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寒教案资料
2024年度-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小寒教案

小寒表示冬季寒冷的正式开始, 天气逐渐寒冷,但还未达到最冷 的时候。
4
小寒在一年中位置
时间
小寒通常出现在公历1月5日前后。
位置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寒位于冬至之后,大寒之前,是冬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
5
小寒气候特点与物候现象
气候特点 气温骤降,天气寒冷。 多地出现降雪或霜冻。
6
小寒气候特点与物候现象
21
手工制作材料及步骤指导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棉花、胶水、剪刀、颜 料等。
01
1. 在卡纸上画出雪人的形状并剪下,作为 雪人的身体。
03
02
制作步骤
04
2. 用棉花粘贴在雪人的身体上,制作出雪 人的外形。
3. 用颜料或其他材料装饰雪人的面部特征 ,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05
06
4. 可选步骤:用彩色卡纸制作雪人的帽子 、围巾等装饰物,增加雪人的趣味性。
家长应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鼓励孩子在家中完成相关任务和活动。
幼儿园和家长应定期评估孩子的成长进步,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孩子更 好地发展。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8
小寒通常在每年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
9
传统习俗与活动
01
02
03
吃糯米饭
在小寒节气,南方地区有 吃糯米饭的习俗,寓意着 驱寒保暖、祈求来年丰收 。
腊祭
小寒节气是腊月的开始, 古代人们会在此时举行腊 祭仪式,祈求神灵保佑来 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冰戏
北方地区在小寒节气时河 面已结冰,人们会进行滑 冰、冰车等冰上活动,增 添冬日的乐趣。
25
家园沟通渠道建立和维护
二十四节气小寒幼儿教育教案

二十四节气小寒幼儿教育教案【教案】二十四节气小寒幼儿教育教案【节气简介】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的1月5日左右。
小寒标志着寒冷的气候逐渐加重,意味着寒冬的正式开始。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小寒节气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冬季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 认识小寒节气,了解小寒时节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冬季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保护动植物,在保护环境的意识中培养责任感。
4. 让幼儿明白冬季也是美丽的,学会欣赏冬季景色。
【教学内容】一、小寒与冬季的特点1. 讲解小寒的意义:小寒是表示进入冬季的节气,气温更加寒冷。
2. 让幼儿观察感受:提醒幼儿身上是否感到寒冷,询问他们对冬季的了解和感受。
二、认识小寒传统习俗1. 讲解小寒的传统习俗:如吃小寒米饭、腊八蒜、祭灶等。
与幼儿一起探讨习俗背后的意义。
2. 活动:制作小寒艺术手工,如小寒米饭图画、小寒祭灶剪纸等。
三、动手制作小寒手工1. 活动一:绘制冬季风景画。
- 准备画纸、颜料和画笔。
- 引导幼儿描绘冬季的特点,如冰雪、树木无叶等。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属于他们自己的冬季风景画。
2. 活动二:制作小寒手套。
- 准备毛线、剪刀。
- 教导幼儿如何编织手套,可以选择简易的编织方法。
- 鼓励幼儿用不同颜色的毛线,编织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四、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1. 了解冬季动植物的特点:介绍冬季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引发幼儿对它们的关心和保护。
2. 活动:制作小鸟窝与鸟食。
- 准备废纸箱、剪刀、稻草、鸟食等材料。
- 引导幼儿亲手制作小鸟窝和鸟食,放置在适合观察的地方。
- 观察鸟类是否前来觅食,引导幼儿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小寒节气的情景,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
2.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冬季的特点和周围的动植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024年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小寒教案

2024年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小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课程,针对小寒节气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小寒的来历与习俗”,详细讲解小寒节气的起源、时间、气候特点以及相关习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寒节气的来历和习俗,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使学生掌握小寒节气的气候特点,提高观察自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寒节气的来历、气候特点和习俗。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住小寒节气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寒节气挂图、动植物图片、气温记录表、PPT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寒节气挂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引导他们思考小寒节气的时间、气候特点及习俗。
2. 讲解小寒节气的来历与习俗(10分钟)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小寒节气的起源、时间、气候特点以及相关习俗,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气温记录表,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小寒节气期间气温的变化,讲解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小寒节气主题画,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小寒节气期间如何保护动植物,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小寒节气的来历与时间2. 小寒节气的气候特点3. 小寒节气的习俗4. 小寒节气与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小寒节气。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小寒节气主题画。
2. 作业题目:小寒节气期间,你是如何保护动植物的?答案: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在小寒节气期间关爱动植物的举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课后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关注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了解其他节气的知识,拓展知识面。
2024年二十四节气小寒小班优秀教案

