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药典级甘油

合集下载

甘油 化学试剂级执行标准

甘油 化学试剂级执行标准

甘油化学试剂级执行标准
甘油(Glycerol)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制药、食品、化妆品和其他工业应用。

对于化学试剂级甘油,其执行标准通常由相关的标准化机构、行业协会或制药化学品生产商制定和发布。

以下是一些可能与甘油试剂级质量相关的标准组织:
1.美国药典(USP):美国药典可能发布了与甘油有关的药典标
准,包括其试剂级的要求和规范。

2.欧洲药典(Ph.Eur.):欧洲药典是欧洲地区的一个标准组织,
可能有关于甘油试剂级的标准。

3.中国药典(ChP):中国药典可能发布了与甘油试剂级相关的标
准。

4.美国化学学会(ACS):ACS 可能会发布一些关于化学试剂的
标准,其中包括甘油试剂级的要求。

请注意,具体的执行标准和规范可能因国家、地区和用途而异。

如果你需要了解特定制造商提供的试剂级甘油的执行标准,建议直接联系生产商或供应商,或查阅其产品文档。

在选择和使用化学试剂时,始终要遵循适用的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甘油有什么功效

甘油有什么功效

甘油有什么功效甘油是一种渗透性脱水药,具有吸湿性和润滑性,口服或胃肠外给药时,甘油能增加血浆渗透压,造成水分从细胞外间隙通过渗透作用转移至血浆。

甘油有什么功效1甘油又名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臭、味甘的粘稠液体.甘油是食品加工业中常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多用于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冬季人们常用甘油搽于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表面,如手和脸,可使皮肤保持柔软、有弹性,防止灰尘、气候等对皮肤造成的伤害,同时还能防止皮肤冻伤.由于甘油能增加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因此可增加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运动能力。

甘油指丙三醇,国家标准称为甘油,无色、无臭、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是一种有机物。

1779年由斯柴尔(Scheel)首先发现。

丙三醇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

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与水和醇类、胺类、酚类以任何比例混溶,水溶液为中性。

溶于11倍的乙酸乙酯,约500倍的乙醚。

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长链脂肪醇。

可燃,遇二氧化铬、氯酸钾等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扩展资料:化学性质:与酸发生酯化反应,如与苯二甲酸酯化生成醇酸树脂。

与酯发生酯交换反应。

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代醇。

甘油脱水有两种方式:分子间脱水得到二甘油和聚甘油;分子内脱水得到丙烯醛。

甘油与碱反应生成醇化物,与醛、酮反应生成缩醛与缩酮。

用稀硝酸氧化生成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酸和甲醛。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甘油也能起硝化和乙酰化等作用。

甘油有什么功效2甘油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每逢秋冬季,大多数地区的空气都非常干燥,因此人们的皮肤也容易变得干燥,皮肤干燥时会出现刺痛,此外还会出现脱皮、瘙痒等症状,此时最重要的是给皮肤补水,比如可以使用一些含有甘油的护肤品,因为甘油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另外甘油还有以下几种作用。

甘油对皮肤的作用及功效:众所周知,甘油是最常用的保湿剂,它不仅能牢牢地锁住皮肤的水分,起到保湿的作用,而且对人体的皮肤组织和毛发组织具有显著的润泽作用,可增强护肤品的溶解和渗透能力。

