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热交换器

合集下载

全热交换效率计算公式

全热交换效率计算公式

全热交换效率计算公式全热交换器是一种常用于加热、冷却或回收能量的设备,它通过将两个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来实现能量的转移。

为了评估全热交换器的性能,我们需要计算其热交换效率。

热交换效率是评估全热交换器传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热量在全热交换器中实际传递的比例。

换句话说,热交换效率是热量转化的利用率。

计算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热量传递量和热量传递的理想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热量传递量。

热量传递量是指通过全热交换器传递的热量。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传热量 = 传热系数× 温度差× 有效传热面积其中,传热系数是指热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能力,它受到全热交换器的设计和工况条件的影响。

温度差是指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异,有效传热面积是指热量传递的表面积。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热量传递的理想情况。

理想情况下,热量传递过程中没有任何能量损失。

这意味着热量在全热交换器中的传递是高效的,没有任何能量浪费。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理想传热量:理想传热量 = 较高温度流体部分传热量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将传热量除以理想传热量,并乘以100来计算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热交换效率 = (传热量 / 理想传热量) × 100%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全热交换器的性能,并确定其传热效率。

更高的热交换效率意味着更高的能量利用率和更好的能源效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热交换效率的计算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

实际情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可能会有所降低。

综上所述,全热交换器热交换效率的计算公式为传热量除以理想传热量,并乘以100。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评估全热交换器的性能。

通过提高热交换效率,我们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能量转移,为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做出贡献。

空气热交换器与全热交换器是一样的吗?有何区别?

空气热交换器与全热交换器是一样的吗?有何区别?

空⽓热交换器与全热交换器是⼀样的吗?有何区别?
空⽓热交换器与全热交换器是⼀样的吗?有何区别?合肥宽信换热器⼚家为您分享!
全热交换器与空⽓热交换器,虽然它们都属于热交换器,但是是不⼀样的。

因为,全热交换器,其是将通风设计与⾼效换热相结合⽽得到的,其的核⼼配件,是为风机和热交换器。

⽽空⽓热交换器,其则是⽤来进⾏热量等的交换的,所以说,这两者之间不可能相等。

空⽓热交换器
空⽓热交换器,其简单来讲,是通过冷热媒介来进⾏空⽓的加热或是冷却。

所以,基于它的这⼀作⽤,我们可以将其⽤在送风加热以及烘⼲的换热系统中,并且可以得到好的换热效果。

此外,在蒸汽换热系统,以及采暖和通风换热系统中,空⽓热交换器,也是⾮常常⽤的⼀种换热设备。

合肥宽信换热器⼚家常年⽣产销售空⽓热交换器,如有需要欢迎咨询:0551-********!
标签:空⽓热交换器,翅⽚管换热器,空⽓换热器⼚家。

全热交换器

全热交换器

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是:产品工作时,室内排风和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换热器芯体时,由于气流分隔 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夏季运行 时,新风从空调排风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空调风干燥,使新风含湿量降低;冬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 室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升高。这样,通过换热芯体的全热换热过程,让新风从空调排风中回收能量。
全热交换器
含有全热换芯体的新风、排风换气设备
01 工作原理
03 特点
目录
02 分类 04 选型指南
全热交换器通常是指一种含有全热换芯体的新风、排风换气设备。
在小型家用空调或VRV空调系统中,因不带新风,室内空气品质较差.需要在系统中采用热回收装置。全热 交换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回收装置,通过回收排气中的余热对引入空调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在新风进 入室内或空调机组的表冷器进行热湿处理之前,降低(增加)新风焓值。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负荷,节省空调系统能 耗和运行费用,有效地解决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与空调节能之间的矛盾,在空调系统节能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
谢谢观看
选型指南
全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解决方案,热交换器选型指南 确定房间所需新风量时:应根据房间空间大小及室内人员数量综合考虑。根据上表推荐数据分别按“每人所 需新风量”和“房间新风换气次数(m2),净高h=3(m),人员n=12(人),若按每人所需新风量计算,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50(m3/h), 则新风量 Q1=n·q=12×50=600(m3/h)。 若按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p=4.5(次/h)。 则新风量Q2=p·s·h=4.5×50×3=675(m3/h)。 由于Q2 >Q1,故取Q2(即675m3/h)作为设备选型参数数据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全热交换器是一种新风系统中常用的技术,它通过热量交换的方式实现热量的回收与利用。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通风系统中。

1. 全热交换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全热交换器通过将室内和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室内热量的回收与利用。

