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五第三章醇酚醛复习
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 醇 酚

苯和苯酚都能和溴反应,有何不同?
苯酚 苯
反应物
反应条件 产物
浓溴水与苯酚 不用催化剂
液溴与苯 需催化剂
取代苯环上 氢原子数
一次取代苯环上 一次取代苯环上 三个氢原子 一个氢原子
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OH邻、对位上的 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
性质探究
实验七:
苯酚稀溶液
苯酚遇FeCl3溶液变紫色,可用于二者 的互检.
因为乙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
学与问:
溴乙烷与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它们有什么异同?
CH3CH2Br CH3CH2OH
反应条件 化学键的断裂 化学键的生成 反应产物
NaOH的乙醇溶液、 加热 C—Br、C—H
浓硫酸、加热到 170℃ C—O、C—H
C=C CH2=CH2、HBr
C=C CH2=CH2、H2O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苯酚的弱酸性 ---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电离变容易
(石炭酸)
—OH + Na2CO3
—ONa + HCl
—ONa + NaHCO3 —OH + NaCl —OH + NaHCO3
—ONa + CO2 + H2O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还弱,但比HCO3-强。
3、苯酚的化学性质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性质活泼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和酚(1)
归纳总结
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 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羟基(—OH)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称为酚。 OH
CH2OH OH CH3CH2OH 乙醇 CH3CHCH3 OH 2—丙醇 苯甲醇 苯酚 邻甲基苯酚 CH3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点总结------------------------------------------作者xxxx------------------------------------------日期xxxx醇酚一、认识醇和酚羟基与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二、醇的性质和应用1.醇的分类(1)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多少,可以将醇分为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2)根据醇分子中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氢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2.醇的命名(系统命名法)一元醇的命名: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把支链看作取代基,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羟基在1位的醇,可省去羟基的位次。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取含有尽可能多的带羟基的碳链作为主链,羟基的数目写在醇字的前面。
用二、三、四等数字表明3.醇的物理性质(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体,比水轻。
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
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二元醇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Glycol)。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2)沸点:醇的沸点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卤代烷。
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
(3)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于水,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
含有三个以下碳原子的一元醇,可以和水混溶。
4.乙醇的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5.乙醇的性质(1)取代反应A.与金属钠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键断裂位置:对比实验:乙醇和Na反应现象:水和钠反应现象:乙醚和钠反应:无明显现象结论:①② B .与HX 反应化学方程式: 断键位置: 实验(教材P68页) 现象:实验注意:烧杯中加入自来水的作用: C .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化学方程式:化学键断裂位置:〖思考〗甲醇和乙醇的混合物与浓硫酸共热生成醚的种类分别为 D .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断键位置: (2)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 断键位置: 实验装置:(如图)注: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类似,都属于β-消去,即羟基的β碳原子上必须有H 原子才能发生该反应 (3)氧化反应 A .燃烧CH 3CH 2OH + 3O 2 C x H y O z + O 2[思考]某饱和一元醇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经点燃后恰好完全燃烧,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比反应前减小了1/5,求此醇的化学式(气体体积在105℃时测定) B .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点燃温度计必须伸入断键位置:说明:醇的催化氧化是羟基上的H 与α-H 脱去[思考]下列饱和一元醇能否发生催化氧化,若能发生,写出产物的结构简式OH CH 3CH 3CCH 3CH 3CH 2CHCH 3(CH 2)5CH 2OHCH 3CH 3CCH 3OHA B C 结论:伯醇催化氧化变成 仲醇催化氧化变成 叔醇 C .与强氧化剂反应乙醇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三、其它常见的醇 (1)甲醇结构简式:物理性质:甲醇俗称木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故需注意。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选修5专题3醇和酚 醛和酮(鲁科版)

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选修5专题三醇和酚 醛和酮
被KMnO4(H+)、K2Cr2O7(H+)溶液氧化时,乙醇先 被氧化成乙醛,最后被氧化成乙酸。 二、醇类 1.概念 侧链 醇是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 上的碳 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 CnH2n+2O(n≥1) 。 2.分类
