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调查要点

标准地调查要点1、准备工作。
工具:罗盘、三脚架、皮尺、围径尺、GPS(标明编号)、角规、鱼竿、钢卷尺、测高仪、坡度仪、1.3M杆、砍刀、相机及影像图;2、定位。
先用导入标准点的奥维地图浏览器确定标准点大致方向,选择路线,待接近标准点后打开输入标准点坐标的GPS,确定标准点位置,标号钉桩;(a若样地坡度≥45度,或处于悬崖边缘等险要地带,可先向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请示,经同意后允许目测测树因子,但必须标明目测位置及其坐标,b样点钉桩不要钉在路中位置,c可以采用明显地标物作为样点位置,标号注明)3、样地调查。
以样地中心位置为圆心,按树种计量,用角规对胸径≥5cm的样木绕测,用围尺测量依次测量样木上坡位1.3M处胸径,(a 如有采脂木,则分实测胸径和恢复树皮,样地内样木要用蜡笔按检尺顺序标记胸径测量位置和样木号,如果样木胸径小于临界胸径,则标明测量位置,然后在样木显眼位置打×;b对生长不正常的样木,可上下移动至生长正常的部位测量胸径,并标注测量位置;c样木在1.3M以下分叉的,达检尺的有一株检一株,但应从分叉处起测1.3M,正好在1.3M处分叉的,可上移至能检尺到分叉树为准,在1.3M以上分叉的,算一株;d对于断干木,当保留部分达该树高一半以上的要检尺),清除样木和中心点间的杂草,用皮尺丈量距离,并测量其倾斜角,若倾斜角≥5度需改平。
用公式D=2L判断样木临界胸径,D i>2L,计1,D i=2L计0.5。
4、利用角规控制检尺样地记录表计算树种平均胸径、每公顷蓄积,在样地范围内按树种平均胸径(接近平均胸径)选择三株正常生长的优势树种实测树高,次要树种测1株,计算平均树高,详细记录填表。
5、用相机对样地的周围环境、木桩和GPS拍照,要求样地木桩能清楚地显示样地编号和GPS坐标读数。
6、经济林不计算蓄积,但如果经济林周边有未经人工断干生长正常的散生木,需要检尺,枯死木、枯立木不检尺。
7、当天测量过的标准样地需要在当天整理保存好,对照片进行分类整理备份。
实训三 标准地调查

实训三标准地调查一、实训目的1、熟悉标准地的选设原则。
2、掌握标准地的境界测量方法。
3、掌握标准地调查的实测方法。
二、实训用具与材料每组配备:罗盘仪、计算器各1台,花杆4根,轮尺、围尺、皮尺、测高器、生长锥、直尺、曲线板各1个,记录夹1本,方格纸1张,材积表1本三、实训方法步骤1、踏查实训地点确定后,应首先进行现地踏查,了解调查区的林况及森林分布特点,目测主要调查因子,取得平均标志的轮廓,根据这个轮廓选择适当的地段作为标准地,在选择时尽量避免主观性,否则容易出现偏差,根据不同目的与需要,建立不同规格的标准地。
2、标准地的选择(1)在选择标准地(样地)时应多方面考虑,其基本原则是:①标准地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调查地所选择的标准地应该是调查地区一定类型林分的代表。
②标准地应在一个林分中选取,每块标准地内的林木特征和立地条件均一致。
③标准地应避开林缘、林班线、防火线、路旁、河边及容易遭受认为破坏的地段。
(2)标准地的形状:标准地以便于测量和计算面积为原则,一般为方形、矩形、圆形或带状。
(3)标准地大小:在原始林区以优势树种株数作为标准,成过熟林200~250株,中龄林250~300株,幼龄林不少于300株为限。
林相整齐的人工林不少于150株。
在次生林区,因林分生长的规律性受严重破坏,零星杂乱,虽用株数控制,可采取林分面积的控制法,必须属于同一林分,而面积又不得少于0.1公顷。
近年来森调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经验,标准地面积视林分年龄而定,如设置森林抚育标准地时,一般幼龄林面积为0.2~0.3公顷;中龄林0.5公顷;近熟林0.5~1.0公顷。
3、标准地境界测量测量标准地境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标准地位置、范围及计算面积;标准地周界需伐开一米宽以上,以能通视为原则,砍掉胸径10~20厘米以下的幼树,下木和灌木。
标准地四周界线外侧的树应挂号(或用粉笔做记号),用罗盘仪测量方位角,用皮尺或测绳量距,坡度在5以上时,应改换成水平距,境界测量的闭合差一般要求不超过各边长总长1/200,在标准地四角应埋设标桩,将标准地与已知测线或林班连接,并绘标准地略图,便于日后查找,固定标准地边界伐开宽2米,永久标准地的标桩用针叶树剥皮制作,粗20厘米,长1.5米。
林业外业调查标准地设定方法

林业外业调查标准地设定方法
首先,标准地设定方法包括选择标准地点、标准地面积确定和标准地布局等方面。
在选择标准地点时,应考虑林地类型、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因素,以确保标准地能够代表整个调查区域。
标准地面积的确定通常基于统计学原理和调查的精度要求,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确定标准地的数量和分布。
标准地布局要考虑到地形起伏、植被类型等因素,以保证标准地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其次,标准地设定方法还包括调查参数的确定和测量方法的选择。
在确定调查参数时,需要结合调查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与林地资源状况相关的指标和参数,如树种组成、密度、胸径分布等。
测量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实际调查的可行性和精度要求,可以采用样地法、样线法、样带法等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标准地的调查。
