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版)总复习:考点集训第十五课时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版)总复习:考点集训第十五课时

考点集训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集训(文言短文6篇)【P】第十五课时模块一:文言实词推断(选择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赵璜,字廷实。

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

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

出为济南知府。

猾吏舞文,积岁为蠹。

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

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

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阅七年,政绩大著。

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

寻调山东。

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为争得免。

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

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

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

嘉靖元年进尚书。

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

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

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

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

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合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

诏营后父陈万言笫,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

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

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

”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

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

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

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廪如故事。

璜有干局,多智虑。

事棼错,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

既去,人争荐之。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

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璜择愿.民教之律令愿:质朴B.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籍:登记C.以灾异申.前请申:明白D.帝意亦浸.疏浸:逐渐※【答案讲评】C(申:申诉,重申。

第8讲 文言实词-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

第8讲 文言实词-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

第八讲文言实词复习目标1. 熟悉和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

2. 能根据语境对义项进行选择和推断。

问题纵览1. 对部分文言实词的义项熟悉度不够。

2. 仍然存在“以今释古”的缺陷。

二轮对策对策一“常见实词”主要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从词义上看,常见实词又多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当然,也包括一些我们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

我们在试题练习中要学会积累陌生的实词,增大记忆中的古汉语的“单词量”。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萧燧传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

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

授平江府观察推官。

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

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

淳熙二年,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上曰:“忠言也。

”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

上皆嘉纳。

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父老遮道。

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

”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第8讲 文言实词--word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第8讲 文言实词--word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堂讲义第八讲文言实词复习目标1. 熟悉和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

2. 能根据语境对义项进行选择和推断。

问题纵览1. 对部分文言实词的义项熟悉度不够。

2. 仍然存在“以今释古”的缺陷。

二轮对策对策一“常见实词”主要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从词义上看,常见实词又多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当然,也包括一些我们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

我们在试题练习中要学会积累陌生的实词,增大记忆中的古汉语的“单词量”。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萧燧传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

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

授平江府观察推官。

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

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

淳熙二年,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上曰:“忠言也。

”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

上皆嘉纳。

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父老遮道。

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大动干戈
【经典真题】
【经典真题】 19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 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介绍汉字习性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 、简明 、连贯;③不少于40字 。(4分)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案】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 弱 、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 ” 等字来看, 小篆以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 相关,象形性强, 笔画繁复;之后象形 程度减弱, 字形逐步简化。
(2)李陵曰 “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2024新课标II卷】 (1)吾求公数岁, 公辟逃我, 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 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 【2024全国甲卷】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 :“霸所以能自立者, 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 以此负汝。
①劝请;②互相劝酒;③你们这些人;④类;辈;⑤撰写;⑥连 、跟着 。相随属:接连出现;
⑦类 、辈, 指某一类人
比较学习 赴,如 ,适 ,往,之
“如”与“适”“之”同义 。“如+地点”=“适+地点”=“之+地点”
“赴”的意义是将身投入,往往指投入水火 。 “往”多不接宾语(不用时期用法有差异, 了解即可)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 【我有亲父兄】 “亲”,有血缘关系的
飞》 “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陵事亲孝】 “亲”,父母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取独
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彼之不死】
“之”,取独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 【迨诸父异爨】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9 第1讲 文言实词 含答案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9 第1讲 文言实词 含答案

基础夯实篇第1讲文言实词一、文言实词高考四大命题角度命题角度一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的意思)。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训练1.(链接教材)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悟”通“晤”,面对面。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倍”通“背”,违背。

(3)举酒属客(《赤壁赋》)“属”通“嘱”,劝人喝酒。

(4)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共”通“供”,供给。

(5)御六气之辩(《逍遥游》)“辩”通“变”,变化。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传授。

