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

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

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和调理的主要药物形式,其使用方法也非常重要。

煎煮是中药饮片的常见制备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10条关于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一、常规煎服常规煎服是最基本的中药煎煮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中药饮片。

具体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煎,直至药液呈棕红色。

2.将药液滤去渣,取药液,分2-3次温服。

一般来说,每次服用量为100-200毫升,服用前可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调味,以减轻药味。

二、易煎型中药饮片煎法易煎型中药饮片是指易于煎煮、煮出效果好的中药饮片。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煎,约30-40分钟后即可。

2.将药液滤去渣,取药液,分2-3次温服。

易煎型中药饮片具有煎煮时间短、提取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忙碌的现代人。

三、浓缩型中药饮片煎法浓缩型中药饮片是指通过新技术手段将中药饮片提取、浓缩后制成的中药。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小火煮10-15分钟。

2.将药液滤去渣,加入适量的清水至原来体积的1/3,再加热至浓缩,待液体浓缩至原来体积的1/2时即可。

3.将药液冷却至室温,分次温服。

浓缩型中药饮片具有煎煮时间短、喝药量少、便于携带等优点,适用于需要常旅行的人。

四、醇厚型中药饮片煎法醇厚型中药饮片是指口感较好的中药饮片。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小火慢煎,约30-40分钟后即可。

2.将药液滤去渣,取药液,分2-3次温服。

醇厚型中药饮片具有口感好、提取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口感敏感或需长期服用中药的人。

五、滋补型中药饮片煎法滋补型中药饮片是指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饮片。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小火慢煎,煮至药液色深味浓。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保持药效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保持药效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保持药效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煎煮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充分激发中药材的药效,提高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材煎煮方法,并探讨如何保持药效,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疗效。

一、水煎法水煎法是中药材煎煮的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中药材。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的中药材、清水和瓦制煎药壶。

2. 清洗煎壶:先将煎壶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研磨药材:将中药材用刀或研钵研磨成粉末,以增加药物溶解度。

5. 加水煎煮:将研磨后的中药材放入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使水面稍高于药材表面。

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持续煮沸30分钟至1小时,直至药液呈现黄褐色。

6. 过滤取药液:用纱布过滤药液,去除药渣。

二、蒸煮法蒸煮法适用于某些具有特殊药效的中药材,通常用于提取药材的挥发性成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中药材、清水和蒸锅。

2. 清洗蒸锅:先将蒸锅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切碎药材:将中药材切碎成小块,以利于药材的蒸发。

4. 水蒸煮:将切碎后的中药材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使水位稍高于药材表面。

在大火下蒸煮30分钟至1小时,直至药材熟软。

5. 提取药液:将蒸熟的药材取出,用纱布包裹,轻轻挤压药渣,将药液收集起来。

三、酒煮法酒煮法多用于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尤其适用于一些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材。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中药材、白酒和玻璃煮药容器。

2. 清洗煮药容器:先将煮药容器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切碎药材:将中药材切碎成小块,以利于药材的充分浸泡。

4. 酒煮药材:将切碎的中药材放入煮药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酒,使酒液稍高于药材表面。

盖紧容器盖子,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浸泡3天至1周,期间需摇动容器使药材均匀接触酒液。

5. 过滤取药液:用纱布过滤药液,去除药渣,并将药液收集起来。

保持药效的注意事项:1.选用优质中药材:优质中药材的药效更佳,因此在购买中药材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品质。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清洗:煎煮前一般无须清洗。

如果草药中有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

2、浸泡: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

3、用水: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

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4、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

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5、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6、复煎:一服中药在煎煮两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

但滋补类中药,可以煎煮3遍。

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煎煮3遍。

7、搅拌: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

中药特殊煎煮方法

中药特殊煎煮方法

中药特殊煎煮方法1.破壁法:破壁法是将药材在煎煮之前进行破碎、粉碎或打碎处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药材的表面积,使药物成分更容易溶解于水中,提高药效。

2.温和火候法:温和火候法是指在煎煮中采用中小火炖煮,使药材温和慢煮的方法。

这样可以保持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不被高温破坏,减少挥发、热敏成分的损失。

3.毒性成分预处理法:毒性成分预处理法是指在煎煮前对有毒性的中药材进行特殊的处理,以减轻其毒性。

比如,对袋鼠桂煎煮前可进行水炖、水浸、水煮等处理,以去除一部分有毒成分。

4.少量煎煮法:少量煎煮法也称为草药短时间煎煮法,是指将中药加入大量水中煮沸后迅速煮沸,然后立即熄火,保持一定时间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药材中含有挥发性成分,且对热敏感的药物。

