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_教案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_教案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_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习说明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抓住事物的特点。

2.学习在观察中敏锐地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整理观察得来的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能整理观察得来的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3、教学过程

(一)解题:什么是针鼹?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如果有图片可以用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要明确的一点是:珍奇,稀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并正音,注意字音、字形。

褐h è色 蜥x ī蜴y ì 蜷qu án 曲q ū 针鼹y ǎn 掘ju é洞 喙hu ì尖 蛰zh é伏 黏ni án

液y è 洞穴xu é 孵f ū化 吮sh ǔn 吸 稠ch óu 粘ni án 食 破p ò壳k é而出

2.组织学生给全文分段。

明确:课文共10段,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1)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事物的主体——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一开头便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突出了它的“珍贵”“稀有”。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针鼹的如下特点:形体较小,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十分擅长掘土,其速度之快,“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这一段是从外部写针鼹的神奇之处。

第三部分:(6——9)写针鼹的生活习性:以食蚁为主,白天活动,冬季蛰伏,能游泳,胃表皮粗糙,等等。

(三)学习第1段

提问:我们为什么说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呢?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明确:可由“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五分硬币上刻有它的

形象”、“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等词句中知道针鼹是一种

珍稀的动物。

(四)学习其余部分,明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表现针鼹的特征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作者是抓住针鼹的哪些特征进行说明的?(提示学生:“特征”,就

是这一事物区别于那一事物的征象、标志。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句,概括。)

2.讨论

(1)明确:从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三方面具体说明。

(2)明确:第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

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10段,写针鼹的繁殖特点。

(3)明确:说明这些内容时,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作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集中在一点或几点上加以比较,以

揭示出事物的异同、优劣、高下,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课文第2——4段,主要用了比较法。

作者把针鼹和刺猬进行了比较。

同:体形小,浑身是刺,并以刺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

异:对敌方式不同,刺猬消极待敌,针鼹有掘洞逃跑的“绝活”——爪子

锐利,掘洞速度快,逃跑迅速。

不同点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照应了文题中的一

个“奇”字。为了突出“神奇”这一特点,作者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

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甲与之相比,使其外部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更加精确

具体。运用数字,一般有两种:确数和约数,课文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

性时,作者先是用约数来说明它觅食的生理习性:舌头“伸出嘴外一尺多”,“一天可以吃上万只蚂蚁和白蚁”。接着用确数写它白天活动“18小时”,冬

季蛰伏“28周”,“8月至10月,……袭击大型蚁穴”。这样说明,使说明的

对象特点更加精确可信,增加了说明的科学性。当然,要取得确切的数字,实

地观察调研,查看资料信息是重要的途径。因此,要写好说明文,学会观察调查、查找资料、掌握数据是非常关键的。

打比方,也就是比喻。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不同于作品中的比喻,

它要以准确为前提,来不得半点夸张,打比方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

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

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

以及它哺乳的特点。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

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

正使人有所“知”。

(五)课堂小节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珍贵的稀有动物,我

们知道,我国各个种类的稀有动物不多,而众多的动物都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希望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能有所得,那就是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希望我们都能够增强自己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人类——热爱自然,关爱生物。

(六)课后习题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2.练习册中的配套练习题。

3.抄写字词。

板书

【板书设计】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动物特点特征具体表

现说明方法

形态特点(2——

5)作比较

针鼹珍奇生活习性(6——

9)列数字

繁殖特点

( 10 )打比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 3.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由朗读与讨论,教师点拨,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提高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体会针鼹的珍奇。 教学难点: 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自学讨论课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一些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报道与数据统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说明文的知识:学习说明文从哪些方面着手?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出示幻灯片一:说明文阅读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该事物或现象区别于其他事物或现象的独到之处。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列图表、下定义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主次、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总体到局部)。 说明语言: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准确严、严密、科学。 2. 情景导入:有一种小动物,是2000年奥运会的吉祥物,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有关它的说明文,同学们可以按照说明文的学习方法去研读。 幻灯片三:出示鼹鼠图片 3.走近作者: 幻灯片四:作者简介:王晓雨,澳大利亚华人作家。所著《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一书,选取了澳大利亚最知名的十三种动物予以介绍。 二、检查预习: 幻灯片四: 1. 给加点字注音 针鼹(zhēnyǎn )蜥蜴(xīyì)洞穴(dòngxu?) 黏液(niánya)蛰伏(zh?fú)孵化(fúhuà) 稠(chóu )吮吸(shǔnxī) 2、解释词语: 招摇过市吮吸 三、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同步练习2

