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历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简答题答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是什么? P68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情况。
这样,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42.1927年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P76-77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社甲长、保长。
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大批进步书刊被查禁,许多进步作家被监视、拘捕乃至枪杀。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4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 P130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44.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153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的严重发展,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1952年1月,中共共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A.歼灭资本主义B.复原国家经济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建立国营经济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是在()。
A.1949年B.1956年C.1976年D.1978年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同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南京条约》4.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5.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C)A.资本主义经济B.官僚垄断经济C.封建经济D.半封建经济6.全面内战爆发的标记是国民党()。
A.撕毁《双十协定》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D.撕毁停战协定7.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志向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救亡决论》8.抗日战争时期,依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B.实行“三三制”原则C.开展整风运动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9.抗日战争成功以后是哪个列强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A.法国B.英国C.俄国D.美国10.北伐战争对准的军阀是()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段祺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其直接斗争目标是()。
A.反对帝国主义B.打倒国民党反动派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没收地主土地12.外国人不仅仅在租界里享有领事裁判权。
A.正确B.错误13.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A.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B.对中国农业经济造成严峻破坏C.促进了中国在经济上具有独立性D.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均衡发展14.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下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大纲: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1. 中国近代社会的觉醒和变革
2. 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的危机和变革
3. 清末民初社会的动荡和思潮
4.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二、中国近代政治的兴起和改革
1. 清朝政治改革的失败与挫折
2. 清末群雄割据的对峙与现代国家建设的探索
3.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实践与革命思潮
三、中国近代经济的觉醒和发展
1. 近代中国经济的觉醒与开放
2.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挑战
3. 近代中国经济的崎岖与改革
四、中国近代文化的崛起和变革
1. 近代中国文化觉醒与变革
2. 近代中国文化的崛起与对峙
3. 近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化与创新
五、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
1.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与建立
2.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与组织建设
3. 中共领导下中国革命的发展与探索
六、国民党的产生和发展
1. 国民党的起源和发展
2. 国民党的思想路线与组织建设
3. 国民党的政治实践与历史作用
七、中国近代的战争和冲突
1. 近代中国外侵与民族抵抗
2. 北伐战争与统一中国
3.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命运
八、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
2. 国共合作与社会主义建设
3. 特殊时期的转型与改革
以上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大纲。
具体内容和细节可以根据教材和考试要求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笔记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笔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课程性质和内容1、本课程的性质和类别:本课程是自2008年开考的一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课程。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学段同学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类别属于公共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主线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和1949年至今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简称“两个了解”“三个领会”)。
课程所用教材1、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由李捷、王顺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版)同名教材(后附本课自学考试大纲)。
本教材共分十章,前三章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80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授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3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第八章至第十章,讲授新中国成立至当今近6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
每一章都由数小节构成,每节由数个小目构成。
本课程内容历史和逻辑关系紧密清晰,有助于同学对课程的把握和认知。
2、本教材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本教材。
3、本课程串讲以考试大纲和本教材为依据,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按照串讲要求,对所讲问题作适当记背。
本课程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1分×30(道题)=30分多项选择题:2分×10(道题)=20分简答题:6分×5(道题)=30分论述题:10分×2(道题)=20分串讲的目的1、本课程串讲旨在协助应考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逻辑入手”,以“问题为干”,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2023年自考中国近代史复习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旳特点。
答:(1)资本—帝国主义不仅逐渐操纵了中国旳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渐控制了中国旳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旳决定性力量。
(2)中国旳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旳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旳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不过封建剥削制度旳根基即封建地主旳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旳严重障碍。
(4)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5)由于近代中国处在外国列强旳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区广大,以及在地方性旳农业经济旳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旳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旳。
