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思维方法
医学科研思维

分析流行病学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
2 Mill准则
列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差异,测
定研究因素与疾病的关联或相关程度,从
而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的比较推理是从Mill(穆
勒)准则发展而来,包括求同法、差异法、
同异共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类似差异 法)
29
**(二)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
排除偶然关联 (随机误差) 关联 有统计学 意义关联 排除非因果关联 (选择、测量或 混杂偏倚等 系统误差)
间接因果关系 因果关联 (有时间先后) (间接原因)
直接因果关系 (直接病因)
30
谢 谢!
31
7
(一)逻辑的基本原则
1. 同一律: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对象、
论点、判断、概念等都需有确切含义,研究 者与研究对象对含义的理解应一致。
2. 矛盾律: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允许对两
个不能同时为真的思想都予以肯定。
3. 排中律: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允许对两
个不能同时为假的思想都予以否定。 逻辑公式:A或者非A,二者必居其一。
17
二、病因模型
病因模型: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
表达因果关系,它提供了因果联系的思
维框架,涉及到各个方面或因果关系的
路径。
18
历史上旧的模型
1. 纯病因论:只把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
体作为病因,而忽视了环境因素和机体 (宿主)自身的因素。
2. 条件论:只强调外环境而忽视了机体
(宿主)的因素。
3. 纯生物学观点:只从生物学方面去寻找
3
科学研究应揭示以下几方面的联系
1. 社会整体的内在联系:社会是一个由不同部分组 成的整体,整体的功能和联系超出部分之和。 2. 社会各领域内部之间的联系:社会整体由相对独 立的各个领域组成,领域内存在各种联系。 3 社会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社会不仅分领域,也存 在不同环节。 4. 社会诸方面的联系:社会的各个领域及各个环节 存在着诸多方面。 5. 社会各层次之间的联系:社会的每一方面存在不 同的层次。
医学科学思维与方法

因果关系的方式
1.单因单果 2.单因多果 3.多因单果 4.多因多果 5.间接联系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归纳、演绎 分析、综合 比较与分类 类比 数学方法等
(一)归纳与演绎
1.归纳 归纳是科学思维中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研究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归纳作为人类认识过程的一种方式来看,归纳是获得知
NH2
(COOCH3)2
=NH―CO―NH2
演绎
演绎是科学思维中从一般原理推论个别对象的推理形 式和研究方法。
演绎法与归纳法相反,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推出的结 论是个别。因为同类事物具有共性,一般中概括了个别, 所以从一般肯定能推论个别。
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取决于前提(一般原理)是否 正确和推理形式是否合乎逻辑。
演绎的应用
1. 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 铜是金属, 所以,铜能够导电
2. 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2100+1)是奇数, 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
3. 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 tan 是三角函数, 所以,tan 是周期函数。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科学推理是由一特定对象认识另一特定对象的思维方 法,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和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 推理是常用的方法。
还原论与医学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光,二十世纪相继出现的内窥镜、超声波诊 断仪(B超)、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
1953年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生物学家沃森共同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开创 了生物学研究的新世纪。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生物学家们已经逐渐阐明了生 命现象的最底层机制:氨基酸如何在基因的调控下组合成一个个具有特定功能 的小齿轮——蛋白质分子,这些小齿轮又如何对细胞以致整个生命体发生影 响。
《医学科研思维》课件

科研思维的重要性
1 推动科学进步
科研思维是推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促使研究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遵循 科学原则,提高研究质量。
2 解决实际问题
科研思维使研究者能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医学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 培养创新能力
科研思维培养了研究者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思考和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推动学 科的发展。
1
读经典论文
通过阅读经典的医学论文,学习科研思维的应用和方法。
2
参与科研项目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亲身经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Nhomakorabea3
与导师交流
与有经验的导师进行交流,获得科研思维上的指导和建议。
科研思维的应用与实践
临床研究
通过研究患者数据,改进临床 实践。
基础研究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分子和细胞 科研。
流行病学研究
结论及展望
科研思维是医学科研的核心能力,它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未来, 随着科研思维的不断提升,医学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科研思维的特点和要素
系统性
科研思维要求研究者 能够系统地整理和分 析研究对象和问题。
逻辑性
科研思维需要严密的 逻辑思维,能够合理 地进行推断和论证。
批判性
科研思维要求研究者 具备批判性思维,能 够审视和评估现有的 研究成果和方法。
创新性
科研思维鼓励研究者 追求创新,提出新的 研究思路和方法。
科研思维的培养与提高
《医学科研思维》PPT课 件
科研思维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思维进行医学科研活动的能力和思维方 式。本课件将介绍科研思维的定义、重要性、特点、培养与提高、应用与实 践以及案例分析。
医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

