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三年级下册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
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tā),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mí)漫着尸体腐(fǔ)烂后散发的臭(chòu)气。
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chéng)“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quǎn)“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
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xié)助救援。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shǔ)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fàn)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
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
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fèi)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
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zhēng)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词语解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词
语解释
人教版三年级语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词语解释时间2018-08-23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词语解释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腐烂中指人死后,尸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余震大地震发生后紧跟着发生的小地震。
搜索仔细寻找(隐藏的人或事物)。
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液压钳利用液体传递压力的钳子。
纵横交错竖的横的交叉在一起。
幸存者侥幸活下的人。
防护服防备和保护用的衣服。
交口称赞众口同声称赞。
下落不明不知道所要寻找的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协助帮助;辅助。
属于归于某一方面或为某方所有。
范围周围界线。
狂吠狗狂叫。
挣扎用力支撑。
闻名遐迩远近有名,形容名声很大。
遐迩,远近。
圆满没有欠缺和漏洞,使人满意。
载誉带着荣誉。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设计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课题。
同学们,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
然而,一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吞噬着我们的家园。
地震便是危害性最强的一种。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一张张图片来走进地震现场:【课件播放:地震组图】此时此刻,受灾的国家,被废墟掩埋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进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地震重灾区,去聆听一句赞叹:【课件出示:中国救援队,真棒!】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课件出示:中国救援队】——多么响亮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飒爽英姿!【课件展示4幅图画】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搜集,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简要的说一说。
是啊,多么年轻的队伍,多么令人称赞的业绩,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多次成功完成救援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博得人们一次又一次衷心的赞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件出示:真棒!】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目睹他们的出色表现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的朗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朗读、齐读。
3、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正音。
4、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词语,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看看【课件出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尝试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来概括。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对救援队的兴趣。
(2)运用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相关知识。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交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救援队的相关事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救援队的故事。
2.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抽象词语。
(4)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
3.深入理解(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事迹。
(2)讨论救援队的精神品质,如勇敢、无私、奉献等。
(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向救援队学习。
4.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如果你遇到了困难,你会如何向中国国际救援队求助?(2)模拟情景:中国国际救援队接到求助电话,如何进行救援?5.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激发了学生对救援队的兴趣。
在课文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整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英勇事迹,培养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悟到救援队员的无私奉献和高尚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学生通过对救援队员的赞美和敬佩,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为社会作贡献的意识。
2.对于学生的作文,我采用星级评价法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进步和闪光点,给予积极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首先,我播放了一段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行动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救援队员的英勇事迹。接着,我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救援队员有什么印象?他们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对救援队员的敬佩之情。在互动交流中,我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的语文课,主要内容是学习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讲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全球多次自然灾害中,不畏艰险,舍己救人,展现出中国救援队员的英勇无畏和高尚品质。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在情景模拟环节,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救援队员,模拟救援现场。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救援队员的艰辛和勇敢,激发他们对救援队员的敬佩之情。
(二)问题导向
人教版语文三下《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2002 年初,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成
立了一支国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支救援队由
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组成,共 200 多 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 严格的训练。2003 年 2 月,救援队首次参加我国新 疆巴楚等地的地震抢险救援,出色地完队员——搜索犬 “超强”,成
了人们交口称赞的 “救灾明星”。
你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说些什么吗?
地震
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逐渐积
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 突然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一般也称为构造型地震。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的地震、水库蓄水诱发的地震和矿山陷落产生的地 震等。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003 年 5 月, 在阿尔及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后,救援
队立即赶到了灾区投入了抢险救援工作。联合国官
员高度赞扬说: “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应
速度是超常的。”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 援工作。有的队员__________________,有的队员 _______________, 还有的队员_____ 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一、教材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通过一个真实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国际救援队的工作内容和意义,培养对志愿者事业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际救援队的工作内容和意义,掌握文章中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志愿者事业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生词的理解和应用。
2.理解文章中对国际救援队的描述。
难点:1.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归纳。
2.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志愿者事业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2.教案3.学生课本及习题4.黑板或白板5.故事片段视频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国际救援队的相关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对国际救援的兴趣,引出本课的话题。
第二步:课文学习(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跟读课文,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
2.学生分组互相讨论课文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学生自主朗读文章,并进行问答互动。
第三步:讨论(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讨论,提问国际救援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志愿者事业对社会的意义。
第四步:写作(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志愿者事业的作文,表达对志愿者的敬意和对乐于助人的群体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国际救援队的工作内容,也能够培养出对志愿者事业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三年级语文老师在进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课的教学后要反思总结些什么呢?为三年级语文老师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后教学反思,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今天,学习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
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 __,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文章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通过课上交流前参的资料,学生了解了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国国际救援队这个组织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而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正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把资料袋的内容也放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增加了学生对这一组织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四川汶川8.0级 __之后学习这篇课文,无疑使孩子们更具真实感、更能深刻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工作的辛苦和伟大。
学习文章时首先创设情趣,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孩子们的共鸣,能够结合语境理解重要的词句。
然后课中研讨时交流:你通过哪些语句看出来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这个问题在课前参与中,我已经布置孩子预习然后画出具体的语句了。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
通过课堂中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比较准确的画出具体的语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ppt
21
(悲惨 )的景象 ( 细心 )地捕捉 ( 紧张 )的援救 ( 仔细 )地搜索 ( 厚厚 )的防护服 ( 兴奋)地喊道
教学ppt
9
从哪些地方看出中国救援队对受灾国家的帮助?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 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 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其次,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 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
地震造成
一严重灾害Fra bibliotek方有
难
中国队员
倾力相助
八 国际主义精神 方
支 援
教学ppt
20
1 、如果你是那名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小孩, 你会对中国救援队说些什么?或者,你是小孩 的亲人,又甚至你是目睹这一切的路人,你又 会对中国救援队说些什么?