后来,外国列强还分别支持不一样旳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在不统一状态。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旳极端贫困化。
2、《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和性质。
答:内容:(1)确立了平均分派土地旳方案。
(2)规定了农副业产品旳生产与分派,都以农村政权旳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派。
性质:以处理土地问题为中心旳比较完整旳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规定平均分派土地旳强烈愿望,反应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旳普遍规定。
3、洪仁玕《资政新篇》旳内容和性质。
答:(1)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旳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倡导资本主义旳雇佣劳动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倡导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容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2)性质:是一种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旳改革与建设方案。
4、太平天国旳历史意义答:(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旳统治根基。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位思想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A. 魏源B. 林则徐C. 康有为D. 梁启超2、戊戌变法失败后,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A. 谭嗣同B. 陈独秀C. 梁启超D. 康有为3、题干: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创者”?A. 鲁迅B. 陈独秀C. 毛泽东D. 吕振中4、题干: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位是革命党人中的杰出代表?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蔡元培5、题干: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爱国运动,该运动被称为:A. 五卅运动B. 五四运动C. 五七运动D. 五九运动6、题干:在近代中国,提出“民主与科学”作为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人物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胡适7、在近代中国,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8、中国近现代史上,以下哪位人物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曾国藩9、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要概念?A. 毛泽东B. 刘少奇C. 邓小平D. 陈独秀 10、题干:以下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束?A. 北伐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战争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中流砥柱”?A.孙中山B.陈独秀C.鲁迅D.周恩来12、题干: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五四运动B.国民大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14、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为中国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C.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D.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5、【题目】在辛亥革命中,哪位人物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孙中山B. 康有为C. 袁世凯D. 黄兴16、【题目】在五四运动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A. 章太炎发表《新青年》B. 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C. 上海工人罢工D. 中国共产党成立17、在戊戌变法中,以下哪位人物主张变法以实现国家富强?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慈禧太后18、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A. 鸦片战争B. 中法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先驱”?A. 鲁迅B. 康有为C. 梁启超D. 梁启超 20、在辛亥革命中,以下哪项是武昌起义的直接原因?A. 满清政府的腐败B.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C. 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D. 武昌新军士兵起义2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A.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 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22、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是谁?A. 陈独秀B. 李大钊C. 毛泽东D. 周恩来23、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民主”、“科学”、“民生”三大主张?A. 梁启超B. 康有为C. 陈独秀D. 胡适24、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国共合作2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并创建了人民军队?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一题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024【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及答案

2024【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革命及现代化的关系是()。
A.革命及现代化水火不相容B.革命和现代化互为前提C.革命为现代化开拓道路D.现代化是革命后的必定结果2.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持续了()。
A.一千多年B.二千多年C.三千多年D.四千多年3.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促进的共产国际派遣人员是()。
A.马林B.越飞C.鲍罗廷D.李德4.抗日战争时期,依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B.实行“三三制”原则C.开展整风运动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5.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是()。
A.自然经济占主体B.市场交往份额较大C.经济高度垄断D.商品经济较为发达6.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7.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的著述是()。
A.《劝学篇》B.《醒世恒言》C.《盛世危言》D.《天演论》8.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中国社会主要冲突发生变化C.中国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9.在中国近代,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的阶级是()。
A.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10.从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
A.8.2%B.10.2%C.5.2%D.6.2%11.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12.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13.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14.《南京条约》的签定时间是()。
2024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

2024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全文共4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考生回忆版)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01、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0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外国侵略者是[ c ]a.日本侵略军b.英法联军c.俄国侵略军d.八国联军03、年,清政府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c ]a.《辛丑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04、中国近现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
