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坏疽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气性坏疽的治疗及护理

气性坏疽的治疗及护理
流出脓液
发热:患者可能出现发 热症状,体温升高,与
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感染扩散:气性坏疽可 能扩散至其他部位,导
致全身性感染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X 线、CT、MRI 等
临床表现:局部 疼痛、肿胀、发 热、皮肤发红等
实验室检查:血 病理学检查:组
常规、生化检查、 织病理学检查,
细菌培养等
明确诊断
2
气性坏疽的治疗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等
观察患者伤口情况: 如伤口大小、深度、 颜色、气味等
观察患者全身症状: 如疼痛、肿胀、发 热、寒战等
观察患者心理状 况:如焦虑、抑 郁、恐惧等
观察患者饮食和排 便情况:如食欲、 排便次数、颜色等
观察患者药物反应: 如药物过敏、副作 用等
创面护理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 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方法:静脉滴注或口服,根据 病情调整剂量和疗程
抗生素的副作用: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根据病情需要,可联合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防止感染扩散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和患者身 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02
避免挤压:避免对伤口进行挤 压,以免造成感染
0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健康教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洗澡、刷牙等
避免皮肤破损,如刮伤、 擦伤等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动物、 土壤等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增强抵抗力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 疗疾病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

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物品的处理流程2

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物品的处理流程2

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物品
的处理流程2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病原体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一、操作者穿工作服和防水围裙,戴口罩、圆帽、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橡胶手套或防刺穿的乳胶手套。

二、处理流程
(一)疑似或确诊的病人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包装,并有明显标识,焚烧处理。

(二)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流程:
1、回收的感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包装并有明显标识。

按病原体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严格控制消毒液浸泡时间;浸泡时打开器械所有的轴节和卡锁,完全浸没在液面下,以便器械与消毒液充分接触。

(1)疑似或确诊朊毒体的病人污染的应先浸泡于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 分钟。

(2)气性坏疽污染的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 mg/L 浸泡30~45 分钟,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10000 mg/L 浸泡至少60 分钟。

2、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处理。

3、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2℃,30 分钟。

4、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当时发布的规定要求。

三、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

四、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

五、小心操作,避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或自身的职业暴露。

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流程

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流程

• •

注意事项

1.清洁剂、消毒剂应现配现用。 2.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器械,清洗器具、卫生工具,更 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 3.地面:地面有明显污染时,应先使用消毒剂覆盖消毒,再按照常规 清洁消毒程序处理。

谢谢
2、医务人员的拖鞋在手术间后室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2000mg/L
浸泡30-45min后在指定地点清洗。 3、手术间内所有物表(包括地面)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 2000mg/L严格擦拭,再用清水擦拭,擦拭后的抹布装入医用垃圾焚烧, 其他洁具随手术间消毒。
特殊感染手术用物处理
(二)阮毒体手术后的处理 使用后的器械或物品在手术间内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浸泡
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流程
夏丽红
2016.6.29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一、特异感染手术(指气性坏疽、阮毒体、不明原因的传染手术) 必须在负压手术间内实施,并禁止参观。
二、行此类手术前将负压手术间内所不需要的物品一律移至室外,
接送病人使用专车推车,提前30分钟开启净化系统。 三、护理人员分组,室内、外人员及用物不能相混,短缺物品由室 外专人供应,以免交叉感染。室内工作人员要戴防护眼面罩,穿防 护服和鞋,戴双层手套,皮肤破损者不得参加手术。

2.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 化钠溶液内作用6min,标注“感染器械”,密封交供应中心处理。
二.气性坏疽污染器械的处理流程 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5000mg/L-10000mg/L浸泡60min ,标注“感染器械”,密封交供应中心处理。 三.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当时发 布的闭交供应中心处理。

特殊感染处理流程

特殊感染处理流程

气性坏疽简介及其感染处理流程
[气性坏疽概述]
气性坏疽是梭状芽孢杆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软组织感染,多见于软组织严重开放性损伤。

祖国医学将其归属"疽"的范畴。

本病多发生在下肢和臀部肌肉丰富部位的严重创伤后,潜伏期一般为1~4日,也有短至6小时者。

气性坏疽是厌氧菌感染的一种即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气性坏疽多出现在大面积损伤且创口未得到及时清理的情况下,尤其是下肢和腿部等肌肉丰富部位受到严重创伤后,少数则发生在腹部或会阴部手术后的伤口处。

