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原材料检验规范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的一系列规范。
原材料是产品制造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和要求:根据产品的生产需求和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检验标准和要求,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等。
2. 确定检验项目和方法:根据原材料的特点和检验要求,确定检验项目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等。
3. 准备检验设备和仪器:根据检验项目和方法的要求,准备合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的操作步骤1. 取样:按照规定的取样数量和方法,从原材料中取出代表性样品,避免取样过程中的污染和失真。
2. 外观检查: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确保其符合产品的要求。
3. 尺寸检测: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产品的要求。
4. 成分分析: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含量、纯度、稳定性等方面,确保其符合产品的要求。
5. 微生物检测:对原材料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包括总菌落数、大肠菌群、霉菌等指标,确保其符合产品的卫生要求。
6. 数据记录和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检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1. 合格品的处理:对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按照规定的存储和使用要求进行标识和放置,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
2. 不合格品的处理:对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退货、重新检验、改良等措施,确保不合格品不进入产品生产流程。
3. 数据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为后续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通过制定和实施原材料检验规范,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原材料品质检验规范

一、赤杨、白杨、枫桦等北美材检验规范二、总则:三、供应商供应之木材必须名副其实,品质要求符合NHLA规定之标准。
四、含水率小于12%。
五、#1C每柜选出良品不得低于89%,劣品不得高于10%,废品不得超过1%。
#2C每柜选出良品、劣品不限,但必须符合#2C标准,选出废品不得超过5%.六、良品:容许有淡绿色,材料两面颜色最少有一面为2/3以上净化面,不允许有深绿色、黑色、紫红色。
七、劣品:材料两面颜色都较差,色差明显,呈深绿色或矿斑多,节多,达不到#1C标准的。
八、废品:材料很差,呈黑色或紫色,腐朽变质、蜂窝裂、扭曲变形等,低于#2C标准的。
九、细则:十、#1C制材十一、宽度:W 〉3〞,3〞宽制材少于5%。
十二、长度:4ˊ—-7ˊ制材不得超过10%.L<10ˊ的制材必须产生75% 以上的净化面. L〉10ˊ的制材必须产生66—2/3%以上的净化面.十三、最小净化面:4″× 2ˊ或3″× 3ˊ.十四、容许有轻微变色,但不允许黑色和紫色存在;严重变色、节、孔、腐朽、外伤、鸟啄痕、弧边、虫孔、严重弯曲、环裂、干裂、蜂窝裂等均视为完全不可使用之缺陷。
计算净化面时,不允许有上列缺陷存在。
十五、弯曲料的规定:顺弯:弯曲度〈材长的3%;侧弯:弯曲度〈材长的2%;翘曲:扭翘不允许存在,瓦形翘必须控制在不影响木材的使用。
十六、弧边:合计长度不允许超过材长的1/3,弧边宽度不允许超过1/2″,未整边之制材按弧边处理。
十七、厚度:不足厚制材不可接受.十八、髓心:合计长度不得超过制材的1/2材长。
十九、#2C制材二十、宽度:>3″。
二十一、长度:4ˊ——7ˊ制材不得超过30%.L〈8ˊ的制材必须产生66-2/3以上的净化面。
L>8ˊ的制材必须产生50%以上的净化面。
二十二、处理方法二十三、检量方法:NHLA标准.二十四、因件数短缺、明细长度与实物长度不符、明细计算错误等原因造成的短少如数索赔。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原材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原材料是产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原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2.确定适用的检验标准和方法;3.准备检验设备和试验材料;4.制定检验程序和计划。
二、检验标准的制定1.制定适用于不同种类原材料的检验标准;2.明确原材料的外观要求,如颜色、形状、光滑度等;3.确定可接受的缺陷和误差范围;4.指定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的指标,并确定相应的检测方法;5.针对特定的原材料,如食品添加剂、药品原料等,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标准。
三、检验方法的选择和实施1.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强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2.明确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和数量;3.按照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对于一些特殊的原材料,如易燃物质、有毒物质等,应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四、检验结果的记录和处理1.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日期、检验结果等信息;2.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处理,如退货、更换等;3.对合格的原材料,按照规定进行存储和使用。
五、监控和改进1.建立原材料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2.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对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调整和改进;3.对于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应进行追溯调查和整改,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
