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PPT
合集下载
第五课中国的外交课件(共53张PPT)-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

(3)核心要义:“十个坚持” 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 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十个坚 持”
内容
一个统领
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 领导
一个使命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个宗旨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
答案与解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并 不能保障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
5.中国所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只有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
答案与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不同国家之间由于政治、安全、经 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利益分歧是一种常态,但中国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不同国家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既有共同 利益,也有利益冲突。
答案与解析:×。中国的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并不是所有 国家。
7.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同世界 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
答案与解析:×。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 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当我国领土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 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还击。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标要求】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主干梳理
中国的外交
独立自主
主权 五项原则
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定力量
重要力量
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
重大外交 共同价值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答案 C
(2011·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 1955 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 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 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 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 响。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一个和 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 D
(2011·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 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 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 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 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中国与印度、缅甸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过程中逐渐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11·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 1955 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 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 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 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 响。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一个和 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 D
(2011·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 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 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 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 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中国与印度、缅甸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过程中逐渐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③科学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的有机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 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④时代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 特征,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 中的民主精神,反映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 愿望,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阅读材料,探究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
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 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
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 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 ——周恩来 材料三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
个基础。我们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 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3)材料二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 同”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 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2)相似之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为粉碎帝国主义破坏亚非会议的阴谋和缓和与会各国间 的矛盾和分歧。“求同”的基础是历史上曾遭受殖民主义的压 迫和剥削,有相同的命运和谋求民族经济发展的共同任务。
史料助读 【史料一】 周恩来:“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
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 周恩来揭露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本质
华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PPT课件 (11)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
1.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通过参加联合国的活动,增进 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3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团结奋 斗 4、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大国霸权 主义行径,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
4、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
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努力:美国的信号
1969、1、20,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 “… …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还管其人口 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毛 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D.周恩
[参考答案] A [11年湖北荆门中考]第5题
2、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 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 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 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A.中美正式建交 走向正常化
B.两国关系开始
C.中美两国不在对抗
D.有利于恢复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2012·贵州安顺).尼克松曾说“( 1972 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 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 里( )C
A.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2)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了解 与信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明确一项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坚持一个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牢记一位伟人——周恩来总理 知道一次会议—— 万隆会议
3、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大
•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的原因
1.台湾问题 (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势力占据中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共16张PPT)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
1949年10月1日,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 楼上向全世界庄严 宣告:凡愿遵守平 等、互利及互相尊 重领土主权等项原 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 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进展,达成协议。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自我测评:阅读课本回答: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 么情况提出求同存异? 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总理 谈判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
自我测评:阅读课本回答: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什么情况提出求同 存异?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总理谈判的 “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
亚非会议上各国代表对周总理发言的反应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印度总理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美国记者
想一想: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起何
作用?万隆精神是什么?
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万隆精神: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 国友谊的精神。
辩论:弱国是否有外交
• “弱国无外交”其潜台词“落后就要挨 打” ,强权即公理。它更多地强调国家实 力在外交中的作用。
• “弱国有外交”强调的是弱国的团结、 外交家的努力、良好的机遇等。
• 作为中国,应大力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勇于承担国际责任,为建立国际政治新 秩序,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而努 力。
提出原因:①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②与会国家 间的矛盾和分歧,③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 和疑惧。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31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 印度代表团
首次提出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正式形成
影响
材对中料国一::和和平平共共处处五五项项原原则则的的提提出出,,是是我新国中独国立外自交主政和策平外从交突政出策强的调完意整识体形现态,的标“志一着边新
倒中国”外,交转政向策较的多成地熟考,虑为国开家创利我益国而外开交始新走局向面务奠实定的了一基个础,相成当为重我要国的处标理志国。际关系的基本
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以苏联、美国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对峙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义阵营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将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安全,阻止中 国统一。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不承认、经济上的封锁 禁运、军事上的包围威胁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形成
周恩来在接 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
1953年 首次提出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 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 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1954年 正式确立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
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保证
目标
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走向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求同存异——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 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
思考:中国跟亚非国家有过什么相同遭遇?要面 临哪些共同问题?
“同” “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一(37张PPT)

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
3、“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A 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B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 站在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一边
D 站在苏联一边
必答题
抢答题
研究性课题
新中国外交成就展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 新中国外交成就相关 的图片、资料、邮品等, 举行小型展览会。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 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
问题探究:
如果你是一位外交官,你会“一 边倒”吗?
学习模块3 学习模块3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提出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周总理逝世三十年祭
受多 社付 会出我 主一们 这 义点 幸代一 福价辈 子 。, 是和 为这 一 后 代个 更时 周 代 恩 好 的 来 地 享人
——
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
“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 原因有二: 一 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 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 二 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 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 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项 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学习模块4 学习模块4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17张PPT)

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 特权和影响,再考虑建交
“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 一边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 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 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 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 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984年5月29日),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 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000年正式成立 中非合作论坛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互恵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外交部、新华社新闻整理
图片来源:中国—东盟中心官网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问题探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合作还是对抗? 对话还是冲突? 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
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处理分歧,稳步发展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和平与发展 全方位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课后练习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不断充实和完 善外交理念和外交布局,请从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外 交理念、外交成就等方面谈一谈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 “变”与“不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示意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图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地图册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2022年8月第2次印刷,第63页
“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 一边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 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 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 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 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984年5月29日),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 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000年正式成立 中非合作论坛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互恵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外交部、新华社新闻整理
图片来源:中国—东盟中心官网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问题探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合作还是对抗? 对话还是冲突? 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
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处理分歧,稳步发展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和平与发展 全方位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课后练习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不断充实和完 善外交理念和外交布局,请从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外 交理念、外交成就等方面谈一谈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 “变”与“不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示意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图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地图册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2022年8月第2次印刷,第6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组织)。
2001年上海合
作组织成立。
2008年中国成功 举办第29届奥运 会
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及原因
五十年代
七十年代
新时期
敌对状态
走向正常化
既合作又竞争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1996年
2012年
• 感悟:中美两国都是大 国,两国的关系不但关 系到太平洋地区的发展, 而且会影响到整个世界 的发展,中美两国要加 强团结与合作,为人类 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新中国的外交
感悟新中国发展历程
弱国无外交
《南京条约》
近代外交的基本特 征是: 不平等性 不独立性 无自主权
巴黎和会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 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 利及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等原则的任何 外国政府,本政府 均愿与之建立外交 关系。
新中国的外交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 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 访华,双方在上海签 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 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中美正式 建立外交关系。
1997年香港的回归。
9年澳门的回归。
2001年10月,亚太经合 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及相关会议在上海举行。
崛起篇
振兴篇
华章篇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 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 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 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 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把它作为 处理中印中缅之间关 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4年,中国第一 次以五大国的身份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 议。
2009年
记忆我有招
1953年 首次提出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1950年 1970年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 1979年 中美建交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0年
2000年
1999年 澳门回归
新中国外交是新中国发展历程 的写照,回顾这一历程你有哪些感 悟?
1、弱国无外交。 2、国家独立是外交的前提。 3、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石。 4、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