气性坏疽因其发展急剧预后严重已知的梭状芽胞杆菌有多种引起气性坏疽主要的有产气荚膜杆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溶组织杆菌等感染发生时往往不是单一细菌
而是几种细菌的混合各种细菌又有其生物学的特性根据细菌组合的主次.临床表现有所差别有的以产气显著有的以水肿显著这类细菌在人畜粪便与周围环境中(特别是泥土中)广泛存在故伤后污染此菌的机会很多但发生感染者不多因为这类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需具备缺氧环境如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损伤挤压伤伴有深部肌肉损伤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或石膏包扎过紧邻近肛周会阴部位的严重创伤继发此类感染的几率较高。

气性坏疽感染处理流程
注:气性坏疽消毒液泡腾片的配制方法
1000ml水+4片泡腾片(有效浓度2000mg/l)吸引器内加有效氯消毒液的配制方法3000ml水+12片泡腾片(配制方法:100ml水+12片的泡腾片搅拌后先吸到吸引器瓶内)器械桶浸泡液的配制方法:施康的有效浓度4:100(配制方法7500ml水+300ml的施康)污物桶泡腾片的配制方法:8000ml水+32片泡腾片喷壶器泡腾片配制方法1500ml 水+6片泡腾片。

气性坏疽消毒隔离工作流程

气性坏疽消毒隔离工作流程
6 、每个病房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 1 小时(病人面部、肢体须遮挡) 。 7 、手部有伤口的医护人员不得参与治疗及护理。

保洁公司:建立特殊感染登记本,项目包括日期、科室、重量、双签字
手术室: 1、须在一病区外科大楼负压手术间实施手术( 3 楼 8 号手术间) 2、准备护目镜 2 个、统靴 2 双;主刀手术者须戴护目镜、穿统靴。 3、切除后的组织、截肢后的肢体,采用 3%过氧化氢处置,用双层医疗垃圾袋封装及时转运至垃圾站。 4、每例手术完后,及时对物表和地面消毒,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
病房: 1、准备护目镜 2 个,凡有分泌物、体液等飞溅可能须戴上; 2、每个病房门口备 3 套布类隔离衣, 1 双统靴; 3、限制人员进入,集中时间治疗和护理;病房门须关闭; 4、进入者着装要求:穿隔离衣、长裤(护士穿工作裤) 、袜子、工作鞋、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为病人冲
洗伤口时穿统靴。 5、所有诊疗用物须放在治疗车或治疗盘内,严禁放在病床上(如换药等) ; 换药后的敷料及时收取。
气性坏疽消毒隔离工作流程
单间隔离或床旁隔离;床尾标识;用物专用
穿隔离衣;接触前后严格洗手;并用快速手消毒剂
床单元、地面及使用的医 疗用品如: 听诊器、 监护 导联线、输液泵等
1‰健之素每日擦拭或 拖地
需重复使 用的器 械 包 及医疗用品:换药包、 口护包等
包布打包;标识清楚; 双层黄色污物袋密封;
送供应室
供应室:灭菌 — 清 洗 — 灭菌
各种 生 活垃 圾、医疗垃圾
双层医疗垃圾 袋密封
及时收取,暂放入 特殊感染医疗垃圾 收集桶
电话通知专人, 及时收取至垃圾站
使用后床单、 被套、衣物等
用干净包布打 包,标识清楚
送供应室灭菌