它通常由两个平行的热交换器组成,分别用于处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

在工作过程中,新鲜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分别通过两个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热量的传递。

2.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的优点2.1 节能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可以回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利用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传递,从而减少了对室外空气的加热或冷却需求。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环保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减少了对室外空气的加热或冷却需求,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有助于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3 舒适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供更加清新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同时,它可以减少外界的噪音和异味进入室内,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的应用领域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的通风系统中,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开窗通风的场所,如住宅、办公楼、学校等。

它在冬季可以通过回收室内空气的热量,提供温暖的新风,减少室内的采暖能耗;在夏季可以通过回收室内空气的冷量,提供凉爽的新风,减少室内的空调能耗。

此外,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还适用于一些对内外空气交换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如实验室、医院等。

4.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的注意事项4.1 设备选择在选择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新风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送风量、热交换效率、压降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维护保养和运行成本等因素。

4.2 系统设计在设计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时,应合理布局和设计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新风供应、热交换、送风和排风等。

全热交换器组成结构

全热交换器组成结构

全热交换器组成结构1. 简介全热交换器(Total Heat Exchanger)是一种用于热量传递的设备,通常用于将冷却介质和加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互换,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全热交换器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以实现热能传递。

2. 组成结构一个典型的全热交换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2.1 管束管束是全热交换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管道或管子组成,通常是金属制造而成。

这些管道可以是直立、水平或倾斜的,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

通过管束内流动的介质可以在管壁之间进行传导式传热。

2.2 管板管板位于管束两端,用于支撑和固定管束,并将流体引导到正确的位置。

它通常由金属制造而成,并具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在全热交换器中,有进口和出口管板,分别用于引导冷却介质和加热介质进出管束。

2.3 换热介质换热介质是全热交换器中传递热量的介质,通常是液体或气体。

在传统的全热交换器中,冷却介质和加热介质通过管束交替流动,通过管壁之间的传导式传热实现能量的转移。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高效的热能传递。

2.4 外壳外壳是全热交换器的外部结构,通常由金属或合金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内部组件,并提供支撑和固定。

外壳通常具有进口和出口口径,用于引导冷却介质和加热介质进出全热交换器。

2.5 密封件密封件用于保证全热交换器内部的流体不会泄漏到外部环境中。

它通常位于管板和外壳之间,并采用密封垫片或O型圈等形式进行密封。

密封件需要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以确保全热交换器的正常运行。

3. 工作原理全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量传导和流体流动。

当冷却介质和加热介质通过全热交换器时,它们分别进入管束内的不同管道。

由于温度差异,冷却介质中的热量会通过管壁传导到加热介质中,从而使加热介质得到加热,而冷却介质则被冷却。

这样就实现了能量的转移和高效利用。

在全热交换器中,冷却介质和加热介质可以采用不同的流动方式,如并行流、逆流或交叉流。

全热交换新风机的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新风机的工作原理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家居环境的设计,为了使室内保持四季恒温,于是出现了空调和采暖设备,为了用上洁净卫生的水,于是有了各种净水设备。

除此之外,我们每天还要呼吸,因此,为了每天能够呼吸到健康清新的空气,便出现了家用新风系统,其中全热交换新风机是当前最受欢迎的新风设备。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有关全热交换新风机原理及优缺点的分析。

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所谓全热交换器,既全热交换新风机,它是一种含有全热交换芯体的新风、排风换气设备。

其工作原理为:设备在运行时,室内排风和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换热器芯体时,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和蒸汽分压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

在夏季,新风从空调排风获得冷量,温度得以降低的同时还被空调风干燥,从而使得新风含湿量降低;在冬季,新风从空调室排风获得热量,温度得以升高。

全热交换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型空调通风装置,通过换热芯体的全热换热过程,能够有效地获取排风中的焓值全热型CHA或温度显热型CHB,从而达到了节能换气的目的,极大地节约了新风预处理的能耗。

全热交换器优缺点全热交换新风机作为当前最受欢迎的桃源仙居新风系统,拥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换热效率高。

产品采用先进的逆流结构设计,能够大大的提高换热效率;二、外形紧凑小巧。

全热交换器的外形为六边形,降低了模块的厚度,特殊的通风孔道有利于模块比交叉流机芯做得更短;三、性能稳定、无需清洁。

通风孔道采用了流线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着尘,无需对交叉流机芯进行定期的清洁;四、使用寿命长。