此外,标准地设定方法还需要考虑调查工具和数据处理方法。
调查工具包括测量工具、录入工具等,需要选择适合实地调查的工具,并对工具进行校准和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统计、分析和表达方式的确定,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标准地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代表整个调查区域的结
果。
综上所述,林业外业调查标准地设定方法涉及到标准地点选择、标准地面积确定、标准地布局、调查参数确定、测量方法选择、调
查工具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调查的实际情况
和要求,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国家林业局颁布的病虫害标准地调查要求

附录2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几种病虫害标准地调查要求春尺蠖:在发生区内每500—1000亩设臵一块面积为3—5亩的标准地,其中主要寄主树种不少于100株。
护田林网及四旁绿化树木可按乡镇分别设臵一个网眼或一条街、路、堤做为临时标准地。
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或隔几株选一株的方法选取20株寄主树做为调查标准树。
日本松干蚧:标准地的面积在3-5亩,其主要寄主树木不少于100株。
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的方式随机选取10株做为标准树。
竹蝗:在竹蝗发生区,选择不同地形、坡向、林相的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立3-5块固定标准地,如标准地当年无虫,可在有虫林地设临时性标准地进行调查,每块标准地面积不小于2亩。
蜀柏毒蛾:在发生区每200—400亩设立一块面积为3亩的临时标准地进行调查。
在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或平行线抽样方法,随机选取10-20株标准株,采用实查法和虫株率法进行调查。
松突圆蚧:在发生区域同一类型连片的松林每1500亩、零星分布的松林以林业作业小班或山头为单位设一个一般为3亩样地,在样地内以平行线隔株法(与坡面等高线平行)随机选样树20-30株调查。
湿地松粉蚧:在发生区域同一类型连片的松林每1500亩、零星分布的松林以林业作业小班或山头为单位设一个3亩样地,在样地内以平行线隔株法(与坡面等高线平行)随机选样树20-30株调查。
松毛虫:在常灾区和偶发区中松毛虫易发生的区域范围,选取有代表性的林地,设立若干个标准地,已划分小班的,选取20—40块小班作为标准地,没划分小班的,选择20—40块林地,每块面积要大于3亩。
在标准地内随机抽取10—20株树进行调查。
松材线虫病:每年10-11月份按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沿设计路线对全区松林进行调查。
以林业小班为单位,具有典型症状的10株以下全部取样;10株以上先抽取10株,再选取其余数量的1-5%。
美国白蛾:以自然村、屯、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地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铁路以站段、街道以街区为调查单位。
林分调查—标准地调查(森林调查技术)

6.2标准地的实测方法01 02 03 04每木检尺树高测定测定郁闭度测定林分年龄 目录 05其他因子测定01每木检尺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径。
每木调查的主要工作是分别林层、树种、起源、年龄(或龄级)、活立木、枯立木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并按整化径阶记录、统计各径阶林木株数,取得林木株数按直径分布序列的工作。
每木检尺的步骤用轮尺或围尺测定每一株树的胸径,按实测直径或按径阶记录;径阶大小的确定:我国(2003)规定,林木调查起测胸径为5.0㎝,视林分平均胸径以2㎝或4㎝为径阶距并采用上限排外法。
径阶阶距越大,平均直径越小,调查误差越大。
Dg>12cm时,4㎝为一个径阶距6<Dg<12cm时,2㎝为一个径阶距Dg<6cm时,1㎝为一个径阶距每木检尺的步骤3)起测径阶:起测径阶是指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
胸径为5.0㎝)。
4)划分材质等级:(1)商品用材树:用材部分占全树高的40%以上(2)半商品用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1m(阔叶树)以上,但不足全树高的40%(3)薪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1m(阔叶树)以下每木检尺的步骤5)注意事项①测定者从标准地的一端开始,由坡上方沿着等高线按“S”形路线向坡下方对每棵树先进行标号,然后进行检尺;②正好位于标准地境界线上的树木,本着一边取另一边舍(北要南不要,舍东取西)的原则,确定检尺树木;③要防止重测或漏测:一般每木检尺时,测者每测定一株树,应高声报出该树的树种、林木质量等级和直径大小,等记录者复诵后再取下测尺。
记录者及时在每木调查记录表的相应栏中记入。
6)计算林分平均直径。
