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学专业课后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专业课后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专业课后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5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路线、载运工具、枢纽站2. 人、车辆、道路、交通流的交通特性3. 流量、速度、密度;车头时距、车头间距4. 停车视距5. 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的车辆数的变化;车辆到达的间隔时间或车速6. 空间占有率和时间占有率7. 事故时间分布、交通事故空间分布、交通事故的形态特征、交通事故的原因特征8. 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停车;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9. 交通量或流率;速度、密度;相关车辆之间二.不定项选择题1.B2.A3.ACD4.ABC5.BD6.ACD三、名词解释1、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交通量呈显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通常是指单向的,应上下行分别统计。

2、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天全天交通之比(以%表示)。

3、流率:把在不足1小时时段内通过道路(或某条车道)指定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等效转换后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4、DDHV:设计小时交通量。

在道路规划设计时选择的小时交通量(按意思表达即可)5、会车视距:指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制动而不发生碰撞所需的最小距离。

6、信号相位:信号机在一个周期内有若干个控制状态,每一个控制状态称为一个相位。

或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相位。

四、简答题1、在研究交通流宏观交通特性时经常采用的有哪几个速度?影响车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

又称“点速度”。

2、行程车速: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含行驶时间和延误时间)之比。

3、行驶速度: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行驶时间,不含延误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

4、运行车速:中等技术水平的司机在良好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5.临界车速: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习题2-1解:⑴ 小时交通量:h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h Q /27845602325辆=⨯= ⑶ 15min 高峰流率:h Q /26841560)220219232(15辆=⨯++=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671249315=⨯=PHF习题2-2 解:已知:%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h 1500C ,/d 50000AADT 3.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42.4150066301===C DHV n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100=⨯=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3206.3=⨯==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24===V S t h 习题2-4 解:st n t i i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11161=+++++++++++++++==∑=h km s m t nsV ni iS /72/2080100161==⨯==∑=h km V n V i it /16.726.1154161)9.673.786.767.669.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11161=⨯=+++++++++++++++==∑=习题3-1解:已知:t 东=2.0 min , t 西=2.0 min ,X 东=29.0 辆, Y 东=1.5 辆 X 西=28.6 辆, Y 西=1.0 辆 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hkm t lv q Y t t ht t Y X q /67.66608.12min 8.1525.75.10.2/5.451min /525.7225.16.28=⨯===-=-===++=++=东东东东东东东西东西东辆辆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hkm t l v q Y t t ht t Y X q /27.6460867.12min867.15.70.10.2/450min /5.7220.10.29=⨯===-=-===++=++=西西西西西西西东西东西辆辆 习题3-3解:根据浮动车调查法计算公式:辆)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的速度超越的车以辆的速度超越的车其中以辆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超越观测车(空间平均车速)辆133.0/60133.0/80174.0/100173.07.0-/3.78064.05064.0224017705/224070570517303=======-=====-=-==++=++=x h km x h km x h km x x h km t l v hq Y t t h t t Y X q c c c c c c ca c a c 习题3-4解:总停驶车辆数 = 28 + 25 + 38 + 33 = 124 辆 总延误 = 124×15 = 1860 辆•s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停车辆数= 1860/113 = 16.46 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1860/(113+119)= 8.02 s停车的百分数 = 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 113/232 = 48.7% 取置信度90%,则K 2 = 2.70,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07.11232487.070.2)487.01(=⨯⨯-取置信度95%,则K 2 = 3.84,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2.13232487.084.3)487.01(=⨯⨯-习题4-2解:已知:畅行速度h km V f /82=;阻塞密度km K j /105辆=; 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交通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交通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交通工程是一门研究交通流、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到道路、交通信号、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交通工程的过程中,做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工程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交通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在交通工程中,以下哪个是交通流量的单位?A. 车辆数/小时B. 车辆数/公里C. 车辆数/分钟D. 车辆数/天答案:A. 车辆数/小时2. 交通工程中的“绿波带”是指什么?A. 路口信号灯的绿灯时间B. 一段道路上所有信号灯的绿灯时间C. 路口信号灯的红灯时间D. 一段道路上所有信号灯的红灯时间答案:B. 一段道路上所有信号灯的绿灯时间3. 在交通工程中,以下哪个是交通事故率的计算公式?A. 交通事故数/总车辆数B. 交通事故数/总人口数C. 交通事故数/总道路长度D. 交通事故数/总行驶里程答案:A. 交通事故数/总车辆数二、填空题1. 交通流量的定义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通常用______表示。