采用了ABS框架结构,非常坚固而耐用,使用寿命相比交叉流机芯增加了一倍。

当然,全热交换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其他的热回收装置一样,全热交换器在安装时需要把新风和排风集中在一起,这样便会给系统布置带来一些困难,此外,当排风和进风的压力差较大时,通过分隔板密封圈会有少量的空气泄漏,不过这些情况可以通过送风压入、排风吸出法来避免。

全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器类型。

它主要用于回收和利用建筑物和工业
过程中的余热。

与传统的热回收系统相比,全热交换器可以回收和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和湿度,从而更有效地节约能源。

下面是全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

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器的核心部分是热交换器核心。

热交换器核心由多个平行的薄板组成,每个薄板都有许多小孔。

当新鲜空气从一个管道进入热交换器核心时,它被分配到每个薄板上的小孔中。

同时,废气从另一个管道进入热交换器核心,通过小孔流入薄板的相邻侧。

这样,新鲜空气和废气通过热交换器核心平行流动,但不相互混合。

在这个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热能被传递给了新鲜空气。

当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时,它已经被加热和加湿,使得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得以改变。

由于新鲜空气和废气没有相互混合,所以热交换过程是高效的。

优点
1.节约能源
全热交换器可以在室内回收和利用废气中的热量和湿度,从而节约能源。

据统计,全热交换器可以使空调系统的能耗降低20~40%。

2.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全热交换器可以过滤室内和室外的空气,从而减少室内污染物的浓度,提高室
内空气质量。

3.保持室内舒适
全热交换器可以平衡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使室内气温和湿度更加舒适。

4.方便维护
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清洁。

小结
全热交换器是一种高效的热回收系统,它可以在室内回收和利用废气中的热量
和湿度,从而节约能源并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由于其简单的构造和易于维护,全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和工业过程中。

全热交换器组成结构

全热交换器组成结构

全热交换器组成结构概述全热交换器(Total Heat Exchanger),又称为回收式换热器(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Recovery Exchanger),是一种用于回收废热并实现能量转移的装置。

它通过根据两个流体之间的热量差异,在二者接触的界面处实现热量传递。

本文将探讨全热交换器的组成结构。

传热器传热器是全热交换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细小管子组成。

传热器的作用是将热量从废气传递到新鲜空气中。

传热器通常由高热导率的材料制成,使得热量能够迅速传导。

传热管传热管是传热器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它们通常是由高热导率且不易腐蚀的材料制成,如铜、铝、不锈钢等。

传热管的内壁会形成一层细小的结露物,用以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传热板传热板是传热器中另一种常见的结构。

它由许多波纹形状的金属板组成,波纹板的作用是增加表面积以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传热板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制成。

风机风机是全热交换器中的重要部分,它起到将废气和新鲜空气进行流动的作用。

风机通常位于传热器的末端,可以通过创建气流来促进热量的传递。

强制对流风机在全热交换器中,通常使用强制对流风机来增加气流速度和压力,以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这种风机通过自身旋转产生负压,同时通过导向叶片控制气流的方向和速度。

离心风机是一种常用的风机类型,它通过一个旋转的叶轮来产生气流。

离心风机的叶轮由多个叶片组成,当风机旋转时,叶片将废气和新鲜空气推向全热交换器的传热器部分。

换向阀换向阀用于控制传热器中的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流向。

通过改变流向,可以实现废气中的热量向新鲜空气的传递,并实现能量的回收。

二通换向阀二通换向阀是一种常见的换向阀类型。

它只有两个出口,可以控制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流向。

该阀通过调节出口的开关状态,决定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流动方向。

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是另一种常见的换向阀类型。

它有三个出口,可以同时控制废气和新鲜空气的流向。

通过调节出口的开关状态,可以将废气和新鲜空气导向不同的管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热交换器作为楼宇空调新风换气系统的热能回收设备,可以同时回收回风空气中的显热、及潜热。

因此,其节能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结合实例对在新风换气系统采用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的节能特性及投资回收期等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与采用显热交换器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对于新风热负荷中潜热负荷较高(=显热比较低)的夏季高温、多湿的南方城市,采用全热交换器具有较大的节能效果。

而且,对防止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发生交叉污染的研究成果及设计技巧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全热交换器热回收节能技术经济分析新风换气交叉污染1 序言近年,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已经不仅仅限于温度、湿度、风速等与舒适有关的条件,而提升到对于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CO2、VOCs等)浓度、粉尘等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室内空气质量(IAQ: Indoor Air Quality)的重视。

