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决策的陷阱
决策陷阱相关分析

1.决策陷阱1.1决策陷阱的定义如果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以牺牲企业的机遇为代价而决策者却仍然认定它是正确的,这种情况就成为决策陷阱。
1.2决策陷阱的类型决策陷阱有如下分类:①“沉锚”陷阱。
考虑做一个决定时,我们的大脑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
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
“沉锚”效应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它可能是同事无意中的一句意见或媒体上的一个小数字。
在商业中,最常见的“沉锚”是先例或趋势。
市场策划人员在制订销售计划时会参考去年的计划,这样的计划如果能充分考虑其它因素,得出的数字可能是准确而恰当的,但如果一味依赖原来的数字,那原有数字就是“沉锚”。
②“有利证据”陷阱。
“有利证据”陷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别人一次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都可能成为束缚我们决策的证据。
这种“有利证据”陷阱会诱使我们寻找那些支持自己意见的证据,躲避同自己意见相矛盾的信息。
“有利证据”陷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别人一次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都可能成为束缚我们决策的证据。
这种“有利证据”陷阱会诱使我们寻找那些支持自己意见的证据,躲避同自己意见相矛盾的信息。
③“框架”陷阱。
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人创造了问题的最初框架,都千万不要自动地接受它。
要对一切所谓的经验、模式、规律、习惯、习俗等敢于怀疑,敢于说“不”。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为了确保安全,人们倾向于接受事物最初的框架,而不愿意冒险突破框架,尝试新的可能性。
比如车轮一定是圆的,乌鸦一定是黑的,女人爱财、男人好色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框架思维模式。
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人创造了问题的最初框架,都千万不要自动地接受它。
要对一切所谓的经验、模式、规律、习惯、习俗等敢于怀疑,敢于说“不”。
④“霍布森选择”的陷阱。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承诺:买或是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相同的低价格,可以随意选。
其实这是一个圈套。
他把马圈只留一个小门,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出去的都是些小马、瘦马、赖马。
决策中的陷阱

哈尔滨商业大学作业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年级: 2009级班级:一班姓名:***2011年9月5日决策中的隐蔽陷阱一、决策陷阱的定义作为决策者,如果你的决策行为是以牺牲企业的机遇为代价而你却仍然认定它是正确的,这种情况就成为决策陷阱。
二、决策陷阱的类型(一)锚定陷阱定义:是人们给最先接到的信息以不相称的权重。
解决措施:1.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
2.在咨询别人之前先独立思考问题,以免被他人观点锚定。
3.保持思路开阔。
4.要注意不要用你的想法锚定顾问和其他任何你需要仰仗他们的意见的人。
5.要特别当心谈判中的锚定。
(二)现状陷阱定义:是人们即使有更好的选择也倾向于维持现状。
解决措施:1.总是提醒自己注意目标,并考虑现状怎样服务于目标。
2.永远不要把现状当成唯一的选择,随时注意找出其他方案的备选,仔细评估所有方案的优缺点。
3.问自己是否会选择现状,假设它不是现状的话。
4.不要夸大放弃现状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
5.记住现状的可行性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6.如果又优于现状的好几个选择方案,就不要仅仅因为很难挑选最佳方案而默认现状,要强迫自己去选择。
(三)沉没成本陷阱定义:使人们容易重复过去的错误。
解决措施:1.去找那些于原来决策无关因此对之不可能负责的人,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
2.为什么承担原来的错误会让你不安?找出错误的原因。
3.警惕下属所做的决策和建议中沉没成本的影响。
4.不要培育形成一种害怕失败的风气,那会让员工固守自己的错误。
(四)证实性陷阱定义:导致人们去寻找可以支持现有偏好的信息,而忽视反面的信息。
解决措施:1.反复查看是否同样严格地检查了所有的证据,不要毫无疑问地接受证实性证据。
2.让你尊敬的人做故意唱反调的人,即对你预期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
3.对自己诚实交代动机。
4.在寻求他人意见时,不要问一些会引发支持性证据的诱导性问题。
(五)框定陷阱定义:人们不恰当的阐述了某个问题,影响了整个决策过程。
决策陷阱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营销管理作业决策陷阱的相关分析学生姓名专业企业管理学院2013年10月25日决策陷阱的相关分析1.决策陷阱的定义如果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以牺牲企业的机遇为代价而决策者却仍然认定它是正确的,这种情况就成为决策陷阱。
2. 决策陷阱的类型2.1 “沉锚效应”陷阱考虑做一个决定时,我们的大脑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