答案:Q2. 交通流量的峰值通常发生在早晚高峰时段,这是因为人们上下班的时间集中,造成交通流量的______。

答案:集中3. 交通事故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数与______的比值。

答案:总车辆数三、计算题1. 某条道路的交通流量为2000辆/小时,车道数为2,求该道路的通行能力。

答案:通行能力 = 交通流量× 车道数 = 2000辆/小时× 2 = 4000辆/小时2. 某路口的红灯时间为30秒,绿灯时间为60秒,求该路口的绿波带长度。

答案:绿波带长度 = 绿灯时间× 速度 = 60秒× 50km/h = 3000米四、分析题1. 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请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改善交通拥堵的措施。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 1 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 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 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 4 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 1 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东南交通工程学习题答案

东南交通工程学习题答案

一、填充题(10分,每题2分)1.自然科学社会2.路网密度道路网布局3.传递性滞后性4.调和算术5.指示标志指路标志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5 A B D A D三、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1.行程车速行程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2.延误延误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损失。

3.出行指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移动的全过程。

4.基本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横截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

5.交通需求管理交通需求管理是一种政策性管理,它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交通源,通过对交通源的政策性管理,影响交通结构,削减交通需求总量,达到减少道路交通流量的目的,缓解交通紧张状态。

四、解答题(30分,每题10分)1. 简述OD调查的步骤答:(1)组织调查机构(2)调查准备(3)OD调查的抽样率及抽样方法(4)人员训练(5)制定计划(6)典型试验(7)实地调查2. 何为“四阶段”预测模型?四阶段中。

各阶段内容是什么?答:交通需求预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及交通分配。

出行生成:预测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力。

出行分布:将各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转换成各个交通区之间的O-D分布矩阵方式划分:确定出行量中各种交通方式所占比例交通分配:把各出行方式O-D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产生道路交通量或公交线路乘客量。

3. 何谓车头间距?何谓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头时距与速度之间有何关系? 答: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用h s 表示。

如果用时间表示车头之间的间隔,则称为车头时距,用h t 表示。

关系:h s =Vh t /3.6。

五、计算题(20分,每题10分)1.(1)由Q=KV f (1-K/K j )可知,当 K=K j/2时,Q m =K j V f (1-0.5)/2=2153辆/h(2)此时对应的车速为V=V f (1-K/K j )=V f/2=42km/h2.(1)h /2240min /3.3726070517303X 辆辆==⨯⨯+=++=B A AB A t t Y qh q t t A A A A 063.022*******Y =-=-= ;h /km 32.7860=⨯=A A t l v得到的是空间平均车速(2)0214.01005705=-=∆tveh q t A 2.19%4022400214.0%40=⨯⨯=⨯⨯∆3. 平均实测行驶时间:t 西=206.4s ,t 东=208.7s,平均对向来车数:X 西=77.0辆,X 东=83.7辆平均顺向相对交通量(即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Y 西=0.8辆,Y 东=1.3辆先计算西向情况:83.70.80.204/s 732.8/h 208.7206.4X Y q t t +==+西东西西东+==辆辆+ 0.8-206.4202.5s 0.204Y t t q ==-=西西西西 15007.41m /s 26.7km /h 202.5l v t ====西西再计算东向情况:77.0 1.30.189/s 679.1/h 206.4208.7X Y q t t +==+西东东西东+==辆辆+ 1.3-208.7201.8s 0.189Y t t q ==-=东东东东 15007.43m /s 26.8km /h 201.8l v t ====东东。

