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的导游词范文5篇

合集下载

山西概况导游词(5篇)

山西概况导游词(5篇)

山西概况导游词(5篇)山西概况导游词(通用5篇)山西概况导游词篇1五老峰原称五老山,晋代张僧鉴的《浔阳记》中有“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山”的记载,《虞乡县志》中有“五老山,在县南十五里,玉柱、太乙诸峰之总名也”的表述。

五老山之五老,源出于古代传授伏羲《河图》《洛书》五老之名。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奇峰霞举,孤标峰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项”的描写。

北宋魏野《送陈越之河中宁亲》有”三台筵上飞觞送,五老峰前负米归“。

元代初年的嘉善大夫、诗人王恽在其所作《五老歌》中写道:“晓披五老峰上云,晚钓五姓湖中鲤。

”历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诗赋予以记述,如碑文记述“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萃律秀丽更甲条山”,20余通明清时代修庙的碑刻记载了当时朝山庙会的盛况。

据现存石碑记载,五老峰的建筑最早见于北周,即在西寨子所建的佛教寺院圆通寺和观音阁,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花纹方砖随处可见。

五老峰的碑石记载了其千年繁荣纪事以及民间传说轶闻,如宋代杨业在此屯兵练武,兵围普救寺的孙飞虎在此安营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张果老、吕洞宾等人物的趣闻等。

山西概况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9万。

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六个地级市和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五个地区。

共计86个县、14个县级市和18个市辖区。

省会太原,省的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这里是晋国的领地,所以简称为晋。

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魏瓜分,史称“三晋”,历久便成了山西的又一代称。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薄板”、“禹都安邑”都在山西的南部,即今天的临汾、永济和夏县。

周代,山西是唐国的领地。

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

“三晋之地”山西导游词五篇

“三晋之地”山西导游词五篇

“三晋之地”山西导游词五篇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下许多优秀而丰富的文化。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晋之地”山西导游词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三晋之地”山西导游词1秦岭主峰太白山,自古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

一九九一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的陕西太白国家森林公园座落在太白山北麓。

公园面积2949公顷,森林覆盖率94.3%.这里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文物古迹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动态美与静态美相协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的生动画卷,是我国西部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旅游区,被誉为我国西部的一颗绿色明珠。

二是生物种类丰富珍奇。

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是华北、华中、华西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古北界、东洋界动物区系的过渡带,公园内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区系复杂,起源古老,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计有种子植物、苔藓植物1850多种,森林动物、昆虫1690多种,并有国家保护树种和濒危保护植物26种,珍奇保护动物9种.三是山地地貌奇特险峻。

低山区谷狭深幽,山色云影开合得体;中山区山势陡峭,梁脊齿状,奇峰对峙,重峦叠嶂;高山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地貌形态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四是温泉资源得天独厚。

公园低山区有丰富的地热田,温泉水温达72摄氏度,内含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优良的医疗矿泉水;四是温泉资源得天独厚。

公园低山区有丰富的地热田,温泉水温达72摄氏度,内含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优良的医疗矿泉水;五是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据史载,太白山曾倍受历代帝王赞誉加封,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诗词歌赋及民间传说,为森林公园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李瑞环同志视察太白森林公园后指出:在我国长江以北,气势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学价值如此之高,离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景观实属罕见。

对公园的景观给予了高度评价。

太白国家森林公园交通便利,东距西安110公里,西距宝鸡90公里,西宝高速公路有二级旅游专线直达公园。

关于山西的导游词5篇_关于山西的导游词

关于山西的导游词5篇_关于山西的导游词

关于山西的导游词5篇_关于山西的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以下是本文库整理的关于山西的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关于山西的导游词(一)女土们、先生们:周末闲暇时,您是否常与家人、朋友到公园游玩呢?今天,我将带大家到别具特色的森林公园去一游,相信您一定会体验到以前所未曾体验到的乐趣。

老顶山森林公园位于长治市东北部,距城中心约7公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该园东西宽约3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森林覆盖率为68%,公园内有五峰,俗称五顶,由北向南依次为老顶、梳妆顶、玉皇顶、奶奶顶和新顶。