(2)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 1 g· cm-3。 ①沸点: 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 而逐渐升高; ②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 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4.醇的化学通性与乙醇类似。
(2)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 醛基也可被弱氧化剂氢氧化铜所氧化,同时氢氧化 铜本身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这是检验醛基 的另一种方法,实验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硫酸铜与碱反应时,碱需过量; ②将混合液加热到沸腾才有明显砖红色沉淀生成。
(1)醛类一般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能发生银镜反应的 不一定是醛类。如甲酸、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也能 发生银镜反应。 (2)醛能被银氨溶液及新制 Cu(OH)2 悬浊液等弱氧 化剂氧化, 因此更容易被 KMnO4、 Br2 等强氧化剂氧化, 所以乙醛能与酸性 KMnO4 溶液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 生反应而褪色。 (3)酮不能被银氨溶液和 Cu(OH)2 氧化
③⑤⑥
解析:A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 能发生消去反应,也 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但能发生催化 氧化反应;D 能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被催化氧化。
最新高考化学《选修五-第3节-醇和酚》讲义(含解析)

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第三节醇和酚1.了解醇类、酚类物质的组成、结构特点、性质及与其他物质的联系。
(中频)2.了解官能团的概念,并能列举醇类、酚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
3.能够举例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
(中频)醇1.醇及其分类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C n H2n+1OH或R—OH。
2.醇类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沸点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 -3水溶性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①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②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 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高于烷烃 3.醇类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条件断键位置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Na①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HBr ,△ ② 取代CH 3CH 2OH +HBr ――→△ CH 3CH 2Br +H 2OO 2(Cu),△①③氧化2CH3CH2OH+O 2――→Cu△2CH3CHO+2H2O浓硫酸,170 ℃②④消去CH3CH2OH――→浓硫酸170 ℃CH2===CH2↑+H2O浓硫酸,140 ℃①②取代2CH3CH2OH――→浓硫酸140 ℃C2H5—O—C2H5+H2OCH3COOH (浓硫酸、△) ①取代(酯化)CH3CH2OH+CH3COOH浓硫酸△CH3COOC2H5+H2O4.几种常见的醇名称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俗称木精、木醇甘油结构简式CH3OH状态液体液体液体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苯酚1.组成与结构分子式为C6H6O,结构简式为或C6H5OH,结构特点:苯环与羟基直接相连。
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羟基中氢原子的反应 ①弱酸性电离方程式为C 6H 5OH C 6H 5O -+H +,苯酚俗称石炭酸,但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与N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与碱的反应苯酚的浑浊液中――→加入NaOH 溶液 液体变澄清――→再通入CO 2溶液又变浑浊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酚(重难点研析+典型实例剖析+教材问题简答)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一、进行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配制体积比为1∶3的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时,要注意在烧杯中先加入95%的乙醇,然后滴加浓硫酸,边滴加边搅拌,冷却备用(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2.加热混合液时,温度要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温度低,在140℃时主要产物是乙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 ――→浓H 2SO 4140℃CH 3CH 2OCH 2CH 3+H 2O 。
3.由于反应物都是液体而无固体,所以要向烧瓶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发生暴沸。
4.温度计要选择量程在200℃~300℃的为宜。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置于反应液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液的温度。
5.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乙烯中的CO 2、SO 2等杂质,防止干扰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
二、醇的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有哪些规律? 1.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醇分子中,只有连有—OH 的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若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或与—OH 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如CH 3OH 、(CH 3)3CCH 2OH 、],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醇的催化氧化规律(1)形如RCH 2OH 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或羧酸)。
R —CH 2OH ――→Cu 、O 2△R —CHO R —CH 2OH ――→KMnO 4、H+R —COOH(2)形如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酮。
(3)形如的醇,一般不能被氧化。
三、苯酚又叫石炭酸,它是酸类物质吗?为什么显酸性?苯酚显酸性,是由于受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比醇羟基更活泼。
苯酚的羟基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
但是苯酚不属于酸类物质。
