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临床体会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临床体会
1 一般 资 料 :4 例 (观察 组 )子宫 肌 瘤 为 我 院2 0 年 . 1 6 09
1 一 0 0 1月腹腔镜下剔 除术的患者 ,年龄2 5 岁,平均 月 2 1年 2 9 2 4. 0 岁。已婚4 例 ,已生育4 例,单发子宫肌瘤 1例,多发子宫 2 5 4 9
术一样 ,一期缝合还是T 管引流仍然倍受争议。
可经T 管处理胆道残余结石。但由于T 管引流术后需较长时间留
置T ,从而使患者丢失胆汁 、降低生活质量及增加医疗费用 , 管
同时可发生与T 管有关 的并发症 ,影响了L B E C D 的优越性。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优点[】 1:①避免了大量的 l 4
女性 的2 %~ 5 0 2 %,3 ~5 岁这个年龄段较为多见…。 目前子宫 0 0 肌瘤剔除术是女性最能接受的治疗方法 ,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 微创已是现代手术方向。笔者将4 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 6 同期2 例 开腹子宫肌瘤剔 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告 如 1
下。
C 2 O ,待腹内压达1 7k a Im Toa穿刺进腹 ,置人腹腔观 . P ,1 m rcr 8
【 词】 关键 腹腔 镜 ;子宫 肌瘤 ;剔 除术 子宫 肌瘤 是女 性生 殖器 官最 常见 的 良眭肿瘤 ,发生 率 占育龄 1 手 术 方法 :采 用持 续 硬 膜外 神 经 阻滞 联 合静 脉 复 合 麻 醉 , . 3 取 头低 足高 仰 卧位 。进行 常 规消毒 铺 巾 ,然 后 在脐 轮处 上缘 或 下 缘 做 长 约 1 0mm的弧 形 切 口,气 腹针 穿 刺进 腹 ,充人 2L 右 的 左
体液 、电解质和多种消化酶丢失 ,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 ②避免 了T 管滑脱形成腹膜炎的危险 ;③避免了T 管留置时间长

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临床体会

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临床体会
E t n a me s e s d wih u n iai e u t s n me r .Aea so in wo n a s s e t q a t t lr o o t t v a y t Orh p S a d,2 02 7 :5 — 6 . to t n 0 , 3 58 5 1
者, 术后 2年 , 子宫体 又有一肌核突 出, B超提示 肌核 2c 2 mx c 因无 自觉症状未做特殊处理 , m, 余者无异常。
2 典 型 病 例
3 . 子宫肌瘤剔 除术 的优缺点 :1 .1 2 ()优点 : ①手术安全 , 简
便。 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②手术时间短( 尤其单个肌瘤) ; ③能
( 稿 日期 :0 9 0 — 2 收 20—92 )
3 月, 个 患者月经规律 , 量稍多 ,. O5年后 , 月经量恢复正常。
3 讨 论
31 关 于手术对象的选择 .
①子宫 肌瘤 的类 型 : 根据 临床诊断 、 提示 , B超 尤其是手
术时子宫肌瘤的具体情况 , 选择浆膜下子宫肌瘤 、 肌壁间子宫
膀胱损伤 , 因此手术 时应尽量将膀胱推开 。③对黏膜下肌瘤 ,
手术应尽量减少子宫黏膜的损伤 , 以免造成术后宫腔粘连 。 同
时应避 免官腔 内容物进入腹腔 , 防止造成子宫内膜 异位症。 ④
对肌瘤较小 , 不被发现而未剔除者 , 术后 有可能继续增大( 本 组 1 )术后应定期复查 , 例 , 进行相应处理。
较少 的肌瘤较为适宜 。至于肌瘤数 目 , 多 体积大者 , 亦可根据
情况选定 。
32 手术注意事项 .
① 防止损伤子宫动脉 , 以防引起大 出血。 防止损伤膀胱 ②
及输尿管 , 当肌瘤靠近膀胱 , 甚至与膀胱粘连时 , 手术易造成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者 4 3例 . 5 .3 占 51 %。均 为 首次 来 院诊疗 , 故收入 住 院手术 治
现 腹部 包 块 以为 系 正常 的情况 再 现 。可 以利用 大 众 宣传 媒
介. 如广播 、 视 、 影 书报 杂 志提 供 标 准信 息 , 也可 利 用个 别 咨 询 、 体讲 解 、 疑等方 式 开展深 入 细致 的健 康教 育 , 广大 集 答 使
占 1. % 。④ 就 诊 情 况 :8例 患 者 曾 诊 疗 者 2 22 8 7 9例 , 占
3 . % , 中 5例 在 我 院 诊治 , 64 %, 因月 经 过 多 、 71 8 其 占 .1 均 经 期 不规 律就 诊 。触及 下腹部有 包块 、 或 伴有 月 经紊 乱较 轻 无
3 保 健 措 施 31深 入 开 展 健 康 教 育 工 作 .
广 泛宣 传妇 女 病 普查 的 重 要性 。 及 卫生 知 识 , 妇 女 普 让 了解 性器 官 的特点 和 如何保 护共 正 常功 能 , 到对一 些 常见 达 病、 多发病 的症 状 由来有 一定 的 了解 。当 自己身 体不 适或 有 异常 情况 时 。 概是 哪方 面 出了 问题 , 大 以便及 时就 诊 , 绝发 杜
『 键 词1 宫肌 瘤 ; 女 保健 关 子 妇
【 中图分类 号】 3 . R 7 73 3
【 献标 识码】C 文
【 编 号】1 7 — 7 12 o )3 b 1 6 0 文章 6 4 4 2 (0 9 0 f 卜 7 — 2
7 8例患 者中 加 .7 7 %为农 民 , 由于其 文化 水平 较低 、 卫生 知识 较少 , 经济 条件 落后 。 加之对 妇科 疾病 的 羞怯 心理 , 致就 诊例 仅 为 3 .8 , 大部 分 在 乡 ( ) 院就 诊 , 我 院诊 治 71% 且 镇 医 来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实践体会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实践体会

