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石柱小学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课件

数学六年级 下册
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基 本特征吗?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两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同
圆柱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我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 到过圆柱?
二、探究新知
2×3.14×5=31.4(cm) 答:它的长是31.4厘米,宽是20厘米
三、巩固练习
√
√
√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探究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圆柱。通过今天的探究, 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五、课后作业
√
5.把一张长方形的只横着或竖着卷起来,可以卷成什 么形状?
圆柱Biblioteka 底面侧面高 高
侧面
底面
侧面 高
底面
AB或DC
高:1cm
底面半径:2÷3.14÷2≈0.32(cm)
AD或BC
高:2cm
底面半径:1÷3.14÷2≈0.16(cm)
长方形
大家看看剪开的侧面是什么图形?
交流汇报
①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②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 方形。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 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柱的侧面 是曲面
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圆柱的底面是什么形状?两个底面 有什么关系?
圆柱的高矮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
同学们快速转动纸片,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 么形状。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圆柱完美课件1

五、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 教法 综合运用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教学法、合作学习
教学法、演示法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我也注重学法指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自 学法 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亲身经历做、
找、说等活动,做到让学生学会并会学。
六、教学过程
1 温顾引新,揭示课题 2 亲身实践,感知探究
3 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4
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一)、温顾引新,揭示课题 1.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什么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2.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求周长:已知直径: C = πd
已知半径: C = 2πr
求面积:已知半径: S=πr2
已知直径:S=π(
d 2
)2
S=π(d÷2)2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圆柱完美课件 1
七、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 侧面积 + 2×底面面积
S = ch + 2πr2
2πr πd
设计意图:我的板书设计很简洁,这样既 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圆柱完美课件 1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圆柱完美课件 1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为止,谢谢各 位评委和老师!
综合练习
1.猜一猜: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这些物品与哪些 面的面积有关?
(1)圆形水池的占地面积;
(2)做一个无盖水桶所需铁皮的面积; (3)做一个油桶所需铁皮的面积; (4)求易拉罐上商标纸的面积; (5)在水池的内壁和底面抹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 (6)往大厅的柱子上涂漆,求涂漆部分的面积;
活动2公式推导 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引领思考。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3.1.1圆柱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PT)

底面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底面 侧 面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底面 O
侧 面
高
底面 O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底面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底面的直径相等。(√ )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这种立体图形, 回忆一下:
1.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侧面沿高展开是什么图形? 4.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小结:
圆柱的认识
圆柱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 完全相同的圆,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两 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 高,每条高长度都相等。
底面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底面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底面 侧 面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底面 O
侧 面
高
底面 O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底面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底面的直径相等。(√ )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这种立体图形, 回忆一下:
1.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侧面沿高展开是什么图形? 4.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小结:
圆柱的认识
圆柱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 完全相同的圆,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两 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 高,每条高长度都相等。
底面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底面 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51张P PT)
《颐和园》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课件

遮蔽;隐蔽。谓或遮或露,时隐时现。 遮映衬托。盖过,压倒。出处观巴黎油画记。
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
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
建筑物中用以支承栋梁桁架的长条形构件
向远方眺望
高高地直立
装饰华丽的游船
叁
长廊
万寿山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贰
碧:翠绿色。金碧辉煌,意指金光碧色,彩辉夺目。比喻陈设华丽。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万千,原指女子的美媚,形容树木等美丽的景物形容容貌。现指姿态多种多样。
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葱郁,指青翠繁盛貌。语出《宋史·乐志十》:“氤氲成雾,葱郁垂阴。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
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
建筑物中用以支承栋梁桁架的长条形构件
向远方眺望
高高地直立
装饰华丽的游船
叁
长廊
万寿山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贰
碧:翠绿色。金碧辉煌,意指金光碧色,彩辉夺目。比喻陈设华丽。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万千,原指女子的美媚,形容树木等美丽的景物形容容貌。现指姿态多种多样。
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葱郁,指青翠繁盛貌。语出《宋史·乐志十》:“氤氲成雾,葱郁垂阴。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课件:古罗马的五种柱式

塔司干柱式
• 特点:塔司干柱式是罗马最早的建筑形式 ,它是陶立 克式的一种更粗短的变体 ,也有人认为 ,它是希腊柱式基 础。但是 ,罗马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是使用非结构柱式 ,经 常是将柱子全部或部分埋入墙中 ,称为附墙柱或半身柱 , 有的柱子被做成扁平状 ,这时人们就称其为壁柱 • 比例:司干柱式其实就是去掉柱身齿槽的简化多立克 柱式,柱础是较薄的圆环面。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7:1, 柱身粗壮。
建筑用途:罗曼努姆广场与奥古斯都广场,等 部分石柱和军事纪念物凯旋门等大多都是用其余 四种柱式和最后一种罗马组合式柱式建造而成的。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 建筑用途:多立克柱式的简化最简单、最稳重, 无凹槽、有柱础。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 大师伯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பைடு நூலகம்场,周 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富有 动态,光影效果强烈。
组合柱式
• 特点:爱奥尼与科林斯的结合,柱头 ,柱身、柱础 和基座用科林斯柱式。
• 比例:这种柱式是将科林斯柱式的顶端与爱奥尼克柱 式的涡卷相结合,使形状显得更为复杂、华丽。柱高跟 柱径的比例是10:1,显得纤细秀美 。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_三_1_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教学课件