2024年二十四节气小寒小班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节气认知》教材第四章“冬季的节气”,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寒节气的特点与习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小寒节气的含义、时间、气候特点及民间习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寒节气的时间及气候特点;2. 使学生了解并传承我国小寒节气的民间习俗;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寒节气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事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小寒节气的时间、民间习俗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寒节气课件、挂图、气温计、四季变化模型;2. 学具:彩笔、画纸、手工材料(剪纸、粘土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气温计,引导学生观察最近气温的变化,讨论冬季的感受。
课件展示小寒节气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小寒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小寒节气的时间、气候特点、民间习俗等;以四季变化模型为例,演示小寒节气在冬季的位置。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画纸上用彩笔描绘出小寒节气的景象;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寒节气的认识和理解。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所学知识;学生表演小寒节气的习俗,如剪纸、贴窗花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寒节气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小寒节气:时间、气候特点、民间习俗;2. 四季变化模型:小寒节气的位置;3. 学生作品展示:小寒节气绘画、剪纸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小寒”为主题,画一幅画,并配以简短的文字描述。
2. 答案:示例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节气,观察自然现象,提高生活认知。
附件:作业示例答案我眼中的小寒:寒冷的冬天,雪花飘飘,我和家人一起贴窗花,迎接新年的到来。
小寒的到来,意味着春天也不远了。
二十四节气小寒幼儿园教案

二十四节气小寒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含义和相关知识;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二十四节气小寒的介绍;2.寒冷气候的衣物穿着;3.寒冷气候下的生活用品。
三、教学步骤1. 二十四节气小寒的介绍1.导入: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前一个节气的名称,再出示小寒的图片,让幼儿猜猜这个节气叫什么。
2.呈现:教师介绍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农历的一个重要节气之一。
3.互动:教师询问幼儿对于小寒的理解,要求幼儿在互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寒冷气候的衣物穿着1.引入:教师展示寒冷气候下的个人穿着图片,简单介绍在寒冷气候下该如何穿衣服。
2.实践:提供布料和衣物模板,引导幼儿自主裁剪和缝制衣物,体验穿衣过程,锻炼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寒冷气候下的生活用品1.引入:教师出示水壶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幼儿想象在寒冷天气下要如何使用它们。
2.互动: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分享个人在寒冷天气下如何保暖的经验和方法。
3.创意:引导幼儿使用废弃物品,手工制作保暖助手,如暖手袋等,提高幼儿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估1.通过教师的互动和问答,及时评估幼儿对于二十四节气小寒的认知水平;2.通过幼儿的手工制作成果,评估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体会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涉及到对于小寒的认知、寒冷气候的穿衣保暖、生活用品的使用等方面。
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动手制作,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有关知识。
同时,通过教学环节的串连和联系,让孩子们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逐步转化为理性认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小寒教案