(7)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生”通“性”,资质,禀赋。

(8)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还”通“环”,绕。

训练2.(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

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

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①“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②“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第五十九》,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二千石不能禽.制禽:通“擒”,捉拿B.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召:通“诏”,皇帝的命令C.不副.所闻副:相称D.上闻遂对,甚说.说:通“悦”,高兴解析A.“二千石不能禽制”中“二千石”是官职名称,“禽制”是对前文所言“盗贼并起”的处理办法,“禽”按本义讲不通,可考虑其为通假字,“禽”通“擒”,意为“捉拿、擒获”。

B.“召见”是文言文常见的词语,“召”就是“召”,不通“诏”。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文言实词【精品总结】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文言实词【精品总结】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文言实词【精品】A【谙】①熟悉,知晓。

例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例2、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性。

(《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②熟记,记诵。

虽复一览便谙。

(《南齐书·陆澄传》)【按】①查看,察看。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雁荡山》)②审查,核查。

例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例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③巡查,巡行。

例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查所管各州郡,来到袁地。

)例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明史·海瑞转》刚才胡公巡查所部地区,命令经过的地区不要办礼物准备招待。

)④压抑,止住。

按强助弱。

⑤于是,就。

【案】①通“按”,察看,查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通“按”,考察,核实。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互相矛盾)。

③通“按”,巡行,巡查。

宣王案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④通“按”,用手压或按。

例1、案灌夫项令谢(道歉)。

例2、(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目:“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2007广东卷,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

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

”)⑤文书,案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暗】①愚昧,糊涂。

例1、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柳毅传》)例2、刘璋暗弱。

(《三国志·隆中对》,昏庸无能,胆小懦弱。

)例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悄悄地,默默地。

寻声暗问弹着谁?(《琵琶行》)群书万卷常暗诵。

文言120实词系列练习教师版(尚春敏)

文言120实词系列练习教师版(尚春敏)

文言实词练习: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实战演练一胡故国过郑武公伐胡"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翻译:从前郑武公想要攻打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来使他快意。

就问大臣们说:"我要用兵,可以攻打谁?"关其思回答说:"可以攻打胡国。

"郑武公大怒就把关其思杀了,并且说:"胡国,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攻打它,什么居心?"胡国君主听到这件事,认为郑国君主是亲近自己,于是不防备郑国。

郑国就趁机偷袭胡国,占领了它。

1、与“郑武公欲伐胡”中“胡”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敢南下放马,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B、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去吧,田园就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C、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D、南声含胡,北音清越南边的石头声音含糊,北边的石头声音清晰。

2、与“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中“故”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孝公死了之后,惠文、武、昭襄继承了先辈旧有的事业。

B、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旧交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派遣将领守卫关口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不平常的事情发生。

D、既克,公问其故打败了敌人之后,鲁庄公问曹刿打胜仗的缘故。

3、与“胡,兄弟之国也。

”中“国”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202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