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
“沉锚”效应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它可能是同事无意中的一句意见或媒体上的一个小数字。
在商业中,最常见的“沉锚”是先例或趋势。
市场策划人员在制订销售计划时会参考去年的计划,这样的计划如果能充分考虑其它因素,得出的数字可能是准确而恰当的,但如果一味依赖原来的数字,那原有数字就是“沉锚”。
2.2 “有利证据”陷阱“有利证据”陷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别人一次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都可能成为束缚我们决策的证据。
这种“有利证据”陷阱会诱使我们寻找那些支持自己意见的证据,躲避同自己意见相矛盾的信息。
“有利证据”陷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别人一次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都可能成为束缚我们决策的证据。
这种“有利证据”陷阱会诱使我们寻找那些支持自己意见的证据,躲避同自己意见相矛盾的信息。
2.3 “框架”陷阱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人创造了问题的最初框架,都千万不要自动地接受它。
要对一切所谓的经验、模式、规律、习惯、习俗等敢于怀疑,敢于说“不”。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为了确保安全,人们倾向于接受事物最初的框架,而不愿意冒险突破框架,尝试新的可能性。
比如车轮一定是圆的,乌鸦一定是黑的,女人爱财、男人好色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框架思维模式。
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人创造了问题的最初框架,都千万不要自动地接受它。
要对一切所谓的经验、模式、规律、习惯、习俗等敢于怀疑,敢于说“不”。
2.4“霍布森选择”的陷阱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承诺:买或是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相同的低价格,可以随意选。
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五大陷阱

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五大陷阱在现代社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达成目标,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确保其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陷阱。
本文将分析并总结五大陷阱,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尽量避免这些问题。
陷阱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优先级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很容易陷入只注重任务数量而忽略目标和优先级的陷阱。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优先级会导致工作计划的模糊性和不可行性。
为避免这一陷阱,我们应该首先确定工作的长期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可量化的短期目标。
此外,根据目标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建立合理的优先级,确保工作计划能够稳步推进。
陷阱二:不合理的时间安排在工作计划中,不合理的时间安排是一个常见的陷阱。
有时候我们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为任务设定过短的时间,导致任务难以按时完成。
相反,有时候我们可能低估了任务的复杂性,为任务设定过长的时间,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为了避免这个陷阱,我们需要在制定计划时充分了解任务的需求和难度,并采用一种合理的时间管理方法,如番茄工作法或时间块法。
陷阱三: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是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过程中的另一个陷阱。
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对于达成目标至关重要。
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我们应该与团队成员进行及时的沟通,明确任务的分工和责任,并做好团队合作的规划和安排。
此外,通过使用沟通工具,如在线会议或共享文档,提高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效率,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陷阱四: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工作计划往往面临变数和意外,因此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是一个常见的陷阱。
当计划出现偏差时,我们应该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和资源分配,以确保工作仍能顺利进行。
此外,我们还应该制定备份计划,以应对突发情况和风险。
