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美术 多彩的风景教案
初中美术画画风景教案

初中美术画画风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构图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能够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风景的感受。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风景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构图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风景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1. 风景绘画中光影的处理。
2. 学生对风景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和搭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景绘画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炭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风景绘画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风景绘画的认知和感受。
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风景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构图方法,如光影处理、色彩运用等。
2. 教师现场示范一幅风景绘画作品,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学生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巧和方法,独立完成一幅风景绘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和点评(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风景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风景绘画的认识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风景写生,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2. 学生可以参加风景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风景绘画作品,讲解和示范风景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幅风景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成就和快乐。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多彩的风景

《多彩的风景》说课稿大荆中学王玉芝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多彩的风景》,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导学过程及教学评价这几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多彩的风景》是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本课围绕“风景”这一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的活动:活动一分析不同物体在光源下的色彩关系,侧重认识自然色彩及探究色彩变化规律;活动二进行风景画写生练习,侧重学生对自然色彩关系的表现能力。
这一系列活动都将涉及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这一节课我讲的是《多彩的风景》活动一,属于欣赏与调色练习课,让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去认识自然色彩的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为活动二写生练习奠定基础,并直接为第8课《绚丽的阳光》作技术准备。
感受风景画的色彩特点,揣摩色彩的灵活运用,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联系学生实际,我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和规律;2.让学生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和技巧;3让学生在临摹或写生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分析自然色彩,体会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难点为:如何调配和归纳颜色,如何表现色彩的空间关系。
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造型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鉴于他们对待美术课的态度,相对于六、七年级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作了调整,把课堂练习改为较为容易表现的对名家作品的表现元素的换位,使学生有机会理解画家的创作,进而使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提高。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改提出,美术课程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学生有其成长的特殊性,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敢于创新与展现自我的个性明显。
基于以上观点,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兴趣;通过欣赏作品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2021年八年级美术 多彩的风景 教案

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多彩的风景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运用风景画为载体来学习写生色彩的知识。
七年级上册《向日葵》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学习,而本课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认识上。
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为进行色彩写生奠定基础。
教材虽然全面介绍了写生色彩知识、色彩的情感和风景画写生的步骤,但其重点应摆在对写生色彩知识的观察与认识上。
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条件色的资料图片,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最好结合现场演示的方法,将条件色展现出来。
在调色练习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练习调色,力求把颜色调准确。
在进行风景画的写生练习中,应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训练中,将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表现上。
在体会色彩的情感练习中,可借助一些音乐作品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色彩写生,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同是还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课题:欣赏风光片: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①得出结论: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2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的反光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教学教案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教学教案教案:多彩的风景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的风景艺术作品,并理解其表达手法和情感传达。
2.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风景艺术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通过实践和创作,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风景艺术作品的分类和特点介绍。
2.风景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3.风景艺术作品的创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展示相关风景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风景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不同类型的风景艺术作品,如山水画、静物画、城市景观等,讲解其特点和表达手法。
通过对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等要素。
3.欣赏与分析(20分钟)展示多种风景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作品中的情感、意境和想象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从而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独立见解和审美能力。
4.实践创作(30分钟)提供画纸、颜料和画笔等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景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老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建议,同时保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
5.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6.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他们思考风景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并对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提出期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对他们的作品、发言进行评价。
2.根据学生的创作和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3.收集学生的作品和书面反馈,作为教学评估的依据,同时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增加他们对不同风景艺术的了解和欣赏。
2.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将风景艺术与地理、历史等学科进行关联,深化对风景的认知和理解。
多彩的风景