交通工程学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习题2-1解:⑴ 小时交通量:h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顶峰流率:h Q /27845602325辆=⨯= ⑶ 15min 顶峰流率:h Q /26841560)220219232(15辆=⨯++= ⑷ 15min 顶峰小时系数: 929.04671249315=⨯=PHF习题2-2 解:已知:%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h 1500C ,/d 50000AADT 3.13.11==-⨯=-====--x K x 辆辆设计小时交通量: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66301===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若是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100=⨯=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3206.3=⨯==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刻:2.12024===V S t h习题2-4 解:s t n t i i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11161=+++++++++++++++==∑=h km s m t nsV ni iS /72/2080100161==⨯==∑=h km V n V i it /16.726.1154161)9.673.786.767.669.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11161=⨯=+++++++++++++++==∑=习题3-1解:已知:t 东= min , t 西= min ,X 东= 辆, Y 东= 辆 X 西= 辆, Y 西= 辆一、先计算向东行情形:hkm t l v q Y t t ht t Y X q /67.66608.12min8.1525.75.10.2/5.451min /525.7225.16.28=⨯===-=-===++=++=东东东东东东东西东西东辆辆 二、再计算向西行情形: hkm t l v q Y t t ht t Y X q /27.6460867.12min 867.15.70.10.2/450min /5.7220.10.29=⨯===-=-===++=++=西西西西西西西东西东西辆辆习题3-4解:总停驶车辆数 = 28 + 25 + 38 + 33 = 124 辆 总延误 = 124×15 = 1860 辆•s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停车辆数= 1860/113 = 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1860/(113+119)= s停车的百分数 = 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 113/232 = % 取置信度90%,那么K 2 = ,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允许误差 = %07.11232487.070.2)487.01(=⨯⨯-取置信度95%,那么K 2 = ,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允许误差 = %2.13232487.084.3)487.01(=⨯⨯-习题4-2解:已知:畅行速度h km V f /82=;阻塞密度km K j /105辆=; 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注:此题心=0.5。

若是K°=0・6, /?=5.3o《交通工程学》习题解习题2-1解:⑴小时交通量:0 = 201 + 208 + 217 + 232 + 219 + 220 + 205 + 201 + 195 + 210 + 190 + 195 = 2493辆//? ⑵5min 顶峰流率: g 5 = 232 x — = 2784辆//?5⑶15min 顶峰流率:2,5 = (232 + 2194- 220) x 聖=2684辆/〃1⑷15min 顶峰小时系数:PHF l5 = - 249? = 0.929671 x 4习题2-2解:已知:AADT= 50000 辆/d ,G = 1500辆/h,x = 30K = 17.86x _, 3 -0.082 = 17.86 x30_, 3-0.082 = 0.1326 = 13.26%设计小时交通量:DHV = AADT x /C/100 = 50000x0.1326 = 6630辆" 车道数:该道路需修6车道。