20.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第一部分: 1.在括号中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在横线上释词: 针鼹()蛰伏()吮吸()黏液() 招摇过市:。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其特点是。 3.文中说针鼹是珍奇的稀有动物,其“珍奇”体现在哪些方面? ⑴⑵ ⑶⑷ 4.针鼹被作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为什么? 5.本文介绍了关于针鼹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6.说说下列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⑴针鼹的母乳比牛奶还稠,脂肪也多,并随幼儿长大而越来越稠。 ⑵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一口气可挖 1.5米左右。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 ⑶它不仅背上,而且身体的边缘部分也都长满刺。这当然是它自我保护的工具或者说“盾牌”了。 7.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曾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你喜欢哪一种小动物?用一句话概括你喜欢它的理由。 第二部分:

(一) 蚂蚁的本领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期·托马期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事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皮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量,居然能够()、()、(),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有时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类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必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仅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居然还“酗酒”:它们将蝶的幼虫拖入蚁穴中,然后舔食其分必的甜汁,一个个醉态毕露如醉鬼一般。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只蚂蚁前赴后断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了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类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的地球居民,真值得我们学习! 8、第二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思考、谋算、筹划 B、筹划、思考、谋算 C、谋算、思考、筹划 D、思考、筹划、谋算 9、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一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扑火所用的时间较短”。 10、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期的话,目的是什么?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说明文中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条理清晰地介绍事物的方法。。 2.学习说明文中恰当运用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作手法 3.培养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学习重点】 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介绍针鼹的珍奇。 【学习难点】 掌握运用不同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准备】 奥运吉祥物较图片及说明和教师收集一些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报道与数据统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预习反馈 1、完成填空引出课题 多媒体出示填空题: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有一只像刺猬一样的动物被选为吉祥物,这小东西叫,在整个地球上,只有都有它的足迹。(出示针鼹图片)