《多彩的风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多彩的风景》,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导学过程及教学评价这几方面来说明。
说教材《多彩的风景》是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本课围绕“风景”这一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的活动:活动一分析不同物体在光源下的色彩关系,侧重认识自然色彩及探究色彩变化规律;活动二进行风景画写生练习,侧重学生对自然色彩关系的表现能力。
这一系列活动都将涉及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这一节课我讲的是《多彩的风景》活动一,属于欣赏与调色练习课,让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去认识自然色彩的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为活动二写生练习奠定基础,并直接为第8课《绚丽的阳光》作技术准备。
感受风景画的色彩特点,揣摩色彩的灵活运用,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联系学生实际,我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和规律;2.让学生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和技巧;3让学生在临摹或写生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分析自然色彩,体会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难点为:如何调配和归纳颜色,如何表现色彩的空间关系。
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造型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鉴于他们对待美术课的态度,相对于六、七年级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作了调整,把课堂练习改为较为容易表现的对名家作品的表现元素的换位,使学生有机会理解画家的创作,进而使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提高。
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改提出,美术课程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学生有其成长的特殊性,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敢于创新与展现自我的个性明显。
基于以上观点,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兴趣;通过欣赏作品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风景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新力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创作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线条、色彩、形状的运用,风景画的构图。
2.教学难点:风景画的创意与表现。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画板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提问:你们觉得这些风景美在哪里?如何用画笔表现这些美景?2.知识讲解(1)讲解线条、色彩、形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讲解风景画的构图方法,如透视、比例、层次等。
3.示范演示(1)展示一幅风景画,分析其线条、色彩、形状的运用。
(2)现场示范绘制一幅简单的风景画,边讲解边操作。
4.实践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风景图片,讨论创作方案。
(2)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绘制自己的风景画。
(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创新和表现力。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线条、色彩、形状的掌握情况。
(2)展示一些优秀的风景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深入学习(1)讲解风景画的创作技巧,如光影、质感、氛围等。
(2)分析一些著名风景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画风。
3.实践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风景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风景画创作的掌握情况。
(2)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新实践(1)讲解风景画的创新方法,如拼贴、刮画、水彩等。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新绘制风景画。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教学教案

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教学教案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美术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风景画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掌握绘画风景所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3. 提升美术观察能力,欣赏并分析不同风格的风景作品;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绘画风景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以展示和讨论;2. 教师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3. 学生准备好自己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一些著名的风景画作品,引起学生对风景画的兴趣;2. 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对风景画的看法和感受。
步骤二:讲解1. 介绍风景画的定义和特点,例如画面中通常有自然景物、地貌、建筑物等;2. 讲解绘画风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例如运用明暗对比、透视等;3. 分析和解读一些著名风景画作品,讲解画家的用意和艺术手法。
步骤三:示范1. 教师进行绘画风景的示范,展示一种绘画技巧或手法;2. 讲解示范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等要点。
步骤四:实践1.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或参考图片进行绘画风景的实践;2. 提供艺术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难题和提高技能;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风格、材料和表现方式。
步骤五:分享与评价1.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并解释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灵感来源;2.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和评价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四、教学延伸1. 邀请当地的画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风景画的讲解和指导;2. 带领学生参观画展或美术馆,与专业艺术家进行互动交流;3.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风景画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美术教学通过导入、讲解、示范、实践、分享和评价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对风景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并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绘画风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多彩的风景》初中美术教案