舒适与健康成为现代空调所追求的两大主题。

然而,由于建筑节能要求、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越来越好。

因此,从卫生与健康的要求来看,房间必须有一定量的新风换气。

按照国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对于住宅、办公建筑,其新风量应不小于30m3/h?人。

而对于某些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或是室内有污染源的工业建筑,其换气次数可高达6h-1。

较大的换气量,必然会造成较大的热(冷)能损失,导致空调负荷增加。

所以,保证IAQ与空调节能形成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空调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全热交换器可以同时回收空调新风系统回风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作为楼宇空调新风换气系统的节能设备,其普及推广越来越受到重视。

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与使用地区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采用全热交换器时应从投资和节能效果两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本文结合实例对新风换气系统采用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及投资回收期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采用显热交换器的情况作了比较。

介绍了防止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发生交叉污染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设计技巧。

2 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热能回收原理转轮型全热交换器的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

在分隔成上、下两个区的壳体中,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全热交换器转轮由电机驱动,以大约20 rpm的速度在壳体中转动。

由于全热交换器转轮是由带有吸湿性涂层的铝箔等材料加工而成。

来自室内被污染的回风空气从装置的上半部通过转轮向室外排风时,回风空气中所含热(冷)量和水分的绝大部分将蓄积在转轮中。

随着转轮的转动,进入新风区的转轮会将其蓄积的全热能释放给从装置下半部通过转轮的室外新风空气,实现热能回收。

譬如在冬季,室外新风在通过蜂窝状转轮时由于与转轮之间存在着温度差、水蒸气分压差,蓄积在转轮里的显热和水分会放出,使新风被预热和加湿变为温暖、湿润的空气后送到室内。

同样原理,在夏季可以实现连续地向室内供给经过被预冷和除湿后的凉爽干燥的新风。

从而降低新风热负荷、实现节能。

3 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的节能特性与经济性3.1 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的节能特性用于评价全热交换器性能的重要指标是热交换效率。

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分为显热(温度)交换效率,潜热(湿度)交换效率和全热(焓)交换效率。

其各自的定义为:(1)(2)(3)以上各式中 , 为换热前、后新风的温度[℃]; , 为换热前、后新风的含湿量[g/kg(dry air)];,为换热前、后新风的比焓[kJ/kg]; , , 分别是换热前回风的温度[℃]、含湿量[g/kg(dry air)]和比焓[kJ/kg]。

厚度为200mm的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的实测结果见图2。

在推荐的迎面风速3~4m/s范围内,其全热交换效率可达到70%以上(1)。

3.2 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的经济性分析为了保证在出现气象峰值时,室内空气也能保持在设计条件,通常,空调设备是按照该地区的气象峰值的历年平均值进行设计的。

然而,室外空气条件时刻都在变化,如果仅仅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的空调室外空气设计参数为基准来讨论采用全热交换器进行热能回收的技术经济性,必然造成过大评估其节能及经济效益。

因此,若空调运转期间任意时刻的室外新风比焓为,设计条件下室内空气比焓为,没有采用全热交换器时因换气所带来的新风热负荷,采用全热交换器后的新风热负荷,采用全热交换器所降低的新风热负荷(=节能量)可分别表示为:表1 设计条件建筑面积 8000 m2(所在地区:上海市)新风量 48000 m3/h(6m3/m2?h,5m2/人)室内条件夏季:25℃, 55%RH, 52.86kJ/kg冬季:20℃, 40%RH, 34.81kJ/kg室外条件夏季:34℃, 64%RH, 90.37kJ/kg冬季:-4℃, 75%RH, 1.02kJ/kg运行时间夏季:1300 h 冬季:1050 h电价 0.8元/kWh (0.049元/1000kJ,按COP=4.5进行换算)燃油价格 3.2元/L(0.0813元/1000kJ,按热值39381kJ/L进行换算)全热交换器型号PAC-3500T,迎面风速3m/s,焓效率73.5%, 风阻160Pa风机马达7.5kW×2台,转轮驱动电机0.75kW显热交换器型号PAC-3500S,迎面风速3m/s,热交换效率75.5%, 风阻150Pa风机马达7.5kW×2台,转轮驱动电机0.75kW(4)(5)(6)以上各式中为设计换气所需新风风量[m3/h], 为空气密度[kg/m3],为运转时间[h]。