DHV _ 6630C { 1500 = 4.42习题2-3解:0 = 122x60=1000 辆/h6车头时距:h ( =3600/(2 = 3600/1000 = 3.6 s/辆V70车头间距:h, =—h l =^7x3.6 = 20 m/辆3.6 3.6 车流密度:K = 1000/久=1000 / 20 = 50 辆/km V 74第一辆车通过时刻:z = ± = zi = i.2 hV 乙1/习题2-4 解:=—(4.8 + 5.1 + 4.9 + 5.0 +5.2+ 5.0 +4.7+ 4.8 + 5」+ 5.2+ 4.9 + 5.3 + 5.4 + 4.7 + 4.6+ 5.3) =5s- 1 16It /-I=—(75.0 + 70.6 + 73.5 + 72.0 + 69.2 + 72.0 + 76.6 + 75.0 + 70.6 + 69.2 + 73.5 + 67.9 16+ 66.7 + 76.6 + 7&3+ 67.9) =丄 x 1154.6 = 72.16km/h 1616x10080=20m/s = 12km/ h /-I=X 「+ >生=2% +心=7.525辆/min = 451.5辆/〃 F 西+/东 2 + 2 _ y | 5 f 东=. --- =2.0 ------- = 1.8minq* 7.525- / 2 喺==-=——x60 = 66.67 km/ h休1・8二、再计算向西行情形:% =.乜+〉= "()+ 1」)=7.5 辆/min = 450辆//? ,东+『西 2 +2 /西=/丙 -- =2.0 — - = 1.867 minq 西 7.5- / 2”西= —= ---- x60 = 64・27£加/力/西 1.867习题3-3 解:依照浮动车调査法计算公式:“迪=竺 =2240初70 70- r 5 17 , tc = t.——= ------------- =0.064/zq e 70 2240v r =-I = ^—= 78.3W/z (空间平均车速) t c 0.064超越观测车-被测试车超越的车=0.7x-0.3x = 17辆 其中以100km/h 的速度超越的车=0・4x = 17辆以SOkm/h 的速度超越的车=0・3x = 13辆 被测试车超越的车<60W//) = 0.3x = 13辆习题3-4解:总停驶车辆数=28 + 25 + 38 + 33 = 124辆 总延误=124X15= 1860辆・s 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车辆数=1860/113 = 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1860/习题3T解: 已知:t #= min,t 西=X 东=辆, Y 戸 X R =辆,Y H = 一.先计算向东行情形2min, 辆辆(113+119) = s 停车的百分数=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113/232 = %取置信度90%,那么K8=,于是 _________________停车百分比的允许误差=*:需7再于)=11.07%取置信度95%,那么K2=,于是((1-0.487)x3.84停车百分比的允许误差= = 13.2%\ 0.487 x 232习题4-2解:已知:畅行速度V f=^km!h;阻塞密度0=105辆/加;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部分,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局部: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开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开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平安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平安、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开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标准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平安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开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开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本钱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开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开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根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根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根底局部,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

●2-2略●2-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交通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类型: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等特性:时间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构成特性意义:为了获得人、车与城市道路以及公路系统运动情况的数据,了解其分布特性,为交通运行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根底。

●2-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与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学中有什么作用?定义:略测定方法:牌照法、流动车法、跟车法。

作用:地点车速用作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行驶车速用于道路使用者的本钱效益分析、评价路段线形顺适性与进行通行能力分析;行程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

●2-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统计分布特性: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与标准误差;中位车速;百分位车速。

●2-6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时间平均车速: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某一断面的所有车辆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

用于道路的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交通事故分析、确定道路限定车速等。

区间平均车速: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定长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一定时,就是地点车速的调和平均值。

用于路段的效劳水平的评价、路线修改设计的依据、车辆运营经济性的重要参数。

第三章:交通调查●3-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原因:在交通理论研究、交通规划、道路规划设计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中都需要了解和掌握各交通参变量,为此必须进行交通调查。

意义: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有关现象,获得调查数据并进行分析,掌握运行特点变化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为交通运行设施设置、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2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人工计数方法:优点是适用于任何地点、任何情况,机动灵活,精度高,易于掌握,资料整理方便。

缺点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劳动强度大,冬夏季室外工作辛苦,人员培训工作量大,假设长期调查花费也较大。

浮动车法:优点是花费人力较少即可测定较长区间的平均Q,可同时求取区间的V 与K,便于研究交通流各个参数间的关系。

缺点是仅适用于短时间的机动车交通量调查。

机械计数法:优点是节省大量人力使用方便,可同时进行范围广的调查,精度高,适于长期连续性。

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使用率不高,对调查工程适应性较差,无法分车种、分流向调查。

录像法:优点是现场人员少,资料可长期反复使用、直观。

缺点是费用高,整理资料花费人力大。

●3-3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那么和方法是什么?原因:我国道路中,除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原修建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是汽车专用道路,其余大局部道路是汽车与其他各种车辆混合行驶,因此就存在一个以什么车辆为标准和各种车辆如何换算成标准车的问题。

原那么:根据各种不同车辆在行驶时占用道路净空的程度,可以分别确定它们对标准车的换算系数。

方法:城市道路交通调查时,根据标准车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汽车为标准车的换算系数和以载货汽车为标准车的换算系数。

●3-4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目的:用于研究制定限制车速、设计车速及交通流理论研究。