医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在医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理解和更
好地解决疾病,还可以使用规律,有效地解决疾病问题。
下面介绍一下医
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
第一,科学思维的基础是具体案例分析。
当医生碰到一个具体的病例时,他们首先要经过全面的分析,分类病例特征,确定相关检查,诊断时间,以及诊断方法,并且根据病史和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治
疗方案。
第二,医疗数据分析是基于大数据的科学思维方法。
病例管理系统和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患者的历史和诊断结果进行检查,根据病例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状态,制定出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第三,医学技术在医学实践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基
因工程、计算机辅助诊断、超声检查、核磁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帮助医生
更客观地了解病症的发展情况,以及病症和治疗情况的变化。
最后,结合多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综合结合不同
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医生可以更有效地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这样不仅
可以更好地治愈病患,还可以为未来传承和发展能力的科学技术奠定坚实
的基础。
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1.引言:医学科研是医学生大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研,医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还能更好的理解临床医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掌握科学方法。
2.培养自学能力:对于医学生而言,自学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医学生在进行科研时能够更加高效和独立地学习。
因此,为了培养自学能力,医学生应该:2.1良好的阅读习惯医学生应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期刊和论文,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文献检索能力。
阅读时,医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随时与老师、同学或论坛上的专业人士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2.2制定学习计划医学生在自学时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做到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
同时,医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利用听课笔记画图、整理ppt等,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和表达能力。
3.提高实践能力:实践是医学科研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实践,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因此,为了提高实践能力,医学生应该:3.1参与实验室工作医学生可以积极申请参与实验室工作,学习科研中的各项技能,比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仪器操作等。
在实验室工作中,医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以后的科研工作和职业生涯。
3.2参与临床实习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医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临床实习,进一步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深入了解实际临床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和临床应用需求。
在实习过程中,医学生还可以积累大量临床实践数据,为后续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4.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医学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掌握科学方法,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因此,为了掌握科学方法,医学生应该:4.1注重科学论证医学生在进行科研时,应该注重科学论证,避免主观想法和臆断思维。
在医学本科生中引入科研思维的重要性及方法

在医学本科生中引入科研思维的重要性及方法陈洪菊屈艺母得志(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610041)关键词:医学;本科生;科研思维随着我国自主创新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已经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美国教育家泰勒曾说过创新活动不仅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要注重独立思考、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步骤。
对于年轻的医学本科生来说,科研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恰恰是最缺乏的。
这就启发我们去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在医学本科生中引入科研思维。
一、医学本科生科研教育现状大多数的本科生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学好各门课程,但是很少有学生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或怎么做。
研究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科研过程和方法,不懂得怎样撰写论文,80%的学生对科研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很少到图书馆阅读医学文献。
斯坦福大学科研培训的学生中,75%的学生有论文发表,其中45%为第一作者,52%的学生在全国性会议上报告自己的论文[1]。
医学本科生大多以临床学习为主,而忽略了科研思维的培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被动接受;实验课程也是走马观花,按照步骤完成,很少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临床实习时,每天面对病人,使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案,不知科研从何着手。
本科毕业后,部分学生直接进入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如果没有提前培养的科研思维,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进行医学科研就会举步维艰;而部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有了本科阶段的科研思维初步培养,也可以尽早的启动科研项目,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和物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本科教育引入科研思维的重要性科研思维的培养是本科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科研思维的培养及训练是本科阶段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为学生将来的研究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手段。
正如凌氏所言,一个具有科研思维的人,则会处处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临床,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临床,以科学的精神来重视临床,通过科学研究提出有益于中医药发展的新见解,促进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
第二章+医学科研思维

思维的基本方法论
一、唯物辩证法: 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核心,最根本的思想方法 (一)主要观点 1. 社会普遍联系论:科研目的揭示现象之间 的联系。 2. 社会发展论: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科研要以事实为依据,得出科学结论。
(二)科研中的应用 按照事物自己运动的辩证规律认识疾病 1.自然界-社会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了解、 分析被研究对象的相互联系。 2.研究对象不断运动、变化,了解、分析研 究对象运动过程特征、变化机制、发展方 向和趋势。 3.疾病的发展是螺旋式运动,了解、研究发 展方向、目标、阶段、速度,动因、机制、 后果。 4.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过程的中心内容, 观察研究对象的矛盾类型、特性及后果。
举例:艾克曼发现脚气病病因 19世纪荷兰是海上大霸,派往 爪哇岛的官兵得脚气病。艾克曼是 随军医生,从欧洲运来鸡全染脚气 病,找不到细菌。 病鸡近两月来逐渐好转。新来 的厨师用领来的饲料喂鸡,过去的 厨师一贯用剩白米饭喂鸡。艾克曼 猜想病愈与饲料有关。 健康鸡分两组喂不同饲料,3个月后,喂白米饭鸡 生脚气病,喂鸡饲料的健康。鸡饲料主要由杂粮组成, 自己及病人吃杂粮,病愈。猜想:白米饭中缺少杂粮 中的某些物质。米糠泡在水里,浸出液治疗脚气病, 收到奇效。 获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二)根据思维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方式或逻辑规 则分类: 1. 形式逻辑思维:有逻辑形式、遵循逻辑规则。 2. 非形式逻辑思维:没有明确逻辑形式、规则, 如形象、动作、灵感思维。 (三)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分类: 1. 集中思维:思维中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求同。 2. 分散思维:信息朝各种方向扩散,求异与创新。 (四)根据人能否自觉意识到思维分类: 1. 显意识:人能自觉意识到。 2. 潜意识:人未能自觉意识到,见于不清醒、梦。
临床专业“5+3”一体化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思考

