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喷油器部分设计

合集下载

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及其喷油器研发生产方案(二)

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及其喷油器研发生产方案(二)

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及其喷油器研发生产方案1. 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燃油喷射系统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HPDI)作为新一代燃油喷射技术,具有更高的燃油喷射压力和更精确的喷油控制,能够显著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

目前,HPDI技术在国外汽车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中国,此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开展HPDI技术的研发生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 工作原理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主要由高压油泵、高压油轨、喷油器和电控单元组成。

工作原理是:高压油泵将燃油加压至100MPa以上,通过高压油轨将燃油输送至喷油器。

在喷油器内,高压燃油通过电磁阀控制喷出,经过雾化后与空气混合,实现燃油喷射。

电控单元根据发动机工况和传感器信号,精确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刻。

3. 实施计划步骤3.1 技术研究:进行HPDI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包括高压油泵的设计与制造、高压油轨的材质与加工、喷油器的结构设计、电磁阀的控制逻辑等。

3.2 生产工艺制定:根据技术研究结果,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案。

3.3 设备采购与调试:采购生产所需的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

3.4 产品试制:按照制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案,进行小批量试制。

3.5 产品测试与验证:对试制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和可靠性验证,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3.6 扩大生产:经过验证后,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并考虑与汽车企业进行合作。

4. 适用范围本研发生产方案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等领域,特别是适用于燃油经济性要求较高和排放标准严格的领域。

未来,HPDI技术还可应用于船舶、航空等领域的燃油喷射系统。

5. 创新要点5.1 高压油泵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实现燃油的高压化,提高燃油喷射压力。

5.2 高压油轨的材质与加工技术: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加工工艺,确保高压燃油的输送安全可靠。

5.3 喷油器的结构设计技术:优化喷油器的结构,提高喷油的雾化效果和均匀性。

《情景一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课件

《情景一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课件

情景一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
(三)按喷油方式分类 根据汽油喷射方式分:汽油喷射系统可分为缸内喷射和进气管喷射两种。
1、进气管喷射 广泛应用于现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
在进气歧管内喷射或进气门前喷射。在该 方式中,喷油器被安装于进气歧管内或进 气门附近,故汽油在进气过程中被喷射后 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再进入气缸内。
气行程中被吸进气缸。
情景一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
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一)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分类
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分类可为分:机械 式汽油喷射系统、机电结合式汽油喷射系统、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情景一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
1、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K 系统) 德国博世公司的K-Jectronic 系统属于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简称K 系统。
情景一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
(四)汽油泵控制 打开点火开关,ECU 将控制汽油泵工作2 ~ 3s,在油道中建立
油压,此时若不起动发动机,汽油泵将停止工作。在发动机工作过 程中,ECU 控制汽油泵正常运转。
3. 清除溢油控制。当发动机多次起动未能成功时,淤积在气缸内的浓混 合气就会浸湿火花塞,使其不能跳火。清除溢油控制就是将发动机加 速踏板踩到底,接通起动开关起动发动机时,电控单元(ECU)控制 喷油器中断喷油,以便排除气缸内的燃油蒸气,使火花塞干燥,能够 跳火。
情景一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
电子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在发动机各种工况下均能精确计量所需的燃油喷射量, 且稳定性好,能实现发动机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控制。因此,它在汽油喷射系统中被 广泛应用。
情景一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

电控喷油器关键结构参数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电控喷油器关键结构参数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第3 2卷 第 8期 21 0 0年 8月







Vo . 2 ,No 8 13 .
Aug .,2 0 01
SHI CI P S ENCE AND TECHNOLOGY
电控 喷 油 器关 键 结构 参 数 正 交 试 验 优 化 设 计
浦卫华 , 王 锋 , 平 涛 , 建新 , 徐 张 睿
o e o — i n in l aa tr ,hso t z eutc udb e inb ssfrfr e jco a a tr f h 5 n n dme so a rmees ti pi er s l o l ead s a i o ut ri e tr rmee t p mi g h n p t d —f,efr n e o h ne trw se s rd r e o p r ma c fteijco a n u e . a o Ke r s c mmo al lcrnc c nrl d ij co ;Ame i y wo d : o n ri;ee t i o t l ne tr o oe sm;oto o a et r g n lts h
Ab ta t Op rt n r cpe n c a atr t o a e tp c mmo ri ne tr u e i sr c : eai p i il o n a d h rcei i f n w y e o sc n al jco s d n i ds iue o it b td c mmo alsse ee it d c d i h sp p r Nu r a mo e fte ijco a u l r n ri y tm w r nr u e n t i a e. mei l d lo h ne tr w sb i o c t