三、实践情景引入解析
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
1.教师应提前观察和了解当地的气温变化,确保实践情景引入的准确性。
2.在实践情景引入时,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教学过程是否紧凑、有序,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3.教师的语言语调是否亲切、生动,能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4.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幼儿的回答是否积极、准确?
5.实践操作环节是否充分,幼儿是否能动手动脑,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6.作业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否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反思是否及时、深入,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调整是否有效?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户外气温变化,引导幼儿关注天气逐渐变冷的现象,进而引出小寒节气的概念。
2.知识讲解(10分钟)
利用挂图、PPT和视频资料,讲解小寒节气的含义、时间及特点,让幼儿了解小寒时节的气候变化、农作物生长状况等。
3.例题讲解(5分钟)
出示气温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近段时间的气温变化,分析小寒节气与气温的关系。
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提高他们对小寒节气的关注度。
四、作业设计解析
作业设计是巩固幼儿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他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
1.作业题目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幼儿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作业。
2.作业答案要有指导性,帮助幼儿分析气温变化趋势,理解小寒节气与气温的关系。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小寒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社会学习领域,涉及教材《身边的自然科学》第四章“二十四节气”,详细内容为“小寒”节气的介绍与实践。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教学设计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十四节气之小寒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寒,明确其含义和特点;2. 掌握小寒的起止日期,以及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3. 学习小寒体验活动,感受小寒带来的季节变化。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展示材料(包括图片、图表等);2. 小黑板或白板、粉笔或马克笔;3. 学生个人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在黑板上写下“小寒”两个字,并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到季节变化?那么,现在我们正处于哪个节气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鼓励学生回想、猜测,并引导他们谈到寒冷的感觉以及在此季节要注意的事项。
2. 学习小寒(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展示材料,以图文并茂地介绍小寒的概念、起止日期和相关气候特征。
同时,解释小寒这一节气对农事活动的影响,如收割冬季作物和播种春季作物等。
3. 气温观测(15分钟)学生分组到室外或开放的教室窗边,用温度计观测当天的温度,并回到教室汇报温度。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寒的特点、气候变化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4. 经典诗词欣赏(10分钟)教师选择与小寒有关的古诗词,如《寒食》、《小寒》等,朗读并解读其含义与情感。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诗词,感受小寒的气息以及古人对季节的描绘和感悟。
5. 学习小寒的农事活动(15分钟)教师介绍小寒期间常见的农事活动,如收割蔬菜、栽种春季作物种子等。
学生可通过图示或实地体验的方式了解这些农活的具体方法和意义。
6. 小寒体验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寒体验活动,如课堂上品尝冬季水果、喝热饮品、体验低温环境等。
活动过程中,学生感受寒冷气候引起的身体反应,并思考如何适应和保护自己。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小寒的学习内容,总结小寒的气候特点、农事活动和体验活动,再次强调注意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农民,你会在小寒这个节气里做些什么?8. 课后延伸(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寒相关的知识,如节气文化、小寒食物、小寒养生方法等,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记录在个人笔记本中,以便下次课上交流分享。
2024版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教案

中班二十四节气小寒教案•节气概述与特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主题活动设计方案•手工制作与创意美术活动目录•亲子互动游戏设计•家园共育策略探讨01节气概述与特点小寒节气定义及时间定义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未到达极点。
时间每年公历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
气候特点与物候现象气候特点小寒时节,天气寒冷,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地区开始出现大雪和冰冻现象。
南方地区则多阴雨天气,寒冷潮湿。
物候现象此时,许多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动物开始寻找避寒的地方。
人们开始穿上厚实的冬衣,注重保暖。
在小寒节气,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具有滋补身体的功效。
吃腊八粥腌腊肉冰嬉小寒时节也是腌制腊肉的好时机。
人们将猪肉腌制后晾晒成腊肉,以备过年时食用。
在北方地区,小寒时节冰面已经冻结实,人们喜欢在冰面上进行滑冰、抽冰尜等娱乐活动。
030201传统文化习俗及活动小寒与其他节气关系与大寒的关系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紧随其后的是大寒。
两者都表示寒冷的天气,但大寒更为严寒。
与立春的关系小寒之后是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立春的到来意味着寒冷的天气逐渐结束,万物复苏。
02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好奇心强社交能力发展语言能力提升注意力持续时间延长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中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新事物。
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开始愿意与同伴交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相比小班幼儿,中班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更长,能够专注于某项活动一段时间。
寒冷天气可能导致幼儿身体机能下降,如手脚冰凉、易感冒等。
身体机能下降由于身体不适,幼儿可能表现出情绪波动、易怒或情绪低落等。
情绪波动寒冷天气限制了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可能导致活动量减少、体能下降。
活动量减少寒冷季节对幼儿影响家长和教师应确保幼儿穿着适当,注意保暖,特别是手、脚和头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寒(Lesser Cold)
2017年小寒时间是1月5日11:55:42
时间
每年01月5~7日
三候
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雉雊:雉在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介绍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
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是最低的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同时,有同名作词人小寒。
由来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slight 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
月半则大矣。
”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
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习俗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淡菜、蚶、酒等。
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养生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
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淡菜、蚶、酒等。
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