2、出示学习目标 3、介绍文体:本课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一样吗?对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介绍、说明客观事物的文章,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剖析事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特征: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标志。) 4、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 针鼹.( yǎn )蜥蜴 ..( xīyì)洞穴.( xué)黏.液( nián ) 蛰.伏( zhé)孵.化( fū)稠.( chóu )吮.吸( shǔn )○2解释词语 无从下手: 恨之入骨: 招摇过市: (二)师生合作,质疑探究 1、读题目 出示课题《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齐读课题明确本课主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课题中抓住了这个事物的什么主要特征? 2、读特征 学生小组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学案5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5篇 1大班体育游戏:勇救小动物 游戏目标: 1、练习蹬脚踏车,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勇敢、爱护小动物的精神。 游戏准备:脚踏车2辆、变形平衡木2个、大纸箱2只、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的小动物玩具若干(为幼儿人数23菲倍) 游戏玩法: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2路纵队,站在场地一端;每队之间放置大纸箱一个;场地中间设置山洞; 场地另一端的变形平衡木两侧放置小精灵玩具若干。老师发令后,各队第1名幼儿蹬滑跑冰车钻过山洞、到达浮桥。上桥救起1个小动物,并带着小动物踩脚踏车原路返回,第2名幼儿再出发。在规定时间内比哪一队救到的小动物数量多为胜队。 游戏规则: 1、必须双手扶把脚踏车至浮桥;待上桥后才能救小精灵。 2、若游戏中途发生意外情况或未带小动物成功返回应在原地重新通过。 2 大班体育活动-调皮的小袋鼠(单双脚跳) 活动目标: 1、练习多种跳的方法:单脚跳、双脚跳。 2、通过游戏中不同障碍物的设置,尝试多种跳的方法。 3、乐意参与跳的活动,并努力克服困难,一直跳到结束活动准备: 圈若干、椅子两把。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调皮的小袋鼠(单双脚跳) 游戏袋鼠妈妈:教师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唱歌边跳跃,可以手拉手跳,也可以自己叉腰跳,教师注意在过程中引导幼儿按照儿歌内容变换跳的姿势。 2、游戏活动:调皮的小袋鼠 (1)幼儿扮演:小袋鼠,教师带领幼儿原地练习单脚跳及双脚开合跳。再将幼儿分成数相等的两队站在场地的一端,另一端两把小椅子。 (2)游戏开始前,教师先师范讲解动作要领及过程,让幼儿明白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戏开始,排头的两位先单脚跳过圈,再绕过弯曲的小桥(即绳子),再进行开合跳圈,最后绕过小椅子,跑回自己的小队,拍一下第二位幼儿的手,站至对尾,第二位幼儿继续进行第一位幼儿的动作。 3、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进行游戏袋鼠。 附:儿歌跳跳跳,双脚跳,跳跳跳,单脚跳,跳跳跳,转身跳,天天跳,身体好。 3大班体育教案:数字格子跳跳乐 活动目标: 1、探索泡沫垫的多种玩法。 2、结合数字规律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及跨跳等多种跳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3、努力听清教师指令,遵守游戏规则。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永春延清中学潘顺钦 一、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由朗读与讨论,教师点拨,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提高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体会针鼹的珍奇。 难点: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五、教学道具: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 七、教学时数:2课时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有一种小动物被选为吉祥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种可爱的小动物。 二、简介作者 王晓雨:本名王平,笔名王晓雨,雨来。祖籍天津。任墨尔本作家协会副主席、大洋洲文联主席、澳大利亚浙江侨民联合会常务副会长。1984年在《电影新作》杂志上发表《吉卜赛女郎》,在《萌芽》杂志上发表过两篇报告文学,1986年又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家乡水》。应澳大利亚外交部的邀请,写了《珍奇动物写真》,在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本文选自《珍奇动物写真》。有改动。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字词过关 1、给加点字注音: 针鼹.()蜥蜴 ..()黏.液()蛰.伏()粗糙.( ) 孵.化()稠.()吮.吸()喙.尖() 2、解释下列词语: 招摇过市: 吮吸: 果腹: 蛰伏: 师讲解明确: 1、给加点字注音: 针鼹(yǎn )蜥蜴( xīyì)黏液(nián )蛰伏 ( zhé)孵化(fū)稠(chóu )吮吸(shǔn )喙尖(huì)粗糙( cāo ) 2、解释下列词语: 招摇过市:故意在公众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这里是诙谐的说法。(课文注释) 吮吸:用嘴吸。(课文注释) 果腹:吃饱肚子。(课文注释)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课文注释) 四、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文章是怎样引出说明对象的,这样写好吗? 3、这种动物在世界上的价值是怎样的? 4、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针鼹的?(在文中划出来)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由朗读与讨论,教师点拨,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提高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体会针鼹的珍奇。 难点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有一种小动物被选为吉祥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简介作者。(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针鼹()蜥蜴()洞穴()黏液()蛰伏()孵化()稠()吮吸() 2解释词语: 招摇过市吮吸 (三)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针鼹) 2文章是怎样引出说明对象的,这样写好吗?(从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和澳大利亚五分硬币图案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这样写一开始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使读者产生了强列的阅读愿望。) 3这种动物在世界上的价值是怎样的?(珍奇、稀有) 4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针鼹的?(外貌、掘土的特点、生活习性、繁殖) 5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这几个方面的?(外貌从两面进行,一是写它身上长满了“粗硬坚锐的刺”;二是介绍它身体的颜色。掘土的方面,先介绍强有力的武器锐利的爪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与刺猬的最大不同,然后又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掘土速度之快。生活习性方面,写它以食蚁为主,把说明与描写结合起来,生动地写出了它的吃相,又写了它的“胃表皮粗糙”,即消化功能发达,还写了它白天活动,冬天蛰伏,能游泳等方面。繁殖方面体现在它是生蛋的哺乳动物,是没有乳头的哺乳动物,奇特之处还表现在虽然有袋囊,却只有在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练习题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练习题 自主积累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针鼹()蛰伏()喙尖()吮吸()黏液()二、判断下面结合语境释词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 ⑴有一只像刺猬一样的动物被选为吉祥物(某些大型运动会上用来象征吉祥的标记,多选用动物图案或模型),在全世界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破坏公共秩序)。() ⑵它冬季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甚至长达28周。() ⑶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用果实填饱肚子)。() ⑷在这段时间里,它的动作、反应都十分迟钝(笨拙迟缓,不灵敏)。() ⑸毛孔中渗出浮汁供幼儿吮吸(用嘴唇在乳头或小孔处吸取)。() 三、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永远的丰碑”记录着革命先烈凭着的信念,坚持斗争不动摇的光辉事迹。 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完全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⑶今年在上海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健儿,一举囊括五项冠军。 A.顽强迎合所向无敌B.坚定符合所向无敌 C.顽强符合不可一世D.坚定迎合不可一世 四、填空。 作者紧紧抓住针鼹的特点,从地进行了介绍,并恰当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这位远方的来客。 能力训练 五、说说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⑴针鼹和刺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它后腿的爪子很长,也可用于打扫整理自己身表皮,这种本领远非亚洲的刺猬可比。 答: ⑵可就在这几秒钟之间,你的眼皮底下,针鼹不见了!哪怕是一片草地,甚至一片沙地,刹那间它也能在你眼前消失,只在地表上留下一个堆有浮土的洞口。 答: 六、说说下列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⑴针鼹的母乳比牛奶还稠,脂肪也多,并随幼儿长大而越来越稠。 答: ②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一口气可挖 1.5米左右。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 答: ⑶它不仅背上,而且身体的边缘部分也都长满刺。这当然是它自我保护的工具或者说“盾牌”了。 答:

幼儿园体育活动教案

--体育活动教案-- 陈颖 02号 《椅子的游戏》 [课堂导入] "椅子"陪伴着大班走过了三个春秋,是小朋友离不了的好伙伴。在平时的活动中,就很喜欢有意无意地玩些椅子游戏,如把椅子当马骑、当摇椅、当滑梯等,但这些游戏往往因担心安全问题而被限制。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本阶段主题活动,满足好玩的心理,让他们自由设计椅子玩法。通过椅子游戏,练习跨、跳、爬、钻的动作。在活动设计中,我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进去,师生间能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也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对幼儿进行安全保护,在这个活动中既锻炼的四肢协调动作,激发勇敢尝试活动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愿意接受游戏,对战胜困难充满自信。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尝试创造性地用椅子玩游戏,能勇敢大胆地行动。 此目标是根据纲要为指导,学习特点制定的,既体现了活动的重点,又体现了活动的难点,对发展四肢协调动作很有意义。 二、活动准备(及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练习跨、跳、爬、钻的能力,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2.本次活动的难点:敢于利用椅子,进行跨、跳的动作。 3.活动准备: A.每人一张椅子。这是本次活动中的主角,能激发尝试活动的兴趣。 B.运动员进行曲、自制金牌(反面画有各项运动图标)游戏场地。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先向幼儿介绍体育活动的常规:准备运动,就在椅子上做"椅子操"。在场地上坐成4~6排,前后左右距离80~100厘米,与老师一起借助椅子坐如下活动:坐在椅子上,双手插腰,按口令耸肩、踮脚,双手扶椅子背站立,按口令向左、右踢腿,向前、向后弯腰,上跳等。这是整个活动的开始,是让有个好的心情后进行活动的基础。做完操,告诉请他们设计玩椅子的方法,还要亲子去跨、跳、爬、钻过,为下面的活动做了铺垫工作。 (二)基本部分--我和椅子做游戏。先尝试玩椅子的多种方法,如:站在椅子上跳下去,把椅子当马骑等。接着鼓励相互合作,增强游戏难度,如:把椅子放成一排,从椅子上爬过去等。再鼓励相互学习,进行多种尝试。设计椅子玩法的时候,教师在尊重的前提下,可适当地进行指导,也可以以游戏伙伴地身份加入进去,以增强游戏地趣味性。如果想象不出创造性地玩椅子地方法,教师可提供适当建议。如:椅子背对背依次摆放,引导站在椅子上,并从椅子上跨过去;椅子一张张拼成一直线,从椅子上爬过去;两张椅子背对背放着,成两排,从两排椅子中间跳过去等。在活动中,跳、跨地动作难度较大,我会随时注意的安全,如果站在较高处往下跳,可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在下面铺上软垫子等) ①骑马。引导幼儿将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

幼儿园大班健康户外体育教案十篇

幼儿园大班健康户外体育活动:小小房子我来玩 【活动意图】 跳房子是一种传统的游戏活动,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是一种并不陌生的游戏,可是对于现代的孩子,各种各样的电子玩具充斥着他们的世界,户外活动已是现代孩子的向往,跳房子的游戏,简单安全。在游戏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序数的排列,而且学会了指物点数,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同伴的合作才能达到一定的级别,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的身心得到了愉悦和发展。【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沙包、用粉笔在地上画的房子图形 【活动过程】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踢腿、伸手、弯腰、点头。【活动规则】 1、不能跨格或者是数游戏者字跳,必须按顺序1—2—3?—4—5—6—7—8—9。 2、单脚跳的途中,如果其中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第二轮比赛。