五顶之中,老顶海拔最高,为1378米,由此冠称"老顶山"。

这里属暖温带气候,自然资源丰富,辟有老顶山风景旅游区,神农峰名胜旅游区,林业科研考察区和动物养殖观赏区四大景区。

有的景区正处于开发建设之中。

1983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省级森林公园,1993年又被划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无论四季与朝夕,这里都各具气象,各有情致,冬春瑞雪纷飞青山素裹,秋夏千林尽染百草峥嵘。

一会儿,我将带大家一同走进美丽的森林公园,去领略它的绚丽壮观,它的雄奇多姿。

进入园区,青松翠柏,果树连片,山花烂漫。

森林中植物种类繁多,药用、经济、油料植物应有尽有。

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属国家保护鸟类有游隼、苍鹰、红腹角雉等,这些小生灵,为公园增添了许多的野趣和勃勃生气,但愿我们能多碰到些可爱的小动物。

各位朋友,我们首先要登500米长的台阶到新顶半山腰的南崖宫参观一下。

南崖宫依山而建,其门为阁楼式,栩栩如生的彩龙盘旋于四根丹柱上,双层斗拱四挑,施琉璃脊兽。

请大家随我走入这一天然岩洞中,它宽24米,深15米,高6米,正面塑吕祖像,两侧为罗汉众神像。

沿着洞旁的台阶,我们可以走上一座二层六角秀美玲珑的亭子,小超一下。

再往上走至新顶之巅,是风雨楼,俗称观景楼,青石座台,共3层,上下有石阶相通,二、三层楼上前后各有大红明柱八根,周围砌有石栏,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气势宏大。

山西的导游词作文(通用10篇)

山西的导游词作文(通用10篇)

山西的导游词作文(通用10篇)山西的导游词作文篇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晋中,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

全省现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它们大都集中在晋中的祁县、平遥、太谷、介休一带,这些深宅大院不仅是当时富商大贾的宅第,也是显赫一时的晋商的历史见证。

那我们今天参观的乔家大院就是它们其中的一个代表。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距太原54公里,乘车大约一小时就可以到达。

乔家大院是一所民居建筑,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一座民居建筑。

占地8725㎡,建筑面积3870㎡,共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1985年乔家大院被开辟成为晋中民俗博物馆,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使得乔家大院名扬海外,2005年拍摄的《乔家大院》更是让许多人了解了乔家大院,了解了晋商。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乔家大院的大门口了,我们现少停留一下。

我们看到乔家大院的门前并没有旗杆和石狮子,但是高大的院墙,足以显示出主人的威严气派。

院内房屋设计的十分完美,错落有致,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

专家学者赞誉其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因此人们常说“皇家有故宫,民家看乔家”。

我们看到大门正对的这个照壁,它叫做“百寿图”是由一百个寿字构成的,在百寿图的两边有一幅对联“损人欲以覆天理,续道德而能*”这是当时左宗棠写的,他先了主人淡泊心志,,百寿图的上方有“履和”二字,是从“端详步履由中道,怡然胸襟养太和”一句中意化出来的,体现了乔家主人的中庸思想。

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可以看出乔家主人的最高追求,就是人丁兴旺,家庭和睦,只是致富的前提,也是富贵的归宿。

进入大门后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大院的简单构造图,我们面前的这条常80米的甬道,将乔家大院的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院,北院房屋大都高大,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南面的房屋相对较低是晚辈居住的地方,大门是朝东开的,所谓“紫气东来”这个大门就是吸收祥气的。

山西景点导游词精选5篇

山西景点导游词精选5篇

山西景点导游词精选5篇推荐文章山西蒙山大佛的导游词大全热度:山西胜溪湖导游词范文5篇热度:关于山西景点的导游词5篇大全热度:魅力山西景点导游词最新汇总热度:山西景点导游词范文大全热度:走一走,看看沿途风景!美如画,笑一笑,笑尽天下浮华!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山西景点导游词,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山西景点导游词1北武当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方山县境内,古称龙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复玄天大殿后,根据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更名为武当山,因位于北方,故改称北武当山。