在应用苯酚的酸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以与活泼金属(如Na)发生反应。
2.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酚》《醇》学案

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醇及醇类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2.认识醇类物质所具有的官能团——羟基,知道醇的结构特征。
3.理解醇发生催化氧化、消去、取代反应的基本规律。
4.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乙醇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2.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有机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活动,形成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勤于总结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乙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乙醇的结构特点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过程【引入】播放“野外求生纪录片中甘油与高锰酸钾生火”视频、师:甘油和高锰酸钾在一起真能生火吗?我们来试试看。
教师演示:棉花上加高锰酸钾与甘油生火师:由此可见,生活离不开化学。
甘油是丙三醇的俗称,属于醇类,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章第一节醇酚,先学习第一课时醇。
环节一:复习乙醇的结构给出乙醇球棍模型。
师:这是哪种物质的球棍模型?生:乙醇。
师:醇的重要代表物是乙醇,我们先来学习它。
在必修2我们已经学习了乙醇的分子结构。
我们来看一下咱们同学昨晚填写的学案的情况,这是老师昨晚检查时拍下来的。
投影展示学生学案。
环节二:复习、提升、探究学习乙醇化学性质师:必修2中我们学习乙醇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同样,先来看看我们同学填写的情况。
投影展示学生学案。
师:乙醇的这些化学性质与它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呢?投影展示由乙烷分子转变为乙醇分子的电子对偏移过程。
师: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醇分子可看成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羟基取代而成,由于氧元素非金属性很强,氧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比碳、氢原子强,导致O—H键的共用电子对向氧原子偏移, C—O键的共用电子对也向氧原子偏移,受氧原子吸电子的影响,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C—H键的共用电子对向碳原子偏移,碳碳键的共用电子对稍微向氧原子方向偏移,与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的C—H键的共用电子对也向碳原子偏移,导致乙醇分子中这四种位置的键极性都增强,在一定条件下容易断裂。
备考第一轮复习学案选修5第3章第1节 醇 酚

第十二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一、醇1.醇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化合物称为醇。
(2)分类:按,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按,分为脂肪醇、芳香醇。
按,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
(3)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
2.醇的物理性质及氢键的影响(1)物理性质:①醇类多是色、气味、态。
②密度:一元醇密度比水,碳原子数较少的多元醇如乙二醇等密度比水。
③熔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多,熔沸点。
④溶解性:分子中有1~3个碳原子的一元醇;分子中有4~6个碳原子的一元醇;分子中有7个碳原子以上的一元醇。
(2)氢键的影响:①醇分子中与另一醇(或水)分子中之间存在的相互吸引作用称为氢键。
②由于氢键的影响,醇的沸点分子质量差不多的卤代烃和烷烃。
③因为与水分子形成了氢键,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以。
3.化学性质(1)醇的结构特点分析: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编号如图①醇的官能团是。
②反应时有可能C—O键即(2)断裂,发生取代反应或消去反应。
③反应时也可能O—H 断即(1)裂,发生取代(置换)反应或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①乙醇与活泼金属钠反应方程式:。
a.反应现象:。
b.通过上述现象,证明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酸中氢水中氢醇中氢。
c.断键本质:醇分子中断裂。
由于所有的醇都存在O—H键,可推知醇及的物质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如醇、酚、酸、水等。
②乙醇与溴化氢反应方程式:。
a.反应条件:。
b.断键本质:分子中键断裂,可推知醇能与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
③乙醇分子间脱水反应方程式:。
a.反应条件:。
b.浓H2SO4作用:,与乙醇消去反应时作用相同。
c.断键本质:一个分子中键断裂,另一个分子中键断裂,可推知醇分子间都可以发生该脱水成醚的反应。
④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方程式:(以后详述)。
(3)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
①现象:。
②反应条件:。
③断键本质:分子中键和键断裂。
可推知醇催化氧化的规律:a.含—CH2—OH结构的醇,即与—OH相连的C上有2或3个H原子,;b.含>CH—OH结构的醇,即与—OH相连的C上只有一个H原子,;c.含结构的醇,即与—OH相连的C上没有H原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附练习)烃的含氧衍生物核心内容:1. 认识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2. 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3. 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4.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一、醇和酚1. 醇1) 定义: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根据醇分子中含有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 2n+1OH 或C n H 2n+2O ,简写为R -OH 。
C 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2) 命名:a) 选主链:含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醇;(羟基不是链端,只是充当取代基,与醛、羧酸的命名不同,后面会介绍) b) 编号定位: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c) 命名: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一、二、三”表示。
如2-丙醇:3) 重要的一元醇有甲醇、乙醇等,重要的二元醇和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三醇等。