02树高测定树高测定Array测高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林分条件平均高或各径阶平均高。
1)求林分平均高:在标准地内,随机选取25~30株林木测定胸径和树高,一般每个径阶内应量测3~5株林木,满足正态分布,并记入测高记录表中。
用图解法或数式法建立树高曲线,确定林分平均高和径阶平均高。
标准地调查方法

标准地调查方法
1. 问问自己,啥是标准地调查方法?就好比你找东西,你得有个系统的办法去搜寻吧!比如说咱要调查一块地的土壤情况,那咱可不能瞎弄,得有计划有步骤地来。
2. 标准地调查方法可不简单哦!就像解一道复杂的谜题,要一步一步地去揭开谜底。
好比你想知道地里有哪些植物,那得仔细地去观察、去记录呀!
3. 嘿,你想想,要是没有标准的调查方法,那不是乱套了吗?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比如统计树木数量,不得有个统一的标准来数数吗?
4. 标准地调查方法能随便乱来吗?当然不行啊!这就好比盖房子,要先把根基打牢。
就说调查野生动物踪迹吧,那可得用对方法,不然啥也找不到。
5. 你说什么样的标准地调查方法才好呢?一定要适合才行呀!就跟穿鞋子一样,合脚的才舒服。
好比测量地形,选对工具和方法才有效。
6. 标准地调查方法可太重要啦!不然怎么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呢?就像做饭,调料放得不对,味道能好吗?比如调查水源质量,方法不对能行?
7. 哎呀,要是不重视标准地调查方法,那可就糟糕了!就好像走路没了方向。
好比对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不认真规划怎么能搞清楚呢?
8. 总之呢,标准地调查方法是我们做好一切的基础!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呀!就像战士上战场,武器得选好。
只有用对了方法,我们才能真正了解那块地呀!
我的观点结论:标准地调查方法是进行相关研究和工作的关键,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森林可燃物标准地、大样地调查表(一)

森林可燃物标准地、大样地调查表(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森林可燃物标准地、大样地调查表则是至关重要的工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它们呢?森林可燃物标准地调查表是一种规范化的调查工具,可帮助森林防火人员科学地评估森林地区的火险等级。
常见的标准地调查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调查地点基本情况。
包括调查地点名称、坐标、地形等级,水源、防火路线、通讯情况等。
二、调查可燃物种类及密度。
可燃物种类包括植被、枯枝落叶、枯木、阔叶材、针叶材等。
根据不同种类可燃物的密度等级进行评估。
三、调查土壤等情况。
调查气候、土壤、高程、坡度等因素对造成火灾的影响。
四、调查火险等级。
根据可燃物种类及密度、土壤和气候等因素,分析森林易燃程度,评估火险等级。
而大样地调查表的主要任务是对森林内的各类可燃物进行全面、准确、系统的测定和统计,以便更好地掌握森林火险状况,预测火险变化趋势,科学制定防火对策。
一般情况下,具体大样地调查内容包括:一、大样地基础情况调查。
了解大样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质状况等情况。
二、可燃物种类及密度调查。
按照可燃物种类分组测定,包括地表枯落物、亚灌层及下层可燃物等。
三、植被调查。
对植被类型、植被盖度、障碍物进行详细的记录。
四、防火条件调查。
记录大样地内防火路线、水源、通讯等情况,督促维护和加强可燃物调查及火情监测等措施。
总的来说,森林可燃物标准地、大样地调查表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防火从业者来说,正确使用这些调查表可以帮助他们对森林火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进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森林防火措施和应急预案,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标准地

标准地设置好以后,应标记标准地
的地点、GPS定位坐标及在林分中相对的位置,并将标准地设置的大小、形状在标准地调查表
上按比例绘制略图,如图2-3。
3标准地的调查工作
3.1标准地每木调查
在标准地内进行的每株树木的实测称为每木调查(tally),也称每木检尺。这是标准地调查中最基本的工作。
2标准地设置与测量
2.1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1)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
(3)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1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
(4)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
2.2标准地的形状
(3)划分材质等级
每木调查时,不仅要按树种记载,而且对于用材林近、成、过熟林还要按林木质量等级分别统计。具体林木质量等级划分标准,可见本章第一节中有关林木质量等级、出材级部分和可及度部分。
(4)每木检尺的注意事项和林分平均直径的计算