这里既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又有历史久远的人文景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

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我。

北武当山原是“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阶往上爬”。

现公路早已开通,乘车可达万神庙,上山石阶有1455级,险峻处均置有铁索扶手。

此山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其自然景观奇峻秀丽,素有“春粉、夏绿、秋红、冬白”之誉,加上陡峭险峻的石阶、古老恢宏的庙宇,可谓集“雄、奇、险、秀”于一体。

万为奇异壮观的是,千姿百态的古松和天然雕饰的怪石,如:仙人指路松、擎天探海松、鸳鸯松、龟蛇头智、古猿望日、石猪受难……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峰顶建有真武庙,据古碑记载,创建于唐时,重修于明季,山上我个大小庙宇有道教活动,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每逢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是古庙会期,届时香烟缭绕,游人云集。

北武当山道观现有道人十多个,观内存有泥塑、壁画、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

当代文人学者登临此山,无不题词作画;香客游人游历此山,无不流连忘返。

山西景点导游词2壶口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

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山西概况的导游词(5篇)

山西概况的导游词(5篇)

山西概况的导游词(5篇)山西概况的导游词(通用5篇)山西概况的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

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

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

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

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

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

山西导游词(精选20篇)

山西导游词(精选20篇)

山西导游词(精选20篇)山西导游词 1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车城——十堰!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道教圣地——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得道飞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谓,故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它最早的寺观为唐代所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等建筑群。

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

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

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武当山写下了刚劲有力的“第一山”三个大字。

作为旅游胜地,武当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当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

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

早在132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

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

历代以来,许多著名道家如周之尹喜、汉之阴长生、晋之谢允、唐之吕纯阳、五代陈抟、宋之寂然子、元之张守清、明之张三丰等均在武当山修炼过。

其中,张三丰把道家的太极阴阳与武功相结合,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创立武当拳派,一时名振天下。

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

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20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万军民工匠,在武当山大兴士木,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建成了净乐宫、迎恩宫、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玉龙宫、遇真宫、太和宫、复真观、元和观等33处大建筑群。

此外,还建了39座桥染,12座台,铺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个武当山成为一座“真武道场”。

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布局巧妙,座宫观都建筑在峰、峦、坡、岩、涧之间,建筑精美,各具特点又互相联系,整个建筑群体疏密相宜,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

现存的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宫、遇真宫、复真宫、玉虚宫等。

介绍山西导游词(通用10篇)

介绍山西导游词(通用10篇)

介绍山西导游词(通用10篇)介绍山西导游词篇1欢迎大家来临汾旅游。

我是__旅行社的导游员王晓芊,在这为期三天的尧都之旅中将由我和我们旅行社的资深司机陈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给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让您游的舒心,玩的放心。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

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

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字,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

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

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中国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

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

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

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下面我们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黄河母亲的心脏--壶口瀑布了。

我想大家都曾从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当各位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刚才在车上有为先生问我为什么叫做“壶口”瀑布,下面就请大家一边欣赏瀑布一边听我的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山西的导游词范文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关于山西的导游词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山西的导游词(1)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长江中游南岸,庐山北麓,东滨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而美丽的城市,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

总面积约一八八二三平方公里。

现辖一市九县,市区人口约三六万。

地势由西南略向东北倾斜呈蕉叶状。

处丘陵低山区和鄱阳湖平原地带。

山丘陵、平原、江湖皆备。

俗称“六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东部为鄱阳湖平原,西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沿江。

气温一十七点二摄氏度,一月均温五点三摄氏度,七月均温二十九点一摄氏度。

古书说九江“据三江之口、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亦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

农业,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薯类、麦类、豆类次之。

经济作物主要是种植棉花。

棉花、苎麻和菜籽油的产量居全省首位;蚕茧、水产等在全省都占有重要位置。

工业,已形成棉、麻、丝、化(纤)、毛、纺织、印染配套的生产体系。

九江是江西省的石油化学工业基地,建材工业也有一定基础。

现为江西北部重要工业城市和唯一的对外航远港口,昌九工业走廊中的重点开放开发区。

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庐山座落在市区东南,形成以庐山为中心综合风景旅游区,其范围包括庐山及其周围的九江、湖口、星子、彭泽等市县。