陷阱五:缺乏监督和反馈机制最后一个陷阱是缺乏监督和反馈机制。
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我们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从而无法及时纠正和改进。
为了避免这一陷阱,我们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如定期检查进度、收集反馈意见和评估结果等。
六大决策陷阱和十个常犯的错误

六大决策陷阱和十个常犯的错误一、六大决策陷阱1、“沉锚”陷阱考虑做一个决定时,我们的大脑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
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
“沉锚”效应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它可能是同事无意中的一句话、报纸上的一个小事件、网络上的一个小数字或者是某个专家的预测等等。
它们可能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甚至左右你的思考和决策。
如何走出“沉锚”陷阱——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看看有没有其它的选择,不要一味依赖你的第一个想法;——在向别人请教前,先自己考虑一下问题,有一个基本打算,不要被别人的意见左右;——集思广益。
寻求不同的意见、方法,以开拓你的思维,打破原有的条框束缚;——在向顾问征求意见时,要尽量客观公正地介绍情况,不要搀杂你个人的观点和倾向,以免影响他们的思路;——假如有一个类似“沉锚”的问题在影响你的正常思考,要问一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然后,就这个问题进行更为广泛的搜集资料、剖析论证,直到彻底弄清楚为止。
2、“有利证据”陷阱“有利证据”陷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别人一次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都可能成为束缚我们决策的证据。
这种“有利证据”陷阱会诱使我们寻找那些支持自己意见的证据,躲避同自己意见相矛盾的信息。
如何走出“有利证据”陷阱——审查自己对各种信息是否给予了相同的重视,避免只接受“有利证据”的倾向;——尽量逆向思维,朝与自己意见相反的方向去想,或者找一个你所信赖的意见分歧者,进行一次彻底的辩论;——审视自己的动机。
你是在收集信息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呢?还是只是在为自己的决定找借口?特别是当你身处企业最高层时,你千万注意你的下属是否在用你感到舒服的“有利证据”来讨好你;——征求别人意见时,不要找那种随波逐流、惟命是从的人。
你也要注意你的顾问或智囊团,有时他们因为害怕得罪了你而丢了饭碗或项目定单,不得不拼命地帮你搜集“有利于你”的“证据”,而这恰恰是你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陷阱。
心理学与决策:决策过程中的心理陷阱和方法

心理学与决策:决策过程中的心理陷阱和方法导语:决策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每天都在做出数以千计的决策。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决策时容易陷入心理陷阱,从而导致不理智的决策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陷阱,并探讨一些在决策过程中应用的心理学方法,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一、心理陷阱1. 确认偏见在决策过程中,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与我们已有观点相符的信息,忽视那些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种确认偏见可以导致我们忽略掉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2. 行为慷慨偏见行为慷慨偏见是指我们在决策时过于关注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影响。
我们往往选择立即获得的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这种偏见可能导致我们做出不负责任的决策,为日后埋下隐患。
3. 羊群心理羊群心理是指在做决策时过度关注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从而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
当我们看到大多数人持某种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时,我们往往会跟随他们,而不去思考是否真的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
这种心理陷阱可能导致我们被动地接受错误的决策。
二、心理学方法1. 制定明确的目标在决策之前,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意图。
通过清晰地定义目标,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可行的决策选项,并选择最符合目标的决策。
2. 寻找多样化的信息为了避免确认偏见,我们需要主动寻找多样化的信息。
不仅要关注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还必须考虑相反意见的证据。
通过广泛收集信息,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决策选项,减少可能的偏见。
3. 分析利弊在做决策时,我们应该仔细考虑每个选项的利弊。
列出所有可能的利益和风险,并对它们进行权衡。
