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语文总复习: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诗词鉴赏

(文章开头、判断句)
(2)“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 未惬人意。(作者观点,有判断意)
(3)愚意此说更属不妥。(观点、判断)
(4)所以铜马应……最为雅致贴切(观点、判断)
2019/5/29
2
我们的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三步:审读题目,找范围,找差别,找 错因。
1、审题干,找范围。即阅读每一选项,并 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范围。
2、找差别,比较选项跟文本对应的句段。
2019/5/29
3
我们的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
3、找错(每一题均设有错误选项,也叫干扰项)
社科类(科技类)常见的干扰项有八种情况:
1
我们的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步:划读题干找方向(明题目要求、提示)
1、题目要求是什么:选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 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 破法;
2、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 类: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 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 “程度差异”;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 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 辑错误”;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 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
③C项,找范围,文章第一段,找差别,选项“不能令
人满意”,原文“未惬人意”,表意相同。
④D项,找范围,文章第二段,找差别,选项“更逊一
筹”,原文“更属不妥”,表意相同。
2019/5/29所以,应该选B(第四步:判断)
12
2、⑴审题干:找“正确的”,排除错误的; ⑵根据题目找范围(范围都在第四段)、找差别、 找错因:
社科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即判断的含意
社科类文本中的重要句子,主要是一些关涉
全文主要内容的重要判断。这些判断或对说 明的对象的性质有所断定,或提出一个重要 的观点,或在陈述科技事实后得出结论。无 论哪种情况,这些句子都包含两个必要的因 素:被解说的对象、被断定的属性。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2/3,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水分 比例不一样。有趣的是,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 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因为水由 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能够起到类似显微镜指南针的作用。 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 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 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 就可以探测出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可以创建一个包 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运动的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 从而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或器官图像, 有利于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由于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CT等原理完全不同,故对人体 没有损害,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尤其对 颅脑、脊椎和脊髓疾病的检测,更能显示它优于CT。它可以 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 和血管结构之间的鉴别更加独到。它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 于CT数倍,能够敏感地检测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因 而常比CT更有效亦更早地发现病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越 性,使得这项新的影像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本题考查对“生物发光”这一概念的理解。本题的理解具有综合性,还含有对筛选整 合信息能力的考查。A项是对概念外延的理解。其中“被动发光”“是否有着生物学 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断定其“无意义”不当;“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 全部认识清楚”,选项断定其“具有意义”不当。B项考查对概念内涵的理解。B项 所述只能包含激发态能态的发光情况,没有包含基态能态的发光情况,属于以偏概全。 C项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无中生有,“只有在两种能态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文中并无这样的意思。D项所述虽然是一个特例,但只是荧光素换成了光蛋白,发光 的机理没有改变,所以D项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是正确的。
社科文阅读的答题方法

㈠考纲再现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㈡考试题型
设题类型 1、对词语的理解 2、对句意的把握 3、对内容要点的提炼 4、根据内容合理推断
⒒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从原文找依据、找推断 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纯属命题者故意提 出来迷惑考生的。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 注意:A、选项句意思往往和文章的整体意思相近,但就是无法 在原文找到依据。B、选项句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却在原 文中的不同位置。C、选项句往往说得很有道理,但不是文中观 点。 【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 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 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 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 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 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上海卷)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 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⒌选择与兼备——分清选择还是兼备。 【对应文段】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 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 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 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 也不会产生减压病…… 【试题】(湖北卷第8题)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 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 380毫米汞柱以上。
社科类答题方法

一、社科类阅读的方法浏览全文,整体感知做题前,以每分钟300—400字的速度,浏览全文,标出段落、句子序号,大体上明晓各大段意思,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
解决如下问题: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每一段大体写什么;段与段之间关系怎样;文章整体写作思路怎样;并标出各段重点词语、句子、以明白文章内容;标出起过渡作用的词语、句子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以此为下一步做题做准备。
2、审视题干,以枝寻踪这一步完成两项工作。
第一,要审视题目的题干、弄清其要求,把握做题原则;第二,细读选择枝,提取重要信息,返回原文,以枝寻踪,找到对应的文本区间,这是关键的一步,一定要细心,无论题枝还是文本(材料)都要认真阅读、思考、比较。
一言以蔽之,此步骤的关键是压缩阅读范围,为第三步推出答案做准备。
3、锁定句子,认真比较此步骤在上一步基础上,继续缩小范围,找出题枝对应的句子,认真比较,找出区别点,以文本(材料)为依据,判断题枝的正误,推出答案。
4、了解设题玄机,沙中拣金命题专家在设置题干时,往往以改变文本的表述形式和内容方式出题,暗设玄机(陷阱),考生若熟知以下规律,就可以拨云见日,识破玄机(陷阱)得出正确答案。
1.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指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并未涉及,也不能依据原文信息推断出来的答案。
因此,考生做题时,要仔细对照所给选项的内容,能否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依据原文合理的推出来。
2.以偏概全(或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即以部分代整体,以局部代全局或者以全局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以此作为干扰项,使考生做出错误判断。
3.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即把“因”当“果”或把“果”当“因”;二是强拉因果,即把非因果关系的两事物硬说成因果关系。
因此,当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对应句子,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是否因果颠倒。
4.张冠李戴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
社科文阅读的方法