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测定者从标准地的一端开始,由坡上方沿着等高线按“S”形路线向坡下方进行检尺;
标准地定义和用途
1.1标准地定义
为掌握森林资源的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满足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应进行林分调查或某些专业性的调查。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全林分进行实测,而往往是在林分中,按照一定方法和要求,进行小面积的局部实测调查,根据其调查结果推算整个林分。这种调查方法既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也能够满足林业生产上的需要。在局部调查中,选定实测调查地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随机的原则设置实测调查地块;另一种是以林分平均状态为依据典型选设实测调查地块。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所设置的实测调查地块,称作抽样样地,简称样地(plot),根据全部样地实测调查的结果,推算林分总体,这种调查方法称作抽样调查法(sampling survey method);而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sample—plot),通过设置标准地进行实测调查,可获得林分各调查因子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值,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推算全林分结果的调查方法称作标准地调查法(sample—plot survey method)。这两不同性质的种局部实测调查方法,各有其适用的条件和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专业三年级姓名日期2015/11/22
实验二标准地调查
一、标准地设置
1.标准地:所谓标准地,即人为选定的、并且期望能够代表待测林分调查因子平均水平的典型地块。
2.标准地种类
按设置目的与用途,标准地分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两类。
临时标准地是为临时满足需要能迅速提供资料而设置的,只进行一次调查。
固定标准地是在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连续收集资料而设置的,要进行多次调查,测设要求更为严格。
二、标准地调查基本步骤
(一)每木调查
又称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可精确到0.1cm),这是标准地调查的最基本工作。
有时为简化记载和计算,每株树直径可按整化径阶记载在每木调查表上,我国常用划“正”字格式进行记录。
1. 径阶大小确定
2. 确定起测径阶
3. 其它注意事项
调查记载需分别树种进行。
如果是复层异龄混交林而又能够划分出林层和年龄世代,则需分别林层和世代调查记载。
按整化径阶记载时,有时每株树还需要按照相应标准确定出它是用材树还是半用材树或薪材树,分别记入每木调查表各相应栏目。
(二)测树高
目的是求林分平均高或径阶平均高。
本实习可沿标准地对角线随机选取25~30株,实测每株树的树高和胸径(精度均记载到小数后一位),中央各径阶需测3~
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专业三年级姓名日期2015/11/22
5株,其它各径阶1~2株,根据树高和胸径实测值,采用适当模型或手工描绘调制树高—胸径曲线,根据每木调查算出的平均直径,代入树高曲线求出相应平均高。
次要树种只需测出与平均直径相近的3~5株平均木的树高,以其平均值作为平均高。
测定记录于表2。
(三)测定年龄
可用生长锥、伐倒标准木查数根颈年轮数或查数
轮生枝等方法查定
(四)测定郁闭度
可按测线、测点或树冠投影等方法测定。
(五)各项林分调查因子的计算
包括平均直径、平均高、平均年龄、树种组成、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疏密度、蓄积量、出材等级等。
本次实习林分蓄积量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参见附录1)计算。
(六)其他工作
包括地形、地势、活地被物的种类和生长分布状况、土壤、幼树更新和林分卫生状况等的调查记载,其详细程度视具体要求而定,有时还需伐倒标准木或树干解析木,进行林分蓄积、材种、生长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标准地每木检尺记录表
表1 标准地面积26.6x23.17m2
编号
胸径(cm)
树种编号
胸径(cm)
树种方向一方向二平均方向一方向二平均
1 28.55 28.6 28.6 马褂木 29 16.4 16.38 16.4 马褂木
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专业三年级姓名日期2015/11/22
28 25.62 25.6 25.6 56 37.3 37.5 37.4
林分起源林分年龄郁闭度调查日期 2015年10月27日表2 树高测定记录表
记录号树高(m)胸径(cm)记录号树高(m)胸径(cm)
1 32.3 28.4 14 20.
2 20.6
2 37.6 32.4 15 24.
3 24.5
3 32.5 27.7 16 21.