柴油机喷油泵电控系统设计论文_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柴油机喷油泵电控系统设计论文_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柴油机的高效、节能使得汽车的柴油机化日趋明显。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也成为目前柴油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采用电控技术后,将有效改善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柴油机的有害排放。

柴油机的喷油系统主要是由高喷油泵、喷油器和连接喷油泵与喷油器的高压管组成。

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要求相对的提高了,特别是对柴油发动机的排放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喷油系统必须能够保证柴油机使柴油充分的燃烧,保证柴油机有足够的动力和运输的可靠性。

这样,就对喷油系统有较高的要求,改变了柴油发动机的控制模式,实现了精确的控制,使排放更加清洁,减小了柴油机做功粗暴所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车辆的经济型和舒适性。

执行机构的控制研究是柴油机电控技术研究的关键。

本文在给出了油量执行结构及其位置传感器、供油定时控制机构及其提前角检测的设计方案,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

电控单元硬件、软件设计是电控系统设计的核心。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电控单元硬件、软件设计过程,完成了硬件电路和软件模块化设计,并对硬件、软件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此外,为了完善柴油机电控系统开发,提出了柴油机标定系统。

采用以CAN 总线为基础平台的分配泵电控系统,实现下位机与PC机之间的通讯,完成对柴油机电控系统参数的监测。

本文阐述了采用单片机对柴油机喷油泵(BOSCH喷油泵)进行控制,主要实现对喷油泵内齿条位置的准确控制,从而实现对喷油量的准确控制,达到改善喷油系统和环保的目的。

本系统采用我们比较熟悉的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电感传感器作为反馈和信号的采集,使用光耦驱动电路使输入端与输出端相互隔离,使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加强了,使用PID控制算法控制系统稳定,鲁棒性强。

关键词:柴油机;单片机;喷油泵;控制系统System of diesel engine fuel injection controlAbstractDiesel engin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world because of their efficiency, economy and reliability.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fuel injec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e diesel engine field.Introduction of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iques into diesel engin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drivability and economy considerably.but reduce their exhaust emissions and contamination.Fuel injection system of diesel engine as long as it is made of high fuel injection pump,injector high-pressure tubing connected fuel injection pump and the injector.Along with the country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on vehicle emissions requirements relative increase,Especially for the diesel engine emission requirements more stringent,So the injection system must be able to ensure that the diesel combustion,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diesel engine with power and transportation of enough.So,have high requirements for fuel injection system,To change the control mode of the diesel engine and precise control.The emissions of more clean,reduce the diesel engine work rude noise,improve vehicle economy and comfort.The executive mechanism is the key techniques in the diesel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In this paper detailed designs on control mechanisms and sensors are presented and control tactics are investigated also.As the core of diesel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The whole process of ECU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s is specified,moreover requisite software and hardware measures are taken in the system anti-disturbance performance.Besides,in order to calibrate the parameters of diesel engines,th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unit of VE distributor pump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CAN field bus.It adopts the simple and practical design of th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unit by CAN field bus communication and make the bottom processor and the top computer communicate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unit can be monitored.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 diesel fuel injection pump (BOSCH pump) control,mainly to achieve precise control of fuel injection pump rack position,so as to realize the accurate control of injection quantity,Improve the fuel injection system and the purpose of 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e system uses the more familiar 89C51 microcontroller as control core,The inductive sensor as the feedback and signal acquisition,use optocoupler driving circuit to make the input and the output are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so that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circuit to strengthen.The use of PID control algorithm of the control system stability,robustness.Keywords:Diesel enging;Microcontroller;Fuel injection pump;Control system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 (1)1.2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发展动态 (1)1.3 国内外电控燃油系统的发展现状 (3)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6)第二章方案论证 (7)2.1 系统设计要求 (7)2.2 系统方案论证 (7)2.2.1 单片机的选择论证 (7)2.2.2 传感器选择论证 (9)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2)3.1 控制系统的硬件总体结构 (12)3.2 单片机最小系统 (13)3.2.1 复位电路 (14)3.2.2 振荡电路 (15)3.3 位置式传感器的工作特点 (16)3.4 传感器检测电路设计 (17)3.5 传感器激励电路设计 (19)3.6 AD转换电路设计 (19)3.7 位移执行器驱动电路设计 (20)3.8 CAN总线模块设计 (21)3.9 电源模块设计 (22)第四章系统流程图及软件设计 (23)4.1 系统流程图 (23)4.2 CAN总线控制流程图 (25)4.3 PID控制系统 (25)4.3.1 PID控制框图设计 (26)4.3.2 齿条位移闭环增量式PID控制 (26)4.3.3 PID流程图 (28)4.3.4 PID控制参数整定 (28)总结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绪论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柴油机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高效、节能等优点而在车用动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些年来,柴油机的应用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用范围。
提升品质和服务
03
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增强
市场竞争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成本压力与价格竞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成本压力将增大, 需要寻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性价比的途径。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
01
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保持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的技术领先优势。
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
02
积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扩大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应
电控单元
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 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
感器等。
ECU(电子控制单元)。
特点与优势
精确控制喷油量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能够 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精确 控制喷油量,提高燃油利用 率和发动机性能。
降低排放
通过精确控制喷油量和点火 时间,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 统能有效降低废气排放,满 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评估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不同工 况下的喷油量精度,确保实际喷油量 与目标喷油量一致。
喷油压力稳定性
评估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不同工 况下的喷油压力稳定性,确保喷油压 力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喷油时间响应性
评估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不同工 况下的喷油时间响应性,确保系统能 够快速响应发动机工况变化。
燃油雾化效果
数据采集与处理
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并对采集 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技术难点
如何实现高精度的燃油喷射控 制,以及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
05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 性能测试与评估
测试方法与流程

