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教师版)

合集下载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中“君子之风”的含义,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做人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为有道德、有品质的君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君子之风”的含义。

(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君子之风”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查找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2. 请学生选择一篇古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分享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君子之风》原文2. 参考资料:关于“君子之风”的相关文章、视频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君子之风”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

3. 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典文学知识竞赛。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君子之风”。

九、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2课时。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第二课时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布置。

十、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3. 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教案中应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将“君子之风”的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千百年来,人们往往乐以君子自居,但君子到底有怎样的行为准则呢?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你认为怎样的行为准则可称君子?(学生发言,谈自己看法,约三分钟。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下古人对君子的言行举止是如何要求的?以及君子是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的?二.诵读:论语是语录体的文章,也就是把当时的对话记录下来,既是对话就有一个特定的场景和语境,下面每个同学任选一句反复诵读品味,谈一下你认为孔子是在怎样的情景下或针对什么情况说出这一句话的?(学生自读章句,揣摩情景,谈自己看法。

要求讲述尽量流畅,指名二三个学生回答,约十分钟。

)下面我们来读刚才大家还没读到的语段。

(约两分钟)(指出学生读错的字,易读错的字有:智者乐山zhìyào 孙以出之xùn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kuò。

)三.逐章把握孔子的义利关系及君子的准则。

(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大家可否看出这一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字(志:名作动,追求。

)大家还要注意据:执守。

依:依据。

游:广泛涉猎。

文学常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是从理想,道德,人格,技艺四方面来要求君子的。

我认为有健全的人格和坚持正道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曾说在19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时,如果有人站出来反对,可能以后的文革就发动不起来。

(一分钟)(二)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这章句中两个句子都是特殊句式,应是什么句式呢?(宾语前置句和判断句。

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

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其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3)培养学生与人相处时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君子之风;(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公民;(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介绍“君子之风”的起源、发展及其含义;2.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君子之风的体现,如礼貌用语、文明礼仪等;3.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君子之风,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4.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运用君子之风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3)培养学生与人相处时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践行君子之风;(2)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君子之风”的含义、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君子之风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君子之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5. 总结反思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激发他们对君子之风的热爱。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君子之风》课文;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视频、图片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君子之风》说课稿

《君子之风》说课稿

《君子之风》说课稿《君子之风》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君子之风》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说教学设计理念1、《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一,到了今天,它对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视;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经典,吸取精华,促进健康人格形成,是每个教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为此,省教研室的《教学指导意见》中建议:《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

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

这个建议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既不因“言”废“文”,也不能因“文”废“言”,而应该“文”“言”兼顾。

《论语》是孔子一种人生态度的流露,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用文字来提升生命觉悟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靠深厚的人文内涵去感染学生,靠丰厚的语文底蕴去陶冶学生,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但是,语文课毕竟不是思品课,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必须借助于对文字的品析和对文学的鉴赏。

2、《<论语>选读》总的教学目标是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个人精神品格,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而《君子之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语录体散文,更是体现孔子修身方面的代表作,它以阐述“君子的内涵”为线索,所选材料多带有一定形象性,较为具体可感,传神地塑造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可敬可爱的夫子形象。

可以引导学生揣摩孔子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夫子的高尚情怀和乐观精神,从而形象地理解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涵。

我想,我们可以借助文字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他孜孜以求的人格魅力,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去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这应该是阅读本文以后最大的收获。

《论语选读》课课练君子之风【教师版】

《论语选读》课课练君子之风【教师版】

君子之风【教师版】一、知识梳理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B.名作状C.名作使动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G.形作使动H.形作意动I.动词作名词J.动词作使动3.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二、基础演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子温而厉,威而.不猛C.既.得之,患失之既.来之,则安之D.不知老之.将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1.A【连词,表结果,相当于“以致”/连词,相当于“而”,来;B均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C副词,表时间,已经,…之后;D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君子喻.于义(比喻)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一瓢饮,在陋.巷(狭窄)C.人不堪.其忧(忍受)君子质.而已矣(品质)D.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2.B【A喻:明白,懂得;C质:质朴;D鄙夫:庸俗浅薄的人】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3.B【①介词,向,②介词,对,③转折连词,却,④目的连词,来】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④文犹质也.,质犹文也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4.B【①介词,把;②介词,因为;③语气助词,表感叹;④语气助词,表肯定】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人不堪其.忧④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A.①④同,②③同B.①②③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④同5.C 【①②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③④指示代词,那】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君子之风》教案教学目标.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3.背诵重点章句教学要求.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2.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3.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4.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发展要求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二.字词归纳.通假字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女奚不曰女通汝知者不惑知通智2.词类活用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不义而富且贵义:名词作动词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用法3.文言句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贤哉,回也!主谓倒装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4.一词多义道志于道,据于德(正道)夫子之道也(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会天大雨,道不通(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以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何以文为(介词,用)第二课时一.君子的风貌分为两种文和质(12.8)棘子成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文化思想呢?子贡反对这个意见。

他说,非常抱歉,可惜你这个见解不对,你对于“君子”所下的定义不对。

“驷不及舌”,“驷”就是四匹马驾的车子,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

像这样快的车子,还不及舌头。

用现代观念来讲,就是文化宣传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它的影响力远大而且快速。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

《君子之风》教案《君子之风》教案教学目标 1.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君子最初的含义是君之子,男性贵族,君在甲骨文是国君手握权杖发号施令的样子,子是男性的尊称。

君子的风范(形象)应该是怎样的?说说与君子有关的成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动口不动手。

