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word文档

合集下载

长度的测量【范本模板】

长度的测量【范本模板】

长度的测量主讲:黄冈中学优秀物理教师岑栋一、知识概述本节课我们学习长度的测量方法,首先掌握刻度尺的正确的使用方法,会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测量特殊的长度,最后分析近年中考题中出现的与长度测量有关的常见题型。

二、重点知识讲解1、刻度尺的使用: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五个字加以概括,即“认、放、看、读、记”.(1)认,就是认识刻度尺.首先,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零刻线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任选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为了读数的准确,通常选取整数的刻度线为起点,避免读数时出现错误。

其次,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度值越小,精确程度越高,测量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就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

(2)放,即尺的位置应放正。

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即沿着被测长度;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的一面贴近被测物体。

(3)看,即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读,即读数,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

(5)记,指记录。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测量值和单位.2、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的方法:(1)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薄小物体叠放在一起测量,测量出它们总的厚度(宽度),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物体的数量就得到一个薄物体的厚度。

如: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一张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等。

(2)化曲为直法:用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某一公路的长度、边界的长度(别忘记了将测量的长度乘以比例尺)、铅笔的周长等。

(3)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的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

本方法适用于比较长的路径的测量.(4)辅助测量法3、误差与错误(1)测量值跟其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

误差的产生是由于测量过程中受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完整word版)长度测量

(完整word版)长度测量

长度测量长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

长度测量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被广泛应用,在实验中进行的多数测量,最终都化为长度的测量。

除数字显示仪器外,几乎所有测量仪器最终都按长度进行标度。

如水银温度计是用标度尺指示水银柱在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指针式电表是依据指针在弧形刻度盘上的位置来读数。

所以长度测量几乎是一切测量的基础。

掌握长度测量方法十分重要。

一、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和螺旋测微装置的原理;2.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3.练习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数据;4.掌握数据处理的一般程序,熟悉直接和间接测量中的不确定度计算。

二、实验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铜柱体,小钢球三、实验原理长度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按测量精度的要求不尽相同。

实验中最常用的测量长度的量具是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千分尺)和读数显微镜等。

表征这些仪器的主要规格有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表示仪器的测量范围;分度值表示仪器所能准确读到的最小数值。

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仪器的精密程度,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仪器的误差相应也越小。

米尺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测量仪器。

米尺的量程大多是10—100cm,分度值为1mm。

用米尺测量长度只能准确读到毫米位,毫米以下的一位数要凭视力估计。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较米尺的测量精度高,它们的测量原理具有普遍意义。

本实验重点学习这两种仪器的使用。

读数显微镜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实现非接触的长度测量,其测量原理与使用方法将在实验《物体密度的测定》中介绍。

1.游标尺(游标卡尺)(1)游标尺的结构为了使米尺测得更准一些,在米只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叫做游标,利用它可以把米尺估读的那位数值准确地读出来。

游标卡尺主要由主尺和游标两部分构成(图1):与量爪A、Aˊ相联的主尺D(主尺按米尺刻度)以及与量爪B、Bˊ及深度尺G相联的游标E。

游标可紧贴着主尺滑动。

量爪A、B用来测量厚度和外径,量爪Aˊ、Bˊ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C用来测量槽的深度。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解析 此题中0.175 3 m的个位“0”对应的单位是m,“1”对应的单位 是dm,“7”对应的单位是cm,“5”对应的单位是mm。在物理实验中, 测量长度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题中的“3”是估读的,而“5”是 准确读数,即分度值就是1 mm。 答案 1 mm 方法归纳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可以用“对位法”。 ①看所给测量结果的单位;②从小数点的前一位开始,逐级缩小单位,并同 时在各个数位上标出对应的单位,直到倒数第二位为止;③看标出的最 后一级单位(即倒数第二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是什么,就可以确定此刻 度尺的分度值。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1-1-1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故B正确。由图知,刻度尺上1 cm之 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 mm,即此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1 mm;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45 cm对齐,所以物 体的长度为3.45 cm。 答案 B 3.45
例3 (2018福建龙岩上杭联考)如图1-1-4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 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 )
A.20 s C.200 s
图1-1-4 B.3.2 min D.180 s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 分针指在“3”和“4”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 间为t分=3 min=3×60 s=180 s;秒针指在“20”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t秒=20 s,即停表的读数为t=t分+t秒=180 s+20 s=200 s。 答案 C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4 (2018湖南张家界永定期中)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因为未遵守操作规则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解析 错误与误差有本质区别,错误可以避免,但误差不能避免,A、B错 误;未遵守操作规则会产生错误,C错误;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 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选项正确。 答案 D