九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九江被国家列为对外开放城市。

九江交通得天独厚,既扼渝、汉、宁、沪的水上交通要冲,又是赣、鄂、皖、湘水陆联运的换港码头;京九铁路贯通南北,一桥飞架南北,长江天堑在北变为通途。

黄金水通,千帆竞发。

九江为全国内河第九大港口,客货吞吐量在长江干线港口中占重要地位。

铁路动脉,贯通南北。

公路骨架,纵横交织。

关于山西的导游词(2)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

它四周依山,三面临水,洋溢着浓郁的南国风情,古有“富丽江城”之称。

赣州市总面积479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居住有汉、回、壮、舍等 16个民族。

它扼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为赣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县至今,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人城。

历史上赣州曾是沟通赣、湘、粤、闽的南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历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

当年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物如雨”,留下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美名。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茗、竹木等士特名产,过赣州、越梅岭、源源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

赣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东门到西门的宋代古城墙,沿江而筑,婉蜒三千六百多米,历尽宋、元、明、清、民国多代,垛墙、炮城、马面、城门保存依旧,宋城的雄姿依旧,古韵犹存,被专家们誉为宋城博物馆。

赣州市名胜古迹甚多: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建于唐末,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石窟寺,198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耸立在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胜景八境台始建于北宋,现为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挺拔,巍然壮观。

位于贺兰山上的郁孤台是最引人景仰的去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一曲《菩萨蛮》使赣州名闻遐迩。

还有巍峨的慈云塔,形若游龙的古浮桥,规模宏大的七里镇古瓷窑,全省首屈一指的文庙,苏阳长谈的夜话亭,客家风情浓郁的民居建筑群,一处处古迹,一座座名胜,犹如群星,把赣州装点得绚丽璀灿。

赣州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文天祥在这里高举抗元的义旗,谱写了气冲霄汉的“正气歌”;杨廷麟在这里率兵抗清,兵败不屈,以身殉节;陈赞贤以这里运筹帷幄,领导工运,写下了光辉篇章;毛泽东在楼梯岭召开分兵会议,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陈毅在此与国民党谈判,初步形成了赣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赣州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汁的源头。

市内绿树成荫,碧湖成群。

六大公园分布其中,景色各异,有的波光浮翠,流水淙淙;有的奇葩荟萃,花似锦;有的曲径通幽,园林点缀。

赣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空运、水运、铁路、公路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黄金机场航班可达广州、厦门、内昌等地;赣州港是江西六大港口之一,沿赣江上下航行,可与区内、省内及长江沿线的省市相通,有明显的水运优势。

贯通我国南北九个省市的京九铁路,把北京、香港与赣州连成一体,赣州成为了全国铁路网上的一点,与各大城市相通。

以赣州市为中心的公路主干线幅射四方:北行,经昌赣二级公路可至南昌;南行,有多条干道通广东,经大余可至韶关,赣粤西线二级公路可达广东、深圳,沿赣汕公路,经梅州可抵达汕头;东行,沿赣闽柏油公路,经瑞金,可达福建长汀、龙岩、厦门、泉州;西行,经崇义,遂川、井冈山、莲花,可抵湖南郴州、衡阳。

赣州山河佳丽,风光旖旎,历史悠久,古迹甚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江西旅游热线之一。

赣州市有古建筑300余处,古墓群10处,古遗址10处,古石龛摩岩石刻5处,革命遗址5处,名胜16处,这些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关于山西的导游词(3)江西省省会。

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处,赣江、抚河尾阁,鄱阳湖平原区域内。

总面积七千四百零二点二六平方里。

市区约一百二十四万。

全市辖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郊区等五区及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