游戏一: 幼儿分组,每组三人,或者是自己组合,几人均可。幼儿把沙包扔进标有数字“1”的长方形方格里面,然后双脚夹起沙包把它扔到标有数字“2”的长方形格子里面。依次进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时,幼儿弯腰把沙包捡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儿再重新开始。 游戏二: 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游戏三: 玩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与同伴或者是哥哥姐姐玩跳房子的游戏。【活动反思】 本游戏的玩法自由灵活,简单安全。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幼儿随时都可自由玩耍,并且对幼儿的认识数字,排列序数,指物点数都有一定的帮助,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了活动的快乐,愉悦了身心。

2018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文档资料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珍奇的稀有动 物--针鼹》 20.《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针鼹(yǎn)尖锐(ruì)褐色(hè)蜥蜴(xī yì) 掘土(jué)刹那(chà)蚁穴(yǐ xué)喙尖(huì) 稠密(chóu)黏液(nián yè)果腹(fù)空凹(āo) 蛰伏(zhé)迟钝(dùn)脂肪(zhī fáng)袭击(xí) 蚁巢(cháo)粗糙(cāo)哺乳(bǔ rǔ)晚餐(cān) 孵化(fū)渗出(shèn)吮吸(shǔn)乳汁(zhī) 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三、辨析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锐利:(刀锋等)尖而快。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分泌:①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种物质。②岩石中的裂隙逐渐被流动的矿物溶液填满。 果腹:吃饱肚子。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动也不吃。 吮吸:用嘴唇在乳头或小孔处吸取。 五、 王晓雨,澳大利亚籍华人作家,在澳大利亚已经居住了九年。非常喜欢澳大利亚的动物和植物。在当墨尔本报纸主编的繁忙工作之余,每天坚持写几千字。搜集了大量有关动物的资料,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出版了第一本中文版的澳大利亚动物书籍--《珍奇动物写真--澳大利亚特有动物》。 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成千上万,书中只选了常见的和最知名的13种动物。在介绍动物的同时,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插入自己的一些看法。 六、文章结构 课文共10段,可分为4个部分。 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事物的主体--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一开头便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突出它的“珍奇”与“稀有”。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针鼹的如下特点:形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_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习说明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抓住事物的特点。 2.学习在观察中敏锐地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整理观察得来的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能整理观察得来的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3、教学过程 (一)解题:什么是针鼹?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如果有图片可以用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要明确的一点是:珍奇,稀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并正音,注意字音、字形。 褐h è色 蜥x ī蜴y ì 蜷qu án 曲q ū 针鼹y ǎn 掘ju é洞 喙hu ì尖 蛰zh é伏 黏ni án 液y è 洞穴xu é 孵f ū化 吮sh ǔn 吸 稠ch óu 粘ni án 食 破p ò壳k é而出 2.组织学生给全文分段。 明确:课文共10段,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1)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事物的主体——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一开头便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突出了它的“珍贵”“稀有”。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针鼹的如下特点:形体较小,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十分擅长掘土,其速度之快,“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这一段是从外部写针鼹的神奇之处。 第三部分:(6——9)写针鼹的生活习性:以食蚁为主,白天活动,冬季蛰伏,能游泳,胃表皮粗糙,等等。

(完整版)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

体育活动:《小动物找家》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活动准备: 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新授游戏。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中间,教师说:“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幼儿边学小猫边向小猫家走去;教师说:“爱吃虫子,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幼儿边学小鸡边向小鸡家走去;教师说:“黄黄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呷呷呷”,幼儿边学小鸭边向小鸭家走去;教师说:“长长耳朵三瓣嘴,我的小兔”,幼儿边学小兔边向小兔家走去 2、幼儿游戏1-2次后改为跑。(提醒出汗多的幼儿注意休息) 3、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 幼儿能念完儿歌再跑。 小班体育活动《猫和老鼠》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战胜困难的喜悦心情。 2、结合幼儿钻、爬和跑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 3、萌发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猫、鼠头饰若干、粮仓一个、鼠洞二个、独木桥、山洞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地。