a) 饱和一元醇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i.熔沸点随C 原子数增大而升高,密度逐渐增大,与烷烃变化规律相似。
ii.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原因在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氢键。
iii. 甲醇、乙醇和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为它们与水形成了氢键。
b) 饱和二元醇和多元醇: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丙三醇的结构简式为: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无色、黏稠、有甜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H 2—OH CH 2—OHCH 2—OHCH —OH CH —OHH 3C —CH —CH 3OH乙二醇可用作汽车防冻液,丙三醇有强烈吸湿性,可用于配制化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选修五第三章《醇酚醛》
【重难点一】醇的物理性质
1、沸点: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烷烃;
碳原子数目相同时,羟基的个数越多,醇的沸点;
羟基数目相同时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醇的沸点。
2、溶解度: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的醇可与,这是因为这
些醇与水形成了。
一般醇的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
【重难点二】醇的消去反应:
醇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
a醇分子结构:与—OH相连的碳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即:
b反应条件:浓H2SO4,加热。
乙醇的消去反应:
2,3-丁二醇的消去反应:
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装置:(如图)
①如何配置所需要的混合液?
②浓硫酸的作用?用碎瓷片的作用?
③反应中为什么要强调“加热,使液体迅速升到170 ℃”?如果温
度升高到140℃,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④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位于哪里?
⑤CH3CH2Br和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是否相同?
【重难点三】酚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苯酚中的羟基能发生微弱电离。
C6H5OH C6H5O-- +H+ 苯酚的酸性极弱,它的酸性比碳酸还要,以致于苯酚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向苯酚的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变,再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或通入CO2,溶液又变。
反应方程式为:
①
②
③
2、苯酚的取代反应:苯酚溶液中滴加溴水,现象是:
方程式为:
3、显色反应:酚类化合物遇FeCl3显色,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苯酚的存在。
注意: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重难点四】醛的化学性质
1、银镜反应
①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 mL 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渐滴入,直到最初
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通常叫做银氨溶液。
②再滴入三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
现象:
反应:
2、与新制的Cu(OH)2的反应
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 ,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振荡(要过量)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
现象:
反应:。
练习:写出苯甲醛、甲醛分别于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强化训练】
1、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苯和乙醇B.丙醇和乙二醇C.溴苯和水D.甘油和水
2、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H4O B.C7H8O C.C2H4Cl2D.C5H10
3、丙醛和氢氧化铜反应形成砖红色沉淀的实验中,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
A.Cu(OH)2要新制B.CuSO4要过量
C.CH3CH2CHO要过量D.NaOH要过量
4、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硝酸银溶液,再加入过量浓氨水振荡,混合均匀。
B.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稀氨水,再逐滴加入2%硝酸银溶液过量。
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2mL浓氨水,再逐滴加入2%硝酸银溶液过量。
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2%硝酸银溶液1-2mL,逐滴加入2%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5、结构简式为的物质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加成反应B.水解反应C.消去反应D.氧化反应
6、下列醇类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两种烯烃的是()
A.1—丙醇B.2—丁醇
C.2,2—二甲基丙醇D.3,3—二甲基—2—戊醇
7、分子式为C6H14O的饱和一元醇,主链含有4个碳原子的醇,氧化后能生成醛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8、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发生颜色改变的是()
①绿矾②氢氧化亚铁③碘化钾④苯酚⑤过氧化钠
A.①③B.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
9、下列有机物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2—甲基—1—丙醇B.2—氯丁烷
C.2-甲基—2—丁醇D.2,2—二甲基—1—溴丙烷
10、乙烯酮(CH 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可表示为CH 2==C==O+HA →CH 3一CO 一A 。
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下列试剂加成,其产物不正确的是( )
A .与HCl 加成生成CH 3COCl
B .与H 2O 加成生成CH 3COOH
C .与CH 3COOH 加成生成CH 3COOCO CH 3
D .与CH 3OH 加成生成CH 3COCH 2OH
11、已知烯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可得醛或酮。
如:
现有化学式为C 7H 14的烯烃,它与H 2加成反应后生
成2,3-二甲基戊烷,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成乙醛和一种酮,由此可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A .