社科文阅读的方法一、以偏概全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如2004 年湖南卷第8 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B 项:“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对应阅读材料中原文是“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比较一下,原文中的“多种”却在选项中成了“所有”,犯了将部分替代为整体的错误。
如2006年江苏卷的第5题要求选出对木版年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项说:“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
”文中的第二段说,“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第五段说,“清末民初……木版年画……一反传统,十分写实”。
命题人故意漏掉“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这一内容,把原文内容随意扩大,另外清末民初,木版年画十分写实,选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显然是错误的。
再如2006年湖北卷9小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选择推断正确的一项,其中A项“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不得快速从水下上升,否则将会危及生命安全。
”从原文来看,并无“深海潜水动物不能快速从水下上升”的信息。
很显然以偏概全。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等,见到这些词时,就用笔划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二、无中生有: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如2004 年上海卷第2 题的A项:“不久前《参考消息》等 3 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根据原文来看,三种报纸排名依据均为“发行量”,未提及“国际影响深远”,所以 A 项“国际影响深远”的说法文中没有事实材料,是凭空臆造的。
社会学阅读理解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学阅读理解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科学。
在研究社会学时,阅读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学文本。
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技巧:1. 分析文本结构在阅读社会学文本时,我们应该注意文本的结构。
这包括标题、段落、标题和字体格式的使用等。
分析文本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组织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 注意关键词和概念社会学文本中常常出现一些关键词和概念,例如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行为等。
我们应该注意这些关键词和概念的出现,并理解它们在文本中的含义和作用。
有时候,理解这些关键词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文本的主旨和论点。
3. 掌握核心观点和论证社会学文本通常会提出一些观点和论证。
我们应该注意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并理解作者用来支持这些观点的论证和证据。
通过抓住核心观点和论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论证过程。
4. 运用上下文推测有时候,社会学文本中会出现一些不熟悉的词汇或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或概念的含义。
通过结合上下文信息,我们可以对不熟悉的词汇和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5. 提出问题和思考在阅读社会学文本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例如,我们可以思考作者的立场如何、文章对于现实社会的意义如何等等。
通过提出问题和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并培养批判思维的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理解对于学习社会学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分析文本结构、注意关键词和概念、掌握核心观点和论证、运用上下文推测以及提出问题和思考,我们可以提高社会学文本的理解能力,并更好地应用社会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
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C.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应出现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D.塑料产品的废弃物多数不会自溶自消
E.这些塑料产品在物理上发生变化之后就可以生物降解 F.生物降解在不同条件下都会出现氧化现象
CDF
【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 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 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 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 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扩大外延
偷换概念 例9.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B.“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 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 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 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 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 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 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 长。
2019/11/21
14
解题方法与技巧
(7)混淆因果。两种情况:一是因果倒置,二 是强拉因果,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 有因果关系。
(8)偷换概念。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原文 中的概念不统一,或在类别上,或在范围上,或 在程度上。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 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 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高考总复习之现代文阅读部分
2019/11/21
1
(一)《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分析 综合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社科类阅读答题技巧