气性坏疽污染器械处理流程

气性坏疽污染器械处理流程

气性坏疽污染器械处理流程英文回答:When it comes to the treatment process for gas gangrene contamination, there are several steps that need to be followed to ensure effective and safe handling of the contaminated equipment.Firstly, it is crucial to isolate the contaminated equipment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infection. This can be done by placing the equipment in a designated area or using barriers to separate it from other equipment. By doing so, the risk of cross-contamination can be minimized.Next, the contaminated equipment needs to be thoroughly cleaned and disinfected. This involves removing any visible debris or organic matter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equipment. It is important to use appropriate cleaning agents and disinfectants that are effective against the specific bacteria causing the gas gangrene. Following the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for the cleaning agents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ir proper use.After cleaning, the equipment should undergosterilization to eliminate any remaining bacteria or spore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autoclaving, which uses high pressure and steam to kill microorganisms. Other methods like dry heat sterilizationor chemical sterilization may also be used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equipment.Once the equipment has been sterilized, it should be carefully inspected to ensure that it is free from any contamination. This includes checking for any signs of damage or wear that could compromise its effectiveness. If any issues are identified, the equipment should be repaired or replaced to maintain its functionality and safety.Finally, the decontaminated equipment can be safely returned to service or stored for future use. It is important to properly label the equipment to indicate thatit has undergone decontamination and is safe to use.中文回答:当涉及到气性坏疽污染器械的处理流程时,有几个步骤需要遵循,以确保对污染器械进行有效和安全的处理。

气性坏疽演练预案

气性坏疽演练预案

一、预案背景气性坏疽是一种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气性坏疽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特制定本演练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气性坏疽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

2. 熟悉气性坏疽的防控措施和救治流程。

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演练内容1. 演练情景:某医院接收一名疑似气性坏疽患者,需进行应急处置。

2. 演练步骤:(1)接诊环节1)患者入院后,接诊护士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如皮肤颜色、疼痛程度等。

2)接诊医生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若怀疑气性坏疽,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隔离环节1)将患者安置在负压隔离病房,严密隔离。

2)医护人员穿戴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手卫生。

(3)救治环节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2)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等。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信息报告1)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启动感染防控措施。

2)按照要求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

(5)后续处理1)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病情稳定。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组织实施、协调指挥。

3. 演练评审组:负责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五、演练评估1. 评估指标:包括参演人员对气性坏疽的识别和诊断能力、应急处置流程的执行情况、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等。

2. 评估方法:通过观察、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

3. 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演练效果。

六、预案修订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气性坏疽的应急处置能力。

七、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级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气性坏疽的处理与预防

气性坏疽的处理与预防

气性坏疽的处理与预防刘淑玲2011-11-12气性坏疽通常指由厌氧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根据病变范围的不同,感染分为芽孢菌性肌坏死和芽孢菌性蜂窝织炎两类,是开放性骨折、严重组织碾挫伤、深层肌肉损伤和组织坏死感染等严重创伤的并发症。

主要病原菌是产气荚膜杆菌,为梭状芽胞杆菌属,厌氧、能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在机体内可形成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还可引起厌氧性蜂窝织炎、泌尿系感染和食物中毒。

它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并见于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消化道内,属于人和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成员。

此菌具有芽胞,污染水体后存活时间较长,对氯等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但并未列入国家法定传染病。

气性坏疽病通过伤口接触传播,感染后如得不到及时治疗,12小时内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但它对没有伤口的普通人并没有影响。

只要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就可防止交叉感染。

气性坏疽病常由严重创伤后感染引起,非地震时,普通人受伤,也有可能患上气性坏疽病。

气性坏疽病是可控可防可治的。

对一切开放性伤口,特别是有泥土污染和损伤严重的、肌肉坏死者,均应及时进行彻底的清创术。

气性坏疽并不可怕,彻底清创是根本、双氧水冲洗并开放伤口,为了避免伤者间产生交叉感染,必须对患者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并焚烧患者用过的医疗废弃物。

卫生部《WS 310.2-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将其列入需要特殊处理的传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需要单独回收处理。

手术治疗气性坏疽的处理流程1、在隔离手术间施行,尽量减少人员出入。

2、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3、污染的手术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洗,消毒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45min。

双层封闭包装注明“气性坏疽”字样送供应室处理。

4、污染的物体表面(包括接送病人被污染的推床)和地面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性坏疽处理流程
气性坏疽处理流程: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

根据病变范围的不同;芽孢杆菌感染分为芽孢菌性肌坏死和和芽孢菌性蜂窝织炎两类,通常所说的气性坏疽即芽孢菌性肌坏死,主要发生在肌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少数发生在腹部或会阴部手术后的伤口处。

致病菌梭状芽胞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以产气荚膜杆菌、水肿杆菌和腐败杆菌为主要,其次为产芽胞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临床上见到的气性坏疽,常是两种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所以易进入伤口,但并不一定致病。