临床专业“5+3”一体化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思考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医疗需求的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医学人才,一些高校开始进行临床专业的“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这一培养模式下,学生需要在五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之后,进入三年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全面培养其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科研思维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临床专业“5+3”一体化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注重培养科研兴趣医学生可以在临床实习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病例和临床问题,这些实践经验可以激发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临床实习、科研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科研感兴趣。
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关于医学科研的讲座、研讨会,邀请一些学术权威和行业精英来分享科研经验,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情。
二、加强科研能力培养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临床课程、实验课程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开设医学统计学、医学信息学等课程,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科研论文撰写能力。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亲身参与科研过程,提升科研能力。
三、拓展科研视野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科研视野,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如参加学术会议、参与课题研究等。
学校还可以通过引进一些国际先进的科研项目或者组织学生到国外进行科研交流,帮助学生开拓国际化的科研视野。
四、注重实践与科研结合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在五年的专业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在后续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可以注重实践与科研的结合。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人文医学实践、临床医学实验室等活动,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临床科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teome describes the complete set of proteins that is expressed, and modified following expression, by the entire genome in the lifetime of a cell. It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of proteins expressed by a
系统生物学——整合性的研究方法
模型
模拟
预测
数据
实验
建立/修改模型
比
较
生物系统
生物学知识
系统生物学的思维特点,则是要把水平型研究和垂直型研究 整合起来,成为一种“三维”的研究。 此外,系统生物学还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它需要生命 科学、信息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各种学科的共同参与。系 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就是整合酵母的基因组分析 和蛋白质组分析,研究酵母的代谢网络。
1、白色系统
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机制四个因素的信 息都完全清楚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如一台CT他的全 部组成成分、内在结构、所具有的功能及操作运行机
制都是完全清楚的。
白色系统是明朗的,过程是确切的。以往我们熟
悉的科学研究大多属于白色系统问题。
2、黑色系统
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机制四个因素的信息所知 甚微的系统,称之。比如:人的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 生物遗传系统、生长发育的基因调控等。由于黑色系统问 题认识很少,就决定了对黑色系统类问题研究的探索性, 研究过程的复杂性和研究结果的不确切性。甚至表现出一
根据以上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曲线可以看出以下几种情况: (1)从一般均衡曲线上可以看到,E点以上部位的科研成果,由于其重 复率小、引用率大,因此,其科技创新性就强,科技成果价值就大。反之, 在E点以下,其创新性就弱,科技价值就小。 (2)当某项科研成果其重复率为零时,其科技成果引用率即反映出其创 新程度;当其引用率为零时,其重复率即反映出其创新程度。 (3)当某项科技成果的重复率和引用率都为零时,表明此项科技成果的 创新度为零。 (4)衡量科技成果创新度(科技价值)的大小既取决于其科技成果重 复率大小,也取决于其科技成果引用率大小。重复率和引用率可以看成是 科技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两种基本力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科技 成果创新性的大小。
从黑色系统到灰
色系统,再到白色系
统,不仅仅只是一种
白色系统
灰色系统
划分客观世界的思维 框架,而且反映了人 们认识客观事物研究 认识层次的深化。
黑色系统
科 学 研 究
白色、黑色和灰色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三)统计学是进出白色和和黑色系统的钥匙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 分支,不仅可研究白色系 统问题,更为重要的是, 它能协助分析处理属于黑 色系统领域的问题。 黑色系统里的问题往 往很难得到确切的结论, 而统计学恰恰可以帮助对 这种“不确定性”做出定 量推测性结论。
系统生物学——全球发展热点
美国能源部2002年启动了21世纪系统生物学技术平台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成立了系统生物学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与上海交大于2003年联合 成立了上海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成立了系统 生物学研究机构