在实际设计计算时,把每一时刻室外新风的比焓值带入以上各式进行积分计算是不可能的。

通常是根据历年平均气象数据,将空调运转期间设计工况下每处理1 m3/h室外新风所需冷、热负荷平均值整理成数据资料,供设计者选用。

在没有此类数据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空调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及室内设计条件计算出最大新风换气负荷后,根据空调实际使用状况,乘上一个小于1的系数(通常约为0.75~0.85)来计算。

以上海市某中等规模的写字楼为例,对新风换气系统采用全热交换器的经济效益作如下计算分析。

设计条件在表1中给出。

若不采用任何热回收设备,仅以换气扇对空调房间进行换气时,因换气所带来的新风热负荷为:夏季:48,000×1.2×(90.37-52.86)×1,300×0.8=2,246,999,040 kJ/年冬季:48,000×1.2×(34.81-1.02)×1,050×0.8=1,634,895,360 kJ/年若在新风换气系统采用全热交换器,其所能降低的新风热负荷为:夏季:2,246,999,040×0.735=1,651,544,294 kJ/年冬季:1,634,895,360×0.735=1,201,648,090 kJ/年全热交换器自身消耗电力为:夏季:15.75×1,300=20,475 kWh/年冬季:15.75×1,050=16,537 kWh/年则节约运行成本为:夏季:1,651,544,294×0.049/1,000-20,475×0.8=64,545元/年冬季:1,201,648,090×0.0813/1,000-16,537×0.8=84,464元/年合计:64,545+84,464=149,009元/年根据目前全热交换器的售价,约2年内可收回设备投资。

而且,这并不包括由于采用全热交换器降低了新风热负荷,所需制冷、供热设备能力变小而导致空调设备投资减少的部分,以及以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时的电力消耗。

根据设计实例,对于新建楼房而言,这一空调设备投资减少的部分几乎与因采用全热交换器而导致的设备投资增加额相同。

因此,新建楼房在最初设计阶段把空调设备与全热交换器统筹考虑可以获得更大的节能经济效益。

3.3 全热交换器与显热交换器的技术经济比较对于上述工程实例,如果采用显热交换器(其显热交换效率为75.5%,见表1),则新风送风温度为:夏季:T2=34-(34-25)×75.5%=27.2℃冬季:T2=-4+(20-(-4))×75.5%=14.1℃采用显热交换器所降低的新风热负荷为:夏季:(34-27.2)×48,000×1.2×1.035×1,300×0.8=421,604,352 kJ/年冬季:(14.1-(-4))×48,000×1.2×1.01×1,050×0.8=885,485,260 kJ/年显热交换器自身消耗电力为:夏季:15.75×1,300=20,475 kWh/年冬季:15.75×1,050=16,537 kWh/年节约运行成本为:夏季:421,604,352×0.049/1,000-20,475×0.8=4,278元/年冬季:885,485,260×0.0813/1,000-16,537×0.8=58,760元/年合计:4,278+58,760=63,038元/年表2 全热交换器与显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比较新风送风空气条件没有热回收显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夏季制冷空气温度[℃] 34 27.2 27.3含湿量[g/kg(干)] 21.92 21.92 13.98比焓[kJ/kg(干)] 90.37 83.27 63.11新风负荷比[%] 100% 81% 27%冬季采暖空气温度[℃] -4 14.1 13.9含湿量[g/kg(干)] 2.02 2.02 4.67比焓[kJ/kg(干)] 1.02 19.30 25.77新风负荷比[%] 100% 45.9% 27%按目前显热交换器的售价,需3年才能收回设备投资。

采用显热交换器虽然也可以实现节能,但从技术经济综合指标判断,其节能效果远远不如采用全热交换器。

而且,从表2可以看出:新风热负荷中潜热负荷所占比例越高(=显热比越低),采用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也就越大。

就本例而言,夏季制冷期新风热负荷的显热比约为0.25,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为显热交换器的3.84倍。

而在冬季采暖期,新风热负荷的显热比约为0.72,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仅为显热交换器的1.35倍。

所以,从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两方面来看,对于像上海这样夏季高温、多湿的南方城市,建议在新风换气系统推广使用全热交换器,实现新风换气系统节能降耗。

4 全热交换器发生交叉污染的原因及解决对策4.1 全热交换器发生交叉污染的原因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发生交叉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由于全热交换器转轮旋转所产生的夹带。

全热交换器以大约90~120゜/秒的转速连续转动,转轮由回风区进入新风区时,会将一小部分没有来得及离开转轮的回风被夹带到新风区,导致交叉污染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