甘油msds

甘油msds

甘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甘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1,2,3-Propanetriol化学品英文名称:Glycerol anhydrous pur.Ph Eur.BP,USP,E 422,JP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甘油,Glycerol anhydrous pur.Ph Eur.BP,USP,E 422,JP有害物成分:甘油浓度:-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09g/molCAS No.:00056-81-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主要症状:-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燃爆危险:可燃物质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1.立即移去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2.通知医生.皮肤接触:1.先以大量的水冲洗.2.立即脱除沾有污染物的衣物.眼睛接触:1.将眼睑打开并用水冲洗10分钟;2.如果疼痛仍然继续,则通知眼科专科医生尽快就医.食入:1.使患者喝入大量的水.2.感觉不适通知医生对急救人员的防护:1.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区.2.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内实施急救.第五部分消防措施适用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泡沫危险特性:1.蒸气密度比空气重.2.与空气混合时可能会形成可爆炸性混合物.3.在火灾时可能会产生丙烯醛4.为可燃物质.有害燃烧产物:可爆炸性的混合物.灭火注意事项:1.在安全距离以水雾冷却容器.2.未配戴适当的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以免危险.其他资讯:避免消防用水后直接进入地表或地下,以防二次污染.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1.不可吸入此物质的蒸气或气溶胶.2.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3.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的人员负责.4.在污染区的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5.询问供应商,清除该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环境注意事项:1.对该区进行通风换气.2.扑灭或移开该区所有引燃物.3.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空间内.4.若物质释放到周围环境,则应通知当地环保相关单位.消除方法:1.不要碰触外泄物.2.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空间内.3.如安全状况许可,将溢漏的容器移至户外或隔离的通风场所中.4.将其中物质换装到其它适当的容器中,并加以标示.5.清理废弃物,清洗污染区.其他注意事项:已污染的吸收剂,与外泄物具有同等之危害性.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储存注意事项:1.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2.储存区应有独立的通风系统,且无热源,明火及火花.3.储存温度:无限制.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允许浓度:-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生物指标:-MAK(德国作业环境最高容许浓度):-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需要,当蒸气/气溶胶产生时眼睛防护:需配戴.手防护:不需要,建议使用身体防护:应依环境中有害物之浓度与量来选择此作业场所适用之防护衣.其他防护:-卫生措施:1.工作后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2.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近乎无味的无色液体pH值:约5 在100g/L H20 @20℃熔点(℃):18℃相对密度(水=1):1.26g/cm3(20℃)闪火点(℃):约18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001hpa(20℃)沸点(℃):290℃(1013hpa)爆炸上限%(V/V):0.9% vol%自燃温度(℃):400℃爆炸下限%(V/V):-溶解性:可溶于水(@20℃);微溶于酒精;不溶于氯仿主要用途:-其他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硝酸/浓硫酸,磷氧化物,过氧化物,过氧化氢,卤素.避免接触的条件:强热聚合危害:不会发生分解产物:火灾时会产生丙烯醛其他:在蒸气/气体状态下与空气混合可能会产生爆炸.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此物质大部分的毒性数据无可用的资料.LD50:12600mg/kg(喂食,大鼠)LD50:>18700mg/kg(皮肤,兔子)皮肤刺激测试(兔子):微刺激性眼睛刺激测试(兔子):微刺激性亚急性至慢毒性:导致敏感性:阴性反应(天竺鼠)长期毒性:为自燃发生物质.吸入:对呼吸系统及肺有轻微刺激性皮肤接触:对皮肤粘膜有轻微刺激性食入:当大量食入时会产生呕吐,胃痛,头痛,嗜睡,想睡,腹泻其他:此物质的其它危害特性不可不予考虑.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此物质大部分的生态毒性数据无可用的资料生物影响:对水中生物具有低危害性.细菌毒性:EC5:>10000mg/l/16h(Ps.putida)EC5:2900mg/l/8d(M.aeruginosa)鱼类毒性:LC50:>5000mg/l/24h(C.auratus,由纯物质计算而得)藻类毒性:EC50:>10000mg/l/24h(Daphnia magra;由纯物质计算而得)水菌毒性:EC50:>10000mg/l/24h(magra 水菌)原生质毒性:EC5:3200mg/l/72h(E.sulcatum)生物降解性:>60%/28d(闭罐测试)迅速的生物降解reduction:COD>70%;BOD>60%;BOD5toCOD>50%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流布:log P(oct):-2.66(由纯物质计算而得)生物累积性:无生物累积性(logP(o/w)<1)非生物降解性:-其他有害作用:当此物质的操作是在正常合理的状态下进行时,不会有生态影响的问题产生.其他生态资料:BOD71%ofThOD/5d;COD95%ofThOD;ThOD:1.217g/g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þ 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废弃处置方法:产品:1.EC的法令对此物质或此物质的残留物并不统一规定,化学残留物一般可视为特殊废弃物.2.有关产品的废弃物是依据EC成员国所定相关法令准则及规范来执行.3.我们建议您不是找可告知您如何处理此废弃物公司联系,不然就是付费委托经认可的合格废弃物处理公司来代行处理.包装:1.废弃处置应依法令的规定2.污染物的包装应与原化合物的包装要求相同3.若无法规上的特别要求说明,则未含污染物的包装可采取与家庭废弃物相同的处理方式或是回收.废弃注意事项:-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UN编号:-包装标志:-包装类别:-包装方法:-运输注意事项:-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1.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2.国际法规-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参考文献:填表部门: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其他信息:。