六、人员培训和管理1.培训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检验水平;2.制定人员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推动原材料检验工作的质量提升。
总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规范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才能生产出安全可靠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原材料检验规范是指对用于生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通过原材料检验规范的实施,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生产需求,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1. 检验程序:(1)接收原材料:接收原材料时应进行验收,确认原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来料标准和数量要求。
(2)取样:根据取样方案,从接收的原材料中取样,并确保取样方法准确、代表性。
(3)检验项目和方法:根据产品要求和原材料特性,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4)检验记录:对每个原材料进行检验,记录检验项目、结果和检验人员信息。
2. 检验项目:(1)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有异常,如杂质、变色等。
(2)尺寸检验:测量原材料的尺寸,确认其是否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3)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原材料中的化学成分,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4)物理性能检验:如强度、韧性、硬度等,根据产品要求确定相应检验方法。
(5)微生物检验:对一些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材料,进行微生物检验,确保原材料不含有害微生物。
(6)包装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规定的包装要求。
3. 检验设备和工具:检验原材料时,需要使用各种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测量仪器、化学分析仪器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符合标准并定期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依据和标准:原材料的检验依据主要包括生产标准、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文件等。
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5. 不合格品处理:若原材料检验不合格,应按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可以选择退货、返工或者废弃等不同方式,依据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以避免不合格原材料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6.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定期对原材料检验数据进行分析,查找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情况,以寻找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原材料检验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原材料检验规范是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生产需求的标准和流程。
原材料检验的操作规范

原材料检验的操作规范篇一: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及检验规程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1. 目的: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4.1 采购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4.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4.3 采购部负责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5.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5.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5.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5.3 来料检验时的考虑因素;5.3.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5.3.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5.3.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5.3.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3.5 客户的要求。
6.来料检验方法:6.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6.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6.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6.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7.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7.1 全检: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7.2 抽检: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抽检比例待定)8. 来料检验的程序:8.1采购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由采购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
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1.材料标识:
每批次的原材料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包括材料牌号、生产日期、供应商信息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2.外观检查:
检验人员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裂纹、凹痕等缺陷,同时检查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光谱分析仪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元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关注的主要元素包括碳(C)、硅(Si)、锰(Mn)、磷(P)、硫(S)等。
4.金相组织检查:
取样后进行宏观和显微观金相分析,观察和评估原材料的晶粒结构、晶界清晰度、相分布等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5.机械性能测试:
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测试原材料的屈服强度、延伸率、韧性等机械性能指标,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和评估。
6.表面处理检查:
若原材料经过表面处理,如镀锌、氧化等,需检查处理层的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7.包装和存储:
原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应的包装要求,并采取合适的储存方式,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受损。
8.记录和报告:
对每批次的原材料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制造工序和质量控制。
以上仅为一份冷轧板原材料检验规范的示例,具体的检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要的是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一、前言原材料质量对于产品的最终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满足客户需求,制定本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原材料采购和使用的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
三、定义1. 原材料:指用于产品生产的原始物料,包括但不限于主要配方原料和辅助原料。
2. 质量检验:对原材料进行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
四、原材料质量检验要求1. 供应商选择a)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b) 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具备提供优质原材料的能力。
c) 对新供应商进行试验采购,并评估其产品的质量水平,必要时进行现场考察。
2. 样品提取和保管a) 从供应商处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原材料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b) 对样品进行封存和标识,包括样品来源、采样时间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
3. 检验项目和方法a) 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b)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指标等。
c) 使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4. 检验结果评定a) 对检验结果进行合理评定,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b)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采取措施,如拒收、退货等,确保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进入生产环节。
5. 检验记录和报告a)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b) 生成检验报告,并将报告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审计。
六、质量改进和持续监控1.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和配合度,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推动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水平。
2. 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进行追踪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3. 建立原材料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1.1原材料材质报告应符合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普通碳素结构钢和GB/T3077合金结构钢要求.板材外形尺寸应符合GB/T709热轧钢板品种,抽查率100%。
圆钢外形尺寸应符合GB/T702热轧圆钢抽查率100%见CHFT-ZY—01—8.2.4-2003。
4。
1。
4 型材尺寸应符合GB/T9787-1988热轧等角钢,GB/T706-1988热轧工字钢,GB/T707-1988热轧槽钢,GB/T3277-1991花纹钢板,GB/T8162-1999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输送液体用无缝钢管,GB/T3091-2001低压流体输送用无缝钢体管,抽查率100%.4.1。
5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1。
2用于焊接结构的各种钢材在划线下料前,其钢板局部的平面度,型钢各种变形超过下列规定,均须矫正,达到要求的允许偏差才可划线。
a)厚度小于14mm的钢板,钢带的直线度,每1m长度内,小于1。
5mm.厚度大于14mm的,每1m长度内,不大于1mm。
b)角钢,槽钢,工字钢,管子的直线,每1m长度内,不大于1mm,且最大不大于5mm。
c)角钢两腿的垂直度,不大于腿宽度的1%.d)工字钢,槽钢翼缘的倾斜度,不大于翼缘宽度的1。
25%。
1。
2。
1用于焊接结构的钢材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图样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工厂材料代用制度代用.材料代用应有责任工程师签字.1.2.2用焊接结构件的焊条应符合图样规定。
图样未做出规定的,应符合GB5117《低碳钢焊条》,GB5118《低合金钢焊条》,GB948《对焊焊条》的规定.1.2.3用于焊接结构件的钢材和焊接材料,须经技术检查部门依据其质量证明书检验后方可使用。