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二、字词归纳 1. 通假字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女奚不曰女通汝知者不惑知通智 2. 词类活用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不义而富且贵义: 名词作动词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耻恶衣恶食者耻: 意动用法 3. 文言句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贤哉,回也!主谓倒装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 4. 一词多义道志于道,据于德(正道)夫子之道也(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会天大雨,道不通(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以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何以文为(介词,用)三、课文解读(一)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是孔子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眼中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找出并朗读相关的句子。

1、六艺兼修(7.6) 孔子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博采众长。

2、仁以为己任(15.9)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

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君子之风ppt优秀课件 苏教版

君子之风ppt优秀课件 苏教版
要义:富有情趣的清贫生活,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7.19
句式: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状语后置
女(通“汝”)奚不曰
字词: 发愤: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
云尔:如此罢了
要义:忘食、忘忧——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 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 是努力后获得的高尚快乐;
忘 忧:将这种快乐推向新的境界。
6.11、7.16、14.28
礼义仁智信 温良恭 俭让
礼而不伪,义而不固,仁而不懦,智而不僵,信而不愚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4.28
焉:于之。
字词: 质:根本 孙:通“逊” 出:谈论
要义:7.6和15.18为君子之准则
15.9
要义:生必有死,死非孔门论学所重。孔 门
论学所重在如何生,茍知如何生,自 知如何死。知有不该求生时,自知有 不避杀身时。杀身成仁,亦不惜死枉 生。所重仍在如何生。孔子曰:「未 知生,焉知死。」然殷有三仁,亦非 必尽如比干之甘刀锯鼎镬始为成仁。 舜、禹为民御大灾,捍大患,亦即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君子之风(教师版)
温州市龙湾中学王会升
㈠梳理积累
通假字
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
2、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与”通“欤”)
3、女奚不曰(“女”通“汝”)
4、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知”通“智”)
重要实词:
1、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志:追求;句:执守;游:广泛涉猎)
2、君子喻.于义(喻:懂得,明白)
3、志士仁人(志士:坚守节操道义的人)
4、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陋:狭窄,偏僻;堪:忍受)
5、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乐:喜好)
6、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质:本质纯真朴实;文:修饰)
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抱负远大,心胸开阔)
8、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鄙:庸俗浅薄)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发愤: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
重要虚词:
1、志于.道,据于.德(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以:介词,把;介词,来)
3、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苟:表假设关系,假如,如果)
4、曲肱而.枕之(而:表顺接关系)
5、女奚.不曰(疑问副词:为什么)
6、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而(
7、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但是,但是,而且)
词类活用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形作意动,以…为耻)
2、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名作动,侍奉)
3、饭疏食(名作动,吃饭)
4、曲肱而枕之(名词使动用法,使···弯曲;名作意动,把…当作枕头)一词多义
1、道:
志于道,据于德(正道)
夫子自道也(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2、以:
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
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
何以文为(介词,用)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连词,而)
特殊句式:
1、君子义以为质介词宾语前置
2、未足与议也省略句
3、贤哉,回也主谓倒装
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
5、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动词宾语前置
6、何以文为?疑问句宾语前置
7、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主谓倒装
㈡温故知新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有杀身以.成仁
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C.既.得之,患失之既.来之,则安之
D.不知老之.将至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答案:A【连词,表并列,相当于“而”/副词,表目的,来;B均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C副词,表时间,已经,…之后;D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君子喻.于义(比喻)
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一瓢饮,在陋.巷(狭窄)
C.人不堪.其忧(忍受)君子质.而已矣(品质)
D.鄙夫
..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
答案:B【A喻:明白,懂得;C质:质朴;D鄙夫:庸俗浅薄的人】
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
答案:B【①介词,向,②介词,对,③转折连词,却,④连词,表承接关系】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③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④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
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
答案:B【①介词,把;②介词,凭借,因为;③语气助词,表感叹;④语气助词,表肯定】5.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谦逊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的。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并且
道路遥远。


答案:A 【应译为:“用谦逊的态度谈论(义),用诚信来成全它。

”】
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如果他总是生怕失掉什么,那就什么地方也去不了。


B.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当他还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总担心得到它。

既然得到了,又生怕失去它。


C.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责任不也是很重大的吗?奋斗终身,死了才停止,这路程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读书人有志于正道,而对那些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是不值得跟他们谈论道的。


答案:C【A“无所不至矣”应译为“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B“患得之”应译为“总担心得不到它”,“既然”应译为“已经”或“…之后”。

D应译为:有志于正道却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读书人,(我们)是不值得跟(他们)谈论道的。

注意这是一句定语后置句和省略句。


二: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第7—9题。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②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③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8226;38)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士不可不弘毅
..()⑵何以文.为()
⑶驷.不及舌()⑷恭而安.()
答案:⑴意志坚定;⑵修饰;⑶四匹马拉的车;⑷安详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答:
⑵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答:
答案:⑴可惜啊,先生对君子的这种解说!⑵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9.据本段文意请概括什么是“君子之风”?
答:。

答案:①以仁为己任,不怕任重道远;②既要有纯真的品质,又要注重外表的文饰,做到文质彬彬。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3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从这句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学习”与“思考”二者的关系是:。

答案:不断学习、复习/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

11.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从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
优秀,那么_______________;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就_______ ____ _。

答案:学习他的优点;以此为镜反省自己。

12.从以上语录中,摘录两条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语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温故知新;②三人行必有我师
13.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答案;略,请据要求自由发挥。

四、名句背诵检测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
3.,,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4.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5.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6.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8.,仁者静;知者乐,。

(知者动/仁者寿)
9.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10.,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
11.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
㈢我看孔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