电控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电控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电控喷油器的工作原理电控喷油器的工作原理1. 什么是电控喷油器?电控喷油器是现代汽车发动机燃油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燃油喷射量和喷射时间,以保障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2. 喷油器的基本结构电控喷油器包括以下主要部件:•电磁线圈:用于产生磁场。

•喷油嘴:通过喷油孔将燃油喷射到气缸内的燃烧室。

•压力控制阀:用于调节喷油压力。

•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喷油的时机和喷射量。

3.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电控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1.燃油供给–燃油系统通过燃油泵将燃油从油箱抽送到高压油管中。

–高压油管上设有压力控制阀,可控制喷油压力。

2.信号输入–控制电路接收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指令信号。

–指令信号包括喷油时机和喷射量等信息。

3.喷油时机控制–控制电路根据指令信号控制电磁线圈的通断,产生磁场。

4.喷油量控制–控制电路根据指令信号控制压力控制阀的开闭程度,调节喷油压力。

5.喷油过程–当电控喷油器工作时,控制电路对电磁线圈施加电流,产生磁场。

–磁场作用下,喷油嘴的喷油阀打开,燃油通过喷油孔喷射到气缸内的燃烧室。

4. 电控喷油器的优势与传统的机械喷油器相比,电控喷油器具有以下优势:•精确控制电控喷油器通过控制电路精确控制喷油的时机和喷射量,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可调性强电控喷油器的喷油量可以根据不同工况和发动机要求进行调整,更加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

•燃油效率高电控喷油器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燃油喷射,提供更好的燃烧均匀性和燃油利用率,降低燃油消耗。

•排放更洁净电控喷油器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和排放要求调整喷油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环保性能。

5. 小结通过对电控喷油器的工作原理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电控喷油器在现代汽车发动机燃油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其精确控制喷油的能力使发动机具有更好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燃油利用率和环保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控喷油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第三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第三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第三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组成:按其部件功用来看,主要有进气系统(气路)、燃油控制系统(油路)和电子控制系统(电路)三部分。

一、进气系统a)b)图1进气系统原理图作用:为发动机提供必要的空气。

组成:一般由空气滤清器、节气门体、节气门、空气阀、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部分组成。

另外,为了随时调节进气量,进气系统中还设置了进气量的检测装置。

如图所示:在L型EFI系统中,采用装在空气滤清器后的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传感器)直接测量发动机发动机吸入的进气量。

其测量的准确度高于D型EFI系统,可以精确的控制空燃比。

“L”是德文“空气”的第一个字母。

D型EFI系统是根据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

由于进气管内的空气压力在波动,所以控制的测量精度稍微差些。

“D”是德文“压力”的第一个字母。

空气阀只是在发动机温度低时用来调节进气量,控制发动机的怠速转速。

节气门总成包括控制进气量的节气门通道和怠速运行的空气旁通道。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与节气门轴相连接,用来检测节气门的开度。