2、游戏前的活动准备。 3、启发幼儿讲出猫、鼠的作用及特征,交待游戏名称及规则。 二、基本部分: 1、猫保护粮仓巡逻,鼠乘虚而入找粮吃,没吃到。 2、在鼠妈妈的带领下,小老鼠们乘猫巡逻时,在路上设障碍,搬来跳圈等,鼠获得偷 粮的成功。 3、猫找出失误的原因,卸下铃铛,排除除路障,想办法给鼠一个错觉,终于抓住了老鼠,减少了粮仓的损失。 三、结束部分: 1、表扬角色扮演得好的幼儿。 2、幼儿开汽车离开场地。 (三)小班体育活动《大象运粮》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身躯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幼儿心情愉快,参与活动。 3、培养幼儿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热身运动 听欢快的音乐,幼儿随老师做小兔跳、骑马、小鸟飞、大狗熊等小动物的走路动作。 2、出示大象头饰,练习基本动作 (1提问:“这是谁?” (2)“大象是怎样走路的?”(让幼儿自由做动作) (3)提出要求“有什么办法让大象走起路来,两条腿是直直的?” A、可以先让幼儿自己想办法。 B教师示范真确动作,两腿左右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上体前屈,两手握住膝盖——踝关节,从左脚开始,两脚交替向前行进,或者横向移动。 (4幼儿自由练习。 (5比赛看谁走得快。 3、游戏:大象运粮,结束活动。 出示沙包,开始大象运粮的游戏,可将幼儿分组进行比赛,提高幼儿参与热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同步练习 (新版)语文版

20.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随堂演练 1下面词义有错误的项有(): ①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这里是诙谐的说法。 ②果腹:用果实填饱肚子。 ③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 ④吮吸:用嘴唇在乳头或小孔处吸取。 ⑤粗糙:不光滑锐利:秃而利。 ⑥吉祥物:某些大型运动会上用来象征吉祥的标记,多选用动物图案或模型。 ⑦无从下手:找不到开始做某件事的途径或头绪。 ⑧恨之入骨: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⑨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2.1.在括号中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在横线上释词: 针鼹.()蛰.伏()吮.吸()黏.液() 3说说下列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⑴针鼹的母乳比牛奶还稠,脂肪也多,并随幼儿长大而越来越稠。 ⑵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一口气可挖 1.5米左右。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 ⑶它不仅背上,而且身体的边缘部分也都长满刺。这当然是它自我保护的工具或者说“盾牌”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4—8题。 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 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

脊椎动物。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晚上它睡在灌木丛中的土地里,空凹的原木中,石头缝里,甚至野兔和袋熊的洞穴中,因为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当然,它也不去争夺别人的食物。它冬季蛰伏,在高山蛰伏时间甚至长达28周。在这段时间里,它动作、反应都十分迟钝。其实,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的气温还有零上15摄氏度呢。在春天的开头几天出洞找食的针鼹动作较迟缓,出来次数较多。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 4.“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根据这一句,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前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5.澳大利亚人喜欢针鼹的原因是什么? 6.下列加点词语为什么不能去掉,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⑴据估计 ..,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⑵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 ....的生物电子信号。 ⑶在这段时间里 ......,它动作、反应都十分迟钝。 7.“甚至野兔和袋熊的洞穴中,因为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为什么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 8.选文写了关于针鼹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 ⑴ ⑵ ☆课外冲浪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变色龙为什么能变色 人们常常用变色龙来形容那些的人。可是,真正的变色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恐怕都没有见到过。这不单是因为变色龙大多数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其他一些地方,而且,即使有一条变色龙就在你眼前不远,你也许还发现不了它哩! 变色龙,顾名思义,它能变色,是爬行类动物蜥蜴的一种,俗称避役,属无毒动物。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变色龙的体色是怎样变化的呢?在绿草丛里,它的体色呈草绿色;在红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教学目标 1、理解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3、了解针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探索自然,了解大自然。重点、难点 1、重点: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2、难点: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字,初步感受内容。 2、读准下列字音,并注意字形。 蛰伏(zhé) 吮吸(sh?n) 灌木林(guàn) 粗糙(cāo) 掘洞(jué) 黏液(niān) 空凹(āo) 蚁巢(cháo) 繁殖(zhí)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 (2)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3)果腹:吃饱肚子。