6例 腹腔 镜组 患者 子宫 肌瘤切 除顺 利 , 中转 剖腹手 术 。 术 8 无术 手
平均 时间5mn 术 中平 均 出血 量为5m 术后平 均住院 时间为6 。 0 i, 0 L, d 术 后2 个月随访未 见并发 症。 剖腹手术组 手术时 间平均 时间9rn 术 中平 0A, o 均出血量 为10 , 2mL 术后平均住院 时 间为 1d 术后切 口脂肪 液化、 0, 感染
子宫 肌瘤是女性 生殖 器官最常 见的 良性 肿瘤 , 病机理 目前还 其发
不十分 清 楚。 有研 究表 明与患 者的激 素分 泌过 于旺 盛有关 , 别是 未 特 育、 性生活 失调和性 情抑郁这 三类 女I 且有趋 向于年轻化 发展 , 陛, 其治 疗的方 式 也有 很 多 , 中 医 中药治 疗 、 有 超声 治疗 、 射治 疗及 传 统的 放 手术治疗等 , 着科技的进步 , 但随 微创技术在 妇科 中运用逐 渐被人们接
2 月后随访 有7 个 例患 者仍 然感 觉切 口疼 痛 。 结论
人 们接 纳和认 可 。
腹 腔镜 子宫 肌瘤 切除手 术具 有 创伤 小、 术后机 体 恢 复快 , 并发症 少等优 点。 逐渐被
【 键 词 l 腔镜 子 宫肌瘤 体会 关 腹
【 图分 类 号 ] 7 中 g 1 3
I 献标 识 码l 文 A
要 严格选 择病 例 , 子宫 肌瘤过 大 , 过妊娠 3 月大小 ; 瘤压迫 膀 对 超 个 肌
低臀 高位 , 干左 下腹分 别穿 刺 5 再 mmT oa、0 rer1mmT oa各一 个 。 rer 右
侧下腹穿刺 5 mT er 个 , m oa- - 并置人 相应的 手术 器械。 从阴道 置入举宫 器, 以便 更好暴 露子 宫。 后根 据不 同部位 的肌 瘤而 采取不 同 的手术 方

妇科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临床体会

妇科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临床体会

妇科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科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临床状况。

方法:本研究中所讨论的128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所选128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两组讨论,对照组64例,研究组64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总结分析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组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

结论:临床在治疗子宫肌瘤疾病时可考虑将腹腔镜微创方式作为首选方式,此方式疗效突出,出血量少,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其恢复,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疗效;开腹手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微创【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056-01子宫肌瘤也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1],临床中较为常见,在30岁至50岁内人群中较为多见。

近几年来,此疾病发病群体逐步出现年轻化。

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存在出血量大、并发症多、恢复速度慢等,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频繁,已在子宫肌瘤疾病治疗上取得一定成果。

为进一步证实,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临床疗效,本文随机列举128例患者分组讨论。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所讨论的128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所选128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两组讨论,对照组64例,研究组64例,患者均符合WHO组织所提出的子宫肌瘤疾病判定标准[2]。

对照组年龄32岁~56岁,平均年龄(44.8±3.2)岁,2例未育,62例已育,肿瘤直径为2cm~9cm,平均直径为(5.2±1.2)厘米;研究组内,年龄32.5岁~57岁,平均年龄(44.2±3.6)岁,3例未育,61例已育,肿瘤直径为2.5cm~9cm,平均直径为(5.6±0.9)厘米。

