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合集下载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新的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新的
小檗碱的提取分 离及结构鉴定
镐药剂091 闫梦茹 2909119
一、生药黄连的介绍
生药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药材依次称为“味连”、 “雅连” 、 “云连”。 主要产地:分布四川、贵州、湖北、陕西等地 。 用药部位:干燥根茎 主要功效:清热泻火、燥湿、解毒 主要成分: 黄连主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 黄连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

表黄连碱、和5—羟基小檗碱
主要性状:形如枯抓,故又名“鸡爪黄连”; 有过桥杆
二、小檗碱的介绍
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 1)性状: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 2)碱性:小檗碱属季铵型生物碱,pH值为11.50. 3)溶解性: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解于水中,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 在冷乙醇 中溶解度不大。小檗碱的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较 易溶于沸水,难溶于乙醇。 4)互变异构: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 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季铵式(红棕色) 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含有小檗碱的主要生药: 1)黄连:根茎5.2%~7.69% 黄连叶1.4%~2.9% 2)三颗针:根皮含小檗碱为 3.75%~3.71% 、杆皮含小檗碱为 0.81%~1.01% 、全根切片含小檗碱约为 0.57% 3)黄柏:树皮中含小檗碱约为 0.6 %~2.5%
三、小檗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2)本实验选用酸水法提取小檗碱
酸水法是利用小檗碱的硫酸盐在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度大、而盐酸盐几乎不溶于水的性质来实现提取分离的,其提取流程为:
黄连粗粉滤液
滤液固体
滤液结晶(粗品)
滤液晶体盐酸小檗碱
四、实验所用试剂
0.2%硫酸溶液,石灰乳,浓盐酸,10%Nacl溶液,蒸馏水,乙醇。
五、鉴定方法
1显色反应:
小檗碱:(1)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一种常见的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20H18NO4。为黄连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约为4%~10%,但根据野生和栽培产地的不同,其含量各异。
(2)小檗碱是黄色针状结晶体,能缓慢溶于水(1:20),乙醇(1:100),较易于溶于热水,热乙醇,微溶于丙酮、氯仿、苯、几乎不溶于石油醚中。
点样、展开、显色:取自制的盐酸小檗碱乙醇样品溶液和盐酸小檗碱乙醇对照品溶液,分别用毛细管点在薄层板上,重复点样3~5次。用甲醇-丙酮-乙酸4:5:1(或氯仿-氨-甲醇30:1:8)为展开剂,展开完毕,先观察荧光斑点,再喷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
参考文献:
1《黄连中小檗碱提取工艺研究》熊晓莉,陈锦锦文章编号:1672—058X(2008)04—4013—0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5卷第4期2008年8月,维普资讯。
(1)目前传统的提取技术主要是溶剂提取法。此法是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常用方法,通过浸渍、渗漉、回流等方式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进行萃取。
传统的提取技术:酸水法提取小檗碱、石灰乳法提取小檗碱、乙醇回流提取法等
提取的新技术有:微波法提取小檗碱、微波—索氏联合工艺提取小檗碱、超声波法提取小檗碱、酶法、超临界提取法等。
2《黄连中小檗碱提取方法研究进展》席国萍,宋国斌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6,文章编号10013601 2009 010003000803贵州《中药有效部位及成分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刘斌倪健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题目: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2010-10-29【关键词】黄连;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溶剂回流法;化学检识檗碱前言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中国药典》中黄连和盐酸小檗碱一直有收载,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腹泻、抗炎和免疫促进以及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糖等药理作用,用于急性肠胃炎、口舌生疮、烧烫伤、心率失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掌叶防己碱、黄连碱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掌握一般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2、通过对小檗碱的鉴定,掌握一般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3、熟悉握小檗碱的化学性质和鉴定方法。

4、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了解并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二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加热至110℃变为黄棕色,于160℃分解。

盐酸小檗碱加热至220℃分解,生成红棕色的小檗红碱。

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 ONHCHOOOOCH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醛式(黄色)小檗碱属于季铵碱,其游离型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

而它们的盐类以含氧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含氧酸盐难溶于水,其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则更小。

利用此性质结合盐析法,可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和材料100ml 圆底烧瓶冷凝管 50ml,100ml 烧杯各一个 10ml,25ml量筒各一个铁架台1个布氏漏斗滤纸滴管一个蒸发皿小试管3个2 试剂与原料黄连粉(6.0g)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60ml)浓盐酸蒸馏水碘化铋钾试剂碘化钾试剂硅钨酸试剂四实验内容(操作步骤)1 提取与分离黄连粗粉6.0g,冷凝回流1.5h(现象:黄连粉溶解溶液微沸呈红棕色)加热蒸发红色糖浆状物质加1%的醋酸40ml 加热溶解趁热抽滤滤液滤渣加浓盐酸至溶液浑浊(pH=1)静置冷却析出黄色针状晶体水洗2-3次精制小檗碱晶体(注:由于时间有限最后未能得到析出的晶体)2 性质与鉴定由于没能的到晶体所以取少量小檗碱溶液分成三份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再向第一支试管加入1-2滴碘化铋钾试剂,振荡向第二支试管加入1-2滴碘化钾试剂,振荡向第三支试管加入1-2滴硅钨酸试剂,振荡鉴别试验现象记录:五. 实验结果5.1 收率:由于本实验的时间有限,最终未能得到小檗碱晶体,无法算收率5.2性质与鉴定结果:六讨论1.盐酸小檗碱在热水、热乙醇中溶解度较大,在冷水、冷乙醇中溶解度小,所以本实验在水浴中加热回流,另外可以加入NaCl促进其析出结晶。

