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多普勒超声诊断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多普勒检查 ppt课件

目录
概述 适应对象 操作流程 操作规范 重点
结果解析 难点
多普勒波形和声音
Doppler waveforms and sounds
多普勒血流波形分析
心脏收缩期 迅速升高的 血流速
心脏舒张期前期 血液回流
心脏舒张期后期 血液顺流
大动脉弹回波
多普勒波形和声音 Doppler Waveforms & Sounds
Normal 正常
Mild obstruction 轻度梗阻
坚锐的上升支 三相波单元
失去多相波单元
Moderate obstruction 单向波
中度梗阻
波峰圆钝
Severe Obstruction 严重梗阻
波峰消失
多普勒血流声音分析
正常的外周动脉多普勒信号呈双向或三相: 第1声,大而快速的收缩期前向血流 第2声,舒张早期较小的反向血流。 第3声,舒张晚期小而平坦、低速的前向血
右ABI
Right ABI
上臂
Brachial
145
= 85 150
= 0.57
上臂
Brachial
150
左ABI
Left ABI
= 120 150
= 0.80
後脛骨動脈Postຫໍສະໝຸດ rior Tibial80
後脛骨動脈
Posterior Tibial
120
85
115
足背動脈 Dorsalis Pedis
ABI 概 念
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又称踝臂指数、 或踝肱压力指数,是踝动脉最大值(胫后动脉或 足背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最大值的比值。 ABI并非新鲜事物,早期主要用于检测下肢外 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ABI≤0.9对诊断PAD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分别为95%和99%.
血管超声课件ppt课件

远端肢体放松后出现逆向血流的持续时间,单 位为秒(s)。
完整版课件
8
• 正常动脉 • 血管壁分三层结构: • 内膜——中等回声 • 中膜——低回声或无回声 • 外膜——强回声 • 内膜—中膜厚度<1mm,分叉处<1.2mm • 内壁光滑,有搏动性,彩色充盈,频谱包络光整。
• 动脉频谱特点:四肢动脉频谱呈三相波型;余动 脉频谱呈三峰二凹型,不同部位动脉流速和阻力 指数不同。
但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原因。可发生在全身动脉的任何部位,在周 围动脉中,以四肢动脉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腹主动脉和颈动脉。
• 2、假性动脉瘤:壁由动脉内膜或周围纤维组织构成,瘤体内
为血凝块及机化物,但瘤腔仍与原动脉腔相通,创伤性动脉瘤多 数此类。
• 3、夹层动脉瘤:是动脉壁内膜和中膜断裂或撕裂后,在血流
冲击下,动脉中膜分离,形成两个腔,一个是动脉原有的腔叫真 腔,另一个是动脉壁分离后形成的假腔。真腔与假腔间的开口为 原发口,部分患者有继发破裂口。收缩期血液自真腔流入假腔, 舒张期血液自假腔流入真腔。
• 诊断要点:突然发病的肢体疼痛、苍白、发 凉、肢体感觉异常及相应的动脉搏动减弱或 消失。有心脏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史。彩超检 查显示动脉病变段血流束突然中断,栓塞近 端动脉无侧枝循环形成。
完整版课件
47
房颤引起的左腘动脉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8
腹主动脉下段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9
动脉瘤
• 1、真性动脉瘤:动脉壁局部异常扩张或膨大,其病因多种,
• 1 、细小动脉硬化 指细小动脉弥漫性增生病变,其发生与高血压
和糖尿病有关。
• 2、动脉中层硬化 又称门克贝格氏动脉硬化。病变主要累及中、
小型动脉
完整版课件
8
• 正常动脉 • 血管壁分三层结构: • 内膜——中等回声 • 中膜——低回声或无回声 • 外膜——强回声 • 内膜—中膜厚度<1mm,分叉处<1.2mm • 内壁光滑,有搏动性,彩色充盈,频谱包络光整。
• 动脉频谱特点:四肢动脉频谱呈三相波型;余动 脉频谱呈三峰二凹型,不同部位动脉流速和阻力 指数不同。
但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原因。可发生在全身动脉的任何部位,在周 围动脉中,以四肢动脉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腹主动脉和颈动脉。
• 2、假性动脉瘤:壁由动脉内膜或周围纤维组织构成,瘤体内
为血凝块及机化物,但瘤腔仍与原动脉腔相通,创伤性动脉瘤多 数此类。
• 3、夹层动脉瘤:是动脉壁内膜和中膜断裂或撕裂后,在血流
冲击下,动脉中膜分离,形成两个腔,一个是动脉原有的腔叫真 腔,另一个是动脉壁分离后形成的假腔。真腔与假腔间的开口为 原发口,部分患者有继发破裂口。收缩期血液自真腔流入假腔, 舒张期血液自假腔流入真腔。