202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

202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一.选择题1.下列爱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疼爱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吝啬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 )答案 C 爱惜2.下列安字解释正确的两项()A.然后得一夕安寝(安稳 )B.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哪里 )C.风雨不动安如山(安逸 )D.既来之,则安之( 安定 )答案AB ( C.安稳D 使…安定)3.下列本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B.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C.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D.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来)E.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F.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答案 B根,这里指树干 D推究本源、考查4.下列鄙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界)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的地方 )C.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浅陋 )D.肉食者鄙 (鄙视)E.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鄙俗不开化的人)F.孔子鄙其小器( 轻视看不起 )答案A.边境,边邑,这里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D.鄙陋,见识浅5.下列兵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士兵 )B.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C.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策略)D.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答案A.兵器6. 下列病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生病)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 )D.病瘘,隆然伏行 ( 疾病,生病 )E.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患病 )F.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有病,患病)答案B.困苦E.担心忧虑【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7.下列察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观察)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观察,细看)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看清楚)E.人至察则无徒( 精明)F.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推荐)答案 B. 明察,识别8.下列朝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两朝开济老臣心( 朝代 )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朝拜,朝见,上朝)C.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朝廷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早晨)E.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拜 )答案 C.朝见E 朝廷9.下列朝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B.坐南朝北(向着对着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朝拜)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朝代(朝廷))E.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早晨)答案 C. 使……朝拜10.下列曾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竟然 )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竟然)D.曾益其所不能(“增”,增加 )E.此儿当及其曾祖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答案 B.曾经7.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是下列哪位名家对自己作品的“自评诗”( A )A. 曹雪芹《红楼梦》B.吴承恩《西游记》C. 施耐庵《水浒传》8. 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教师版)一.选择题1.下列爱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疼爱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吝啬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 )答案 C 爱惜2.下列安字解释正确的两项()A.然后得一夕安寝(安稳 )B.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哪里 )C.风雨不动安如山(安逸 )D.既来之,则安之( 安定 )答案AB ( C.安稳D 使…安定)3.下列本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B.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C.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D.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来)E.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F.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答案 B根,这里指树干 D推究本源、考查4.下列鄙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界)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的地方 )C.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浅陋 )D.肉食者鄙 (鄙视)E.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鄙俗不开化的人)F.孔子鄙其小器( 轻视看不起 )答案A.边境,边邑,这里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 D.鄙陋,见识浅5.下列兵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士兵 )B.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C.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策略)D.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答案A.兵器6. 下列病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生病)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 )D.病瘘,隆然伏行 ( 疾病,生病 )E.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患病 )F.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有病,患病)答案 B.困苦E.担心忧虑【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7.下列察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观察)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观察,细看)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看清楚)E.人至察则无徒( 精明)F.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后予以推荐)答案 B. 明察,识别8.下列朝字解释错误的两项()A.两朝开济老臣心( 朝代 )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朝拜,朝见,上朝)C.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朝廷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早晨)E.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拜 )答案 C.朝见E 朝廷9.下列朝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B.坐南朝北(向着对着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朝拜)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朝代(朝廷))E.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早晨)答案 C. 使……朝拜10.下列曾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竟然 )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竟然)D.曾益其所不能(“增”,增加 )E.此儿当及其曾祖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答案 B.曾经7.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是下列哪位名家对自己作品的“自评诗”( A )A. 曹雪芹《红楼梦》B.吴承恩《西游记》C. 施耐庵《水浒传》8. 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B )。

A.红色B.花C.树叶9.“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中的梅和( B )被世人喻为花中四君子。

A、松、竹、兰B、菊、竹、兰C、菊、松、竹D、兰、竹、荷10.岁寒四友诗句中,关于兰的选项是( C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D.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二、读下列诗句,为划线意象所表达的意义判断正误:1.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代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高洁人格的写照)〤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2.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思乡的代名词)〤菊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质的追求。

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高洁的象征)梅花——高洁的象征。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4.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绵绵的愁思)〤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黄伟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5.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下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王昌龄《长信秋词》(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弧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6.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秦观《踏莎行》。

(凄怨哀伤的象征)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

作者以春寒、杜鹃斜阳,来婚托一种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被贬时的悲愤之情。

7.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作者以蝉自比,强调自己是一个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以禅凄切的鸣叫烘托一种凄凉的氛围。

8.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离别之所)。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范成大《横塘》。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南浦、长亭——离别之所)9.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招隐士》(孤直耐寒,傲霜斗雪)〤芳草——离别与离恨。

“凄凄”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10.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吴文英《唐多令》(离别与离恨)〤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李清照也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梦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恨。

二.填空题一、爱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菊,众人爱()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而不见。

楚人爱(宠爱,疼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二、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闲之地,得旦夕安()寝,常与邻国相安(),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在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养生),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三、本柳宗元本()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反其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即今日所见本(),以本()其当日心境。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四、鄙晋之鄙()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人。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五、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以疲惫之兵(),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其友,勿劝。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或用兵器杀)其友,勿劝。

六、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七、察郡守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孝廉,足见帝之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考察并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八、朝邹忌旦日朝()服衣冠,于朝()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谋臣所景仰。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九、曾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

愚公笑曰:“何曾()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层叠)云,笑之。

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