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人教版历史课件:《亚非拉的奋起》PPT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洲国家的独立 和振兴
“英王王冠上一颗最 明亮的宝石”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甘 地
印今 度天
尼
再我 赫
次们 发结
鲁
现束
了了
自一
己个
。厄
运
的
时
代
,
79. 6万平方公里
印巴分治
297.47万平方公里
东 巴 基 斯 坦
14.4平方公里
印度经济发展
科技领域成就显著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九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亚非拉的奋起》教案九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亚非拉的奋起》教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有前几课我们了解的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而且也使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人民深受鼓舞,纷纷掀起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亚非拉不仅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而且使资本主义列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宣告瓦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他们尽可能地实现这个转变。
英国殖民当局教师:英国殖民当局是怎样帮助印度实现转变的呢?展示: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
《印度独立法案》1947年(设计意图:通过对《印度独立法案》的解读,认识它给印度带来的影响,知道印巴分治和印巴纷争的渊源。
)教师:这一方案是由时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所以又被称为蒙巴顿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所以还被称作印巴分治方案。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立共和国。
展示: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1947年8月尼赫鲁教师:厄运指什么?厄运的时代是哪个国家造成的?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指什么事件?学生:厄运指印度遭受殖民奴役;厄运的时代是由英国殖民者造成的;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指英国被迫承认印度独立。
教师:印度独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稻米、小麦、牛奶的产量居世界第二,GDP1.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约有2973亿美元。
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
展示:未来的世界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而是印度。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印度独立后走向振兴的情况,尤其是印度的软件制造业。
)教师:蒙巴顿方案给印度带来了独立,但也给这一地区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鲁教初中历史九下《第13课 亚非拉的奋起》word教案 (12)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教学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1952年7月23日凌晨,曾经孕育了古老文明的埃及大地,刚刚从夏夜的沉寂中苏醒。
突然,一阵猛烈的枪炮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一场反对英帝国主义和埃及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爆发了。
起义的发动者是由爱国青年军官组成的秘密团体“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叫纳赛尔。
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他们逮捕了负隅顽抗的封建王朝的高级军官,推翻了封建王朝,埃及国王狼狈逃往国外。
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到底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发生的?这就是我们需要关注和了解的问题。
[讲授新课][板书]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师引导]请大家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印度在历史上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和印巴分治,并能正确理解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的讲话。
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投影显示的内容试着讨论回答。
[投影显示]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人民不断斗争。
从19世纪中期起,印度人民举行过民族大起义和要求实现自治的反英运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再次掀起民族独立运动新高潮。
这些运动虽未达到国家独立的目的,但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努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经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请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印度独立前后,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宣告独立。
新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历史课件:亚非拉的奋起

新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历史课件:亚非拉的奋起
导读:本文新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历史课件:亚非拉的奋起,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新人教版历史九下《亚非拉的奋起》ppt课件
圣雄遇刺的噩耗迅速传遍全国,印度全国顿时沉浸在哀痛与悲伤之中。
悲伤不已的尼赫鲁向全国发表了演讲:“我们生命的光明从此消失了,到处是一片黑暗。
我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加尔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涂抹全身和面部,走街串巷,一边不停地悲叹:“圣贤业已涅盘,何时才能降临一位像他那样的伟人?”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亚非拉的奋起PPT课件5 人教版

②印度独立国家的建立是几代印度人坚持长 达百年之久、前仆后继地进行大规模反英斗争的 结果。 2.印巴分治 ①印巴分治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成果,又是不 利于印巴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之一。 ②印巴冲突根源分析: “分而治之”政策加深了该地区的民族与宗 教矛盾。“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 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 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如克什米 尔的归属问题,穆斯林与印度教的宗教之争问题, 这些都造成了印巴两国之间的流血冲突和战争。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1.印度的独立 (1)背景: ①印度原来是亚洲面积最大的殖民地,受英 国直接统治的时间长达二百年之久。 ②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 先后又进行了多次民族独立斗争。 (2)独立: ①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 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 行印巴分治。
传统文化与西方事物并存
军事实力不可小视
埃及总统纳赛尔
纳赛尔履历:
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 示威,数次入狱。
40 年代: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
1952 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 鲁克封建王朝
1956 年:领导埃及人民赢得苏伊士 运河战争的胜利。 获得阿拉伯世界人民的爱戴,人称 “雄狮”、“新萨拉丁”
加 纳 独 立 纪 念 拱 门
尼 日 利 亚 独 立
1990年, 纳米比亚 独立,标 志帝国主 义殖民体 系的最终 崩溃。 图为担 任总统的 努乔马 (左)。
殖 民 者 奴 役 非 洲 的 情 况
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
经过巴拿马人民的长期斗争,在1977年,巴美签订了关于巴 拿马运河的新条约,图为签字前。前排左起:美国总统卡特、 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和巴拿马政府领导人奥马尔。
鲁教初中历史九下《第13课 亚非拉的奋起》PPT课件 (10)

受这种耻辱呢? ——巴拿马政府领导人
(1)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
正的自豪……指的是什么?
1952年埃及赢得了独立
(2)已经归还给我们的财富指的是什么?
苏伊士运河
(3)外国国旗是哪国国旗?巴拿马人民斗争结果怎
样?
美国 取得胜利,1999年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非拉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 拉丁美洲。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 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 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 国家”。或称“第三世界”。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 兴
“英王王冠上一颗最 明亮的宝石”
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1977 美巴条约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 规定: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权全部交还给 巴拿马。
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一、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有利 条件: (1)帝国主义力量被大幅度削弱。无力控 制自己的殖民地。 (2)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 二、面对亚非拉的历史与现状,你有何感想: (1)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2)正义斗争必将胜利。 (3)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4)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首都:开罗(Cairo) 国庆日:7月23日(1952年)
苏伊士运河
从沙特吉达港到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 是18943千米,而经过苏伊士运河仅2732千米,节约 了约86%的航程;从荷兰鹿特丹到日本东京,经苏伊 士运河,也可比经好望角节约23%的航程。
其它亚洲国家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亚非拉的奋起