(4)吮吸:用嘴唇在乳头或小孔处吸取。 二、导入新课--播放《鼹鼠的故事》片断。 同学们,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针鼹”。三、研读新课 l、讲评“字词积累”。 2、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作者开篇点出针鼹的产地--澳洲。课文开头设计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 3、阅读全文。 4、提问: (l)你能说说它有哪些特点吗? 明确:外形上:它身上布满尖刺;有着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管状的长嘴;舌头是重要武器。 生活习性方面:昼伏夜出,有冬眠的特点;捕食白蚁。 生长繁殖:长寿,并且具有独特的养育后代的方式。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试给它们各拟—个适当的小标题。 明确:产地(第一自然段) 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 生活习性(第八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 (3)本文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①针鼹的外形和刺猬差不多,长300~400毫米,宽不到70毫米二雄的略大—些(列数字)

名家名篇: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王晓雨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有一只像刺猬一样的动物被选为吉祥物,在全世界招摇过市。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澳大利亚五分硬币上刻有它的形象。这小东西叫针鼹,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 针鼹的外形和刺猬差不多,长300-450毫米,宽不到70毫米,雄的略大些。不论雌雄,身上都披挂着粗硬、尖锐的刺。黄褐色的刺的顶端是深褐色的,这种颜色使它在沙地灌木林中跑动时不起眼,伪装颜色十分成功。它不仅背上,而且身体的边缘部分也都长满刺。这当然是它自我保护的工具或者说“盾牌”了。一旦遇到敌害,如老鹰啦,蛇啦,蜥蜴啦,它就可以蜷成团,像刺猬一样,全身根根尖刺一致朝外,敌人也就对它无从下手了。 针鼹和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它后腿上的爪子很长,也可用于打扫整理自身表皮,这种本领远非亚洲的刺猬可比。 如刺猬一样把身体蜷成一团,像一个球,然后静候敌人不耐烦地走开这种“消极”本领,针鼹虽然也具备,并且运用,但针鼹的“绝活”是掘洞逃跑。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口气可挖1.5米左右。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中国的穿山甲也不是它的对手。 当你在灌木丛中发现一只黄澄澄的针鼹,在慢悠悠地爬着,你呼喊着同伴,朝它走去。可就在这几秒钟之间,你的眼皮底下,针鼹不见了!哪怕是片草地,甚至一片沙地,刹那间它也能在你眼前消失,只在地表上留下一个堆有浮土的洞口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 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中学 语文试卷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习题。 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 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晚上它睡在灌木丛中的土地里,空凹的原木中,石头缝里,甚至野兔和袋鼠的洞穴中,因为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当然,它不去争夺别人的食物。冬季蛰伏,它十分迟钝。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长达28周。其实,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的气温还有零上15摄氏度呢。在春天的开头几天出洞找食的针鼹动作较迟缓,出来次数较多。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 8月至l0月,是针鼹袭击大型蚁穴的季节。蚁穴中有许多带翼的肥壮蚁后,这些蚁后准备了充足的脂肪养料,准备飞出窝,建立新的家。此时,针鼹用长鼻嘴猛袭蚁巢,伸出它充满黏液的舌头,粘住食物,卷入口腔。在粘住蚁后的同时,也会带入许多脏土屑,但这没有关系。针鼹每天吃许多脏土,脏土既帮助消化,又含有稀有元素。针鼹的胃表皮粗糙.和别的哺乳动物很不同。吃了这样丰盛的晚餐.小针鼹长得很快,春夏时一下子大了许多。 1.这段文中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鼹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3.澳大利亚人为什么用针鼹做奥运会吉祥物? 4.语段中主要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5.体会下列标有红色字体词语的准确性。 (1)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2)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参考答案】 1.针鼹的寻食(觅食) 2.它的食物来源是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 3.针鼹能吃掉让他们恨之入骨的白蚁,保护他们居住的民房。 4.作诠释、列数字、打比方 5. (1)“据估计”表明以下数据只是推测,没有精确测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一般”表示了只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5篇center; text-indent: 0px;” data-filtered=“filtered”>走大鞋 【设计意图】幼儿对大鞋很感兴趣,也有穿爸爸妈妈的大鞋踢踏踢踏的经历,但对于两人或三人同时穿同一双大鞋一起走路会怎么样?幼儿很想亲身体会一下,因此我设计了走大鞋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1、尝试两人、三人合作平移走“大鞋”,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及互相协作的精神。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小组循环的“大鞋”游戏,充分体验合作运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用木版和宽牛筋自制的“大鞋”若干双,可供两至三个幼儿一起玩,大鞋上分别写有数字1、2。 【活动过程】1、热身运动,活动活动筋骨。 2、两人合作“走大鞋”。 