• 诊断要点:突然发病的肢体疼痛、苍白、发 凉、肢体感觉异常及相应的动脉搏动减弱或 消失。有心脏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史。彩超检 查显示动脉病变段血流束突然中断,栓塞近 端动脉无侧枝循环形成。
完整版课件
47
房颤引起的左腘动脉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8
腹主动脉下段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9
动脉瘤
• 1、真性动脉瘤:动脉壁局部异常扩张或膨大,其病因多种,
• 1 、细小动脉硬化 指细小动脉弥漫性增生病变,其发生与高血压
和糖尿病有关。
• 2、动脉中层硬化 又称门克贝格氏动脉硬化。病变主要累及中、
小型动脉
脑血管超声应用解剖PPT课件

无需侵入性操作,无创 伤、无痛苦,易于被患 者接受。
避免了放射性检查带来 的辐射风险,特别适合 于孕妇和儿童等敏感人 群。
能够实时观察血管的动 态变化,提供更准确的 诊断信息。
可以对脑血管进行多角 度、多切面的观察,全 面评估血管状态。
超声在脑血管诊断中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早期发现
超声能够早期发现脑血管的异 常改变,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患者需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医生需了 解患者病史和症状。
探头选择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选择不同频率和类型的探 头。
涂抹耦合剂
在探头和皮肤之间涂抹一层耦合剂,以减少空气 和皮肤对超声波的干扰。
扫描方式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采用不同的扫描方式,如横切 、纵切、斜切等。
图像获取
通过计算机系统获取超声波回声形成的图像。
等。
超声诊断脑动脉瘤时,需要观察 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 血流动力学变化,以评估病变的
严重程度。
脑动脉瘤的超声诊断对于及时发 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避 免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出血等严
重后果。
脑动静脉畸形的超声诊断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复杂的脑血管病变,其超声表现为血管结构紊乱、血流速度加 快、杂音等。
超声诊断脑动静脉畸形时,需要观察病变部位的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杂 音等特征,以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脑动静脉畸形的超声诊断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避免动静脉畸形 破裂导致的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其他脑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
其他脑血管病变包括烟雾病、颈 动脉狭窄等,其超声表现各异。
超声诊断其他脑血管病变时,需 要观察病变部位的血管结构、血 流动力学变化等特征,以评估病
多普勒超声诊断基础ppt课件

讲述主要内容提示 超声多普勒基础 彩色血流显像 彩超与彩阶
ppt课件
1
第一节 超声多普勒基础
一、多普勒基本概念
1、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频移可用公式表达为
ƒd=ƒr-ƒ o=±( 2vcosθ / c)׃ o
式中,υ为血流速度,单位m/s或cm·s-1; ±
为血流方向; fd和θ可以通过仪器测定。 c为软组织中的平均声速1540 m/s
2、对于一定的ƒd , ƒo越小,可测量的血 流速度υ就越大。欲测高速血流,就应
选择较低频率的探头。
v=c(±ƒd)/ 2ƒ ocosθ
ppt课件
4
3、角度改变时与血流方向的对应关系
(1)当0°<θ<90°时,cosθ为正值,即血流 方向迎着超声探头而来,频率增高, ƒ d为正向频移; (红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
5:红色、绿色、蓝色为三种基本颜色,即三 基色。基色叠加后构成二次色。
6: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描述血流方向,血流 速度,血流分散。
ppt课件
26
课堂练习题
1:心血管系检查时,超声的入射角应( ) A:小于90º;B:小于60º;C:小于30º; D:小于15º; E:与角度无关。 2:能量多普勒技术的临床应用特点,下列那一项是
所以血流信息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
ppt课件
9
(二)频谱显示方式
1、速度/频移一时间显示谱图 谱图上横轴代表时间,即血流持续时间,单位为s;
纵轴代表速度(频移)大小,单位为cm/s; “收缩峰”指在心动周期内达到收缩频率和峰值流