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亚非拉的奋起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非拉地区的奋起历史,认识亚非拉国家在抵抗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发展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2.探究亚非拉国家不同的反殖斗争形式和策略,认识到民族团结和解放运动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较好的历史意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的现实,不断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进行创新和贡献。
二、教学内容1.亚洲的独立和发展2.非洲的独立和发展3.拉丁美洲的解放进程和存在的问题三、教学重点1.亚非拉国家的反殖斗争形式和策略2.民族团结与解放运动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1.探究反帝反殖的不同形式和策略2.分析独立和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亚非拉国家的奋起历史,认识亚非拉国家在抵抗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发展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2.活动法:通过给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并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能够从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历史实例法:通过以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发展为例子,让学生面对实际的历史事件,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的反思能力。
六、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一课时:亚洲的独立和发展1.亚洲殖民统治的严重后果(2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或小组讨论,了解亚洲各国被殖民统治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2.亚洲独立进程和存在的问题(40分钟)–列举亚洲国家的独立历史,分析独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了解独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课时:非洲的独立和发展1.非洲殖民统治的严重后果(20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或小组讨论,了解非洲各国被殖民统治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2.非洲独立进程和存在的问题(40分钟)–列举非洲国家的独立历史,分析独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了解独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课时:拉丁美洲的解放进程和存在的问题1.拉丁美洲殖民统治的严重后果(20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或小组讨论,了解拉丁美洲各国被殖民统治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亚非拉的奋起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亚非拉的奋起一、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历史思维能力,理解亚非拉国家奋起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掌握亚非拉国家解放运动的基本历史事实和主要人物的基本事迹。
3.能够借鉴亚非拉国家的解放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思考和探讨。
二、教学内容《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章,亚非拉的奋起。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亚非拉国家奋起的原因和过程。
2.熟悉亚非拉国家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3.探讨亚非拉国家的解放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课时1] 亚非拉的奋起(一)1.导入:通过简单的图片和视频了解欧洲列强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统治。
2.讲解:讲解亚非拉国家奋起的背景和原因,如二战胜利、受到殖民统治的痛苦等。
3.活动:辩论活动,分小组就亚非拉国家奋起的原因进行辩论。
4.总结:案例分析,以印度和非洲国家为例,总结亚非拉国家奋起的过程。
[课时2] 亚非拉的奋起(二)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亚非拉国家的解放运动的胜利场面和主要人物。
2.讲解:介绍亚非拉国家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贡献,如甘地、默罕默德、纳赛尔等。
3.活动:小组研究,让学生分小组研究一名亚非拉国家的解放领袖,汇报研究结果。
4.总结:文章阅读和分析,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理解亚非拉国家的解放运动对世界和我国的意义。
[课时3] 解放运动的启示1.导入:学生分享对亚非拉国家解放运动的感受和思考。
2.讲解:讲解亚非拉国家解放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3.活动:小组探讨,以中国解放战争为例,让学生分小组探讨中国解放战争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4.总结:学生发言,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了解学生对亚非拉国家的奋起的情况和理解程度。
2.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3.以闭卷形式考查学生对亚非拉国家奋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文章,进一步理解亚非拉国家的解放运动。
2.以小组形式讨论一下现代社会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解放运动,并进行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亚非拉的奋起(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掌握: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埃及独立和“非洲独立年”;古巴和巴拿马人民的斗争。
认识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学习重点: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埃及独立和“非洲独立年”;古巴和巴拿马人民的斗争
2、学习难点:印巴之争的历史根源;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
一:自主预习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仔细阅读课本,针对提出的问题在课本上进行标注,圈划。
组内订正,课上教师检查。
)
1、二战后印度独立的时间?印度分成哪两个国家?
2、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最先在哪里展开?埃及何时独立?领导人?
3、“非洲独立年”是指哪年?为什么?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什么?
4、古巴人民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巴拿马人民怎样收回运河主权的?
二:预习展示(小组展示预习成果,教师评价小组)
三:合作探究:(小组同学共同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印、巴冲突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2、试分析: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即埃及人民为何要收回苏伊士运河?)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1947年8月,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这里“厄运的时代”指的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法国的殖民统治
C、德国的法西斯侵略
D、苏联的控制
2、在“非洲独立年”,有17个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非洲独立年”指的是()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90年
3、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A、纳米比亚独立
B、尼尔利亚独立
C、利比亚独立
D、肯尼亚独立
4、在二战后的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巴拿马
B、古巴
C、巴西
D、玻利维亚
5、英国被迫承认印度独立是在()
A1933年B1947年C1949年D1952年
6、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中下层军官发动“七月革命”,赢得了国家的独立,这个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阿尔及利亚
D、巴基斯坦
7、印度独立后,实行印巴分治,其中印巴指()
A美国和巴基斯坦B印度和巴基斯坦C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
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天我们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我们了。
”
----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时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中“我们的财富”是指什么?“财富已经归我们”是什么意思?
(2)对于巴拿马人民来说,他们也有这样的财富,它的命运和埃及人民的这个财富有着相似的命运。
请你说出这个财富的名字,并介绍一下这个财富归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