第一次尝试 (1)幼儿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分别选择一双“大鞋”进行合作“走大鞋”的尝试。 (2)教师巡视观察,注意发现幼儿在尝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两人迈步不协调,步速不一致等,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3)请幼儿说说自己走得怎样?如何才能走得更好?可以用动作配合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 (4)师幼共同总结“走大鞋”的好方法,即动作要领:后一名小朋友扶着前一名小朋友的肩膀;走的时候先出有数字1的鞋,再出有数字2的鞋,同时两人一起喊“1、2,1、2,……”的号子。这样就不会摔倒,两人才能协调一致地向前走。 第二次玩“走大鞋“的游戏 (1)在《踏浪》乐声的伴奏下,幼儿再次玩“走大鞋”的游戏。 (2)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与帮助。 (3)请合作走大鞋成功的幼儿展示,并鼓励幼儿进行创新。 3、三人合作走大鞋 品尝到成功滋味的、身体平衡能力较强的三名幼儿自由组合走大鞋,方法同两人走,只是难度有所增加,三人必须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走好。 4、放松运动 幼儿小手捶捶肩、捶捶背、捶捶腿,使身体放松。 【活动延伸】1、将幼儿按人数分为两组进行pk赛。 2、两名或三名幼儿跨越障碍走大鞋也可作为亲子游戏(母子、父子或三口之家)进行。 【活动反思】孩子们在活动中,走得很认真,玩的很开心。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体会到了合作运动的愉悦,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center; text-indent: 0px;” data-filtered=“filtered”>乌龟搬家乐翻天 一、活动目标1.在情境中尝试采用匍匐爬行的方式爬过障碍物,提高匍匐爬的能力。 2.积极地参加活动并在乌龟搬家的的活动中感受爬行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匍匐爬得动作要领,在爬行过程中不碰响小铃铛。 2.教学难点:尝试带物匍匐爬行,并在过程中勇于探索不轻言放弃。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课题:《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课型:自读 执笔:孙琦备课时间:3.18 学习目标: 1、了解稀有动物的有关知识。 2、识记理解并积累《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的字词的基础知识。 3、掌握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请大家欣赏一些我国珍稀动物的图片,一起说出它们的名字,好吗?(大屏幕显示) 2、大家再看这幅图片,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吗?(大屏幕显示) 3、这种小动物叫针鼹,它是澳大利亚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卵生哺乳动物之一,另一种是鸭嘴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了解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 1、本文的作者是谁?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有谁能读一下作者介绍?(一名学生朗读) 三、交待本课目标: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说明文,积累了一些学习说明文的经验,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我们怎样学习?(学生沉默,思考问题。) 2、我们应该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是一篇什么类型的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知道课文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要找出文章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要理解文章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针鼹,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学生快速处理前两个问题) 4、教师幻灯打出目标:了解说明对象针鼹的特征。知道课文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学习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理解文章语言的特点。 四、本文的说明对象,我们已经知道是澳大利亚的珍稀动物——针鼹,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我们还需要研究四个问题,恰好咱班有四组,这样,一组研究一个问题,可以吗?(每一组选择一个本组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朗读课文,听读时,大家要注意思考本组需要研究的问题,做好圈点批注,然后,四个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表现积极,回答问题的准确度高。(一同学读完课文后,请其它同学评价朗读。) 读课文,学生分组完成教学目标 (一)学习字词 1、学生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 2、注意下列词语写法和读音。(学生看幻灯并补充) 蜷( ) 喙( ) 粘食()破壳( )而出 针鼹()蜥蜴()洞穴()黏液() 蛰伏()孵化()稠()吮吸() (二) 刚才,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并能够自觉做批注,这个学习习惯很好。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交流交流,然后拿出成熟的意见。(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必要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1、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的核心,哪组研究针鼹的特点,你们组先说一说吧! 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学生说出珍稀的具体体现) 针鼹的形体小。针鼹善于掘土,而且速度快。针鼹是哺乳动物。介绍针鼹的外形特征,突出它的作为盾牌的尖刺;介绍针鼹本领特点,突出它的爪子锐利,善于掘土;又介绍了它的绝活本领——掘洞逃生和掘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