速的位置; “舒张期末”是将要进入下一个收缩期和舒张期最
末点; “窗”为无频率显示区域; “中间水平线”(横轴线)代表零频移线(基线);
ppt课件
1
第一节 超声多普勒基础
一、多普勒基本概念
1、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频移可用公式表达为
ƒd=ƒr-ƒ o=±( 2vcosθ / c)׃ o
式中,υ为血流速度,单位m/s或cm·s-1; ±
为血流方向; fd和θ可以通过仪器测定。 c为软组织中的平均声速1540 m/s
2、对于一定的ƒd , ƒo越小,可测量的血 流速度υ就越大。欲测高速血流,就应
选择较低频率的探头。
v=c(±ƒd)/ 2ƒ ocosθ
ppt课件
4
3、角度改变时与血流方向的对应关系
(1)当0°<θ<90°时,cosθ为正值,即血流 方向迎着超声探头而来,频率增高, ƒ d为正向频移; (红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
5:红色、绿色、蓝色为三种基本颜色,即三 基色。基色叠加后构成二次色。
6: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描述血流方向,血流 速度,血流分散。
ppt课件
26
课堂练习题
1:心血管系检查时,超声的入射角应( ) A:小于90º;B:小于60º;C:小于30º; D:小于15º; E:与角度无关。 2:能量多普勒技术的临床应用特点,下列那一项是
所以血流信息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
ppt课件
9
(二)频谱显示方式
1、速度/频移一时间显示谱图 谱图上横轴代表时间,即血流持续时间,单位为s;
纵轴代表速度(频移)大小,单位为cm/s; “收缩峰”指在心动周期内达到收缩频率和峰值流
速的位置; “舒张期末”是将要进入下一个收缩期和舒张期最
末点; “窗”为无频率显示区域; “中间水平线”(横轴线)代表零频移线(基线);
T C D脑彩超基本知识ppt课件

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检测方法
完成 CCA 全长检测后,探头方向朝 上继续向上移动即可检测到颈动脉分 叉处、ICA 和ECA 起始部。 颈动脉分叉处ICA 和ECA 关系:ICA 位于后外侧,ECA 位于前内侧。因此, 检查ICA 时探头角度稍向后外侧倾斜, 在甲状软骨至下颌角水平较易探及, 探头角度向前内侧倾斜,在检测到 ICA 的同一水平可以检测到ECA。 检查ICA 和ECA探头角度如图 所示。 手持探头方向朝上,角度向后外倾斜 检查ICA,角度朝向前内检查 ECA。
减慢:脑动脉硬化
正常的TCD血流频谱的形态近似直角三角形,频 谱内部分布均匀,反映血液在血管内为规则的层流 状态。
层流 :正常血管中心处血流速度最快,边缘处血流 速度最慢,中心与边缘之间血流速度依次递减。
正常TCDC频谱分析
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血流速度,频谱周边(包络线) 代表某一时刻最快血流速度,频谱内部每一点的颜色代表该时刻处于 该速度的红细胞数量,基线则代表血流速度为零。 S1峰:收缩期流速最高点,由心脏快速射血形成,与心脏的收缩
计算方法: S/D=收缩峰速度/舒张末速度
正常值:S/D>3 意义:评价血管顺应性和弹性的一个
指标。
参数分 析
Vm、PI、RI、S/D 一、血流速度:Vm=(Vp-Vd)/3+Vd Vp:增快:血压增高、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狭窄等
减慢:供血不足、狭窄前后等 Vd:增快:脑血管畸形、狭窄后
弛,血管内阻力下降,舒张期流速增高,出现低搏动指数的波
浪状频谱。
颅外血管检测方 法
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检查者坐在患者头顶后方,手 持探头,空出的另一只手可用来行压迫试验和固定患 者头部。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尖握住探头全长,小指 尖抵住探头前端的一部分,并接触到皮肤。检查时须 在探头前端向检测部位施加一定压力。
肾脏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Poutasse依据原发病因,分型
1. 囊性动脉瘤: 占75%,多见肾动脉分支处多 因动脉壁粥样硬化或管壁钙化致管壁薄弱, 有高血压。 机制—瘤体挤压肾动脉: ⑴ 瘤体穿破A—V瘤 ⑵ 瘤体内形成附壁血栓
2. 纺锤型动脉瘤:与肾动脉纤维肌性 增生有关。是恶性高血压常见病因
纺锤形系狭窄后的扩张
3. 肾内型动脉:外伤或先天性因素引 起,易于破裂瘤体大于2.0cm考虑外 科治疗
病因(Etiology)
• 大动脉炎; • 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距腹主动 脉起始部2cm内; • 纤维肌性增生:可发生在任何平面
病理(Pathology):
• 肾动脉狭窄→肾内灌注后降低→近 球细胞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 管紧张素Ⅱ→小动脉收缩→血压升 高
• 肾动脉狭窄多见于一侧
临床表现
(Clinic Manifestation):
急性排异反应
• 肾体积增大,以前后径最显著,前后>宽 径,肾窦回声低、散乱