国外甘油贸易公司

国外甘油贸易公司

Mr. Jayant (Director) 91-11-27301616/27301615 91-11-27303714 Mr. Ravi seswani Mr.Ewe 91-0731-4096970 60-12-4813228 91-0731-4094472 604-2621066
Mr. Jookaplee Shaaibon 60-03-51912832
24th Fl. Plasa Dua Mutiara, Jl. Jend. Sudirman Kav. 25 111 North Bridge Road #16-04 Peninsula Plaza Apt # 8, Berelian Bldg (No. 7), 8th Alley, Eshghyar St. (Niloofar), Khoramshahr Ave. (Apadana), Tehran, 15338-Iran 7/2 Moo 2 , Tambon Monthong, Amphur Bangnampraew, Chachengsao 24150
98 21 88 5252 88
98 21 88 5036 83
Mr.Jack
66 8 1828 7422
66 2682 7744
易 商
地址
Kasztanowa 1, Grodkow, Poland
网址
.pl
7840/1 Near Dhiraj Can Chowkdi, GIDC, Bharuch,Ankleshwar Gujarat, India 101-104, A-3, VARDHAMAN BHAWAN, ASHOK VIHAR-IV, Delhi - 110052, http://www.shilexchemicals.in/ India 423 424 d. m tower 4th flr. 21 / 1 racecourse road, indore, Madh 46, Jalan Bungah Chempa Puteh A-4-9, Jln 9/1c, Putra Heights,, Suba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39, Jalan SS 18/6,47500 Subang Jaya,Selangor, Malaysia.

药用级甘油丙三醇

药用级甘油丙三醇

药用级甘油丙三醇药用级甘油丙三醇甘油又叫丙三醇,纯甘油为无色、无嗅、有甜味的粘稠液体。

沸点290℃,熔点17.9℃,相对密度1.2613。

与水可无限混溶,无水甘油有剧烈的吸水性。

溶于水、醇,不溶于醚、苯、及二硫化碳,于空气中易汲取水分。

有暖甜味。

能从空气中汲取潮气,也能汲取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

对石蕊呈中性。

长期放在0℃的低温处,遇强氧化剂如三氧化铬、、高锰酸钾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能与水、乙醇任意混溶1.无色、透亮、无臭、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

与水和醇类、胺类、酚类以任何比例混溶,水溶液为中性。

溶于11倍的乙酸乙酯,约500倍的乙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长链脂肪醇。

可燃,遇二氧化铬、等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也是很多无机盐类和气体的良好溶剂。

对金属无腐蚀性,作溶剂使用时可被氧化成。

化学性质:与酸发生酯化反应,如与苯二甲酸酯化生成醇酸树脂;与酯发生酯交换反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代醇;甘油脱水有两种方式:分子间脱水得到二甘油和聚甘油,分子内脱水得到。

甘油与碱反应生成醇化物;与醛、酮反应生成缩醛与缩酮。

用稀硝酸氧化生成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酸和甲醛;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或高锰酸钾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甘油也能起硝化和乙酰化等作用。

【鉴别】本品的红外光汲取图谱应与对比图谱(光谱集1268图)全都。

【检查】酸碱度取本品25.0g,加水稀释成50ml,混匀,加酚酞指示液0.5ml,溶液应无色,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2ml,溶液应显粉红色。

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比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氯化物取本品5.0g,依法检查(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制成的对比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

硫酸盐取本品10.0g,依法检查(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比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甘油

甘油
甘油的历史
围绕甘油的一些问题
生理方面的用途
中国药典修订内容
甘油衍生物 甘油脂肪酸酯
甘油芳香族羧酸酯
甘油三硝酸酯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管制信息
本品不受管制
用途
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75℃,溶剂为甲醇),分离分析低沸点含氧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氮或氧杂环化合物,能完全分离3-甲基吡啶(沸点144.14℃)和4-甲基吡啶(沸点145.36℃),适用于水溶液的分析、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缓震液、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润滑剂、制药工业、化妆品配制、有机合成、塑化剂。编辑本段工业用途 1、用作制造硝化甘油、醇酸树脂和环氧树脂。 2、在医学方面,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和甜味剂,配剂外用软膏或栓剂等。用于甘油制取的硝化甘油。 3、在涂料工业中用以制取各种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缩水甘油醚和环氧树脂等。 4、纺织和印染工业中用以制取润滑剂、吸湿剂、织物防皱缩处理剂、扩散剂和渗透剂。 5、在食品工业中用作甜味剂、烟草剂的吸湿剂和溶剂。 6、在造纸、化妆品、制革、照相、印刷、金属加工、电工材料和橡胶等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7、并用作汽车和飞机燃料以及油田的防冻剂。编辑本段甘油食用 每克甘油完全氧化可产生4千卡热量,经人体吸收后不会改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甘油是食品加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大多出现在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 生物精化甘油 食用级甘油其中最优质一种-生物精化甘油,除含有丙三醇,还有酯类、葡萄糖等还原糖,属于多元醇类甘油 ;具有除保湿、保润,还具有高活性、抗氧化、促醇化等特殊功效 。 比例模型
理化特性
甘油
实验室分析
甘油的历史
围绕甘油的一些问题
生理方面的用途