探究新知 2.(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把罐头盒的商标纸如下图 所示那样剪开,再展开。
探究新知
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 形。
探究新知 (2)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把这个长方形重新 包在圆柱上,你能发现什么?
探究新知
底面
底面
探究新知 底面
长方形的长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底面
侧面。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探究新知
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
什么特征。
底面
圆柱的底面都是圆 ,并且大小一样。
侧
面
高
底面
圆柱的侧面是曲 面。
探究新知
底面 ——两个、圆形、大小相同
面
圆柱体
侧面 ——一个、曲面。
高 ——无数条、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会转出什么形状 ?
底面
探究新知 底面
底面
探究新知 底面
底 面
探究新知 底面
底 面
探究新知 底面
底面
探究新知 底面
探究新知 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底面的周长
底 面
高
底面
探究新知
底面的周长
底面 高
底面
情境导入 看一看,想一想
岗亭
客家围屋 比萨斜塔
灯笼
蜡烛
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探究新知
圆柱
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
探究新知
1.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有什么特征。
底面
侧 面
底面
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 的。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高 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
《闻名中外的“三孔”》课件(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

小练笔
感受了“三孔”的雄伟壮丽,你想对三孔 说些什么? 我想说:——————————————— ———————————————
拓展延伸:
• 阅读《论语》十则 • 收集与孔子有关的故事,讲给 他人听听。
孔府在今天共有楼、堂、厅、轩 463间,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 是家庙,西路是客厅;中路的前半部 是官衙,后半部是住宅。
孔林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保护 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庙大成殿
大石柱
杏坛
桧树
鸟 瞰 孔 庙
孔林
因为诞生了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孔子,所以“三 孔”闻名中外;还因为它历 史悠久,布局完整,所以 “三孔”闻名中外。
(要求:勾画出能突出三孔特点的句子,并在小组 内进行品读,说说采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孔庙大约占地十万平方米,有五 殿、一阁、两庑、一坛、两堂、十五 碑亭、五十三门坊,各种建筑一共 “四百六十六间。”
殿高31米多,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显 得特别庄严雄伟。殿四周廊下有28根石柱, 都是用整石雕成的。其中后檐和两侧的18根 石柱,每根都是八面八角,每面刻9条巨龙, 一共72条,前檐的10根,每根刻两条盘龙, 中间有一颗宝珠,构成了‘二龙戏珠’的生 动场面。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 479年),名丘,字仲尼,春 秋末期鲁国陬(zōu)邑(yì ) (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传说,他曾 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 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 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2、说说“三孔”分别位于哪些段落?
桧树
瞻仰 璀璨 官衙 琉璃瓦
严谨 甬道 精湛 洙水桥 饱经沧桑 焚书坑儒 肃然起敬 不朽业绩 历史悠久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PPT(共19页)

•
2.同学们,哪些 名山大 川,有 什么感 受?大 自然中 的山水 ,不仅 能给我 们带来 美感也 给我们 带来灵 感,今 天让我 们从诸 子大家 对山水 的体悟 中,学 习为人 为事的 道理。
•
3.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 至熟视 无睹了 ,不论 是农村 还是城 镇,往 来于胡 同之中 的经验 是有的 。但对 于胡同 中蕴含 的文化 内涵却 不大注 意。
底面 O
高
侧 面
底面 O
在生活中,圆柱的高会有不同的称呼,你知道吗?
深
厚
长
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①
②
③
④
⑤
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底面
侧面
高
底面
底面
高
底面
侧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PPT(共19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1.1 圆柱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PPT(共19页)
•
4.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 展。新 课程三 维度目 标也把 情感态 度和价 值观的 培养提 到与知 识技能 、过程 方法同 等重要 的地位 上来。 基于这 样的理 念,和 谐教育 便以受 教育者 的全面 、健康 、和谐 发展为 目标, 以人的 自身发 展需求 与社会 发展需 要相和 谐为宗 旨协调 组织各 种教育 要素。
圆柱的认识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 什么共同特点?
圆柱
学习提示:
1、拿出圆柱体学具,看一看它是由 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2、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你是如何验证的 3、组织整理好语言,汇报(有不足 的,小组同学可做补充)
时间:3分钟
底面 底面
底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为了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 三丰村建造了一块体育活动场地,
这块场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单位:米)
40
40
70
60
第9页/共18页
40Biblioteka 704070
60
第10页/共18页
“我想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 做个( )学生”为主线完成 以下练习。
第11页/共18页
选择题
1.助人为乐的学生。
⑴工人叔叔要做这个指示路牌要多大面积
米),如果你是这间房子的主人,
要粉刷这面墙,每平方米涂料用
0.6千克,粉刷这面墙要用涂料多少
千克?
4
2 1
2 1
5
12
第16页/共18页
谢谢大家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赏!
第18页/共18页
第1页/共18页
房子的侧面图
第2页/共18页
马路上的指示牌 少年宫
第3页/共18页
火箭模型的平面图
第4页/共18页
队旗
第5页/共18页
队旗
第6页/共18页
马路上的指示牌
少年宫
房子的侧面 图
火箭模型的平面图
队旗
第7页/共18页
由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组合 而成的图形叫组合图形
第8页/共18页
的木板? (单位:厘米)算式是( )
A.10×20×2
B.10×20
-10×20÷2 C.10×20+10×20÷2
20
10
20
10
第12页/共18页
⑵有一块梯形的地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游 泳池,园林处要在其余的地方种上草坪。 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单位:米)算式
是( )
A.(40+70)×30÷2+30×15 B. (40+70) ×30÷2-30 ×15 C. (40+70) ×30-30 ×15
40
30
15
30
70
第13页/共18页
2.爱动脑筋的学生。要做一面 这样的队旗需要多少布,(单位: 厘米)P94第2题
30 20
30
80
第14页/共18页
3.认真仔细的学生。计算组 合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9 4
第15页/共18页
4.生活小能手的学生。下图是一
间房子的一面墙的平面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