B .
C .
D ..
12、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
A .苯中的甲苯(Br 2水、分液)
B .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C .乙醇中的水(CaO 、蒸馏)
D .溴苯中的溴(NaOH 溶液、分液)
13、可用于区别苯酚、乙醇、氢氧化钠、硝酸银、硫氰化钾五种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
A .浓溴水
B .石蕊试液
C .FeCl 3溶液
D .FeCl 2溶液
14、某有机物结构为 ,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易溶于水 ②可燃性 ③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④能加聚反应 ⑤能跟NaHCO 3溶液反应 ⑥与NaOH 溶液反应
A .①④
B .①②⑥
C .①⑤
D .③⑤⑥
15、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氧气量相同的是 ( )
A .C 3H 4和C 2H 6
B .
C 3H 6和C 3H 8O 2
C .C 3H 6O 2和C 3H 8O
D .C 3H 8O 和C 4H 6O 2
16、下列各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不变时,各组分以任意比混合后,充分燃烧消耗O 2的量不变的是
A .乙烯、乙醇、乙醛
B .乙炔、乙醛、乙二醇
C .甲醇、甲醚、甲醛
D .乙烷、甘油、乙醇
17、有A 、B 、C 三种饱和醇的混合物,分为两等份:一份跟足量金属反应,共产生a mol H 2;另一份完全燃烧后生成2a mol CO 2。
则该混合醇中不可能含有( )
A .甲醇
B .乙醇
C .乙二醇
D .丙三醇
18、现有①苯;②甲苯;③氯苯;④苯酚;⑤乙烯;⑥乙醇;⑦苯甲醛。
其中:
(1)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
(2)能和NaOH 溶液反应的有
(3)常温下能和溴水反应的有
(4)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5)少量掺在药皂中的是
CH O 2
(6)用于制取TNT的是
(7)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19、某芳香族化合物经分析含有C、H、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7%、8.2%、13.1%。
如果该有机物一个分子中只含一个氧原子,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FeCl会变为紫色,这样的结构共有种;
(1)如果该有机物具有两个甲基,且它遇
3
FeCl会变为紫色,这样的结构共有种;如(2)如果该有机物只有一个甲基,且它遇
3
FeCl不会变为紫色,这样的结构共有种;
果它含有一个甲基,且它遇
3
FeCl紫色,这样的结构共有种。
(3)如果该有机物没有甲基,则它遇
3
20、某种含三个碳原子以上的饱和一元醛A和某种一元醇B,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质量就不变。
(1)醇B应符合的组成通式是。
(2)醇B的分子结构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3)如果醛A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五个碳原子,写出对应醇B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结构简
式:;。
21、已知:。
有机物G(C20H18O4)是一种酯,合成路线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反应类型:反应①;反应②。
(2)A的结构简式是;F的结构简式是。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4)写出有机物C的所有同时含碳碳双键、苯环和羧基
...........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有机物C本身):
22、标准状况下1.68 L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
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 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 g。
(1)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是烃,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只要求写出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