生药黄连中小檗碱

生药黄连中小檗碱
生药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 与结构鉴定
·
◆总碱的提取 ◆生物碱类分离与检识 ◆定性鉴别 ◆结构鉴定 ◆含量测定
一、总碱的提取

小檗碱的性质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 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 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 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 种互变形式。
季铵式(红棕色)
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季铵式(红棕色)
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小檗碱(黄连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完整word版)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完整word版)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实验七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的干燥根茎.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3.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化学检识及薄层色谱的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OO33NHCHOOOOCH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醛式(黄色)N+OOOCH3OCH3小檗碱(黄连素)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H3COH3COOCH3OCH3掌叶防己碱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再利用两种生物碱极性不同,采用柱色谱分离。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实验七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3.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化学检识及薄层色谱的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 ONHCHOOOOCH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醛式(黄色)N+OOOCH33小檗碱(黄连素)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H3COH3COOCH3OCH3掌叶防己碱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盐酸小檗碱得提取分离及鉴定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得功效。

黄连得有效成分主要就是生物碱,已分离出得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就是以盐酸盐得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得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与小檗碱相似。

[目得要求]1.学习与掌握水溶性生物碱得提取方法。

2.学习与掌握生物碱得柱色谱分离方法。

[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得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就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33NHCHOOOOCH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N+OOOCH33小檗碱(黄连素)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得黄色荧光。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得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 +H 3COH 3COOCH 3OCH 3掌叶防己碱 本实验就是利用小檗碱与掌叶防己碱得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得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

再利用两种生物碱极性不同,采用柱色谱分离。

[实验内容]一、提取分离黄连粗粉50gO 4500ml,浸渍20分钟加石灰乳调PH 值至中性放置10分钟,抽滤滤液加HC l调PH2~3加滤液体积4~5%得NaCl,放置30分钟,抽滤沉淀 滤液(主要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黄连碱等生物碱)加200ml 水加热至澄明趁热抽滤滤液放置、抽滤沉淀二、生物碱类检识1.化学检识:(1)丙酮加成反应:取样品0.05g,溶于50ml热水中,加入10%N aOH溶液2ml,混合均匀后,于水浴中加热至50℃,加入丙酮5ml,放置,即有柠檬黄色结晶析出。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中主要有效成分是小檗碱。

小檗碱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提取黄连中的小檗碱,并进行鉴定,以了解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一、实验材料1.原料:黄连(购自当地中药店)2.试剂:乙醇、浓盐酸、石油醚、乙醚、甲醇、氢氧化钠、醋酸铅、明矾、醋酸铜、硅胶G、三氯甲烷、甲酸、乙酸乙酯二、实验步骤1.提取:将黄连粉碎后,用乙醇浸泡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乙醇提取物。

将提取物溶于少量水中,用石油醚和乙醚分别萃取,得到石油醚和乙醚萃取物。

2.分离纯化:将石油醚萃取物用硅胶G进行柱层析分离,以三氯甲烷-甲酸-水(80:10:10)为洗脱剂,得到A组分。

将乙醚萃取物用硅胶G进行柱层析分离,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7:3)为洗脱剂,得到B组分。

3.鉴定:对A组分和B组分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确定其化学结构。

同时,进行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以确定组分的纯度和含量。

三、实验结果1.提取物得率:经过称重和计算,得到黄连乙醇提取物的得率为5.8%。

2.组分纯度:经过柱层析和洗脱剂洗脱,得到A组分和B组分。

经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A组分的纯度为92%,B组分的纯度为85%。

3.鉴定结果:经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测试,确定A组分和B组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小檗碱和黄连碱。

四、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从黄连中提取并鉴定出了小檗碱和黄连碱。

实验结果表明,黄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小檗碱,这为其在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同时,实验中使用的柱层析方法能够有效分离纯化小檗碱和黄连碱,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实验建议与展望本实验中使用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提取效率不高、分离纯度不够理想等问题。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提取和分离纯化工艺,提高小檗碱和黄连碱的提取率和纯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
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实验原理]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 O
NH
CHO
O
O
OCH3
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醛式(黄色)
N+
O
O
3
3
小檗碱(黄连素)
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
H3CO
H3CO
OCH3
OCH3
掌叶防己碱
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

再利用两种生物碱极性不同,采用柱色谱分离。

[实验内容]
一、提取分离
黄连粗粉50g
500ml,浸渍20分钟
加石灰乳调PH值至中性
放置10分钟,抽滤
滤液
加HCl调PH2~3
加滤液体积4~5%的NaCl,放置30分钟,抽滤
沉淀滤液
(主要含小檗碱、掌叶
加200ml水加热至澄明趁热抽滤
滤液
沉淀
二、生物碱类检识
1.化学检识:
(1)丙酮加成反应:取样品0.05g,溶于50ml热水中,加入10%NaOH溶液2ml,混合均匀后,于水浴中加热至50℃,加入丙酮5ml,放置,即有柠檬黄色结晶析出。

此反应可用于原小檗碱型季铵生物碱的鉴别。

(2)漂白粉显色反应:小檗碱酸性水溶液中加漂白粉(或通入氯气),溶液即变樱红色。

2.薄层色谱检识
吸附剂:硅胶G
对照品:盐酸小檗碱甲醇溶液
样品:不同色带的甲醇溶液
展开剂:CHCl3-MeOH-冰HAc(7:1:2)
检视:先在紫外灯光(365nm)下观察荧光,再喷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以硫酸盐代替盐酸盐,可增加生物碱的浸出量。

2.盐析最佳用量为4~5%。

[思考题]
1.根据小檗碱的性质,除用硫酸水溶液提取外,尚可用哪些提取方法?
请设计一个提取工艺流程。

2.掌握根据化合物结构及色谱条件推测不同化合物的Rf值的方法。

在本实验色谱条件下,请比较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极性及Rf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