Leroy Hood,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起人之一 系统生物学将是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的核心驱动力。
三、科研创新的来源
创新人才; 创新环境和平台; 创新制度; 创新思维与学科交叉。
第三节 临床蛋白质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
Dulbecco 于1986年提出1990 年由美国能源部和国立卫生
院启动。
国际大合作:英、美、法、日、德、中 主要包括基因定位和全序列测序 遗传图、物理图、全序列
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3、灰色系统
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机制等方面的信息都 有部分把握的系统,称之。是介于白色与黑色之间的 一类系统。比如人体生命过程,已了解了大体组成结 构,基本生理功能及部分起支配作用的原理,然而, 还有许多未知问题。如大脑、衰老、癌症等过程。
(二)白色、黑色和灰色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VEGF protein is secreted outside the cells and binds to its receptor on the endothelial cells to promote their growth.
第二节
医学科研选题与创新
一、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研 究内容上的创新性是科研选题得以成立的根本条件。 科学创新有三个层面的涵义: 原始性创新;
Lung 4 bronchus
Kidney renal cortex
Brain caudate putamen
Cell line HeK293 Brain substantia nigria Lung 3 bronchus Blood vessel basal artery Brain hippocampus
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 founded by Leroy Hood in 1999
系统生物学的灵魂就是整合性思维方法,是指研究思路和方
法的整合。和以往科学研究的区别:
—经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一种垂直型的研究。 即采用多种手段研究个别的基因和蛋白质。首先是在DNA水 平上寻找特定的基因,然后通过基因突变、基因剔除等手段研究 基因的功能;在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 白质的修饰以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等等。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他各种“组学”则是水平型研究。 即以单一的手段同时研究成千上万个基因或蛋白质。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t Differential temperature
A B
E. Coli grown at 30ºC
E. Coli grown at 42ºC
Proteomics
Proteomics is the study of
集成性创新;
引进、消化型创新。 衡量课题的先进性,主要考核它的创新性如何。
二、创新度评价(理论)
科技成果的创新度往往与其科研成果发表前论文 检索的重复率和发表后论文检索的引用率具有一定的 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论文检索的重复率越
大,其创新性越小,重复性越小,其创新性越大;论
文检索的引用率越大,其创新性越大,引用率越小, 其创新性越小。
Many Genome
The public project estimates that there are 31000
protein-encoding gene, whereas Celera finds –26000,
with many more still to be found.
6000 for a yeast
医学科研思维方法
王世鑫 武警医学院科研部
武警医学院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第一节 医学科研的思维方法
一、白色、黑色和灰色系统与医学研究
(一)客观世界划分为白色、黑色和灰色系统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自从上世纪诞生以来,很快成为人们
认识复杂客观世界新的哲学思想和方法体系。白色、黑色和灰色系 统三个系统的划分,为科学研究从总体思维上廓清了大环境,为探 索繁杂艰难的医学问题提出了一个可共选择的思维格局,便于根据 问题的系统性状,来选择合理有效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从宏观上为 医学科学研究建立了一个科学思维的框架。
第一种情形是:当科技创新度为P1时,科技成果的引用数为Q1,而科技成果的重复数为Q2,形成科技 成果引用率大于科技成果重复率。即OQ1>OQ2。科技创新度高。 第二种情形是:当科技创新度为P2时,科技成果的重复数为Q3,而科技成果的引用数为Q4,形成科技 成果重复率大于科技成果引用率。即OQ3>OQ4。科技创新度低。
黑色系统类问题 统计学技术 与方法 灰色系统类问题 模糊数学技 术与方法 白色系统类问题 一般数理化 技术与方法
专 业 知 识 技技术结构
二、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
系统生物学根据胡德的定义,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
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的构成,以及在 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也就是说,系统生物学不同于以往的实验生物学——仅关心 个别的基因和蛋白质,它要研究所有的基因、所有的蛋白质、组 分间的所有相互关系。系统生物学是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一种 大科学。
mRNA Expression
Thyroid gland Placenta whole
5 4 3 2 1 0
Oesphagus smooth muscle Ileum smooth muscle Kidney pelvis Liver anterior right lobe Blood vessel pulmonary artery Colon taeni coli Uterus myometrium (myometrial) Blood vessel cerebral artery Lung 2 bronchus Lung trachae whole Stomach fundus mucosa Stomach body mucosa Heart pericardium Ceacum mucosa Spleen whole Gall bladder whole Brain hypothalamus Brain caudate Aorta whole Bladder trigone
Testes whole Colon smooth muscle
Brain superior frontal gyrus Brain striatum Lung 1 bronchus Kidney renal medulla Skeletal muscle Brain choroid plexus Kidney ureter Duodenum mucosa