2、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 再来读读课文。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亚
居位
住于
的非
大洲
部北
分部
是,
阿北
教学ppt
4
地震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逐渐 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 造成岩层突然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 动,这就是地震,一般也称为构造型地震。 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水库蓄水 诱发的地震和矿山陷落产生的地震等。地震 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教学ppt
5
1976年唐山大地震 死亡人数 24·2万 2008年汶川大地震 死亡人数69227 2010年玉树大地震 死亡人数2698 2013年雅安大地震 死亡人数196
我国的救援技术越来 越高超
死亡人数一次比一次少
教学ppt
6
这篇自读文章是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的。通 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 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 道。
教学ppt
2
•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 际救援队,英文缩写为CISAR,于2002年初成
立。救援队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 发性事件造成建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 急搜索与营救。它由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和医 务人员组成,共200多人。
教学ppt
3
拉临阿
伯地尔
人中及
。海利
13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 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 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 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
者······ 这句话是队员们进行救援工 作的具体表现。
“搜索”、“捕捉”、“操作”、 “剪断”、“搜寻”这五个词是表 动作的词语。
教学ppt
14
帮助、友好
帮助、友好
教学ppt
1
`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告诉我们课文讲了一件 什么事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2003当地时间_5_月__2_1_日__1_9_时__4_5_分_,
_阿_尔__及__利__亚__北_部__地__区_发生了_里__氏__6_.2_级__地__震_, 造
成了_两__千_二__百__多__人__死__亡_,__一__万__多__人_受__伤_。
_中_国__国__际__救__援_队_ 迅速赶往灾区现场,展开
_紧_张__的__救__援__工_作__, 最后,
_圆_满__地__完__成__了_抢__险__救__援__任_务__,__载__誉__返_回__中__国__。.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 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 坚持战斗。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队员们不怕困难, 不怕危险,坚持战斗。
衣服被汗水浸透了
教学ppt
15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 责范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 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
这句话让我们领会 到中国国际救援队 以救援为中心的大 爱精神。
教学ppt
11
其次,在受灾不行严重,余震还在不断 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
看出队员们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 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
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
看出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
教学ppt
12
真棒!
一、速度快 二、不怕危险 三、救援技术高超
教学ppt
弥漫 腐烂 臭气 呈现
搜索 缝隙 废墟 属于
协助 范围 挣扎 任务
房倒屋塌 纵横交错
狂吠不止
闻名遐迩 载誉返回
搜索犬
阿尔及利亚
布迈尔代斯
教学ppt
7
纵横交错 交口称赞 感激不尽 仔细搜索 房屋倒塌 腐烂发臭 拼命挣扎 闻名遐迩
狂吠不止 悲惨景象 前往救援 载誉而归
教学ppt
8
括号里应该填什么呢?
午休时,同学们有的预习,有的复习,还 有的做作业。
虽然很困,但是他还是坚持做 完作业后睡觉。
教学ppt
18
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全 力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并 因此受到赞誉的事情,赞颂了我国 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私帮助其 他国家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ppt
19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全世界人民是一家
教学ppt
16
队员们工作认真,不怕困难、机智 勇敢,出色地完成了救援任务,在 国际友人面前很好地体现了人道主 义和牺牲精神。这种爱已经超越了 种族,没有了国界,这就是人道和 博爱。
2-4自然段
教学ppt
17
一······就······
有的······有的······还有的······
虽然······但是······ 小明一来到学校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 下,救出了一个男孩。
教学ppt
10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
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一······就······看出为救灾,队员们争分夺秒没 有丝毫懈怠,顾不上休息就立即赶赴灾区。
(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