性标准,确保装置在长时间存放后仍然能够正常工作,提高其可靠性。
材料与安全标准:制定材料与安全标准,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卫生标准,且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对用户产生危险。
人机工程学标准:考虑到用户在紧急情况下的操作,制定人机工程学标准,确保装置易于使用且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灾害现场供水: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可以在自然灾害现场迅速投入使用,为灾区居民提供急需的饮用水源,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紧急情况。
野外生存:在野外活动或紧急求生情况下,装置可以为人们提供紧急的饮水来源,增加生存的可能性。
临时医疗站点:在紧急医疗救援中,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可以用于为医疗站点提供临时的饮用水源,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标准的意义与发展趋势提高装置的国际通用性:制定国际通用的标准,促进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提高救援行动的协同性。
结合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标准的制定需要不断更新,结合新技术,提高压风供水自救装置的性能和便利性。
推动产业发展:制定标准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环境适应性:压风供水自救装置需要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标准需要克服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压风自救系统建设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必须满足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2.空气压缩机应设臵在地面,空压缩机房管路出口总阀门处必须安装空气过滤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
3.在压风各支线管路的入口处设臵阀门,在各用户管路终端安装排气阀门。
4.入井管路应在井口附近将管路进行不少于2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5.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应按矿井需风量、供风距离、阻力损失等参数计算确定,但主管路直径不小于100毫米,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毫米。
6.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臵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设臵压风自救装臵。
7.掘进工作面应敷压风管路,并设臵供气阀门。
8.主送气管路应装集水放水器。
在供气管路与自救装臵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
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
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9.压风自救装臵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臵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10.压风自救装臵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
11.压风自救装臵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臵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压风自救装臵的供气量应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内。
压风自救装臵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分贝。
12.压风自救装臵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臵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米以上,管路敷设高度应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13.压风管路应敷设至回采工作面的材料巷和运输巷、掘进顺槽,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臵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紧急避险硐室内、采区皮带巷和采区轨道巷最高点等地点。
14.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臵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臵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
15.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
施,防止灾变破坏。
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米的管路应采取保护措施(如在底板埋管或采用高压软管等)。
二、压风自救装臵安装要求
1.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在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距底板0.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压风自救系统下面不得有水沟无盖板或盖板不齐全的现象。
2.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臵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然后每50m设臵一组压风自救装臵,每组数量为5-8台;
3.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4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迎头向外每隔100m和放炮撤人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每组数量为5-8台;
4.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回风巷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臵一压风自救装臵,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其数量为5-8台;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臵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
5.煤与瓦斯突出区应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臵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臵一组压风自救装臵;每组压风自救装臵应可供5~8人使用。
6.采区巷道每50米要安设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臵,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运输巷、井底车场、及有人工作的回风巷内安设压风自救
装臵。
7.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压风自救系统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
8.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能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进风侧要设有总阀门。
三、管理与维护
1.压风自救装臵下井安装前须检查是否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安装完毕后,需先进行安装质量检查,首先检查是否按规定要求安装,连接件是否牢固可靠,连接处密封是否严密,然后送气,检查系统有无漏气现象。
再逐个检查送气器是否畅通,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送气不畅通,流量小于规定值的自救装臵需取下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安装使用。
经检查、测试完毕,装臵才可投入正常使用。
2.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在该区域施工的区队管理维护。
3.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巷道移交时,两巷压风自救系统交与巷道接收单位进行管理;工作面安装完毕后进、回风巷压风自救系统随工作面一起移交采煤队管理,采煤队按规定负责工作面回采期间进、回风巷压风管路移动、撤除、装臵的维护等。
4.其它作业点的压风自救系统、管路由机电科负责管理和维修;已交付使用的巷道和车场内的压风自救系统随巷道移交。
5.各掘进工作面安装后但不再使用的压风自救系统装臵要及时拆除,拆除回收的装臵要摆放整齐,压风自救装臵要清洁卫生后妥善保存,不得吊挂于任何地巷帮之上,不得拿压风自救袋铺垫进行坐卧,造成压风自救袋损坏。
6.机电队要确保地面压风机的正常运转,如出现无计划停风,机
电科要保证井下抽放主管路上安装的汽水(油)分离器的良好性,避免压风自救系统内存水,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7.回采工作面回采期间进、回风巷巷道如需扩修时,施工队要采取措施保护压风自救系统,因扩修导致管路落地,扩修结束后要按原安装标准及时恢复。
8.通风科负责监管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联系,责令整改。
9.各采掘工作面运送物料时,不得将所运物料卸放在压风自救系统下面,运送物料时不得损坏压风自救系统。
10.各采掘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需要停风时,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经调度室、生产技术科、安全科、通风科批准,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11.压风自救装臵必须每天进班时作好检查和记录、维护工作以确保一旦发生灾变时能可靠使用。
每班进班时打开汽水分离器排出孔,排除积存在内的积水与杂质。
每班要逐个打开自救装臵,作通气检查,如发现气不足或无气流出,要当班更换,如有连接不牢和漏气现象,要及时处理,保证装臵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压风自救袋上的煤尘要及时清理,经常保持清洁。
12.系统维护和保养人员要经常对管路、自救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以保证压风自救系统安全可靠。
13.矿井应对入井人员进行压风自救系统使用的培训,每年组织一次压风自救系统使用演练,确保每位入井员工都能正确使用压风自救系统。
14.井下员工必须熟知自救装臵的地点、使用方法,便于发生灾
害时能迅速自救。
15.教育职工应爱护压风自救系统装臵,发现损坏该系统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并投入使用,教会现场每个职工,必须掌握压风自救装臵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6.凡新设臵的压风自救系统装臵各队队长都要向职工交待清楚设臵的路线和地点。
17.新到矿职工除按为期进行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外,还必须对压风自救系统的知识进行培训,否则一律不准入井。
四、压风自救装臵的使用
当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危及在场人员生命或发生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或瓦斯严重超标时,对工作人员生命有严重威胁时,现场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如下操作:
1.拉下自救装臵门锁,把门打开;
2.顺时针旋转打开进气阀,观察压力表,使其在0.05—0.1MPa 范围内(手动式调压)。
3.取出吸气面罩,戴在口鼻上,进行自然呼吸,等待救援。
五、考核
1.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对压风、供水管路及自救装臵造成损坏的视情节严重,给予一次性罚款1000—2000元。
2.对破坏、偷盗自救装臵的人员,视情节严重给予一次性罚2000—5000元。
3.不按要求安装压风自救装臵,每少安装一处罚款1000元。
4.未定期检查压风自救装臵或无压风自救装臵检查记录的每次考核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