这种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评估每个选项的潜在结果,减少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4. 采用决策树或评分卡决策树或评分卡是一种系统化的决策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决策中更客观地评估选项。
通过设定特定的标准和权重,我们可以为每个选项评分,并比较得分来确定最佳选择。
5. 引入外部观点有时候我们自己的主观判断可能受到很大的干扰,这时候可以考虑寻求外部观点。
决策的8个心理陷阱

糟糕的决策常常可以追溯到做决策的方式——没有搞清楚界定可行方案,没有收集恰当的信息,没有准确地衡量成本和收益。
但是,有时候错误不在于决策过程,而在于决策者的想法。
大脑思考的方式能够阻碍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约翰·哈蒙德、拉尔夫·基尼和霍华德·莱法研究了8种最有可能影响商业决策的心理陷阱:1.锚定陷阱(anchoring trap)使人们给最先接收到的信息以不相称的权重;2.现状陷阱(status-quo trap)使人们即使有更好的选择也倾向于维持现状;3.沉默成本陷阱(sunk-cost trap)使人们容易重复过去的错误;4.证实性陷阱(conforming-evidence trap)导致人们去寻找可以支持现有偏好的信息,而忽视反面的信息;5.框定陷阱:如果人们不恰当地阐述了某个问题,影响了整个决策过程,则为框定陷阱(framing trap);6.过分自信陷阱(overconfidence trap)让人们高估预测的准确性;7.谨慎陷阱(prudence trap)使人们在估计不确定性事件时过分小心;8.可回忆陷阱(recallability trap)使人们给最近发生的、鲜活的事件以过多的权重。
避免这些陷阱的最好办法就是警觉,预先提防就可以预先准备。
但是管理者也可以采取其他简单的方法来让自己和组织避免各种各样的心理失误。
——摘编自约翰·S·哈蒙德、拉尔夫·L·基尼、霍华德·莱法《决策中的隐蔽陷阱》一文一、决策中的陷阱糟糕的决策往往可以追溯到决策方式的错误上——没有准备好备选方案,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没有权衡成本和收益等等。
可是,有些时候管理者明明采取了正确的决策步骤,却还是犯下了严重错误,给企业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危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有时毛病并不出在决策过程上,而是出在决策者的思维上。
人类大脑运作方式中与生俱来的缺陷会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做决策时,注意避开这几个陷阱

做决策时,注意避免这几个陷阱
用错误为错误买单(毛陷阱)
第一是用肯定证据来强化错误的想法。
第二个是被错误的假定给框住了。
一不小心就会掉入下面的这几个陷阱里面去:
第一个陷阱是,让问题推动决策。
如原IBM高官负责亚洲区,原预算80%在日本,其它十三个国家占20%,,日本的收入并没有这么高,这种分配不合理。
此时总部要求所有预算降低5%,正常的省事的办法是平均削减5% ,而他却是将其它去大大提高,日本的预算大大降低。
(问题是要削减预算,这位管理者没有被问题推动决策,而是当做一个机会,调整合理的预算提高了效益)
(有效的管理者着眼于机会,而不是着眼于问题)
管理决策的第二个陷阱是,在一个方案里做决策。
接着上面的例子,预算调整,如果这时有个国家的负责人比如韩国区经理提了个投资方案,要求国大投资,理由是韩国发展的非常快,那大家就来讨论,最后表决投资或者不投资,实际这也是一个陷阱,因为只有一个方案,没有其他选择,不可能做出最好的决定,最后这个方案,本身可能被完善了,但它仍然只是一个方案,没有其他选择,所以决策者不要被建议者牵着走,要跳出陷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Hidden Traps in Decision Making
管理学家西蒙说过“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决策,但决策的制定具有挑战并伴随着风险,一个坏的决策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企业.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发现影响决策结果的并不是决策过程本身,而在于人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心理学领域的缺陷,常常会对一个客观事物的评判做出错误的判断,这些心理思维缺陷是根植于我们的大脑,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判断,但我们往往察觉不到,因为它们是无形的。
作者提出要在通过认真了解这些思维陷阱的基础上对决策风险进行规避,做到防范于未然。
一些常见的影响管理者决策的思维缺陷及其应对方式如下。
第一,锚定陷阱.锚定陷阱是指当人们在接收到关于某些事物的一定信息后,其后面对这些事物的判断会受困于之前的信息,可以说我们的思维被锚定在了之前的信息里,这样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往往会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我们做决策时会过分的考虑最开始得到的信心因素,而对其他因素缺少判定。
在企业管理中,最常遇到的现象就是过度依赖过去的事件和趋势,在当前变化飞快的经营环境下,过去发生的对现在的解释可能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这时人们的决策就会发生错误.
用对措施:
①试图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不要过度被第一印象的想法所束缚,试着站在别的立场上去思考。
②对一个问题要现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避免在接收到其他人的信息或者意见之后会掉进锚定陷阱.