《多彩的风景》初中美术教案《多彩的风景》初中美术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多彩的风景》初中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与规律。
2、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3、在临摹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教学重点:1、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2、在临摹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1、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
2、在临摹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用具:图片、课件。
学生用具:颜料、纸等。
学生预习:课前自己收集的风景画作品及风景照片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演示导入: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改变一个白纸盒的颜色。
(光源色,环境色)2、师生共同总结:白色物体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响,背光面受环境色的影响。
3、提出问题: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颜色,它的色彩会发生变化吗?4、教师对风景画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和中间面的色彩分析并总结规律。
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中间面:固有色为主背光面:固有色+环境色5、请同学上讲台演示水粉色彩调和的方法。
6、学生练习调色,教师辅导。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油画《迷人的夏日》(总结:不同的色彩对比和笔触能体现作者的心境情绪,也能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2、欣赏不同意境的画面,总结绘画步骤。
A、安排构图。
B、画出主要色块。
C、适当补充和调整细节。
3、学生选择图片,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运用水粉工具绘制一幅色彩风景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多彩的风景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类型课。
编写意图主要是借助自然风景及表现自然风景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自然色彩变化的方法,获得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界色彩变化与关系的审美感受与认识,并直接为第8课《绚丽的阳光》中印象派风景画作品的欣赏做技术准备。
教材以观察和研究自然色彩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并思考它们形成的原因。
引导他们感受、体会和解释自然色彩造成的视觉印象,领悟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体会、理解写实绘画作品中色彩表现的方法,以及作者所表达的审美意境。
对作品中的色彩、笔触进行仔细地观察、体会和比较,重点找出景物在色相、纯度和明暗上的差别和细微变化,尝试归纳不同景物的色彩倾向,分析这些颜色是怎样协调统一在同一画面空间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特定色彩关系表达出的情感倾向。
作业最后落实在尝试利用参考图片或外出写生,画一幅写实性的色彩风景画。
教材积极倡导学生在户外色彩写生练习,为此,提供了户外写生作画的步骤和参考图片。
“活动一”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引导学生借助自然风景与摄影、绘画作品,学会分析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关系。
“活动二”的设置更多立足于学生动手练习的过程中,在强化学生对自然色彩的观察与分析的同时,培养学生表现自然色彩关系的绘画表现能力。
两个活动都可以借助图片进行,也可以直接借助户外自然景物展开,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条件与环境可以灵活处理。
“评价建议”从观察自然界色彩,归纳绘画作品的主要色彩倾向,分析其中的色彩关系,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情感体验几个方面对学习进行评价。
“资料库”提供了光谱与色相概念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色彩学的基础知识。
“学习大空间”选择了风景画的构图与色彩表现方法等内容作为写生练习的知识补充。
二、教学目标
*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写实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
巧。
*在临摹或写生色彩练习中体现出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
三、教学思路
这一课的首要任务是观察自然色彩,了解写实绘画中色彩表现的问题。
课前应准备必要的色彩工具和有关资料。
安排两课时以上的教学时量比较合适。
绘画工具以水彩画工具最为理想,也可以使用色粉笔、油画棒或彩色铅笔等用具,纸张要稍微厚一些。
如果需要写生,宜事先选好难度适宜的写生景点。
在第一课时中,首先把重点放在感受、分析自然色彩上,为理解绘画色彩作铺垫。
通过图片观察自然色彩,有感情地描述色彩景物,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感受并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在描述过程中,启发学生讨论诸如光源、物体和环境之间的色彩关系,结合物理学的一般知识,分析光、大气层和照射角度,不同季节植物的色彩特点以及环境的反射光等问题。
如:早晨和傍晚的色彩呈现暖色;阳光下景物,受光面与背光面形成冷暖色对比;雪地上的背光面呈现天空的颜色;叶子上的高光受到天空色彩的影响等等。
对不同季节、时间的风景图片进行较细致的色彩比较研究,往往更加易于理解景物色彩产生的原因。
色彩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明确并建立色彩空间的秩序感,即
分析同一色彩在不同的空间前后产生的色彩差异,分析不同色彩在不同空间前后产生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强度。
另一点则是培养学生观察与绘制色彩的比较习惯,即画面任何一块色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反复比较其在画面特定空间类似色彩的关系后确认的。
根据色彩的空间位置,有针对性地提取几块图片局部的色彩,获得更为具体的资料进行参照,更细致地分析理解色彩关系,理解画面由不同色相、明暗、冷暖关系的色彩组合而成。
归纳整幅图片的色彩倾向,分析色彩的对比关系和特点。
随着分析的深入,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转向对写实绘画作品的欣赏。
同样,从对画面整体的感受入手,描述对作品表现出的情绪、色彩和画面效果的理解。
然后选取局部色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色相、明暗和纯度的变化和笔触的运用,讲解自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教学中不可忽视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迷人的夏日》和《三朵云》两幅作品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了不同的情绪。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作品:
1、说出画面的色彩倾向;(色调)
2、归纳两个不同色相,比较面积的大小;(整体的对比关系)
3、分析色彩对比所产生的感觉,如强烈、柔和、平静、明快、沉闷等;(明暗关系、冷暖关系)
4、联系题材内容,描述自己对图片的色彩感受,理解图片所表现的主题。
画一幅小的色彩稿,尝试把归纳出的结果表现在纸上。
对画稿不作过高的要求,参照课本图片或选择局部,或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景物,用较整体的大块颜色概括完成。
这一课时结束的时候,可以布置一篇以某时某地的风景为题的小短文,如《城市的早晨》、《雨后乡村》等,让学生在课后观察自然景色。
37425 9231 鈱38765 976D 靭L429026 7162 煢 34746 87BA 螺$26178 6642 時35193 8979 襹~ 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