长度的测量ppt课件

长度的测量ppt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体检时,小华站上身高体重秤,医生在刻度尺上读出他 的身高是1.634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所用尺子的分度值是1 cm B. 再向下估读一位数字可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C. 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1.63 D. 末位数字不准确无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24保定清苑区期中]小明同学在用皮尺测量自己的身高
时,由于拉得过紧,会使测得的身高比真实身高( B )
A. 偏大
B. 偏小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小明在测量木块长度时的操作如图所示。
(1)请指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 ① 左边没有对准零刻度线 ;

② 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贴木块 ; ⁠
③ 刻度尺没有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小明想估测5层教学楼的高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 下,请你帮他设计两个能够估测出楼层高度的方法。 方法一: 先选用一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测量一级台阶的高度为h0,然后数出教学楼1楼到2楼 ⁠
的台阶数N,则5层教学楼的高度为h总=5Nh0 。 ⁠
方法二: 用一条足够长的绳子从5楼楼顶自然垂下 ⁠
与地面接触,再测出绳子从楼顶到底面的长度L,此 ⁠
长度即为所测高度(合理即可)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PPT课件(初中科学)

1.4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PPT课件(初中科学)

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
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B )
A.118.7cm
B.118.75cm
C.118.753cm D.1187.5cm
3.一个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得
的数据为1.41厘米、1.43厘米、1.41厘米,
则测量结果应该是( ) C
A.1.416厘米 B.1.43厘米
C.1.42厘米
D.1.426厘米
小结: (2)使用方法 放正确: 刻度尺紧贴并平行于被测物体 看正确: 读数时,视线垂直于刻度尺 读正确: 准确值+估计值 记正确: 数值后写明单位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1.运动会上裁判把皮尺拉的太紧,会导致 投实心球的成绩( B) A.偏大 B.偏小 C.无变化 D.无法判定
2.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 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的测 量结果比较(C`) A.一样大 B.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无法判定
2.如果刻度尺较厚应该怎么正确使用?
视线垂直于刻度尺
×

准确值+估计值(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单位
1.77厘米
1.某同学测得木块的长度是29.36厘米,则该
读数的准确值为_2_9_._3_厘__米_,估计值为 _0_._0_6_厘__米_。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0_.1_厘__米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有四个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填单位 1.纪老师的身高是16( 分米 )
2.下列物品的长度接近2cm的是( C ) A.科学书的宽度 B.一支笔的长度 C.男生头发的长度 D.指甲的厚度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C) A.8.2米=8.2×100=820厘米 B.8.2米=8.2米×100=820厘米 C.8.2米=8.2×100厘米=820厘米 D.8.2米=8.2米×100厘米=820厘米

1.4.1长度的测量课件

1.4.1长度的测量课件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新知二 长度的单位和换算
1.国际单位:“米”,用“m”表示。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 微米(μ m)、纳米(nm)。 3.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___10_0_0___m 1 m=___1_0____dm=100 cm=___1_0_0_0__mm 1 mm=___1_0_00___μ m=___1_0_0_0_00_0____nm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2)放,即尺的位置应放正。一是使选用的刻度尺的 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二是刻度尺应与被测长度平 被测长度;三是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紧贴 (3)看,即读数时视线不能斜歪,要与尺面垂直。 (4)读,即读数,除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 数值(估计值)。 (5)记,指测量结果的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 录的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科学记数法:1 m=___1_0_2 ___cm=____1_03___mm=___1_ ___1_0_9___nm 1 dm=_____10_-_1 _____m,1 μ m=__1_0_-_6 ___m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新知三 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___刻__度_尺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认 ①零刻度:观察刻度尺的______零__刻_度__线_是__否__磨_损______ ②量程:刻度尺能测量的____最_大__范_围____; ③分度值:即最小刻度值,刻度尺___最_小__一__格____所代 它决定测量的___精_确__程__度____。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2)放 ①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零刻度线未磨损)与被测物体 __对__齐____; ②刻度尺与被测长度___平_行____; ③较厚刻度尺的刻度线应___紧_贴____被测物体。 (3)看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___垂__直___。

《长度测量基本知识》课件

《长度测量基本知识》课件
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离 散程度,准确度则表示测 量结果接近真实值的程度 。
误差的处理
选用高精度测量工具
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测量工具,降低工 具本身带来的误差。
优化测量方法
通过改进或优化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控制测量环境
在稳定的测量环境下进行测量,尽量减少环 境因素的干扰。
提高人员素质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 等的变化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测量方法的不完善或操作不当 可能导致误差的产生。
人员操作的影响
测量人员的视觉误差、操作失 误等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
性。
误差的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
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 的差值。
相对误差
表示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 的比例。
精密度和准确度
建筑
测量土地、建筑物和结构,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质量控制
测量产品尺寸,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和缺陷。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天文学
测量天体距离和位置,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物理学
测量物理量和实验数据,验证物理定律和理论。
生物学
测量生物体尺寸和形态,研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05
长度测量的未来发展
长度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比较测量法
定义
比较测量法是通过比较已知长度 或角度的标准器与被测物体,从 而确定被测物体的长度或角度的
方法。
特点
比较测量法精度高,但需要标准 器,且标准器需要定期校准。
应用
适用于高精度测量和校准工作。
绝对测量法与相对测量法
01 02
定义
绝对测量法是通过直接读取刻度尺的刻度值来得到物体的长度或角度; 相对测量法则是通过比较被测物体与标准长度或角度之间的相对差异来 得到物体的长度或角度。