改良术式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疗效观察和临床体会

改良术式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疗效观察和临床体会

报告如下:1.2 手术方法在月经干净3~7d内手术,采用硬腰联合麻醉。

①观察组:在阴毛上缘即耻骨联合上方2cm处,沿皮纹作横弧形切口长约4~6cm,切开腹壁各层进腹;探查患子宫和附件情况,了解肌瘤的部位、性质、数目、直径及其周边情况,确定手术方案。

托起子宫,用消毒止血带围绕子宫峡部,收紧后暂时压迫阻断子宫血供;较大的肌瘤在其周围局部注射缩宫素3~5U,用巾钳夹持瘤体,在其最突起的表面无血管区切开浆膜和肌层,进行钝性+锐性分离,直至剥离出整个瘤体。

残腔填塞止血海绵,用可吸收线缝合8字型缝合关闭,肌层和浆膜层适当修剪后连续锁边缝合。

②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进行。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出院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舒适指数评分(SSD)的测评。

1.4 统计处理2 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术中或术后大出血、严重副损伤病例发生。

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VAS、SSD、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P<0.05,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随着人们生活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加大,性观念的改变,以及妇科普查体检率提高,子宫肌瘤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至少有20%的育龄妇女患子宫肌瘤,较多患者没有或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其真实发病率远高于报道发病率[1]。

许多年轻患者提出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以及微创美观的要求,不愿接受子宫切除术,因此子宫肌瘤剜除术成为大部分患者的首选。

基层医院受条件限制,不能正常开展腹腔镜手术,探索近似微创的改良术式,成为基层妇产科医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传统的开腹手术的主要缺点是切口较长,对患者的创伤大,花费时间久;对腹内干扰多,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较多[2]。

子宫颈肌瘤58例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子宫颈肌瘤58例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结 果
腔深部 , 甚 至嵌顿 于骨 盆 中或 阴道 内 , 子
4 6 3 7 0 0河 南 鲁 山县 人 民 医 院
d o i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06. 0 38
宫体 位于宫颈肌瘤 l 不 同的 位 , 使整个
者, 术后 发 生 宫 颈狭 窄, 给 予扩 宫 治 愈 。
无输尿管 、 膀胱 、 直肠 等邻 近脏 器的损伤 ,
无 难 以控 制 的 血 。
讨 论
据肌 瘤类 型选择合适长度与深度 的切 口,
深度要达瘤体 , 包 膜张 力较 大 , 会 自然 裂 丌与肌瘤分离 ; 手指 剥 离 肌瘤 过 程 中手 指 的着力点在瘤体 , 可 借 助 组 织 钳 钳 住 肌 瘤 向外 旋 转 牵 拉 , 至肌 瘤 基 底 部 时 直 视 靠 近 肌瘤表面分离包膜 , 遇 索 条 状 物 应 先 辨 别 输尿管的走行 , 必 要 时从 骨 盆 漏 斗 韧 带 水 平打开后腹 膜 , 向下 游离输 尿管 , 在 直 视 下 手 术 。肌 瘤 剔 出后 , 首 先 用 热 盐 水 纱 布 压 止 血, 以 免术 后 形 成 盆 腔 血 肿 ( 必 要 时 放 置 引流 条 ) 。 此 手 术 在 包 膜 内 剔 除 肌 瘤 恢 复子宫周 嗣解剖 关 系 , 推 丌周 围脏 器 , 后 行筋膜 外 子宫 切 除 , 或 行 筋 膜 内 子 宫 切 除, 避 免 周 围 脏 器 损 伤 。 我 们 采 用 此 方 法, 无 1例 发 生 输 尿 管 、 膀胱 、 直 肠 等 邻 近 脏 器 的损 伤 , 无 1 例 发 生 难 以控 制 的 大 出
血 。保 留 生 育 功 能 者 剔 除 过 程 中 最 好 不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例临床体会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例临床体会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例临床
体会
剖宫产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产方式,但是也有一些情况需要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例,以确保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对于这种手术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体会,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对手术的方案和操作技巧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规划等。

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才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

其次,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非常细致和谨慎,因为在操作中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注重细节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处理子宫肌瘤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保留正常的子宫组织,以减轻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

在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例中,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术后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和照顾,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例涉及到很多的细节和技巧,需要医护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
验。

对于患者来说,要注意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护理,合理的饮食和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才能够更好地度过这个难关。

最后,我们也希望医学科研界能够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这种手术的最佳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的子宫肌瘤疾病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可大大减少患者到处求医,减少更多的经济负担。

方法:本文对我院近年内子宫肌瘤手术78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0%以上的患者为农民,由于诊断晚、乡村医务人员诊治不合理,致使88.46%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