• 肾内彩色血流分布不明显,肾动脉充 盈减少
• 脉冲Doppler显示:各级肾 动脉Vmax
增加,舒张期血流降低、缺如、反向,
RI、PI增高,RI>0.70、PI>1.5即有即排异
慢性排异反应
• 肾体积先大后小,实质与肾窦不清
色血流信号,肾内无血流充盈。 但注意肾实质内即使有血流也不能
排除肾动脉栓塞 • 脉冲Doppler:病变肾动脉内未见 肾动脉频谱
肾静脉血栓
临床表现
( Clinic Manifestation):
• 肾静脉血栓可引起继发性肾病综 合征,产生大量蛋白尿;
• 有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
彩色多普勒超声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颈部血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的表现(149 页PPT)

b.面积狭窄率(%) 取横切面,分别测定原始管腔横截面积(An)和残余管
腔横截面积(As)。 面积狭窄百分率=[(An - As)/ An]*100%
颈内动脉起始处狭窄处的彩色血流显像
由于狭窄处粥样斑块或血栓的形态不同, 使用面积法和内径法会得到不同的狭窄率
面 积 法 更 接 近 真 实 值
• 建议采用面积狭窄百分率方法测定血管狭窄程度
• 2) 将观测区图像局部放大(zoom)。
• 3) 调节聚焦区域至测量观察部位。
3. 斑块测量及解剖结构 注意横、纵向扫查结合以免遗漏位于侧壁上的斑块
前 壁 前内侧壁
内侧壁
前外侧壁 外侧壁
后内侧壁 后 壁
后外侧壁
基底部
核心部
颈部血管疾病声像图和多普勒 血流频谱曲线表现
• (一)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 (二)椎动脉闭塞性疾病 • (三)多发性大动脉炎 • (四)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 (五)颈动脉瘤 • (六)颈动脉体瘤
颈部血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的表现
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
目的
•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
以及颅外脑循环异常作出客观评估。 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
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
(三)测量方法 1. 血管内径测量 (1)以心脏收缩期血管横断面的内径为准。
测量血管从近侧壁内膜内表面至远侧壁内 表面的垂直距离。 (2)测量部位: CCA中部;ECA起始部上方 1cm处;ICA起始部向上1.5~2.0cm处(避开 窦部膨大部)。 椎动脉内径的测量选取血管纵切面横突段的 第3-4椎间或4-5椎间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于超声波在一定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恒定的, 声源与反射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可看作是超声 波波长被压缩或扩展,从而引起反射体接收到的 声波频率发生改变。
• 由介质中声速(c)、波长(λ)和频率(f)的关 系,即c=λ·f,可知:相向运动时,引起接收频率 增加;相背运动时,引起接收频率降低。
多普勒方程
连续多普勒
• 连续多普勒(CW):通常有两个超声换能器( 探头),一个发射频率和振幅恒定不变的超声波 ,另一个接收其反射波,探头连续发射和接收超 声信号,沿超声束上不同深度的血流频移都被显 示出来,没有距离分辨力。由于CW的PRF与超 声发射频率相同,达百万赫兹以上,其尼奎斯特 频率亦在百万赫兹以上,所能检测的高速血流大 大超过了人体所需,故检测人体高速血流不会发 生混叠现象。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相对稳定在 1540m/s,血流速度、fo都保持恒定,影响Fd只有 cosθ,在改变声速入射角时,Fd将随cosθ值的变 化而变化。夹角越接近0º,声速与血管长轴越平行 ,沿声束方向的血流运动速度分量越大,测得的流 速值与真实流速值之间的误差越小;夹角越接近90º ,沿声束方向的血流运动速度分量越小,测得的流 速值与真实流速值之间的误差越大。
多普勒超声原理概述
•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是指声源与反射体 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声源的发射频率与反射体 接受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多普勒效应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Christian Johann Doppler在1842年发现的。它是一种在声波、光 波等各种波动现象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
血管多普勒超声诊断基础