[ a ]a.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0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b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振兴中华d.师夷长技以制夷06、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d ]a.天京事变b.安庆战役c.长沙战役d.北伐失利07、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b]a.湖北枪炮厂b.天津机器局c.马尾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08、武昌起义前夕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d]a.广东b.四川c.湖南d.湖北0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a]a.《总统选举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b]a.《阿q正传》b.《药》c.《狂人日记》d.《祝福》1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c]a.北京长辛店工人俱乐部b.上海机器工会c.中华全国总工会d.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是[a]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13《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 ]a.田汉b.冼星海c.瞿秋白d.聂耳14、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的事件是[b ]a.华北事变b.卢沟桥事变d.九一八事变c.八一二事变15、年在上海四行仓库率领八百壮士抗击日军的爱国将领是[c ]a.谢晋元b.蔡廷锴c.张自忠d.戴安澜1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d ]a.坚持独立自主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17、为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方向,中共中央在年初召开的重要会议是[a ]a.成都会议b.南宁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源思想的评论: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了“制夷”而“师夷”,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而了解外国,学习西方,这一口号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和进步意义。
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魏源“师夷”的内容和对师夷“长技”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养兵之法”的低水平和狭隘范围内。
●如何评价魏源在近代史上的地位?答:1,、魏源是一位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家,坚决主张抵抗外来侵略,代表了中国思想界反抗外侮的爱国主义方向。
2、林则徐是中国睁开眼看西方的第一人,魏源则是林则徐之后的集大成者。
他编纂完成的《海国图志》可以说是这方面最丰硕的成果。
3、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了“制夷”而“师夷”,为了抵抗外国侵略而了解外国,学习西方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和进步意义,使他成为继往开来的人物。
4、由于时代与社会的局限,使魏源不能意识到阻碍中国社会前进的最根本原因是腐败。
●龚自珍思想的评论:龚自珍作为晚清时期地主阶级的进步思想家,其最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批判精神和变革精神,他在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封建官僚体系的腐败方面,确实起了作用,他对社会的抨击,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打破了清王朝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思想文化界的沉寂局面,开创了晚清思想解放的放弃。
&应当指出的是,龚自珍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揭露和抨击社会的黑暗、吏制的腐败,主张更法、改制,目的是为了清除封建制度的弊端,改善封建统治,而不是反对和否定封建制度本身,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使他提出的更法、改制,只能是“药方只贩古臣丹”,这种枝节的补救改良和复古空想,只能在治国平天下的封建正统思想体系里打转转。
3、洪秀全皇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1、农民政权的封建化,不决定于思想意识,而决定于社会存在。
2、封建时代的农民阶级并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农民阶级的意识从属于封建经济和政治权利3、洪秀全的皇权主义与其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4、《天朝田亩制度》在总纲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答:1、《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发展的历史产物;2、是作为封建土地制度的对立面,具有强烈的革命性;3、宣传的平均主义思想及实施在客观上包含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开辟道路的内核;4、作为平均主义的纲领,只是农民小生产者的思想结晶,它要求在小农经济分散的个体生产上均贫富,消灭阶级,财产公有,这只是一种空想。
5、《资质新篇》的评析:《资质新篇》是洪仁玕根据中国社会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践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若干经验而提出的革新政治,变革文化,发展资本主义的施政纲领,它的价值在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条件下,给农民运动指出了一条挣脱封建枷锁,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方向和道路,《资质新篇》的颁行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资质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是第一个反封建,反侵略的政权基础上要求全面仿效西方国家,努力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献;2、《资质新篇》是《天朝田亩制度》珍贵的续篇,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思想发展的进步趋势,可以数洪仁玕是中国近代最积极要求走向资本主义的人物之一;3、《资质新篇》的局限性在于它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民主制,但没有就中国如何采取民主政体提出任何实际的明确主张。
6、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1、从内部原因看,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直接目的就是镇压农民起义2、从外部原因看,洋务运动的兴起时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的结果3、此外,洋务运动的产生也同早期学习外国长技的“师夷”思想有一定关系。
7、评价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1、“中体西用”是发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进1861年冯桂芬在《校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到张之洞撰写成了《劝学篇》系统的阐发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从而成为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2、张之洞在维新运动兴起之时所系统阐发的“中体西用”论,其初衷是为了维持封建专制制度,抵制维新变法;3、“中体西用”在封建旧学张本的同时,也为西方学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8、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如何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早期改良派的产生背景):1、在政治上,通过逼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谋取了在华的种种特权,置中国毫无独立主权的地位;2、在经济上,通过继续对华的商品输出,在华开设银行,筑路开矿,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3、文化上,通过传教,办学等对华进行文化侵略。
9、早期改良派的革新主张的基本观点:1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2批判顽固守旧势力,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3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君民共主的议院政治10、早期改良派对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措施:1兴“贩运之利”,大路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2兴“艺植之利”,发展近代农业生产;3取“制造之利”,发展近代工业生产11、早期改良派的政治主张的评价:1、早期改良派的政治主张既争取民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效益的进步性,同时又表现出了其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他们主张引进西方资本主义进步的政治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但却坚持以“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义中学,辅以西学”作为自己的信条,这说明早期的改良主义派的思想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浓重的封建思想文化的羁绊:3、为了反抗外来的侵略势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谋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主,兴旺发达的繁荣富强而提出来的,它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反映出一定的民族色彩12、康有为维新变法的基本政治主张:1、君主立宪乃强国之制2、发展工商业乃立国之本3、废科举,倡新学,养有用之才13、康有为政治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1、首先,康有为不承认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劝告人们不要怨恨帝国主义。