二、燃油供给系统图2燃油供给系统工作流程图作用:向气缸提供燃烧所需要的燃油。

组成:如图所示,燃油供给系统通常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节器、脉动阻尼器、喷油器和冷起动喷油器组成。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汽油由电动汽油泵从油箱中泵出,经汽油滤清器等输送到电磁喷油器和冷起动喷油器调节器与喷油器并联,保证供给电磁喷油器内的汽油压力与喷射环境的压力之差(喷油压差)保持不变。

燃油泵按其安装位置可以分为外装泵和内装泵两种。

外装泵将泵装载油箱之外的输油管路中,内装泵则是将泵安装在燃油箱内。

与外装泵相比,内装泵不易产生气阻和燃油泄露,而且嘈声小。

目前多数EFI采用内装泵。

脉动阻尼器可以消除喷油时油压产生的微小波动,进一步稳定油压。

电磁喷油器按照发动机控制的喷油脉冲信号把汽油喷入进气道。

当冷却水温度低时,冷起动喷油器将汽油喷入进气总管,以改善发动机低温时的起动性能。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D型多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
L型多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
单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
D型多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
如图所示 为韩国大宇王 子/超级沙龙 轿车D型多点 喷射系统的节 气门体。
1、节气门衬垫 2节气门限螺钉 3、螺钉孔护套 4、节气门体5、 加热水管 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7、螺钉 8、怠速控制阀9、O形 密封圈 10、螺钉
二.空气供给系统基本元件 的构造
1.空气滤清器
2.节气门体
3.进气管
1.空气滤清器
用于滤除空气中的灰尘, 一般都为纸质滤心,其结构与 普通发动机上相同。
2.节气门体
➢功能:节气门体安装在进气管中,来控制发动机正 常工况下的进气量。 ➢组成:主要由节气门和怠速空气道等组成。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装在节气门轴上,来检测节气门的开度。 有的车上还设有副节气门和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有的车上还设有副节气门和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d型多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l型多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单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1节气门衬垫2节气门限螺钉3螺钉孔护套4节气门体5加热水管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7螺钉8怠速控制阀9o形密封圈10螺钉dd速控制阀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lllumna38l1进油管接头2喷油器5怠速控制阀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7真空管接8活性炭管接头esperoracer维修时应注意进行以下检查
第五节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 维修
一、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二、电动燃油泵 三、燃油滤清器 四、脉冲阻尼器 五、燃油压力调节器 六、燃油供给系的检修
一、燃油供给系统元件位置
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 调节器、脉动阻尼器及油管组成。如下图:
压力调节器 汽油滤清器
油箱
二、电动燃油泵
1. 电动燃油泵的类型 2. 电动燃油泵的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额定功率时的循环供油量
本次设计选用的是长城GW2.8T 增压型柴油机,该柴油机基本参数如下:
P 额=70.KW n=3200r/min be=218g/kwh i=4
设计喷油器的原始数据是根据发动机额定功率时的循环供油量q 。

而q 是根据发动机额定功率Pmax 与燃油消耗率be 来计算。

每小时消耗油量B
B=P ×be=70×218=1.526×104g/h 每缸每小时消耗油量b
b=B/i=1.526×104/4=3.815×103g/h 每缸每小时喷油次数C
C=n ×60/2=3600×60/2=10.8×104次/h 没刚每次喷油量q
q=b/c=3.815×103/10.8×104=3.53×10-2g/次 式中 P 额-发动机额定功率(kw ) n-额定功率是的发动机转速(r/min ) be-额定功率时的燃油消耗率(g/kwh ) i-气缸数 B-每小时耗油量 2.喷油持续时间
0.92ms )36006(20
)
6(t =⨯==
n fj
θ
3.通流截面设计
s m p
v p
p in
/5.572830
4-1202)
(2210
6
g
=⨯⨯=
-
=
Λ=
)(ρ
ρ
3-2
0.0950.7
0.92572.51000103.531000vt q A mm =⨯⨯⨯⨯==μ
4.喷油孔的设计
0.173mm
40.09544=⨯==)(ππ
Z A
d n
5.电磁力计算
2
202)(σ
μa
s iN F = 式中 μ0为空气磁导率,μ0=1.25×10−6H m ⁄; i 为线圈电流; N 为线圈匝数; S a 为吸合面积;σ为气隙长度 σ=0.15mm ;
6.控制柱塞直径
控制活塞的直径是影响喷油器整体性能的关键结构参数。