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课时1长度的测量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课时1长度的测量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4节科学测量(课时1)长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记录读数。

4、学会用累积法测量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重点难点】1、能熟练的进行长度单位的选择与转换。

2、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识罗列】一、长度的基本知识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

还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对应的符号是km、dm 、cm、mm、μm、nm。

3、1km =_______m1m =______dm =_______cm =_______mm1m=_______mm、1mm =______μm、1μm=_______nm1m______μm =_______nm4、潜水艇常用声呐来测量距离,雷达用电磁波来测量距离,激光测距仪用激光来测量距离,这些都是利用波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距离。

【情景品学】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

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其误差仅为其它光学测距仪的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

二、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记录1、认识刻度尺观察常用刻度尺的一大个格和一小格分别表示的长度,判断实际测量物体长度时该用什么量程,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2、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使用刻度尺前应仔细观察它的 , 和。

①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这把刻度尺也可以用,只不过不把它的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___________作为测量的起点线;②观察它的最大测量值即________;③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这个值越小,准确程度越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科学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对应学生用书B 本P4—P5] 重点提示
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

测量较小距离一般用厘米和毫米,还会用到微米和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

3.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A 组
1 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广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 )
A. 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D )
A. 1.8米=1.8×1000=1800毫米
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3 为测量某一金属块的长度,下列四种方法中,
正确的是(
C )
A. B. C. D.
(第4题)
4 如图所示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下列所记录的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B )
A. 7.25厘米
B. 2.25厘米
C. 2.3厘米
D. 2.2厘米
5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C )
A. 2.42厘米
B. 2.428厘米
C. 2.43厘米
D. 2.47厘米
6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应选用下列尺子中的(A )
A. 量程3米,最小刻度1毫米
B. 量程10米,最小刻度1分米
C. 量程30厘米,最小刻度1毫米
D. 量程15厘米,最小刻度0.5毫米
7__刻度尺__是常用的测量长度工具,测量工具的精确值由__最小刻度__决定。

8使用刻度尺之前,应该先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以及它的__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__。

用刻度尺测量时,尺的位置要__放正__,刻度尺的刻度线__尽量靠近被测量的物体__,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__正对或垂直__,在读数时,要估读到__最小刻度的下一位__。

9测量长度时常用到的工具有卷尺、皮尺、声呐、电磁波、激光测距仪、游标卡尺等,选择合适的工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建筑工人常用__卷尺__测量长度。

(2)潜水艇常用__声呐__测潜水艇与障碍物间的距离。

(3)雷达用__电磁波__测距离。

10请给下列测量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王红的身高是168__厘米__。

(2)科学课本的长度是258.0__毫米__。

(3)课桌的高度是7.8__分米__。

(4)南京长江大桥正桥全长为1576__米__。

11甲、乙、丙三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1.3__厘米;乙__1.58__厘米;丙__1.70__厘米。

,(第11题))
B组
12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较准确,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C)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测量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13小红和小明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桌面的长度。

小红测量的结果是122.9厘米,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8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小红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
C.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
D. 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14下列几种测量金属球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A. B. C. D.
15钢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大,若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冬天和夏天的测量结果相比较(C)
A. 两者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断
【解析】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的程度比玻璃大,夏天温度较高,由于受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较多,所以测量值比玻璃的实际值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钢尺的长度变小较多,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大,因此测量同一块玻璃,冬天的读数比夏天大。

16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中,错误
..的是(D)
A.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 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
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 N
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 只使用一把刻度尺不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解析】要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一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

17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7题)
(1)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35.0__毫米。

(2)用该刻度尺测得某教科书(共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__0.05__毫米。

(3)测量距离的方法除了用有刻度的尺进行测量外,你还能举出一种其他的方法吗?__步测法__。

18为了较准确地测出一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

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
__1.4__毫米。

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将偏__大__;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__大__。

,(第18题))
C组
19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 将细铜丝捋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 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C. 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 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 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F. ……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A__,错误的步骤是__C__,还缺少的步骤F是__用线圈总长度l除以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__。

(2)在第(1)小题的基础上,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DEBF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ABC)
A. 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 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 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写错位置
导学号:09534002
【解析】正确的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组线圈的总长度l,再将线圈长l除以圈数,
所得的结果就是金属丝的直径,即d=l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