5.多道煎煮法:多道煎煮法是指将药材进行多次煎煮,取其浓汁并丢弃其他部分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药材中有明显的有毒成分或副作用较大的成分,通过多道煎煮可以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6.包煎煮法:包煎煮法是将需要煎煮的药材放在煎药袋或纱布袋中,再放入煎煮锅中进行煎煮的方法。

这样可以避免药材的颗粒散落,减少煎剂的杂质,方便后续处理。

7.改变煎煮时间:不同的药材煎煮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温补类药材,如黄耆、当归等,煎煮时间通常较长,以提取药物有效成分;而对于一些清热类药材,如金银花、连翘花等,煎煮时间较短,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刺激。

8.添加辅料:在煎煮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添加一些辅料,以增加药效或改善煎剂的口感。

比如,可以加入一些食糖、植物油、蜂蜜等,以增加煎剂的甜度或润滑性。

中药特殊煎煮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药材特性和治疗需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更好的药物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特殊煎煮方法时,要根据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进行操作,遵循正确的煎煮步骤和原则,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中药煎煮的一般方法

中药煎煮的一般方法

中药煎煮的一般方法中药煎煮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中药的质量、药效、用法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中药煎煮的10条一般方法及详细描述:1.选材:在煎煮中药之前,必须要选择质量优良,干燥无虫蛀和霉变的中药材。

选择时还要根据配伍关系以及个体差异进行搭配,以达到理想的药效。

2.浸泡:将选好的中药材用冷水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浸泡可以使中药材变软,更容易煎煮出药效成分。

3.清洗:浸泡后,应该将中药材清洗干净,以去除浸泡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杂质,确保中药干净卫生。

4.破碎:对于较大颗粒的中药材,需要先进行破碎,以便更好的释放药效成分。

采用破碎工具时,应该避免过度破碎,以免影响药效。

5.冷水入锅:将清洗干净的中药材用冷水加入炖锅中,不要事先加热水,以免影响药效。

6.加热:将中药材加入锅中后,点燃炉火,缓慢加热。

由于中药的煎煮时间较长,所以要采用小火缓慢煎煮,以充分释放药效成分。

7.煮沸:当水开始沸腾时,应该继续小火煮沸,煮沸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左右。

此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水位,及时添加水以免中药熬煮过度。

8.排渣:煎煮完成后,需要将煮好的中药渣过滤出来,以便于取药汁。

可以采用纱布或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药汁清澈透明。

9.取药汁:将过滤好的药汁倒入药杯中,等待药汁冷却后即可服用。

药杯应该使用不锈钢、玻璃等无毒无害的材质制作,避免药汁被污染。

10.保存:中药煎煮后,药汁一般只能在冷藏状态下保存3-5天,冰冻保存则可达一个月。

在保存药汁时,应该使用密封容器,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避免影响药效。

中药煎煮是一项需要仔细细致的工作,只有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 煎煮方法

中药 煎煮方法

中药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如下:
1. 准备工具:煎煮中药的器具一般选用砂锅,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受热均匀,不会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

2. 泡药:在煎药前,应先用冷水将药材泡透,泡药的水量以没过药物一寸左右为宜。

一般情况下,以花、叶、草类为主的药材需浸泡20-30分钟;以茎、种子、果实类为主的药材需浸泡60分钟。

3. 煎药:泡药后,将药物倒入砂锅进行煎煮。

第一煎加水至高过药物的3-
5cm处,第二煎加水至高过药物的2-3cm处。

煎药时,未煮沸时用急火(大火),煮沸后用文火(小火),煮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4. 煎药时间:第一煎药煮沸后煎20分钟,第二煎药煮沸后煎15分钟。


的品质坚硬者可酌情多煎5-10分钟;清热、发表的药煎的时间要短一些。

5. 特殊煎煮法:有些药物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另炖)、烊化(溶化)等特殊煎煮要求。

矿物、介类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宜打碎,先煎20~30分钟后再加入其它药。

6. 药量:一般每副中药需煎两次,每次煎至药量约150毫升,将两次煎的
药量混合在一起共300毫升,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滋补药可煎三次,混合在一起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以上是中药的煎煮方法,供您参考,具体操作建议咨询中医获取更专业的判断和建议。

中药特殊煎煮的七种方法

中药特殊煎煮的七种方法

中药特殊煎煮的七种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中药一直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中药的烹饪过程中,煎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不同的中药材需要不同的煎煮方式,以便发挥最佳的药物功效。

本文将介绍七种特殊的中药煎煮方法。

第一种是水煎。

这是最基本的煎煮方式,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煮沸,然后慢火煮约30分钟。

这种煎煮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中药材。

第二种是酒煎。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中药的药效,特别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肺炎等疾病。

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煮沸后慢火煮制约30分钟。

第三种是醋煎。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中药材的酸性,适用于治疗脾胃不好、食欲不振等症状。