控制活塞直径的大小将 直接影响控制腔容积的大小、控制活塞运动时控制腔容积的变化率、控制腔中燃油作用于喷油嘴针阀上的液压力和喷油器运动部件的质量,从而对喷油器针阀的运动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控制活塞的直径对喷油器的外形尺寸也有直接影响。

控制活塞直径的增加将直接导致控制腔中压力响应的速度的降低,在进回油节流孔直径一定时控制活塞的直径确定了喷油器运动部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控制活塞直径的大小应与进回油节流孔、喷油嘴针阀的承压面以及针阀弹簧刚和预压缩量匹配以确保喷油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由喷油器工作原理知针阀从完全开启状态到开始关闭,有关参数必须满足:
2
2
max 04
4
)(Na N c c N N N d P P d h h K π
π
>
+
+
针阀关闭时应满足:
)(4
2
0Nb Na N c c N N A A P P d h K ->+
π
通常只要满足式1,式2自然满足。

式中:
K N ——针阀弹簧刚度;h N0——针阀弹簧预压缩量;h Nmax ——针阀弹簧最大压缩
量;d c ——控制活塞直径;P c ——控制腔压力;P N ——针阀腔压力;A Na ——针阀导向面截面积;
d Na ——针阀导向面直径;A Nb ——针阀密封带以下的投影面积;R P ——共轨管压力。

在初步计算控制活塞直径时,不必考虑针阀弹簧力对针阀开启和落座的影响,所 以式1变为
Na c
N
c d P P d >
在电磁阀关闭时,控制腔压力 Pc 迅速上升,但是并不能达到此时针阀腔的压力PN (R ≅P ),所以dNa>dcd 。

当采用 Bosch 的 P 系列喷油嘴时,dNa =4mm ,所以 dc>4mm 。

理想的喷油规律要求针阀能够快速关闭,喷油嘴迅速断油。

研究表明,控制活塞直径与针阀关闭势能间存在如图 所示的关系,在控制活塞直径为 4.8~5mm 时,针阀关闭势能最大。

综合上述计算和分析,本设计选取控制活塞直径为 5mm 7. 进油节流孔直径d m 的计算
控制活塞开始向下压迫针阀,应该满足:
2
2
max 04
4
)(Na N c c N N N d P P d h h K π
π
>
+
+
即:
)(4
)
(22
max 02
2
λεπ
-≈+-

R c
N N N N c
Na c P d h h K P d d P
式中c Na
d d =
ε ,R c N N N P d h h K 2
max 04
)(πλ+=
控制活塞向下运动引起控制腔体积的变化:
max 2
4
N c h d V π
=
∆,这也是需要补充的油量的体积,即:
τρλεπ
μτρ
μ)
1(24
2
)
(22
+-≤-=∆R in
in
C R in in P d P P A V
即:
τρ
λεπ
μπ
)
1(24
4
22
max 2
+-≤R in
in
N c P d h d
解得:
)
1(22max λετμρ+-≤
R in N c in
P h d d 式中τ——针阀落座时间, ρ ——燃油密度,in μ ——进油节流孔流量系数。

本设计中上述各参数的取值见表 2-1。

把各参数化为国际标准单位后代入公式,计算出
241.0≥in d mm 。

8.控制腔出油口流通面积 Aout
控制活塞开始抬起针阀时控制腔压力C P 应满足:
)(4
02
Nb Na N N N c c A A P h K P d -≤+π

2
4
)(C
N N Nb Na N C d h K A A P P π
--≤
出油口流量为:ρ
μ)
(2B C out
out out P P A Q -=
入油口流量为:ρ
μ)
(2C R in
in in P P A Q -=
为了达到泄油目的,出油口流量应大于进油口流量:
in out Q Q ≥ 即B
C C
R
in out in out P P P P A A -->
μμ 1---=
B
C B
R in out in P P P P A μμ []
1)(4)
(0---->
N N Nb Na R C R in out in h K A A P P P A πμμ
2
)
2sin 2(sin θ
θπb h R d +• 当 out
A
=
)2
sin(2)2
cos(
242
22θθμR
d
R h out b -+≤

4
2
2out d πμ 其他
式中:
B P ——背压;
out d ——控制腔回油节流孔直径;
R ——球阀直径;
θ——球阀座面锥角;
out u ——回油节流孔流量系数;
o h ——球阀升程;
最后确定控制腔直径、进、回油节流孔直径分别为:5mm 、0.38mm 、0.4mm 。

根据以上参数,选择喷油器:BOSCH CR1P2
该喷油器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