对方无牌号,无质量证书的钢材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定其牌号后方可使用。
1.2。
4钢材上必须有清晰,牢固的标志。
严禁使用牌号不明,为经技术检查部门验收的各种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检验规范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QB河南省威特消防设备有限公司Q/WTXF-ZC03001-2013原材料检验规程1. 目的以及自己设计生产的,使产品使用的物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的进货检验以及自己生产的元器件。
3. 主要依据常用物资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见附表)公司编制的《物料清单》。
Q/《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CNCA-09C-075:2011《消防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GB20031-2005《泡沫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4. 一般规定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的检验一般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入库检验、出库检验和试运行阶段的检验。
1入库检验各类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入库前质检人员必须根据供货合同、材料采购建议单以及相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对该批(同制造厂、同规格、同型号、同材质、同时到货的为一批)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书、合格证以及产品说明书等)是否齐全有效,检验项目应严格按照《原材料检验规程》执行,验证合格后,仓库管理员确认数量后入库,对不符合认证产品要求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不得入库,做退货处理。
对于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入库前做的特性试验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标准要求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办理正式入库。
出库检验有些检验项目在入库时来不及检验的物资,必须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在出库前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发放出库。
试运行阶段的检验对关键元器件在运行前无法检验或确有困难的检验项目,可在设备试运阶段按《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检验。
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应是在检定周期内的合格计量器具。
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质量证明文件必须齐全有效,供货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复印件应有供货方加盖的公章。
常用及原辅料(关键元器件)检验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元器件每年应定期确认检验,或生产商提供第三方检查报告,检测项目和要求与提供的资料一致。
质检部必须有关键元器件供货商的日常供货记录和材料质量记录,保证材料应与初始样品一致,持续的满足要求,质检部应对每个供货商每批供货质量进行评价与统计,作为每年的评价依据。
5. 实物检验一、五金件3、检验规范外观检查表面光滑、无划痕、裂纹、凹凸点、扭曲变形等缺陷。
边缘无毛刺。
材质检查材质符合技术文件或工程图纸要求或样品要求。
尺寸检查根据相关图纸或标准用游标卡尺检查,尺寸应在规定范围内。
主要性能参数检查满足使用要求且与相关零件进行实配试装顺利、无错位、翘曲、变形等不良现象。
4、因技术变更而需做相应要求的改变时,以最新技术文件、样品为准。
二、钢管类3、验收规则钢管类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管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本厂有权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查。
钢管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外观质量钢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龟裂、裂纹、轧折和结疤缺陷存在。
划痕允许深度不大于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允许有深度不超过 mm的少量凹坑、擦伤和细小的划道,但这些缺陷必须在壁厚的公差范围内。
5、钢管尺寸的允许偏差外径6~10mm允许偏差±;大于10~30 mm允许偏差±;大于30~50mm,允许偏差±;大于50mm,允许偏差±%。
壁厚~ mm,允许偏差±;大于~ mm允许偏差±15%;大于 mm允许偏差+12%~-10%。
钢管的长度:外径≤30mm为2~6m;外径>30~70mm为3~10m;外径>70mm为4~10m。
同批次材料长度偏差不超过±1%。
钢管的理论重量(密度为)按公称尺寸计算,其计算公式为P=S(D-S),其中D为钢管的公称外径;S为钢管的公称壁厚。
三、钢板类型钢板材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检查和验收;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型钢板材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本厂有权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查。
型钢板材的标志可采用打钢印、喷印、盖印、挂标牌、粘标签、放置卡片或涂色等方式。
标志应字迹清楚、牢固可靠。
型钢板材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1外观要求尺寸要求型钢板材的尺寸均应符合订货合同中的要求或样板尺寸的要求,对未明确提出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行业的规定(见附表一、二)。
外观检查表面光滑、无划痕、裂纹、凹凸点、扭曲变形等缺陷。
边缘无毛刺。
材质检查材质符合技术文件或工程图纸要求。
尺寸检查根据相关图纸或标准用游标卡尺检查,尺寸应在规定范围内(具体详见HG/T20592-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具体标准要求)。
法兰、盲板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有特殊要求或技术变更而需做相应要求的改变时,以最新技术文件、标准为准。