方法:人工测量法优点是设备简单,缺点是误差大、精度不高;机械计数法优点是误差小、精度高,缺点是需要一定量的仪器,包括道路检测器法;雷达速度计法;用光电管法;摄影观测法。

●3-5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因素:驾驶员、车辆、道路、交通条件、转向车比例、效劳水平●3-6略●3-7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定义: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的损失。

调查方法:点样本法和抽样追踪法第四章:道路交通流理论●4-1交通量三参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4-2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详见第五局部〕●4-3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根本原理、方法和考前须知。

●4-4简述连续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考前须知。

负指数分布;移位负指数分布;韦布尔分布;爱尔朗分布〔详见第五局部〕●4-5略●4-6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效劳方式。

排队系统:由输入过程〔定长输入、泊松输入和爱尔朗输入〕、排队规那么〔损失制、等待制和混合制〕、效劳方式〔定长分布效劳、负指数分布效劳和爱尔朗分布效劳〕组成。

●4-7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概念: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候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的一种理论。

特性:非自有行驶状态下的车队有三个特性:制约性、延迟性〔滞后性〕、传递性●4-8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概念:车流波动理论是运用流体力学的根本理论,模拟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建立车流的连续性方程,把车流密度的疏密变化比较成水波的起伏而抽象为车流波,当车流因道路或交通状况的改变而引起密度的变化时,在车流中产生车流波的传播,通过分析车流波的传播速度,以寻求车流流量和密度、速度之间关系的理论。

应用:波动理论用在“流〞的状态比较明显的的场合,常用于分析瓶颈路段的车辆拥挤问题。

第五章:城市道路通行能力●5-1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

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异和内在联系?定义: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环境条件下,道路的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作用:是道路交通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重要指标,确定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养护的需要,也是道路交通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解决诸多课题的根底与依据。

●5-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影响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交通环境等其他条件●5-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分类:根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分类依据: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参数大小的不同。

定义:见P129●5-4道路的效劳水品是如何定义的?效劳水品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效劳水平的上下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定义:道路效劳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度、方便、经济和平安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效劳程度。

划分指标:行车舒适度、乘客满意度、行车速度、行车最大密度、行驶自由度〔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的程度〕、行车的平安性、行车的经济性、行车延误〔每公里停车次数〕、交通量●5-5略〔内容需自己总结,可能出简答或者计算分析题〕●5-6略〔内容需自己总结,可能出分析题,2021年计算分析题〕第六章:道路交通方案●6-1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分类及主要内容。

见P181●6-2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需进行哪些交通调查?进行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见P182~185目的:一是为了了解所调查城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二是掌握城市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发生规律及开展规律,为未来交通需求预测提供依据;三是为建立交通信息数据库提供根底资料。

●6-3何为核查线?设置核查线的目的是什么?概念:目的:用于检验OD调查精度。

●6-4何为四阶段预测模型?四阶段中,各阶段各进行什么预测?概念:把每个人的交通活动接交通小区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到按交通小区为分析单位的预测结果,它是一种集计模型。

各阶段:出行生成,通过对城市社会经济资料的分析,预测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出行吸引量;出行分布,将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出行吸引量转化为各交通区的O-D分布矩阵;方式划分,确定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的比例;交通分配,把个出行方式的O-D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产生道路交通量或公交线路乘客量。

●6-5简述增长率法、重力模型法的区别。

各有什么优缺点?增长率法: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的比较多;不需要交通区之间的距离和时间;对于变化较小的O-D表预测非常有效;可以适用于小时交通量或日交通量的预测,也可以获得各种交通目的的OD交通量。

缺点是必须有所有小区的交通量;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量值较小时存在一些问题;未来交通量仅用一个增长系数缺乏合理性。

重力模型法:优点是直观上容易理解;能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相较于增长细数法更切合实际;可以在没有完整OD表时进行预测。

缺点是短程OD分布偏大,尤其是区内出行,在预测时必须特别注意。

●6-6交通分配方法分哪几类?为什么说在拥挤网络,迭代分配模型优于无迭代分配模型?分类:最短路径法、容量限制分配法、多路径交通分配法、容量限制-多路径交通分配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