2、其次,康有为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主张还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3、再次,康有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想还陷于沉重的封建的儒家理论的束缚中。
4、另外,康有为还顽固的坚持其资产阶级的庸俗进化论观点,只承认人类社会必须缓慢而渐进的发展,而否认人类社会发展的飞跃和突变。
14、康有为的《大同书》的基本观点:揭露与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初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3、精心描绘未来社会的美妙蓝图。
15、康有为大同思想及评价:1、首先康有为用封建地主阶级的宿命论把封建制度所造成的诸多苦难与罪恶,统统解释为“天涯之苦,己自胎生”,从而抹杀了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的实质;2、其次康有为对封建制度下的人民群众所遭受到的苦难深表同情,也主张人民群众应该获得解放,自由与幸福;3、再次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是庸俗进化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它虽然天才的幻想了大同社会的美妙蓝图,但却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实现大同理想的道路16、严复的进化论与自由民主观:1、他是第一个较全面、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经济、政治学说和学术思想介绍到中国来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2、严复宣传进化思想,呼吁维新图强,具有重大的思想启蒙意义;3、严复还宣传“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用以否定和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独裁制度,严复还以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深邃见解,剖析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是“自由为体”“民主为用”;4、严复始终没有把废弃封建君主,彻底地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为直接的政治目标。
17、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思潮的内容:反帝爱国观、民主共和观、反封建思想观18、论战的主要内容:1是革命还是保皇2是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制3、是实行土地平均地权还是维护封建土地制度19、论战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1、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对一般贫民进行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自由的启蒙教育,直接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2、这场论战是革命势力同反动势力之间政治斗争的反映,加速了革命民主主义的传播,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3、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论战中所阐发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又是后来五四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的先导,因此,这场论战成为中国人民思想解放上的一个重要阶梯;4、革命派在基本政治观上存在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仅没有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的敌人,而且幻想西方国家会支持中国革命,他们虽然反对封建主义,但却过分的强调排满,不敢发动农民彻底摧毁封建的土地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20、资产阶级革命派如何向封建思想发起猛烈冲击:1、破除“天命”思想;2、批判封建礼教;3、提倡妇女解放21、孙中山民主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1、清政府不仅对内奉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了它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而且对外卖国求荣,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2、反满不是笼统排除,不是种族复仇。
3、反满不是为了兴汉,而是为了“五族共和”22、孙中山民主主义的评价:1、他同民族报仇划清界限,它把民族压迫同争取政权结合起来,因此,它对动员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各族人民奔向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2、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最明显的缺陷在于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因而,他也就无法揭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23、民权主义的内容:1、民权主义的中心目标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制2、按“革命程序”实现主权在民(革命程序为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和宪政时期)3、实行五权分立的政体24、孙中山民主主义具有积极地社会意义:1、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把土地问题和发展资本主义联系起来的经济纲领,比较客观的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2、它虽然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中下层摆脱封建束缚的愿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反封建剥削的要求,它作为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一种典型,在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民生主义同样存在着缺陷:1、平均地权虽然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但它首先解决的是城市的地价税,而不是农村的封建剥削,在中国,不发动农民起义来解决土地问题,民主革命不可能成功在中国资产主义尚未发展的情况下,孙中山“觉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比毕其功于一役”只能是一种主观主义空想,根本无法实现23、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与地主阶级反满派的种族主义有本质区别:1、章太炎把排满同拯救民族危亡紧密联系在一起2、章太炎把排满与资产阶级的任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3、章太炎与笼统排满的种族主义划清了界限24、天义派的特点:设计了一副没有阶级,消失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农业社会主义的思想蓝图2、把“运动农工”作为实现无政府主义的手段,提出了“运动工农为本位”的主张3、突出妇女解放问题,鼓吹“男女革命”论25、如何看待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作用:1、中国无政府主义是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对立面出现的它对封建政治制度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2、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潮具有一定的反封建启蒙意义3、早期无政府主义所极力鼓吹的暗杀活动,应给予恰当的历史评价4、无政府主义的目标是要废除政府,但是当时的许多无政府主义者并不反对资产阶级革命,而把它作为实现无政府主义的“过渡期”26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基本观点1“实行共产,废除政府”“实行无政府共产主义”2反对宗教、迷信、废除婚姻、家庭3以“传播“感化”和工团主义作为实现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手段27、马克思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争论焦点:1、关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2、关于纪律和自由问题;3、关于生产和分配问题28、复辟的主要观点:1、鼓吹“共和亡国论”2、抛出“礼教治国论”3所谓“君宪救国论”2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1、从经济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西方帝国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相对的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的生长要求与此相适应的新思想;2政治上,辛亥革命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大小军阀专横跋扈,残酷统治人民,恢复帝制甚嚣尘上,就连一点形式上的民主也扼杀殆尽;3、思想上,辛亥革命在中国人民中散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民主主义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