4 37.4
4 23.4 35.
5 17 18.1 22.7
5 25.2 30.1 18 26.2 30.1
6 30.5 37.4 19 21.5 32.6
7 28.7 25 20 20.3 24.1
8 17.5 37.2 21 15.4 23.4
9 25.3 25.6 22 22.7 31.9
10 22.6 29.2 23 25.6 29.3
11 24.1 22.3 24 21.2 25.5
12 25 39.1 25 21.6 33.5
13 18.9 18.9
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 专业 三 年级 姓名 日期 2015/11/22
附录1:平均标准木法计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1) 设置标准地,并进行标准地调查;
(2) 由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出平均直径(Dg),根据所得树高曲线,求出林分平均高(HD);
(3) 寻找1~3株与林分平均直径(Dg)和平均高(HD)相接近(一般要求相差在±5%以下)且干形中等的林木作为平均标准木,用区分求积法(参见立木上部直径测定)测算其材积;
(4) 按下式计算标准地蓄积量,并根据标准地面积换算为单位面积蓄积量。
∑∑===n
i i
n
i i
g
G
v M 1
1
式中:n 为标准木株数,i v 与i g 分别为第i 株标准木的材积及断面积,G 与M 分别为标准地总断面积与蓄积量。
三、立木上部直径测定
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 专业 三 年级 姓名 日期 2015/11/22
树干上部直径测定记录表
胸径30.1 cm 树高25.2 m 测点至被测树木水平距离L= 28 m 观测仪器水平线与被测树干交点的高度=H h 1.903 m 树种 马褂木 测径高度T h (m ) 竖直角(°)
)(
L
h h arctg H
T -=β
直径读数
n
上部直径d(cm)
2
2)(L h h n d H T +-⨯=
区分求积(m3)
1
36 0.203575 3 2.24 0.9 25.22 0.099910 5 6.31 0.87 24.51 0.094364 7 10.32 0.83 23.62 0.087635 9 14.22 0.8 23.11 0.083892 11 18.00 0.74 21.79 0.074582 13 21.62 0.66 19.88 0.062080 15
25.07
0.6
18.55
0.054051
胸径29.3 cm 树高25.6 m 测点至被测树木水平距离L=18 m
h 1.145 m 树种马褂木观测仪器水平线与被测树干交点的高度=
H
胸径25.6 cm 树高25.3 m 测点至被测树木水平距离L=20 m
h0.6 m 树种马褂木观测仪器水平线与被测树干交点的高度=
H
四、布鲁莱斯测高器测定树高方法
1、选好测点,量水平距离。
观测点选在可以同时看到树梢和树基的水平距离大于树高的地方;
2、按仪器背后的按钮,是指针自由悬垂,从瞄孔看树梢,待指针停止时,按仪器前面的制动按钮固定摆针,从相应水平距栏读出指针所指高度h梢;
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 专业 三 年级 姓名 日期 2015/11/22
3、 重复以上操作,瞄准树基的h 基;
4、 4、 H=h 梢+h 基(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克里斯顿测高器测高:
1、 选择大于树高的距离, 用手拿着测尺上的绳子,使之 垂直于地面,然后上下、前后移动使树梢和树基位于测尺的上端和下端;
2、 瞄准后,读出树高两米位置的相对应测尺上的读数, 即为树高。
五、平均标准木法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步骤
(1) 设置标准地,并进行标准地调查;
(2) 由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出平均直径(Dg),根据所得树高曲线,求出林分平均高(HD);
计算得:胸径算数平均值=28.2cm ,几何平均胸径=28.9cm ,由树高曲线图可得林分平均高HD=24.1m 。
(3) 寻找1~3株与林分平均直径(Dg)和平均高(HD)相接近(一般要求相差在±5%以下)且干形中等的林木作为平均标准木,用区分求积法(参见立木上部直径测定)测算其材积;
(4) 按下式计算标准地蓄积量,并根据标准地面积换算为单位面积蓄积量。
三个标准木材积之和为:2.2439593m ,测定断面积之和为:0.1900562m 。
根据每木检尺得出平均胸径为28.2cm ,林分总的胸高断面积为:G=22497648.3564282.0m =⨯÷⨯π。
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 专业 三 年级 姓名 日期 2015/11/22
∑∑===n
i i
n
i i
g
G
v M 1
1
=2.243959*3.497648/0.190056=41.2961373m
式中:n 为标准木株数,i v 与i g 分别为第i 株标准木的材积及断面积,G 与M 分别为标准地总断面积与蓄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