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满、蒙古、回、壮、藏、苗等二六个少数民族。

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广阔的水域和较大数量的岗地、低丘。

赣江、抚河自南向北流经境内。

整个地势大致呈西部和东南部高,北部低的半包围倾斜状态。

年均温一七点一至一七点七摄氏度,年降水量为一五一五至一五九五毫米。

南昌始建于公元前二零二年(汉高祖五年),汉朝开国名将颖阳侯灌婴奉命率兵进驻南昌一带,并正式设置豫章郡和南昌县。

次年(前二零一年),在南昌筑一土城称“灌城”。

此后,南昌几易其名:汉时属豫章郡,南朝为豫章国。

隋在南昌置洪州总管府。

大业初,废州复置豫章郡,改南昌为豫章,为历代郡、府、县、道治所。

一九二六年建市,一九四九年六月七日,南昌市人民政府成立。

土地肥沃,水域宽广,资源丰富。

全市土地总面积一万一千零三五万亩,其中耕地面积四百四十六点九八万亩,水域面积三百三十点六五万亩。

主要的经济鱼类有草、青鲢、鲤、鲫、扁、银鱼等。

矿产有花岗石、石英石及陶瓷土、煤炭、水晶、铜都有一定储量。

植被繁茂的西山,野生动植物颇多。

南昌市处我国南北交通要道。

明清时代,南北官商来往,多取道南昌。

现已建成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可通往全省和全国各地。

南昌航空站可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武汉、福州、香港等地直接通航。

工业占主导地住。

全市工业以机械、纺织(服装)、食品、电子为重点,还有飞机制造、冶金、轻工、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

南昌地区文化历史悠久,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称。

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明末清初朱耷(八大山人)的书画艺术,均名扬中外。

一九八六年,南昌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九处。

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叶挺指挥部旧址及三十年代新四军旧址均设在市内。

市内还有全国四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

关于山西的导游词(4)查看更多:江西导游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誉称的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

《禹贡》把江西划归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分属吴、楚。

秦统一中国,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

汉设豫章郡,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代属江南西道,"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

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设江西行中书省,所辖包括今江西、广东两省的大部地区。

明设江西布政司,辖区相当今日江西省,清置江西省,沿袭至今。

现全省面积为16.69平方公里。

江西既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又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和刘少奇曾在萍乡安源组织发动我国最早的工人运动,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昌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八一"起义,井冈山是毛泽东同志创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瑞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素有"红色之都"的美誉,震憾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由此而迈出了第一步。

江西东有怀玉山、武夷山,与浙江和福建接壤,南有大庚岭、九连山和广东毗邻,西有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与湖南相倚,形成了一个东、南、西三面山地丘陵环绕,向北开口的不闭合盆地,所承雨水,由赣、抚、信、修、昌五大水系汇于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后,经湖口流入长江,北部以长江为界与湖南、安徽两省相邻。

江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0℃,大体为南高北低,一月3-9℃,七月27-31℃。

江西资源丰富,盛产稻米,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鄱阳湖,赣江等江湖水域盛产鱼类,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

江西风景名胜繁多,文化资源丰富,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仙女湖、三百山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扬天下。

有南昌市、景德镇市、赣州市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旅游景区景点2406处。

江西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部,位于北纬24°29′~30°05′,东经113°34′~118°29′之间,南北长约620km,东西宽约490km。

江西省东与浙江、福建,南与广东,西与湖南,北与湖北、安徽接壤。

北靠长江,上接渝汉,下通宁沪,南倚梅关,俯瞰岭南,可通广州和香港、澳门。

江西省属于我国华东地区,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紧邻东部、南部,也是东部向西部过渡的前沿地带。

江西省共有11个省辖市,76个县,近90个县区。

江西省老区(含革命老根据地和游击区)面积113211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7.8%。

其中:老区面积占100%的全红县27个;占90~96%的县6个;占50~89%的县20个;占半数以下的县25个。

全省分布有老区乡、村的县、市共78个,分布有老区村的乡共1064个,其中:老区面积占半数以上的乡834个。

全省分布有老区乡、村的县、市共78个,分布有老区村的乡共1064个,其中:老区面积占半数以上的乡834个。

江西省属于中国华东地区,处在长江中下游南岸,全省国土总面积16.69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地区六省一市面积的首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