结论:当前大力开展和建立健全全国妇女卫生保健机构的保健措施,提高乡、村医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子宫肌瘤患者的诊疗水平有所提高,农村妇女的子宫肌瘤疾病基本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大大减少患者到处求医,减少更多的经济负担。

标签:子宫肌瘤;妇女保健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176-02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肌瘤,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住子宫肌瘤手术治疗78例,故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妇女保健,早诊断是治疗的措施。

1临床资料
①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43岁。

②职业:农民63例,占80.7%,职工、干部15例,占19.23%。

③主要症状:发现下腹包块47例,占60.26%;合并月经过多、经期不规律者11例,占14.10%;子宫肌瘤合并卵巢囊肿5例,占6.41%,外阴脱出肿物1例,占1.28%;急性下腹前2例,占2.56%;足月孕剖宫产术中发现2例,占256%;无症状,妇检及B超发现肌瘤10例。

占12.82%。

④就诊情况:78例患者曾诊疗者29例,占37.18%,其中5例在我院诊治,占
6.41%,均因月经过多、经期不规律就诊。

触及下腹部有包块、无或伴有月经紊乱较轻者43例,占55.13%。

均为首次来院诊疗,故收入住院手术治疗。

⑤手术原因:子宫小于12孕周者36例,占46.15%;子宫大于12孕周,月经紊乱者11例,占14.10%;子宫大于12孕周月经紊乱致贫血者19例,占24.36%;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宫颈口者6例,占
7.69%;月经紊乱并卵巢肿瘤2例,占2.56%;月经紊乱并子宫脱垂1例,占1.28%;剖宫产术发现浆膜下子宫肌瘤2例,占2.56%;急性下腹疼痛剖腹探索为子宫肌瘤表面血管破裂1例,占1.28%。

⑥手术方式:全子宫切除术69例,占8
8.46%;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6例,占7.69%;子宫肌瘤剜出术3例,占3.85%。

⑦术中出血:最少者100 ml,最多者3 000 ml,平均出血量300 m1,肌瘤越大术中出血量越多。

⑧肌瘤变性:囊性变6例,占7.69%;红色变性1例,占1.28%;肉瘤样变1例,占1.28%。

2讨论
子宫肌瘤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绝经后肌瘤逐渐缩小。

根据妇科内分泌学的
进展,保留卵巢的年龄一般以50岁为界,50岁以上的未绝经者的正常卵巢也应保留。

正常绝经后卵巢乃具有一定内分泌功能,子宫也有其分泌作用,它是卵巢的靶器官,不应随便切除。

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期待疗法,药物疗法不能改善病人症状,需手术而不符合肌瘤剔除者。

近5年来我院手术病人平均年龄43例,对于绝经前妇女,肌瘤不大、症状亦轻者,可用药物治疗,使子宫萎缩绝经,肌瘤随之萎缩而免于手术。

本组患者来院就诊较晚。

均失去了保守治疗的机会。

78例患者中80.77%为农民,由于其文化水平较低、卫生知识较少,经济条件落后,加之对妇科疾病的羞怯心理,致就诊例仅为37.18%,且大部分在乡(镇)医院就诊,来我院诊治者仅占6.47%。

由于乡(镇)医院及其基层保健机构力量薄弱,不能给患者适当的诊断和治疗,致腹部包块明显增大或出现严重贫血才转来我院,使88.46%的病人全子宫切除,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3保健措施
3.1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广泛宣传妇女病普查的重要性,普及卫生知识,让妇女了解性器官的特点和如何保护共正常功能,达到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由来有一定的了解。

当自己身体不适或有异常情况时,大概是哪方面出了问题,以便及时就诊,杜绝发现腹部包块以为系正常的情况再现。

可以利用大众宣传媒介,如广播、影视、书报杂志提供标准信息,也可利用个别咨询、集体讲解、答疑等方式开展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使广大农村妇女能逐渐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

3.2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针对患者就诊率低,大部分在乡村级医务人员处就诊近实际,除广泛宣传、普及卫生常识外,尽快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集中学习、培训,由县以上妇科专业人员授课,以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为重点,学好妇科的一般知识。

定期考核,由县卫生局统一发放合格证。

3.3建立健全妇女卫生保健机构
我国政府规定每两年对女职工、每三年对农村妇女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普治,其重点是肿瘤的早诊断和治疗。

由于缺乏人力、财力而未能实施,延误了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治。

针对我县妇女卫生保健工作任务重,服务量大,财力不足,保健人员少,素质低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政府部门给予财力支持是当务之急,对现有人员应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起,加强职业道德,尽快提高人员素质,尽早落实政府规定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可以和每季度一次的计划生育检查组结合,每次检查一个村,轮流完成三年一次的妇女病普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