气性坏疽的发生,并不单纯地决定于气性坏疽杆菌的存在,而更决定于人体抵抗力和伤口的情况,即需要一个利于气性坏疽杆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

因此,失水、大量失血或休克,而又有伤口大片组织坏死、深层肌肉损毁,尤其是大腿和臀部损伤,弹片存留、开放性骨折或伴有主要血管损伤,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容易发生气性坏疽。

发病机理气性坏疽的病原菌主要在伤口内生长繁殖,很少侵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

产气夹膜杆菌产生α毒素、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等,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尿、尿少、肾组织坏死、水肿、液化,肌肉大片坏死,使病变迅速扩散、恶化。

糖类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组织膨胀;蛋白质的分解和明胶的液化,产生硫化氢,使伤口发生恶臭。

由于局部缺血,血浆渗出,及各种毒素的作用,伤口内的组织和肌肉,进一步坏死和腐化,更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病变更为恶化。

大量的组织坏死和外毒素的吸收,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

某些毒素可直接侵犯心、肝和肾,造成局灶性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潜伏期可短至6~8h,但一般为1~4天。

全身症状早期病人表情淡漠,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冷汗、烦躁不安、高热、脉搏快速(100~120次/min),呼吸迫促,并有进行性贫血。

晚期有严重中毒症状,血压下降,最后出现黄疸、谵妄和昏迷。

局部表现病人自觉患部沉重,有包扎过紧感。

以后,突然出现患部“胀裂样”剧痛,不能用一般止痛剂缓解。

患部肿胀明显,压痛剧烈。

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苍白、发亮,很快变为紫红色,进而变为紫黑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

伤口内肌肉由于坏死,呈暗红色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缩,也不出血,犹如煮熟的肉。

伤口周围常扪到捻发音,表示组织间有气体存在。

轻轻挤压患部,常有气泡从伤口逸出,并有稀薄、恶臭的浆液样血性分泌物流出。


了气性坏疽怎么治疗?
气性坏疽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病人常丧失肢体,甚至死亡。

故一旦确诊,应立即积极治疗。

1.紧急手术处理在抢救严重休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同时,须紧急进行局部手术处理,手术前静脉滴注青霉素200万U和四环素0.5g。

一般应采用全身麻醉,不用止血带。

术中应注意给氧,继续输血,输液和应用抗生素。

在病变区作广泛、多处切开(包括伤口及其周围水肿或皮下气肿区),切除已无生活力的肌组织,直到具有正常颜色、弹性和能流出新鲜血的肌肉为止。

敞开伤口用大量3%过氧化氢溶液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

术后保持伤口开放,用过氧化氢液湿敷,每日更换敷料数次。

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截肢:a、伤肢各层组织均已受累且发展迅速;b、肢体损伤严重,合并粉碎性开放骨折或伴大血管损伤;c、经清创处理感染
仍不能控制,有严重毒血症者。

截肢部位应在肌肉未受累的健康组织处。

截肢残端不缝合,用过氧化氢液湿敷,待伤口愈合后再修整。

2.高压氧疗法在3个大气压纯氧下,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内的氧比平时增加20倍左右,可提高组织的氧含量,抑制气性坏疽杆菌的生长繁殖,并使其停止产生α毒素,一般在3天内进行7次治疗,1次/2h,间隔6~8h。

其中第一天作3次,第二、第三天各2次,在第1次治疗后,检查伤口,并将已坏死的组织切除,但不作广泛的清创或切除至健康组织。

以后,根据病情需要,可重复进行清创。

通过这种治疗方法,不少患肢的功能可得以保留。

还观察到,凡能完成最初48h内5次高压氧治疗的病人,几乎都能存活,但需要有高压氧舱的设备,野战条件下难于应用。

3.抗生素大剂量使用青霉素(1000万U/d)和四环素(2g/d),兼可控制化脓性感染,减少伤处因其他细菌繁殖消耗氧气所造成的缺氧环境。

待毒血症状和局部情况好转后,即可减少剂量或停用。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1.5~1.8g/d,静脉滴注。

4.全身支持疗法少量多次输血,纠正水与电解质代谢失调,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止痛、镇静、退热等。

气性坏疽抗毒血清对气性坏疽的防治效果不佳,仅能起到暂时缓解毒血症的作用,而且还有使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现已很少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