美国USP标准 甘油检测操作规程

美国USP标准 甘油检测操作规程

1目的1.1 通过对所采购药用辅料甘油各项质量标准的检测,确定其自身安全性。

1.2 通过对所采购药用辅料甘油各项质量标准的检测,确定是否影响产品生产、产品质量、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用于生产液体棉签所采购的药用辅料甘油。

3 责任者:质量部经理化验员4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美国药典 USP5包装与贮存要求:保存在密闭容器6 操作6.1鉴别(符合红外吸收197 F和6.1.2的鉴别反应)6.1.1 所需仪器、试剂:气象色谱仪、USP二甘醇(对照品)、USP乙二醇(对照品)、USP 甘油(对照品)、甲醇、氦气6.1.26.1.2.1 标准储存溶液1:准确称量50mg的USP二甘醇(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6.1.2.2 标准储存溶液2:准确称量50mg的USP乙二醇(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6.1.2.3标准储存溶液3:准确称量50mg的USP甘油(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 容量瓶中。

6.1.2.4解决方案---把每种储存溶液中各取5毫升,放入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6.1.2.5测试溶液---取5g甘油,加入到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 容量瓶中。

6.1.2.6色谱系统(见色谱621)--- 在气相色谱仪配备一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一个0.53毫米×30 m熔融石英分析柱涂有3.0 -µm G43固定相。

注射口温度保持在220和检测器温度保持在250。

载气是氦气,流率约为每分钟4.5毫升。

分流比相当于10:1。

色谱程序,如下所示:最初,柱温是在100,保持4分钟,然后温度以50的比率增加到120,保持10分钟。

然后温度再以50的比率增加到220,保持6分钟。

色谱仪拆分溶液,并记录峰值响应和保留时间。

他相对保留时间约为乙二醇0.3 ,二甘醇0.8,甘油1.0;复制注射的二甘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不会超过10%。

甘油分析方法

甘油分析方法

甘油分析方法甘油的化学分析方法过碘酸钠法(GB/T 13216.6—91)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过碘酸钠将三个相连羟基的甘油氧化分解成甲酸和甲醛,用NaOH中和生成的甲酸,用pH值计指示终点。

从NaOH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甘油的含量。

CH2OH-CHOH-CH2OH+2NaIO4→2HCHO+HCOOH+2NaIO3+H2O试剂蒸馏水:不含二氧化碳。

乙二醇稀释溶液:1体积不含甘油的乙二醇,用酚酞作指示剂中和后,再用1体积水稀释。

硫酸溶液:约0.1mol/L。

甲酸钠溶液:约0.1mol/L。

过碘酸钠酸性溶液的制备:称取60g(精确至0.1g)过碘酸钠,溶于已加入120mL硫酸溶液的约500mL的水中,边加入边冷却,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并摇匀。

必要时用玻璃过滤器过滤。

溶液的酸度校核:空白试验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应不少于4.5mL,这与基本反应产生的酸度相当。

NaOH溶液:约0.05mol/L。

NaOH标准溶液:约0.125 mol/L。

酚酞指示剂:溶解0.5g酚酞于95%(体积比)乙醇中,稀释至100mL。

仪器滴定管:50mL。

pH值计:pH值计应用两种缓冲溶液校准。

a: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0.05mol/L(10.12g/L),20℃时pH值为4.00;b:10水四硼酸二钠(Na2B4O7·10H2O)溶液:0.01mol/L(3.81g/L),20℃时pH值为9.22。

测定步骤(1)试验份:称取含甘油不大于0.5g的样品(精确至0.0002g)。

如果不知甘油的大致含量,应称取0.5g样品进行预测(如果甘油含量大于75%,最好称取0.5g+0.1g样品,精确至0.0002g),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50mL此溶液用于测定。

(2)试验溶液的制备:对碱性样品或样品酸化时出现焦油沉淀,可将试验份放入配有回流冷凝器的烧瓶中,需要时稀释到50mL,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硫酸溶液中和到刚好褪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