五、异型钢类异型钢指制作加工各类钢结构所使用的工字钢、槽钢、等边、不等边角钢、园钢、扁钢等。
1外观质量检验采用目视观察对异型钢各外表面进行检查。
异型钢的各外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折叠、轧折、结疤、夹杂等缺陷。
允许存在不超过检测部位厚度15%的局部麻点、凹坑、划痕和粗糙面。
成捆交货的异型钢,每捆至少挂两个标牌,逐根交货的异型钢端部或端面应有规定标记。
2尺寸、外型检验采用钢卷尺、弯尺和游标卡尺对异型钢的尺寸、外型进行检测。
异型钢的单根长度和累计总长,必须符合物资计划的要求数量。
异型钢任何截面部位不允许有超过 15°的扭转。
异型钢各部尺寸、截面面积和理论重量均应符合以下标准a.《热轧等边角钢》(GB/T 706-2008)b.《热轧不等边角钢》(GB/T 706-2008)c.《热轧工字钢》(GB/T 706-2008)d.《热轧槽钢》(GB/T 706-2008)e.《热轧圆钢、方钢》(GB/T 706-2008)f.《热轧扁钢》(GB/T 706-2008)六、焊材类1焊条的规格尺寸、药皮和焊芯偏心度,采用目视观察和卡尺检测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2012)《热强钢焊条》(GB/T 5118-2012)《不锈钢焊条》(GB/T 983-2012)《堆焊焊条》(GB/T 984-2001)2 焊丝的外观质量、尺寸、采用目视观察和卡尺测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94)合金钢焊丝须逐盘进行光谱检验。
检验其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有效,检验项目及数值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七、管道附件类1 外观质量检验采用目视观察对管道附件的各表面进行检查。
弯头、三通、异径管等附件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离层和超过壁厚负偏差的凹坑和划痕,防腐层无脱化现象。
法兰、盲板外圆表面应有清晰标记,密封面平整光滑,不得有毛刺和径向沟槽。
榫槽法兰能自然嵌合,凸面的高度不得低于凹槽的深度。
石棉橡胶等非金属垫片应无老化变质、分层现象,表面不应有折损、皱纹等缺陷。
金属垫片的加工尺寸、精度、光洁度及硬度应符合要求,表面应无裂纹、毛刺及径向划痕。
包金属及缠绕式垫片,不应有径向划痕、松散、翘曲等缺陷。
2 尺寸、外型验证采用卡尺、弯尺和钢卷尺对管道附件的尺寸、外型进行检测。
各类管件的尺寸、外型偏差均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按管道公差标准)。
检验其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有效。
检验其规格、型号和应符合采购合同的规定。
八、钢筋、圆钢类1外观检验热轧钢筋和热处理钢筋其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如有凸块其高度不应超过横肋的高度,其他缺陷的高度和深度不得大于该规格钢筋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表面无油污。
冷拉钢筋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等缺陷。
碳素钢丝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迹等缺陷。
刻痕钢丝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铁锈和结疤等缺陷。
直条进货的钢筋其弯曲度不应大于 4mm,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 %。
钢筋直径、不圆度允许偏差表2 验证进货钢筋的质证文件应齐全有效,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炉罐号(或批号)、钢种、钢号、标准号、强度、级别、规格重量及件数、生产日期,理化检验数据及结果,并有厂检验部门的印章等,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 数量验收可按公称重量或实际重量和直条进行验收。
一般按实际重量用称重验收,其数量应不少于规定的重量。
按公称重量验收时应抽取 5%进行检验。
公称重量与实际重量的允许偏差表九、关键元器件(阀门、泡沫泵、胶囊、密封玻璃、节流孔板、喷嘴、比例混合器)1 关键元器件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应是在检定周期内的合格计量器具。
2 关键元器件质量证明文件必须齐全有效,供货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复印件应有供货方加盖的公章。
3 关键元器件检验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4 关键元器件每年应定期确认检验,或生产商提供第三方检查报告,检测项目和要求与提供的资料一致。
5 关键元器件的采购必须按照已编制的《关键原材料清单》中规定的型号、主要参数、供应商进行控制。
供销部应保存对供应商的业绩的评价记录。
供销部应将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方名录清单发放至相关部门。
6 供销部不应随便更换供应商,如需更换供应商,必须由公司相关部门进行评估考核,并向认证机构申报变更,并提供详细的变更资料,获得批准后方可更换。
7 质检部对每批关键元器件进行检验并记录。
检验项目应严格按照《原材料检验规程》执行,验证合格后,仓库管理员确认数量后入库,对不符合认证产品要求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不得入库,做退货处理。
8 质检部必须有关键元器件供货商的日常供货记录和材料质量记录,保证材料应与初始样品一致,持续的满足要求,质检部应对每个供货商每批供货质量进行评价与统计,作为每年的评价依据。
9 外观质量验证采用目视观察对阀门进行表面质量检查。
阀门各部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粘砂、折叠、漏焊、重皮等制造缺陷和尖锐划痕。
阀门铭牌内容完整,装设牢固,并与产品合格证及《关键原材料清单》相符一致。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遵照项目质量计划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在出库前完成。
需解体检查的阀门,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阀座与阀体结合牢固;b.阀芯与阀座接合良好,并无缺陷;c.阀杆与阀芯联接灵活、可靠;d.阀杆无弯曲、锈蚀、阀杆与填料压盖配合合适,螺纹无缺陷;e.阀盖与阀体的接合应良好;f.垫片、填料、螺栓等齐全,无缺陷;g.阀门的传动装置和操作机构动作灵活可靠,无卡涩现象;h.解体复装后阀门应逐个进行严密性试验。
11 验证:检验其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有效,检验项目及数值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13 平衡阀的检验外观质量验证采用目视观察对阀门进行表面质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