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醋,煮沸后慢火煮制约30分钟。

第四种是蜜煎。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中药材的甜味和滋润性,适用于治疗干咳、口干舌燥等症状。

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蜂蜜,煮沸后慢火煮制约30分钟。

第五种是油煎。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中药材的温热性,适用于治疗寒性病症。

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植物油,煮沸后慢火煮制约30分钟。

第六种是煤炉煎。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煎煮中药材。

将中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在煤炉上煮制约30分钟。

第七种是微波炉煎。

这种方法适用于快速煎制中药材。

将中药材放入微波炉中,加入适量的水,按照微波炉的指示进行加热,一般需要4-5分钟。

以上是七种特殊的中药煎煮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作用,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和病症进行选择。

在煎煮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掌握,以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1.先加水煮沸:将适量的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煎煮。

2.慢炖煎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煮约20~30分钟。

在慢炖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加水。

3.加水煎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水沸腾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保持适度煮沸。

4.倒煮: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倒入另一个锅中煮沸,反复倒煮数次,以提取更多有效成分。

5.点煮:先将药材放入几倍水量的锅中煮沸,煮沸后立即用小火继续煮沸10~15分钟,然后立即倒掉水,再重新加入药材和水煎煮。

1.黄芩:先用凉水浸泡黄芩15分钟,然后加水煮沸,用小火煎煮
30~60分钟。

2.板蓝根:将板蓝根先用水煮沸,水沸腾后用小火煮沸5分钟,然后焖煮约30分钟,最后滤出板蓝根渣。

3.木通:将木通先用开水加热,煮沸后焖煮约10分钟,煮熟后焖煮约30~60分钟。

4.乌梅:将乌梅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改用小火焖煮5分钟,再用大火煮沸,最后滤出药渣。

5.石斛:将石斛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改用小火焖煮15分钟,然后用大火煮沸10分钟,最后滤出药渣。

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主要是因为这些药材的性质特殊,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才能提取出药效成分。

而传统中药的煎煮方法虽然简单,但也可以根据不同药材的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煎煮效果。

总之,中药的煎煮方法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制剂方法,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煎煮方法,选择合适的煎煮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药效成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需要注意煎煮的温度和时间,以免影响药效或造成药材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药用水
水质同样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对煎药用 水,历代名医均有严格要求,如李时珍将煎药 用水就分为雨水、露水、雪水等5种,这些水 都是天然的蒸馏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 水的硬度小,更纯净,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药 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目前以清净无杂质的河水、井水或自来水为宜。


矿泉水

许多家庭都在用装有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 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 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 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 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如 薄荷、藏红花、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 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沸5~10分钟 即可。

包煎: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他药一起煎。 须要包煎的主要有三类药物,一是细小种子类药物, 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煎药时特别粘腻,如 不包煎,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除:二是有些药 物如蒲黄、海金沙、灶心土等,煎时容易溢出或沉淀, 需要包起来煎煮;三是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旋覆花、 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会刺激 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
煎药用火

煎中药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 就是小火,武火就是大火、旺火。武火的火焰 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温度急速上升,使药液 很快沸腾,但也容易烧焦;而文火的火焰较小, 力道比较温和。煎药时,通常先用武火将药液 烧开,再用文火慢慢地煎。
煎前浸泡

在煎药前要用冷水充分浸泡20-30分钟,使药 物完全被水渗透,这样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 然后再加水煎煮,加水量通常为药物的5-10倍, 或者加到浸过药面2-3厘米左右就可以了。
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一剂药至少应煎两次。对质地厚重 或滋润的补益药可煎三次或更多。
煎药量

不同人群不同煎煮量 成人:第一煎得药液100-200ml为宜,两煎所 得总量为200-300ml。 孩子,根据年龄不同而异。
入药方法

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 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 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还有一些 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马钱子等, 这些药物也应先煎,以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 安、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 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 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 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 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 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 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 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

禁忌原因

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由于铜铁铝等金属 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 化学反应。”如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 液颜色加深,并会使药液带有铁锈味,影响药 效的发挥;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 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等组织中对人体造成损 害;铜器受热易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铜绿。 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 剂的临床疗效。

另煎: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虫草、鹿茸等宜 单煎或研细冲服,否则易造成浪费。

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 他一般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 或以少量水煮化,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

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 (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 药液混合即可。
中药煎煮方法
赵志英
意义

中药汤剂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汤剂质 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因此我 们必须掌握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从而最 大限度发挥其治疗效果。
煎药程序





煎药器具 煎药用水 煎煮火候 煎前浸泡 煎药时间 煎煮次数 煎药量 入药方法
煎药器具
以砂锅和陶罐为最好 砂锅:普通砂锅、紫砂锅 玻璃容器、搪瓷容器(完好无损的)次之 禁忌:铁锅、铜锅、铝锅和锡锅不能用 来煎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