包头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在每秒20000次(Hz, 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阈值上限的声波。超声 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 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受、放 大和处理后形成的图像和数据,借此进行疾病诊 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是依据超声波在介质 中传播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声阻抗特性 2 声衰减特性 3 多普勒特性 多普勒特性是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
• θ角改变时与血流方向的对应关系
–θ<θ<900, cosθ为正值,频率↑,Fd为正
–900〈θ〈1800时,cosθ为负值,频率↓,Fd为负 –当θ=θ0或θ=1800时,cosθ=±1,Fd最大 –当θ=900时,cosθ=0,此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垂直,则
Fd=0,检测不出Fd。
频移与角度的依赖关系
Fd为多普勒频移 fo为声源发射频率 c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为反射体运动速度 Cosθ为多普勒夹角的余弦函数
多普勒作人体血流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超声波入射角(θ)恒定时,Fd决定于fo, fo 越小,则可测量的血流速度V越大,欲测高速血流, fo就应选择较低的发射频率。
–当fo一定时,血流速度V发生变化,Fd也发生变化, 因为Fd与V成正比关系。
脉冲多普勒局限性
• 脉冲重复频率与最大采样深度
– 最大采样深度dmax=c/2PRF – 如脉冲重复频率( PRF)愈高,两个脉冲间隔
时间愈短,采样深度也愈小;反之则采样深度 愈大。
• 距离测量与速度测量
– 最大测量速度Vmax与最大深度dmax的关系为 Vmax.dmax<c2/8fo(常数)
– 所以探测深度越深,则可测的速度范围便越小, 两者互相制约。
脉冲多普勒局限性
• 脉冲重复频率与最大测量速度
– 脉冲重复频率-PRF – 为了正确显示频移大小和方向,PRF必须大
于d的2倍,即PRF>2d,或写成 d<1/2PRF,1/2PRF称为尼奎斯特频率极 限,如果多普勒频率(或换算为血流速度) 超过这一极限,会产生频率失真,或频率混 淆(折返)。所以要测量高速血流,PRF必 须快。
频移与角度的依赖关系
• 从余弦函数的特点可知,在0º---90º范围内,当夹 角超过60º时,误差迅速增加。故在外周血管血流 检测中,多普勒夹角越小越好,最大不应超过60º ,否则会导致测值误差过大。为了减小血流速度 误差,必须正确调节多普勒夹角。
多普勒超声技术
多普勒分类
• 频谱多普勒
• 彩色多普勒
目前由于同一探头既能用PW,又能用CW,所以 HPRF已很少用。
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基础
• 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是给出一种显示, 它的两个正交轴分别代表时间(水平轴) 和频(垂直轴),而相应的信号幅度 则用密度或亮度表示。
• 在多普勒超声血流测量中,FFT技术是 频谱分析的主要方式。
频谱多普勒技术的用途
连续波 脉冲波 高脉冲重复频率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频谱多普勒血流检测是对人体运动的血 流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进行分析的超声 诊断技术。
频谱多普勒包括:脉冲多普勒、连续多 普勒和高脉冲重复频率多普勒。
脉冲多普勒
脉冲多普勒(PW):只有一个超声换能器(探头) ,为间歇式脉冲发射,在脉冲期发射超声波,在脉 冲间期接收反射信号,交替发射和接收超声信号。 两次脉冲发射的间隔时间称为脉冲重复时间(T), 探头每秒钟内所发射的脉冲次数为脉冲重复频率( PRF),二者的关系为:PRF=1/T.超声换能器发射 一组超声脉冲后,并不接收所有的反射回声,而是 延迟一段时间后接收,通过控制延迟接收时间选择 接收不同深度、某一区域的反射信号,达到对靶目 标进行定位检测。
• 脉冲波频谱多普勒(pulse)
– 在其取样线上设置取样区,可定位检测 血流。被检测血流速度过高时,可出现 混叠现象。
• 连续波频谱多普勒(continus)
– 在取样线的全长收集血流信号,用于检 测高速血流,可定点检测最高速血流, 无血流信号混叠现象。
高脉冲重复频率多普勒
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是在脉冲多普勒基础上 的改进,换能器在发射一组超声波之后,不等取样 部位的回声信号返回,又发出新的超声脉冲,增加 了PRF,所测血流速度范围扩大,但减小了最大可 探测深度。HPRF是介于PW和CW之间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