社科类阅读答题技巧篇一:社科类阅读答题技巧1. 先读文头的斜体提示,再跳读每一自然段的首末句文章前面的斜体介绍性文字是对一切SAT长篇阅读意义重大的部分。
它包含的许多重要信息,如作者身份、写作年代、社会现状等都能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预测作者可能的写作意图。
2. 先把握文章整体思路,再根据题目精读细节由于长篇阅读题目较多且多为细节题,不便于先看题后读文章。
同时,社科类作品逻辑性普遍强于文艺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必通篇阅读,只需找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即段首、段未与转折处即可。
先把握文章的大致思路,做题时再根据具体要求及行数提示回原文精读。
但是,虽然说有时候不用通篇全读,但是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是都扫下的好,方便理解。
一般性答题规律1)社科类文章开头常会有背景介绍,而其中含有的普遍观点常与作者观点相反。
2)如果开始介绍历史渊源,跳到段尾又发现对理解中心无意义,看来作者习惯把中心放在开头,那么后面几个自然段的末尾我们就不用花时间读了。
篇二:社科类阅读答题技巧社科类文章出题范围1.社会科学类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考古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近年来高考试题特点:1、选文的新颖性2、内容的单一性3、表达的明晰性4、难度的适中性常见的误区设置: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阅读社科类文章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
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
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
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
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5
所以,应该选B
21
考题分析二
当下,真正的漆器工艺只保存于少数的老艺人与高等教育体系中。依赖于国 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扶持,老艺人的传承有了一定的保障。笔者刚去福 州做过考察,访问了郑修钤老先生。郑先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年事已高,两度中风后听力大为下降,行动也不如 从前便利。他对国家的非遗保护政策赞不绝口,有了政府的补贴政策,带徒弟有 了保障;有了医疗保障,晚年生活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技艺 传承上。本来,今年“文化遗产日”举办的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邀请他到 现场作技艺表演,但他已力不从心,只送了作品参展。还有薛生金,前年清明节 我曾去山西平遥娃留村拜访过他,谈了很多关于原平遥漆器厂的话题。薛生金带 自己的小儿子作徒弟,还有几个年轻学徒。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平遥漆艺产业 中的学徒制比较盛行,学徒一般要付学费,通常学习两三年,稍微掌握了一些技 能后就会出去自立门户,这样的学徒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徒弟。还有北京的殷 秀云,在一个长期合作的民营雕漆厂里带了两个中年女徒弟,因为徒弟是村里的 农民,在厂里算是计件工人,时常还要忙于农事,技艺进步比较缓慢。提起带徒 弟,殷先生一脸愁容,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无论文化高低,都愿意去公司打 工,不会甘于这样又苦又累的工作。”可见,老艺人的传承之路也是步履艰难。
10
解题方法与技巧
(3)指代错误。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 内容”解释有误,或是类别上,或是程度上。 此时注意选项句指示代词,如:这、这些; 此、与此相反等。
(4)混淆范围。部分与整体;或然与必然; 可能与肯定;偶尔与往往;轻度与严重。此时 特别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关键词。
2020/10/15
11
解题方法与技巧
20
第二步:对读题目
(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1、审题干::“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考查理解能力 2、对读题目:
(1)A项,找区位,文章第一段,“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 神诉求的集合。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 心态,绝非易事” 。找差别,选项“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属 于无中生有
(1)分清文章出现的概念(主概念与次概 念及其关系)。
(2)注意文中的关联词,注意表程度表范 围的副词。
2020/10/15
6
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一步:划读原文找“概念”
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 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3、关联词
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5、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 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高考总复习之现代文阅读部分
2020/10/15
1
考纲再现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 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20/10/15
2
考试题型
设题类型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 的含义 理解文中基本概念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20/10/15
3
选文特点
1、选文时代感强
(1)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 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
(2)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 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 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2020/10/15
答案:A 23
小结:
注意:与原文相符的选项的表述,常常不是照抄原文,而往往会 采用以下的几种设题方式:将散于各处的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转换原 文的表述方式,对原文相关信息作概括性的表述(概括式转述,具体 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1、概括式转述: 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上升到 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 .
2020/10/15
15
例题引路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 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
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 “张弛”
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
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
(2)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
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张”。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
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佛教精神趣旨是
“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对概
2念020的/10/阐15 释、观点)
2020/10/15
12
解题方法与技巧
(7)混淆因果。两种情况:一是因果倒置,二 是强拉因果,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 有因果关系。
(8)偷换概念。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原文 中的概念不统一,或在类别上,或在范围上,或 在程度上。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 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 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2)B项,找区位,在第三段,文章最后,选项综合了作者的观点。
(3)C项,找区位,文章第三段,找差别,选项“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 原文“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可见缺一也可“互补”。
(4) D项,找区位,文章第三段,找差别,选项“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原 文“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可见太过肯定。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
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 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 “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 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 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 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 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做了必要的补充。
2020/10/15
16
解题技巧应用
第一步:划读原文(找问题找概念找思路)
可以划出以下关键词: (1)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题目、主 概念 (2)精神诉求的集合——次概念 (3)精神趣旨——次概念 (4)人生哲学、人死哲学、张弛和合学、 生死和合学——结尾,作者观点。
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
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
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
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
2020/10/15
17
2、找关键句
(1)我别出心裁,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 诉求的集合。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 和合的心态。
(文章开头、观点句)
2020/10/15
4
选文特点
2、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
科技类说明文,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 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弄清:
①文章的概念 ②分析概念(导因、困难、用途、功能)
2020/10/15
5
选文特点
3、文章思路明晰(说明“概念)
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 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 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 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
2020/10/15
19
3、寻找思路
通过以上划句划词可以看出,本文思路: (1)主要观点是:儒释道互补帮助人们养成心
态和合。 (2)思路是:由对和合概念的理解提出自己的
观点儒释道互补帮助人们养成心态和合。中间部分 主要是分析儒道释三家的精神趣旨及其人生哲学、 人死哲学的内涵;最后重申作者观点。
2020/10/15
2020/10/15
13
考题分析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
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
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
“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
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
2020/10/15
7
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步: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
1、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 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 破法;
2、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 类: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 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 “程度差异”;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 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 辑错误”;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 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
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
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
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
人精202神0/1生0/1活5 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14
考题分析一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 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 “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 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 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 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