③保持开放性思维,接受来自不同人的信息和意见,时刻让自己的思维处于一个新鲜的状态。
④在给别人传递信息或者建议的时候尽量避免去锚定别人的思维,让别人的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⑤特别在与别的组织在进行谈判时一定要注意防范对方给自己设定的锚,跳出锚思维,同时利用锚定陷阱去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第二,维持现状陷阱。
研究表明相较于改变革新,决策制定者更偏向于维持现状,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做出突破意味着做出行动,做出行动意味着承担责任,然后我们就会冒着风险和后悔的可能,所以我们会找各种理由去逃避突破和改变,以保持我们的心理安全。
同时研究发现,当我们面对的选择越多的时候,我们越不会去改变.陷入这种陷阱很可能让我们错失很多时机。
应对措施:
①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并审视现状是不是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当现状对目标进行阻碍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②不要把现状当成唯一的选择,找到其他的选项并权衡这些选项的利弊。
③反问自己会不会维持现在。
④不要刻意去夸大做出改变所耗费的努力和成本。
⑤在对当前现状和其他可选项进行比较的时候,不仅着眼于现在还要看到未来的发展。
⑥当有更好的选择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即刻行动不要拖延.
第三,沉没成本陷阱。
当我们的决策不正确,甚至会带来损失和风险的时候,出于安慰心理,我们会倾向去花精力去弥补自己的错误,从而不断向错误的决策投入更多的资源,最终造成更大的损失,我们把现在已经无法挽回的历史投入叫做沉没成本。
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所做的决策很有可能会出错,当我们发现有不对的地方应该立即停下来进行反思,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特别是当企业文化中包含严格的惩罚措施,沉没成本风险会更加严重。
应对措施:
①去听取之前没有参与项目中其他人的意见。
②分析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去承认之前的错误。
③严密监控沉没成本,当沉没成本发生后,有必要可以分摊责任。
④改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奖惩不能只关注结果,因为结果很多情况下难以预测.
第四,有力证据陷阱。
当我们想去做一件事,我们内心里是想去听到外部的信息去支持自己
内心的想法,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这样一种声音,然后去说服自己去做本来就想去做的事,而这个声音被我们称为有力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决策难免具有盲目性,我们会倾向于规避不易于自己想法的声音,去放大有利于自己想法的声音.
应对措施:
①检查自己是否对所有的信息都进行了严格的考虑。
②开放思维,发现其他决策的有利证据是什么。
③对自己坦诚,更加理性的去思考问题.
④去寻求反对意见,不要总是听取对你支持的建议。
第五,表达方式陷阱。
对于一件事情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有两种比较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收益和损失的表述,人们更愿意听到收益的多,不愿意听到损失的多,即使对于同一件事,用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
另一种是参考点不同的表述,当对于同样一个结果,我们采用不太的参考点,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因为我们心理上更愿意看到好的一面而避免坏的一面.
应对措施:
①不要轻易接受最开始的表达方式。
②用不同的参照点去考虑问题。
③在决策的整个流程中都要注意表述方式。
④在别人想你推荐决策时要注意对方的表述方式。
第六,估计与预测陷阱。
我们对于预测和估计往往带有个人的偏见,这种偏见可能是过度自信、过度谨慎和印象陷阱。
当我们对于一项分析的结果过度自信,低估了某个变量的最大值,或者高估了某个变量的最小值,他们可能会错失良机,或者使自己面临超出预料的风险。
当我们怀有的过分警惕的心态,在面临决策时,我们会倾向于采取一种更加安全起见的方式调整评估结果为更加保险的数字,这
样做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
印象陷阱,我们现在做的决策可能会过度受到之前影响比较大的事件的影响,因为它吸引了过多的注意力。
应对措施:
①从极端指入手,分析可能取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在检测这些极端情况的估计.
②始终真实的描述自己的估计,强调真实输入数据的必要性.
③减少印象差异对信息造成的扭曲,尽可能获取实际的统计数据,不要让印象左右你的决策。
面对以上所阐述的陷阱,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这些陷阱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组合出现,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即使我们无法完全去除这些根深蒂固思维陷阱,我们还是可以在决策中设置一些准则和检测方法,在思维出现错误前发现这些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